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诊断学名解.doc

合集下载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

发热名词解释1.发热(fever)2.稽留热(ontinued fever)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5.波状型(undulant fever)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问答题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趋高热41℃以上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③多系统症状询问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⑤诊治经过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绪论问诊)2015年9月第8版诊断学

(绪论问诊)2015年9月第8版诊断学

临床资料的获得重要的是要亲自掌握 和全面了解。
2021/1/14
10
INQUISITION
2021/1/14
11
PHYSICAL EXAMINATION
2021/1/14
12
2021/1/14
SPIDER ANGIOMA
13
2021/1/14
14
2021/1/14
15
2021/1/14
16
4、冶游史、性病史
(七)婚姻史(marital history )
(八)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 )与生育史
(childbearing history )
14 —3——6 2012年2月18日(或48岁)
28—30
(九)家族史(family history )
2021/1/14
43
(五)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1、呼吸系统 2、循环系统 3、消化系统 4、泌尿系统 5、造血系统 6、内分泌及代谢 7、神经精神系统 8、肌肉骨骼系统
2021/1/14
42
问诊的内容
(六)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1、社会经历
2、职业及工作条件
3、习惯与嗜好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yunmeng1972@ QQ:1025668330
2021/1/14
2
绪论和问诊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研室 黄松
诊断学(diagnostics)的定义
• 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 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 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程,是临床各科的入门和基础。

诊断学名称解释

诊断学名称解释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世界大学城标签:诊断学名词解释 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 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
6.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常发生在夜间,病人平卧时淤血加重,于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轻者经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小时,有些病人伴有咳嗽.咳泡沫样痰.有些病人伴支气管痉挛,双肺干罗音,与支气管哮喘类似,又称心源性哮喘.重症者可咳粉红色泡沫痰,发展成急性肺水肿.本质是体静脉淤血所致,常见于左心衰。
7.酸中毒大呼吸:当有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快的呼吸,使机体代偿性地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该呼吸又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
8.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由于严重肺瘀血,患者感胸闷、气急,被迫取坐位,伴气喘、面色青紫、出汗,有哮鸣音,咯大量浆液性粉红色痰,两肺底有湿性啰音,心率加快。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9.黄疸:血中胆红素浓度大于34.2umol/l时,致使巩膜、皮肤、粘膜、体液和其它组织发生黄染。
二、名词解释
1.Kussmaul呼吸:当有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快的呼吸,使机体代偿性地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该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
2.颈静脉怒张: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 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若取30—45度的半卧位时颈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
8.脑膜刺激征:脑膜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可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的肌群发生痉挛,
当牵扯这些肌肉时,被检者可出现防御反应。包括颈项强直、克匿格氏征、布鲁金斯基征。
二、名词解释
1. 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

诊断学(名解+填空+简答+论述+重点+回顾)

诊断学(名解+填空+简答+论述+重点+回顾)

诊断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发热:致热源作用于抗体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2、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远曲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形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可随尿排出,尿中多量出现是肾脏病变的主要特征。

3、脉搏短绌:当心房颤动时,脉率少于同时测定的心率的脉搏脱落现象。

4、主诉:患者本次就诊感受最明显、最重要的症状或体征,也即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5、啰音:呼吸音之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音。

6、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平均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

7、发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的现象。

8、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9、紫癜:皮下出血直径为3~5mm。

10、黄疸: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并渗入组织,使巩膜、皮肤和黏膜等发生黄染的现象。

11、人工对比: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12、移动性浊音:因体位不同而产生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可见,是检查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方法。

13、肺野:含有空气的肺组织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

14、症状:机体在患病状态下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病人的主观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15、脑膜刺激征:脑膜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可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的肌群发生痉挛,当牵扯到这些肌肉时被检查者出现防御反应。

16、三凹征:在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的凹陷。

17、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5%。

18、病理反射: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9、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大于100mg/L或150mg/24h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

20、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

21、心脏杂音: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

诊断学课件:诊断学第八版(陈志坚)

诊断学课件:诊断学第八版(陈志坚)
③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但抗体必须与抗 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才能启动效应功能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IgG IgM ④可分为 IgA IgE
IgD
( IgD的血清水平,一般没有临床意义)
⑤各类免疫球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 重链结构不同→抗原性也不同。 IgG→ r 链;
IgM→μ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 参考值 正常人为阴性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临床意义:
1 、多发性骨髓瘤占M蛋白血症的35%~65%, 其中IgG型占60%左右
IgA型占20%左右; IgD和IgE型罕见。
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2、巨球蛋白血症占M蛋白血症的9%~14%,
血液中存在大量的单克隆IgM, 80%的 M蛋白为κ轻链,20%的M蛋白为λ轻链。
IgE型MM 重链病 肝脏病 结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 各种过敏疾病
②IgE降低
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缺乏症 恶性肿瘤 免疫抑制疗法后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五) 血清M蛋白检测
❖ M蛋白(M protein,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单克隆B淋 巴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 Ig分子或分子片段(如轻链,重链等),一般不具有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
IgA 血清型IgA
分泌型IgA (SIgA)
临床意义
10% ~15% 外分泌系统
IgA型MM

SLE 类风湿关节炎

高 肝硬化

湿疹
肾脏疾病等;
反复呼吸道感染 非IgA型MM 重链病 轻链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第八版诊断学名解.doc

第八版诊断学名解.doc

1. 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热的分度:低热 ~38℃;中等度热 ~39 ℃;高热 ~41 ℃;超高热 41 ℃以上。

2.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39~40 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 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驰张热:体温常在39? 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 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体温渐升至39 ?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持续数天后规律性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交替一次。

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3.热型: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

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4.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按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水肿,按发生机制可以分为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5.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咳出者。

骤发大量的咯血可从口腔涌出,甚至导致呼吸道血块阻塞,引起患者窒息死亡或者休克。

6.症状 : 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7.体征 : 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如皮肤黄染 , 肝脾肿大.8.放射痛(牵涉痛):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该器官某部位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

9.呼吸困难 : 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 , 呼吸费力 : 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 , 重者鼻翼扇动 , 张口耸肩 , 甚至出现发绀 , 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 , 并伴有呼吸频率 , 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 , 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 , 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第八版诊断学之症状学(发热)

第八版诊断学之症状学(发热)

第八版诊断学之症状学(发热)第一节发热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

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1(1)子等。

中枢,(2)、肿,使调定点(停2(1)(2)(3)12⑶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溶血反应等。

⑷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⑸血栓及栓塞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和肢体坏死,通常称为吸收热(atisorption fever)。

⑹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为中枢性发热。

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过多所致。

⑺皮肤病变:皮肤广泛性病变致皮肤散热渐少而发热,见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

慢性心力衰竭使皮肤散热减少也可引起发热。

⑻恶性肿瘤:各种肿瘤均有可能出现发热。

⑼物理及化学因素:如中枢、大手术后、内出血、骨折、大面积烧伤及重度安眠药中毒等。

⑽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范畴。

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1)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

2)感染治愈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愈。

此系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但必须与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潜在的病灶(如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

诊断学(第八版)诊断学(第版)八版)

诊断学(第八版)诊断学(第版)八版)

诊断学(第八版)简介《诊断学(第八版)》是一本介绍医学诊断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材。

本书附带了详细的解剖图和丰富的病例分析,旨在帮助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第一章诊断学概述本章介绍了诊断学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诊断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它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从而确定患者疾病的性质和原因。

本章还介绍了诊断学的分类和基本原则,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本章详细介绍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病史采集是诊断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询问患者详细的病史,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和症状变化情况。

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听取心肺音、触诊患者体表等方式来探查患者的体征,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第三章实验室诊断学本章介绍了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术。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患者疾病状态的信息。

本章讲述了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并对其解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第四章影像学诊断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

影像学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X线、CT、MRI等设备,医生可以观察和分析患者内部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本章详细讲解了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原理、适应症和检查操作方法,并以临床病例进行实际应用的演示。

第五章病理学诊断学本章介绍了病理学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病理学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病理诊断。

本章讲述了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和技术,如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并通过病例分析展示了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六章诊断学进展和展望本章回顾了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展望了诊断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增加,诊断学将继续发展并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手段。

诊断学各类名解

诊断学各类名解
的月经期,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7.腹部凹陷--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至耻 骨的水平线。 8.条纹--又称腹纹, 多分布在下腹部.白纹可见 于肥胖患者; 妊娠纹呈淡蓝色或粉 红色,产后则呈银白色, 紫纹是皮质醇增多症 的一个常见的征象, 除下腹和髂部 外还出现于大
腿上部,臂外侧和髂嵴下部。佳美文印整理 9.Grey-Turner症--左腰部呈蓝色, 为血液自腹 膜间隙渗到侧腹壁的腹膜外组织 间隙所致, 常见
整的住院病历。
8。病程记录: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全部病情变 化及诊断治疗过程的记录。 9。病历:病历(case history)是记载病的发 生,发展,诊断以过及转归的医疗记录,是临床医
师对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归
纳,整理后书后的文字记录。 问诊名解 1.问诊--为临床基本诊断方法之一, 是医师通 过科学的询问达到了解疾病的起因 , 发展, 经
气吸入困难,吸气时发生一种高调的音响,称为蝉
鸣样呼吸。常伴有“三凹征”。多见于喉头水肿,痉
挛或喉癌、气管异物等。也可见于百日咳病人阵发
性咳嗽之后。 10。触觉语颤: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 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志共鸣振动,
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这种振动称为触觉语颤
(vocal tactile fremitus)。 11。空瓮音(amphoric note):是鼓音的一 种,叩诊时具有金属性回响, 颇似以手指弹击充
折处形成一个突腔,称为肋膈突(sinus
phrenicocostalis)。该突有2~3个肋间距离,当
深吸气时也不能被肺组织完全充满。 26。胸膜摩擦感:当胸膜有炎症时,脏层与 壁层胸膜之间因纤维蛋白沉着而使接触面变粗糙,
呼吸运动时相玛摩擦,用手可触到似皮革互相摩擦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病史采集:即问诊,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和回答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体格检查: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检体诊断: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

实验室检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核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问诊: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提问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热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结核、化脓性炎症。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绪论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咳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吞咽困难第十二节呕血第十三节便血第十四节腹痛第十五节腹泻第十六节便秘第十七节黄疸第十八节腰背痛第十九节关节痛第二十节血尿第二十一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二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三节尿失禁第二十四节排尿困难第二十五节肥胖第二十六节消瘦第二十七节头痛第二十八节眩晕第二十九节晕厥第三十节抽搐与惊厥第三十一节意识障碍第三十二节情感症状第二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与医德要求第一节问诊的重要性第二节问诊的医德要求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三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觉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检查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检查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检查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二节骨髓细胞学检查第三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血管壁检测第二节血小板检测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纤溶系统检测第六节血液流变学检测第七节血栓弹力图检测第八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查第二节粪便检查第三节痰液检查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疾病的各种实验诊断项目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疾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体液免疫检测第二节细胞免疫检测第三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四节自身抗体检测第五节感染免疫检测第六节移植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四节床边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厚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测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测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测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第一节住院病历第二节门(急)诊病历第三节表格式住院病历第三章电子病历第七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一节搜集临床资料第二节分析、综合、评价资料第三节提出初步诊断第四节验证或修正诊断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一节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及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临床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第四节循证医学在临床思维中的应用第五节临床诊断思维的特点与常见诊断失误的原因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第一节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第二节诊断书写要求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附录二:临床检验参考值。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物理诊断部分)发布时间:2007-05-30 浏览次数: 12006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科学。

诊断学内容:病史采集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的过程又称病史采集问诊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发热:正常人体温因受大脑皮层及下部体温中枢的控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与散热过程,而保持相对恒定,在某种情况下,体温中枢兴奋或功能紊乱或产热过多,散热过少,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围.稽留热:恒定在39~40以上高水平,数天或数周。

24小时波动范围不大于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上。

间歇热:聚升到高峰后持续数小时,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到数天,高热和低热反复交替出现!见于捏积。

波状热:逐渐39以上,数天逐渐下降到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声高,反复!见于布鲁病。

回归热:聚升到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聚然下降到正常。

高热器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件于回归热病。

霍奇金病,周期热。

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分类:心,肾,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如粘液性水肿和特发性水肿.因素:1纳税出溜2毛犀血管绿国压增高3毛犀血管通透性增高4血浆交替渗透压降低5淋巴汇流受阻,心源性水肿,右心衰竭的表现。

机制是有效循环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储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

毛舌:也称黑舌.舌面敷有黑色或黄褐色毛,故称毛舌,此为丝状乳头缠绕了真菌丝以及其上皮细胞角化所形成.见于久病衰弱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地图舌:舌面上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隆起部分,状如地图称为地图舌.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排除。

诊断学名解

诊断学名解

1.问诊(i n q u i r y):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诊断的一种疗法。

2.症状(s y m p t o m):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其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3.体征(s i g n):指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4.发热(f e v e 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5.稽留热(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6.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7.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8.波状热(undulant fever)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9.回归热(recurrent fever)指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10.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11.水肿(e d a m a):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咯血。

13.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它常是促使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正常人体温为36-37℃左右。 影响因素: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
劳动、进餐、高温环境、经前等可略高于正 常;老人体温低于青壮年
3
发生机制(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
1.外源性致热源 : (exogenous pyrogen)
1、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2、炎症渗出物;3、抗原抗体复 合物;4、某些类固醇物质;5、 多糖成分及多核甘酸,淋巴细胞 激活因子等。
11
临床表现_热型fever type
弛张热(败血症热型): 39 ℃以上,24小时波 动范围超过2 ℃,但都 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 于败血症、风湿热、重 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
12
临床表现_热型fever type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 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 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 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 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 炎等。
机制: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淋巴回流障碍等。 伴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表现
30
病因及临床表现

1.全身性水肿
(4)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的水肿
甲减:粘液性水肿,特点:非凹陷性,不受体位影响, 水肿部位皮肤增厚、粗糙、苍白、温度减低;
甲亢;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腺垂体 功能减退;DM
咳痰(expectoration) 通过咳嗽把气管、支气管的分 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排出的过程。
38
发生机制
咳嗽是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到刺激引起的。
来自耳鼻咽喉支气管胸膜等感受区的刺激传入延髓咳嗽中枢,该中 枢再将冲动传向喉下神经、膈神经和脊髓神经,分别引起咽肌、膈 肌和其它呼吸肌的运动来完成咳嗽动作,表现为深吸气后,声门关 闭,继以突然剧烈的呼气,冲出狭窄的声门裂隙产生咳嗽动作和发

最新第八版诊断学重点

最新第八版诊断学重点

诊断学重点名解后面加两个实例1.病史采集:即问诊,是通过医师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收集患者相关资料的过程,目的是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诊治经过过程,为诊断提供依据。

2.症状: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心悸。

3.体征:医师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

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

4.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5.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改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6.高热期:是指体温上升达到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

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7.体温下降期: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此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8.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9.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0.水肿: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1.心源性水肿病因:主要是右心衰的表现,还可见于某些缩窄性心脏疾病。

机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决定水肿程度)以及静脉淤血,组织液回吸收减少(决定水肿部位)特点: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对称性、凹陷性水肿)。

12.肾源性水肿病因: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机制:肾排钠水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可发展为全身水肿(下行性水肿)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表现。

13.肝源性水肿病因: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机制:肝静脉回流受阻,肠淋巴液生成增加,钠水潴留,有效胶体渗透压降低。

特点: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渐向上发展,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诊断学(第八版)

诊断学(第八版)

目录绪论第一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四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咯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呕血第十二节便血第十三节腹痛第十四节腹泻第十五节便秘第十六节黄疸第十七节腰背痛第十八节关节痛第十九节血尿第二十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一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二节头痛第二十三节眩晕第二十四节晕厥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诊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三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第一节住院期间病历第二节门诊病历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三节血细胞形态特征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血管壁检测第二节血小板检测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第六节血液流变学检测第七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测第二节粪便检测第三节痰液检测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第二节血清补体检验第三节细胞免疫检测第四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五节自身抗体检测第六节感染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查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查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查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一、导尿术二、胸膜腔穿刺术和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术三、经皮肺穿刺术四、腹腔穿刺术五、心包腔穿刺术六、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肝穿刺抽脓术七、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八、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九、淋巴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十、腰椎穿刺术十一、中心静脉压测定十二、眼底检查法十三、PPD皮肤试验绪论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诊断学(第八版).-第九版诊断学

诊断学(第八版).-第九版诊断学

目录绪论第一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四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咯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呕血第十二节便血第十三节腹痛第十四节腹泻第十五节便秘第十六节黄疸第十七节腰背痛第十八节关节痛第十九节血尿第二十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一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二节头痛第二十三节眩晕第二十四节晕厥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诊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三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第一节住院期间病历第二节门诊病历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三节血细胞形态特征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血管壁检测第二节血小板检测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第六节血液流变学检测第七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测第二节粪便检测第三节痰液检测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第二节血清补体检验第三节细胞免疫检测第四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五节自身抗体检测第六节感染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查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查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查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一、导尿术二、胸膜腔穿刺术和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术三、经皮肺穿刺术四、腹腔穿刺术五、心包腔穿刺术六、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肝穿刺抽脓术七、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八、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九、淋巴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十、腰椎穿刺术十一、中心静脉压测定十二、眼底检查法十三、PPD皮肤试验绪论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热的分度:低热 ~38℃;中等度热 ~39 ℃;高热 ~41 ℃;超高热 41 ℃以上。

2.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39~40 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 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驰张热:体温常在39? 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 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体温渐升至39 ?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持续数天后规律性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交替一次。

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3.热型: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

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4.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按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水肿,按发生机制可以分为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5.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咳出者。

骤发大量的咯血可从口腔涌出,甚至导致呼吸道血块阻塞,引起患者窒息死亡或者休克。

6.症状 : 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7.体征 : 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如皮肤黄染 , 肝脾肿大.8.放射痛(牵涉痛):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该器官某部位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

9.呼吸困难 : 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 , 呼吸费力 : 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 , 重者鼻翼扇动 , 张口耸肩 , 甚至出现发绀 , 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 , 并伴有呼吸频率 , 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 , 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 , 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11.酸中毒性大呼吸: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强烈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呼吸中枢引起的呼吸困难,其特点为呼吸深长而规则,常伴鼾声。

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2.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竭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13.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 , 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 . 发生时 , 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 , 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14恶心:指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呕吐:通过胃的剧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5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 ( 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 ,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 ) 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血液经口腔呕出。

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16.便血: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便血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黑色。

17 隐血( occult blood ):消化道少量出血,粪便颜色不变,必须隐血试验才能发现便中带血。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每日5ml 以下,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

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

18里急后重:即肛门坠胀感。

感觉排便未尽,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感轻松,提示肛门直肠疾病,痢疾、直肠炎、直肠癌、原发性腹膜炎19柏油便 : 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 , 则因红细胞破坏后 , 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 , 使得粪便呈黑色 , 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 , 类似柏油 ,20腹泻( diarrhea )是指大便频率的增加和性状的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食物。

按发生机制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病程超过两个月)21三凹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大气管的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

22黄疸:是指由于循环血中胆红素过多,而引起的皮肤、粘膜、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

分为显性黄疸和隐性黄疸:当血清胆红素>μmol/L (mg/dl) ,临床容易发现,称为显性黄疸;当血清胆红素在—μmol/L (,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23眩晕: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

24晕厥:是指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致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

发作时患者因肌张力小时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到底,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很少有后遗症。

25抽搐 (tic): 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 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26惊厥 : 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 称为惊厥27意识障碍 : 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 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 .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谵妄,严重的意识障碍为昏迷。

28 嗜睡 (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 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 经刺激可唤醒, 醒后能回答问题, 能配合体格检查 . 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意识模糊 (confusion): 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 . 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判断能力下降 , 出现定向力障碍 , 常伴有错觉和幻觉 , 思维不连贯 ., 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昏睡 (stupor): 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所问 , 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 须强烈刺激方能唤醒, 但生理反射存在 ., 但很快又入睡. 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谵妄 (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活动失调状态, 其特点为意识模糊, 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和幻觉 , 烦躁不安 , 言语紊乱 . 可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29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发射等可存在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

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深浅反射均消失。

31 生命征 (vital sign): 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 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32 被动体位 : 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 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33强迫体位 : 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 , 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 , 称强迫体位 .34被迫坐位:端坐呼吸,病人坐于床沿上,双手撑住膝部或扶持床边。

有利于膈肌下降便于胸廓辅助呼吸机参与呼吸运动,增加肺通气量,同时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

35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 , 双颊紫红 , 口唇轻度发绀 , 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36满月面容 : 面圆如满月 , 皮肤发红 , 呈多血质表现 , 常有座疮 , 唇可有小须 . 见于库欣综合征 (cu 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 .37角弓反张位:患者颈及脊背肌肉强直,出现头向后仰,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弓形。

见于破伤风及小儿脑膜炎。

38甲亢面容 : 面容惊愕 , 眼裂增大 , 眼球突出 , 目光闪烁 , 兴奋不安 , 烦躁易怒 , 见于甲亢39蜘蛛痣 : 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 形似蜘蛛 , 称为蜘蛛痣40玫瑰疹 : 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 ( 直径多为 2~ 3mm)、圆形斑疹 , 压之退色 . 这是对伤寒和副伤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皮疹41 直接对光反射: 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 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缩小, 移开光源后立即恢复, 称为 .42间接对光反射 : 用手隔开两眼 , 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反应 , 正常当一侧瞳孔受光刺激 , 另一侧也立即缩小 , 称为 .43集合反射(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一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

消失见于动眼神经功能损害、睫状肌和双眼内直肌麻痹44麻痹性斜视:由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所产生的斜视。

45眼球震颤:双侧眼球发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46Horner 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产生,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球下陷,同侧结膜充血和面部无汗。

47颈静脉怒张:在坐位或半坐位时,如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为异常征象,提示颈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48Louis( 胸骨 ) 角: 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

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膈交界和相当于第 4 或 5 胸椎水平。

49 肋脊角 : 由第 12 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称为肋脊角. 此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50 肋膈窦 : 胸膜腔内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 约有两三个肋间高度 . 由于其位置低 , 当深吸气时也不能完全被扩张的肺所充满51( 潮式呼吸 ) 呼吸 : 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 , 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 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 , 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 . 每一周期持续 30s 至 2min 不等 , 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 5~30s52 间停呼吸 :, 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数次后突然停止呼吸, 间歇短时间后又突然开始有规律地呼吸, 如此周而复始53 Kussmaul 呼吸 : 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 调整酸碱平衡 , 可出现深而快的呼吸54 语音震颤 : 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 , 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 , 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 , 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 ,故又称为触觉震颤 . 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 , 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55 间接叩诊 : 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 1 和第 2 指节作为扣诊板 , 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 , 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 , 以垂直的方向扣击于扳指上 , 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 该法目前应用最为普遍56Traube 鼓音区:左侧腋前线下方有胃泡的存在,故叩诊呈鼓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