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导学案1 北师大版
北师大2016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 课件 (共55张PPT)

王 懿 荣
河南安阳小屯村
殷
一、甲骨文
1、含义: 商周时期,刻在甲骨或兽骨上的占卜文字, 称为甲骨文。 2、内容: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3、出土地点: 殷墟 (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4、意义: ①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
商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了书册了。
破解甲骨文之谜,看看谁回答的最准确!
1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因为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王室贵族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征伐、狩猎、疾病等
4、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写在什么上面?
龟甲和兽骨上
一、甲骨文
1、含义: 商朝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占卜文字, 称为甲骨文。
西周
四 羊 方 尊
西周康侯爵
食器
礼器
兵器
农具
毛 公 鼎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 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 文。
பைடு நூலகம் 编钟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工艺高超。
铜象尊
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 青铜立人像
3、青铜器有哪些特征? 特点1:种类繁多
虎 纹
饕 餮 纹
夔 龙 纹
2、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原理
内江:灌溉
①分水鱼嘴: 江水分流
结构和 运作原理
外江:分洪
②飞沙堰: 泄洪排沙 ③宝瓶口:引水灌溉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 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 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每年冬春维护)淘滩要 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能够保证灌区用水。低作 堰就是说飞沙堰的堰顶不可修得太高,以免影响泄洪。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导学案

第8课 百家争鸣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 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易中天上面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对春秋战国时期几位思想家的评价,他为什么给予这些思想家这样的评价?这些思想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老子 1.图片展示:老子像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集中在哪一著作中? 3.教师补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
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图片展示:孔子像2.孔子的政治思想一是主张以礼治国,即是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二是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并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统治者则应体贴民意,爱惜民力,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三是要求实行德政,反对苛政,主张爱护百姓,并以德来教化天下,人民才能心悦诚服。
3.孔子的教育成就:一是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实现了教育体制的创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二是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三是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3)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5)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8)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8)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0)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3)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5)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18)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20)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23)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25)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25)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28)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31)第16 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34)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39)第18课昌盛的文化 (42)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45)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5)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48)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51)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54)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57)【课后练兵】参考答案: (60)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2、学习重点:元谋人、北京人3、学习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课堂探究】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第1页共71页使用请双击此处删除页眉!!第2页共71页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赛课导学案_0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老子、孔子及其他思想家的主张,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记住百家争鸣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列表比较诸子百家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良好的学风,敢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历史学科的
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为我们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
的空间。
另外,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所以我们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主张突破方法:学生阅读教师及时点拨,利用孔子的名言结合学习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模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
让学生切身感受诸子百家的主张。
四、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word教案

第八课早期中华文化教学目标:1.知道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知道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3.都江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发挥作用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
教学重点:甲骨文、青铜器、都江堰学情分析:小小年龄,好奇心强,知识面窄,但是可塑性可塑性强。
教学方法:引导,讲述,参与讨论教学过程: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展示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图片,引起关注,导入甲骨文1.背景:殷商时期凡事都用占卜,过程结果都写在甲骨上。
2.甲骨文的含义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展示甲骨文的字体,引入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关系。
3.思考甲骨文的历史意义甲骨文记载了商王的活动及商朝的政治经济等情况,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图片青铜器引入主题,开展讨论1.青铜器的制作方法青铜器的金属成分青铜器的种类2.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及研究意义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高度发展,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回答1.都江堰的建造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2.都江堰的修建时间战国时期3.都江堰的结构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进一步提出思考题:都江堰起到什么作用,会被称誉为“造福千秋”?看书思考讨论得都江堰综合发挥防洪,灌溉,水运功效。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课堂小结:一,甲骨文含义意义二、青铜器金属成分代表青铜器三、都江堰建造者组成结构历史意义课后作业自己仿制一件青铜器下次历史课上展示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第8课

课题: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结合李白、杜甫两位唐代诗人的诗歌,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⑵通过乐舞及敦煌艺术欣赏,了解乐舞发达的盛况及唐代盛世经济的繁荣。
⑶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艺术宝库。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学生有感情的吟咏学过的唐诗名作,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李白、杜甫诗歌及名句进行赏析,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增强对唐诗艺术成就的理解;⑵通过乐舞片段及敦煌莫高窟壁画及雕塑的欣赏、感受的交流,体会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及唐朝乐舞的艺术魅力,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神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⑵体会唐代乐舞和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感受古代先人伟大的创造力。
重点:唐诗、乐舞、敦煌石窟。
难点:对文学艺术中美的鉴赏力、理解力。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主展示【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和。
(1)李白的诗______,______极高,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巧妙,语言轻快。
代表作品:《》《》等。
他被称为“”(2)杜甫的诗,语言,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代表作品:“”“。
人们称杜甫为“”,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2、唐朝时期的月舞十分发达,就连唐朝的皇帝也多是乐舞高手,相传唐太宗创作的《_______》和唐玄宗创作的《_______》就很有名。
2、合作探究A、想想唐代诗歌创作出现繁荣的原因有哪些?B、请说说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
1、展示提升【达标测评】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唐代诗歌,成就辉煌,名家辈出的时期是:()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诗回答2-3题2、上面两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3、上面两句反映的内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精神。
七年级历史第8课导学案

C、屈原D、扁鹊
六、学案检查:
七、教与学反思:
知识超市:
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屈原的思想和创作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
一、情景导入: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甲骨文、金文的含义。
2、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3、了解我国早期的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4、掌握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品《离骚》的有关知识。
5、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钟鼓之乐”。
【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诗人屈原。
【学习难点】:古代历法。
三、知识链接:
世界寿命最长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
汉字开始产生的时间,还难以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了,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于夏代。距今约四五千年以上,应当在新石器时代。二里头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所出土的陶符中,能够见到许多类似物象的图画文字。在此基础上,这些图画文字与陶器花纹中的表意图案演变为记词字符。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成为一种文字体系。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甲骨文是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金文是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大篆是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7-11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西周末年,周幽王做出了哪一件蠢事?(烽火戏诸侯)后果怎样?(诸侯再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西周在公元前771年灭亡了。
东周虽然建立起来,但周天子已处于傀儡地位。
)到了战国初年,相继发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某些大夫的势力已超越诸侯了。
新生的政治势力要求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们怎样进行改革变法呢?请看33页“导入框”。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5分钟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8.二概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合作探究:1.在春秋战国以前,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以什么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图,通过观察,与今天的农具比较下,有什么异同?2.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为蓝图,小组分析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3.引导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结果;社会阶级关系有哪些变化?战国时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精讲点拨:1.学习商鞅变法,可以用下列图示去理解、分析,把握其内在联系。
七年级历史第八课

课题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知识点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找出隋唐时期书法的概况。
2.在教材中找出隋唐时期书法的名家及代表作和书法特点。
3.找出隋唐时期绘画的概况。
4.在教材中标出隋唐时期绘画名家及代表作和绘画特点。
知识点二: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1.找出莫高窟的位置画在教材上。
2.吴道子的代表作是()
A.《洛神赋图》B.《天王送子图》C.《步辇图》D.《女史箴图》
3.阎立本的代表作有()
A.《天王送子图》B.《历代帝王图》C.《步辇图》D.《游春图》
4.下列书法作品中,柳公权的代表作是()
A.《多宝塔碑》B.《兰亭序》C.《玄秘塔碑》D.《九成宫澧泉铭》
5.在历史上留下“笔谏”美名的是()
一、课堂导入:
二、学习目标
1、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2、认识到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在壁画和彩塑方面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以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2.在教材中画出对莫高窟的评价。
知识点三:盛大欢腾的乐舞
找出隋唐时期乐舞风格的成因及特色。
知识超市
【课外阅读·字如其人】
字如其人(也说书如其人)是书法界古往今来的一贯思想。书法并不只是一种技巧,一种轻松的艺术,还与书法家的道德才能学识密切相关。许多书法大家一贯认为,心正则书正,学书如做人。诸如“颜筋柳骨”、“字字刚烈”就是把墨涂的痕迹看作是有生气、有性灵韵东西。,颜真卿一生以刚正不阿著称,与杨国忠等权奸进行不屈的斗争,最后被藩镇李希烈杀害。他的“书品”与“人品"高度融合,他的书法也是刚烈遒劲,气概雄浑,他的《争座位帖》充满浩然之气,力透纸背。再如褚遂良、李邕、柳公权都是以人品书品浑然天成而著称于世的。总之书法家的品格、个性和书法是不可分开的。概括地、抽象地表现于线条之中,这正是书法艺术美的源泉之一。“书,心画也。”
七上历史第8课导学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8课春秋战国的文化导学案课型:必修课备课人:周三娟宋建莹审核组:七年级历史组总19课时第8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A. 了解老子、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都有很大的影响。
B.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文化勃兴的主要时期之一。
C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众多的思想家、文学家遍布祖国各个地区。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本课内容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相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理解人们在社会上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其社会意识;反过来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
2、难点:一是老子与道家;二是百家争鸣。
三、【课时】1课时四、【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道家的创始人是谁?原名什么?字什么?什么时期哪国人?他的地位如何?代表著作是什么?主要思想是什么?他在政治上有什么主张?2、“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谁的话?什么意思?3、儒家的创始人是谁?原名什么?字什么?什么时期哪国人?他的地位如何?代表著作是什么?主要思想是什么?他在政治上有什么主张?他在教育上有什么贡献?4、如何认识孔子思想?5、“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真的有百家吗?最主要的是哪几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又是哪几家?6、《诗经》分哪几部分?时间?地位?作用?作者?体裁?7、屈原是什么时期哪国人?原名什么?代表作?他创作的新的诗歌体裁是什么?8、填写下列表格:【合作交流】(交流成果,方法和问题,兵教兵)【质疑探究】1、孔子的哪些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举一两个例子.2、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3、对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勇敢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班级展示】(展示成果,善于发现,勇于质疑)【测评反馈】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兼爱”C. “非攻”D. “无为而治”2.孔子的政治思想是( )A. 为政以德B. 因材施教C. 温故知新D. 福祸相依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下列哪一思想家之口( )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孟子4.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被哪国统治者采用()A.齐国B. 韩国C. 楚国D.秦国5.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曰:“中上之人可以语上,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提倡()A.启发诱导B. 因材施教C. 温故知新D.有教无类6.下列思想观点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是()(1)老子(2)孔子(3)孟子(4)韩非(5)孙武A(1)(2)B(2)(3)C(3)(4)D(4)(5)五、【学后反思】(教师寄语: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导学案课题:百家争鸣课型:讲授型教材版本: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学科分类:历史教学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2.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重点: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教学准备:1.教材《世纪中学历史第一册》P22-25;2.多媒体课件;3.提前复印学生手册中的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向学生们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百家争鸣吗?二、展示(10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
2.讲解百家争鸣的几个代表性学派: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等,并向学生们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物。
三、探究(15分钟)1.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结合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回答: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2.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们一些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表达。
四、总结(10分钟)1.请学生们进行课堂笔记和小组讨论的总结,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们一些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
五、拓展(10分钟)1.通过回答一些复习性的问题,巩固学生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提醒学生们多关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积极参与到学习历史的行列中来。
六、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教学重点。
2.帮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学生们完成课堂笔记和习题,培养学生们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2.提醒学生们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导学案课题:百家争鸣课型:讲授型教材版本: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学科分类:历史教学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2.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六十六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六十六](https://img.taocdn.com/s3/m/da0942ec84254b35eefd3441.png)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六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
”表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学思结合B、温故知新C、态度诚实D、因材施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人们所以爱戴和崇敬屈原主要是因为( )A、具有爱国爱民的精神B、维护楚国利益C、主张变革图强D、创造了新的文学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大盂鼎【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羊属于十二生肖之一,今年是农历的羊年,“三羊开泰”、“喜气洋洋”是中国老百姓在羊年春节互致问候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属于十二生肖的动物有( )A、猫B、狼C、狗D、狮【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______,它是一种______器。
【学案】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学习课题】第二单元第8课【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知道夏、商、西周时期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明,从青铜器金文和甲骨文的记载中认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知道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力息息相关。
2.历史解释:学习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成就、甲骨文与青铜器、《诗经》与“楚辞”,认识这一时期优秀的科技与文化成果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渊。
3.时空观念:知道甲骨文到汉字的演变,理解甲骨文与现代汉字之间的渊源。
4.家国情怀:认识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医学成就;青铜器和甲骨文的价值。
【学习难点】从青铜器中探究夏商周时期的生产和社会情况【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天文、历法和医学科技类别发展历程天文①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们为从事,对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
②商朝: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③西周:中记载了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④春秋:《春秋》中记载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确切记载。
历法①夏朝:相传有了历法。
②商朝:历法逐渐,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③战国:人们测定出一年节气。
医学先秦时期,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①传说: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②战国:相传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B. 总结当时的,讲述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著作。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1.甲骨文①含义:时期,人们常用和牛、羊等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可在甲骨上。
这些文字被称为“”。
②内容: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天文历法等。
③意义:A.已经具备了的基本结构,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B.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梳理】一:元谋、云南、元谋、170万、工具、天然火二:周口店、70-20万、天然火三:周口店、3万、人工取火、骨【自主检测】选择题:B.A.B.A.A.C.非选择题:1、元谋人—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约3万年—懂得人工取火和缝制衣服北京人—约70—20万年—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2、⑴A⑵北京人⑶C【拓展视野】 B C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梳理】一:长江、浙江、余姚、七千、水稻、干栏式二:黄河、陕西、西安、五六千、粟、半地穴式、彩陶【自主检测】选择题:B.D.D. D.D.非选择题:1、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2、A: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B: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拓展视野】1、C 2、D第3课华夏之祖【知识梳理】一:炎帝、黄帝、涿鹿、蚩尤、华夏族、黄帝二:尧、舜、禹、禅让制、2070、夏、奴隶制【自主检测】选择题:AABAB非选择题:尧、舜、禹;“禅让制”【拓展视野】 B D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二、材料题21、(1)图一: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2)河姆渡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2、1、启;2、世袭制;3、夏朝;4、奴隶社会,夏、商、周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梳理】一:启、世袭、家天下二:约公元前2070年、禹、约公元前1600年、汤、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三:西周、周天子、诸侯、国人、公元前771年【自主检测】选择题:C.D. A.D. D.非选择题:⑴分封制;⑵巩固西周的统治;⑶开发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拓展视野】B A B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知识梳理】一:原始、商朝、司母戊鼎、三星堆、商朝、瓷器二:商周、禹、选种、施肥、治虫害、商周、牲畜圈栏三:奴隶主、奴隶、殉葬品、祭祀【自主检测】选择题:A.B.B. D. B.B.非选择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拓展视野】B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知识梳理】一:周平王、春秋、战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尊王攘夷、管仲、齐国二:韩、赵、魏、齐、秦、楚、燕、赵、魏、韩、桂陵、齐国、魏国、齐国、魏国、长平、四十多【自主检测】选择题:A.D.B.D. A.B.A.非选择题:见七上P33页【拓展视野】B D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春秋末年、战国时期二:战国、李冰、岷江三、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封建、县制、土地、耕战、封建四、战国、地主、农民【自主检测】选择题:A.A.C.B.B.D.非选择题:(1)商鞅;秦国;(2)主张变法;法家(3)地主阶级;使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上再思考
问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 B.《尚书》 C.《论 语》
D.《诗
经》
3.主张“兼爱”“非 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
.
孔
子
生
活
在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
①创办
,广收
。 ②注意
“
”。
(4)孔子的言论被他的弟子记载在
一
书中。
(5)如何评价孔子的学说?(孔子的学说有何
历史作用?)
二、思想家老子:
(1)
时期的老子,是
学派的创
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
》里。
(2)老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你知道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 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吗?
2.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 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 利 用?
三、百家争鸣:
(1)墨家的创始人是
,他主张“
”
“
”。
(2)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他
的观点主要有:要求统治者用
治国,
轻徭薄赋。(3)道家 的代表人物是
,他
主张顺其自然,“
”。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
,他
主张
,提倡
。提出建立
的封建国家。
(5)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军 事
家
,他著的
是世界上最早
的兵书,他的军事格言是
“
”。
h 生成问题
课堂流程 检查预习 了解学情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 堂 训 练 组内交流
合作解决
教学过程预设
时
教师行为
间
3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 前预习情况
期望的学生行为 认真预习课本容
5
引导学生回忆 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孔子的三千弟 在自己预习的基
子吟诵《论语》的表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题 课型 学习目标 中考考点 重点 难点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第 8 课 早期中华文化
第 10 课时
问题生成探究 科任教师
课
上 课时间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 张。 2.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 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瓦解
7.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
A.庄子 B.孙武 C.墨子
D.韩非
8.阅读自学课文,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
百家Βιβλιοθήκη 诸子时期主张
著作
孔子
儒家
孟子
老子
道家
庄子
h
h
组间交流 成果展示 总结概括
反馈提升
15
法家
韩非 子
墨家
墨子
兵家
孙武
在熟悉掌握本课 知识重点的基础 上能有所拓展, 并在能力上能有
所提高
能系统地把握本
节内容,掌握理
5
解知识的重点和
难点
二、材料分析 :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请回答: ① 孔子生活在什么历史时代?
查缺不漏,对所
10
学的知识进行再
②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梳理和再检查
③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贡献?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认真阅读课本,做好读书标记, 掌握基本知识点。
知识填空
问题探究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 容
一、大思想 家、大教育家孔子:
(1)
时期的孔子,是
学派的创
始人。
(2)思想政 治上的主张 :提出“
”的学
说,主张“
”。
(3)教育上的成就:
晚期
5 .“ 知 彼 知 己 者 , 百 战 不 殆 ” 的 军 事 格 言 , 出 自 小组认真讨论后
5
() A.《道德经》
B.《孙子兵 法》 C.《韩非子》 D.《论
作出正确判断
语》
6.推动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A.新兴地主的产生 B .频繁的争霸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井田
布置作业
2 有层次有梯度地设置书面作业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不同程度学生都 能掌握理解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