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城市

合集下载

专题13 区域发展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教师卷)

专题13 区域发展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教师卷)

专题13 区域发展(2024·浙江1月)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与该区域的降水量和面积成正相关。

下表为2022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市)水资源状况,下图为甲、乙用水量的构成。

完成下面小题。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调节甲、乙两省(区市)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可采取( )A .增加甲的降水量B .减少乙生活用水量C .甲乙间产业转移D .甲乙间跨区域调水 2.(区域发展差异)两省(区市)相比( )A .甲的人口数量更多B .乙第一二产业比例更高C .甲水环境压力更小D .乙的地下水回灌量更大【答案】1.D 2.B【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甲地水资源总量小于用水量,水资源短缺;乙地水资源总量大于用水量,水资源盈余。

可以通过甲乙之间跨区域调水的形式,调节甲、乙两省(区市)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之间的不平衡状态,D正确;甲地区降水量较少,说明其位于北方,由于其本身降水量较少,加上降水受大气环流影响,难以通过人工降雨等形式增加降水量,A错误;减少生活用水量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应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B错误;读图可知,甲地水资源短缺,但工业耗水量少,故产业转移对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关系不大,C错误。

所以选D。

2.甲人口数量=40亿立方米÷183立方米≈2200万人,乙地人口数量=353.1亿立方米÷605立方米≈5800万人,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地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量远大于甲,第一二产业比例更高,B正确;甲地水资源总量小于用水量,水环境压力更大,C错误;乙地水资源充足,地下水开采量较小,地下水回灌量较小,D错误。

所以选B。

(2024·浙江1月)总部位于深圳的某企业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

近年来,该企业为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制造等部门向珠三角其他城市扩散。

完成下面小题。

3.(产业转移对去区域发展的影响)珠三角地区被改造企业的变化是()A.二三产业融合B.生产的多元化C.工作岗位增加D.产品种类改变4.(产业转移对去区域发展的影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给珠三角地区带来的影响是()①强化城市的特色功能②促进同类产业分散分布③缓解城市间交通压力④增强城市间的产业联系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3.A 4.C【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对珠三角地区的企业进行改造,使得其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能够促进二三产业融合,A正确;对于企业生产多元化、工作岗位以及产品种类影响较小,BCD错误。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自然地理)-热力环流(含解析)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自然地理)-热力环流(含解析)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自然地理)-热力环流(含解析)一、单选题(2022·天津·高考真题)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

回答下列小题。

1.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A.甲、丙B.甲、乙C.乙、丁D.丙、丁2.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

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A.6:00~7:00 B.10:00~11:00 C.14:00~15:00 D.20:00~21:00(2022·辽宁·高考真题)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

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

右图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4.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A.冷空气聚集多B.水汽蒸发强C.海平面气压低D.降水量较大5.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A.等压线稀疏区B.气旋大风区C.等压线低值中心D.气旋降水区(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

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A.1时B.7时C.13时D.19时7.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8.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9.(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4 地质地貌(学生卷)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4 地质地貌(学生卷)

专题04地质地貌(2024·广东)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

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力吹蚀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2.(外力作用)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2024·浙江1月)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3.(河流阶地地貌)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4.(河流阶地地貌)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2024·山东)锡拉岛位于地中海,整个岛屿被厚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灰覆盖,夏季岛上北风频发。

约3600年前的古锡拉岛是一个圆形的大岛(范围包括现在的锡拉岛和附近小岛,以及这些岛屿之间的海域),后来演变成环形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为锡拉岛(左图)。

锡拉岛的西部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在管理葡萄时将葡萄藤盘成圆形的篮子状(右图),并将葡萄果实置于“篮子”内生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构造运动)导致古锡拉岛演变为环形群岛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火山喷发B.地壳运动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2024·全国甲)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答案】1.C 2.D【解析】1.由图可知,谷底冲沟附近分布大量的沉积物Ⅱ,在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中下半部原有枝条容易被沉积物掩埋,被掩埋后,原有枝条枯落,进入沉积物,沉积物受侵蚀而出现冲沟,C正确;受干热风影响、土壤养分流失、遭受低温冻害,会影响品尼松树整体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可能造成品尼松树干枯死亡,而不是仅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ABD错误。

故选C。

2.由图可知,乙时期谷底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大于0,谷坡与其相反,说明谷坡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小于0,可推测谷坡品尼松生长较慢;结合图中乙时期出现冲沟以及材料中提到1905年后降水增多,可推测谷坡受流水侵蚀加剧,导致谷坡上品尼松根部沉积物受侵蚀,导致根系裸露,不利于品尼松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养分,影响了其生长,D正确;若考虑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则AB 项均有利于植物生长,使得品尼松生长较快,AB 错误;谷坡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主要影响谷底植被生长,谷坡植被受影响不大,C错误。

故选D。

(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

专题14 区域与区域发展一、综合题1.(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

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供应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

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缘由。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美丽,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供应稳定的环境。

【解析】本题以瑞士的相关介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气候、工业、地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1)由材料可知,瑞士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由图可知,瑞士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展电力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2)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地形高峻,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低原料消耗的的工业占地小,运输便利,同时又可以削减对资源的损耗。

(3) 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经济发达,资金和法律相对完备,中立国家不会轻易遭遇斗争,并且政治局势比较稳定。

客户更情愿在瑞士享受金融服务。

(4)一个区域想要发展,就须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违反自然环境造就的区位条件,故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同时,法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众多投资人看重的点。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9 乡村和城镇(学生卷)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9 乡村和城镇(学生卷)

专题09乡村和城镇(2024·湖南)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主的传统手工业。

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

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

如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空间结构)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A.地形地势B.河流分布C.生产流程D.宗族关系(2024·山东)新城生活空间是指新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和空间。

如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大都市某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

调查显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城市功能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A.交通方式较为单一B.生活服务设施不足C.生态环境质量较差D.居民消费能力较弱3.(合理规划城市)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该新城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A.扩大新城空间范围B.增加休闲娱乐场所C.促进就业本地化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合理规划城市)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后,该新城的社区居民日常()A.平均出行距离增加B.工作出行次数减少C.平均出行成本增加D.出行方式更加多元(2024·山东)莱茵河是欧洲的“黄金水道”,其上游的莱茵瀑布是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

位于莱茵瀑布附近的商业小镇沙夫豪森于1045年建城。

瑞士制表业始于16世纪中叶,长期以手工作坊方式生产钟表。

1868年,一名美国制表师在沙夫豪森创办了瑞士最早期的机械制表工厂——W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如今W厂的钟表已成为知名产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聚落形成的原因)商业小镇沙夫豪森的兴起最可能缘于()A.行政管理需求B.金融服务需求C.观光旅游需求D.货物转运需求(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8讲 城市内容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8讲 城市内容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8讲城市内容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单选题1.(2021·湖南)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

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

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A.个人喜怒B.人流量多少C.照顾家庭D.经营便利(2)大量摊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①扩大服务范围②降低摊位租金③便于集中管理④减少经营竞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从夜市摊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推测()A.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答案】(1)D(2)B(3)C【考点】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商业中心及其形成【解析】【点评】三大城市功能区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行政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2.(2021·浙江)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A. ①②B. ①③C. ②①D. ③④【答案】B【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解析】【分析】读图分析,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①正确;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并不会迅速扩大,②错误;区域间联系加强,会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强化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④错误;B选项正确。

三年(19-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解析版)

三年(19-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1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年浙江省6月高考真题)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6.甲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7.四大地区中()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2021年山东省高考真题)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

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

由于洞窟开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

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A.降低开凿难度B.减弱风沙侵蚀C.减轻风化破坏D.方便生活取水4.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A.构造运动B.太阳辐射C.大气降水D.人类活动(2021年河北省高考真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以采集和狩猎(围猎)为主要谋生方式。

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北方某地发现一处旧石器中期古人类遗址(下图)。

该遗址地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遗址北面为岩石裸露的山地(北山)。

研究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区生存阶段正值冰期。

(1)指出冰期气候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

(2)简析冰期气候下古人类选择该遗址区生存的原因。

(2020年全国Ⅱ卷高考真题)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2020年浙江省7月高考真题)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A卷全国卷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016·新课标全国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A项。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各核心区分工明确,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会导致同类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集聚到一起。

故选B项。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点,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D项。

答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与城市区位(2014·大纲全国,10~11)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4~5题。

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甲城市建有港口,而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甲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解析版)一、单项单选题(2024·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日是()A.2月1日B.3月1日C.4月1日D.5月1日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6:00B.12:00C.18:00D.24:003.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A.B.C.D.【答案】1.D 2.C 3.A【解析】1.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的北极点附近以极昼为主,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半球,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2月1日和3月1日在北半球的冬半年,AB错误;4月1日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相差11天左右,北极点附近应刚刚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很小,与图示北极点附近昼夜分布图不符合,C错误;由春分日到夏至日大致三个月9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向北移动了23.5°,从3月21日到5月1日大约4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向北移动了10°,也就是说5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10°N附近,对应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应是80°N90°N之间,以图中的纽约纬度位置结合北美洲轮廓图可知此时图中晨昏线纬度最高点(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纬度位置约为80°N,D正确。

故选D。

2.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的纽约(74°W)位于晨线处附近,说明纽约正处于5月1日日出时刻,由于纽约在40°N,位于北半球夏半年的5月1日日出时刻应在6时之前。

当北京时间6:00时,74°W地方时20:56,这是当地的上半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A错误;当北京时间12:00时,74°W地方时2:56,纽约当地正值深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B错误;当北京时间18:00时,74°W地方时4:56,应在日出时刻附近,C正确;当北京时间24:00时,74°W地方时10:56,纽约当地已经临近中午,D错误。

2024届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训练: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2024届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训练: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题组选择题[2023海南,3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

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

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

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题。

1.甲地位于乙地(A)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甲地正午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可推测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且太阳位于甲地正南方向;图2中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太阳位于乙地正南方向,根据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异和正午太阳方位,可判断甲地在乙地的偏南方向;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昼夜等长,其日出地方时应为6时,结合图1中甲地日出北京时间(即120°E地方时)为5:40可算出甲地经度为125°E;根据图2中乙地正午北京时间为12时20分,结合正午乙地地方时12时,可算出乙地经度为115°E,因此甲地在乙地东南方向,故选A。

[2022湖南,9分]某地(图甲)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

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乙),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

据此完成2—4题。

图甲图乙2.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A)A.水流汇集快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D.地质条件复杂[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区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加上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故该地发生强降雨后地表径流会迅速汇集,易形成山洪,选A。

【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C,致错原因是没有注意所在地的地形特征。

该地为山地并非平原,河流以下蚀为主,不利于曲流的发育。

3.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A)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图中a处三面环水,取水方便;河流从a处两侧穿过,说明a处地势较高,利于雨季防洪,故选A。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2024·广东)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力环流及的应用)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A.大气下沉气流增强B.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D.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2.(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因素)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A.年均气温趋于降低B.冰川消融加快C.年降水量趋于增加D.湖泊效应增强【答案】1.C 2.A【解析】1.由材料“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可知,暖季时高海拔地区的冷空气吹向下方,与低海拔地区暖湿气流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致使局地降水概率增加,C正确;由题干关键词“若暖季”可知,暖季时气温相对较高,大气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增强,A错误;该地位于珠穆朗玛峰南坡,是阳坡,暖季时气温较高,冰川融化导致冰面的流水作用增强,B错误;下行风指空气从上向下流动,焚风效应是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形成的干热风,综上,下行风会导致焚风效应增强,D错误。

故选C。

2.由题干“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可知,更强的下降风将高海拔地区的冷空气吹向下方,由此可能引起P地附近年均气温趋于降低,这种区域降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冰川的融化,导致冰川消融减慢,A正确,B错误;更强的下降风也降低了区域风辐合的高度,从而减少了P地附近的降水量,导致P地附近年降水量趋于减少,C错误;湖泊效应指水库(人造湖泊)对气候的作用,由于水体巨大的热容量和水分供应,可使水库附近的平均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更强的下降风引起的区域降温会导致湖泊效应减弱,D错误。

故选A。

(2024·广东)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9讲 城市化(教师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9讲 城市化(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9讲城市化一、单选题1.(2021·河北)我国东部某山区有一AAAA级景区,2011~2017年游客数量持续增加,景区周边农家乐数量逐年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下图示意2011、2014年和2017年景区周边农家乐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1~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的变化表现为()A.由点状到线状B.分散程度加强C.由线状到面状D.集聚程度加强(2)与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关联最紧密的因素是()①景区位置②村庄位置③交通线路④村庄规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D(2)A【考点】城市的区位因素【解析】【点评】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2.(2021·浙江)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某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图1为该企业在城市扩散示意图。

图2为该企业发展概况。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企业在城市扩散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土地B.河流C.集聚D.市场(2)该城市数字产业发展会()A.缓解城市拥挤的压力B.改善新城区生态环境C.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D.提升城市的服务等级【答案】(1)A(2)D【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随着业务的拓展,企业需要更大的土地,自然会选择土地富裕、地价较低的地区。

老城区土地紧张、地价昂贵。

迫使企业向土地资源更富裕、地价更低的新城区扩散。

A符合题意。

(2)A.数字产业并不能缓解城市拥挤的压力,A不符合题意;B.产业发展都会占用土地、消耗资源,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有生态环境,B符合题意;C.城市数字产业发展不会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

C不符合题意;D.该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这就会提升城市在数字领域的服务等级。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城市(安徽卷)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完成下列问题。

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25.D 26.C考点: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九)(上海卷)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19、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答案】19、A 20、A考点: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D.60%-70%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答案】4.B 5.A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涵盖城市化率(乡村人口比重)计算、城市化的动力等。

(北京卷)图1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2023-2024学年山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经过50多年建设,在荒漠上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构筑起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

据此完成(1)~(2)题。

塞罕坝大面积人工林对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 涵养水源B: 美化环境C: 减轻风沙D: 保持水土【答案】C【解答】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C对。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水源林主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

第2题.如图为浙江省四市2018年相比于2013年的人口增速和小学生增速数据统计图(单位:%),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中信息推断四市()A: 杭州人口增长最多B: 台州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C: 丽水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D: 湖州迁入人口最多(2)浙江是我国人口迁入大省,相对于江苏其吸引人口迁入的优势有()A: 优越的自然环境B: 便利的交通运输C: 发达的私营经济D: 丰富的自然资源【答案】AC【解答】A、读图可知,图中四市中杭州的人口增速最快,且小学生增速最快,说明杭州的人口增长最多,故正确;B、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图中无法判断自然增长率的状况,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没有信息判断丽水的人口老龄化情况,故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只能看出人口增长状况,但是无法判断是机械增长(外来迁入人口)还是自然增长,故不符合题意。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浙江依靠的是发达的私营经济,苏南模式依靠的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浙江是我国人口迁入大省,相对于江苏其吸引人口迁入的优势有发达的私营经济。

第3题.下图为某游客在我国某地(40°N,94°E)游览时拍摄的景观照片,照片中树木树叶已完全枯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拍摄此景时北京时间约为()A: 7时B: 15时C: 6时D: 19时(2)该游客拍摄此景观时所处的方位为()A: 东北方向B: 西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东南方向(3)该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A: 落叶阔叶林B: 常绿阔叶林C: 针叶林D: 荒漠【答案】DAD【解答】(1)由图可知,图中显示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且材料中提示当地树木树叶已经完全枯落,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当地的经度为94°E,与北京时间相差约2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城市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专题七城市(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12.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

故选B。

12.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

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

故选A。

考点: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名师点睛】城市化不同阶段特点、出现问题及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功能区混杂分布,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

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较快,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郊区和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处于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中心问题突出,人口不断外迁至更远的郊区和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处于此阶段。

(2016江苏卷)图7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7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14.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答案】13.A 14.C考点: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的影响。

【名师点睛】解答城市功能分区时,一定要看清图中的图例,看看各图例在图中表示的区域范围和位置。

一般来说城市中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面积小的在城市中心的为商业区,工业区一般在城市的外围,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2016上海卷)(十二)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23.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

这样做是为了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24.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

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答案】23、D24、B【解析】试题分析:23、秦皇岛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可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来调整城市布局。

选D正确。

24、秦皇岛市南部沿海打造休闲旅游、出海港口建设,引导工业向中部、北部发展,可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选B正确。

考点:考查城市功能区建设。

【名师点晴】这组题是相承的,都是围绕题干资料的;考查城市功能结构变化。

秦皇岛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所以其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是依托自然环境的优势;学生很容易选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考虑绿地建设,不是城市发展轴建设。

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肯定是优化城市功能分区,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与污染转移、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无关。

(2016上海卷)(九)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17.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

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A.客户的消费能力B.地域的文化元素C.服务的专业水平D.地区的自然资源18.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

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

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①员工素质②科学技术③资本投入④客户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7、B18、C【名师点晴】本组题主要考查地域文化。

迪士尼是美国文化,12生肖是中国文化符号;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即是商业服务考虑地域文化特点。

客户的消费能力是经济收入影响;服务的专业水平与文化无关;地区的自然资源也与有无中国风无关。

自动化的服务设施肯定考虑的是服务快捷,是科技投入和资本投入。

(2016上海卷)(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B.防止海水倒灌C.减缓地面沉降D.减弱酸雨污染1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退耕恢复湿地B.铺设防渗路面C.完善排水系统D.增加绿地面积【答案】11、C12、D考点:考查水循环知识。

【名师点晴】海绵城市主要是利用城市水循环特征建设城市的,做题时一定把握住水循环原理,与其它的大气运动无关。

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7.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答案】6.C7.A考点:城市地租和城市产业布局。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一般,关键是根据材料提示,理解地租高低的影响因素,在结合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判断该城区不同方向的地租高低及其原因,甲地是离市中心距离相同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所以布局占地小,付租能力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同时还需要考虑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影响。

(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4.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低B.降水少C.人口密度大D.距海远【答案】4.C【解析】试题分析:4.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考点:海岸线变化、降水和气温的成因。

(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图7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回答第11题。

11.据图推断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答案】11.B考点:城市功能区布局。

【名师点睛】从题干中理解新概念“出行能耗”的含义,从图中提取从居住区到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的出行能耗和出行次数,结合城市功能区布局的特点,即可解答。

(2016新课标Ⅰ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着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答案】4.A 5.B6.D考点: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名师点睛】该题组通过文字材料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

第4题,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通过文字信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一个特点:核心城市功能定位,由文字信息中的“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并进而推知这些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受到了限制。

第5题,通过获取文字信息,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城乡土地空间分布明确。

“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明确并进一步推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间在空间上有着明确的地域分布,所以促进了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

第6题,通过对文字信息归纳总结,该地区规划的城市地域与空间结构,体现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2016新课标Ⅲ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考点:城市化的进程。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上海市产业转移和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