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
英语成语中隐喻成语的理解与翻译
・8 ・ 1 1
英语成语 中隐喻成语 的理解 与翻译
任 青 果
( 中国矿业大 学 外文 学院, 江苏 徐 州 2 1 0 ) 2 0 8
摘 要: 英语隐喻 成语 是英语词 汇中重要 的一部分 , 口语和 书面语 中广泛应用 , 在 因此正确理解这些成语的含 义非常重要 。 每一 个成 语都有其 渊源, 所以 了解这些成语 的来源是我们正确 的理解和翻译这些成语的前提 。对 隐喻成语 的来源进行 简介 , 并从 隐喻的 角度对 中 英隐喻成语进行对 比, 据此提 出了一些翻 译方法。 关键词 : 隐喻 成语 ; 隐喻 ; 来源 ; 翻译方法
做。 nto e tegas rwu dr n ’f 啾 时机 。 o t lth s o ne e e r g o Se 的 洁精辟的定型词组和短语。’ 简 为语言中的 精华部分 ^ 堤 们用 nto e s eigdg 耋 o t ltl p osi 事生非。 e n l 精辟凝练、内涵丰富的语言词汇对在频繁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各种 t pa n ’bs crs o ly e et ad: o s 拿出绝招。 知识和经验的表述 - 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 历 成了今天的成语。成语是一 t siew i ei niht o tk h e h o o趁热打铁。 r lt r s 个语言宝库, 彰显的不 l是语言知识厦有对社会生活经验的精妙总结包 E 这些隐喻成语来 自英语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反映了英国的社
2 隐喻墨客 『 J 造的, 对语言起修饰作 t g ete eii u公平对待 而论。 o i v s e v h d ltd 用的—种修辞方法。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就是把某事物的名称用来 h os £ tedg f a战争造成的破坏。 ow b r n ’ba uno e ot s s 沉舟。 指称另一事物萁 主要功能是装饰作用, 只可用于诗歌中 添力在语言上 是 1 1 su a e o r rp g 指 把得不到的东西说威 好的聊 以自 慰。 的—种修辞手法。 在 中国, 比喻也提 或缺的修饰手法。 【 日: 孑子 “ 言 3 . 3源于人体的某些特征 之无文行而不远” 2 世纪 8 年代以 L kf Jh sn 。0 O ao 和 ono 为代表的语言学 人们对 自己的身体很熟悉所 以人体的各个部位以及人们生活中的行 家们开始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来研究, kf和 Jh sn L o a o no 指出, “ 隐喻 为动作都可以用来指代—些抽象的概念' 构成—些习惯的表达方式。例如, 是从有—个具体 的概念域向—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隐喻是思维方 l ed gte 同商量。 a hast e 珙 y o h su o e yst 装作不知。 h t n ’ee 0 s : 式和认知手段。’ ] 指出, “ 隐喻是—种认知模式北 的、 已知的、 具体 k okpol’ha soe e 不理睬直至争吵。 nc epe ed gt r: S t h 的范畴慨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围概念 而形成的隐喻陛表征的 人 类认知 sen r e a eedo oe o萌 e of t r nt n f n ’ns uh t h h S 远, 目光短浅 。 和思维的基础 。’^ 类在总结 自己的经验时, 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 住 / m k o bd 。his n ned使 人毛骨『 。 aesmeoy a ado n S rt 目 然 和理解比铡 生的事物从 而认识 人 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在成语的形 类 t po e ad 某人被捆住 了双手。 wt noe ad i u n ’h n  ̄ e s i a pnhn 慷慨大 h : 成过程中, 隐喻成语成功地说明了隐喻这种认知方式, 人们用 自己熟知的 方地 。 人和物、体验到的事情去 比喻难于理解 的抽象的事情和概念。例如 a s w r i el ad okwt t fhn : hh e t 工作马虎 擘 。 车 po s h h rhmos: or ecuc ue at 一贫 ̄ , hi e i nh f t 冰 中捞月, luht s t pog e o h ma ywt te e ad: l i fhn 和身份低的人结婚。 t h hl t sn: ad白费力气' v e n’b n e h eabei oe 0n a n S 曰E 等o 3 - 4源于—些动物的特征 3隐喻成语的来源 动物和 ^ 类得生活密切相关, 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动物很 了解, 通 隐喻或语都有其出处和来源,了解这些成语的来源对与我们正确理 常用所熟悉的动物特征来比喻生活中的事隋。如: 解这些成语的喻义和准确的翻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列举了一些隐 s e a觉得事晴不对劲或感到其中有诈。c cdl t u 一 的 m lar l t r oi a  ̄ o ee r _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陷阱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陷阱2019-09-28摘要: 英汉习语中,有些习语在表⾯形象或意思上显⽰出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相去甚远。
正是这些表⾯上的形似意近,给⼈造成⼀种“似是⽽⾮”、“貌合神离”的假象,经常为习语翻译设下陷阱。
关键词: 英汉习语翻译陷阱语⾔是⽂化的载体,习语是语⾔的核⼼和精华,因⽽习语在体现语⾔的⽂化特征⽅⾯,⽐之其他语⾔成分,就更具有典型性。
“习语是语⾔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后⾃然沉积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喻义深刻的短语或短句”(平洪,2000)。
本⽂所指习语就其⼴义⽽⾔包括成语和谚语。
英汉两种语⾔历史悠久,包含着⼤量的习语,它们不仅⾔简意赅,⽽且形象⽣动、妙趣横⽣,给⼈⼀种美的享受。
习语的产⽣和⼀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活习俗等密切相关,因⽽英汉习语承载着各⾃不同的民族⽂化特⾊和⽂化信息,只有了解习语的产⽣及⽂化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习语,并能准确地进⾏翻译。
在英汉两种语⾔⾥,有的习语在表⾯形象或意思上显⽰出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相去甚远。
正是这些表⾯上的形似意近,给⼈造成⼀种“似是⽽⾮”、“貌合神离”的假象,经常为习语翻译设下陷阱。
例如⼈们容易将汉语中的“⾷⾔”和英语中的“eat one’s words”对应起来,可是汉语“⾷⾔”是说⼀个⼈“说话不算数,不守信,不履⾏诺⾔”,⽽英语“eat one’s words”的意思是“收回说过的话,承认前⾔有失,说错了”,⽽且还带有⼀定的感情⾊彩,是“羞惭地、不光彩地”认错。
再如“child’s play”和“⼉戏”,表⾯上看是对应的翻译,但实际上它们的意思⼤相径庭。
“child’s play”的意思是“⾮常容易做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朗曼当代英语词典》的解释是“something very easy to do,something not very important”,⽽汉语的“⼉戏”则⽤来⽐喻“对重要的事情或⼯作不负责任、不认真”。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隐喻是谚语中最常用的修辞形式,而通过对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在喻义和喻体使用上的共同、共通和相异之处,从而可以让我们了解两国在风土人情、生活哲理等方面的异同,感受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魅力。
标签:英语谚语汉语谚语隐喻谚语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亦即常采用隐喻或双声的形式,用以表达人们体验和观察所得的真理,并为群众所熟悉的简练语句。
”A short pitch saying in common and recognized use, a concise sentence, often metaphorical or alliterative in form, which is held to express some truth ascertained by experience and familiar to all.这是《牛津大辞典》对谚语(proverb)的释义。
可见,英语谚语使用隐喻的情况相当普遍。
其实,隐喻并不是英语谚语的专利,而是各国谚语的共同特点之一,对英语和汉语谚语中使用隐喻的情况做一下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两国在风土人情、生活哲理等方面的异同,感受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魅力。
谚语中的隐喻,是指通过一定的形象比喻来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因而,这类谚语都具有形象和喻义两个方面。
用作比喻的具体形象称为喻体,同一喻体可以做不同的比喻,不同的喻体也可以表达相同的喻意。
将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隐喻的谚语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下面三种情况:一、喻体、喻义相似或相同英、汉谚语都是在各自特定的母语文化中发展起来并在群众中流行的,能够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谚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设喻,实在是很令人欣慰的。
其实,英语谚语和汉语中的谚语一样,大都来自日常生活的经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道理。
世间的道理原本就是相通的,因而有不少谚语不谋而合也就不足为奇了。
《圣经》是英语谚语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旧约——诗篇》第九十篇有这样一句:The days of our years are threescore years and ten.(我们一生的岁月是七十岁。
英汉谚语的表达特性及翻译模式
英汉谚语的表达特性及翻译模式谚语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英汉谚语的主要语言特征是:富于形象、简炼概括、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文体非常口语化,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英语谚语的常用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套译法。
谚语(格言)都是前人(主要是群众)智慧的积累,好的谚语足以启发人们的深思,是取之不竭的智慧的源泉。
一、英汉谚语的表达特性1.富于形象。
很多谚语不是直截了当地发表议论、论述道理,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让这个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思。
举个例子说,The dogs bark but the caravan goes on(我们仿佛看到大军队在行进,周围群狗狂吠,但大车队对此根本不予理睬,继续走向远方)。
这个形象告诉我们:不要管旁人的讥笑辱骂,自己认定了目标,就坚定地走下去。
这句英语谚语跟汉语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意境虽不一样,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再举几个例子:(1)Diamond cuts diamond. (钻石割钻石——强中更有强中手。
)(2)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牛奶打翻了,哭也没有用——覆水难收,后悔无益。
)(3)Misers put their back and belly into their pocket.(守财奴把背脊和肚皮(比喻衣服和食物)放进口袋里——守财奴宁肯挨冻受饿也舍不得花钱。
)(4)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鱼从头部开始腐臭——上梁不正下梁歪。
)2.简炼概括。
谚语经过长年传诵,千锤百炼,能以极少的词表示极丰富的内容。
例如,“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这么简单一个短句就道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世上既然没有不转弯的道路,坏的运道也不会永远坏下去的,这实有“否极泰来”的意思。
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摘要:所谓英语谚语,类似于汉语谚语,它是英语国家民间流行的简短而又具备一定劝诫意义的语句,英语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描述生动,非常容易把握,因此,被广泛流传下来。
本文借鉴国内外对于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的已有研究成果,并且通过生动的实例来继续对于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英语谚语;修辞手法;拟人;典故;重复;首韵;讽喻一、引言翻阅英语谚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英语谚语通过修辞手法来实现了“包装”,在音、形两个层面上都独具特色,给人的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通常情况下,英语谚语惯用拟人、典故、重复、首韵、讽喻等修辞手法。
接下来,本文将对于英语谚语中的这些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英语谚语中的拟人修辞手法英语谚语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将人以外的无生命之物或有生命之物当作人来描写,并将其写得既有人的动作,又有人的思想感情,有时也将人比作动物或事物,因此,增加了生动感和表现力。
在英语谚语中的例子如下:(1)a cock is valiant on his own dunghill. 夜郎自大。
(2)straws show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草动知风向。
通过英语谚语中的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某些词语不同于本义的新义,使其语言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给读者与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英语谚语中的典故修辞手法所谓英语谚语中的典故修辞手法就是指,许多英语谚语是来自于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名言的。
在英语谚语中,许多谚语来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更准确地说,有如下几种来源:希腊神话、圣经、伊索寓言以及文学巨匠的作品。
英语国家的许多谚语都最早记录在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当中,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能够体现出典故英语谚语的丰富内涵和语言风格,同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些来自英语典故的谚语的汉语翻译既要能较完整地表达其在原典故中的寓意,又要能为广大的中国读者所接受。
英汉俗语差异及汉语谚语的英译
●
英 汉 俗 语 差 异 及 汉 语 谚 语 的 英 译
朱 秀 芳 彭 小花
( 赣南医学院 外语系 , 江西 赣州 3 4 1 0 0 0 )
上, 无论是单独运用直译还是运用意译 , 都 不 能 比较 完 整 地体
现 所 有谚 语 的背 景 和特 点 。 因而 怎样 体 现 谚 语 的这 些 背 景 和 特 点 是一 个 急 需 解 决 、 非常 复 杂 的 问 题 。 现 分 析 英 汉 俗语 差异 的 一 些 主 要表 现 : 1 . 历 史 背景 的差 异 汉语里 的“ 挥金如 土” 常被 中 国 人 拿 来 形 容 大 把 花 钱 、 浪 费金 钱 , 如 果直译 成 英语 , 就是 “ s p e n d mo n e y l i k e s o i l ” , 事 实 上. 英语用” s p e n dmo n e y l i k e w a t e r ” 表 达 此 意 。 这 正 是 因 为 中 国古 代重 视 农业 、 以 农 立 国 的 历 史 背 景 。英 国作 为 一 个 岛 国 , 其 航 海业 十分 发 达 . 因此有很多关于水的成语和谚语 . 前 文 所 说 的“ s p e n d m o n e y l i k e w a t e r ” 则 是 其 一 。此 外 , 还有“ t o b e i n h o f d e e pw a t e r ” ( 陷入 困境 ) , “ d r a ww a t e r i n o n e ’ s o w nm i l l ” ( 谋 取私利) , “ m a k e o n e ’ s mo u t hw a t e r ” ( 使某人垂涎) 等。
与动物有关的英汉谚语比较
与动物有关的英汉谚语比较谚语是一个民族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总结的智慧结晶,包含动物名称的谚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比较,分析中西方在通过动物来表达生活经验、事物道理时所具有的使用特点,比较同一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体系中,人们对它们的感情色彩和评价是否一致,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西方动物形象的使用偏好。
标签:谚语;特点;使用偏好0引言谚语是一个民族前辈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是该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谚语取材广泛,风格多变,语言简练,寓意深刻,特别是包含动物的谚语,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给我们生活的导向。
根据谢大任所著的《精选英语谚语3000句》的统计,包含动物的谚语占了谚语总量的7.4%,所占比例最大,与宋京生在其他的谚语书籍统计中的结果保持一致。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类本身就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在日常生活中,与动物的关系一向密切。
在与动物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人们逐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把动物的外貌、行为习惯、品质特征等与身边的人或某些社会现象联系起来,于是,包含动物的谚语应运而生。
如:Care kills a cat.忧虑愁死猫。
但并不是所有的谚语都是根据字面意义来理解,有一类谚语常作隐喻性理解,如:He dare not say “Boo” to a goose.在鹅面前也不敢“呸”一声。
/胆小软弱。
在此谚语中,goose的潜在意义是“无力之人”。
这类谚语常具有一定的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
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
由于地域文化、历史风貌、价值体系、神话传说等不同,具有相同国俗语言的动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毕竟是同少异多,这就给理解英语动物谚语,即需要做隐喻性理解的谚语带来困难。
”(该段引自王德春的《国俗语义学略论》)本文从分析英语动物谚语的国俗语义着手,分析包含10常见动物的谚语。
英汉成语谚语中的语言文化差异
切忌“望文生义” ,“生搬硬套”
文化差异与翻译
文化不可译现象
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语言学承载另一个民族的文化, 必然造成许多难以处理的翻译问题,即文 化不可译现象。
e.g. 妯娌,连襟
Women who are married to brothers; men who are married to sisters. e.g. 她们是妯娌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英国是, 岛国,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汉民族是农耕民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 地。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 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等。
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班门弄斧teach fish to swim.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妻管严henpecked husband 诸葛亮(的形象)“He is as wise as Solomon” 洗心革面 To turn over a new leaf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见风使舵 See which way the cat jumps 倾盆大雨 It rains cats and dogs. 一贫如洗 (穷光蛋)Poor like a church mouse. 度日如年 donkey years 班门弄斧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三伏天 dog days
小学四年级简短英语谚语及汉语意思
【导语】谚语是⼀个汉语词语,读⾳yàn yǔ,是指⼴泛流传于民间的⾔简意赅的短语。
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民的⽣活实践经验,⽽且⼀般是经过⼝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以下是整理的《⼩学四年级简短英语谚语及汉语意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四年级简短英语谚语及汉语意思 1. No rose without a thorn. 没有不带刺的玫瑰。
2.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巧。
3.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4. 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 每⽇⼀苹果,医⽣远离我。
5. No one can do everything, but everyone can do something. 没有⼈可以做任何事,但是每个⼈可以做⼀些事。
6. Character------It’s what you do when nobody’s looking 品质——就是当你在⽆⼈看着时的所为。
7. Reading a book is like opening a window to life. 读⼀本书,像对⽣活开了⼀扇窗。
8. A good book is a light to your soul. ⼀本好书,照亮⼼灵。
9. Respect yourself Respect others Respect your school 尊重⾃⼰尊重他⼈尊重学校 10. It is better to be faithful than famous. 守信⽤胜过有名⽓。
11. No cross, no crown. 不经历风⾬,怎么见彩虹。
12. No garden without its weeds. 没有不长草的园⼦。
13. No living man all things can. 世上没有万事通。
小学六年级英语谚语及汉语意思
小学六年级英语谚语及汉语意思【篇一】1、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Better drink the white water of your friends than eat the honey of your enemies.2、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A good word is warm in winter, but a bad word hurts in June.3、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拨就亮。
A good drum rings as soon as it hits, and a good lamp turns on as soon as it hits.4、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Water falls into stone, and people's hearts and minds grow with each passing day.5、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Take the rudder without panic, and take the boat steadily.6、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For a moment strength lies in strength, and for all time success lies in reason.7、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After a lot of setbacks, a lot of insight.8、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The chimney doesn't smoke. It must be cloudy.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10、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If you don't look at relatives or relatives, you need to see if you can straighten them out.【篇二】1、开头饭好吃,开头话难说。
英语谚语大全带汉语
英语谚语大全带汉语本文是对于英语谚语大全带汉语,仅供参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AllworkandnoplaymakesJackadullboy;allplayandnoworkmakesJackamereboy.只工作,不嬉戏,聪慧孩子要变傻Thereisnoendtolearning.学无止境。
Nopains,nogains.不劳则无获。
Muchmorethanabellsound,muchmorethanacandlelight.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Donotdropsea,makesdifficulttogarland.滴水不可海,独木难成林。
Thecollective is the source of power, all is the cradle of togetherwhoisstrong.集体是力量的源泉,大家是智慧的摇篮。
Astakewiththreefence,agoodbravefellowthreehelp.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豪杰三个帮。
Oneboyisaboy;twoboyshalfboy;threeboysnoboy.三个和尚没水吃。
Twoheadsarebetterthanone.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Twopeopleareofthesamemindtheir sharpnesscancutthrough metal.二人齐心其利断金。
Solidaritymeansstrength.团结就是力量。
Ricetypemeterstomore,morepeopletospeakout.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Wheneverybodyaddsfuel,theflamesrisehigh.大家拾柴火焰高。
Fishfromthewater,thewildgoosecan'tstray.鱼不可以离水,雁不可以离群。
peoplewithonemindwillremoveMountTai.人心齐,泰山移Unionisstrength.团结就是力量。
英汉谚语对比浅析
英汉谚语对比浅析作者:程美丽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8期【摘要】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谚语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英谚语从语法结构、词汇选用和修辞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对两者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做了进一步探索,旨在对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翻译实践等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谚语;汉英;对比一、引言谚语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其丰富的谚语。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生活环境和认知和思维规律,汉英谚语在表达内容方面、结构、意义、修辞以及讲究韵律等方面具有十分相似的特点,但是在语音、句法、语义特点、修辞手段、韵律形式等方面却各有特点,这是由于两个民族文化传统、语言类型和语言特点的差异造成的。
就此而言,汉英谚语的对比,对语言、思维、文化的共性和特性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谚语一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对汉语谚语和英语谚语研究开始很早,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是对汉语谚语比较研究,甚至是汉英比较研究,开始相对较晚。
纵观前人研究,长期以来,学者们虽然对谚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研究还不够充分,对谚语的关注远不及成语和惯用语等。
谚语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谚语的界定以及与其他熟语属类的比较、谚语与文化的关系、谚语的修辞特点、谚语的翻译和汉英或英汉谚语的对比等方面。
涉及到系统全面的汉英谚语对比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
本文在前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英谚语从音律、语法结构、词汇选用、比较特征和修辞特点进行了对比,从复杂的谚语现象中寻找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以进一步认识汉英谚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
本文的语料主要是依据权威的谚语工具书以及汉语、英语和汉英对比研究的著作。
从中选取一些典型的汉英谚语作为本文分析的基本语料;同时,从一些报纸、小说中找出一些口语性较强、通俗易懂的谚语作为本文重要的补充语料。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
谚语多风趣幽默,饱含哲理,因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广为流传。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1. 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
汉语的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明显与曾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佛教有关。
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
许多英语谚语和基督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是十分自然的。
例: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上帝赐给食物,魔鬼派来厨师。
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每个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铭文。
以上谚语明显与基督教有关,因为谚语里出现的“上帝”或“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象征。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英语中的God经常与汉语中的“天”相对应。
基督教徒崇拜上帝,英语中God save the Queen是家喻户晓的句子。
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突然从紧张、焦急、或压力下解脱出来的时候,会脱口而出:Thank God!中国人崇拜“天”。
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运气好的人是“天之骄子”。
只要好心人得到报答而恶人受到惩罚,我们就会说“苍天有眼”英国人和中国人都要有寻求帮助的对象。
只是说英语的人找的是上帝,而中国人找的是“天”而已。
2. 出自《圣经》和英语文学巨著里的谚语《圣经》是最广为阅读的书之一,也是包括英语国家在内的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作品。
它也被认为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
其中的警句、格言已经成为谚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英谚语中隐喻类型及差异分析
中英谚语中隐喻类型及差异分析作者:王帆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06期摘要:中英谚语中存在各类型的隐喻,根据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分类法,可对它们进行分类分析。
由分析所得各类差异,可见汉语谚语中的隐喻比英语谚语有更加明显的重复性和模糊性,并且更容易被误读和转化,同时在语音隐喻和语法隐喻等方面,中英谚语也有所偏重。
关键词:中英谚语;隐喻类型;差异分析;跨文化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6-0154-03本文主要采用Lakoff and Johnson两位教授的概念隐喻标准对中英谚语隐喻进行分类,在分析中着重强调其表现出来的差异,并在最后作一归纳论述。
一、中英谚语中隐喻的分类与研究根据L&J的认知隐喻理论,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出发,按照始源域的不同以及投射方式的差异,概念隐喻可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类,它们在中英谚语中都大量存在。
(一)结构性隐喻结构性隐喻,是指隐喻中始源概念域的结构可系统地转移到目标概念域中去,使得后者可按照前者的结构来系统地加以理解。
一般来说,是用始源域中具体的、为人熟知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陌生的概念。
以中英谚语中常见的“时间/金钱”隐喻为例,当把“金钱”这一始源域的相关概念系统地投射到“时间”这一目标域中时,金钱的可以被花费、借用、浪费、价值比较、偷窃、买卖等特性,也就系统地可以被“时间”所表达。
比如英语谚语:Time spent in vice or folly is doubly lost其中的spent和lost都是金钱的结构性隐喻的体现。
汉语谚语如: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爵禄,何处买青春。
(译作:Money carl buy everything except youth)这同样也是金钱购买力特性在时间中的隐喻。
结构性隐喻在中英谚语中有大量的体现,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a bad supper2.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一、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1起源差异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
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Man propose,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
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2生存环境的差异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3习俗差异汉谚语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
learnm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asadog,“累极了”是dog-tired。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4宗教信仰方面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
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摘要】英汉语谚语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典型表达形式,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传承与演变都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谚语的特点、应用差异和文化背景,探讨了英汉语谚语的文化差异,以及对于语言、文化交流的启示。
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谚语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差异与共性,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英汉语谚语的跨文化传播和理解,为未来进一步深化对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通过对英汉语谚语的比较研究,可以开拓视野,增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关键词】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比较研究、特点、生活应用、文化差异、传承、演变、对比案例分析、启示、展望。
1. 引言1.1 英汉语谚语的定义英汉语谚语是两种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由一句简洁而富有智慧的句子组成,通常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英汉语谚语在两种文化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被广泛传承和应用。
在英语中,谚语通常被称为“proverbs”,它们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智慧和经验,被当做指导人们生活和行为的准则。
而在汉语中,谚语通常被称为“成语”,它们既传达了智慧和哲理,也具有文学和历史意义。
英汉语谚语的共同点在于都反映了民间智慧和文化传统,但在具体表达和应用上却存在一些差异。
英汉语谚语是两种语言中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对比和研究两种语言中的谚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 英汉语谚语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研究英汉语谚语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研究英汉语谚语的特点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差异、背后的文化差异、传承与演变以及对比案例分析,有助于促进英汉语言文化交流,增进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原因和影响,为跨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拓展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领域,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及翻译
浅析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及翻译英语谚语是一个民俗的结晶,是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句式灵活,拥有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修辞手法。
它值得每个英语学者去研究。
本文包括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和翻译两个部分。
介绍了明喻、暗喻、借喻、拟人、拟物、重复、对比、夸张、双关、典故、对偶、矛盾修辞法、交错排列法和押韵十四种修辞方法。
同时也阐述了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的异同及英语谚语翻译的方法和误区。
标签:英语谚语修辞手法翻译一、英语谚语的修辞有人曾说过英语谚语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练。
总之言简意赅、富含哲理、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等特点,而它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更是多不胜数,而这些修辞手法更是让英语谚语散发出多亩的光彩,例如比喻、拟人。
明喻(smile):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简单地说,指~种事物被比作另一事物,其中本体和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有iike,as,as if,as though,as??as等。
暗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直接将事物当作另一事物来描写,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明喻更加紧切。
例如:Time iS money.~寸光阴一寸金。
拟物(zoosemy):把人当作物(包括动物、植物、抽象概念等)柬写,与拟人恰好相反。
will 1earn to how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重复(repetition):谚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连续或间隔重复,达到增强语气,突出重点,引起读者关注。
首句重复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句尾重复A bargain is a bargain.契约终是契约。
首尾重复№thing will come of nothing.无风不起浪蝉联(anadiPlOSi S)是反复的一种,即首尾重复Love asks faith,and faithasks firmness.爱情要求忠诚,忠诚要求坚定。
英语谚语中隐喻的作用
英语谚语中隐喻的作用
王霞;刘立新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8)005
【摘要】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使英语谚语的意义更加明确;从功能角度看,语法隐喻的"名词化"特性使英语谚语的意义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总页数】2页(P171-172)
【作者】王霞;刘立新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41;中国科学院,外语系,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3
【相关文献】
1.英语“时间”谚语中的概念隐喻机制 [J], 陈玉秀;
2.英语“时间”谚语中的概念隐喻机制 [J], 陈玉秀
3.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 [J], 任宏
4.概念隐喻在英语隐喻型谚语中的投射机理 [J], 周文岭
5.隐喻在英语谚语中的关联表现及其语用特征 [J], 贾韡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英谚语对比研究
2302019年34期总第474期ENGLISH ON CAMPUS汉英谚语对比研究文/刘丽娜【摘要】汉语和英语都有丰富的谚语。
汉语、英语谚语都体现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
本文从谚语本身出发,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谚语的有关语法结构和修辞方面的对比揭示汉英谚语的异同。
【关键词】谚语;对比;词汇;结构;修辞【作者简介】刘丽娜,新疆工程学院公共基础学院。
谚语作为人民生活经验的载体,不仅能表示一种事物或说明一项事理,而且能表达说写者对该事物或事理的主观评价、态度和感情色彩。
谚语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形式,并且被广大人民所接受。
汉英谚语的对比研究建立在人类语言共性的基础上。
近年来,对汉英谚语对比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汉英谚语的文化差异上,如,谚语的民族性和宗教性的差异,通过汉英谚语的对比,揭示两个民族在婚恋观、时间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从语言的形式、语义和语用特点来对比分析谚语等。
本文就从语言结构和修辞等方面进行英汉谚语的对比。
一、汉英谚语语法结构对比从句式结构上讲,汉英谚语绝大部分长短结合、整齐匀整。
在汉英谚语中既有大量的单句和复句也有省略句。
下面就汉英谚语的语法结构在句型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分析。
1.汉英谚语语法结构的共同点。
(1)单句。
单句结构型在汉英谚语中都存在,语义多为组合型,直陈语义内容,从字面上看就知道谚语的语义。
汉语谚语如:1)兵败如山倒。
2)人心不似水长流。
英语谚语如:1)There is no medicine for fear. 2)Beauty lies in lover’s eyes.2.复句。
复句结构型的汉英谚语包括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用来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
英语谚语注重长短句变化美,汉语谚语强调对称美。
(1)并列关系。
汉语谚语如: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英语谚语如:1)Easy come, easy go.2)Tell me truth and shame the devil.(2)转折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
隐喻是谚语中最常用的修辞形式,而通过对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在喻义和喻体使用上的共同、共通和相异之处,从而可以让我们了解两国在风土人情、生活哲理等方面的异同,感受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魅力。
标签:英语谚语汉语谚语隐喻
谚语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亦即常采用隐喻或双声的形式,用以表达人们体验和观察所得的真理,并为群众所熟悉的简练语句。
”
A short pitch saying in common and recognized use, a concise sentence, often metaphorical or alliterative in form, which is held to express some truth ascertained by experience and familiar to all.这是《牛津大辞典》对谚语(proverb)的释义。
可见,英语谚语使用隐喻的情况相当普遍。
其实,隐喻并不是英语谚语的专利,而是各国谚语的共同特点之一,对英语和汉语谚语中使用隐喻的情况做一下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两国在风土人情、生活哲理等方面的异同,感受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魅力。
谚语中的隐喻,是指通过一定的形象比喻来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因而,这类谚语都具有形象和喻义两个方面。
用作比喻的具体形象称为喻体,同一喻体可以做不同的比喻,不同的喻体也可以表达相同的喻意。
将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隐喻的谚语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下面三种情况:
一、喻体、喻义相似或相同
英、汉谚语都是在各自特定的母语文化中发展起来并在群众中流行的,能够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谚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设喻,实在是很令人欣慰的。
其实,英语谚语和汉语中的谚语一样,大都来自日常生活的经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道理。
世间的道理原本就是相通的,因而有不少谚语不谋而合也就不足为奇了。
《圣经》是英语谚语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旧约——诗篇》第九十篇有这样一句:The days of our years are threescore years and ten.(我们一生的岁月是七十岁。
)这和汉谚“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旧约——传道书》第一章中的句子:“All the rivers run into the sea; yet the sea is not full.”和“百川归海而还不盈”几乎完全相等。
英语里还有句谚语:“ You can’t make your horse work without feeding her.”汉语中与之对应的谚语就是家喻户晓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前者幽默,后者诙谐。
再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对应“时不待人”;“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对应“知足常乐”;“Great minds think alike.”对应“英雄所见略同”;“Pride goes before a fall.”对应“骄必败”;“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对应“水滴石穿”;“One false move may lose the game.”对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等等。
二、喻义相同,喻体不同
同样喻义的谚语在两种语言中使用不同喻体的情况非常多,但是谚语是以其喻义而存在的,人们使用谚语就是使用它的喻意,所以如果喻义相同,我们仍可以说它们是对应的。
这种相互对应在英、汉谚语中不胜枚举,也是最让人回味的地方。
不同的喻体,相同的喻义,东、西方两种文化和中、英两种文字在这里交汇、交融,更加彰显了各自的魅力。
例如:“The morning sun never lasts a day.”(朝阳虽好,难以终日。
)与我国民谚“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说明同样的道理。
“There are spots even in the sun.”(太阳也有黑点。
)近似我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The moon doesn’t heed the barking of dogs.”(月亮不怕犬吠。
)与我们常常用来自嘲的“小人骂几句,君子坦荡荡”相对应。
其实,有些英语中的谚语,由于其喻义在汉谚中有着很好的对应,所以翻译时我们大都采取直接用汉谚替代的方式,可谓异曲同工。
例如:“Money makes the mare go.”译作“有钱能使鬼推磨”;“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译作“无风不起浪”;“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译作“半斤八两”或“五十步笑百步”;“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译作“人要衣装、佛要金装”;“A quiet con scious sleeps in thunder.”译作“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When a man is going down-hill, everyone will give him a push.”译作“墙倒众人推”;“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译作“宁为鸡口,毋为牛后”;“Don’t cross a bridge till you come to it.”译作“车到山前必有路”;“Who keeps company with t 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译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 new bloom sweeps clean.”译作“新官上任三把火”;“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译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old hands, warm hearts.”译作“刀子嘴,豆腐心”等。
这种看似偷懒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减英语谚语的喻义,反而使其更加鲜活、贴切,符合我国读者的审美和文化习惯,便于更好地理解。
三、喻体相同、喻义有差异或设喻相反
英语里有些谚语和汉语中的某些谚语使用的形象相同、比喻方式相近,但是认为形象相同的或比喻方式差不多就可以对等(如第一部分中提到的),那就太一厢情愿了,毕竟文化和文字表达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例如:“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和汉语中的“量体裁衣”形象相同,但前者指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后者指按实际情况办事,意义较广,故两者意思有差异。
“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noise.”和汉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形象对应,但前者指无知而愚蠢的人,后者指学问不多,一知半解的人。
英谚有“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en.”(言语是银,沉默是金),中国人不讲前半句,只说“沉默是金”;而且,该英谚的意思是知道得多不一定说得多,而“沉默是金”却含有明哲保身的意思。
中国人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英谚“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的意思为“闪光的并非都是金子”。
英谚“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意为“恶语不伤人”,汉语却有完全相反的比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汉语“虎门无犬种”意为父亲是英雄,儿子一定也是好汉,而英语“Many a good cow hath a bad calf(许多很好的母牛下的牛犊却不好)”,则意义恰好相反,相当于“虎父生犬子”。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和汉谚“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也是相反的设喻。
前者出自《伊索寓言》,一只偶然早来的燕子被误认为夏天要来的象征,结果反受其害,比喻草率推断必成大错;后者出自一首唐诗,比喻从一点预兆可以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势。
这类谚语在互译时应特别注意,切忌望文生义或生搬硬套。
隐喻可以说是谚语的灵魂,它使谚语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
英、汉谚语中隐喻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两国人民群众丰富的生活经验、聪明才智,以及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是语言修辞的典范,值得我们去好好欣赏、辨析和感悟。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冯翠华.英语修辞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刘尚贤.英汉语中关于金钱谚语的对比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卷第6期
[5]杨曾茂.英语谚语荟萃[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
(任宏,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