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9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语文、数学、美术、英语、音乐)各学科

2019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语文、数学、美术、英语、音乐)各学科

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学习视频讲义课程考试培训辅导班、资料资料分享:1922108343(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 汉语拼音的使用(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 标点符号的使用(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 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小学数学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a=a2B.a6÷a3=a2C.(a+b)2=a2+b2D、(a2)3=a6解析:D2.有一种计算符号※的规定为: 对任意两数a,b有a※b=a+3b。

若6※X=27,则X为( )A.6B.7C.8D.10解析:B3.若集合解析:A4.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意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2人都是男同学的概率为 ( )解析:A5.已知以点P(1,2)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3x+4y-7=0相切,则R为( )A. B. C. 3 D. 4解析:B6.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n=n2+1,则a1+a2019=( )A.4041B.4039C.4039D.4038解析:C7.已知无理数可被写成, 其中a,b是整数,且a>b,则a-b的值是( )A.1B.2C.3D.4解析:B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数学思考方面具体阐述课程总目标时指出: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A.具体思维B.创新思维C.直觉思维D.抽象思维解析:D9.《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的速度要求是()A.8-10题/分B.3-4题/分C.2-3题/分D.1-2题/分解析:A10.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的教学重点是()A.合理计算的书写过程B.竖式计算的书写过程C.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D.快速计算解析: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28cm,长与宽的比是5:3,它的面积是_____ cm2解析:设长为5x,宽为3x,则10x+6x=128,解得x=8,则面积为40×24=960cm2。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备考指导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备考指导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备考指导一.考情分析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 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 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 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并纳入考试总成绩。

因此,笔试更为重要。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统考的内容包括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根据《小学 教师专业标准(试用)》的要求,小学数学专业知识的考试,按照“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的同时,注重考察综合素质”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从事小 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与教 学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考查教学技能。

二.题型分析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考试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大纲指出,学科专业知识 考试时间为 150 min,试卷分值 120 分。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

其中选 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 解答题包括计算题、作图题、证明题、论述题、案例评析题和教学片段设计等。

解答题应 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论述题、案例评析题等应明确表明观点、逻辑清晰、 证据恰当、有理有据;教学片段设计应科学规范,有利于教学有效实施。

根据 2014 年、2015 年安徽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的真题,将小学数学学科专业知 识的试题分布情况总结如下:单选题10440填空题5420解 基础知识解答题58120答案例分析11060题教学设计110其中,数学学科知识约占 70%,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约占 30%。

(一)单项选择题作为典型的客观性题型,选择题以其有效地考查记忆、理解、计算、分析、判断、比 较等多种能力而倍受青睐,已成为考试中最重要的题型。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大纲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大纲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的要求,本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考查教学技能。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综合检测考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水平、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⑴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⑵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⑶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⑷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⑴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⑵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⑶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⑷常见的数量关系。

⑸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⑹整除、约数、倍数的定义,用定义证明整除问题。

2019年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70题)

2019年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70题)

2019年⼩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70题)2019年⼩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70题)⼀、选择题1、甲、⼄、丙住同⼀个单元,甲家在⼀楼,⼄家在三楼,丙住五楼。

昨天下午,甲先到⼄家,等⼄扫完地后,他们去找丙;刚上五楼就遇到抱着篮球的丙,于是三⼈⽴即⼀起下楼去玩。

下⾯()⽐较准确地描述了甲的活动。

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略2、a和b都是⾃然数,a÷b=10,a和b的最⼤公因数是()A.a B.ab C.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公约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公约数为较⼩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由题意得,a÷b=10,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公约数是b.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公约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公约数为较⼩的数.3、71和2都是( )。

A. 合数B. 偶数C. 质数【答案】C【解析】71是奇数,2是偶数;71=171;2=12,所以71和2都是质数故答案选C【分析】在⾃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据此意义即可求解.4、18个⼩朋友中,( )⼩朋友在同⼀个⽉出⽣。

A.恰好有2个 B.⾄少有2个 C.有7个 D.最多有7个【答案】B【解析】18÷12=1…6,1+1=2。

答:⾄少有2个⼩朋友在同⼀个⽉出⽣,最多18个。

故选:B。

本题考点:抽屉原理。

也可这样理解:2+2+2+2+2+2+1+1+1+1+1+1=18就是每个⽉可以⾄少两个,这个两个可以出现在好⼏个⽉⾥⾯,⾃⼰分配。

本题可根据抽屉原理进⾏理解:12个⽉为12个抽屉,18个⼩朋友为18个乒乓球.18÷12=1…6,1+1=2.即18个⼩朋友中,⾄少有2个⼩朋友在同⼀个⽉出⽣。

5、13的倍数是()A. 合数B. 质数C. 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质数【答案】C【解析】13的最⼩倍数,是13本⾝,是质数,所以,13的倍数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质数。

安徽省小学数学新教师考试大纲

安徽省小学数学新教师考试大纲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的要求,本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考查教学技能。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综合检测考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水平、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⑴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⑵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⑶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⑷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⑴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⑵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⑶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⑷常见的数量关系。

⑸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⑹整除、约数、倍数的定义,用定义证明整除问题。

2019年安徽省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之小学数学真题分析

2019年安徽省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之小学数学真题分析

2019年安徽省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之小学数学真题分析2019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已落下帷幕,与2018年相比,试卷总分依然是120分,考查的内容分为专业基础知识、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两大板块,其中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高等数学四个模块,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主要包括新课标、数学教材教法两个模块。

题型上包括10道单项选择题、5道填空题、7道解答题。

那么,今年真题在知识点考查、试卷难易度上面究竟有什么变化呢,为了帮助未来授课教师能迅速了解安徽考情,有针对性的备课,本文将以题型为线索进行解答。

一、选择题以上思维导图就是2019年安徽小学数学真题试卷中选择题考察的全部内容,题量共10小题,其中:数与代数考3题,涉及的内容包括:①实数的大小比较(选择题第2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循环节的理解;②集合的交集运算(选择题第3题);③等比数列(选择题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理解,从而求出未知参数的值。

图形与几何考4题,具体包括:①正方体展开图(选择题第1题),求相对面上的数字,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正方体特征(“141”型)的理解;②求三棱锥体积(选择题第7题);③求双曲线离心率(选择题第5题);④向量表示(选择题第6题),此题主要运用平面向量共线定理,推导发现所求线段实际上是对角线的三分之一,中等难度;教材教法中新课标考了3题,具体包括:①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选择题第8题);②课程内容(选择题第9题);③教学建议--信息技术的价值(选择题第10题)。

二、填空题2019年安徽小学数学真题试卷中共有5道填空题,其中:数与代数部分1题,主要考查的是尾数规律;统计与概率部分1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即把符合题设要求的所有情况罗列出来然后再求概率;高等数学部分2题,一题是求定积分,主要运用分部积分法求解,一题是计算数列极限;教材教法部分1题,主要考查课程总目标中情感态度方面包含的内容。

2019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

2019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

2019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a=a 2 B. a 6÷a 3=a 2 C. (a+b) 2=a 2+b 2 D. (a 2) 3=a 62.有一种计算符号※的规定为:对任意两数a ,b 有a ※b=a+3b,若6※X=27,则X 为( )A. 6B. 7C. 8D. 103 .若集合 M =, N={X|X 2-2X-3>0}则 M ⋂N =( )A.4.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意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2人都是男同学的概率为( )A .3/10B .2/5C .1/2D .3/55、已知以点P (1,2)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与直线3X+4y -7=0相切,则R 为( )A 、3/5B 、4/5C 、3D 、46.已知数列{an }的前n 项和为Sn ,若Sn=n 2+1(n ∈N ),则a 1+a 2019=( )A.4041B.4040C.4039D.40387.√ 24+√572可被写成√a +√b ,其中ab 是整数,且a>b , 则a-b 的值是( )A.1B.2C.3D.4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数学思考方面具体阐述课程总目标时指出: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 )A.具体思维B.创新思维C. 直觉思维D.抽象思维9.《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的速度要求是( )A.8-10题/分B.3-4题/分C.2-3题/分D.1-2题/分10.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的教学重点是( )A.合理计算的书写过程B.竖式计算的书写过程C.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D.快速计算二、填空题11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8cm,长与宽之比为5 : 3,它的面积是960 cm2o12. 求值lim (7+7/8+.... +7/8n) = 813. 求值14. 设集合S={1,2,3},则满足f (f (x))=x的映射f:S—S的个数是41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写岀所有正确编号)①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②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③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④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⑤运用平面直角坐标解决平面图形问题16.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了两小时,已行驶的路程与未行驶的路程之比是2 : 3,其中第一小时行驶了全程的1/8,第二小时行驶了77千米,求甲乙两地距离。

2019年中学教育综合-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考试大纲共6页

2019年中学教育综合-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考试大纲共6页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3)教育的结构与功能(4)教育的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5.课程(1)课程的概念(2)课程类型及其特征(3)课程理论流派(4)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5)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6.教学(1)教学的意义(2)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3)教学理论流派(4)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5)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7)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8)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9)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7.德育(1)德育及其意义(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3)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4)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8.班主任工作(1)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及其主要工作内容(2)中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3)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4)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5)中学班主任工作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9.学生(1)中学生的年龄特征(2)中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3)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特点与教育(4)中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10.教师(1)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2)中学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二)心理学1.中学生认知发展(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想象的概念、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3.中学生个性发展(1)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学习与学习理论(1)学习的概念、学习分类(2)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三)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等2.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3.学生权利保护(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四)新课程理论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基本理念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高中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4.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5.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6.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7.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与学生选课指导、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3年)2.教师职业行为(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2019年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2019年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2019年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业知识姓名: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考生本卷须知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点、准考证号。

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号,每个空格只能填写一个阿拉伯数学,要填写工整、笔迹清晰。

2、请考生认真核对答题卡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准考证呈、座号与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是否一致。

3、答题前,请.认真....要求..、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阅读答题卡上......考前须知净后,再涂黑其它标号。

4、答其它题目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一】基础知识〔一共6题,共2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A、粗犷〔guǎng〕蹿〔cuān〕出炽〔zhì〕热千乘〔shèng〕之国B、脊〔jǐ〕梁矜〔jīn〕持瞑〔míng〕目衣冠〔guàn〕楚楚C、戏谑〔xuè〕强〔qiǎng〕迫骨髓〔suǐ〕怙恶不悛〔quān〕D、镌〔juān〕刻作〔zuò〕坊敛〔liǎn〕财闭目塞〔sè〕听参考答案:C【解析】A、炽〔chì〕热B、衣冠〔guān〕楚楚D、作〔zuō〕坊2、以下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吐故纳新苦心孤诣贻笑大方相濡以沫B、雕虫小计如火如荼姹紫嫣红防微杜渐C、巧舌如簧韬光养晦吹毛求疵欢呼鹊跃D、班门弄斧甘之如饴穷兵渎武绞尽脑汁参考答案:A【解析】B、雕虫小技C.欢呼雀跃D、穷兵黩武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当前的基础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日益深入,是一个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逐步达成共识的时代。

2019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语文、数学、美术、英语、音乐)各学科

2019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语文、数学、美术、英语、音乐)各学科

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学习视频讲义课程考试培训辅导班、资料资料分享:1922108343(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 汉语拼音的使用(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 标点符号的使用(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 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小学数学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数学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数学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数学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的要求,本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考查教学技能。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综合检测考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水平、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⑴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⑵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⑶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⑷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⑴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⑵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⑶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⑷常见的数量关系。

⑸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⑹整除、约数、倍数的定义,用定义证明整除问题。

2019年中学教育综合-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考试大纲6页word文档

2019年中学教育综合-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考试大纲6页word文档

2019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9〕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3)教育的结构与功能(4)教育的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5.课程(1)课程的概念(2)课程类型及其特征(3)课程理论流派(4)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5)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6.教学(1)教学的意义(2)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3)教学理论流派(4)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5)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7)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8)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9)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7.德育(1)德育及其意义(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3)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4)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8.班主任工作(1)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及其主要工作内容(2)中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3)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4)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5)中学班主任工作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9.学生(1)中学生的年龄特征(2)中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3)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特点与教育(4)中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10.教师(1)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2)中学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二)心理学1.中学生认知发展(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想象的概念、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3.中学生个性发展(1)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学习与学习理论(1)学习的概念、学习分类(2)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三)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等2.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3.学生权利保护(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四)新课程理论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基本理念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高中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4.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5.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6.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7.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与学生选课指导、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9年)、《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9年)2.教师职业行为(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的要求,本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考查教学技能。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综合检测考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水平、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⑴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⑵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⑶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⑷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⑴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⑵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⑶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⑷常见的数量关系。

⑸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⑹整除、约数、倍数的定义,用定义证明整除问题。

⑺带余除法的意义、带余除法表达式。

⑻奇数、偶数的定义和性质,奇偶分析法。

⑼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⑽因数(约数)、倍数、质数(素数)、合数、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互质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及其应用。

3.常见的量⑴常用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面积单位以及体积与容积单位。

⑵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4.代数式与方程⑴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

⑵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式,整式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⑶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

⑷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⑸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

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其应用,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5.不等式⑴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简单应用。

⑶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等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⑷基本不等式:,0)2a b a b +>。

6.集合 ⑴集合,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表示方法。

⑵集合之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⑶并集、交集和补集的含义、运算;用韦恩图表示简单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⑷区间及其表示方法。

7.函数⑴映射与函数的概念;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反函数,求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⑵常量、变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⑶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

⑷复合函数的概念,将复合函数分解成几个简单函数。

⑸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运算及性质;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

⑹初等函数的概念;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⑺角、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线等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以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8.数列⑴数列的概念、表示法。

⑵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用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⑶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用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9.极限⑴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

⑵极限的四则运算和两个重要极限,求数列和函数的极限。

⑶函数连续的定义,求函数的连续区间和间断点。

⑷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10.导数⑴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⑵基本求导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⑶复合函数求导法则,隐函数及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求导法则。

⑷二阶导数的定义及求法。

⑸微分的定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的运算法则。

⑹可导、可微与连续之间的关系。

⑺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用导数讨论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决与最值有关的实际问题。

11.积分⑴不定积分的定义、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

⑵定积分的定义与性质、几何意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求简单函数的定积分。

⑶定积分在几何与物理中的简单应用。

⑷用定积分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的思想方法。

12.向量代数⑴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⑵向量的概念、几何表示、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⑶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⑷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⑸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⑹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与几何意义;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及运算。

⑺用数量积求两个向量的夹角,判断两个向量共线与垂直。

⑻用向量方法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

13.直线和圆的方程⑴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⑵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⑶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⑷根据给定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⑸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坐标法。

14.圆锥曲线方程⑴椭圆、双曲线及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

⑵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15.直线、平面几何图形和简单几何体⑴直线、射线、线段、角、距离、垂线、平行线、垂直、平行、相交等概念;平面的基本性质,斜二测画法和三视图;空间两直线、两平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和表示法。

⑵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常见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容积的求法。

⑶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重心;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⑷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⑸圆及其相关概念(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等圆、等弧、切线等);正多边形的概念;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⑹多面体、凸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画直棱柱、正棱锥的直观图;求柱体、锥体、球的体积;求正棱柱、正棱锥、球的表面积。

⑺轴对称、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图形旋转与平移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⑻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比例的基本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其应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图形变换前后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16.命题与证明、数学归纳法⑴命题:简单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⑵证明与推理,简单命题的证明方法。

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⑷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17.统计与概率⑴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数据离散程度、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

⑵解释统计结果并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

⑶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⑷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⑸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⑹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⑺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数学课程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建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核心概念”的含义与教学价值。

2.小学数学教学知识⑴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原则、教学过程、常用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方法。

⑵确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根据提供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与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课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所给教材内容在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等。

⑶根据提供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案或教学片段。

⑷对提供的教案或教学片段进行分析、评价、改进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

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作图题、证明题、论述题、案例评析题和教学片段设计等。

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论述题、案例评析题等应明确表明观点、逻辑清晰、证据恰当、有理有据;教学片段设计应科学规范,利于教学有效实施。

4.内容比例:数学学科知识约占70﹪(其中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主),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约占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