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 古诗三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古诗三首
文本分析: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望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了充分展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用绝色美人比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本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山水翠”“青螺”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教学设计中采用“创设情境入诗境,想象画面解诗意,吟诵诗词品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图文结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诵。要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精练和人文内涵的丰富,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思。
课时安排:3课时
《望天门山》
1.识记“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思。
3.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
1.借助多媒体,通过聆听、诵读、画面呈现和想象,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本诗,提升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注释、自主查阅等方式,理解诗歌中“断”“回”“出”“孤”等字的意思,从而推动理解古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思,教授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展现祖国山水的视频,激发学生情感。
导语:神州大地,地大物博,青山碧水,美不胜收。不管是巍峨俊秀的名山大川、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海,还是一望无垠的沙漠戈壁、圣洁无瑕的雪域高原,处处都有无尽的宝藏。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纵横四海,去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去感受古今文人骚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深情。今天,我们先追随几位伟大的诗人,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山川湖泊。
2.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李白的诗歌,集体吟诵。
过渡:“诗仙”李白可谓家喻户晓。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歌?(指名学生回忆,集体背诵《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出示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
李白(701—762)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他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曾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主要作品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qiānɡ)进酒》等。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远游荆楚,后又乘舟顺江而东,途经安徽境内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一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
4.出示课题《望天门山》,齐读诗题,理解诗题。
预设:引导学生做一做“望”的动作,从而理解诗题。“望天门山”,就是说这首诗的内容是诗人远望天门山见到的景象。全诗都是围绕这个“望”字来写的。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齐读诗歌。教师相机纠正不准确的地方,引导学生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课件,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中断du àn 楚ch ǔ江 至zh ì此回 孤ɡū帆f ān
3.播放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轻重音。教师指导断句。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检查,看对方朗读中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5.指名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齐读诗歌。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小组讨论。
(1)大声诵读并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圈出不明白的地方,与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2.汇报交流,合作探究。
(1)出示天门山、楚江的图片,结合课本上的注释介绍这两处风景。
天门山:今安徽境内的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2)欣赏天门山、楚江的图片,理解“中断”。
预设:看看这两幅图,谁来说说什么叫“中断”。(从中间断开。)谁把谁给从中间断开了呀?(长江水把天门山从中间断开了。)气势多么磅礴啊!一起读一读。(天门中断楚江开)
(3)播放江水奔腾回旋的视频,理解“至此回”。
预设:播放视频,指导学生观看水流撞击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情景。谁来说说“至此回”的意思?(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因为什么“至此回”?(因为山势的阻挡。)这种景象带给你什么感受?(壮观、磅礴。)好!读出这样的气势。(碧水东流至此回)
(4)出示前两句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说说诗意。
思考:读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预设:碧绿的江水一路奔腾向前,猛烈地撞击着挡路的山石,像一位发怒的巨人把天门山劈成了两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巍峨的天门山丝毫不为所动,在奔流的江水中巍然屹立。浩荡的江水流到这里,由于山势的阻拦而激起了巨大的回旋,更显得汹涌澎湃。
(5)指导朗读,读出水的浩荡、山的磅礴。
(6)引导学生将《望庐山瀑布》的“望”同本诗中的“望”比较,理解“相对出”。
预设:课前我们诵读了《望庐山瀑布》,不过《望天门山》和《望庐山瀑布》的“望”却又有些不同,大家知道不同在哪儿吗?(引导学生比较诗人所在的地方)《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站在瀑布前面,远远地望;《望天门山》是他乘着小船,从远处驶过来时望见的。(指示学生看顺流而下的小船和站在船头的诗人)想一想,从远处到近处,诗人看到的景象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如汽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前方的景物带给乘客的是一种怎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