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枣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能够从事机械及相关领域设计、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素质;2、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学科领域的技术理论与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7、具有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精度与检测、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课内总学时数为2498学时,总学分数为153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2106学时、131学分;选修课程392学时、22学分。
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安排表》。
五、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学分为36学分。
本专业各类实践环节安排情况详见表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环节安排一览表》。
六、综合素质培养由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必修的教育环节,以及学科竞赛等专业性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拓展性校外活动选修环节组成,设定为10学分。
详见表二:《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环节》。
七、学时、学分分配比例各类课程(环节)的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见表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类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学分统计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而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技术融合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培养具备智能制造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智能制造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智能制造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要求包括:1. 掌握智能制造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信息技术等;2. 具备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集成、运行和维护能力;3. 熟悉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
三、课程设置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智能制造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2.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信息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智能制造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3.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工程等核心课程,使学生具备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集成、运行和维护能力;4.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5. 选修课程:包括前沿技术讲座、跨学科课程等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术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智能制造专业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传授智能制造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亲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 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 项目驱动教学:通过实施项目式教学,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 线上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学习、讨论和作业提交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智能制造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说到智能制造,这可不是简单的“机器开工,产品上线”那么简单。
哦,不,这里面可有门道了,真的是门学问呢。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的“香饽饽”,各行各业都在争着抢着把这块“蛋糕”切下来。
但是,咱们光有机器可不行,还得有人才呀!所以,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人才该怎么培养,才能跟得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2. 人才培养的目标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大方向,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嘿,别以为上了几节课就能大展拳脚。
没错,理论很重要,但实践才是硬道理!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就像是鱼的“水”,没有了实际操作,那这知识就会干巴巴的。
所以,咱们的方案里,一定要安排丰富的实训课程,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摸爬滚打,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
就像古人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动手实践才是王道。
2.2 培养综合素质其次,我们还得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的制造业可不止是动动手指,捏捏工具那么简单,沟通、团队合作、创新思维……这些软实力都得一齐上。
咱们可以设置一些团队项目,让学生们在合作中成长,在竞争中进步,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想想看,未来的工作环境就像是一锅大杂烩,啥味道都有,谁能在其中游刃有余,谁就能抓住机会。
3. 课程设计3.1 多元化课程说到课程设计,这可是个大工程。
我们得考虑到不同的知识模块,比如,基础的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还有数据分析等等。
这些课程就像是一道丰盛的自助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最合适的“菜”。
而且,咱们还得引入一些前沿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知识的同时,也能紧跟潮流,不掉队。
3.2 实践环节的强化除了理论知识,实践环节也得好好强化。
我们可以与一些知名企业合作,设置实习基地,让学生们在企业中实习。
就像是“实践出真知”,在真实的工作中,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智能制造的魅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级)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2二、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备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制造、数控加工制造、机电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器人结构设计、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生产管理等方面从事技术工作,尤其是在以机械代替人工技术的开发、改进、运行和维护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
服务方向:机械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保养及开发工作;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机关、事业单位的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工作;机械工业领域的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数控制造、设备管理维护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2)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6)具有社会职业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专业方向及特色1、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本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机械设计与分析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机械结构设计制造、智能控制、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2、数控技术本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技术、CAD/CAM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数控加工、机床维护、生产管理及数控培训等方面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面向工程实际,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将现代制造业的前沿高新技术快速向生产领域转化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u知识要求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机电自动化控制、数控技术或模具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方向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u能力要求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2.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3. 具有初步的应用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4. 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应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鼓励学生参加并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CAD/CAM软件,应通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鼓励学生参加并通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6.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u职业素能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3.可以取得全国计算机绘图等级证书、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或高级证书、国家劳动部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PRO/E原厂认证证书、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三维工程师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基本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3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机械制造业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掌握现代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
3.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装备,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器装配工艺规程编制的一般方法,具有产品质量控制、性能检测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 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熟悉数控技术,初步具备使用和维护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能力。
5.具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初步掌握机械产品及其制造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独立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7.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1.工程力学 2.机械原理 3.机械设计 4.机械制图 5.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6.机械制造技术基础7.机械制造工艺学8.数控技术9.液压传动10.电工与电子技术(四)修业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标准修业年限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
(五)全学程时间安排全学程总周数为168周,分配如下:1、理论教学 103周2、实践教学 43周3、考试 14周4、毕业教育 1周5、机动 7周(六)成绩考核按《内蒙古农业大学本专科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201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2)一、专业简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具备机械工程师基本能力要求,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基本能力,能在制造业、汽车等工业领域从事工艺与装备设计、产品制造、技术应用、技术革新、生产管理等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内容,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国内外及省内基本政治经济形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工程数学、程序设计等自然科学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基础知识。
具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必要的专业知识。
4、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互联网收集、选择、管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文献检索能力:掌握专业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并能对相关文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正确的使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介绍基本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后续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工程图学: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能力,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材料力学: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为机械设计提供材料选择和分析的基础。
2. 专业课程(1)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学:介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制造工艺分析和优化能力。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控制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包括CAD、CAM等软件的应用。
3. 专业选修课程(1)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数字化制造技术:介绍数字化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制造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3)智能控制技术:介绍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实习实训,通过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或制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制造和测试等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该方案应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涵盖数学、物理、材料科学等学科,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技能课程包括机械加工、装配、自动化控制等,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此外,还应设置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相关的工程实践和实习环节,以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其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是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的关键。
方案中应设立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实践,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再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现实的工程项目中,团队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方案中应设立团队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实际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协作、分工合作等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方案中应设立实践环节和实习环节,并与工业企业合作,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和岗位实习。
通过与行业合作,学生可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前适应行业要求,并获得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与行业需求相结
合。
通过这样的方案,我们可以培养出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育方案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培育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学问与应用力量:,熟识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基本学问和技能,能从事机械装备应用和运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育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重点把握包括力学、机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学问。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创新意识和动手力量的培育。
注意加强采用计算机帮助手段进行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的力量培育。
培育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力量,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问方面具有良好素养和社会适应力量;
2.具有从事机械产品讨论与开发所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3.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要的专业学问,了解其科学前沿及进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力量;
4.具有较强的自学力量、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具有协作精神、拼搏精神和创业精神。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五、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流体传动与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等。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构成表
七、教学进程方案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支配,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最低学分要求:48. 5,其中必修43. 5学分,选修5学分
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审核人:卓献荣。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部专业代码:080202 校内专业代码:017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发展的,掌握机械设计、智能制造等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现代科技理念、综合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电工程领域从事机械设计、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开发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技术、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思想和**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品德及法律基础、英语、艺术等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2.掌握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工程基础科学知识;3.掌握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智能制造技术、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管理等机械专业工程知识;4.掌握机械加工设备及其工艺、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及其安全生产知识等机械操作安全知识;5.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会制订实验方案,能进行实验、处理和数据分析;6.能开发智能制造信息系统,会操控工业机器人,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能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7.会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能分析机械制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能制定智能制造系统完整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8.初步具有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9.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流沟通能力、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素质;10.汉语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水平。
(二)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三、课程设置(一)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二)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图(一)、机械制图(二)、智能制造技术A、现代工业网络与控制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A、机械设计基础A、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和应用A、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开发、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自动化控制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能够在研发、制造、管理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熟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专业知识。
2.技能要求:学生应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操作技能,具备现代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基础、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械振动、精密机械设计、机器人控制与应用等。
3.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设置机械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和流程管理。
2.课程设计:安排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2.具备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加工任务。
3.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的工作环境。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专业。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以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备国内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4.培养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建立丰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
2.开设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制造实训、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实验、机械设计与仿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实习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组织机器人竞赛、学术讲座、专题研究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方法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现实工程实践,通过项目案例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科研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3.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机械设计、机器人应用开发、自动化装置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具备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力。
2.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解决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3.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现场管理能力,具备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三、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
2.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
3.自动化控制专业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实验课程,提供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机会。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管理能力。
3.工程实践:开展机械设计制造项目和自动化控制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专业实训基地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装置,提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的条件。
六、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2.具备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开发自动化设备和系统。
3.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能够适应较复杂的工程技术环境,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从事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艺工装的设计、数控编程工作;从事机械、电气、PLC、液压、气压等工业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管理工作;从事工业产品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思路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尤其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成功经验,结合我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通过我院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优秀工程师。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有较强的专业心、自主发展意识、创新精神、社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3、系统地掌握数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控制技术、工程科学技术等基础知识。
4、能正确阅读和绘制机械加工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能使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和制造;5、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及初步的科技开发、工程研究和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6、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外语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
7、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生理与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美学修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Excellentengineer program)专业代码:080202执笔人:审核人:xxx一、培养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适应、有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潜力,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机械行业的生产和科研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2.1 人才培养定位以华中地区产业链为依托,立足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机械及高端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机械工程师。
2.2 “3+1”培养模式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企业实习、实训1年。
2.3 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在企业学习阶段,采用“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分别针对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与维护进行系统培训。
具体完成工业基础知识训练、质量管理训练、机械成套设备的制造与装配工艺训练、企业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机械产品技术服务、机械成套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等7个方面专业知识能力的轮岗训练。
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
第七学期设置“机械传动系统创新性设计与工艺训练”项目设计环节,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使学生接受机械产品、机械装置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及工艺安排企业项目作为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2.4 科学、严谨的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与学校培养方案相配套,制定了“企业培养方案”,采用双导师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各阶段的培养质量。
因此,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企业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锁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基本的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6)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身心健康,意志坚定,勇于开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业 文 然 取 践 新 合 想 业 学 心
性性 社 科 知 应 创 能 政 素 文 素
知知 科 学 识 用 业 力 治 质 化 质
识识 知 知 能 能 能
素
素
识识力力力
质
质
√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 √ √
√√√
√
√√√
语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
√√√
√
√√
工程摩擦学基础
√
√√√
√√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
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与集中 实践环节“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备机械 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研究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 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 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产品设计、 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 1. 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比较完善的数学基础,能够运用数学方 法分析、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 2. 专业性知识:牢固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各种机械 工程实际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了解机械工程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机械 工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3. 人文社科知识:具备理论研究和实际业务相关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法学等 方面的知识。 4. 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实践应用能力:具有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使用恰当的技术、资
附表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 专业(本科)课堂教学计划表
课程 课程 类别 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 分
总学 时
其中
讲 授
实 验
其他
开课学年、学期及周学时 一二 三 四
1234 5 6 78
考
核 形
备注
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S111001 基础
S11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S111003 概论
2392
理论学分 24 10 26.5 6 13.5 18 3 4
105 65.63%
学分
实践学分 总学分
11 0 0.5 1.5 1.5 9.5 1 6 14 10 55 34.37%
35 10 27 7.5 15 27.5 4 10 14 10 160 100%
占总学分 比例% 21.87% 6.25% 16.87% 4.68% 9.37% 17.19% 2.5% 6.25% 8.75% 6.25% 100%
智能汽车实践与创新
√
√√√√√
√√
机器人技术实践与创新
√
√√√√√
√√
工业自动化实践与创新
√
√√√√√
√√
学科竞赛
√
√√√√√
√√
机械制造实践与创新
√
√√√√√
√√
机电系统实践与创新
√
√√√√√
√√
创新训练
√
√√√√√
√√√
标准化管理
√
√√√
√
√√
产品造型设计
√√
√√√
√√
制造企业生产管理
√
√√√
√
√√
课程
要求
机械制造过程认知实习
知识
能力
素质
工专 人 自 获 实 创 综 思 专 科 身
具业 文 然 取 践 新 合 想 业 学 心
性性 社 科 知 应 创 能 政 素 文 素
知知 科 学 识 用 业 力 治 质 化 质
识识 知 知 能 能 能
素
素
识识力力力
质
质
√
√√√
√
√√√
基本制造技术训练
√
√√√
√
√
√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
就业指导
√
√√√
创业基础
√
√√√
校外拓展活动
√√√
√
军事技能训练
√
√
√
社会实践
√
√
√
毕业教育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
专业实习
√
√√√√
√
高等数学 B1-B2
√
√√
√√
线性代数 B
√
√√
√√
概率统计
√
√√
√√
课程
要求
大学物理 机械制图 A1-A2 电工电子技术Ⅰ C 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 Python 程序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电气工程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Ⅱ AutoCAD 理论力学 A 材料力学 A 机械原理 A 机械设计 A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A 机械 CAD/CAM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A 机械制造工艺学 数控技术 A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B 自动控制原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B 液压与气压传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S111004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通
概论
识
教
S111005S111012
形势与政策1-8
育
通 识
4. 综合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 表达、建立模型、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 1. 思想政治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 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2. 专业素质: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 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 科学文化素质: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 的角色;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 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 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4. 身心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二)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及机械制 造基础、机械 CAD/CAM、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 A、自动 控制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等。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制造过程认知实习、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技术 训练、工业自动化综合技术训练、工业机器人综合技术训练、军事技能训练、社会实 践、毕业设计、毕业教育、课程设计。 (四)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基本 制造 技术 训练
先进 制造 技术 训练
机电 综合 技术 训练
军 事 训 练
毕 业 设 计
毕 业 教 育
寒 暑 假
总 计
2
2
5 25
2
1
7 27
2
2
5 25
2
(2)
7 27
2
(2)
5 25
2
7 27
2
2
16
1
5 25 12 1 7 27 2 (2) (2) 2 12 1 48 208
备注:教育实习、专业实习具体时间由各学院自行安排,该学期上课周数作相应调整。上课周数 为“总计”减去其他各项的时间的差值。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本科)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 平台课程
必修课 选修课
学科教育 平台课程
必修课 选修课
专业教育 平台课程
必修课 选修课
创新创业 平台课程
必修课 选修课
集中实践 教学环节
必修课 选修课
总计
学分比例%
学时
560 160
440 144
264 520 48 256
知识
能力
素质
工专 人 自 获 实 创 综 思 专 科 身
具业 文 然 取 践 新 合 想 业 学 心
性性 社 科 知 应 创 能 政 素 文 素
知知 科 学 识 用 业 力 治 质 化 质
识识 知 知 能 能 能
素
素
识识力力力
质
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先进制造技术训练
√
√√√
√
√√√
机电综合技术训练
√
√√√
√
√√√
机械制图测绘
√
√√√
√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
√√√
√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
√
√√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