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悸讲课PPT课件
心悸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汇报人员 02 课件介绍 03 心悸基础知识 04 心悸的诊断与评估 05 心悸的治疗与预防
06 心悸的康复与护理
单击汇报人员:XX医院XX
第一章
课件介绍
第二章
课件主题与目的
主题:心悸讲课PPT课件
目的:介绍心悸的病因、症 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人们对心悸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帮助患 者更好地管理病情,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生活方式的调整: 如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饮食健 康、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等,有助于 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理治疗:对于心 悸伴有焦虑、抑郁 等症状的患者,心 理治疗也是重要的 辅助治疗方法。
心悸的药物治疗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心脏的 β受体降低心肌 收缩力和心率, 从而缓解心悸症 状。
钙通道拮抗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 进入心脏细胞, 降低心肌收缩力, 缓解心悸症状。
诊断与治疗:针对病例,讨论诊断与治疗的难点和要点,提出改进措施和 优化建议。
预防与保健:结合病例,介绍预防心悸的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患者自我 保健意识和能力。
医患沟通:针对病例,探讨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 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体格检查:检查心脏、血压、 肺部等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超 声、血液检查等
其他检查:动态心电图、运动 负荷试验等
心悸的诊断流程
收集病史:了解 心悸的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症状 等
体格检查:检查 心脏、血压、肺 部等
实验室检查:心 电图、动态心电 图、心脏超声等
诊断评估:综合病 史、体格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进 行心悸的诊断与评 估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汇报人员 02 课件介绍 03 心悸基础知识 04 心悸的诊断与评估 05 心悸的治疗与预防
06 心悸的康复与护理
单击汇报人员:XX医院XX
第一章
课件介绍
第二章
课件主题与目的
主题:心悸讲课PPT课件
目的:介绍心悸的病因、症 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人们对心悸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帮助患 者更好地管理病情,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生活方式的调整: 如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饮食健 康、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等,有助于 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理治疗:对于心 悸伴有焦虑、抑郁 等症状的患者,心 理治疗也是重要的 辅助治疗方法。
心悸的药物治疗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心脏的 β受体降低心肌 收缩力和心率, 从而缓解心悸症 状。
钙通道拮抗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 进入心脏细胞, 降低心肌收缩力, 缓解心悸症状。
诊断与治疗:针对病例,讨论诊断与治疗的难点和要点,提出改进措施和 优化建议。
预防与保健:结合病例,介绍预防心悸的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患者自我 保健意识和能力。
医患沟通:针对病例,探讨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 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体格检查:检查心脏、血压、 肺部等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超 声、血液检查等
其他检查:动态心电图、运动 负荷试验等
心悸的诊断流程
收集病史:了解 心悸的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症状 等
体格检查:检查 心脏、血压、肺 部等
实验室检查:心 电图、动态心电 图、心脏超声等
诊断评估:综合病 史、体格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进 行心悸的诊断与评 估
中医医学内科学PPT课件心悸课件
02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心悸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年老体弱、病后 失养等。
病机
心悸的病机主要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 中以心为主要病位。
中医诊断标准
症状
心悸的主要症状为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感、乏 力等。
舌象
舌质淡红或紫暗,苔薄白或黄腻。
脉象
脉象细数或弦滑。
对于已经出现心悸症状的患者,应尽快就医并接受正规的治 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康复。
04
心悸的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心悸的原理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 心悸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方法
包括毫针、艾灸、耳针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容易引起心悸,应积极控制 这些疾病,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
如果出现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加 重。
日常保健
保持心情舒畅
适量运动
情绪波动是心悸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要 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 免疫力,减少心悸的发生。但要避免过度 运动,以免引起心悸。
医嘱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 度劳累;定期监测心电图;不 适随诊。
06
心悸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 的睡眠。同时,要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 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避免诱发因素
一些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过度运动等,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接触这些因素。
心悸ppt课件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 缓解压力。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缓解心悸症 状的目的。
按摩疗法
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和淋巴循环,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
音乐疗法
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调节情绪状态,减轻心悸 症状。
06
误区二
忽视伴随症状。心悸的伴随症状对于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忽视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避免策略
出现心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避免盲目自行用药或听信偏 方治疗。
04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建议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病因治疗
临床表现
心悸患者常描述为心跳加速、心跳 过重、心跳不规律等,可伴有胸闷、 气短、乏力等症状。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现状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随 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中心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危害程度
心悸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心律失常、 冠心病等。长期心悸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和实践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 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
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慢跑等。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 缓解压力。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缓解心悸症 状的目的。
按摩疗法
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和淋巴循环,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
音乐疗法
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调节情绪状态,减轻心悸 症状。
06
误区二
忽视伴随症状。心悸的伴随症状对于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忽视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避免策略
出现心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避免盲目自行用药或听信偏 方治疗。
04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建议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病因治疗
临床表现
心悸患者常描述为心跳加速、心跳 过重、心跳不规律等,可伴有胸闷、 气短、乏力等症状。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现状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随 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中心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危害程度
心悸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心律失常、 冠心病等。长期心悸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和实践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 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
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慢跑等。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中医内科学-心悸精品PPT课件
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 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 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 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明代《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 有详尽的描述。 《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散寒; ❖ 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
肉益气敛汗,或用独参汤煎服; ❖ 兼见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
泻等利水化饮; ❖ 夹瘀血者,加丹参、赤芍、川芎、桃红、红花; ❖ 兼见阴伤者,加麦冬、甘枸杞、玉竹、五味子。
辨证论治
❖ 水饮凌心证 主症: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 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 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 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
概述
❖ 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
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 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 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 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 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 心悸的常见病因: 内因:体质素虚,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药食
病因病机
❖ 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 本病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心气不足,心阳虚
衰,阴血亏虚。其标有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等。 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易夹水饮、痰湿;气 血不足者,易见气血瘀滞、痰浊。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明代《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 有详尽的描述。 《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散寒; ❖ 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
肉益气敛汗,或用独参汤煎服; ❖ 兼见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
泻等利水化饮; ❖ 夹瘀血者,加丹参、赤芍、川芎、桃红、红花; ❖ 兼见阴伤者,加麦冬、甘枸杞、玉竹、五味子。
辨证论治
❖ 水饮凌心证 主症: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 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 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 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
概述
❖ 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
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 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 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 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 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 心悸的常见病因: 内因:体质素虚,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药食
病因病机
❖ 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 本病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心气不足,心阳虚
衰,阴血亏虚。其标有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等。 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易夹水饮、痰湿;气 血不足者,易见气血瘀滞、痰浊。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PPT课件
无所倚,神无所归 动悸不安。
第六节 心悸 病因病机
心血不足
❖ 久病体弱或失血过多
所
心悸;
❖ 或思虑过度,劳倦伤脾 虚弱 心失所养
耗伤阴血 心失
化源不足,气血 心悸不宁。
第六节 心悸 病因病机
阴虚火旺
❖ 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 肾阴亏损 水不 济火,心火妄动 心神失宁 心悸不安。
第六节 心悸 病因病机
第六节 心悸 辨证论治
一、心神被扰
❖ [证候] 心悸,坐卧不安,善惊易恐,多梦易 醒,舌苔如常,脉细数。
❖ [治法] 镇惊安神,补心养血。 ❖ [方药] 磁朱丸加减。 ❖ [针灸治疗] 可选取神门、大陵、灵道、百会
穴,平补平泻法。
第六节 心悸 辨证论治
二、心血不足
❖ [证候] 心悸,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唇与指 甲苍白,舌质淡,脉细而弱。
辨治要点
❖ 心悸有虚有实,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 或心阳虚为其本,痰火瘀阻是其标。
❖ 惊悸之证,常见于体虚患者,多因惊恐恼怒 而发,治疗以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为主。
❖ 怔忡常因内因而发,其证常由轻而重发展, 有虚实之别。虚证治以养血安神为主,实证 治以活血化瘀或清化痰热为主。
❖ 均可加入镇心安神的药物。
太溪穴,用补法或加灸。
第六节 心悸 辨证论治
四、心阳不振
❖ [证候] 心悸气短,劳累后加重,自汗,畏寒 肢冷,面色苍白,心胸憋闷,舌质淡,舌体 胖嫩,脉细弱或结代。
❖ [治法] 养心通阳,补气养血。 ❖ [方药] 炙甘草汤加减。 ❖ [针灸治疗] 可选取心俞、厥阴俞、内关、通
里、关元(灸)穴,用补法或加灸。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第六节 心悸 病因病机
心血不足
❖ 久病体弱或失血过多
所
心悸;
❖ 或思虑过度,劳倦伤脾 虚弱 心失所养
耗伤阴血 心失
化源不足,气血 心悸不宁。
第六节 心悸 病因病机
阴虚火旺
❖ 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 肾阴亏损 水不 济火,心火妄动 心神失宁 心悸不安。
第六节 心悸 病因病机
第六节 心悸 辨证论治
一、心神被扰
❖ [证候] 心悸,坐卧不安,善惊易恐,多梦易 醒,舌苔如常,脉细数。
❖ [治法] 镇惊安神,补心养血。 ❖ [方药] 磁朱丸加减。 ❖ [针灸治疗] 可选取神门、大陵、灵道、百会
穴,平补平泻法。
第六节 心悸 辨证论治
二、心血不足
❖ [证候] 心悸,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唇与指 甲苍白,舌质淡,脉细而弱。
辨治要点
❖ 心悸有虚有实,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 或心阳虚为其本,痰火瘀阻是其标。
❖ 惊悸之证,常见于体虚患者,多因惊恐恼怒 而发,治疗以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为主。
❖ 怔忡常因内因而发,其证常由轻而重发展, 有虚实之别。虚证治以养血安神为主,实证 治以活血化瘀或清化痰热为主。
❖ 均可加入镇心安神的药物。
太溪穴,用补法或加灸。
第六节 心悸 辨证论治
四、心阳不振
❖ [证候] 心悸气短,劳累后加重,自汗,畏寒 肢冷,面色苍白,心胸憋闷,舌质淡,舌体 胖嫩,脉细弱或结代。
❖ [治法] 养心通阳,补气养血。 ❖ [方药] 炙甘草汤加减。 ❖ [针灸治疗] 可选取心俞、厥阴俞、内关、通
里、关元(灸)穴,用补法或加灸。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67心悸精品PPT课件
②伴发热:见于风湿热、心包炎、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 炎及其他发热性疾病。
③伴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 动过速、SSS、室颤引起的Adams-Stokes综合征。
④伴贫血者: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 ⑤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亢。
12
五、相关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与心悸发作所致的 疲乏、无力有关。
4
二、发生机制
心悸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心脏活动过度是心悸发
生的基础,常与心率及心搏出量 改变有关。
5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1.心脏搏动增强
心脏收缩力增强引起的心悸可分为生 理性或病理性。
6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⑴生理性者见于:
①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 ②饮酒、浓茶或咖啡后; ③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
⑵心动过缓:第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SSS、房 室交界性心律等,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 心室充盈度增加,引起心脏搏动强而有力出现心 悸,心率突然减慢时明显。
⑶心律不齐:如期前收缩,房颤,病人可因心脏 突然跳动而感到心悸,也可因代偿间歇感到的突 然心脏停跳而出现心悸。
9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3.心脏神经官能症
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等。
7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⑵病理性者见于下列情况:
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室肥大,如高心 病、先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等。
②其他引起心脏搏出量增加的疾病,如高热、 甲亢、贫血等。
8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2.心律失常
⑴心动过速:如窦速、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及 快速率房颤可引起。
恐惧 与心悸发作对心脏功能的影 响有关。
13
心悸ppt课件
转归
心悸的转归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治疗的效果,轻度心悸患者 可能自行缓解,而严重患者可能 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04
心悸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公道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检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心悸 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 餐、寒冷等心悸诱因。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对于心悸症状,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启示
心悸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心血管科、心理科等。医生在治疗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 支持和疏导。此外,公众应提高对心悸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及时就医诊治。
学习心悸相关知识
了解心悸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日常保健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疲劳。
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漫步 、慢跑、太极拳等。
公道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助 于预防心悸。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疗和心理疏导。
02
分析案例二
王女士的心悸症状与情绪激动有关,可能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脏神
经官能症。治疗建议为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心理治疗和
药物治疗。
03
讨论
心悸的成因多样,既可能与生理因素如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有关,
也可能与心理因素如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有关。治疗心悸需要综合考
心悸的转归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治疗的效果,轻度心悸患者 可能自行缓解,而严重患者可能 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04
心悸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公道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检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心悸 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 餐、寒冷等心悸诱因。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对于心悸症状,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启示
心悸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心血管科、心理科等。医生在治疗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 支持和疏导。此外,公众应提高对心悸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及时就医诊治。
学习心悸相关知识
了解心悸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日常保健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疲劳。
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漫步 、慢跑、太极拳等。
公道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助 于预防心悸。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疗和心理疏导。
02
分析案例二
王女士的心悸症状与情绪激动有关,可能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脏神
经官能症。治疗建议为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心理治疗和
药物治疗。
03
讨论
心悸的成因多样,既可能与生理因素如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有关,
也可能与心理因素如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有关。治疗心悸需要综合考
2024年《心悸课件》ppt课件
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通过 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而引发心悸
症状。
2024/2/29
13
03
常见类型心悸诊断与治疗 策略
2024/2/29
14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与治疗
01
02
03
诊断依据
心电图表现为P波正常, P-R间期正常,心率>100 次/分,节律规整。
2024/2/29
治疗策略
针对病因治疗,如纠正贫 血、控制感染等;选用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减慢心 率。
的掌握。
2024/2/29
27
患者用药教育指导
用药依从性
教育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更改 剂量或停药。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避 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
2024/2/29
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 施,提醒患者注意自我监测。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2/29
心悸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全面介绍了心悸的治疗原则,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以及常用的药物治疗、非 药物治疗等方法。
35
新型检测技术在心悸诊断中应用前景
心电图监测技术
介绍了动态心电图、远程心电图等新型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心悸诊断 中的应用及优势。
心脏电生理检查
阐述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心悸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检查方法、 适应症及并发症等。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引起室性早搏的药物,如洋地黄等。
17
其他类型心悸处理方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直流电复 律、射频消融术等。
心房扑动
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
症状。
2024/2/29
13
03
常见类型心悸诊断与治疗 策略
2024/2/29
14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与治疗
01
02
03
诊断依据
心电图表现为P波正常, P-R间期正常,心率>100 次/分,节律规整。
2024/2/29
治疗策略
针对病因治疗,如纠正贫 血、控制感染等;选用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减慢心 率。
的掌握。
2024/2/29
27
患者用药教育指导
用药依从性
教育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更改 剂量或停药。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避 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
2024/2/29
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 施,提醒患者注意自我监测。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2/29
心悸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全面介绍了心悸的治疗原则,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以及常用的药物治疗、非 药物治疗等方法。
35
新型检测技术在心悸诊断中应用前景
心电图监测技术
介绍了动态心电图、远程心电图等新型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心悸诊断 中的应用及优势。
心脏电生理检查
阐述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心悸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检查方法、 适应症及并发症等。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引起室性早搏的药物,如洋地黄等。
17
其他类型心悸处理方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直流电复 律、射频消融术等。
心房扑动
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
心悸--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2.辨病位
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它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 同样其它脏腑病变亦可以影响及心。 临床应分清心脏与他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 后缓急
辨证要点
3.辨脉象变化
脉率快速型心悸:一息六至:数脉; 一息七至:疾脉; 一息八至:极脉; 一息九至:脱脉; 一息十至以上:浮合脉。
脉率过缓型心悸:一息四至:缓脉; 一息三至:迟脉; 一息二至:损脉; 一息一至:败脉; 二息一至:奇精脉。
常见于各种原因心脏疾患、甲亢、贫血、神经官
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病因病机
3、感受外邪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 血运行受阻→心悸
※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及瓣膜发生病变或 是出现心脏房室大小改变或是心脏功能受损者
病因病机
3、感受外邪 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
3、食道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对评价窦房结功能,诊 断病窦也有重要意义
4、心室晚电位检测:判断缺血性心脏病与心梗后恶性心 律失常及猝死有一定价值
5、其它检查: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有 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要点
1.心悸的辨证应分虚实
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 上扰
二、心血不足证
1、辨证依据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 兼症: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
少。 舌脉:舌淡红,脉细弱。 2、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3、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血
之源;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 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三、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发病或加重常与饮 食、情志、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
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它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 同样其它脏腑病变亦可以影响及心。 临床应分清心脏与他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 后缓急
辨证要点
3.辨脉象变化
脉率快速型心悸:一息六至:数脉; 一息七至:疾脉; 一息八至:极脉; 一息九至:脱脉; 一息十至以上:浮合脉。
脉率过缓型心悸:一息四至:缓脉; 一息三至:迟脉; 一息二至:损脉; 一息一至:败脉; 二息一至:奇精脉。
常见于各种原因心脏疾患、甲亢、贫血、神经官
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病因病机
3、感受外邪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 血运行受阻→心悸
※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及瓣膜发生病变或 是出现心脏房室大小改变或是心脏功能受损者
病因病机
3、感受外邪 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
3、食道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对评价窦房结功能,诊 断病窦也有重要意义
4、心室晚电位检测:判断缺血性心脏病与心梗后恶性心 律失常及猝死有一定价值
5、其它检查: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有 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要点
1.心悸的辨证应分虚实
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 上扰
二、心血不足证
1、辨证依据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 兼症: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
少。 舌脉:舌淡红,脉细弱。 2、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3、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血
之源;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 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三、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发病或加重常与饮 食、情志、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
心悸pptppt课件
Chapter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心悸的基本知识
包括心悸的定义、症状、原因 、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帮助患
者全面了解心悸。
生活方式调整
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等,以减轻心悸症状。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心悸的药 物种类、作用机制、用药方法 和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 用药。
并发症预防
提醒患者注意心悸可能引发的 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 竭等,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
心理支持体系建设方案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针对心悸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认知行为 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改善患 者心理状态。
心理教育
避免诱发因素
心悸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 激动、吸烟饮酒等诱发因素,以 免加重病情。
01 02 03 04
观察副作用
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 作用,如头晕、乏力、胃肠道不 适等,患者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向 医生反馈。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医生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调整 治疗方案。
04
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
流行病学现状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一般人群中,心 悸的患病率约为10%-30%,其中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趋势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随 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心悸的检出率和治疗率也 在逐年提高。
心悸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肌缺 血,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预防措施和早期发现
生活调整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心悸的基本知识
包括心悸的定义、症状、原因 、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帮助患
者全面了解心悸。
生活方式调整
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等,以减轻心悸症状。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心悸的药 物种类、作用机制、用药方法 和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 用药。
并发症预防
提醒患者注意心悸可能引发的 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 竭等,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
心理支持体系建设方案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针对心悸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认知行为 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改善患 者心理状态。
心理教育
避免诱发因素
心悸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 激动、吸烟饮酒等诱发因素,以 免加重病情。
01 02 03 04
观察副作用
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 作用,如头晕、乏力、胃肠道不 适等,患者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向 医生反馈。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医生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调整 治疗方案。
04
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
流行病学现状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一般人群中,心 悸的患病率约为10%-30%,其中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趋势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随 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心悸的检出率和治疗率也 在逐年提高。
心悸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肌缺 血,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预防措施和早期发现
生活调整
《中医内科学心悸》PPT课件
▪ 2、心与夏气相互通应:人与自然界是一 个紧密联系着的统一整体,五脏分别与自然 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心与夏气相互通应, 是与心为阳脏而主阳气的特性相一致的.心 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如果心 脏有病,适逢夏季自然界阳热之气滋助,则 能病情缓解,特别是心阳虚衰患者,在夏季 自觉症状多有减轻.
▪ 证候特征及病机述要 ▪ 心病的证候特征表现为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智
精神活动异常. ▪ 脑病证候特征表现为神智精神活动障碍.
▪ 痰火扰心: ▪ 主要脉症:心悸、或癫或狂、失眠、舌红或
干裂,苔黄、脉滑数.
▪ 证候特征:本证以心神不安为特征,或胸中 躁动烦热,时发动悸;或急躁怒骂,毁物伤人; 或心烦多梦,躁扰难寝.
病机:热病伤阴;思虑过度,阴血暗耗或阴血化生 不足等引起心失滋养,表现心悸,失眠,健忘.
▪ 脑髓空虚 ▪ 主要脉症:眩晕不止,健忘耳鸣,腰膝酸软,懈惰思
卧,步行艰难,齿枯发焦,舌瘦苔薄,脉沉细弱.
▪ 证候特征:以气血、肝肾亏虚,脑髓元神失养而 引起眩晕、痴呆、健忘为主要见证.
▪ 病机:久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脑髓失养,脑髓空 虚,表现为眩晕、耳鸣.
▪ 《内经》:"心澹澹大动""心下鼓""心怵惕"
▪ 《素问 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 痹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 《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 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 《灵枢 ·根结》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 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 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 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 藏无气."
心悸的PPT课件
动。
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
虑和紧张。
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 助,学习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
的方法。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 情感支持和理解。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绘画、音乐等方式 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
病因与诱因
病因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 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
诱因
心悸的诱因包括情绪波动、疲劳 、运动过度、饮酒、咖啡因等刺 激性物质。
心悸的分类
生理性心悸
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悸,如情绪波 动、疲劳等,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无 需特律失常、心 肌缺血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
心悸的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心悸概述 • 心悸的诊断与评估 • 心悸的治疗方法 • 心悸的预防与护理 • 心悸的康复与预后
01
心悸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异常或心 慌的感觉。
症状
心悸的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悸感、胸闷、气短等, 有时还伴有出汗、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在发生心悸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正确地 采取急救措施。
日常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心悸发作的频率、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等,以便及时就
医。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 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 过度疲劳。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
虑和紧张。
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 助,学习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
的方法。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 情感支持和理解。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绘画、音乐等方式 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
病因与诱因
病因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 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
诱因
心悸的诱因包括情绪波动、疲劳 、运动过度、饮酒、咖啡因等刺 激性物质。
心悸的分类
生理性心悸
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悸,如情绪波 动、疲劳等,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无 需特律失常、心 肌缺血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
心悸的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心悸概述 • 心悸的诊断与评估 • 心悸的治疗方法 • 心悸的预防与护理 • 心悸的康复与预后
01
心悸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异常或心 慌的感觉。
症状
心悸的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悸感、胸闷、气短等, 有时还伴有出汗、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在发生心悸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正确地 采取急救措施。
日常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心悸发作的频率、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等,以便及时就
医。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 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 过度疲劳。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心悸PPT-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五版
惊悸日久不愈,渐成怔忡。
辨证要点
辨心悸是否有心律失常,什么性质的心律失常?
辨心悸是单纯性心悸还是疾病中的一个症状?
辨心悸的虚实 从心悸的临床表现 从兼证、舌、脉
治则治法
➢治疗引起心悸的原发病为主 ➢虚证分别予以补益心之阳气,滋养心之阴血为主 ➢实证分别予以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配以宁心安神之品,如龙骨、牡蛎、酸枣仁等
心悸的概念
• 症状: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 特点:多呈发作性 ,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 • 以心悸为主症
历史沿革
《内经》
➢《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矣”;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分证论治(一)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兼次症】少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细略数,或细弦 【辨证】心虚胆怯证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味
安神定志丸----源于《医学心悟》 ➢ 朱砂、龙齿、琥珀---镇惊安神 ➢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 人参、茯苓、山药---补气宁心 ➢ 天冬、生地、熟地---滋养阴血 ➢ 肉桂---入心经,鼓舞气血 ➢ 五味子---收敛心气
持续性,病情重
鉴别诊断
•奔豚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故本病与心悸的 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 下冲逆,发自少腹。
鉴别诊断
•惊悸与怔忡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阵发性,病情相对较轻, 实证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诱因亦可发生, 常呈持续性,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 症。
辨证要点
辨心悸是否有心律失常,什么性质的心律失常?
辨心悸是单纯性心悸还是疾病中的一个症状?
辨心悸的虚实 从心悸的临床表现 从兼证、舌、脉
治则治法
➢治疗引起心悸的原发病为主 ➢虚证分别予以补益心之阳气,滋养心之阴血为主 ➢实证分别予以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配以宁心安神之品,如龙骨、牡蛎、酸枣仁等
心悸的概念
• 症状: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 特点:多呈发作性 ,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 • 以心悸为主症
历史沿革
《内经》
➢《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矣”;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分证论治(一)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兼次症】少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细略数,或细弦 【辨证】心虚胆怯证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味
安神定志丸----源于《医学心悟》 ➢ 朱砂、龙齿、琥珀---镇惊安神 ➢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 人参、茯苓、山药---补气宁心 ➢ 天冬、生地、熟地---滋养阴血 ➢ 肉桂---入心经,鼓舞气血 ➢ 五味子---收敛心气
持续性,病情重
鉴别诊断
•奔豚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故本病与心悸的 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 下冲逆,发自少腹。
鉴别诊断
•惊悸与怔忡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阵发性,病情相对较轻, 实证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诱因亦可发生, 常呈持续性,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 症。
心悸PPT课件共3
焦虑、不安
乏力、易疲劳
心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使 身体各部位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从而出现乏力、易疲劳等症状。
由于心跳异常引起的不适,患者可能 感到烦躁、焦虑或恐惧。
体征观察
0102Βιβλιοθήκη 03脉搏异常医生在触诊患者脉搏时, 可能发现脉搏速率增快、 节律不齐或强弱不等。
心脏杂音
听诊时,医生可能听到心 脏杂音,如收缩期杂音、 舒张期杂音等,提示心脏 结构或功能异常。
心力衰竭
长期心悸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进而引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 困难、水肿等症状。
栓塞
心悸患者可能伴有心房颤动,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 等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心悸发作次数 和持续时间。
改善生活方式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减少心悸诱因。
01
02
03
04
家属教育
向家属传授心悸相关知识及心 理支持技巧。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 支持工作,如陪伴、倾听等。
家属互助
组织家属间的交流活动,分享 经验,互相支持。
家属反馈
定期收集家属对患者心理状况 的反馈,及时调整支持策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分类
根据心悸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可分为偶发心悸、频发心悸和持续 心悸。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心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 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病理性因素(如心律失常、心脏瓣膜 病等)以及药物或毒物影响。
危险因素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 疾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均可增加心悸的发生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
性心脏病等。
可因于寒冷刺激而发病,大多属于缺血性心血
管疾患,常伴有心胸憋闷疼痛等症;外受寒凉导致
发热后出现者,又多与心肌炎症、心功能不全等有
关。
病因病机
4、药食不当
嗜食肥甘厚味、煎炸炙博→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 神→心悸
浓茶、浓咖啡、大量吸烟可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治疗原则』
注意事项:①急性发作者应以西药为 主,对于慢性相对平稳者可以西医辨病与 中医辨证相结合;②出血性心悸慎用活血 化瘀药物,以活血止血药物为好;③对抗 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也要 注意向患者交代清楚。
『分证论治』
病机变化决定证型分类,本病基本病机有虚、实 两大类。
虚指正气亏虚,有气、血、阴、阳虚的不同。气虚时多 表现为心虚胆怯证;血虚时为心血不足证;阴虚易生内 热,因此多见阴虚火旺证;阳虚则为心阳不振证。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则用生脉散以益气养阴。本方人 参补益元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心气,三药合用,有益气养阴 补心之功。
3.阴虚火旺
症状: 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
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 兼症: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 苔脉: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象细数。
在药物治疗同时当配合心理治疗,并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2.心血不足
症状: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 兼症: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 苔脉:舌淡红,脉细弱。
病机分析: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故面色无华; 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 头目,故而头晕目眩;血亏气虚故倦怠乏力;舌为心 苗,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故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心悸
palpitation
目的要求
了解心悸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了解心悸病因,掌握心悸病机 掌握心悸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熟悉心悸辩证要点
一、概述
定义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于气血阴阳亏虚, 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 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 证。常伴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 或数,或节律不齐。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 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 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 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 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心神动摇
心
痹阻心脉
悸
痰火扰心
药物影响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三、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
一般症状: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 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 自主。 常见伴有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 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 或见晕厥。 常见脉象:可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或 参伍不齐,或乍疏乍数,或忽强忽弱。 常见诱发因素: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饱食等。 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
病因病机
3、感受外邪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 心血运行受阻→心悸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及瓣膜发生病 变或是出现心脏房室大小改变或是心脏功能受 损者。
病因病机
3、感受外邪
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
或温疫、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心悸
邪毒内扰心神→心神不宁→心悸
【相关检查】
2、食道心房调搏和阿托品试验 对评价窦房结功能,诊断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3、心室晚电位检测
判断缺血性心脏病与心梗后恶性心律 失常与猝死有一定价值。 4、配合测量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 B超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 2、结合辨病辨证
病机分析:肾阴不足,水不济火,阴血不能上济 于心,以致心阴亏虚,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 悸易惊,心烦失眠;阴亏于下,则见腰酸;阳扰于 上,则头晕目眩耳鸣;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舌 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
3.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主方:用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为治。
而出现心悸。饱餐加重心脏负担,也是冠心病常见诱因
之一。
药物过量、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心悸 中药:附子、乌头、洋金花、麻黄、雄黄、蟾酥。 西药: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锑剂,补
液过快、过多。
体虚劳倦
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
心神失养
七情所伤 感受外邪 饮食不当
心虚胆怯,忤犯心神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 醇酒厚味,化火生痰
实者为有邪气阻滞,主要是痰、瘀,痰的生成因水液代 谢障碍所致,因寒为水饮,因热则是痰热,因此有水饮 凌心证、瘀阻心脉证、痰火扰心证。
1.心虚胆怯
症状: 主症: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兼症: 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 苔脉: 舌苔薄白或如常,脉数或虚弦。
病机分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 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 醒,恶闻声响;脉数或虚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本 型病情较轻者,时发时止;重者怔忡不宁,心慌神乱,不能 自主。
eg .心律失常→快速型多属心虚胆怯;冠心病→气虚血
瘀或痰瘀交阻;风心病→心脉痹阻;病毒性心肌炎→气
阴两虚,瘀阻脉络。
心为君主之官,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特
别注意五脏六腑之间,尤其是与心的生克乘侮等变 化。
『治疗原则』
虚证
补气、养血、滋阴、温阳
实证
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虚实错杂 兼顾虚实主次,标本缓急
【相关检查】
1、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 心电图可区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
常;识别过早搏动的性质,为房性早搏、结性早搏、 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 速,判断Ⅰ度、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 动与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及预激综合征等。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能 发现短暂、隐性的心律失常,评价患者活动、症状 与心律失常的关系,鉴别良性与恶性心律失常,观 察药物的作用。
2.心血不足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主方:归脾汤加减。方中以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用人参、黄芪、 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血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定志; 再辅木香行气,使之补而不滞。 临证参考:
如见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养心之故,宜用炙甘草汤 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方中炙甘草甘温复脉,以利心气,人参、大枣补气 益胃;桂枝、生姜辛温通阳;地黄、阿胶、麦冬、麻仁为伍,滋阴补血, 以养心阴,诸药配合,能使气血充盈,则心动悸而脉结代之症可解。
3.阴虚火旺
临证参考: 临证应辨阴虚与火旺孰轻孰重,从而确定以
滋阴为主,还是以清心降火为主。 心阴虚证,病程日久,临证用药,须防虚不
受补或补益失当,容易助邪,故味厚滋腻等大补 之品应当慎用。而以清补、平补、缓补、调补为 佳。补不助邪,补之能受,方为妥当。药物可选 用黄精、玉竹、麦冬、五味子、沙参、玄参、何 首乌、生地等,若嫌滋腻,则可适当加入砂仁、 白蔻仁、橘皮、山楂等和胃消滞之品以制之。
4.心阳不振
症状: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 兼症:面色苍白,形寒肢冷。 苔脉: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病机分析:久病体虚,损伤心阳,心失温养, 故心悸不安;胸中阳气不足,故胸闷气短;心阳 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形寒肢 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均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征。
若阴虚而火不旺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生地、 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当归、丹参补血养心;人参 补益心气;朱砂、茯苓、远志、枣仁、柏子仁安养心神; 五味子收敛心气之耗散;桔梗引药上行,以通心气。
若见虚烦咽燥,口干口苦等热象较著者,可用朱砂安 神丸主之。方中朱砂重镇安神;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黄 连清热泻火;诸药为伍,有泻心火,养心阴,补心血,宁 心神四种功效,为治疗心神不安,烦躁心悸的常用方药。
二、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 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杂病 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 ……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 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 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 ……,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因气郁不宣而 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4.心阳不振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方 中桂枝、附子为辛热之品,峻补元阳以温振心 阳,为君药;党参、黄芪益气助阳,玉竹、麦门 冬滋阴以助心阳,有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之意为 臣药;龙骨、牡蛎重镇安神以定悸为佐药;炙甘 草益气养心,调和诸药为使药。
预防调护
病因病机
1、体虚劳倦 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
亏损→心失所养→心悸
劳累及运动时出现心悸者大多为心脏器质性变化,一
般包括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或者贫血等;相反活动时或者
剧烈活动后心悸症状减轻或消失者多为功能性改变。
可见于急性或慢性失血患者,如吐血、便血、咯血、
妇女月经过多等都可引起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心悸。
1.心虚胆怯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主方: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治之。方中龙齿、 琥珀、磁石以镇惊宁心;硃茯神、菖蒲、远志以安神定志; 人参补益心气。 临证参考:本证亦可用平补镇心丹加减。方中人参、麦 冬、五味子益气养心壮胆,是为君药;山药、生熟地、肉桂 调补阴阳,辅助君药益心壮胆扶正为臣药;生龙骨、生牡蛎、 磁石重镇安神定惊,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壮胆以安神定 惊,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