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复习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时、分、秒。

1.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钟,走 1 大格是 5 分钟;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是 5 秒。

2.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

3.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的换算。

例如:2 时 = (120)分因为 1 时 = 60 分,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120 分。

经过时间的计算。

方法一:可以用钟面数格子,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钟。

方法二: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

例如:小明 8 时 30 分开始写作业,9 时 10 分写完,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9 时 10 分 - 8 时 30 分 = 40 分钟。

在解决时间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时间的起止时刻。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梳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梳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梳理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人教版)一、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3)×3表示3个(2)/(3)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例如:(2)/(3)×3=(2×3)/(3)=2。

2. 分数乘分数。

- 意义:表示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3)×(1)/(2)表示(2)/(3)的(1)/(2)是多少。

-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例如:(2)/(3)×(1)/(2)=(2×1)/(3×2)=(1)/(3)。

3. 小数乘分数。

- 计算方法:- 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按照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计算。

例如:0.5×(2)/(3)=(1)/(2)×(2)/(3)=(1×2)/(2×3)=(1)/(3)。

- 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再按照小数乘法计算。

例如:(1)/(4)×0.8 = 0.25×0.8=0.2。

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1. 乘法交换律。

- 内容:a× b = b× a。

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例如:(2)/(3)×(3)/(4)=(3)/(4)×(2)/(3)。

2. 乘法结合律。

- 内容:(a× b)× c=a×(b× c)。

例如:((1)/(2)×(2)/(3))×(3)/(4)=(1)/(2)×((2)/(3)×(3)/(4))。

3. 乘法分配律。

- 内容:(a + b)× c=a× c + b× c。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基础复习单元知识小结课文基础知识梳理一、字(一)易读错的字(三)注意笔顺二: 上: 口: 目: 耳: 手: 日: 田: 禾: 火: 虫: 云: 山:(四)易写错的字上:右上部是短横,不要写成长横。

口:第二笔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耳:内部是两横。

手:第四笔是弯钩,不要写成竖钩。

火:先写点和短撇,再写长撇和捺。

禾:第一笔是撇。

云: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山:第一笔是竖,不要先写竖折。

虫:最后一笔是点,写的时候注意不要漏掉。

八:撇低捺高。

(五)易混淆的字二、词(一)词语听写一天二手三个天上门口人口耳目目光手足手中日月水火禾苗虫子白云大山八天十月(二)近义词站——立行——走卧——躺(三)反义词分——合上——下今——古(四)词语归类①表示人称的词:你我他类似的词语:你们我们他们①表示数目的词语:一二三四五类似的词语:六七八九十①由反义词组成的词:上下类似的词语:黑白来去前后三、句子1.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2.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3.云对雨,雪对风,鸟对虫。

山青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语文园地知识梳理一、识字加油站1.读一读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2.记一记①六:一点一横在上头,一撇一点在下头。

②七:横和竖弯钩,加在一起就是“七”。

③这是一首谜语诗。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数字巧妙地运用到诗句中,让人印象深刻。

④从“片、无数、飞入、都不见”这些重点词语中得出谜底——雪花。

⑤数词: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二、字词句运用总结:从这三组汉字的字形上可以看出,汉字中有众多的形近字,一个汉字加一笔或两笔即可成为一个新的汉字,这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如:“人+“二”=“天”“口”+“十"=“田”“日”+“—”=“目”三、积累运用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嗨,小伙伴们!咱们来一起梳理一下三年级第一单元的那些重要知识点吧,就像整理我们心爱的小玩具一样有趣哦。

一、字词大集合。

1. 会认的字。

- 这个单元有好多有趣的生字呢。

比如说“坝”,就像水坝的坝,看到这个字就能想到拦住水的大坝,高高大大的。

还有“坪”,坪坝的坪,就像平平整整的一块地,我们可以在上面玩耍呢。

- “扬”这个字也很常见,它有好多意思。

当我们说“飘扬”的时候,就像国旗在空中飘扬,那种感觉可神气了。

2. 会写的字。

- 像“晨”这个字,早上的意思。

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是个“日”,就像早上的太阳,下面的部分可不能写错啦。

还有“装”字,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在装东西,这个字笔画有点多,要一笔一笔写清楚哦。

3. 多音字。

- “好”这个字,既可以读hǎo,像“好人”“好事”;也可以读hào,比如“爱好”“好奇”。

就像一个小调皮,有不同的身份呢。

还有“觉”,读jué的时候是“觉得”“察觉”,读jiào的时候就是“睡觉”啦,可别弄混了哦,不然这个小多音字会生气的呢。

二、课文内容。

- 这篇课文写了一所很特别的小学。

那里有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一起上课、一起玩耍。

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一样。

课文里描写了他们上课的情景,很安静,同学们都很认真;下课时又很热闹,大家在校园里做游戏、跳孔雀舞、摔跤呢。

- 我们还能从课文里学到很多描写学校的好词好句,比如说“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这让我们能想象出学校里五彩斑斓的样子。

- 泰戈尔写的这篇课文可充满了想象力。

把花当作人来写,花像孩子一样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的时候,花孩子们就放假了,他们跑出来,穿着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 这篇课文里有很多拟人的写法,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把东西当成人来写的方法,让我们的作文也变得更有趣呢。

比如说“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样写让整个森林都像活了一样。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字词部分1. 会认的字- 这个单元有好多生字呢。

像“昼”,这个字就是白天的意思,白天就是“昼”,晚上就是“夜”,可别搞混啦。

还有“耘”,和农业有关,“耘田”就是在田里除草之类的农活。

“稚”字很有趣,它表示幼小、幼稚,像小朋友那种天真无邪的感觉。

2. 会写的字- “昼”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是“尺”,下面是“旦”,笔画顺序可不能错哦。

“桑”字呢,上面三个“又”要写得紧凑一点,下面的“木”要稳稳地托住上面。

“晓”字左边是日字旁,因为和早晨、白天有关嘛,右边的“尧”也有它自己的写法,一笔一划都要写规范,不然这个字看起来就歪歪扭扭的。

3. 多音字- “供”这个字就很调皮,它有两种读音。

当它读“gōng”的时候,比如“供应”“供给”,就是提供东西的意思;当它读“gòng”的时候,像“供品”“供奉”,就和祭祀之类的有关啦。

还有“行”字,读“xíng”的时候可以是“行走”“行人”,读“háng”的时候就是“银行”“行业”了。

二、诗词部分- 这是范成大写的一首诗,诗里描写了乡村里大人小孩都忙忙碌碌的景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出去在田里干活,晚上回来还要搓麻线呢,农村里不管是男是女都有自己的活干,都很能干。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那些小孩子们虽然还不懂得怎么耕种织布,但是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呢,多可爱呀。

这里面有很多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很生动的画面,有农田、桑树,还有忙碌的大人和天真的小孩。

- 杨万里写的这首诗特别有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小孩子早上起来把铜盆里结的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

你看,小孩子的想法多奇妙啊。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冰的声音就像玉磬一样在树林里回荡,结果冰突然碎了,发出像玻璃碎在地上的声音。

从这首诗里能感受到小孩子玩耍时的那种快乐和童趣。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字词
1. 生字
- 会认:罩、屹、鼎、沸、贯、崩、恢、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
- 会写: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
2. 词语
- 奇观农历据说宽阔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霎时余波依旧
- 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坑坑洼洼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人声鼎沸
二、句子
1.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比喻、夸张)
2.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比喻)
3.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拟人)
三、课文内容
四、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词句段运用
- 读下面的词语,想象画面。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风烟花雷雨小狗
3. 书写提示:在横格中写字时,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4. 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一、商品和货币1、多种多样的商品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③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一、课文内容回顾
本单元的主要课文内容围绕着“品读《母鸡的一家》”展开,通过讲述母鸡带领
小鸡们度过困难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母爱和团结的重要性。

二、重点词汇复习
1.满腔热情:形容心中充满热情。

2.空白:没有文字或图画的处所。

3.愚蠢:愚笨、无知。

4.懂得:理解、领会。

三、语文知识点回顾
1.词语解释:要求孩子能够正确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如“雪花”、
“喜悦”等。

2.句子成分分析:让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提取主谓宾等句子成分进行分
析,加深对句法结构的理解。

3.阅读理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巩固:通过复述课文、写读后感等方式,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
能力。

四、课外拓展
1.针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身对母爱与团结的理
解。

2.可以组织学生创作类似题材的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五、学习方法指导
1.鼓励孩子多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帮助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2.注重课文内涵的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道理和价值观。

3.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为今后的
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3、蓝田人——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

时间:距今约160万年地点:陕西蓝田4、郧县人——目前考古学家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时间:距今约100万年地点:湖北郧阳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三、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2、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3、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1《邓稼先》生字元勋yuánxūn奠基diànjī 选聘xuǎnpìn 谣言y áoyán 背诵bèisòng 昼夜zhòuyè 昆仑kūnlún 挚友zhìyǒu 可歌可泣kěgēkěqì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 至zhì死sǐ不懈búxiè 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 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家喻户晓jiāyùhùxiǎo 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 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词语解释至死不懈xi 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 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 ìn :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l 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贬义词)任人宰z ǎi 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 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 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xi ǎn 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 ūn :立大功的人。

鞠j ū躬尽瘁cu 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 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 àn 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 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 ǎo :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 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必备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必备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必备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必备知识梳理

2023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总结注:★、考非选择题,下划线、易错点提示:常出现选择题,蓝色字体为新教材变动内容了解:考频较低可不看,选择题:需理解,易错选择题:需注意出题陷阱,大题:一般要记住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1坚持改革开放材料一般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保障民生、三农问题相关本节逻辑: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如何促发展-中国经济腾飞的表现意义第一目:改革促发展1.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改革?)(1)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

(内忧外患)(2)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了解)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站起来)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1956年(为富裕奠定基础)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富起来、强起来)1978年★3、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选择题)①总体: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对经济: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制度保障)③对社会: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人民力量)4、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选择题)时间和开端:1978年过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选择题易错点】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但只能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不能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1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三下第一单元复习【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音(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比喻句)(2)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排比句)2. 照样子,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课文知识梳理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1.《绝句》描写了春天的花草、燕子和鸳鸯,表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勃勃生机。

2.诗句解读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这两句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描绘出明丽的春天景色。

其中,“迟日”统领全篇,突出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使诗中的景物成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景图;“丽”“香”分别从视觉和嗅觉写春日的美好。

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动静结合】这两句是特写。

第三句写燕子在忙碌地衔泥筑巢,第四句写鸳鸯闲适地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用“飞”和“睡”分别描写燕子和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

3.问题探究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找一找。

江山、春风、花草、软泥、燕子、鸳鸯、沙滩等。

②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词语是:迟日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1.《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是诗人的想象。

2.诗句解读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两句描写了江南早春的风光。

“桃花”“春江”点明了季节。

诗人抓住鸭子戏水的典型细节来表现江水变暖,从而突出季节变化的特点。

②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联想】这两句呈现了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三句写岸边蒌蒿满地,芦苇刚刚冒出嫩芽。

全诗从江岸到江面再到江边,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画中江南早春的主要景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第四句是联想,诗人由萎蒿、芦芽联想到“河豚欲上”,写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

一单元梳理知识点总结

一单元梳理知识点总结

一单元梳理知识点总结1.1 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1.1 关于生活的社交技巧社交技巧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这包括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沟通技巧、解决冲突的方法等。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例如如何与人交往时保持礼貌,如何在沟通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等。

1.1.2 生活中的健康知识健康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也需要学习一些有关健康的知识。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学习了关于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健康知识,了解了一些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有帮助。

1.1.3 社交技巧与健康知识的应用除了学习这些具体的知识点之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分析了不同的情境,并且学习了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我们学到的社交技巧和健康知识。

1.1.4 单元知识点联系与应用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习了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

比如,在社交技巧与健康知识的应用部分,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我们的生活素养。

1.2 难点重点概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认为最有难度的地方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有机地结合。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仅仅是理解知识本身,更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行为和生活方式。

另外,整个单元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包括了社交技巧和健康知识两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细致地把握各个知识点,并且进行有机地联系。

1.3 知识点总结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社交技巧和健康知识两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比如,在社交技巧方面,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时保持礼貌、如何在沟通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复结目录1-4课文中心头脑第1课《白鹭》1.《白鹭》作者郭沫若,代表作有诗集《女神》。

2.6—8天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分别是:水田钓鱼图、闲立枝头图、傍晚低飞图。

3.白鹭美,美得像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白鹭的形状美,美得天然,美得恰到好处。

(2)白鹭的美还表现在与水田的协调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廓清的美”,为村落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白鹭是一首歌,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铿锵的歌。

全文描述了白鹭的形体、颜色和神态,赞颂了寻常事物中包含着的内涵美,表达了作者对寻常而高洁、朴素而美好的境界的追求和神往。

4.“清澄”一词一般形容水明澈透明,这里用来形容画面,寄义为“清新、纯净”,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性。

5.描写白鹭的古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李白《白鹭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第2课《落花生》1.作者课文围绕落花生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局部内容。

2.文章借写花生通知我们要研究花生不图浮名、冷静无闻、无私贡献的特性。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接纳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竹子——虚心正直,梅花——高洁顽强,蜜蜂——勤劳奉献,路灯——默默坚守4.歌颂贡献的古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第3课《桂花雨》1.桂花带来的美好回忆:桂花盛开时桂花的香气,摇桂花、晒桂花、食桂花。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故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寄义:母亲故乡的生活离不开桂花,故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以致生命的一局部。

桂花是没有区此外。

母亲并非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绪在体味它们,母亲的话表达了对故乡的酷爱与怀念。

3.“桂花盛开的时分,不说香飘十里,最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字词部分1.生字词-易读错字:“聒”(guō)噪、“畔”(pàn)、“葬”(zàng)身异国、“飕”(sōu)飕、“虬”(qiú)枝。

-易写错字:“糕”注意下面的“四点底”不要写成“一横”;“箩”注意右边是“罗”;“杭”右边是“亢”。

-多音字:“间”(jiān)隔、中间(jiàn);“涨”(zhǎng)潮、头昏脑涨(zhàng)。

2.词语解释-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和绘画。

-颇负盛名:相当有名。

-风欺雪压:形容遭受的困难多,处境艰难。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低头折节:低下头,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

二、课文内容1.《白鹭》-作者郭沫若,通过对白鹭的描写,赞美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鹭的美在于它的色素配合、身段大小适宜,一切都很适宜。

-重点语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2.《落花生》-作者许地山,通过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重点语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桂花雨》-作者琦君,回忆了童年时代摇桂花的快乐往事,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语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4.《珍珠鸟》-作者冯骥才,通过描写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重点语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写作方法1.借物抒情:在《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中,作者分别借助白鹭、花生、桂花等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六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词语辨析:学习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如“希望”和“期望”、“勇敢”和“胆小”等,通过比较和辨析,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词语搭配:学习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如“高兴得笑”、“伤心地哭”等,掌握正确的搭配方式,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流畅。

3. 语法知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等。

通过练习,掌握这些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学习提取关键信息、推理判断等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训练:学习写一些简单的作文,如描写人物、描写景物等。

通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朗润.(rùn)卖弄.(nong) 嫩.绿(nèn)窠.巢(kē)应和.(hè)薄.烟(bó) 喉咙.(lóng) 嘹.亮(liáo)黄晕.(yùn)抖擞.(sǒu)响.晴(xiǎng)安适.(shì)着.落(zhuó)贮.蓄(zhù)澄.清(chéng)萌.发(méng)衣裳.(shang)凄.冷(qī)草垛.(duò)浆.汁(jiāng)诱惑.(huò)驱.走(qū)粗犷.(guǎng)娇媚.(mèi)干涩.(sè)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蓑笠..(lìn..(suō lì)吝啬sè)酝酿..(yùn niàng)绿茵.茵(yīn)彩棱.镜(léng)咄.咄逼人(duō)淅.淅沥.沥(xī)(lì)二、重点词语烘托健壮地毯宽敞花苞铃铛屋檐化妆睫毛掩饰风筝胳膊狭窄瓢泼水藻三、重点释义(1)朗润:明亮滋润。

朗,明亮。

润,滋润、润泽。

(2)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窠巢:鸟兽昆虫的窝。

(4)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本是贬义词,文中是贬词褒用。

(5)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

(6)黄晕:昏黄,不明亮。

明辨易错花枝招展(7)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8)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9)舒活:舒展、活动(手脚等)。

(10)抖擞:振作。

(11)响晴:晴朗无云。

(12)温晴:温暖晴朗。

(13)安适:安静而舒适。

(14)名手:因文笔、技艺等高超而著名的人。

(15)贮蓄:储存,积聚。

(16)澄清:清亮。

(17)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18)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复习(2012-02-19 20:20:46)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复习一、复习课文:1、《找春天》一课仿写(1)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2)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2、《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

《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菜花)。

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

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笋芽儿》一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是(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长的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5、在《小鹿的玫瑰花》中,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他不仅美化了环境,为别人带来了快乐,而且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二、背诵、背写:1、背写第2课《古诗两首》。

2、背写第17页上的“读读背背”及补充的春联。

(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5)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

(6)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3、背诵第18页上的“宽带网”。

春天里开的花可真不少,有迎春花、玉兰花、杜鹃花,还有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许多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区花。

如洛阳是牡丹花,北京是月季花,澳门是莲花,香港是紫荆花,郑州是月季花。

三、听写:脱掉解放摇头躲雨探望小溪棉花解冻田野未来油菜发烧追赶宿舍光荣干枯徐州商店世界笋芽呼唤呼喊山冈轰动喊叫竹笋兄弟哥哥微笑安静拐弯浇水骨头终于感谢逐渐抽空躺椅四、比较组词:羞(害羞)俺(俺的)鹊(喜鹊)杜(杜鹃)容(容易)徐(徐徐)蔬(蔬菜)差(差别)掩(掩护)鹃(杜鹃)牡(牡丹)荣(光荣)除(除法)疏(疏远)未(未来)仍(仍然)冈(山冈)拐(拐弯)烧(烧火)冒(冒险)度(温度)末(末尾)扔(扔掉)岗(岗位)别(别人)浇(浇花)帽(帽子)渡(渡过)列(列车)绵(绵羊)探(探听)摇(摇头)躲(躲开)店(商店)枯(干枯)烈(热烈)棉(棉花)深(深浅)遥(遥远)射(照射)站(车站)苦(苦难)芽(发芽)菜(白菜)换(交换)第(第一)歌(唱歌)抽(抽水)净(干净)讶(惊讶)彩(彩色)唤(呼唤)弟(弟弟)哥(哥哥)油(石油)静(安静)微(微笑)才(刚才)西(西瓜)大(大家)安(平安)本(本来)呼(呼吸)薇(蔷薇)材(木材)牺(牺牲)达(到达)按(按时)笨(笨重)乎(胖乎乎)五、多音字:jiě (解放) bēn (奔跑) chōnɡ(冲浪) cánɡ(藏身)解奔冲藏xiè(解数) bèn (投奔) chònɡ(冲床) zànɡ(西藏)jī (茶几) chǔ(处理) sù (住宿) jǐn (尽管)几处宿xiǔ(一宿) 尽jǐ(几个) chù (到处) xiù(星宿) jìn (尽情)luò (落叶) sā(撒娇) zuān (钻研) láo (唠叨)落撒钻唠là(落下) sǎ(撒种) zuàn (钻石) lào(唠磕)ɡǔ (骨干) sàn (散步) dì (土地) shù (数学)骨散地数ɡū (骨朵儿) sǎn (散文) de (渐渐地) shǔ(数一数)六、填空:1、填入合适的动词:(脱掉)棉袄(冲出)家门(长出)嫩芽(演奏)乐曲(穿过)山谷(抽出)枝条(长出)叶子(闻到)香味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可爱)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的琴声(绿色)的叶丛(粗重)的嗓音(美丽)的世界(明亮)的世界(长长)的辫子(快活)地游泳(健壮)的竹子(浓密)的绿叶(高兴)地说(静静)地躺着(欢乐)地歌唱(明媚)(晴朗)(温暖)(广阔)(迷人)的春光(蓝色)的天空(灿烂)的阳光(美丽)的田野(美好)(广阔)(明媚)(绿色)(弯弯)(柔软)(长长)的小溪(细细)的枝条(清澈)(嫩绿)七、近义词:躲-(藏)触-(摸)奔-(跑)寻-(找)健壮-(强壮)四周-(周围)仍然-(仍旧)呼唤-( 呼喊 ) 仔细-(细心)美丽-(漂亮)骄傲-(自豪)常常-( 经常 ) 渐渐-(慢慢)滋润-(滋养)照射-(照耀)浓密-( 茂密 )惋惜-(可惜)温暖-(暖和)八、反义词:脱-( 穿 ) 吐-( 吞 ) 枯-(荣)生-( 死 ) 疏-( 密 ) 深-( 浅 ) 落-( 升 )无-( 有 ) 哭-( 笑 ) 快-( 慢 ) 温暖-( 寒冷 ) 漆黑-( 明亮 ) 健壮-(瘦弱)常常-(偶尔)浓密-(稀疏)美丽-( 丑陋 ) 仔细-(马虎)温暖-(寒冷)九、量词:一 ( 个 ) 孩子一 ( 朵 ) 野花一 ( 片 ) 漆黑一 ( 件 ) 衣服一 ( 株 ) 竹子一 ( 丛 ) 玫瑰一 ( 只 ) 黄莺一 ( 阵 ) 微风十、四字词语: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叽叽喳喳十一、造句(例句):1、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我渐渐地长大了。

)2、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3、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4、……像……,像……: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

(结合园地一复习)(1)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

(3)蘑菇像一把小伞。

(4)蜻蜓像一架小飞机。

(5)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6)小猫的眼睛像两颗绿宝石。

十二、拓展:1、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风送暖、万象更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雨如油、春暖花开2、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诗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3、竹子浑身都是宝。

我们可以用它来(搭竹楼)(编竹篮)(做竹椅)(做笛子)(做筷子)……四、比较组词:羞()俺()鹊()杜()容()徐()蔬()差()掩()鹃()牡()荣()除()疏()未()仍()冈()拐()烧()冒()度()末()扔()岗()别()浇()帽()渡()列()绵()探()摇()躲()店()枯()烈()棉()深()遥()射()站()苦()芽()菜()换()第()歌()抽()净()讶()彩()唤()弟()哥()油()静()微()才()西()大()安()本()呼()薇()材()牺()达()按()笨()乎()五、多音字:jiě ( ) bēn( ) chōnɡ( ) cánɡ( )解奔冲藏xiè( ) bèn( ) chònɡ( ) zànɡ( )jī (茶几) chǔ(处理) sù (住宿) jǐn (尽管)几处宿xiǔ(一宿) 尽jǐ(几个) chù (到处) xiù(星宿) jìn (尽情)luò ( ) sā( ) zuān( ) láo ( )落撒钻唠là( ) sǎ( ) zuàn( ) lào( )ɡǔ ( ) sàn ( ) dì( ) shù ( )骨散地数ɡū ( ) sǎn ( ) de( ) shǔ( )六、填空:1、填入合适的动词:()棉袄()家门()嫩芽()乐曲()山谷()枝条()叶子()香味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的小姑娘()的小溪()的琴声()的叶丛()的嗓音()的世界()的世界()的辫子()地游泳()的竹子()的绿叶()地说()地躺着()地歌唱()()()()()的春光()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小溪()的枝条()()七、近义词:躲-()触-()奔-()寻-()健壮-()四周-()仍然-()呼唤-( ) 仔细-()美丽-()骄傲-()常常-( ) 渐渐-()滋润-()照射-()浓密-( )惋惜-()温暖-()八、反义词:脱-( ) 吐-( ) 枯-()生-( ) 疏-( ) 深-( ) 落-( )无-( ) 哭-( ) 快-( ) 温暖-( ) 漆黑-( ) 健壮-()常常-()浓密-()美丽-( ) 仔细-()温暖-()九、量词:一 ( ) 孩子一 ( ) 野花一 ( ) 漆黑一 ( ) 衣服一 ( ) 竹子一 ( ) 玫瑰一 ( ) 黄莺一 ( ) 微风十、四字词语: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叽叽喳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