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合集下载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标准,首先,教学内容要紧扣学科知识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最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素养也是评判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节好课的首要标准是教学内容的质量。

教师应当深入学科,抓住学科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合性,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此外,教学内容还应当注重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的质量。

其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此外,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最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素养也是评判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动影响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教师还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总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教学内容的质量,也包括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素养。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真正做到一节好课。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打造更多更好的教学案例,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节好课,是每个学生都向往的。

那么,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一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一节好课应该是内容充实的。

老师要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在
课堂上能够获得新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本上的内容。

此外,老师还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一节好课应该是互动性强的。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
问题和看法。

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一节好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

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
频等,来引入课堂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最后,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的。

老师要善于发现学
生的优势和特长,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老师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内容充实、互动性强、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课堂,才能被称为一节好课。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多更好的课堂体验。

简述一堂好课的具体要求。

简述一堂好课的具体要求。

简述一堂好课的具体要求。

一、引言一堂好课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决定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一节好课的具体要求。

二、目标明确一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这节课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应该明确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

教师要将目标贯穿于整节课程,并在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

三、生动活泼一节好课需要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这个目标,例如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使用影像、图像、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用名言、谚语等。

生动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互动性强互动是一堂好课的关键要素之一。

教师应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互动性强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创新性一堂好课应该具有创新性。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学科特点等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活动,例如游戏、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

创新性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寻常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知识点详细一堂好课需要具有详细的知识点。

教师应该对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概念、例子、实际应用等方面。

同时,教师应该避免过于枯燥和抽象,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七、思维训练一堂好课需要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样的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八、结语一节好课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学生需要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一节好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好课的4个基本要求

好课的4个基本要求

好课的4个基本要求
好课的4个基本要素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
1、一堂好课的传统评价标准
第一、内容丰富;
第二、概念明确;
第三、重点突出;
第四、脉络清楚;
第五、语言生动;
第六、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
第七、学时准确;
第八、着装典雅。

2、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
(1)、课程的策划与设计
(2)、先进教育理念的渗透
(3)、知识技能的重点和难点
(4)、操作与活动要符合体验的目标
(5)、教师要有推动课堂教学生成的能力3、一堂好课的评价原则
(1)、好课必须能激起学生兴趣
(2)、好课必须要有好的设计
(3)、好课必须适应每一个学生
(4)、好课应该成为“家常课”
(5)、好课应是一种智慧生成课
4、好课应该有亮点和特色
1、突出某一教学的环节
2、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学生成
3、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作业。

您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您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您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评价好课标准,老师在讲座中也强调了,本人认为一节好课应有以下要素:
1、首先有一个中心。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教师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这个中心,在课的开始时,应让学生知晓。

2、要让学生有所得。

一节课切忌空洞和无序,在一堂课上,必须让学生习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或思想品德的养成。

3、教学法得当,体现健康第一,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体现。

一堂课得以顺利进行,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法的地位不容忽视。

要课中,要让学生主动学,乐学,会学,教师要灵活动运用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4、课的各个部分衔接自然,紧凑。

不论在开始部分还是结束部分,内容的安排连接自然,队伍的调动合理,符合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一般规律。

5、教师的教态自然、示范正确、讲解精炼具有一定的亲合力。

体育运动是一项身体参与练习的课程,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有一定的亲和力,个人魅力,用个人感召力培育学生更好发展。

一堂好课的十要素

一堂好课的十要素

” J ‘ ~ { , IH
J / 。了 ’上
.I/',P- l,、 J
}0 ,p 0 J ’
自我 、认 识 自我 、修 正 自我 的镜 子 ,可 以 温
故 知 新 、查漏 补缺 。
十 、有 实效
教学 效率是 有 高低之 别 的 。在整 个课
堂教学 中 ,各个 环节 都应 讲究 有效 性 ,避免
经常 有 教师 问我 :究竟 怎 样 的课 才算 是一 堂好课 ?
我认为 ,一堂好课应具备下面十个要素。 一 、 好 的 导 入 “良好 的开 端 是成 功 的一半 。”一节 课 可 以有 多种 形 式导 人 ,例如 以复 习 上 节 内 容 、讲 故 事 、播 视 频等 形 式 进行 导 入 ,激 发 学 生 的好 奇 心 , 引起 学 生 对 本 节 课 的 兴 趣 。 二 、教 学 目标 、重点 突 出 新课程标 准提倡三维 目标 。即本节课 知 识 技能 有哪些 ,要应 用什 么方 法 ,过程 是什 么 ,要 达到怎样 的情 感态度与价值 观 目标 。 教学 重 点突 出是指 本节课 教学 目标 下 的 哪 个知识 点最重要 ,每节课 的教学重 点不宜 多 (一 到两 个 ),若 一节课 的重点 较多 (超 过 了 三个 ),那么也就无教学重点可言 了。 三 、让 学生真 正 动起 来 这 里 的 “动 ”主 要是 指 学 生 积 极 思考 。 真 正 的好 课 ,应 以教 师 为 主 导 。学 生 为 主 体 。学 生 在 教师 的引 导下 ,去思 考 、合作 、 探究 ,真 正动 起来 。 四、教学 程序 流 畅 教 学环 节要 比较 完 整 。环 环 相扣 。步 步 为 营 ,要 在 短 短 的 40分 钟 内 。收到 预 设 的效 果 ,注重 知识 的生 成 、教学 程序 流 畅 。 五 、把握 好时 间 要合 理分配 教学 的各 个环 节 、内容 、时 间 ,既 不能 虎头 蛇尾 ,也不 能蛇 头虎 尾 。下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标准,首先,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课堂氛围要轻松活泼,学生
和教师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

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是一节好课的基础。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选取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在教学历史知识时,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图片或视频
来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不同,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
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氛围要轻松活泼,学生和教师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

良好
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

而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更加愿
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总之,一节好课应当具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堂好课的五个要素

一堂好课的五个要素

一堂好课的五个要素一堂好课的五个要素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

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

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

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好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

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

教学活动如果由少数人策划,多数人去“落实”,这种课充其量不过是“批量生产的拷贝”,其必然缺乏创造性。

许多人认为学习期间的任务只是接受,将来工作时才需要创造,殊不知创造性是从小养成的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如果课堂教学向无创造性,势必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复制型的思维方式、非创造性的人格,将来也难以有创造。

3.一堂好课,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

没有个性就没创造。

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整齐划一、面面俱到地分项目评价教师的—堂课是否优秀,有鼓励平庸的危险,因为许多创新给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出圈”、“片面”、“偏激”等等。

4.一堂好课,应该是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不是直线中的一个点。

现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往往首先看它是不是完成了教学目标,而这目标却是教参或上级规定的,是线性的(即机械的“知识点”,“章节过关”),而且统得过细过死。

其实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网络,知识的网络,人的发展的网络。

教学效果要“算总帐”。

评价一堂课,要问教师自己是怎么策划的,这堂课在他的整个教学网络中处于什么位置,达到目的没有,而不能用评价者的一把刻度过密的直尺来衡量。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引言: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过程,而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当代教育中,一堂好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那么,一堂好课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呢?一、明确的教学目标一堂好课首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于学生在一堂课中应该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描述。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的重点和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生动的教学内容一堂好课的内容应该是生动有趣的。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材内容、生动的教学案例、有趣的活动设计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生动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一堂好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不同的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四、积极的教学态度一堂好课的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积极的教学态度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关注和鼓励,以及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积极的教学态度,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五、有效的评估方式一堂好课的评估方式应该是有效的。

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判断和反馈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成绩,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改进和提升。

六、积极的课堂互动一堂好课应该有积极的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答环节,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和能力的提升。

七、鼓励创新和批判思维一堂好课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要素:
1. 教学目标明确:好课应当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清楚地知道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将目标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2. 教学内容有深度:好课应当深入探讨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在深入探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3. 教学方法多样化:好课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4. 学生参与度高:好课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且能够提供适当的反馈和评价。

5. 教学过程有条理:好课的教学过程有条理、逻辑清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6. 评价和反馈及时准确:好课应当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7. 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好课的课堂氛围应当积极向上,充满鼓励和支持,学生们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学习,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过程有条理、评价和反馈及时准确、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等要素。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节好课的基本特征。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如下:
1. 目标明确:教师在课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目标,使学生清楚学习的方向。

2. 重点突出:一堂课应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3. 学生高度参与:好课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新内容生成:好课不仅需要教师传达预设的知识,还需要在课堂互动中生成新知识,这是宝贵的课堂资源,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梯。

5. 相关拓展:在课程结束时,适当的课外拓展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视野,增加求知欲,是课下学生自我提高的重要引导。

6. 启发心智:一堂好课除了知识的获取,还要对学生的心智有所启发。

适时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关注、对自我的关注、对世界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这六大标准可以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向。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上获得感,更能让学生有思想上的感悟和升华,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有知识理解的深度。

一堂好课应该有足够的深度,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程度,更关系于学生的理解深度,不能浅尝辄止地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了解。

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深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二,有思维拓展的广度。

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具备广泛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突破单一学科、单一知识板块的限制,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地认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他们的学科视野和思维广度。

第三,有教学评价的效度。

好的课程应该有合适的度量和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如作业、测试、讨论、学业述评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第四,有难易快慢的适度。

上好一堂课应该保持适度,即教学过程中的难度、节奏都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控好课堂节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步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兼具深度、广度、效度和适度四个标准,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入、广泛、评价及时有效、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上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思。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享受,是一次心灵的启迪,更是一次成长的契机。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一堂好课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内容。

这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准备,深入了解所要讲授的知识,做到知识点全面、深入,并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充实的知识体验。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具有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生动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老师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结合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再次,一堂好课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分析、实践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思维的升华和提升。

最后,一堂好课应该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严谨认真,不马虎敷衍,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同时,教学管理也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纪律,确保教学秩序的良好。

综上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只有在丰富的知识、生动的教学方式、启发性的引导和严谨的教学管理下,才能构成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带来更多更好的教学体验,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人生中难忘的美好回忆。

一堂好课应具备的六个要素

一堂好课应具备的六个要素

一堂好课应具备的六个要素
1.不存在科学性问题的高效率的课。

2.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课。

3.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

4.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的课。

5.合理使用课件等音像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

6.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各自完整生命成长的课。

▲优质课的综合标准——“六有”
“有魂”,指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明确,并确实将其置于三维教学目标之首,真正予以落实。

“有神”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有序”指能够采用板块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板块之间的过渡紧凑、自然;教学思路清晰,结构构建合理,整个教学过程优化顺畅。

“有生”指有生成,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有色”指有比较鲜明的教学特色。

“有效”指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即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学生学有收获。

一堂好课的8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8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8个标准1.高效的教学方法:一堂好课应该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

2.清晰的教学目标: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清楚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这堂课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3.丰富的教学资源:一堂好课应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等。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互动的教学方式:一堂好课应该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合理的教学设计:一堂好课应该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

6.鼓励创新和思考:一堂好课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7.反馈和评价: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反馈和评价机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8.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一堂好课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总之,一堂好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高效的教学方法、清晰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资源、互动的教学方式、合理的教学设计、鼓励创新和思考、反馈和评价以及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教师可以打造一堂精彩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真正的收获。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恰当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有良好的互动效果,师生关系和谐。

1、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扩展资料:老师讲得精巧、精致、精彩,应该通过使学生兴奋、活跃、积极地参与探究,转化为学生的精彩,转化为课堂的精彩。

如果老师的高、精、尖的展示,游离于课堂,间离了学生,会变成对学生的压抑,那么这样的所谓精彩要受到追问、叩问,因为一节成功的课落脚点不是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学生学得好不好。

课堂自然是要解决问题,这样一种〃解构和建构〃的循环,不是以解决所有问题为〃能事〃的,带着问题进教室的学生,在探究合作解决了问题,同时还要带着更多问题和疑问,尤其是带着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走出课堂的
这才是真的成功。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一堂好课,需要有标准的口诀来指导。

以下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1. 知识点要清晰,讲解要详细。

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知识点要清晰,讲解要详细。

教师需要对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互动要积极,气氛要活跃。

一堂好课的第二要素是互动要积极,气氛要活跃。

教师需要积极地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教师需要营造一个活跃的气氛,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3. 练习要充分,反馈要及时。

一堂好课的第三要素是练习要充分,反馈要及时。

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地给学生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4. 资源要丰富,技术要先进。

一堂好课的第四要素是资源要丰富,技术要先进。

教师需要利用各种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同时,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利用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5. 知识要实用,思维要拓展。

一堂好课的第五要素是知识要实用,思维要拓展。

教师需要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师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6. 教学要有激情,教育要有责任。

一堂好课的第六要素是教学要有激情,教育要有责任。

教师需要对教学充满激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专业。

同时,教师需要对教育负起责任,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教育。

以上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

只有教师能够做到以上六点,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全面的教育和提高。

一堂好课的八个基本要素

一堂好课的八个基本要素

一堂好课的八个基本要素目标明确(明确本堂课要向受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对象清晰(根据受众来设计教学)、主题突出(围绕主题筛选、组织讲课素材)、条理清晰(精心组织课程架构)、重点突出(内容要有的放矢以突出重点)、案例典型(使课堂气氛更为生动)、互动适宜(有利于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仪式感(需要授课者注重仪式感的营造)。

1、目标明确除了要把知识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受众,还应该明确本堂课要向受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这就是一堂课的目标,它是引导受众的一条暗线,需要授课者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以照应授课目标。

比如本堂课若是想要培养受众的发散思维能力,就适当准备启发性的例子,让听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

2、对象清晰要听课的是哪部分群体?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年龄层次?他们的知识结构如何?这些是在设计一堂课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受众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包括语言表达,授课深度和难易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授课的知识内容被很好地吸收和理解。

3、主题突出写作需要确立主题,演讲需要确立主题,讲课同样需要确立主题,并且鲜明的主题就像英明的将帅,可以统领全课,所以,一堂生动有趣的课一定是主题突出的。

要做到主题突出,最重要的是要围绕主题筛选、组织讲课素材,选择的素材是要能照应主题、和主题密切相关的,而不能照应主题且和主题无关的素材要敢于舍弃。

4、条理清晰一堂好课不会是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的。

清晰的条理、层次分明的结构有利于帮助听众建立知识的框架,有利于听众准确地理解知识,所以授课者要精心组织课程架构,层次如何安排,各部分的中心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怎样衔接和过渡,都需要授课者精心设计。

5、重点突出一篇流水账似的文章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节流水账似的课堂同样也不会让听众有更多的收获,所以授课内容要有的放矢以突出重点,让听众明确重点要掌握什么,才能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要如何突出重点呢?首先对所要讲解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同时适当借助表达技巧,比如语气的加重和停顿等突出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好课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随着课程改的深入,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大家都想给“好课”一个比较准确的界定。

下面,笔者以初中历史课为例谈谈一节好课应具备的条件。

一、好课是实用的、常态的新课程下历史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变革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历史课堂出现了生机与活力。

但是,有些课只适合让人在特定的时间里去“观摩”,而不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再现。

也就是说,有些课看起来完美,但缺乏推广价值。

比如说有些公开课,设计精巧独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连授课教师都不能不承认,平时的大多数课不是这样的。

因为,一节公开课的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设计流程一般是这样的:第一步,选课。

选容易设计学生活动、容易引起学生兴奋点的课。

第二步,构思,包括整个教学设计和安排。

第三步,师生的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或进行历史剧表演,或进行辩论,准备辩论稿。

第四步,教师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按照教师预定的教学需要修改学生的作品。

二、一堂好课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必须是无误的教师的知识体系制约着教学效果,对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也产生了影响。

历史需要考证,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许多历史之谜被揭开,历史真实被还原。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史学素养,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教学内容,以适应课改需要。

笔者所在学校一、二年级历史课大都是语文教师兼任,听课中时常听到教师由于理论素养欠缺,疏于学习,史学观点大都源于自己学生时代教师传授的观点,受困于“传统语境”或“革命语境”影响,常常对历史人物脸谱化、传统化,历史事件格式化,说严重一点是用“腐水”浇灌学生。

如:评价历史人物左宗棠,左宗棠为维护清朝统治,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人们传统观念往往把他推到正面人物的背面,太偏颇了。

从其一生看,左宗棠是真正的英雄、爱国者,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是他拍案而起,挺身而出。

央央中华民族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只有他铮铮铁骨的声音,是他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系在一起,是他率领湖湘子弟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自己的民族精神,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收复六分之一的国土。

在洋务运动中,他创办福州船政局,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致于这个无拘无束、太强硬的汉人死后,慈禧太后诏谕各省,追封左宗堂为太傅,恩谥“文襄”。

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正确的理解和全面把握,才能真正做到课标中要求的“确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一堂好课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历史课程改革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这就是讲: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主体,必须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必须关注受教育者富有个性的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

主体与主导是不可分割的课堂教学统一体,提倡学生为主体,就是让主导有落脚点,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为前提而存在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合理安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讨论问题,以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历史问题的习惯。

也可通过演课本剧、讲故事会、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参与历史学习,最终达到良好学习效果。

当然,在同一个教室里,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主体情况,创造适合他们的表现机会,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地、合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课堂才能更加有生命力。

自然也就为一堂好课。

四、一堂好课是实用的常态的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师不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变革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历史课堂也出现了生机与活力。

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设计精巧独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笔者总觉得这样的课只适合人在特定时间里去“观摩”。

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课他是给听课老师讲的,参赛用的,是为了展现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等,所有程序都是预设的,这样的课呈现出来表演性强,是非常态的。

虽然完美,笔者认为缺乏推广价值,因为这样的课堂缺乏师生思维的碰撞,体现不出教师的应变能力与学生的“认知冲突”,体现不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师生互动中对知识的共建。

有的教师指出“一堂好课是自然生成的”。

即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了超出教学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的课堂,笔者认同这种看法。

通过开展优质课比赛,进行历史课教学研讨,推广教学经验、教改成果,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途径。

但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课应该是平实而不是作秀,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什么时候都可以上,换了他校的学生也可以上。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元的,但所有好课的共性应该是向学生传达尽量准确的历史信息,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新课程赋予了教师这一权力。

时下,教育界带有作秀表演成分的“公开课”、“观摩课”长盛不衰。

一些学校也敞开校门,邀请家长及社会人士参与观看教师是如何上课的。

但是,怎样评价一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包括有些教师在内,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最近读了一则记者专访,有记者就一堂好课的标准问题,采访了我国教育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

叶澜认为,什么是一堂好课没有绝对标准,但有一些基本要求。

叶教授所说的“基本要求”,大致体现在五个方面。

基本要求一:有意义叶教授说,就一节课而言,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的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基本要求二:有效率叶教授介绍,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

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基本要求三:生成性所谓“生成性”,叶教授认为,这节课不是完全由教师预设好的,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基本要求四:常态性叶教授说出,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在没有新的东西呈现。

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的独特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的就是让教师淡化公开课、观摩课的概念。

在她看来,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究课”。

因此,她告诫老师们:“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那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

”她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基本要求五:有待完善叶教授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

只要是真实的课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公开课、观摩课要是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

她认为,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有待完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同时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浅谈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综合组吴春花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重视,信息技术老师也越来越受重视,信息技术老师更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学生利用教师讲课的时间玩游戏,利用做练习的时间聊天,利用讨论的时间说笑。

用一个字来形容信息技术课堂就是“乱”。

滋生“乱”的环境就是微机室,学生在微机室上课时更容易转移注意力;面对一台电脑,拥有整个世界。

上课环境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暴露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加突出,课堂管理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管理,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笔者认为,必须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两手都要硬。

一、“硬件”是指信息技术课堂的管理制度1、与学生签订“信息技术课堂公约”是课堂有效管理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半。

”每当我接手新的班级时,都会要求学生拟定一份“课堂公约”,“公约”的内容简单易记:不带零食、对号入座、不玩游戏、不聊天、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为了提醒学生遵守,我特地在机房的门口贴了一张“合同”,将内容放到了每台电脑的桌面“背景”上,用硬盘还原卡保护起来,时时处处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自己的承诺。

久而久之,“课堂公约”就成了学生心中默认的规则,不仅提高了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学生在适应这些规则后形成了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了对“课堂公约”的认同感。

2、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定座”是课堂有效管理的保障信息技术课的主阵地是微机室,如果座位让学生随意坐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一部分学生每次都急急忙忙跑到微机室的角落占座位,而违纪现象往往也是由这个角落滋生出来的。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为学生设置了固定机位,为每一个班级做了上机座次表,把经常违纪的学生安排在讲桌旁边的座位,便于教师管理。

在学生欲违反纪律时教师参照上机座次表直呼其名,会使学生感到既惊讶又敬佩,马上收敛不当行为。

另外,为了便于信息技术的合作探究教学,我将学生进行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得每个学习小组里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互相搭配,不同小组大致平衡,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还有利于小组间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

二、“软件”是预防学生犯错误的有效管理。

1、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课堂管理最有效的方法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主动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