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1.关于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见黄国文1988:7,Hatch 1992:1,Schiffrin 1994:1)。
进行语篇分析有多种方法。美国著名语篇分析学者斯夫术(D.Schiffrin)在《语篇分析途径》(Approaches to Discourse。1994)一书中介绍了六种可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交际文化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语用学(pragmatics)、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变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韩礼德的理论框架成了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语言的工具,我国有很多语篇分析学者都是韩礼德的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如胡壮麟、朱永生、黄国文等。
不少学者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在翻译研究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框架,因为功能语言学的最大关注点与翻译的目的一样,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地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思想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著作有:《语篇与译者》(Hatim&Mason,199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Bell,1991)、《换言之:翻译教程》(Baker,1992)、《译者即交际者》(Hatim&Mason,1997)、《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Hatim,1997)以及《再论翻译质量评估的模式》(House,1997)。
2.关于语言功能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个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语言可以用来(1)描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2)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3)组织信息。这三种纯理功能分别属于韩礼德所说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语篇功能”(也称为“谋篇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见Halliday,1994)。
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包括感情、信息、思想等),语言的这种功能在功能语法中称为“经验功能”,韩礼德(1985,1994)在论述语言纯理功能时,认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一起构成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指人们使用语言来表现、建立或维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或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其方法是使用各种称谓、语气、措辞方式;语篇功能是纯理功能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从而使得说话人创造与情景一致或相称的语篇。
3.什么是语篇?
韩礼德(1989)以社会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语篇是在某个语境中起作用的语言”(Halliday&Hasan 1989:10)。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因此,严格地说,语篇和句子之间不存在着大小高低的关系,而是体现关系,即句子或小句体现语篇(见黄国文2001:5—6)。一个语篇必须是逻辑连贯并意义完整,因此,一整篇
文章、一个语段、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例如“Stop!”),都可以构成在某个语境中起作用的语篇。
语篇有语篇特征(Texture),这些特征把“语篇”与“非语篇”区分开来(见Halliday&Hasan 1976;黄国文2001:6)。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a)、b)、c)哪一个是语篇,为什么?
a) Most people thought Mary too good for Michael.There was a light knocking at the door.Lastly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intention of the company.Susan clearly believed that philosophers are not some ratified and ineffectual elite.Where would the text be published in the TL? STOP! CHILDREN CROSSING.And a good time was had by all.
b) Gone to the pub with the girls.There’s food in the fridge.
Don’t bother to wait up.
Love,Gigi
c) Dear Tom,
Sorry I haven’t written for so long.How are you? I'm fine,though I always seem tobe tired.Hence the lack of a letter.There’s a lot of work to be done here,just now,and I'm finding some difficulty in getting through it all,and the weather certainly isn’t making the situation any easier.Still,I suppose I ought to be grateful I've got a job at all,because there’s an awful lot of unemployment here.It’s quite depressing really seeing so many out of work in this town.It’s a pretty dead place,all in all.
Anyway I'd better stop complaining and get on with the job.
Lots of love,
Rose
大多数读者都会说,a)不是语篇,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它不可能在某一个语境中起作用;b)和c)是语篇,因为它们可以在某个语境中起作用。
那么,如何得出上述结论的呢?这些结论主要是基于语篇特征和标准得出的。下面将介绍韩礼德和其他学者提出的语篇特征及其标准。
4.韩礼德提出的语篇特征
韩礼德认为,语篇特征(即语篇的本质)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衔接特点,一是主位结构特点。贝尔曾以图式结构把韩礼德及哈桑的衔接模式进行总结与展示(见图表4)。
英语中的衔接可分为: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1exical cohesion)。照应又可分为外指(exophoric)、内指(endophoric)、反指/上指(anaphora)或预指/下指(cataphora)。词汇衔接则包括了重复、搭配、同义、反义、上下义等。
贝尔还列举了各种衔接的例子以说明图表4的细项:
(1)Here’s Sue.She has just arrived.(She上指Sue。)
(2)They’ve gone to Spain,the Smiths.(They下指the Smiths。)
(3)It’s over there.(There是外指,只有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明确其所指。)
(4)We gave them it.(them替代了名词或名词词组。)
(5)Let’s do it.(do替代了动词。)
(6)I think so.(so替代了从句。)
(7)Who’s there? Fred?(Fred之后省略了大半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