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电磁测深法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成果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成果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成果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规程对CSAMT成果报告编写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基本的规定,以保证报告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CSAMT成果报告的编写工作。
3.总则CSAMT成果报告编写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
4.实施步骤4.1分队在通过野外验收后一个月内拟定报告编写提纲报院物化探部审批。
4.2报告编写提纲已经审批,分队立即组织人员落实编写任务,报告编写时间规定为5个月。
4.3成果报告编写要求4.3.1成果报告应实事求是,内容全面,突出,立论有据,文字简练,逻辑严密,所用名词、术语、符号、格式等必须统一。
4.3.2报告的附图,附件,附表应目的明确,配置得当,文字说明简练。
4.4成果报告的内容4.4.1成果报告的正文应包括:a.承担地质任务及完成情况b.测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c.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d.资料的处理解释e.地质推断f.结论与建议4.4.2成果报告附图包括:a.交通位置图b.实际材料图c.曲线类型图d.电性参数剖面等值线图e.频率测深工作成果图f.电性-地质剖面图d.其他图件4.4.3成果报告附件包括:a.岩石电性资料说明b.正反演解释方法论述c.静态位移校正方法说明d.正反演解释结果数据表及软盘e.资料质量统计表f.其它4.5报告编写其间,分队要不定期开展讨论会,以便了解进展情况,处理有关问题。
对各章节,分队技术负责必须认真审阅修改,以达到各方面的统一,必要时责成编写人修改,补充。
4.6经技术负责统稿后的初稿,报送院有关部门初审,初审通过的报告复制(一式八份),同时向项目主管单位提交评审申请书。
4.7评审所需资料有:野外验收意见书和补充工作的报告,项目合同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文字报告及附图、附表、出身意见。
5.考评标准5.1资料归档符合有关要求5.2对野外验收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合理的更正5.3报告的论点、结论与野外实际资料无矛盾5.4报告章节齐全,内容详实,立论有据,突出了新发现、新进展、新认识,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标准化、数据化、图表化。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1000字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它可以用于地下资源勘探、隧道、堤坝和坑道等大型工程的勘探,以及地下水、油气等资源的勘探和探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能够进行高质量的CSAMT勘探,以下是CSAMT作业指导书。
一、前期准备1.选择适合地理区域的勘探时间在勘探前应当认真研究地理环境,选择适合的勘探时间,避免在雨季和雪季进行测量。
2.选择合适的勘探设备选择符合勘探要求的CSAMT设备,包括采集设备、主控机、数据采集器等。
3.勘探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勘探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了解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勘探数据。
4.勘探线路的布置勘探线路选址应该根据勘探目的选定,避免建筑物等体积较大的物体对数据的干扰。
二、勘探过程1.电极安装和测量在CSAMT勘探过程中,应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电极布置和测量。
电极布置应合理、稳定,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电极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紧密度,避免干扰影响数据准确性。
2.测量参数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包括测量时间、重复次数、频率等,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采集及文件存储勘探过程中应及时采集数据,并进行文件存储。
数据采集时应注意记录勘探线路位置和时间信息,保证采集的数据能够和勘探区域的地理位置一一对应。
三、后期处理1.数据的质量控制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并根据勘探结果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去掉可能存在的干扰数据。
2.数据的处理根据勘探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频谱分析、角度域反演等。
在进行数据处理前,应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做好数据的校正和标准化。
3.结果的解释和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确定勘探区的物性模型,得到相关的资源信息和构造信息。
以上就是CSAMT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勘探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仔细遵循,以确保获得可靠的勘探数据和准确的信息。
大地电磁测深(地球物理)
环境监测
用于监测地下水、地热等 资源,评估地质灾害风险 和环境变化。
02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
采集系统
电磁信号源
使用人工或天然的电磁场 作为信号源,通过发射和 接收装置进行测量。
接收装置
包括磁场和电场测量仪器, 用于采集不同频率的电磁 响应数据。
测量方式
根据不同的地质目标和工 作需求,可采用不同的测 量方式,如单分量、双分 量、三分量等。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将与地质学、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进 行更紧密的合作与融合,推动多
学科交叉研究。
深地探测需求增长
随着人类对地球深部资源的不断开 发利用,深地探测需求将不断增加,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化发展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将逐渐走向国际 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动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
数据处理方法
1 2
数据预处理
包括数据筛选、去噪、滤波等,以提高数据质量。
频率域和时间域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和时域波形分析,提 取有用信息。
3
数据反演
将实测数据转换为地层电导率等地球物理参数。
反演解释技术
反演方法
成果表达
采用数值反演方法,将实测数据转换 为地层电导率分布。
将解释结果以图件、表格等形式表达, 为地质勘探、资源评价等领域提供依 据。
解释技术
根据反演结果,结合地质、地球化学 等信息,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解释和 分析。
03 大地电磁测深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矿产资源调查
总结词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对某地区进行矿产资源调查,发现并圈定了多个具有开采价值 的矿体。
详细描述
通过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对某地区进行全面的地球物理勘探,获取了该地区地下介质的 电性参数,包括电阻率、电导率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发现了多个具有高电阻率 的异常区域,这些区域可能蕴藏着有价值的矿产资源。经过进一步的钻探验证,证实了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野外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野外作业指导书1. 目的本规范对CSAMT野外作业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作了具体的规定,以保证野外工作的质量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CSAMT在金属矿勘查,油气田勘查,地热,工程地质勘查等方面的野外作业工作。
3. 总则CSAMT野外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及DZ/T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4. 实施步骤4.1仪器设备4.1.1基本要求4.1.1.1购进或领取仪器装备时应按仪器说明书的技术指标逐项检查验收。
仪器的另部件要齐全完好,易损坏部件有一定量的备品,工具齐全。
4.1.1.2所有仪器设备如发射机,接收机,磁传感器,发电机组,电台等都应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按说明书的规定使用,维护和管理。
4.1.1.3仪器设备必须建立专门档案,及时详细记载仪器故障情况和处理结果以及使用交接等事项。
4.1.1.4仪器设备必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无腐蚀气味,无强磁场的地方。
使用中要保持仪器清洁,干燥,防潮,防震,防尘,防爆晒。
4.1.1.5仪器设备在搬运中必须轻拿轻放,长途运输时应放入垫有海绵的包装箱内,并由专人负责运送。
4.1.1.6每年开工前和收工后,对所有仪器设备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和校准。
4.1.1.7所有仪器设备在正常工作期间,除日常维护保养外,必须按期进行下列检查:a.每天施工前后,必须进行自检,并取得合格的自检打印记录;b.每天施工前必须将接收机和发射机控制器单位晶振电源预热一小时后,在进行同步校准。
仪器各系统电源应每天充电;c.仪器每月应置于基点进行校验,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设计指导书4.2.3.2.c甲级的要求,每月检查一次接收机的测程误差,不得大于3%;d.非生产期间,需每月应进行一次通电检查,检查打印记录应存入档案。
电瓶应按说明书要求定期充电。
4.1.1.8仪器设备所配的另部件,备件及工具要随仪器妥善保管,不得作其它使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资料整理解释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资料整理解释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规程对CSAMT资料整理和解释工作必须遵循作了具体的规定,以保证资料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CSAMT资料的整理和解释工作。
3.总则CSAMT资料的整理和解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及DZ/T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4.实施步骤4.1资料整理4.1.1基本要求资料整理按工作进度可分为当日整理、阶段整理、野外验收前整理、最终验收前整理。
在各阶段上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为:4.1.1.1及时对各种原始记录、曲线、磁盘(带)、测线坐标进行编录。
4.1.1.2施工单位必须配备现场处理系统,现场处理系统应具备常规处理的基本模块,一般包括各类支曲线图,剖面图,平面图,一维正反演,振幅一相位转换,静态效应校正,相关滤波等。
4.1.1.3所有观测数据按处理系统要求的格式输入微机,并打印或汇成曲线4.1.1.4对所有数据进行100%检查,对可疑数据进行检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4.1.2数据的编辑与平滑4.1.2.2对测点中偏离太大,明显畸变的数据进行平滑差值。
4.1.2.2原则上不作自动平滑,不随意删除频点,对曲线首尾支畸变严重的频点,应参考相邻测点予以校正。
4.1.2.3应提交一套完整的编辑平滑后的数据。
4.1.3资料的平面波场处理4.1.3.1近场校正,一般应采用全区视电阻率校正法,也可根据相应仪器提供的校正软件进行校正。
4.1.3.2近场校正后的曲线应当平滑连续,没有超过45°陡峭上升现象,否则应采用采用多种校正方式做比较试验,以选择最佳校正方法。
4.1.4静态位移校正4.1.4.1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和原始断面等值线图(视电阻率,相位,电场,磁场等断面图)及地形起伏情况,判断可能静态位移现象及其严重性。
4.1.4.2选择最佳静态位移校正方法,对数据进行静态位移校正,校正后应当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副本
• 4.6.3 野外工作期间,如遇仪器发生大的故障,又 无法排除时,应当立即送回基地修理,不得自行 拆卸。严禁带有毛病、不正常的仪器进行观测。 • 4.6.4 野外应建立仪器检测、维护记录,详细记述 仪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措施。 • 4.6.5 磁棒在搬运、埋设过程中应轻装,轻放,避 免撞击。 • 4.6.6 不极化电极应经常清洗,更换溶液,保持罐 内有充足、饱和的电解液,要求极差小于2mV。 • 4.6.7 采用远参考道法工作,基点与测点如以石英 钟控制同步观测,其石英钟精度不得低于 10-9s。
• 4.1.3 如因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异常或失去连 续性,必须加密测点。 • 4.1.4 测点不能选在山顶或狭窄的深沟底, 应选周围开阔,至少是两对电极范围内地 面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与极距之比小于10% 的地方布点。 • 4.1.5 选点应考虑布极范围内地表土质均匀, 点位不能设置在明显的局部非均匀体旁。
3.2 测网设计
• 3.2.1 面积测量时设计的大地电磁测深测线
(以下简称测线)距和大地电磁测深点(以下 简称测点)距,一般规定如下:
比例尺 1:100 000
1:200 000 1:500 000
测线距,km 3~5
6~10 15~20
测点距,km 2~4
4~8
10~20
• 3.2.2 探测深部构造进行路线测量时,测点 距一般不应超过40km。 • 3.2.3 设计测线应基本垂直于区域构造走向。 • 3.2.4 测区内如有地震测线、垂向电测深点、 深钻孔等,设计测线应与其重合或靠近。 • 3.2.5 设计测线应避开城镇或大的居民点。 • 3.2.6 在解决特殊地质任务时,设计的测线、 测点距应根据需要加密。
4.2 观测装置的敷设
电磁法勘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2.1 电磁法勘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由于天然场源的随机性和信号微弱,MT 法需要花费巨大努力来记录和分析野外数据。
为克服MT 法的这个缺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D.W.Strangway 和他的学生Myron Goldstein 提出了利用人工(可控)场源的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 )。
这种方法使用接地导线或不接地回线为场源,在波区测量相互正交的电、 磁场切向分量, 并计算卡尼亚电阻率,以保留AMT 法的一些数据解释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 CSAMT 法得到实际应用, 一些公司相继生产用于CSAMT 法测量的仪器和应用解释软件。
进入80年代后,该方法的理论和仪器得到很大发展,应用领域也扩展到普查、 勘探石油、 天然气、 地热、 金属矿产、 水文、 工程、 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从而成为受人重视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虽然CSAMT 法属于一种人工源的频率电磁深测, 但和通常的频率域电磁测深不同。
这主要因为CSAMT 法测量两个相互垂直的电磁场切向分量计算卡尼亚电阻率,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且更容易获得对地电变化较灵敏的相位差信息; 又由于波区电磁场十分接近平面波, 因而其资料处理、 解释也较为简便, 可以保留AMT 法中的许多解释方法。
CSAMT 和AMT 或MT 亦有不同, 根本原因是CSAMT 法使用了人工场源,因而极化方向明显,信噪比高,易于观测。
但是,由于使用了人工场源, CSAMT 法必然受场源效应影响, 这主要包括非平面波效应、 场源附加效应、 阴影效应和测深通道的弯曲。
2.2.1 CSAMT 基本理论CSAMT 有2种常用的场源——水平电偶极子和垂直磁偶极子,此处注重讨论其场的特征和快速计算方法。
2.2.1.1水平层状半空间上水平如图2.2.1所示, N 层水平层状介质中第n 层的电阻率和层厚度分别记为ρn 和h n 。
水平电偶极子(接地导线)位于层状介质表面,偶极矩为P=IdL (I 为谐变电流)。
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流程
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流程一、前期准备。
这前期准备就像出门旅行前收拾行李一样重要。
咱们得先确定测区呢。
这个测区的选择可不能太随意啦,要考虑好多因素的。
比如说地质构造的特点呀,是不是有咱们感兴趣的地层或者地质体在这个区域。
要是随便选个地方,可能就测不到咱们想要的数据啦。
接着就是设备的准备喽。
大地电磁测深设备那可都是宝贝呢。
得检查仪器是不是完好无损,各个部件有没有啥毛病。
就像检查自己心爱的小宠物有没有受伤一样细心。
像电磁传感器呀,数据采集器之类的,都得好好看看。
而且还要准备好足够的电源呢,要是测到一半没电了,那可就像看电视剧看到最精彩的时候突然断电一样难受。
二、野外数据采集。
到了野外,那就是真正干活的时候啦。
先得找好测点的位置。
这可有点像找宝藏的感觉,要按照之前规划好的测网布局来确定每个点的准确位置。
可不能偏差太大哦,不然数据就不准啦。
然后把设备安装好。
这安装也是个技术活呢。
传感器得稳稳地放在地上,就像给它找个舒服的小窝一样。
而且要注意方向,不能东倒西歪的。
数据采集器也要连接好,就像给它们牵上手一样,让它们能好好配合工作。
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呀,还得时刻关注着设备的运行状态。
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看看有没有啥异常情况。
要是天气不好,像刮风下雨的,还得想办法保护好设备,可不能让它们淋着雨或者被大风吹倒了。
而且采集数据的时间也很有讲究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太短了数据可能不完整,太长了又可能会有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数据。
三、数据处理。
采集完数据之后,就像把收获的果实带回家一样,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啦。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软件啦。
把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到软件里,就像把食材放进锅里准备做菜一样。
然后要对数据进行滤波呢。
这滤波就像是把杂质去掉,只留下精华部分。
比如说一些噪声数据,就像炒菜时的沙子一样,得把它们去掉,这样数据才会干净、准确。
还有数据的反演。
这个过程有点复杂,就像解开一个谜题一样。
通过反演,我们可以得到地下的电性结构。
第3节 大地电磁测深法
二、MT正演基本理论
1、均匀介质中的大地电磁场 引入笛卡尔坐标系,令z轴垂直向下,X—Y轴位于 地表水平面上。把麦克斯韦旋度方程展成分量形式:
由于平面电磁波垂直入射于均匀各向同性大地介质中, 其电磁场沿水平方向上是均匀的,即
E y z E x i H y z Hz 0 H y z H x 1 Ey z Ez 0 1 i H x
考虑到在国际单位制中,实测的磁场是B而不是H,而 H=B/µ;又除了铁磁介质外,一般岩石 µr=1,取 µ=µ0=4π×10-7H/m,ω=2π/T,并将E(mV/km)和 B(nT)用实际测量的单位代入,经过单位换算,得便于 计算的数值方程
以上是在均匀各向同性大地介质的条件下,地面电磁 场的振幅测量值和介质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式,也是大 地电磁测深法中最基本的关系式,在以后讨论非均匀 介质时还将用到,但那时必须赋以新的概念。
k2 i 2
ZTE = Ex = -iωμρ1 Hy Ey Hx = - -iωμρ2
k1 i 1
ZTM = -
Ex 0 E y ZTM
ZTE H x 0 H y
当测量轴和电性主轴方向不一致时,设两者之间的 夹角为
第三节 大地电磁测深法(MT)
大地电磁测深法概述
1、什么是大地电磁测深法? 利用高空垂直入射的的天然交变电磁波(10-3~ 103Hz) 为激励场源,通过在地表观测相互正交的电场和磁 场来研究地下介质电性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 法。
2、MT发展历史 • 大地电磁测深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A.N. Tikhonov和 L. Cagnird分别提出的天然电磁场方法。 • 60年代以前,由于技术难度大,该方法的研究进展 缓慢。 • 但它具有探测深度大、不受高阻层屏蔽的影响、对 低阻层反应灵敏等吸引人的优点,因而对该方法的 研究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大地电磁测深法
大地电磁法研究专家单位姓名中南大学柳建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胡祥云成都理工大学王绪本技术原理大地电磁法(Magnetotelluric mehtod, MT) 是利用天然电磁场作场源,是在地面布设仪器测量5个分量的电磁场(3各相互垂直的磁场分量Hx, Hy and Hz 和2个相互垂直的水平分量Ex, Ey)(图1).图1 野外观测装置示意图(包括3个磁场分量,2个电场分量)大地电磁数据处理对观测记录的5个分量的原始时间序列(time series)数据,通过频谱(spectre)分析,获得各个场分量的频谱,然后计算它们各自的和相互之间的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auto, cross- spectrum ),进而计算反映地下构造的张量阻抗(tensor impedance),以及视电阻率(apparent resistivity)、阻抗相位(impedance phase)等其他参数(图2)。
图2 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3 是得到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图 0.0010.0100.100 1.00010.000100.0001000.00010000.0000.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l o g 10(a p p .r e s i s t i v i t y /O h m m )0.0010.0100.100 1.00010.000100.0001000.00010000.000log10(period/sec)0306090p h a s e (d e g )xyyx图3视电阻率(上图)和阻抗相位(下图), 横坐标是数据的周期大地电磁数据反演对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等参数进行反演(inversion)解释得到地下的构造认识。
对于资料的反演,目前较成熟的是二维反演方法(2-D inversion)。
现世界上可用的先进的二维反演方法有几种,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可以选择或对比使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1.引言1.1 编写目的1.2 文档范围2.测深原理2.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原理概述2.2 CSAMT的工作机制2.3 CSAMT仪器设备及原理3.作业前准备3.1 前期资料调研3.2 现场勘测3.3 人员配备及技术要求3.4 仪器设备准备4.测深作业流程4.1 现场测深位置布置4.2 探头安装和配置4.3 信号发射和接收4.4 数据采集和处理5.数据处理与解释5.1 数据校正与滤波处理5.2 CSAMT数据解释原则5.3 深度判定方法5.4 地下结构解释方法6.作业安全与注意事项6.1 作业前的检查与准备6.2 操作安全规范6.3 紧急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7.结束作业与报告撰写7.1 作业结束事项7.2 数据处理与结果展示7.3 报告撰写要求8.附录8.1 测深仪器设备说明书8.2 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手册8.3 术语表8.4 参考文献附件:1.CSAMT仪器设备说明书2.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说明:CSAMT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来推断地下结构。
2.数据校正与滤波处理说明:数据校正是指对测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消除干扰因素,提高数据质量。
滤波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提取出有效信息。
3.深度判定方法说明:深度判定方法是指根据CSAMT数据的特征,判断地下结构的深度。
4.地下结构解释方法说明:地下结构解释方法是指利用CSAMT数据分析和解释地下地质结构。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野外资料验收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野外资料验收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规程对CSAMT资料野外验收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的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CSAMT资料的野外验收工作。
3.总则CSAMT资料的野外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及调查项目野外验收暂行办法。
4.实施步骤4.1验收前对原始资料必须进行系统整理,校对,检查工作。
对于控制不够的地段补做工作,对于遗留问题进行修正,必要时组织人员复查。
4.2验收前必须进行综合整理,编制相关综合图件,并对综合图件进行系统检查,修正。
4.3验收前必须对所有资料进行系统的检查,校对,校对其吻合性,检查批注,内容及格式等的全面性,合理性,规.范性,在此基础上编写项目工作总结,有条件时制作幻灯片。
4.4验收前必须对各类资料分类,编目,造册,规范管理工作,并填写资料清单。
4.5项目实施分队在计划验收前一个半月,向院总工办提出野外验收申请,以便于院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有关事项和联系局监督专家等。
4.6委托我院验收项目的验收人员由局监督专家,院领导,质量办,有关专业调查部人员组成,人数5~7人。
其中院监督审查专家2人以上,院质量体系评审员1人以上。
4.7院决定验收的前3~5日电话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有关事宜。
4.8验收对象为:野外实地和各项原始资料(包括实物资料)。
验收内容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各类地质现象的控制程度,技术方法的合理性,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一致性及质量记录的全面性,野外异常图存在的问题及要补作的工作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等。
验收时间为5~7天,其中野外天以上。
2实地检查时间.4.9野外验收须要提供的资料4.9.1应提供的原始资料a.原始数据软盘b.操作员工作记录,测点班报c.视电阻率原始记录曲线d.点位测量记录及其数据软盘e.仪器检测,维护及标定记录4.9.2应提供预处理数据软盘及相应的打印资料a.视电阻率及相位曲线及数据软盘b.视电阻率和相位剖面图c.其他资料4.9.3应提供以下表册及野外工作总结a.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探地质任务完成情况表(见)b.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探视电阻率,相位曲线质量评定表(见)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探检查点误差统计表c.)d.野外工作总结4.10野外验收实行打分制,在此基础上,根据成果及较突出的问题编写验收意见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立项作业指导书 (3)1.目的 (3)2.适用范围 (3)3.总则 (3)4.实施步骤 (3)5.考评标准 (4)第二章设计编写作业指导书 (5)1.目的 (5)2.适用范围 (5)3.总则 (5)4.实施步骤 (5)5.设计评审 (10)6.考评标准 (10)第三章野外作业指导书 (12)1. 目的 (12)2. 适用范围 (12)3. 总则 (12)4. 实施步骤 (12)5. 考评标准 (16)6. 规定重点控制事项 (16)7. 人员职责 (17)8. 检查、验收 (17)9. 质量记录 (17)第四章资料整理解释作业指导书 (18)1.目的 (18)2.适用范围 (18)3.总则 (18)4.实施步骤 (18)5.考评标准 (20)6.重点控制事项 (21)7.人员职责 (21)8.检查、验证 (21)9.质量记录 (21)第五章野外资料验收作业指导书 (22)1.目的 (22)2.适用范围 (22)3.总则 (22)4.实施步骤 (22)5.考评标准 (23)6.重点控制事项 (24)7.人员职责 (24)8.检查、验收 (24)9.质量记录 (24)第六章成果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 (25)1.目的 (25)2.适用范围 (25)5.考评标准 (26)6.人员职责 (27)7.检查、验证 (27)第七章成果评审作业指导书 (28)1.目的 (28)2.实用范围 (28)3.总则 (28)4.实施步骤 (28)第一章立项作业指导书1.目的立项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工作质量的起点,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成果质量和找矿效果。
本规范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立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提高立项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申请上级主管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委托承包、招标承包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前期立项工作。
3.总则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立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及DZ/T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4.实施步骤4.1 综合研究在确定任务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系统地收集和细致地研究目标区内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含以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作到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不作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研究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地球物理前提及方法的有效性。
第3节-大地电磁测深法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八分。
3、MT优点
• 仪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轻便(省去供电设备); • 有丰富的频谱;
• 勘探深度大;
• 能穿透高阻层;
以上是在均匀各向同性大地介质的条件下,地面电磁场的振
幅测量值和介质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式,也是大地电磁测深法中 最基本的关系式,在以后讨论非均匀介质时还将用到,但那
时必须赋以新的概念。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八分。
2、水平层状介质中的大地电磁场 设大地由n层水平层状介质所组成(图1—2-9)。各层
2、MT发展历史
• 大地电磁测深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A.N. Tikhonov和L. Cagnird分别提出的天然电磁场方法。
• 60年代以前,由于技术难度大,该方法的研究进展缓慢。
• 但它具有探测深度大、不受高阻层屏蔽的影响、对低阻 层反应灵敏等吸引人的优点,因而对该方法的研究始终为
人们所关注。
的电阻率为ρ1,ρ2,ρm,…,ρn,厚度为h1,h2,hm, …hn→∞。
由于层状一维介质中的电性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匀的 ,因而垂直入射平面波的场强在水平方向上也应该是均 匀的,引入z轴向下的笛卡尔坐标系,将有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八分。
层状一维介质模型 图中Z1,Zm,…,Zn表示各层顶面的波阻抗
1、水平二层曲线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八分。
2、水平三层曲线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八分。
3、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等值性
大地电磁测深法作业指导书
大地电磁测深法作业指导书大地电磁测深法是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
1.目的为了规范和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勘查工作及其质量,提出该项目的设计、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方面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地热勘查工作中的适用于大地电磁测深法,其他地质勘查中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应遵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3.总则地热勘查工作中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工作,必需按本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设计编写1.实施步骤1.1 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综合研究)1.1.1 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书》,认真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系统收集,分析与任务有关的资料。
充分收集测区内所有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包括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图像资料及各种科研成果),详细研究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存在问题,了解测区地质构造轮廓及地层、火成岩分布等性质。
同时,应注意收集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管道设施及输变电网布局等资料。
作到充分利用以往资料,不作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方法技术,获得最大的地质找矿效果。
1.1.2必要时,应在设计前进行现场踏勘和方法有效性试验,其主要内容为:a.实地考察测区地形、地貌、交通及生活条件b.核对已收集的地质、物化探及测绘资料c.测定电性参数,并分析它们于勘查对象的相关性d.在某些典型地段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1.1.3落实编写部门和任务。
编写部门用两天时间起草编写的具体方案,报有关专业地质调查部门审核,经批准后着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2技术设计1.2.1 CSAMT装置AB接地长导线为发射源,在r>3δ(趋肤深度)的扇形范围内布置测网,通过在接收点同时测量电场和磁场两个互相垂直的水平分量的振幅和相位,计算阻抗视电阻率P E/H和相位差φE-H。
装置图如下:A1.2.2 CSAMT装置的技术要求1.2.2.1利用场强单分量视电阻率时,装置必须满足偶极子条件,而利用单一的比值视电阻率时可放宽。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教学教材
• 相位积分法;
• 使用独立的、无静态效应的测量结果进 行辅助校正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正 、反演
• 实际中多应用MT一维、二维或三维正反 演方法进行反演。
汇报内容
• 野外施工方法 • 理论模拟 • 资料处理 • 实例 • 资料归档
Application in XX city
CSAMT法的显著特点是工作效率高。人工场 源克服了天然场源信号弱的不足,因而信噪比高。 如果野外测点密集,按排列接收,一个小时左右 便可完成一套频率的测量,一台仪器一天便可完 成几个乃至十几个排列的观测。敷设一次供电线 路,能观测一块相当大的测区,生产效率高。
电磁法勘探技术
特点: 最高功率:200kw(传统: 30) 电流:100-150A(传统:30) 频率范围:9600-0.0078Hz (传统: 8192-0.125) 频点数:82(传统:14) 信噪比增加 勘探深度加大 分辨率提高
汇报内容
• 野外施工方法 • 理论模拟 • 资料处理 • 实例 • 资料归档
理论模拟计算
10000
RHO(omm) after correct
RHO(omm) pre-correct Ex
1000
100
100
10
10
1
10000 1000
100
10
1
fre q .(h z)
(a)
1
0.1
0.01
10000 1000
100
10
1
fre q .(h z)
(b)
10 1
0.1 0.01 0.001
Hy
1000 100 10 1 0.1 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电磁测深法作业指导书
大地电磁测深法是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
1.目的
为了规范和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勘查工作及其质量,提出该项目的设计、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方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地热勘查工作中的适用于大地电磁测深法,其他地质勘查中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应遵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3.总则
地热勘查工作中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工作,必需按本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设计编写
1.实施步骤
1.1 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综合研究)
1.1.1 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书》,认真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系统收集,分析与任务有关的资料。
充分收集测区内所有前人工作成果
资料(包括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图像资料及各种科研成果),详细研究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存在问题,了解测区地质构造轮廓及地层、火成岩分布等性质。
同时,应注意收集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管道设施及输变电网布局等资料。
作到充分利用以往资料,不作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方法技术,获得最大的地质找矿效果。
1.1.2必要时,应在设计前进行现场踏勘和方法有效性试验,其主要内容为:
a.实地考察测区地形、地貌、交通及生活条件
b.核对已收集的地质、物化探及测绘资料
c.测定电性参数,并分析它们于勘
查对象的相关性
d.在某些典型地段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
1.1.3落实编写部门和任务。
编写部门用两天时间起草编写的具体方案,报有关专业地质调查部门审核,经批准后着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2技术设计
1.2.1 CSAMT装置
AB接地长导线为发射源,在r>3δ(趋肤深度)的扇形范围内布置测网,通过在接收点同时测量电场和磁场两个互相垂直的水平分量的振幅和相位,计算阻抗视电阻率P E/H和相位差φE-H。
装置图如下:
A
1.2.2 CSAMT装置的技术要求
1.2.2.1利用场强单分量视电阻率时,装置必须满足偶极子条件,而利用单一的比值视电阻率时可放宽。
1.2.2.2确定r距(发射源到测量点的距离)的原则是确保勘
探深度和分辨率能力的条件下宜小不宜大。
r距大小可通过正演模拟和实地试验来选择,一般要求如下:
1rr≥3H(H为目标物埋深) AB≤
2
1r
MN<
10
1.2.2.3 r方向应尽量和地层,构造走向一致,在未知区施测时,可待构造位置大致确定后再进行二次布置。
1.2.2.4测区基本收发距应统一,并应有3%的坐标点作r距观测,布置在主测线,已知地段和典型的地电断面上。
1.2.2.5需要同时勘查测区内不同深度的标志层时,对浅部标志层应另布置相应的小r距进行对比。
1.2.2.6记录点应选在接收中心。
1.2.2.7当用发射点固定的扇形装置观测比值视电阻率时,扇形角应控制在60°的范围内,观测单分量视电阻率时应为30°。
移动发射点位置时,至少有两个接受点衔接。
若衔接差异大,则要增加衔接点。
1.2.2.8发射点相对接收点位置,全区要统一。
1.2.3工作精度
1.2.3.1 CSAMT工作精度用全区质量评级标准衡量,全区质量评级标准包括系统质量和原始记录质量两部分。
全区质量评级标准如下:
1.2.3.2系统检查工作的评价
a.系统检查观测在全区不能少于总工作量的5%。
其中,不同日期重新布极检查观测不能少于1/3。
b.系统检查点应随机抽取,重点放在地质异常,质量疑义,曲线无规律的区段,并大体均匀分布全区。
c.系统检查评级标准
d.均方相对误差用下列公式计算
m=±21
)(21/∑=-n i A A A i i i n 式中:n 频点数(i=1.2……n)
A i :第i 个频点的电阻率或相位
A i ′:检查观测第i 个频点的电阻率或相位
注:单频点系列仪器(即频率按2倍递增)高频第一个频点和双频点系列仪器(加密)高频第一、第二频点检查可不参与评级。
1.2.3.3物理点原始记录评级标准
a.甲级、乙级评级标准
注:(1)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频点系指不符合规范质量要求所观测的频点或记录不全,经涂改的频点。
(2) 畸变点指超过曲线圆滑值±5% 。
b.达不到乙级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为废品:
(1)采用的装置达不到目的者。
(2)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频点连续出现三个。
(3)检查观测超限三个频点。
(4)观测所用仪器未按规定检验或校验未达到要求。
(5)未按设计施工,所观测的测点既无助于解决设计的地质任务,无助于方法,仪器的改进。
(6)定点、定线精度未达到规定要求。
1.2.4测网布置原则
1.2.4.1测线要尽可能垂直于勘查对象的总体走向,并尽可能与已知点相接。
1.2.4.2勘探网度要与地质任务、勘探程度,最终成果平面图比例尺相适应。
要求对勘探区的最小勘查对象至少有两条测线,每条测线不少于两个相邻测点予以控制。
在构造复杂地区,测网可适当加密。
1.2.4.3测线及测点编号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顺序编录。
1.2.4.4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测线距宜选择和发收距r一致。
1.2.5测地工作
1.2.5.1测点的平面位置其电位误差工作比例尺的成果图上应不大于2毫米;高程误差应满足:当勘查对象的最小埋深超过50米时,不得超过最小埋深的2% ;当勘查对象的最小埋深不足50米时,其高程误差应小于1米。
1.2.5.2测网基线或重要剖面端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
并与测区附近的三角点或物探测网控制点联测。
1.2.6生产试验工作
1.2.6.1开工初期应在测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电断面和观测条件尤其是有钻孔的已知地段进行多参数、变r距的生产试验工作。
1.2.6.2生产试验工作的目的
a.了解勘查对象的异常响应特征。
b.查明外来电磁干扰特征。
c.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
d.检验工作精度,测网密度,工作装置等是否合理。
4.2.7设计书编写
4.2.7.1设计编写时,项目负责人必须依据设计编写要求,编制详细的设计提纲,报项目实施单位审批。
项目负责人按批准的提纲,及时组织设计编写人员,参照有关标准,按时完成设计文稿编写工作。
1.2.7.2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工作地区,范围,比例尺,任务及目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工作方法与技术,提交的成果,技术经济指标与生产管理,设计附图,附表等。
2.考评标准
2.1设计指导思想先进,充分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
2.2设计目的任务明确,对工作区主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清楚。
2.3对前人的资料收集齐全,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整理研究和利用。
2.4设计编写前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踏勘,设计编写实际,依据充分。
2.5工作程序合理,阶段划分明确,总体安排具体。
2.6工作方法选择得当,体现了三新,事物工作量满足实际要求。
2.7预期提交的地质成果达到《总则》有关技术要求及任务书要求。
2.8设计书内容齐全,文字简练,重点突出,设计图图面内容齐全,各种符号,要素表示合理,文图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