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远缘杂交育种

合集下载

第11章 杂交育种

第11章  杂交育种

11.2.5 准备杂交用具
确定杂交计划后,应将所需的杂交用具准备妥当, 主要有去雄用镊子或去雄剪,贮粉瓶,干燥器或干燥剂, 授粉器,塑料牌,扩大镜,铅笔,70%酒精,隔离袋, 覆盖材料,缚扎材料,记录本等。
19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1.2.6 培育亲本种株和花粉处理技术
1)花期调整 (1)调节温度 (2)调节日照时间 (3)栽培措施 通过摘心、摘蕾、修剪、环剥、嫁接、肥水供给等 调节花期。 (4)调整播种期 (5)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8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回交
有利性状
轮回亲本
的 性 状 与 轮 回 亲 本 基 本 一 致
P1
×
F1
BC1F1
P2
非轮回亲本 OR 供体亲本
P1
多 次 回 交 后 , 回 交 后 代
×
F1
×
P1
结论: 轮回亲 本最初 作为母 本出现 的,但
F1
BCnF1
×
F1
P1
育 育 性 性
问题例外
9
轮回亲本用父本还是母本好? B 想一想
医学分社
11.2 杂交育种的准备工作
11.2.1制订杂交计划 11.2.2杂交方式的确定 11.2.3 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 11.2.4 了解亲本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 11.2.5 准备杂交用具 11.2.6 培育亲本种株和花粉处理技术
4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1.2.1制订杂交计划
根据整个育种计划要求和育种对象的开花授粉习性,制订杂 交工作计划。杂交育种计划从大的方面讲包括育种目标的确定, 杂交组合、杂交方式的选择,亲本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的了解, 调节花期的措施,亲本种源的选择,杂交数量和日程安排,克服 杂交不孕性的措施和人力、物品、经济预算等。 另外,制订杂交工作计划,主要考虑杂交组合数、具体的杂 交组合、每个杂交组合杂交的花数(杂交株数和每株杂交的花数 等)、杂交进程(花粉采集和杂交日期)、操作规程(杂交用花 枝与花朵的选择标准、去雄、花粉采集与处理、授粉技术和授粉 后管理要求)等。杂交花数取决于计划培育的杂种株数。一般来 说,对一、二年生有性繁殖植物来说。坚持“多组合、小群体” 的原则,即尽可能多做杂交组合,每个组合种植的株数可适当少 一些。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普通小麦×山羊草;玉米×高粱
亚远缘杂交(sub-wild cross)-种内不 同类型或亚种之间的杂交。籼稻×粳稻
远缘杂交的特点:
不亲合性,即交配不易成功; 杂种易夭亡,结实率低或不育; 杂种后代分离范围广,时间长,中间类型 不宜稳定。
二、远缘杂交的意义与作用
是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是生物进化的重 要因素; 是改良现有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研究物种演化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
Complete
1 2 3 4 5 67
AA
Substituted (Reference to D genome)
1 2 3 4 5 67
AA
BB
BB
DD
DD
2RR
易位系是指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被另一 物种的一段染色体所代换后形成的新类 型。
三、外源染色体片段和基因导入
1.改良栽培种的抗性(抗病虫和抗逆性) 和适应性
成功的例子:
野生马铃薯 X 栽培马铃薯抗马铃薯 晚疫病的新品种; 普通小麦 X 二粒小麦 希望(抗秆锈 和叶锈); 普通小麦 X 黑麦 洛夫林10号(抗三 种锈病); 陆地棉 X 墨西哥野生种 塔什干1、2、 3号(高抗黄萎病)。
2.改良栽培种品质:高粱×甘蔗 育成的高粱蔗(粮糖双丰收)
(2n = AABBRR = 42)
(2n = AABBDDRR = 56)
1、完全双二倍体新物种
由两个亲本,两套来源和性质不同的 染色体组结合而形成的新物种,其染 色体数目为双亲染色体的总和。
2、不完全双二倍体
由双亲的一部分染色体组结合而成的 新物种。
普通小麦 (AABBDD)× 长 穗 偃麦草 (BBEEEEFFFF) 所 形成的八倍体小 偃 麦 (AABBDDEE 或AABBDDFF)

远缘杂交育种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远缘杂交育种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远缘杂交育种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远缘杂交育种是指不同属、种或亚种之间的杂交育种。

由于亲缘关系较远,导致远缘杂交育种具有困难性,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殖隔离:远缘杂交育种中亲本间的生殖隔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例如,不同种间常常因为不同的花器官结构无法交配,或产生不兼容的花粉和卵细胞。

2.基因不兼容: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基因不兼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由于亲缘关系较远,所以存在着某些基因的不兼容。

这些基因的不兼容会导致杂种的生长和发育异常,甚至会导致杂种的死亡。

3.胚胎发育障碍:由于亲缘关系较远,远缘杂交育种中常常出现胚胎发育障碍。

这些障碍包括胚珠发育不良、胚胎早期死亡、胚胎畸形等。

为了克服远缘杂交育种的困难,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杂交种的基因进行改良,解决基因不兼容的问题。

2.提高杂交成功率:采用一些方法,如控制杂交时间、调节温度和湿度、使用人工授粉等,提高杂交的成功率。

3.选择合适的亲本:在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时,应选择具有一定亲缘关系、适应环境的优质亲本,这样可以提高杂交的成功率。

- 1 -。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远缘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同品种或种属之间的交配,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或种群的一种育种方法。

远缘杂交育种在农业、园艺和植物育种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加遗传变异性,提高物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丰富种质资源,促进新品种的创制和改良。

远缘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跨越物种间的遗传隔离,将不同物种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新性状和优势的后代。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克服物种内自交或近亲交配导致的基因固定和衰退,有效地提高物种的遗传潜力和适应性。

远缘杂交育种的过程包括选择亲本、授粉、后代选择和育种杂交。

选择亲本是远缘杂交育种的关键步骤,需要根据目标性状和亲本的遗传背景来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交配。

授粉是将花粉从一种植物传递到另一种植物的花蕾上的过程,可以通过人工授粉或自然传粉的方式进行。

后代选择是根据目标性状对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和评估,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

育种杂交是将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再次杂交,以进一步提高目标性状和适应性。

远缘杂交育种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遗传变异性:不同物种之间的交配可以带来更多的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空间。

2. 提高抗逆性:远缘杂交可以引入抗病、抗虫、抗逆等性状,提高新品种的抗逆能力和生存竞争力。

3. 丰富种质资源:远缘杂交可以引入新的基因类型,丰富种质资源,为育种创新提供更多的材料基础。

4. 促进新品种的创制和改良:远缘杂交可以打破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促进新品种的创制和改良,加快育种进程。

然而,远缘杂交育种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1. 物种间的遗传隔离: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隔离是远缘杂交育种的主要限制因素,需要克服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和染色体配对障碍。

2. 杂种不稳定性:由于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复杂多样,杂种不稳定性是远缘杂交育种的一个主要问题,需要进行多代选择和后代交配来稳定杂种。

3. 遗传背景效应:远缘杂交会引入大量异源基因,可能导致遗传背景效应,影响杂交后代的表现和稳定性。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03
全球化和跨国育种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育种合作成为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趋势,
有助于整合全球资源、共享技术和经验,推动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
提高远缘杂交育种效率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
加大对远缘杂交育种基础研究的投入,深入了解远缘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和杂种不育性的 机制,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综合利用多种育种技术
结合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转移、基因编辑等,提高杂种的遗传 改良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育种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育种理念和技术,促进远缘杂交育种技术 的共同进步。
THANK YOU
远缘杂交过程中,来自不同物种 的基因会发生重组,产生新的基 因组合。
遗传改良
通过远缘杂交,可以将不同物种 的优良性状转移到同一物种中, 实现遗传改良。
杂种优势
某些远缘杂交产生的杂种表现出 杂种优势,即兼具双亲的优良性 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
03
远缘杂交育种的技术与方法
远缘杂交育种的材料准备
远缘杂交育种涉及的物种间亲缘关系较远, 导致产生的杂种不育性较高,难以获得可育 的杂种子代。
杂种后代分离幅度大
远缘杂交产生的后代分离幅度大,多数表现为生长 缓慢、结实率低等不良性状,难以筛选出具有优良 性状的个体。
繁殖障碍
由于杂种不育性高,难以通过正常的有性繁 殖方式获得大量杂种子代,需要采用无性繁 殖技术进行扩繁。
远缘杂交育种在玉米上的应用
总结词
增强抗性和适应性
详细描述
通过远缘杂交育种,将不同地区的玉米种质 资源进行融合,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碱、 抗病虫害等优良性状的玉米新品种,提高其 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产量。

十一章 远缘杂交育种

十一章 远缘杂交育种
1、种子发育不全,不能发芽或发芽后某一阶段死亡 2、发育畸形,生殖器官变态,花粉发育不全,不能产生花粉; 3、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不能进行受精作用 4、可产生部分花粉,花粉也能发芽,但授精后不能形成有生命力的合子 5、受精后形成的种子发育不全,有胚无胚乳,或有胚乳无胚,胚胎在发育 中死亡。
二、原因(Cause):
(Protoplast fusion)(体细胞杂交somatic hybridization)
§-3 杂种不育的原因及克服方法(Cause of hybrid sterility and conqer method)
一、杂种夭亡与不育的现象(Phenomenon of hybrid die young and sterility):
Derivative(2n=28)
Derivative(2n=56)
S
Pseudoroegneria
SS
披针型披碱草
拟鹅冠草属
Elymus lanceolatus
SSHH
H
Hordeum
HH
西方牧冰草
大麦草属
Pascopyrum smithii
SSHHJJNN
J
Thinopyrum
JJ
小麦状赖草
薄冰草属
1、发现代谢方面的不相适应: 2、染色体不育性(Chromosomal sterility):双亲的染色体在构造和数量方面 彼此不相适应的结果破坏了繁殖器官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和配子发生过程,造成 不育。 双亲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结构、性状的差异→减数分 裂时不能正常联会,产生单价体、多价体、桥联等不良现象不育 染色体组显然不同,F1分裂不形成Ⅱ→不育 主要原因分下列三种情况: ①染色体组相同,倍数性不同。如:普通大麦(HH,同源2x) ×球基大麦(HHHH)7×14 → 21(HHH)不育 ②染色体组不同,倍数性相同: 如:萝卜(2n=18)×甘兰(2n=18)→(n + n = 9 + 9)→不育 ③染色体组不同,倍数性不同: 如:老芒麦(SSHH)×新麦草(JJ)→SHJ(2n=7+7+7)=21

11 远缘杂交在育种上的应用

11 远缘杂交在育种上的应用

(2)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与双亲的基因组成有关
基因, 例:大多数小麦在5B和5A染色体上载有显性Kr1和Kr2基因, 大多数小麦在5B和5A染色体上载有显性Kr 5B 染色体上载有显性 阻止了小麦与黑麦或球茎大麦的交配; 中国春" 阻止了小麦与黑麦或球茎大麦的交配;"中国春"这两 个位点上,分别载有kr 个位点上,分别载有kr1和kr2,因而易于与黑麦和球茎 大麦杂交. 例:棉花上发现致死基因,如果双亲的致死基因配套时, 棉花上发现致死基因,如果双亲的致死基因配套时, 杂交便不能成功.如戴维逊氏棉与异源四倍体种杂交. 杂交便不能成功.如戴维逊氏棉与异源四倍体种杂交.
杂种夭亡与不育原因: 杂种夭亡与不育原因: 根本原因——遗传系统受到破坏 根本原因——遗传系统受到破坏 —— (1)核质互作不平衡 由于核质不协调, 由于核质不协调,引起雄性不育或影响所 需物质的合成,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需物质的合成,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S
×
F
质 互 作 不 平 衡
雄性不育
3 创造异染色体系 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异源染色体或其片断, 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异源染色体或其片断, 可创造出异附加系,异替换系和易位系. 可创造出异附加系,异替换系和易位系. 如:小麦,黑麦,燕麦,山羊草,偃麦草等 小麦,黑麦,燕麦,山羊草,
4 诱导单倍体 远缘花粉在异种母本上有时能刺激母本的 卵细胞自行分裂,诱导孤雌生殖, 卵细胞自行分裂,诱导孤雌生殖,产生母本 单倍体 .
二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
1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原因 由于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大, 由于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大, 染色体数目,结构不同,生理上也常不协调, 染色体数目,结构不同,生理上也常不协调, 这些都会影响受精过程. 这些都会影响受精过程.

第十一章 远缘杂交育种

第十一章 远缘杂交育种

4. 生理接近法 常用的方法是在杂交前,将 亲本双方先嫁接成一体,通过接 穗和砧木间的营养交流,使差异 得到缓和,开花后再进行有性杂 交。如中国农业大学曾用黄瓜与 丝瓜进行属间杂交,没有成功, 但将黄瓜接穗先嫁接到丝瓜上, 然后再用丝瓜和黄瓜的混合花粉 给黄瓜授粉,获得了少量杂种。

5. 媒介法
利用亲缘关系与两亲本都较近的 第三个种作为桥梁,先与某一亲本杂 交产生杂种,然后用这个杂种再与另 一亲本杂交。“桥梁种”起到了性媒 介的作用,从而改善结实情况。
7. 化学药剂的应用 一般多用赤霉酸、萘乙酸、硼酸等 化学药剂,涂抹或喷洒处理母本雌蕊, 能促进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生长,有利于 杂交的成功。
A· Brown报道:用梨作母本去雄 G· 后授以苹果花粉,立即用40μl/Lβ-萘 乙酸处理花柱和子房基部,经24h后 再重复处理一次,获得的杂交果实平 均种子数为6.2个,与正常较的结籽率 相近; Stuatt等在百合科的远缘杂交 中,把生长素混入羊毛脂涂于母本花 柱基部,也取得了成功。
2.季节隔离 如生长在一起的银槭和红 槭并不发生杂交,因为红槭开 花时银槭花期己过。当人们把 早花的银械花粉保存起来给红 械授粉时,就很容易得到种间 杂种。
3.第三种最重要的生殖隔离 如把赤松亚属的花粉授到 红松亚属的雌花球上很难得到 种。本章将着重介绍存在不同 程度生殖隔离的远缘杂交特点 及如何克服各种障碍。使其在 园艺植物育种中发挥应有的作 用。
(3)· 射线处理法 山川邦夫 (1971)报道,用 γ射线辐射花粉或柱头,能克 服番茄的栽培种和野生种间杂 交的难交配性,如用γ射线处 理花粉授粉者获得了1.8%的杂 种,而用未经处理的花粉授粉 者,只获得0.19%的杂种。
(4)· 前或延迟授粉法 提 母本柱头对花粉的识别或 选择能力,一般在未成熟和过 熟时最低。所以,提早在开花 前1-5天或延迟到开花后数天 授粉,可提高远缘杂交结实率。

远缘杂交育种PPT幻灯片

远缘杂交育种PPT幻灯片
•14
2、克服办法 (1)亲本选择,确定适当母本 ➢广泛测交 ➢在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时,以栽培种为母本。 ➢在染色体数目不同时,以数目多的作母本。 (2)桥梁法(媒介法)
利用亲缘关系与两亲本较近的第三个种作为桥梁, 这个“桥梁种”起了有性媒介作用。
A ×B不易成功,可采取:(A×C)×(B×C), C为桥梁种。
•17
(6)理化因素或激素处理 射线处理:比如γ射线照花粉再授粉。 化学或激素处理:GA、萘乙酸、硼酸、吲哚乙 酸等。 (7)生物技术
试管受精:从母本花中取出胚珠,置于试管 中培养进行人工授精。 体细胞杂交:去掉细胞膜后进行细胞融合。
•18
(三) 杂种夭亡、不育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 1、表现 (1)受精不完全,不能获得完整的杂交种子
12
•12
二、 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的方法
(一)三大困难 1、杂交不亲和(不可交配性)。 2、杂种夭亡、或不育。 3、杂种后代性状分离范围大,时间长,不易
稳定,即“疯狂分离” 。
•13
(二)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1.表现: (1)受精过程受阻
花粉粒不萌发或花粉管伸入柱头前破裂。 花粉管进入柱头,但达不到子房。 花粉管进入子房后不能完成正常受精。 (2)幼胚发育受阻 (3)胚乳败育 ❖ 结果:不能得到种子
一、远缘杂交的作用
(一) 远缘杂交的概念
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有 性杂交。 属间杂交:水稻×玉米;水稻×竹子;
水稻×李氏禾;玉米×高粱; 小麦×大麦;小麦×黑麦 种间杂交:陆地棉×海岛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 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 远缘杂交的主要特征是生殖隔离。
•1
从育种的角度出发,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种的 杂交、种内亚种杂交以及不同生态型间的杂交, 也属远缘杂交。但一般不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 因此,特称为亚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
远缘杂交育种是指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杂交育种,以获得新的遗传特征和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扩大遗传多样性,提高作物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对于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远缘杂交育种的过程需要克服物种间的遗传隔阂,通常需要通过人工授粉、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在远缘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表现往往是不稳定的,需要进行多代选择和筛选,才能获得稳定的优良品种。

远缘杂交育种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育种。

例如,通过将小麦和黑麦进行远缘杂交,可以获得新的小麦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抗病性;通过将甜椒和辣椒进行远缘杂交,可以获得新的辣椒品种,具有更好的口感和更高的营养价值。

然而,远缘杂交育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远缘杂交育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进行多次杂交和选择,才能获得优良品种。

其次,远缘杂交育种可能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产生一些不良的遗传变异,影响新品种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远缘杂交育种也可
能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管理。

总之,远缘杂交育种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可以扩大遗传多样性,提高作物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对于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远缘杂交育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管理。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活力的雌雄配子
6、不能正常完成受精过程,不能结籽
五、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的探索
解决方法
1、幼胚离体培养 2、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3、回交法
4、延长杂种个体的寿命
5、改善营养及环境条件 6、逐代选择提高稔性
五、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的探索
(三)、远缘杂种的反亲遗传和“剧烈分离”
反亲遗传:远缘杂交的F1有时会出现和母本或父本非常相
远缘杂交育种及其应用
目录
一、远缘杂交的概述
二、远缘杂交的意义
三、远缘杂交的特点
四、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五、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的
探索
六、远缘杂交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一、远缘杂交的概述
1 、定义:通常指分类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间的杂交,又叫分
类学杂交。
2、分类:天然远缘杂交、人工远缘杂交
五、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的探索
(二)、远缘杂种夭亡、难育、难稔及解 决方法
表现
1、受精后幼胚不能发育或中途停止发育 2、能形成幼胚,但幼胚畸形、残缺不全 3 、幼胚完整,但缺少或极少胚乳,或胚和胚乳间形成糊
粉状的细胞层
4、杂种营养体虽生长繁茂,但不能正常开花 5 、能正常开花,但其构造和功能不正常,不能产生有生
四、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1、不亲和性的表现
花粉不能在异种柱头上萌发 花粉虽能萌发,但花粉管不能伸入花柱 花粉管进入花柱后生长缓慢,甚至破裂
花粉管长度不够,不能到达子房
花粉到达子房,但雌雄配子不能结合受精形成合子 幼胚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四、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2、远缘杂交应考虑的问题
亲缘关系的亲疏 不同类别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差异很大 从现有分类系统中和育种对象亲缘最近的种类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由拟斯脱山羊草(BB)×一粒小麦( AA) (2N=14) (2N=14)
F1(AB)(染色体加倍) 二粒小麦(AABB) ×节节麦(DD)
F1(ABD)(染色体加倍) 普通小麦(AABBDD) (2N=42)
普通小麦的进化过程示意图
(二)作物育种上的重要意义
1.利用人为方式打破物种的生殖隔离,实现物种间 的基因转移,或染色体转移,获得有利的新性状(丰
二、克服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方法
1、子房和幼胚培养 2、 杂种染色体加倍 3、 回交 4、 延长杂种的生育期 5、 加强杂种的培育与选择
6、其他方法:如嫁接法等
第四节
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一. 后代分离的遗传特点 1、遗传分离特大:疯狂分离,类型丰富但不良者
居多。
2、分离世代长,不易稳定:一般7-8代基本稳定,
第二节
远缘杂交
一、雌蕊性因素不亲和的原因
1、花粉在柱头上不能萌发: 物种的细胞渗透压差异;细胞 的激素种类及浓度差异; 酶系统差异;分泌物的性质和 酸碱度差异等。 2、花粉管萌发后不能进入柱头 3、花粉管不能到达子房 4、雌雄配子不能受精,或受精不完全(卵或极核单受精) 5、受精合子不能正常发育,不能形成胚或胚乳:最大的影 响是引起杂交不孕。
产、优质、抗病、抗逆等基因)
2.创造新作物类型(物种) 3.创造特异种质类型 4.创造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5.创造核质杂种
6.产生单倍体
三.远缘杂交的特点
1.具有巨大的遗传创新性。 2.存在三大困难:
1)远缘杂交不易成功 2)杂种容易夭亡,通常不(张p121) 3)杂种后代分离大,不易稳定(张p123)
二. 遗传系统不平衡
1. 核质互作不平衡(核质不协调,细胞物质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本时,最高结实率也。
在小麦×黑麦中,米景九(1963)用小 麦为母本的52个组合测定,其平均结实率 为30.6%,最高的达90%;而以黑麦为母
本的8个组合平均结实率为7.1%,最高的
也只有14.4%。甘蓝型油菜(2n=38)X白菜
型油菜(2n=20)杂交时,结实率为23.6%,
(2)重复授粉
处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同一母本柱头,其成熟
度和生理状况都有差异。所以,在不同发育时期
进行重复授粉,可能遇到最有利于受精的条件,
而提高受精结实率。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60)在用302
小麦和长穗偃麦草、天蓝偃麦草杂交时,授粉一
次的结实率分别为0.13%和30,2%;授粉二次
的结实率分别提高到37.4%和51.4%。
六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许多物种是通过天然的远缘杂交演化而来的如普通小麦由二粒小麦与山羊草根据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细胞遗传学染色体配对dna同源性性状互补程度等方面的研究可判断物种的进化和确定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某些物种或类型形成与演变的规遵循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
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
(四)诱导单倍体
虽远缘花粉在异种母本上常不能正常受精, 但有时能刺激母本的卵细胞自行分裂,诱导孤雌 生殖,产生母本单倍体。 如Gupta等(1973)用香味烟草与心叶烟草杂 交,获得了烟草单倍体等。此外,亲缘关系较远 的两个亲本因细胞分裂周期不同等原因,其杂种 会排除亲本之一的染色体,产生单倍体植株。目 前,通过远缘杂交已在21个物种中成功地诱导出 孤雌生殖的单倍体。所以,远缘杂交也是倍性育 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创造异染色体系
远缘杂交通常引入全套的异源染色体组,因此往往带来不良性状。 导入或置换某个异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创造异附加系、异替换系、易 位系等,更好地利用异源物种的有利性状,改良现有品种。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

远缘杂交育种的定义
远缘杂交育种是指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杂交育种,以获得新的品种或改良现有品种的方法。

这种育种方法通常用于植物育种,但也可以用于动物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的目的是利用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以获得更好的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性、耐旱性、耐寒性等特性,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动物育种中,远缘杂交育种可以增加动物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等特性,从而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远缘杂交育种的过程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往往会导致不育后代的产生,这是因为不同物种之间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不同,导致杂交后代无法正常进行减数分裂。

因此,在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时,需要选择具有相似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物种进行杂交。

远缘杂交育种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筛选,以获得理想的后代。

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杂交后代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变异性。

因此,在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筛选,以获得表现最好的后代。

远缘杂交育种需要注意遗传纯度的问题。

由于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杂种化现象。

因此,在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时,
需要进行遗传纯度的筛选和保持,以保证后代的品质和稳定性。

远缘杂交育种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可以为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的途径。

在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时,需要注意遗传差异、试验筛选和遗传纯度等问题,以获得理想的后代。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防止基因污染:避 免杂交过程中基因 污染,确保杂交结 果的纯正性
提高杂交成功率: 通过优化杂交技术 ,提高杂交成功率 ,降低成本
远缘杂交育种的应用
远缘杂交育种在农业上的应用
提高作物产量:通过 远缘杂交育种,可以 培育出高产、抗病、 抗逆的作物品种
改善作物品质:通过 远缘杂交育种,可以 培育出口感更好、营 养更丰富的作物品种
添加标题
选育:对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进行选育,以获得新品种
自交:将回交后的个体进行自 交,以获得纯合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杂交:将亲本进行杂交,产生 F1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回交:将筛选出的个体与亲本 进行回交,以稳定优良性状
鉴定:对纯合子进行鉴定,确 定其是否具有优良性状
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
远缘杂交育种的技术流程
选择亲本:选择具有不 同遗传背景的亲本
杂交:将不同遗传背景 的亲本进行杂交
筛选:筛选出符合要求 的杂交后代
培育:对筛选出的杂交 后代进行培育和改良
鉴定:对杂交后代进行 鉴定和评价
推广:将优良的杂交品 种进行推广和应用
远缘杂交育种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亲本: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 的亲本进行杂交
控制杂交环境:确 保杂交环境适宜, 避免不良环境影响 杂交效果
丰富作物的遗传 多样性:远缘杂 交可以丰富作物 的遗传多样性, 为育种提供更多 的选择。
远缘杂交育种的分类

同种异型杂交:同一物种的不同类型之间的杂交

异种杂交: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

属间杂交:同一属的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

科间杂交:同一科的不同属之间的杂交

跨科杂交:不同科的物种之间的杂交

11第十一章 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11第十一章 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19
(一)显性核雄性不育的遗传
不育性受一对显性基因(MsMs)控制,在自 然界中通常以杂合基因型(Msms)形式存在; 雄性不育株(Msms)与可育株(msms)杂 交,后代1:1(可育:不育)分离; 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可以作为自花授粉 作物进行轮回选择的异交工具; 一般不能用于杂种优势,因为它不能得到纯 合的不育系。
第一节 雄性不育的遗传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是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 应的细胞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 常被简称为胞质不育(CMS)。
6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解释
7
8
三 系 法 杂 种 优 势 利 用 模 式
9
(二)多种质核基因对应的遗传
同一植物中可以有多种质核不育类型。由于 胞质不育基因和核基因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在表 型特征和恢复性反应上往往表现明显的差异。这 种情况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都有发现。
正常植株花粉粒
充实饱满
形状大小一致
数量多、散粉明显
29
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征
不育系的生理代谢水平要比可育系低,主要包括 以下方面:
物质运输和代谢 能量代谢 蛋白质 氨基酸含量 酶活性 内源激素
30
大豆核不育植株代谢组学研究
31
第三节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杂种品种的选育
三系法 是各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经过复测达到育种目标要求作为重点配组 的恢复系。
49
2.杂交选育法
可人工创造新变异,使两个亲本的优点结合, 选育出新的恢复系,步骤如下:
a.选配亲本,杂交其中之一必须是恢复系; b.从 F1 开始根据恢复力和育种目标进行多代 单株选择; c.在适当的世代与不育系测交,测定恢复力 和配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远缘杂交的意义与特点
一.远缘杂交的意义
(一)创造新的作物类型 物种起源方面的研究证明,现
有很多物种都是来自天然远缘杂交, 如芥菜 (2n=aabb=36)来自油菜 (2n=aa=20)和黑芥 (2n=bb=16)的 杂交; 欧洲李2n=aabbcc=48)起源 于樱桃李 (2n=aa=16)和黑刺李 (2n=bbcc=32)的杂交。
在仙人掌类植物中发现 pachgerocereus属来自摩天柱属 和金灿柱属的天然杂交, Ferofossucocactus 属来自强球 刺属和多棱球属的天然杂交。实 践证明,人类完全可以有意识地 通过远缘杂交创造新的作物类型。
布尔班克曾经用杏 (Armeniaca vulgaris)和华李(Prunus salicina)杂 交育成了Apex、corona等l0多个叫 做李杏的新品种,
的高度抗病性和对环境胁迫条件 的抵抗能力,改良栽培品种是很 有效的途径。
如19世纪中叶欧洲育种者利 用含抗晚疫病基因的野生马铃薯 S.demisum与栽培种S.tuber- osum杂交,获得了抗晚疫病的品 种,解决了爱尔兰因马铃薯晚疫 病大流行而遭受的饥荒。
(三)丰富作物的变异类型 通过种、属间杂交可显著
(四)创造新的雄性不育类型 现代育种学利用远缘杂交
的手段导入细胞质不育基因或 破坏原来的质核协调关系育成 番茄、南瓜、白菜等多种作物 细胞质或核不育的雄性不育系。
(五)探索研究生物进化
大量实践证明,远缘杂交后代
中可再现物种进化过程中所出现的 一系列中间类型和新种类型,这就 可为研究物种的进化历史和确定物 种间的亲缘关系提供实验根据,有 助于进一步阐明某些物种或类型形 成与演变的规律,进而利用这些规 律创造新物种。
槭并不发生杂交,因为红槭开 花时银槭花期己过。当人们把 早花的银械花粉保存起来给红 械授粉时,就很容易得到种间 杂种。
3.第三种最重要的生殖隔离 如把赤松亚属的花粉授到
红松亚属的雌花球上很难得到 种。本章将着重介绍存在不同 程度生殖隔离的远缘杂交特点 及如何克服各种障碍。使其在 园艺植物育种中发挥应有的作 用。
传上或生理上的不协调而表现 生活力的衰退,且上下代之间 的性状关系难于预测和估计, 但有些远缘杂种能表现出非常 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在生活力,抗性、品 质等特性上尤为明显。如柑橘类 果树的属间杂种 “枳橙”,其生 长势比枳壳旺盛并保持了枳壳对 衰退病的抗性。再如中国原产的 兴安落叶松、干形通直,材质良 好,但对早期落叶病感病严重, 引入的日本落叶松抗病性强,但 干形普遍弯曲,易受霜害。
(3)远缘杂种的难稔性。 远缘杂种虽能形成植株但
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不能形成 正常的生殖器官,不开花;或 虽能开花,但由于形成配子时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能正 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分离 远缘杂交由于亲本间的基
因组成存在着较大差异,杂种 的染色体组型也往往有所不同, 因而造成杂种后代不规则的分 离。
3.多数类群如番茄属、芸薹属、 悬钩子属、李属等种间都存在不 同程度的不亲和,表现形式又有 很大差异。如N·G·Hogenboom (1972)报道同一番茄属不同种间交 亲和性表现不同。所以远缘杂交 中必须具体研究这种类群种间亲 和性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的选 择和选配亲本。
(二)远缘杂交存在障碍 远缘杂交育种存在诸多障
例如以黑刺李与樱桃李杂
交,Fl加倍后,得到双二倍体, 其特征与欧洲李相似,而且和
欧洲李杂交亲和性良好,从而
提出了关于欧洲李起源于上述 种间杂交的观点。
二、远缘杂交的特点和种内杂交比 较,远缘杂交有以下特点:
(一)不同类群植物种间、属间杂 交亲和性的差异较大,因此,亲本 选择、选配难度大 1.某些类群如杏属、核桃属内几 乎所有的种间都能够亲和。 2.少数类群如柑橘类、仙人掌类 不同属间都常有较好的亲和性。
第十一章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通常指植物分类
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型间的 杂交。种(species)是隔离的种 群。隔离有以下多种问题:
1. 自然界最常见的是地理隔离 如欧洲葡萄和美洲葡萄在
地理分布上远隔重洋,不可能 发生杂交,然而当欧洲葡萄引 入美洲后就发生自然杂交,产 生大量欧美杂种葡萄。
2.季节隔离 如生长在一起的银槭和红
丰富园艺植物变异的多样性。 以花卉的色泽为例由单一物种 起源的花卉如香豌豆、翠菊、 旱金莲、牵牛花等花色往往比 较单调,而由若干个野生种杂 交起源的花卉如唐菖蒲、香石 竹、大丽花、蔷薇类则花色丰 富多彩。
日本蔬菜茶业试验场久留米支
场通过种间杂交把黄毛草莓的抗性 和果实的特殊香味整合到风梨草莓 中,10x的IH l号果实大小已接近栽 培品种;通过属间杂交将红花性状转 到栽培草莓中,育成了红、粉红和 淡红花而花期很长的观赏品系,其 中一个已用于商品生产 (野口裕司 等,1998)。因此远缘杂交是丰富 作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在杏树不能结果的地方,也可 以年年得到十成的收获”像李那 样多产,像杏那样美味,有些 (如corona)有一层像天鹅绒一 样美观而耐贮运的果皮等。花卉 上欧美的仙人掌类育种家利用远 缘杂交己创造了19个观赏价值很 高的新属,如用昙花和令箭荷花 杂交创造的昙箭荷花等。
(二)利用异属、异种特殊有利性状 通过远缘杂交利用野生类型
多数远缘杂种从F1起就可能出 现分离,F2起分离的范围更为广泛, 分离的后代中不仅有杂种类型,与 亲本相似的类型,还有亲本祖先类 型,以及亲本所没有的新类型。同 时由于孤雌和孤雄生殖的存在还可 能出现假杂种,这种分离的多样性 往往可以延续许多世代,从而为选 择提供宝贵机遇,同时也带来不少 困难。
(四)远缘杂种的优势 虽然远缘杂种常常由于遗
碍,表现突出的有: (1)远缘杂交的难交配性。
由于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远,
遗传差异较大,存在生殖隔离 机制而导致杂交中雌、雄配子 不能正常受精形成合子。
(2)远缘杂种的难育性。 雌、雄配子虽然能够交配
或通过克服杂交难交配性的措 施产生了受精卵,但这种受精 卵与胚乳或与母体的生理机能 不协调,不能发育成健全的种 子,有时种子在形态上虽己形 成,但不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 发育成正常的植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