第6章表面粗糙度

合集下载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3)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4)
4、轮廓中线: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大小的基准线。
基准线有两种:最小二乘中线、算术平均中线。 (1)轮廓最小二乘中线m
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是在取样长度范围内,实
际被测轮廓线上的各点至该线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 (见图),即: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
(2)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表面越粗糙,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增大;表
面粗糙,轮廓峰顶在装配时容易被挤平,实际过盈量减小。 3、影响零件的强度 4、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能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1)
一、术语及定义 1、 实际轮廓 实际轮廓是平面与实际表面垂直相交所得的轮廓 线(如图)。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2)
2、取样长度 lr: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取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规定目的:限制和减弱其他几何形状误差,特别是表面 波纹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评定长度 l n:评定表面轮廓所规定的一段最小长度(包 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 规定目的:由于零件表面粗糙度不均匀,为了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 度方面的特性,但因受计量器具功能的 限制,不用作过于粗糙或太光滑的表面
的评定参数。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7)
1、高度特征参数(基本参数)
(2)轮廓最大高度 Rz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 的距离。峰顶线和谷底线平行于中线且分别通过 轮廓最高点和最低点:
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是在取样长度范围内,将实际轮
廓划分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面积相等的直线,即: F1+F3+…+ F2n-1=F2+ F4 +…+ F2n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6)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高度特征参数(基本参数)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 lr 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 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即:

第6章 表面粗糙度 47P

第6章   表面粗糙度 47P

6.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被加工表面上的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差称为表面粗糙度, 又称微观不平度。 1.表面粗糙度产生的原因 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和 被加工表面间的相对运动轨迹(即刀痕)、刀具和被加工 表面间的摩擦、切削过程中切屑分离时表层金属材料的塑 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2.表面粗糙度与表面波度、形状误差的区别 波距λ 小于 1mm的属于表面粗糙度;波距λ 在1~10mm的属于表面波度; 波距λ 大于10mm的属于形状误差。波距λ 与波幅h的比值 小于40时属于表面粗糙度;比值在40~1000时属于表面波度; 比值大于1000时属于形状误差。如图6-1所示。
图6-10 轮廓支承长度
6.2.3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值已经标准化,设计时应根据国 家标准规定的参数值系列选取。国家标准GB 1031—1995要 求优先选用基本系列值 。 表6-2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 (μ m )
本课小结
用以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数值大小的基准线 有轮廓最小二乘中线和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 国家标准中,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 度十点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Ry的定义,及它们 三者的测量特点。 表面粗糙度数值已经标准化。

取样长度应与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相适应(表6-1)。取样长 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实际情况;取样长度过长,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值又会把表面波度的成分包括进去。在取 样长度范围内,一般应包含5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轮廓谷。
表6-1 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的选用值 (摘自GB1031—1995)
3、评定长度 l n
图6-7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较全面地反映表面粗糙度的高
特征,概念清楚,检测方便,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 目的: 为充分合理地反映某一表面的粗糙度特征。 (加工表面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性)。
• 选择原则:一般按五个取样长度来确定。 4.轮廓中线m:是评定表面粗糙度数值的基准线。具有几
何轮廓形状与被测表面几何形状一致,并将被测轮廓加 以划分的线。类型有: • (1)最小二乘中线:
使轮廓上各点的轮廓偏转距y(在测量方向上轮廓上 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基准线。
准面1相接触,基准面采用光学玻璃制成的平面或圆弧面,并相对被测表面或工作台面定
位,从而使传感器运行的轨迹依赖于这个参考基准面,根据被测表面的外形作直线或某一 曲率的圆弧线运动。这时触针所描绘的将是包括粗糙度、波纹度相形状误差在内的实际表 面轮廓图形。这种方法对拖动传感器运行的驱动机构(导轨)没有严格要求。
Ry y p max yv max
表面粗糙度的三个水平参数: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轮廓单峰平
均间距S 轮廓支承长度率tp
图4-4 表面粗糙度的水平参数
4.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 含有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Sm (图4-4),称为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
Sm
1 n
直线,寻头
• 上下位移量非常小加固9—14(a)所示。但若轮廓哆距增大PS头的垂盲位移变化亦将随着增大,直到 它完全和触
• 针同步地作上下运动,如图L14(b).<c)所示,此时圆弧形导头显然E个适用。

由于e6针和导头不可能在表面的同一点上接触(不能同袖),因此综合其结果*除了幅度变化LJ
外,还取决于
实际轮廓图
横向实际轮廓图
2.取样长度l:用于判别和测量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基
准线长度。 • 量取方向:它在轮廓总的走向上。 • 目的:限制和削弱表面波度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讲解

表面粗糙度的讲解

7、选用轮廓支承长度率参数时必须同时给出轮廓水平截距C值。它可 用微米或及,的百分数表示。
百分数系列如下:Ry的5、10、15、20、25、30、40、50、60、70、 80、90%。
8、轮廓的单峰(谷)S的最小间距规定为取样长度l 的1%。轮廓峰(谷、 单峰、单谷)的最小高度规定为轮廓最大高度 Ry 的10%。对 Ra、Rz 和 Ry 参数亦适用。
3.2.14 在水平位置 c 上轮廓的实体材料长度 c Ml(c) 在一个给定水平位置c上用一条平行于X 轴的线与轮廓单元相截所获
得的各段截线长度之和,见下图。
4 表面轮廓参数定义 4.1 幅度参数(峰和谷)
4.1.1 最大轮廓峰高 Pp、Rp、Wp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的轮廓峰高 Zp (见图6)。
分别与轮廓滤波器λc 和 λf 的标志波长相等。原始轮廓的取 样长度 l p 则与评定长度相等。 3.1.10 评定长度 ln 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 注:评定长度包含一个或和几个取样长度。
3.2 几何参数的术语
3.2.1 P — 参数 从原始轮廓上计算所得的参数。
3.2.2 R — 参数 从粗糙度轮廓上计算所得的参数。
Pq 、Rq 、Wq 1l Z2(x)dx
l0
依据不同情况,式中 l = lp、lr、lw 。
4.2.3 评定轮廓的偏斜度 Psk、Rsk、Wsk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三次方的平均值分别与Pq、Rq和
Wq的三次方的比值。 RskR1q3[l1rl0rZ3(x)dx]
取样长度的数值和选用
1、取样长度(l)的数值从表5给出的系列中选取。
2、一般情况下,在测量Ra、Rz和Ry时推荐按表6和表7选用对应的取 样长度值,此时取样长度值的标注在图样上或技术文件中可省略。当有特 殊要求时应给出相应的取样长度值,并在图样上或技术文件 中注出。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新国标)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新国标)

传输带
补充要求
取样长度 加工工艺
加工余量等。
表面粗糙度要求标注的内容在图中注写的位置,见图 5.10所示。
图5.10 粗糙度要求的注写的位置
a —第一个表面粗糙度(单一)要求(μm); b — 第二个表面粗糙度要求(μm); c — 加工方法(车,铣); d— 表面纹理和纹理方向; e— 加工余量(mm)。
② 传输带和取样长度 的标注:传输带是指 两个滤波器的截止波 长值之间的波长范围。 长波滤波器的截止波
长值就是取样长度ln。
图5.11 表面粗糙度的单一要求标注示例
传输带的标注时,短波在前,长波在后,并用连字号“—”隔开。 在某些情况下,传输带的标注中,只标一个滤波器,也应保留连字号 “—” ,来区别是短波还是长波。
(4)影响抗腐蚀性;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一. 基本术语 1. 取样长度 lr----基准线长度。至少含5个波峰和波谷 2. 评定长度ln--最小的测量长度。至少包括5个取样长度lr
图5.4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3. 中线—指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 轮廓算术平均中线:在取样长度内,划分实际轮廓为上、 下两部分面积相等的线
3. 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标注方向与 尺寸相同
指引线上标 注
3. 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标注在几 何公差框
格上方
标注在延 长线上
3. 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其余要求标注在标题 栏附近
(给出基本符号)
3. 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全部要求标 注在标题栏
3. 混合参数(形状参数) 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 —
在给定的水平位置C上,轮廓的实体材料长度Ml(C)与评定长度ln的比率。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第六章表面粗糙度及检测第一节概述用任何方法获得的零件表面,都不会绝对的光滑平整,总会存在着由较小间距的峰和谷组成的微观高低不平。

这种加工表面上具有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称为表面粗糙度。

它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切削后留下的刀痕、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工艺系统中存在高频振动及刀具和零件表面之间的磨擦等原因所形成的。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功能要求、使用寿命、可靠性及美观程度均有直接的影响。

为了正确地测量和评定零件表面粗糙度,自从1956年颁布了第一个表面光洁度标准JB 50-56以来,我国对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已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在实施的相关标准主要有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代替GB/T3505-2000)、GB/T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代替GB/T 1031-1995)、GB/T 10610-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代替GB/T 10610-1998)、GB/T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代替GB/T 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B/T 606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代替GB/T 6062-2002)。

本章将对上述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界定物体与周围介质分离的表面称为实际表面。

为了研究零件的表面结构,通常用垂直于零件实际表面的平面与该零件实际表面相交所得到的轮廓作为评估对象。

该轮廓称为表面轮廓,它是一条轮廓曲线,如图6.1所示。

图6.1零件的实际表面与表面轮廓加工以后形成的零件的实际表面一般处于非理想状态,其截面轮廓形状是复杂的,同时存在各种几何形状误差。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常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边学边练1.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变形和破裂的抵抗能力称为()a.硬度b.韧性c.塑性d.强度2.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

a.洛氏硬度b.以上方法都可以c.维氏硬度d.布氏硬度3.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a.越差b.难以确定c.无影响d.越好4.金属材料在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所承受的载荷为()。

a.冲击载荷b.交变载荷c.静载荷d.无规律载荷5.()是α-Fe 中溶入一种或多种溶质元素构成的固溶体。

a.铁素体b.渗碳体c.奥氏体d.珠光体6.珠光体是一种()。

a.机械混合物b.金属化合物c.固溶体d.单相组织金属7.自位支承(浮动支承)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承点数目,但()。

a. 0.25%b. 1.4%c. 0.6%d. 2.11%8.灰铸铁中的碳主要是以()形式存在。

a.团絮状石墨b.蠕虫状石墨c.球状石墨9.黄铜是由()合成。

a.铜和锌b.铜和镍c.铜和铝d.铜和硅本章测验一、单选题(每题10 分,共50 分)1.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A.冲击载荷B.循环载荷C.交变载荷D.静载荷2.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A.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B.断面收缩率和塑性C.塑性和韧性D.伸长率和塑性3.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可以用来测试()。

A.维氏硬度B.洛氏硬度C.布氏硬度D.以上都可以4.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

A.抗拉强度B.塑性C.疲劳强度D.强度5.牌号为45 号钢属于()。

A.普通碳素结构钢B.碳素工具钢C.铸造碳钢D.优质碳素结构钢二、判断题(每题10 分,共50 分)6.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7.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8.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9.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5%。

粗糙度仪

粗糙度仪

东京精密培粗训糙教度材仪编制:尚文瑞审核:目录目录 (2)第一章表面粗糙度仪对环境的要求 (3)第二章表面粗糙度仪的工作原理 (3)第三章表面粗糙度仪的结构 (3)3.1传感器与测针的安装和更换及注意事项 (5)第四章表面粗糙度仪的软件介绍 (5)4.1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6)4.2系统控制示意图 (9)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仪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9)第六章表面粗糙度仪的校正 (9)6.1为什么要进行灵敏度校正和触针检查? (9)6.2怎样进行灵敏度校正和触针检查? (10)6.3表面粗糙度仪的校针方法步骤 (10)6.3.1利用粗糙度标准片校正 (10)6.3.2利用粗糙度段差标准片校正 (13)第七章粗糙度评价长度基准表 (17)第八章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7)8.1基准线 (17)8.3评定长度 (18)8.4轮廓峰顶线 (18)8.5轮廓谷底线 (18)8.6轮廓峰高 (18)8.7轮廓谷深 (18)8.8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18)a (19)8.9轮廓最大高度Rz第九章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符号 (19)第十章关于工件的装夹、改善及注意事项 (20)第十一章470缸体评价长度及各工序的参数评价 (23)第十二章一般维修保养、定期检查 (23)第十三章SURFCOM1500SD2-14粗糙度测量仪操作规程 (24)13.1 开机、点检 (24)13.2测量 (24)13.3关机 (24)13.4定期检定 (24)13.5 注意事项 (24)第一章表面粗糙度仪对环境的要求为了确保测量精度,请注意如下要点①、外界震动请选择不受外界振动影响或震动较少的场所。

即使如此仍然影响较大时,建议使用选购的减震台②、温度请避免日光直射的场所或寒冷的地方。

请将室内温度调节到10~35℃范围。

精度保证温度在18~22℃。

湿度控制在40~60%较合适③、风进行无滑动测量时,温度的急剧变化、或空调风的直接吹拂测量仪时,可能会引起传感器的微小伸缩,进而导致测量值误差安装时请避免房屋进出口或空调机附近,以免直接受到风吹的影响④、其他请注意,避免承受湿气、水滴、沙尘、油烟、直射阳光、强烈冲击。

表面粗糙度参数

表面粗糙度参数

第4章表面粗糙度4.1概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会留下切痕,切削过程中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刀具和巳加工表面的磨擦等等原因,会使被加工零件的表面产生许多微小的峰谷,这些微小峰谷的高低程度和间距状况就称为表面粗糙度。

一、表面粗糙度的实质表面粗糙度是一种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垦,通常按波距的大小分为:波距的属表面粗糙度;波距在1-lOmm间的属表面波度;波距〉10mm的属于形状误垦。

住肚it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一般地,表面越粗糙,则摩擦阻力越大,零件的磨损也越快。

2.对配合性能的影响表面越粗糙,配合性能越容易改变,稳定性越蚩。

3.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当零件承受交变载荷时,由于应力集中的影响,疲劳强度就会降低,表面越粗糙,越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和破坏。

4.对接触刚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实际承载面积越小,接触刚度越低。

5.对耐腐蚀性的影响表面越粗糙,越容易腐蚀生锈。

此外,表面粗糙度还影响结合的密封性,产品的外观,表面涂层的质量,表面的反射能力等等,所以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4.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一•基本术语1•轮廓滤波器把轮廓分成长波和短波成分的滤波器。

2.M虑波器确定粗糙度与波纹度成分之间相交界限的滤波器。

3•取样长度用以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规定和选取取样长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削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推荐的取样长度值见表41。

在取样长度内一般应包含五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轮廓谷。

4.评定长度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必须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为了充分合理地反映表面的特性,一般取1口=51。

5.轮廓中线m 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值的基准线。

(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

在取样长度范围内,使被测轮廓线上的各点至该线的偏距的平方和为最小。

即:(,r Z2J(> " dx = min(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在取样长度内,将实际轮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使上、下两部分的面积相等的基准线。

6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6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图6-1 加工误差示意图
6.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影响两接触表面间的摩擦、磨损和接触变形
图6-2 实际接触面
表面的凹凸不平使两表面接触时实际接触面积减小,接 触部分压力增加。表面越粗糙,接触面积越小,压力越大, 接触变形越大,摩擦阻力也增加,磨损也越快。
2.影响配合性质 表面粗糙使间隙配合,间隙增大;过盈配合的过盈减小; 过渡配合变松。 3.影响疲劳强度 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凹痕越深,其底部曲率半径越小, 则应力集中越严重,零件疲劳损坏的可能性越大,疲劳 强度就越低。 4.影响耐腐蚀性 腐蚀介质在表面凹谷聚集,不易清除,产生金属腐 蚀。表面越粗糙,凹谷越深,谷底越尖,零件抗腐蚀能 力越差。 此外,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结合面的密封性能、表 面反射能力和外观质量等都有影响。
2.间距特征参数——附加参数 (1)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 m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微 观不平度间距 S mi 的平均值(图6-9)。所谓轮廓微观不平度 的间距Smi是指轮廓峰和相邻的轮廓谷在中线上的一段长度。
1 n S m S mi n i 1
(2)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单峰间距 Si 的算术平均值(图6-9)。所谓轮廓单峰间距Si是指两相邻 单峰的最高点之间距离投影在中线上的长度。
6.2.1 基本术语和定义(摘自GB 3505-2000)
1、表面轮廓 表面轮廓是指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 。按照相 截方向的不同,它又可分为横向表面轮廓和纵向表面轮廓。
图6-3 表面轮廓
图6-4 加工纹理方向
2、取样长度l
取样长度是指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不规则特征的一 段长度。
图6-5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取样长度应与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相适应(表6-1)。取样长 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实际情况;取样长度过长,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值又会把表面波度的成分包括进去。在取 样长度范围内,一般应包含5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轮廓谷。

6.3表面粗糙度解析

6.3表面粗糙度解析

Zi
R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a 1 Z ( x) dx Ra 1 Zi n i1 lr 0
Z(x)
lr
n
算术平均 偏差Ra
X lr
图6.3.6
(2)轮廓的最大高度 Rz
峰顶线
Z(x)
Z P1
ZPmax
在lr内
Rz ZP max ZV min
中线
Rz
Z v1
lr
Z v2
X
Z vmax
最大高度Rz
摘自GB/T1031-2009
支承长度率 Rmr(c) (%) 10 15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90
轮廓单元的平
宽度RSm/μm
0.006 0.012 0.025 0.050 0.100 0.200 0.400 0.800 1.600 0 5 0 0 0 0 0 0 0 3.2 6.3 12.5
(3)基准线— 中线是指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 基准线(图6.3.4所示)。
图6.3.4
1)轮廓最小二乘中线(m)— 在lr内,使轮廓上各点至该线的距离Zi平 方和为最小。 n 2 lr 2 Z i min Z ( x ) dx 0 i1 Z(x) 最小二 zi 乘中线


x
lr
(2.)评定长度 ln— 评定长度是指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 时规定的一段最小的测量长度。 为什么要规定一段最小的测量长度 ln ? 因为表面的峰谷和间距的不均匀性,为了 可靠地反映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特性。
一般 ln= 5 lr (连续的) ;
若被测表面比较均匀时, ln < 5 lr ; 若被测表面不均匀时, ln > 5 lr 。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配合有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它是指孔的尺寸减去相配
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差值为正时,称为间隙,用X
表示;差值为负时,称为过盈,用Y表示。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配合种类
(1)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称为间隙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见图 6-3)。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0.039 0
50 0..079 ,轴 0 054
,求Ymax、Ymin及Tf。
解: Ymax=Dmin-dmax=50-50.079=-0.079
Ymin=Dmax-dmin=50.039-50.054=-0.015
Tf=|Ymin-Ymax|=|-0.015-(-0.079)|=0.064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例6-1 已知孔 40 0 0.025,轴 限偏差与公差。
40 0..009 0 025
,求孔与轴的极
解:
孔的上偏差ES=Dmax-D=40.024-40=+0.025
孔的下偏差EI=Dmin-D=40-40=0 轴的上偏差es=dmax-d=39.991-40=-0.009 轴的下偏差ei=dmin-d=39.975-40=-0.025 孔公差TD=|Dmax-Dmin|=|ES-EI|=|40.025-40|=0.025 轴公差TD =|dmax-dmin|=|es-ei|=|39.991-39.975|=0.016
Tf=|Xmax-Ymax|=|0.030-(-0.034)|=0.064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6.1.2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1.标准公差系列
标准公差是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值,标准公差值见表6-1,由表可以看出,标准公差与公差等 级及基本尺寸有关。 1)公差等级 公差等级是用来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在基本尺寸 一定的情况下,公差等级系数是决定标准公差大小的惟一参 数。

第六章-表面粗糙度

第六章-表面粗糙度
2020/5/27
6.1概述
1. 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定义 无论是机械加工的零件表面,或者是用铸、锻等方 法获得的零件表面,总会存在着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的 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这种较小间距和峰谷的微观几何形 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2020/5/27
6.1概述
按波距划分: 表面粗糙度:波距小于1mm 表面波纹度:波距在1-10mm 表面形状误差:波距大于10mm。
2020/5/27
截面轮廓误差放大曲线 表面粗糙度成分 波纹度成分 形状误差成分
6.1概述
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对耐磨性的影响:减少了接触面积,比压增大,使磨损加剧.零 件越粗糙,阻力越大,零件磨损越快. 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间隙配合,相对运动的表面迅速磨损,使间隙增大; 过盈配合,表面轮廓峰顶在装配时易被挤平,实际有效过盈减 小,使连接强度降低. 对抗疲劳强度的影响:零件越粗糙,凹痕越深,对应力集中越 敏感. 对接触刚度的影响:零件越粗糙实际接触面积越小,单位面积 压力增大,接触刚度降低. 对抗腐蚀性的影响: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物质存积在表面 的微观凹谷处,渗入到金属内部,加剧金属腐蚀.
离投影在中线上的长度。 s
Si为第i个轮廓单峰间距。
1 n
n i 1
si
2020/5/27
轮廓单峰平均间距
6.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在取样长度lr内,轮廓微观不平度的间距Smi的平均
值,称为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所谓轮廓微观不平度的间距Smi指含有一个轮廓峰
f 3.2
M
0.4
f
60
3.2
12.5
2020/5/27
30
3.2

6.3表面粗糙度

6.3表面粗糙度

3.基本符号周围的有关标注
a —第一个表面粗糙度轮廓 (单一)要求(μm); b c — 第二个表面粗糙度轮廓要求 ; — 加工方法;
d— 表面纹理和纹理方向; e— 加工余量(mm)。
图6.3.9粗糙度要求的注写位置
4.标注示例见图6.3.10及图6.3.11
图6.3.11 粗糙度标注示例
表面粗糙度轮廓评定参数共 4个: 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基本参数 2个
附加参数 (辅助参数) 2 个
Rmr(c)是与轮廓曲线形状相关的评定参数,当c值一定时, Rmr(c)值愈大,则支承能力和耐磨性越好,如图6.3.8所示。 在评定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时,轮廓间距小于0.01l的轮廓单峰 间距值不计入o
Zi
Ra
Ra 1 Z ( x) dx Ra 1 Zi n i1 lr 0
Z(x)
lr
n
算术平均 偏差Ra
X lr
图6.3.6
(2)轮廓的最大高度 Rz
峰顶线
Z(x)
Z P1
ZPmax
在lr内
Rz ZP max ZV min
中线
Rz
Z v1
lr
Z v2
X
Z vmax
最大高度Rz
一般按S分: 间距S
S<1mm 为表面粗糙度轮廓;
1≤S≤10mm为表面 波纹度轮廓;
S>10mm为 f形状.。 高低
Z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产生: (1) 切削后遗留 的刀痕;
(2) 切削过程中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 (3) 以及机床等工装系统的振动等。
3.表面粗糙度轮廓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 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 表面不是越光越好。 (2)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3)对抗疲劳强度的影响 (4) 对抗腐蚀性的影响

63表面粗糙度

63表面粗糙度
2020/4/29
第6章 几何量公差
2020/4/29
6.3表面粗糙度
6.3.1 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几何特性包括尺寸误差、形状误差、粗糙度和波纹度等;粗糙度 和波纹度都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波纹度是间距大于粗糙度但小 于形状误差的表面几何不平度。它们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 命,因此,在技术产品文件中必须对表面特征提出要求。
图6.3.7b) 轮廓的支承长度率
表面粗糙度轮廓评定参数共 4个:
基本参数 2个
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z —轮廓最大高度
附加参数(辅 助参数)
2个
Rsm — 轮廓单元平均宽度 Rmr(c) —轮廓支承长度率
Rmr(c)是与轮廓曲线形状相关的评定参数,当c值一定时, Rmr(c)值愈大,则支承能力和耐磨性越好,如图6.3.8所示。 在评定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时,轮廓间距小于0.01l的轮廓单峰 间距值不计入o
图6.3.6
Z vmax
X
谷底线
(3)间距参数--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 Rsm:
轮廓单元: 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组合(图6.3.7)。
轮廓单元宽度: 中线与一个轮廓单元相交线段的长度。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 Rsm: 在 lr 内,轮廓单元宽度Xsi的平均值。
Rsm
1 m
m
Xs i
i1
中线
l
7r轮
实际表面轮廓经轮廓滤波器滤波后分为:
2020/4/29
表面粗糙度
指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
请点击鼠标左键显示后面内容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微小峰谷(Z)高低程
度和间距(S)状况。
一般按S分:
间距
S

加工误差示意图PPT资料优选版

加工误差示意图PPT资料优选版
7-光源 9、10、11-滚花轮 12-工作台 图6-12 连续表面及重复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标注法 1-横向实际轮廓 2-实际表面 3-加工纹理方向 4-平面 图6-21 TR200型表面粗糙度仪 使用图号:图6-1~图6-22 7-光源 9、10、11-滚花轮 12-工作台 图6-21 TR200型表面粗糙度仪 a) 最小二乘中线 b) 算术平均中线 最后一节课时,将学生分组演示双管显微镜、干涉显微镜
2 3 4
5
6
1-光源 2-立柱 3-锁紧螺钉 4-微调手轮 5-粗调螺母 6-底座 7-工作台 8-物镜组 9-测微鼓轮
10-目镜 11-照相机插座
图6-14 双管显微镜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图6-15 光切显镜测量原理
1-光源 2-聚光镜 3-光阑 4-物镜 5-分划板 6-目镜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图6-10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不同位置上的标注示例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六章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图6-11 中心孔、键槽、圆角、倒角的表面 图6-8 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 图6-1 加工误差示意图 了解比较法、干涉法、轮廓法、各种量仪测量表面粗糙度
a) 最小二乘中线 b) 算术平均中线 图6-3 评定长度与取样长度 a) 最小二乘中线 b) 算术平均中线 教学重点:评定参数;
教学重点:评定参数;符号和代号的标注;光切法与轮廓法的测量 教学难点:Ra与RZ的区别与应用 教学时数:4 使用图号:图6-1~图6-22
3.最后一节课时,将学生分组演示双管显微镜、干涉显微 镜 、表面轮廓仪测量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以增强实感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a)

表面粗糙度及波纹度

表面粗糙度及波纹度
标注
标注在圆柱和 棱柱表面上
01
本章小结
02
表面粗糙度
03
相关的概念
04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重点)
05
表面轮廓的参数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重点)
lr
lr
ln
一般1个取样长度包括5个以上波峰和波谷
有关的术语定义
评定长度ln:由于加工表面粗糙度 不均匀,为避免取样长度不能充 分反映实际轮廓特征,常取: Ln=5lr 为标准评定长度
若被测表面比较均匀,可选ln<5lr;若均匀性差,可选ln>5lr
Ra1
l
y dx
l0
二、表面轮 廓参数
评定轮廓的算 术平均偏差Ra
04 一 . 完 整 图 形 符 号 表面是用不去除 材料方法获得, 如铸,锻等
工件轮廓各表面图形符号
表示零件视图中除前后两 表面以外周边封闭轮廓有 共同的表面结构参数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二、表面粗糙 度代号
二、表面粗糙 度代号
二、表面粗 糙度代号
表面纹 理的标 注
二、表面粗 糙度代号
表面纹理的标注
的影响
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 对耐腐蚀性的影响 对配合性能的影响
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对接触刚度的影响
二、表面粗 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项目的选择
二、表面粗 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 的选择
二、表面粗糙 度的选择
二、表面粗 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 形状公差与尺 寸公差的关系
二、表面粗 糙度的选择
近似为
Ra 1
n
n i1
yi
二、表面轮廓 的参数
Rz
Zp1
ZZvv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际轮廓: 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横向轮廓
纵向轮廓
2.取样长度(lr): 判别和测量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
五个峰、五个谷
一段基准线的长度。
lr
lr
lr ln=5 lr
lr
lr
3.评定长度(ln):
6.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6.2.1 主要术语和定义
4.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 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上各点至一条假想线的纵 坐标值Z(x)的平方和为最小。
6.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6.3.2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允许值的选择
⑴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小于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⑵ 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 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应比 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⑶ 受循环载荷的表面及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部分(如圆角、沟槽),表面粗 糙度参数值要小。 ⑷ 配合性质要求高的结合表面,配合间隙小的配合表面以及要求连接可 靠、受重载的过盈配合表面等,都应取较小的粗糙度参数值。 ⑸ 配合性质相同,零件尺寸小则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同一精度等级,小 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⑹ 在机械加工中,零件同一表面的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公差要求较高时 (精度高),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高。 (7)要求密封性、耐腐蚀的表面其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NMRRz3.2
MRR 车Rz3.2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2 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1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标注位臵与方向
(1 )标注在轮廓线上或指引线上
水平:从左向右 垂直:从下向上
表面结构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必要时, 表面结构也 可用带箭头或黑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2 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1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标注位臵与方向
(2) 表面结构要求标注在特征尺寸线上 (3) 标注在几何公差的框格上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 表面结构 要求可以标注在装配结构给定的 尺寸线上。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2 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2.表面结构要求的简化注法
a h b 2
6.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4.针描法

测量范围:0.025~6.3µ m 是一种接触式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适宜于测量Ra值在0.025~6.3μm的表面,也可用于测量Rz值。
表面粗糙度参数选择: P140表6-9 P141表6-10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1 表面结构的符号和代号 1.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APA
车、铣、刨、磨等
MRR NMR
焊接、铸造等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1 表面结构的符号和代号
表面结构符号的尺寸: 轮廓线的线宽b 数字与字母的高度h 符号的线宽d’ 0.35 2.5 0.5 3.5 0.35 5 10 .5 0.7 5 0.5 7 15 1 7 0.7 10 21 1.4 10 1 14 30 2 14 1.4 20 42
6.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表面粗糙度参数表: Ra——P134表6-2 Rz——P134表6-3
Ra : 0.012、 0.025 、0.05、 0.1 、0.2 、0.4 、0.8 、1.6 3.2 、6.3 、
12.5 、25 、50
Rz : 0.025、 0.05、 0.1 、0.2 、0.4 、0.8 、1.6 、3.2、 6.3 、12.5 、 25、 50、 100、 200
6.1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表面粗糙度
刨削 铣削
概述
车削


6.1
使用寿命 配合精度 机械效率
概述
6.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工作性能的影响
磨 损 间隙 过盈 摩擦阻力 配合性能变化 降低连接强度

表面面积 腐蚀
接触面积
应力集中
疲劳强度
接触刚度

摩擦阻力


6.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6.2.1 主要术语和定义
mm 2.8 20 2 28 60
数字与字母的笔画宽度d 0.25
高度H1 高度H2 3.5 7.5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1 表面结构的符号和代号 1.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a:注写表面结构的单一要求;


a 、b: a 注写第一个表面结构要求, b 注写第二个表面结构要求; c:注写加工方法,如“,车”、“铣”、“镀” 等; d:注写表面纹理方向, 如“=”、“X”、“M”等;
计算处理直接给出Ra。
6.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2.光切法

光切法是应用光切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一种测量方法。 光切法主要用于测量轮廓的最大高度Rz值。 测量范围:0. 5~60µm
6.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3.干涉法

干涉法是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一种测量方法。 干涉法通常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Rz值。 测量范围:0.025~0.8µm
Zi(x ) Z
轮廓最小二乘中线
O
X
lr
5.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在取样长度内,由一条假想线将实际轮廓分成上下两 部分,且使上部分面积之和等于下部分面积之和。
6.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6.2.3 评定参数 1.高度参数
Z
1 ⑴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Ra lr

lr
0
Z ( x ) dx
基准线 X Rz
“NMR”分别表示允许用任何工艺获得表面、允许用去除材 料的方法获得表面以及允许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1 表面结构的符号和代号 2.表面结构代号
序号 1 2 3 代号 双向极限的标注 符号 代号 APA MRR NMR 含义 允许用任何工艺获得 允许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允许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文本 MRR URz0.8;LRa0.2 标注示例 APA Ra0.8 MRR Ra0.8 NMR Ra0.8
表面结构
随机误差
波距(L) >10mm 1~10mm <1mm
波距与波高之比(L/H) >1000 50~1000 <50
形状误差 表面波度
随机误差
表面粗糙度
形状误差
表面波度 表面粗糙度
量规
第6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6.1 概 述
6.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6.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重点
6.4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6.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1)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简化注法
其表面结构要求统一标注在图样的标题栏附近。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2 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2.表面结构要求的简化注法
2) 多个表面有共同要求的注法
(1) 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以等式的形式,在图形或标题栏附近。 (2) 用基本符号和扩展符号,以等式的形式给出对多个表面共同的表面结 构要求。
Z(x) (轮廓算术偏差)
lr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 ⑵ 轮廓的最大高度Rz Rz = Rp + Rv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lr,最大轮廓峰高Rp和最大轮廓谷深Rv之和的高度。
6.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6.3.1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择
Ra、Rz、
(1)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仅选用高度参数。推荐优先选用Ra值,但以下 情况不宜选用Ra。 ① 当表面过于粗糙(Ra>6.3μm)或太光滑(Ra<0.025μm)时,可选用Rz。 ② 当零件材料较软时,不能选用Ra。 ③ 如果测量面积很小,可以选用Rz值。 (2) 当表面有特殊功能要求时,为了保证 功能要求,提高产品质量,这时可 以同时选用几个参数综合控制表面质量。
第6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国家标准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表面结构 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 、定义及参数》 GB/T 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
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 表示法》
e:注写加工余量。
完整图形符号
6.4 表面结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6.4.1 表面结构的符号和代号
2.表面结构代号
应用16%规则时参数标注 MRR Ra0.8;Rz3.2
应用最大规则时参数标注 MRR Ramax0.8;Rzmax3.2
新标准规定:在报告和合同的文本中,可以用文字“APA”、“MRR”、
6.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将被测表面和表面粗糙度样板直接进行比较,多用于车间,评定 比较法: 表面粗糙度值较大的工件。

光切法: 利用光切原理,用双管显微镜测量,常用于测量Rz为0.5~60μm。 干涉法:利用光波干涉原理,用干涉显微镜测量,可测量Rz值。 针描法: 用触针划过被测表面,把表面粗糙度轮廓放大描绘出来,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