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育及社会生活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废止科举制度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科举考试的由来和废除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历经
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朝分科 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 度。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 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 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 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 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 被称为八股取士。1905年,清 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实践证明, 在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 变化的情况下,教育方式和选 拔制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地 进行变革与创新。
课题探究与检测
请回答: (1)从表中看,当时清政府最重视的一门课 程是什么?设置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又是什么?
最重视讲经读经。培养目标是做官和升学。
(2)表中的修身课大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 思想政治(或道德与法治) 课。而算学、图画、 体操其实大体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__数__学___、 __美__术___、___体__育____等课程。
辛亥革命爆发后,剪辫子成为推 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的标志
服饰的变化
民国时的中山装 民国时代的西装
旗袍
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 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 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据现代学者 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而兴起于南宋。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 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 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缠足给妇女带来 严重的痛苦。1912年,中华民国禁止女子缠足。
课后作业
(C )2.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
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
与北京大学历史相符的有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其建立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
③近代中国设立的最高学府
④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后作业
( B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 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 的是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4.1904年,清政府颁布 了《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颁 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 实行的学制,标志着我 国新型学校制度正式确 立。它将整个学校分为 初等、中等、高等三个 阶段。 5. 1905年,清政府宣布 废止科举考试,延续了 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宣 告终结。
二、社会习俗的变迁
A.同文馆
B.马尾水师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金陵大学
(B )2.在封建社会,国家用科举考试选拔
人才。这项制度在中国沿用了1 300多年。一
直到哪年才被废除
A.1898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49年
课题探究与检测
( B )3.中国的近代教育开端于 A.鸦片战争前 B.洋务运动期间 C.维新变法期间 D.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
1.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1)西方近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入, 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习俗。(2)辛亥革命的影响。
2.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
(1)剪辫子:辛亥革命爆发后,剪辫子成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 命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剪辫令”。
(2)服饰的变化:服饰开始由拘谨保守、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舒 适等方向发展。西服、中山装、旗袍等新式服装开始流行起来。
(B )4.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男子服装是
Fra Baidu bibliotek
A.西服
B.中山装
C.高领服装
D.长袍
课题探究与检测
( D )5.下列称呼在中华民国初年使用最为
普遍的应该是
A.师傅
B.大人
C.同志
D.先生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 A )1.“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 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中国近代,“同文 馆”最早出现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民国建立初期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课题探究与检测
(4)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 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
效法西方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颁布《奏 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 布废除科举制度。
课题探究与检测
课堂检测 ( C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 府是
近代教育及社会生活变化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 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 方面的变化。 二、 学习重点:
近代新式教育、社会习俗的变化。
1.鸦片战争前后,教会学校将 西方的教育方式引入中国。 2.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开办 了京师同文馆等30多所新式学 堂。这些学堂重视外语、科技 和军事人才的培养。 3.1898年,作为维新变法的 “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 设立了京师大学堂。学堂以 “中西并用”为办学方针,以 “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培 养宗旨。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 由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1912年,它改名为北京大学。
《高分突破》
练习题解析
课题探究与检测
合作探究 以下是清末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里 的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课程 读 中
周课时
修 身
经 讲 经
国 文 学
外 国 语
历 史
地 理
算 学
博 物
图 画
体 操
学生
一年级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2
课题探究与检测
(3)和上表相比,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有什 么新变化?就今天的课程设置谈谈你的看法。 略,从今天课程设置的实用性、时代性、全面 性等方面回答。
材料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 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 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 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3)称呼的变化:民国初年,“大人”“老爷”等旧称呼改为 “先生”“君”,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
(4)交往礼节的变化:跪拜、作揖等清朝通行的礼节也被废除, 代之以鞠躬、脱帽和握手。
(5)婚礼仪式的变化:交换戒指、宣读证书、行鞠躬礼等新式婚 礼仪式开始在大中城市出现。
清军入关后,剃发留辫, 辫子成为清朝臣民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