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主要类群总结
动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
![动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1c15cb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b.png)
动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1、原⽣动物:主要特征;草履⾍等。
答: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其机体是由⼀个细胞构成,动物体⾮常微⼩,分布⾮常⼴泛,⽣活⽅式多样,具多种营养⽅式,具⽆性的分裂⽣殖和有性的接合⽣殖,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包囊。
2、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螅、海蜇、珊瑚⾍等。
答:全部⽔⽣,⼤部海产。
辐⾝对称,具两胚层,上⽪肌细胞、钙肌细胞、钙质或⾓质“⾻骼”幼体具纤⽑,成体具上⽪肌细胞。
具消化循环腔,⽆肛门,具细胞内外消化。
体表呼吸,⽔流经消化循环腔,⽹状神经系统,出芽⽣殖。
3、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蚯蚓的利⽤与养殖。
答:环节动物⾝体分节,具有动物附肢刚⽑或疣⾜,具真体腔,出现了机械性消化和消化腺,产⽣了闭管式循环系统,排泄系统为后肾型,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
4、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河蚌、蜗⽜、乌贼、牡蛎、⽥螺、珍珠贝等;贝类养殖。
答:⾝体分为头、⾜、内脏团和外套膜三部分。
具贝壳,初⽣体腔和次⽣体腔同时存在,⼝腔内有齿⾆,具有⼤型消化腺,⽔⽣种类具呼吸器官栉鳃,具开放式循环系统,由四对神经节和联结各神经的神经索构成神经中枢,有直接发育或变态发育。
5、节肢动物:甲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对虾、沼虾、河蟹等。
答:节肢动物⾝体分为头、胸、腹三部,或头胸部、腹部,或头部、躯⼲部,具有分节附肢和⼏丁质外⾻骼,具横纹肌纤维束,具多种形式的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为混合体腔和开放式循环系统,有直接发育、不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
甲壳纲⾝体分为头胸部、腹部,有触⾓2对,⾝体各节都有1对功能和形态不相同的附肢,头胸部被头胸甲。
⼆、脊椎动物1、鱼类:鱼纲的主要特点,常见的淡⽔鱼类和海洋鱼类。
答:⾝体分为头、躯、⽑三部,具奇鳍和偶鳍,具圆鳞。
⽪肤由表⽪和真⽪构成,表⽪中有单细胞粘液腺。
躯⼲部和尾部肌⾁发达,呈倒“W”分节,并分轴上肌和轴下肌。
⾻骼系统分为中轴⾻和附肢⾻,中轴⾻的头⾻与脊柱愈合,脊椎分躯椎、尾椎。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e2ff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c.png)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
它们以独特的形态和行为方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在多样性的背后,动物也有着不同的类群划分。
本文将为你介绍动物的一些主要类群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吧!无脊椎动物是动物界最主要的类群之一。
它们的身体没有脊椎骨,相对较为柔软。
这些动物种类繁多,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原生动物等。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最为庞大的类群,拥有超过一百万个已知的物种。
蜜蜂、蝴蝶、蚂蚁和甲壳虫都属于昆虫类群,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脊椎动物是另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
与无脊椎动物不同,它们的身体有脊椎骨,可提供结构支持。
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五个主要类群。
鱼类是最早进化出来的脊椎动物,它们生活在水中,各具特色。
两栖类动物既能在陆地上跳跃行走,也能在水中游泳生活。
青蛙和蝾螈是两栖类动物的代表。
爬行类动物的身体特征适应了陆地环境,它们的皮肤通常覆有鳞片或角质,如蛇、鳄鱼和巨蜥。
鸟类属于气候适应度最高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拥有独特的羽毛和喙,能在空中飞翔。
哺乳类动物则是目前地球上最为高级的动物类群,包括人类在内。
它们具有哺乳腺和发达的智力,能够产生乳汁喂养幼崽。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个大类群外,动物中还有原生动物和微生物。
原生动物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在形态上比较简单。
原生动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变形虫、滴虫和肠道毛虫等。
微生物是我们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从分解器官到营造健康土壤,皆离不开微生物的有益作用。
动物的类群划分是科学家对动物界进行分类和研究的依据。
它们基于动物的形态、生物学特征、进化关系等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动物的演化历程、行为习性和生态系统等。
这些类群划分将动物界分为不同的群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
动物类群的学习,不仅仅是增加知识,更是一次对生命多样性的探索。
常识积累丨动物的主要类群
![常识积累丨动物的主要类群](https://img.taocdn.com/s3/m/9012661784868762cbaed50e.png)
常识积累丨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根据动物体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包括棘皮动物、软体动物、刺胞动物、节肢动物、海绵动物、线形动物以及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及尾索动物等。
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是动物的原始形式。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等。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是一类简单的无环节两侧对称动物,有三胚层,无体腔,无呼吸系统、无循环系统,有口无肛门。
所以其必须保持身体扁平,以使氧气及养料能够透过渗透来吸收。
扁形动物的代表是绦虫、血吸虫和涡虫等。
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形动物是原口动物中一个拟寄生物的门,具有假体腔,但成虫没有排泄器官,消化道退化。
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等寄生虫。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为两侧对称、同律分节的裂生体腔动物,有的具疣足和刚毛,多闭管式循环系统、链式神经系统。
常见环节动物有:蚯蚓、蚂蟥(又称水蛭)、沙蚕等。
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有大量成员,例如蜗牛、河蚌、海螺、乌贼等物种。
软体动物大多有壳,如田螺、文蛤等贝类;少数在陆地上的则有蜗牛、蛞蝓;章鱼、乌贼、海蛞蝓的外壳已消失;软体动物多数靠一条肉足向前滑动,以此移动自己的身体,很多都有一个盘绕的外壳来保护蜗在里面的柔软的身体。
节肢动物由昆虫纲、蛛形纲等外骨骼动物组成,除昆虫外,常见的虾、蟹、蜘蛛、蜈蚣及已灭绝的三叶虫都属于节肢动物。
所有的节肢动物都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征:1. 身体左右对称(不会再出现蜗牛、海星这种结构了);2. 分为头、胸、腹3节,但可能头胸合为头胸部,或者胸、腹合为躯干部;3. 附肢分节,这也是节肢动物得名的原因;4. 体表有几丁质形成的外骨骼,可以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总结-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总结-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7f8e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4.png)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
只有水螅生活在淡水中(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其他的生活在海水中。
2.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和外胚层。
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
吃进去的食物在消化腔内被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3.水螅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4.腔肠动物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辐射对称意义: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5.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大部分分布在触手处。
6.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形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7.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华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其中涡虫是自由生活的,其它都是寄生生活。
)8.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9.寄生类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10.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11.华枝睾吸虫通常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中。
1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常见的线形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其它大部分是寄生生活。
)2.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1)体表有角质层(保护作用)(2)生殖器官发达(3)消化器官简单(肠仅1层细胞构成)。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5.常见的环节动物:沙蚕、水蛭、蚯蚓。
6.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七年级上科学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d8374bcc22bcd126ff0cf3.png)
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一、动物的主要类群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3、无脊椎动物中除了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外,其余均为多细胞动物。
类群生活环境结构体温生殖方式常见动物皮肤及其附属物附肢呼吸器官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鳞片鳍鳃变温卵生鲫鱼、草鱼等两栖类幼体:水中成体:水中+陆地皮肤裸露无鳞片四肢幼体:鳃成体:肺,兼用皮肤呼吸变温卵生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爬行类真正的陆生动物有角质鳞片一般有四肢肺变温卵生龟、蛇、鳄、蜥蜴等鸟类陆地,适于飞行有羽毛前肢变成翼肺较发达与气囊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恒温卵生家鸽等哺乳类分布最广,最高等体表有毛四肢肺恒温胎生哺乳牛、羊、兔等二、植物的主要类群已被人类认识的植物约有35万种,根据它们繁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裹,又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孢子植物有藻类、苔藓、蕨类等类群。
植物1、孢子植物类型比较: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不同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2枚子叶1枚子叶根直根系须根系茎茎内有形成层,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加粗茎内无形成层,茎长成后不能增粗或增粗不明显叶多为网状叶脉多为平行叶脉花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3举例大豆、向日葵、油菜、苹果、橘、柳、桃、南瓜水稻、小麦、玉米、葱、蒜、百合、甘蔗、芦苇繁殖方式不同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里子叶的数目三、细菌和真菌四、生物的分类1、分类是将大量事物条理化的研究方法。
2、生物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3、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的主要类群](https://img.taocdn.com/s3/m/3f29b3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5.png)
爬行类
它是真正旳陆生动物。 用肺呼吸,皮肤上有鳞片或甲,需冬眠,属于变温动物。
鸟类
有羽毛,身体大多呈纺锤形,前肢演变为翼。
和脚有多种形态,
以适应环境。它们是恒温动物,体温大约40℃左右。
哺乳类
最高等旳脊椎动物,有乳腺,用乳汁哺育后裔。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注: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绝大多数以寄生旳方式生活。(涡虫是非寄生) 节肢动物大多会蜕皮。
谢谢观看!
动物旳主要类群
1.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2.无脊椎动物
鱼类
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尾、躯干三部分。鳞片上旳黏液用来保护身体,降 低水旳阻力。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能够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兼用皮肤。
棘皮动物
单细胞动物,最简朴,最低等,很小。(草履虫)
身体呈现辐射对称,无肛门,摄食和排泄同一种口。(水母、水螅、海葵、海蜇、 珊瑚)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
身体细长。(蛔虫、钩虫、丝虫)
呈圆柱形,由许多体节联合而成,消化道和神经系统贯穿身上全部体节。(蚯蚓、 水蛭(蚂蝗))
身体柔软,大多有一种石灰质外壳。(河蚌、乌贼、蜗牛)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身体外部体现不同程度旳分节,全部成对附肢也分节。有甲 壳类(蟹)、蛛形类(蜘蛛、蝎子)、多足类(蜈蚣)、昆虫类(瓢虫)。除甲壳类 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外,其他主要生活在陆地。体表有外骨骼。
生活在海中,身体表面有棘。(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
生物知识点总结动物的主要类群
![生物知识点总结动物的主要类群](https://img.taocdn.com/s3/m/a300243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c.png)
生物知识点总结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1.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通过肌肉和刚毛来完成运动。
2.体壁分泌黏液,保持湿润以保证呼吸。
3.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4.常见种类:蚯蚓、水蛭等。
二、蝗虫是节肢动物的代表。
1.蝗虫构造:
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体表坚硬具有外骨骼
运动构造:三对足,两对翅,后足兴旺适于跳跃,前翅革质起保护作用,后翅膜质适合飞翔。
感觉构造: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触角分节。
呼吸构造:进出气体的构造为气门。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
3.节肢动物适于陆地的原因:体表有外骨骼,运动器官兴旺等。
三、鱼类——鲫鱼
1.身体呈梭形,适合游泳。
2.体表具有鳞片;背部体色深灰黑色,腹部白色,是一种保护色。
3.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侧线作用: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四、鸟类
1.体形:流线型。
2.飞行器官:前肢特化为翼。
3.肌肉:胸肌兴旺。
4.骨骼:具有龙骨突,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
5.消化:消化系统兴旺,直肠极短。
6.呼吸方式:双重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7.体温:恒定。
五、哺乳动物
1.体表:被毛,保温有作用。
2.体腔: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3.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适于切断、磨碎食物。
4.呼吸:用肺呼吸。
5.体温:恒定。
6.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大脑兴旺。
动物的主要类群笔记
![动物的主要类群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152e9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0.png)
动物的主要类群笔记动物界是生物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极为丰富和多样的生物。
动物们在地球上展示着惊人的多样性,形态、生活习性、生态角色各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一多样性,科学家们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以下是动物主要类群的简要介绍:1. 脊椎动物(Vertebrates):脊椎动物是一类具有脊椎的动物,这是由椎骨组成的支持结构。
它们的主要特征包括脊椎、脊髓和头部。
脊椎动物分为五个亚门: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硬骨鱼。
2.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s):无脊椎动物是没有脊椎的动物,占据了动物界绝大多数的种类。
这个类群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在形态和生活方式上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3. 昆虫(Insects):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之一,有超过一百万种已知。
它们具有六条腿、三个体段(头、胸、腹)和外骨骼。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传粉、分解死物质等。
4. 软体动物(Mollusks):软体动物是一类包括蜗牛、蛤蜊和章鱼等生物的广泛类群。
它们通常具有软的身体、足、头和一壳或内壳。
软体动物的种类繁多,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
5. 脊索动物(Chordates):脊索动物是一类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脊索的动物。
这一类群包括了脊椎动物,但也包括一些无脊椎动物。
脊索在胚胎发育中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它在不同的动物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6. 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Mammals):哺乳动物是一类具有哺乳腺的脊椎动物,它们喂养幼崽的方式是分泌乳汁。
哺乳动物具有温血、毛发、耳朵等特征。
人类也属于哺乳动物。
7. 脊椎动物中的鸟类(Birds):鸟类是一类脊椎动物,它们通常具有羽毛、喙和产卵的能力。
鸟类在飞行、觅食和繁殖方面展现出高度的适应性。
8. 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Reptiles):爬行动物包括蜥蜴、蛇、鳄鱼和龟等,它们通常在陆地上生活,皮肤多覆盖鳞片。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a7eb9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d.png)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初中生物课程中,动物类群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掌握动物的各个类群及其特点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也是打好生物学基础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介绍初中生物中动物的主要类群以及它们的知识点。
一、无脊椎动物
1.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没有明显的头、脚和节部,进食方式多样化。
2. 刺胞动物:拥有刺胞,能够进行刺捕捉,缓慢的运动。
3. 节肢动物:身体由一些关节分段组成,硬壳保护,进食方式多样。
4. 环节动物:身体由一些类似环形节组成,神经和循环系统发达。
二、脊椎动物
1. 鱼类:有鳞和鳃,体温随环境变化,冷血动物。
2. 两栖类:在不同的青蛙生命阶段,进食方式和生存环境有所改变。
3. 爬行类:有鳞和肺,可在陆地和水域生存。
4. 鸟类:有羽毛和翅膀,气管开到骨头中,冷血动物。
5. 哺乳类:有毛发和乳腺,使体温保持恒定,暖血动物。
总结:
初中生物学习中,动物类群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如果能够掌握不同类群的基本特点和生存习性,将会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也为打好生物学基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学生们可以通过生动的实际案例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好地理解不同类群的特点和生存环境,发掘和引导学生们的自然探究兴趣和创造潜力。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9720e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f.png)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动物类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类群,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人类根据外观、生活习性和遗传特征将动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以便更好地研究、管理和利用它们。
昆虫是地球上最多的动物类群,有超过一百万种不同的物种,拥有独特的外壳,四肢和六只触角。
昆虫能生活在地壳上的各种环境中,如森林、山脉、沙漠和海洋边缘。
它们大多是独立的生物,也有一些会以群体的方式生活。
它们可以通过飞行、行走和游泳来移动,有些还可以利用其复杂的触角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昆虫有着广泛的食物种类,有的吃肉、有的吃植物,也有的吃其他的昆虫。
昆虫在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软体动物是一类异常多样的生物,它们有着复杂的护壳和灵活的体形,这类动物大多是海洋动物,但也有一些分布在陆地上,如蚯蚓、蜗牛和海蛞蝓。
软体动物的躯体主要由软质材料,如玻璃状物质、腺胞、多鳃组织和囊胞组成,它们有着细长的吸盘、腔系统和移动器官,下腔和上腔充满淡水或海水的流体,这些腔体的收缩可以帮助它们移动和抓取食物。
软体动物的食性甚广,有的吃小型无壳动物,有的吃植物,也有的以腔腔系统过滤海水来获取粘附在沉积物上的微囊藻类生物。
爬行动物是一类古老生物,它们有着坚固的外壳和特殊的行走方式,如鳄鱼、蛇、龟、蜥蜴和龙虾。
大多数爬行动物体型粗壮,有四条肢,有的有蹼足和蹼状前肢来帮助移动,有的有较长的尾巴来支撑身体的重量。
爬行动物的躯干伴随着四肢的移动而滚动或弯曲方向,使其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探索和应对多种挑战。
爬行动物有着广泛的食性,从肉食动物,如鳄鱼和蛇,到肉食动物,如龟和蜥蜴,以及植食动物,如蜗牛和蚯蚓,都有不同的种类。
鱼类是水生生物,其体型通常比较小,形态丰富多样,有的具有鳞片、翅浆和鳍条,有的没有鳞片,有的有鳍和尾鳍,有的没有。
鱼类十分普遍,分布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和淡水环境中,也有一些能适应陆地环境的物种。
鱼类有着广泛的食性,有的以小型生物,如浮游生物和漂浮微生物为食,有的以植物、肉类和调味品为食,也有一些以其他鱼类为食。
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的主要类群](https://img.taocdn.com/s3/m/8fe24f75ddccda38376bafd2.png)
动物的主要类群:1、无脊椎动物2、脊椎动物一、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水母、珊瑚虫、海葵、海蜇、水螅特征:身体辐射对称,体表由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负扁平,有口无肛门3、线形动物:蛔虫、钩虫、线虫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由肛门蛔虫寄生在人或动物的小肠内,预防蛔虫病要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好粪便4、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特征:身体圆筒形,有许多相似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蚯蚓:身体分节是运动更灵活,体表有黏液,利于呼吸,靠湿润体壁呼吸,雌雄同体。
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5、软体动物:河蚌、牡蛎、蜗牛、乌贼、墨鱼等縊蛏:贝壳—保护作用,外套膜—保护,分泌形成贝壳也可形成珍珠,足—运动,鳃—呼吸6、节肢动物:虾、蝗虫、蝴蝶。
节肢动物式第一大动物类群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分为头部。
胸部和腹部。
有三对足,两对翅附着于胸部。
呼吸器官:气门(附着于腹部)二、脊椎动物1、鱼:中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体形为流线型,体表有鳞片和黏液,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2、两栖动物:青蛙,娃娃鱼,蝾螈等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再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中生殖产卵(两栖动物离不开水的原因)3、爬行动物:乌龟,蛇,蜥蜴,鳄鱼等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起保护作用并且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爬行动物真正摆脱水环境的原因,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开始)4、鸟适于飞行的特点:1、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2、体表覆羽,前肢成翼3、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4、骨骼轻而薄,坚固,长骨中空。
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的主要类群](https://img.taocdn.com/s3/m/f2ff34c8aa00b52acfc7ca45.png)
常见的哺乳动物
大 熊 狗 白 海 马 猫 鲸 豚
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可供食用
皮草及皮毛来源 提供原料 药用价值
无脊椎动物
动物
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虫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常见的节肢动物
棉 蝎 蜈 家 蝗 虾 蟹 铃 子 蚣 蚕 虫 虫
7、棘皮动物
多为五辐 射对称, 其幼虫确 实两侧对 称。 全部生活 与水中。
海 参 星 胆
二、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类
1、鱼类
1、生活在水中。 2、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 。 3、身体一般为流线型。 4、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5、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6、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 受精。
常见的鱼类
海 鲢 青 洋 草 鳙 鱼 鱼 鱼
2、两栖动物
1、变态发育。 2、绝大多数种类幼体 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则水陆两栖,用肺 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 的作用。 3、生殖方式为卵生, 体外受精。
常见的两栖动物
石 蟾 大 蝾 子 蜍 鲵 螈 龙
3、爬行动物
1、体表都覆盖有鳞片 或甲,有利于防止体内 水分散失。 2、生殖方式为卵生, 体外受精,受精卵有卵 壳保护。 3、爬行动物是陆生的 变温动物。
常见的爬行动物
扬 穿 海 子 山 龟 鳄 甲
远古的霸主——恐龙(爬行动物)
4、鸟类
1、鸟类是适应于飞翔 的恒温动物。 2、身体被有羽毛,前 肢变为翼,骨中空。 3生殖方式为卵生,体 内受精,卵有卵壳保护。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必背知识】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 )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必背知识】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 )](https://img.taocdn.com/s3/m/769a2d4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2.png)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梳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目前已知动物约150万种,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体内无脊柱的叫。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另一类是体内有脊柱的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一、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a、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常见动物: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淡水)。
C、代表动物:水螅d、常见考点:(1)水螅的生活环境:生活在的清洁的淡水中。
(2)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①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有,口周围有细长的,用于。
②体型呈,体壁有两层细胞构成,还有中间有一层。
③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与口相连,。
(3)水螅的消化:食物从进入,在内消化,食物残渣仍然从排出。
(4)水螅的生殖:。
(5)水螅也可进行。
2、扁形动物:a、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常见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c、代表动物:涡虫d、常见考点:(1)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扁形动物营生活,很简单,而很发达。
(2)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①华枝睾吸虫寄生在,若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该吸虫的鱼虾,就会被感染。
②血吸虫病是由感染引起的,人若进入含有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3.线性动物:a、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b、常见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c、代表动物:蛔虫d、常见考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①体表有一层,起保护作用。
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③发达,生殖能力强。
④没有专门的,仅能蠕动。
(2)蛔虫病的预防: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a、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76b1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a.png)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以下是初中生物中常见的动物主要类群的知识点:
无脊椎动物:
1. 昆虫:昆虫是一类具有三个身体部分(头、胸、腹)和六只脚的节肢动物,如蝉、蝴蝶、蚂蚁等。
2. 蛔虫: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
3.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有软弱的身体,如蜗牛、蛞蝓等。
4. 花虫类:花虫类包括蚜虫、叶蝉等,它们是植食性昆虫,以吸取植物汁液为主要方式获取营养。
5. 水母类:水母类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类无固定形状的水生动物,如水螅、水葫芦等。
脊椎动物:
1. 鱼类: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有鳞和鳍,如鲤鱼、鲨鱼等。
2. 鸟类:鸟类是一类有羽毛和喙的脊椎动物,它们有翅膀和脚,能飞行,如麻雀、鹦鹉等。
3.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一类有鳞片和爪子的脊椎动物,包括蛇、鳄鱼、龟等。
4.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一类有乳腺、具有体毛和产育幼的脊椎动物,如猫、狗、人类等。
5.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一类具有两种生活方式的脊椎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如青蛙、蝾螈等。
以上是初中生物中常见的动物主要类群的知识点,涵盖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一些代表性种类。
动物的主要类群总结
![动物的主要类群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2915bb102de2bd96058876.png)
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
卵生
变温
龟、鳖、蛇、鳄、蜥蜴、爬墙虎、恐龙、避役等
鸟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飞行、行走
卵生
恒温
家鸽、鸡、鸭、鹅、麻雀、啄木鸟、猫头鹰等
哺乳
动物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之分
用肺呼吸
跳跃、行走等
胎生
恒温
兔、狼、虎、马、猕猴、猩猩、大象、鲸、海豚、海豹、海象、蝙蝠
涡虫常藏身于石块下面,不大运动
蜗虫、血吸虫、
绦虫、华支睾吸虫
线形
动物
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内寄生种类进行无氧呼吸
寄生种类吸食寄主的营养
只能靠身体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蛔虫、线虫、蛲虫、钩虫、丝虫
环节
动物
身体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体节组成
无专门呼吸器官,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沙蚕、蛭
(蚂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软体
动物
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
双壳类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
大多通过足运动
蜗牛、乌贼、河蚌、钉螺、扇贝、文蛤、鲍鱼、章鱼、鱿鱼、墨鱼
节肢
动物
体表有坚韧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水生用鳃呼吸,昆虫用气管呼吸
3、生物特征的进化趋势
1、对称:无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2、胚层:单细胞→单细胞层→二胚层→三胚层
3、体节:不分节→分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的主要类群](https://img.taocdn.com/s3/m/bb865dc3360cba1aa911da08.png)
血吸虫病: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与疫水接触受染
中间寄主--
钉螺
传 播 疾 病
钉 螺
认识传染病 老 照 片
血吸虫病
血吸虫寄生 在人体静脉 内。虫卵能 分泌毒素, 血吸虫患者 常出现发热、 腹痛、肝脾 肿大、腹积 水等症状。
3 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扁形动物门中吸虫纲和绦虫纲动物则有 很多种类可寄生在人、畜体内,引起人、 畜产生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事 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类经济上的 重大损失。
↑ 网蟒是世界上最长的蛇, 可达9米以上。它能吞下一头 猪。在我国有分布。
这是最常见的蛇, 水蛇,长约65cm。 →
↑ 美丽的珊瑚蛇看起来 象无毒蛇,其实它也是有 毒的。
↑著名的五步蛇,又叫蕲蛇,属蝰科
毒蛇,剧毒。被咬后会产生剧烈难忍 的疼痛,弄不好还会留下后遗症。这 种蛇是珍贵的药材,为我国特产。
结构: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能感受一定
强度的光亮,无视觉作用。在身体腹面中线的 后端近1/3处有口,口后为生殖孔。无肛门,不 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从口吐出。涡虫身体不分 节,前端后端均无吸盘。 淡水涡虫
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身体有了背腹、前后、左右之分 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
两侧对称
常见的环节动物
水蛭(蚂蟥):吸食血液
常见的环节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3b1fb86c85ec3a87c2c5c5.png)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第1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考点一动物类群概述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体内有无脊柱。
2. 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1)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2)恒温动物:其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考点二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1身体由两层细胞--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依靠触手、口捕食,依靠消化腔进行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2在条件适宜下,依靠芽体进行出芽生殖。
芽体长成小水螅后,从母体上脱落下来,进行独立生活,条件不适宜时也可进行有性生殖。
3刺细胞是外胚层的一种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辐射对称的意义便于感知四周环境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2)举例: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 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大多寄生生活,少数自由生活(与线形动物类似)2涡虫依靠眼点感光,依靠口、咽捕食,依靠肠进行消化。
(2)举例: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等。
【特别提醒】(1)扁形动物和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2)扁形动物大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血吸虫的幼体寄生在钉螺体内,中间宿主为钉螺,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它的寄主是钉螺和人,血吸虫病主要通过皮肤感染。
3. 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
1蛔虫适于寄生的特点体表具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食糜;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预防蛔虫病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没洗净的蔬果。
3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性生物,生活周期短,容易繁殖,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重要实验动物(2)举例: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大多能跳跃,也能飞行
虾、蟹、蜈蚣、蜘蛛、蝗虫、蚊、蝴蝶、蚕、蜜蜂、蟋蟀
2、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
形态结构
呼吸
运动
生殖
体温
代表生物
鱼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游泳
卵生
变温
鳝鱼、草鱼、带鱼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呼吸
游泳、跳跃、爬行
卵生
变温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3、生物特征的进化趋势
1、对称:无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2、胚层:单细胞→单细胞层→二胚层→三胚层
3、体节:不分节→分节
4、骨骼:无脊柱→有脊柱
5、体温:变温→恒温
6、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卵生→胎生)
7、呼吸: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通过体表呼吸)→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如鳃、肺、气管等)
动物的主要类群总结
1、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
形态结构
呼吸
取食
运动
代表生物
腔肠
动物
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无专门呼吸器官
通过刺细胞捕食猎物
通过固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很少运动
水母、水螅、海葵、海蜇、珊瑚虫
扁形
动物
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内寄生种类无氧呼吸
涡虫咽可伸出体外进行取食,寄生种类吸食寄主的营养
涡虫常藏身于石块下面,不大运动
蜗虫、血吸虫、
绦虫、华支睾吸虫
线形
动物
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内寄生种类进行无氧呼吸
寄生种类吸食寄主的营养
只能靠身体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蛔虫、线虫、蛲虫、钩虫、丝虫
环节
动物
身体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体节组成
无专门呼吸器官,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爬行
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
卵生
变温
龟、鳖、蛇、鳄、蜥蜴、爬墙虎、恐龙、避役等
鸟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飞行、行走
卵生
恒温
家鸽、鸡、鸭、鹅、麻雀、啄木鸟、猫头鹰等
哺乳
动物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之分
用肺呼吸
跳跃、行走等
胎生
恒温
兔、狼、虎、马、猕猴、猩猩、大象、鲸、海豚、海豹、海象、蝙蝠
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沙蚕、蛭
(蚂蝗)
软体
动物
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
双壳类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
大多通过足运动
蜗牛、乌贼、河蚌、钉螺、扇贝、文蛤、鲍鱼、章鱼、鱿鱼、墨鱼
节肢
动物
体表有坚韧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水生用鳃呼吸,昆虫用气管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