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1及其应用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1及其应用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1及其应用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1及其应用教案

(一)教学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与相似比的关系的过程,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2.通过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导.

2.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式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记作§4.8.1 A)

第二张:(记作§4.8.1 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种,因此三对对应角相等,三对对应边成比例.那么,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是否只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将进行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Ⅱ.新课讲解

1.做一做

投影片(§4.8.1 A )

钳工小王准备按照比例尺为3∶4的图纸制作三角形零件,如图4-38,图纸上的△ABC 表示该零件的横断面△A ′B ′C ′,CD 和C ′D ′分别是它们的高.

(1)B A AB '',C B BC '',C A AC

''各等于多少?

(2)△ABC 与△A ′B ′C ′相似吗?如果相似,请说明理由,并指出它们的相似比.

(3)请你在图4-38中再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

(4)D C CD

''等于多少?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图4-38

[生]解:(1)B A AB ''=C B BC ''=C A AC ''=43

(2)△ABC ∽△A ′B ′C ′

∵B A AB ''=C B BC ''=C A AC

''

∴△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3∶4.

(3)△BCD ∽△B ′C ′D ′.(△ADC ∽△A ′D ′C ′)

∵由△ABC ∽△A ′B ′C ′得

∠B =∠B ′

∵∠BCD =∠B ′C ′D ′

∴△BCD ∽△B ′C ′D ′(同理△ADC ∽△A ′D ′C ′)

(4)D C CD ''=43

∵△BDC ∽△B ′D ′C ′ ∴D C CD ''= C B BC ''=43

2.议一议

已知△ABC ∽△A ′B ′C ′,△ABC 与△A ′B ′C ′的相似比为k .

(1)如果CD 和C ′D ′是它们的对应高,那么D C CD

''等于多少?

(2)如果CD 和C ′D ′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那么D C CD

''等于多少?如果CD 和C ′D ′是它们的对应中线呢?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后写出过程.

[生甲]从刚才的做一做中可知,若△ABC ∽△A ′B ′C ′,CD 、C ′D ′是它们的对应高,那么D C CD ''=C B BC

''=k .

[生乙]如4-39图,△ABC ∽△A ′B ′C ′,CD 、C ′D ′分别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那么D C CD

''= C A AC

''=k .

图4-39

∵△ABC ∽△A ′B ′C ′

∴∠A =∠A ′,∠ACB =∠A ′C ′B ′

∵CD 、C ′D ′分别是∠ACB 、∠A ′C ′B ′的角平分线.

∴∠ACD =∠A ′C ′D ′

∴△ACD ∽△A ′C ′D ′

∴D

C

CD

'

'= C

A

AC

'

'=k.

[生丙]如图4-40中,CD、C′D′分别是它们的对应中线,则D

C

CD

'

'= C

A

AC

'

'=k.

图4-40

∵△ABC∽△A′B′C′

∴∠A=∠A′,C

A

AC

'

'= B

A

AB

'

'=k.

∵CD、C′D′分别是中线

∴D

A

AD

'

'=

B

A

AB

'

'

2

1

2

1

=B

A

AB

'

'=k.

∴△ACD∽△A′C′D′

∴D

C

CD

'

'= C

A

AC

'

'=k.

由此可知相似三角形还有以下性质.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例题讲解

投影片(§4.8.1 B)

图4-41

如图4-41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底边BC =60 cm,高AD =40 cm,四边形PQRS

是正方形.

(1)△ASR 与△ABC 相似吗?为什么?

(2)求正方形PQRS 的边长.

解:(1)△ASR ∽△ABC ,理由是:

四边形PQRS 是正方形SR ∥BC

(2)由(1)可知△ASR ∽△AB 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得

BC SR AD AE =

设正方形PQRS 的边长为x cm,则AE =(40-x )cm,

所以

604040x x =-

解得:

x =24

所以,正方形PQRS 的边长为24 cm.

Ⅲ.课堂练习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为4∶5,那么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多少?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呢?

(都是4∶5).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主要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推导出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一)相似三角形 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①当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与另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且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时,这两个(或几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即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②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相等; 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得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 △ABC的相似比,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 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 3、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①定理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 ∵DE∥BC,∴△ABC∽△ADE; (双A型) ②这个定理是用相似三角形定义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它不但本身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证明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故把它称为“预备定理”; ③有了预备定理后,在解题时不但要想到“见平行,想比例”,还要想到“见平行,想相似”.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例1、已知:如图,∠1=∠2=∠3,求证:△ABC∽△ADE.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题精选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 题精选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B.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心都在三角形内部 C.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 2.给出下列说法: ①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②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④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 A.21 B.20 C.19 D.18 4. 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AC是⊙O的直径,连结AB、BC、OP, 则与∠PAB相等的角(不包括∠PAB本身)有 ( ) A.1个 B.2个C.3个 D.4个 4题图 5题图 6题图 5.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点D、E、F,则点O是△DEF的(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A.21 B.20 C.19 D.18 二、填空题 6.如图,⊙I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点D、E、F,若∠DEF=52o, 则∠A的度为 ________. 6题图 7题图 8题图 7.如图,一圆内切于四边形ABCD,且AB=16,CD=10,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_. 8.如图,已知⊙O是△ABC的内切圆,∠BAC=50o,则∠BOC为____________度.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类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性质的发现和论证,提高学习热情,增强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探究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性质,并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三角形中有各种各样的几何量,如三条边的长度,三个内角的度数,高、中线、角平分线的长度,以及周长、面积等等. 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这些几何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这些几何量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归纳 回顾:从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出发,能够得到相似三角形的什么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其他几何量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探究:如图1,△ABC∽△A′B′C′,相似比为k,它们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各是多少. 图1

图2 问题1:如图2,△ABC ∽△A ′B ′C ′,相似比为k ,分别作△ABC 和△A ′B ′C ′对应高AD 和A ′D ′.AD 和A ′D ′的比是多少? 追问:对应高在哪两个三角形中,它们相似吗?如何证明? 解:∵△ABC ∽△A ′B ′C ′ ∴∠B =∠B ′ ∵△ABD 和△A ′B ′D ′都是直角三角形 ∴△ABD ∽△A ′B ′D ′ ∴==''''AD AB k A D A B 问题2:它们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的比是否也等于相似k ? 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问题3:如果△ABC ∽△A ′B ′C ′,相似比为k ,对应线段的比呢? 推广: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问题4:如果△ABC ∽△A ′B ′C ′,相似比为k ,它们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结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思考:相似三角形面积比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 如图,△ABC ∽△A ′B ′C ′,相似比为k ,分别作△ABC 和△A ′B ′C ′对应高AD 和A ′D ′. 2122 ABC A B C BC AD S BC AD k k k S B C A D B C A D ?'''??==?=?=''''''''? 结论: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三、应用提高 例:如图,在△ABC 和△DEF 中,AB =2DE ,AC =2DF ,∠A =∠D .若△ABC 的边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切线长定理》教案

第3课时切线长定理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切线长的概念和切线长定理,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利用圆的轴对称性帮助探求切线长的特征.结合求证三角形内面积最大的圆的问题,掌握三角形内切圆和内心的概念. 【情感态度】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内切圆、内心的概念及运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探究如图,纸上有一⊙O,PA为⊙O的一条切线,沿着直线PO对折,设圆上与点A重合的点为B,回答下列问题:(1)OB是⊙O半径吗?(2)PB是⊙O的切线吗?(3)PA、PB是什么关系?(4)∠APO和∠BPO有何关系?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后,教师抽取几位学生回答问题. 分析:OB与OA重合,OA是半径,∴OB也是半径.根据折叠前后的角不变,∴∠PBO=∠PAO=90°(即PB⊥OB),PA=PB,∠POA=∠POB;∠APO=∠BPO.而PB 经过半径OB的外端点,∴PB是⊙O的切线.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切线长的定义及性质 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我们知道圆的切线是直线,而切线长是一条线段长,不是直线. 如右图中,PA、PB是⊙O的两条切线,∴OA⊥PA,OB⊥PB.又OA=OB,OP=OP,∴Rt△AOP≌Rt△BOP,∴PA=PB,∠AOP=∠BOP,∠APO=∠BPO. 由此我们得到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教学说明】这个定理要让学生分清题设和结论.题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结论:①过圆外的这一点可作该圆的两条切线.②两条切线长相等.③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猜想:在上图中连接AB,则OP与AB有怎样的关系? 分析:∵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PA=PB,∠OPA=∠OPB,∴OP ⊥AB,且OP平分AB. 2.三角形的内切圆 思考如图是一张三角形的铁皮,如何在它上面截下一块圆形的用料,并且使圆的面积尽可能大呢?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分析作图的关键,假设圆已经作出,圆心应满足什么条件,怎样根据这些条件确定圆心?圆心确定后,如何确定半径?教师引导,学生要互相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 6.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 教学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已知条件,构建数学模型,有条理的说理.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旧知回顾 如图,△ABC ∽△A ′B ′C ′,你能得到什么?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 ∠A =∠A',∠B =∠B',∠C =∠C', . 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引导学生回忆相似三角形的相关内容,为学习新知识铺垫. 探索发现 如图,点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 (1)△DEF 与△ABC 相似吗?为什么? (2)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多少? (3)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面积有什么关系? 观察、思考,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得 出△DEF 与△ABC 相似,并运用对应边的关系得出△DEF 与△ABC 相似比为1 2 ,△DEF 的周 长与△ABC 的面积比为1 4.用类似的方法可以解 决变式后的问题. 通过特殊问题的研 究,发现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与面积比的规律,得出猜想. 继续取△DEF 的各边中点M 、N 、P ,得到下图. (1)△MNP 与△ABC 相似吗?为什么? (2)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多少? (3)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面积有什么关系? 通过建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推理猜测 根据刚才的探究,你有什么猜想? 1.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观察、思考、感悟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与面积比的规律. 经历探究——感悟——猜想的过程. A′ B′ C′ AB BC CA A B B C C A == ''''''C A B F D E C A B E D F M N P B C A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教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以及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两条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运用定理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 2.在动手参与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观察、归纳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改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自主评价等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探究与证明。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设计龟免赛跑故事导入新课 有一只极速乌龟和骄傲的兔子在规定的两块相似四边形的场地上进行比赛,谁先跑完一圈谁为胜,已知:免子的速度是乌龟的4倍,结果乌龟跑完一圈只用了一个小时,兔子说,我睡上半个小时再跑,也能比你先跑完一圈;你认为兔子的说的话对吗?你能猜到比赛的最后结果吗? (以“龟兔赛跑”精典故事开头,引起同学对这堂课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分组猜想探究活动,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单

(学生经历动手实验 - 观察-思考-归纳-发现的学习过程,分别总结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与相似比的关系,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注重学生动手实验、探索过程,并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猜测得到命题: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小组讨论) 探究: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比是否等于相似比呢?两个相似多边形呢? 如果△ABC∽△A'B'C',相似比为k,那么 ?AB BC CA k A B B C C A === '''''' ?AB=kA′B',BC=kB'C',CA=kC'A' ? AB BC CA kA B kB C kC A k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 == ''+''+''''+''+'' 可以得到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得出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 延伸问题: 探究: (1)如图27.2-11(1),?ABC∽? A'B'C',相似比为k1,它们的面积比呢? 图27.2-11(1) 分析:如图27.2-11,分别作出?ABC和? A'B'C'的高AD和A'D'。 ∵∠ADB=∠A'D'B'=900又∠B=∠B' ∴?ABD∽?A'B'D' ∴1 '''' AD AB k A D A B ==(在此得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1111111 1 2 1 2 ABC A B C BC AD S S B C A D ? ? ? = ? = ()() 1111 2 1111 1 2 1 2 kB C kA D k B C A D = ? 可以得到: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吗?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知识讲解(基础)

切线长定理—知识讲解(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切线长定义;理解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定义; 2.掌握切线长定理;利用切线长定理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要点梳理】 要点一、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要点诠释: 切线的判定方法: (1)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这条直线就是圆的切线; (2)定理: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切线的判定定理中强调两点:一是直线与圆有一个交点,二是直线与过交点的半径垂直,缺一不可). 2.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要点诠释: 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要点二、切线长定理 1.切线长: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要点诠释: 切线长是指圆外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不是“切线的长”的简称.切线是直线,而非线段. 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要点诠释: 切线长定理包含两个结论:线段相等和角相等. 3.圆外切四边形的性质: 圆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之和相等. 要点三、三角形的内切圆 1.三角形的内切圆: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2.三角形的内心: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 2、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对性质定理的探究经历观察——猜想——论证——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2、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和解决,使学生逐步掌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3、通过例题的拓展延伸,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数学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软件应用的验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探索三角形中面积与线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各有什么特性? 研究三角形的问题,除了探索边和角之外,我们还经常计算它们的 周长和面积,那么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特性呢? 2、问题情境: 某施工队在道路拓宽施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马路旁原有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周长为80米的三角形绿化地.由于马路的拓宽,绿地被削去了一个角,变成了一个梯形,原绿化地一边AB的长由原来的30米缩短成18米.现在的问题是:

被削去的部分面积有多少?周长是多少?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实践交流,探索新知 1、做一做: 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网格中两个三角形的各边进行测量和计算. 2、想一想:你发现上面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和相似比有什么关系? 3、验一验:是不是任何两个相似三角形都有此关系呢?你能加以验证吗? 4、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证法,写出规范的证明过程. 三、归纳小结: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四、基础训练,加深理解 练一练: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请完成下列表格: 比或周长比则要开平方. 五、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已知:如图,DE ∥BC ,AB =30m ,BD =18m ,△ABC 的周长为80m ,面积为100m 2,求△ ADE 的周长和面积? 解析:∵DE ∥BC ∴△ADE ∽△ABC D

初三数学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人教版

初三数学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一. 本周教学内容: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二. 重点、难点: 1. [例 BP [例 证明: 作DN ∥EC ,交MF 于N ,则∠1=∠2,∠C=∠4 由弦切角定理得:∠3=∠1 ∴ ∠2=∠3 ∴ DN=DF 由切割线定理,CB CA CE ?=2 DA DB DF ?=2 ∵ AC=DB ∴ CB=DA ∴ 2 2 DF CE = CE=DF ∴ CE=DN 又 ∵ ∠5=∠6 ∴ DNM CEM ???(AAS ) ∴ CM=MD [例3] 已知PT 切⊙O 于T ,PBA 为割线,交OC 于D ,CT 为直径,若OC=BD=4cm ,AD=3cm ,求PB 长。 解:

设TD=x ,BP=y ,由相交弦定理得:TD CD DB AD ?=? 即x x )8(43-=? 61=x ,22=x (舍) 由切割线定理,BP AP PT ?=2 由勾股定理,222TD PT PD += ∴ 22TD BP AP PD +?= ∴ )7(6)4(2 2 ++=+y y y ∴ y =[例4] F ,若BC=9,解: 连AB ,∴ ∠1=∴ EF CE =由切割线定理得:1441692 =?=?=CF CB AC ∴ AC=12 [例5] P 为弦AB 上一点,C 在圆O 上,OP ⊥PC ,求证: (1)PB PA PC ?=2 (2)若证明: (1)延长CP

解: (2)易知32 1 == OC PM ,设x AP =,y MB = 由相交弦定理,MN CM MB AM ?=?,即27)63(3)3(=+?=+y x ① 由垂径定理,CP=PD ,故在CPO Rt ?中有20462 2 2 =-=PC ∴ 由(1)结论,20)3(=+y x ② 由①—②得:37+ =x y 代②得,0203 162=-+x x ∴ 0601632 =-+x x ,3 61 28±-= x (舍负) ∴ AP 长为 3 61 28+- [例6] 如图,AB 切⊙O 于B ,OB 交割线ACD 于E ,AC=CE=3,OE= 2 5 ,求AB 长。 解: 设⊙O 半径为r ,DE=a ,延长BO 交⊙O 于K 由相交弦定理,ED CE BE EK ?=?,故a r r 3)2 5)(25(=-+ ① 由AB 切⊙O 于B 知BE AB ⊥,故AD AC EB AE AB ?=-=2 2 2 ∴ )6(3)2 5(62 2 a r +=-- ② 由②—①得:018522 =--r r ,2 9 1= r ,22-=r (舍) ∴ 32)2 529(62 22=--=AB ,AB=24 [例7] 如图,⊙O 中直径AE ⊥BF ,M 为OE 中点,BM 延长交⊙O 于C ,连AC ,求ABC ?中三个内角的正切值。 解:易知?=∠= ∠452 1 BOA C ∴ 145tan tan =?=C 连CF 、CE ∵ BF 为直径 ∴ ?=∠90BCF 又 ∵ ?=∠90BOM ∴ BCF BOM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A B C A 1 B 1 C 1 A B C D O 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在ABC ?与111A B C ?中,1A A ∠=∠,1111 AB AC A B AC = ,那么ABC ?∽111A B C ?. 【例1】 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 2OA =,3OB =,6OC =,4OD =. 求证:OAD ?与OBC ?是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 知识精讲

A B C D A B C D E 【例2】 如图,点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一点,且2AC AD AB =g . 求证:ACD ?∽ABC ?. 【例3】 如图,在ABC ?与AED ?中, AB AC AE AD = ,BAD CAE ∠=∠. 求证:ABC ?∽AED ?. 【例4】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B .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C .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D .一条直线截三角形两边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例5】 在ABC ?和DEF ?中,由下列条件不能推出ABC ?∽DEF ?的是( ) A .A B A C DE DF = ,B E ∠=∠ B .AB AC =,DE DF =,B E ∠=∠ C .AB AC DE DF = ,A D ∠=∠ D .AB AC =,DE DF =,C F ∠=∠

切线长定理专题

1 《切线长定理》专题 班级 姓名 (一)温故知新: 1.直线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如图所示,已知⊙O 及圆外一点P ,过点P 作⊙O 的切线,可以作几条? ☆ 从⊙O 外一点P 可以引⊙O 的 条切线, ☆ 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与 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 。 问题:如图,已知⊙O 及圆外一点P ,PA 、PB 是⊙O 的切线,A 、B 是切点,连接PO ,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相等的角?为什么? 总结归纳: ☆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 两条切线的夹角. 用符号语言表示定理: (三)学以致用: 1.填空: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 (1)若PB=12,PO=13,则AO=___. (2)若PO=10,AO=6,则PB=___; (3)若PA=4,AO=3,则PO=___; 例 1 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PO PA=4cm,PD=2cm. 求半径OA 的长.⑵如果∠APB=50°,C 是⊙O 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求∠ACB 的度数? P P

探究二:如图,是一块三角形铁皮,怎样才能从中剪裁一个“最大的圆”? 作法: 总结归纳: ☆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到的距离相等 1.已知: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图中共有几对相等线段? ⑴若AD=4,BC=5,CF=2,则△ABC的周长是__;⑵如果∠A=70°,则∠BOC= ; ⑶若AB=4,BC=5,AC=6,求AD,BE,CF的长? 例2 如图,⊙I是Rt△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已知∠C=90°,AC=3,BC=4,求⊙I的半径?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习题课 A 2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湖北省嘉鱼县高铁中学孙幼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内容解析 判定和性质是研究几何图形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已研究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接下来就要对性质进行研究.与全等三角形一样,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主要研究三角形几何量之间的关系. 由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三角形还有其他的几何量,如高、中线、角平分线的长度,以及周长、面积等.教材先是对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进行探究,推广得到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以此作为基础,得到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面积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探究和运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面积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2.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知道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能够通过推理证明两条性质.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有关线段的长和三角形的面积.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由定义可得到,且类比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这些性质学生易于发现.但三角形还有其他的量,如何提出它们的性质?可提出哪些性质?既要从一维层面上提,又要想到二维层面上来,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提出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猜想.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用几何画板佐证“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出猜想,确定方向 问题1:对于相似三角形,我们已研究了它的定义与判定,根据已有的研究几何图形的经验,我们还需研究什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研究?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 追问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主要是研究三角形几何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有哪些几何量?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3. 2.学生掌握综合使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3来解决问题.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引导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使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叙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讲解新课]

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得出性质定理2. 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 同样,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出命题.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教师对学生作出的这种判断暂时不作否定,待证明后再强调是“相似比的平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注:(1)在应用性质定理3时要注意由相似比求面积比要平方,这个点学生容易掌握,但反过来,由面积比求相似比要开方,学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学时可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练习.(2)在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相似前提,如:两个三角形周长比是,它们的面积之经不一定是,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审题. 例1 已知如图,∽,它们的周长分别是60cm和72cm,且AB=1 5cm,,求BC、AB、、. 此题学生一般不会感到有困难.

例2 有同一三角形地块的甲、乙两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200和1:500,求甲地图与乙地图的相似比和面积比. 教材上的解法是用语言叙述的,学生不易掌握,教师可提供另外一种解法. 解:设原地块为,地块在甲图上为,在乙图上为. ∽∽且,. . 学生在使用掌握了计算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为了纠正或防止这类错误,教师在课堂上可举例说明,如:,而 [小结] 1.本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和定理3. 2.重点学习了两个性质定理的应用及注意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47中A组4、5、7. 八、板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1及其应用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1及其应用教案 (一)教学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与相似比的关系的过程,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2.通过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导. 2.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式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记作§4.8.1 A) 第二张:(记作§4.8.1 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种,因此三对对应角相等,三对对应边成比例.那么,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是否只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将进行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Ⅱ.新课讲解 1.做一做

投影片(§4.8.1 A ) 钳工小王准备按照比例尺为3∶4的图纸制作三角形零件,如图4-38,图纸上的△ABC 表示该零件的横断面△A ′B ′C ′,CD 和C ′D ′分别是它们的高. (1)B A AB '',C B BC '',C A AC ''各等于多少? (2)△ABC 与△A ′B ′C ′相似吗?如果相似,请说明理由,并指出它们的相似比. (3)请你在图4-38中再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 (4)D C CD ''等于多少?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图4-38 [生]解:(1)B A AB ''=C B BC ''=C A AC ''=43 (2)△ABC ∽△A ′B ′C ′ ∵B A AB ''=C B BC ''=C A AC '' ∴△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3∶4. (3)△BCD ∽△B ′C ′D ′.(△ADC ∽△A ′D ′C ′) ∵由△ABC ∽△A ′B ′C ′得 ∠B =∠B ′ ∵∠BCD =∠B ′C ′D ′ ∴△BCD ∽△B ′C ′D ′(同理△ADC ∽△A ′D ′C ′) (4)D C CD ''=43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重点、难点分析: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判定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是难点。 一、重要定理 (比例的有关性质): 二、有关知识点: 1.相似三角形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3.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6.直角三角形相似: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 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如果△ABC ∽△A 1B 1C 1,△A 1B 1C 1∽△A 2B 2C 2,那么△ABC ∽A 2B 2C 2 反比性质:c d a b = 更比性质:d b c a a c b d ==或 合比性质:d d c b b a ±=± ?=?=bc ad d c b a (比例基本定理)

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模型 A字型X字型反A字型反8字型 母子型旋转型双垂直三垂直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变化模型 C B E D A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题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 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B.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心都在三角形内部 C.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 2.给出下列说法: ①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②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④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 A.21 B.20 C.19 D.18 4. 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AC是⊙O的直径,连结AB、BC、OP, 则与∠PAB相等的角(不包括∠PAB本身)有 ( ) A.1个 B.2个C.3个 D.4个4题图5题图 6题图5.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点D、E、F,则点O是△DEF的 (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 A.21 B.20 C.19 D.18 二、填空题

P B A O 6.如图,⊙I 是△ABC 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点D 、E 、F ,若∠DEF=52o , 则∠A 的度为________. 6题图 7题图 8题图 7.如图,一圆内切于四边形ABCD ,且AB=16,CD=10,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__. 8.如图,已知⊙O 是△ABC 的内切圆,∠BAC=50o ,则∠BOC 为____________度. 三、解答题 9. 如图,AE 、AD 、BC 分别切⊙O 于点E 、D 、F ,若AD=20,求△ABC 的周长. 10. 如图,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点 A 、 B ,若 直径AC= 12,∠P=60o ,求弦AB 的长. 11. 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A 、B 为切点,∠OAB = 30°. (1)求∠APB 的度数; (2)当OA =3时,求AP 的长. 12.已知:如图,⊙O 内切于△ABC ,∠BOC =105°,∠ACB =90°,AB =20cm .求BC 、AC 的 长. 13.已知:如图,△ABC 三边BC =a ,CA =b ,AB =c , 它的内 切圆O 的半径长为r .求△ABC 的面积S . 14. 如图,在△ABC 中,已知∠ABC=90o ,在AB 上取一点E ,以BE 为直径的⊙O 恰与AC 相切于点D ,若AE=2 cm , AD=4 cm . (1)求⊙O 的直径BE 的长; (2)计算△ABC 的面积. 15.已知:如图,⊙O 是Rt △ABC 的内切圆,∠C =90°. (1)若AC =12cm ,BC =9cm ,求⊙O 的半径r ; (2)若AC =b ,BC =a ,AB =c ,求⊙O 的半径r . 四、体验中考 16.(2011年安徽)△ABC 中,AB =AC ,∠A 为锐角,CD 为AB 边上的高,I 为△ACD 的内切圆圆心,则∠AIB 的度数是( )

2020年中考数学提优专题:《圆:切割线定理》(含答案)

《圆:切割线定理》 知识梳理: (1)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几何语言: ∵PT切⊙O于点T,PBA是⊙O的割线 ∴PT的平方=PA?PB(切割线定理) (2)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几何语言: ∵PBA,PDC是⊙O的割线 ∴PD?PC=PA?PB(切割线定理推论)(割线定理) 由上可知:PT2=PA?PB=PC?PD. 一.选择题 1.如图,P是⊙O的直径BC延长线上一点,PA切⊙O 于点A,若PC=2,BC=6,则切线PA的长为()

A.无限长B.C.4 D. 2.如图,PT是⊙O的切线,T为切点,PBA是割线,交⊙O于A、B两点,与直径CT交于点D,已知CD=2,AD=3,BD=4,那么PB等于() A.6 B.C.7 D.20 3.设H为锐角△ABC的三条高AD、BE、CF的交点,若BC=a,AC=b,AB=c,则AH?AD+BH?BE+CH?CF 等于() A.(ab+bc+ca)B.(a2+b2+c2) C.(ab+bc+ca) D.(a2+b2+c2) 4.如图,MN切⊙O于A点,AC为弦,BC为直径,那么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MAB和∠ABC互余B.∠CAN=∠ABC C.OA=BC D.MA2=MB?BC 5.如图,以OB为直径的半圆与半圆O交于点P,A、

O、C、B在同一条直线上,作AD⊥AB与BP的延长线交于点D,若半圆O的半径为2,∠D的余弦值是方程3x2﹣10x+3=0的根,则AB的长等于() A.B.C.8 D.5 6.如图,AB是⊙O直径,AC是⊙O的弦,过弧BC 的中点D作AC的垂线交AC的延长于E,若DE=2,EC=1,则⊙O的直径为() A. B.C.5 D.4 7.如图,过点P作⊙O的两条割线分别交⊙O于点A、B和点C、D,已知PA=3,AB=PC=2,则PD的长是() A.3 B.7.5 C.5 D.5.5 8.如图,已知⊙O的弦A B、CD相交于点P,PA=4cm,PB=3cm,PC=6cm,EA切⊙O于点A,AE与CD的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精选.

相似三角形 ——相似直角三角形及射影定理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Rt△ABC中,∠C=90o,则2+ 2= 2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5)有一个锐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30o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只能用于选择填空题)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 Rt△ABC中,∠C=90o,CD⊥AB于D,则 ①∽∽ ②射影定理: CD2= ·AC2= ·BC2= · 【常规题型】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S△ABC=20,AB=10。求AD、BD的长. 2、已知,△ABC中,∠ACB=90°,CD⊥AB于D。(1)若AD=8,BD=2,求AC的长。(2)若AC=12,BC=16,求CD、AD的长。 B A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o,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求证:AD 2=AB ·AF 例3.(1)已知ABC ?中,?=∠90ACB ,AB CD ⊥,垂足为D ,DE 、DF 分别是BDC ADC ??和的 高,这时CAB DEF ??和是否相似? 【拓展练习】 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高,BE ⊥AB ,AE 交BC 于点F ,AB ·AC=AD ·AE 。求证:△BEF ∽△ACF A B A B C N D C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切线长定理》导学案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切线长定理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情景:如图,纸上有一个⊙O, PA为⊙O的一条切线,沿着直线PO将纸对折,设与点A重合的点为B. 问题1:OB是⊙O的半径吗?PB是⊙O的切线吗? 问题2:猜一猜图中的PA与PB有什么关系?∠APO与∠BPO有什么关系?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圆的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的切线长,能叙述并证明切线长定理. (2)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知道三角形内心的含义和性质. (3)能用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内心的性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 难点:切线长定理的应用及如何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99页“思考”之前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完成探究提纲. (4)探究提纲: ①过⊙O外一点P画⊙O的切线.动手画图,看看这样的切线能作几条?能作两条. ②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如图的线段PA与线段PB的长就是点P到⊙O的切线长. ③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它们成立吗? PA=PB,∠APO=∠BPO.可利用HL证明Rt△AOP≌Rt△BOP,进而得出结论.

④分别用文字语言和几何语言写出切线长定理. 文字语言: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几何语言:∵PA切⊙O于点A,PB切⊙O于点B. ∴PA = PB,OP平分∠APB . 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看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定理的证明.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确定指导方案.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 4.强化: (1)切线长定理及它的证明. (2)交流:在提纲④的几何图形中,若连接AB交OP于点C,则图中有哪些垂直关系?哪些全等三角形?若设线段OP与⊙O的交点为D,且PA=4,PD=2,你能求出⊙O的半径长吗? 解:AB⊥OP,OA⊥AP,OB⊥BP;△OAC≌△OBC,△OAP≌△OBP,△ACP≌△BCP.设⊙O的半径为r,则OP=OD+PD=r+2,在Rt△OAP中,OA2+AP2=OP2,即r2+42=(r+2)2. 解得r=3. 即⊙O的半径长为3.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99页“思考”到第100页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阅读,画图,推理,猜想.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如图,作与△ABC的三边都相切的⊙I. 因为⊙I与BA,BC都相切,所以点I在∠ABC的平分线上; 因为⊙I与CA,CB都相切,所以点I在∠ACB的平分线上; 所以点I是∠ABC与∠ACB平分线的交点. a.作∠ABC的平分线,∠ACB的平分线,交于点I; b.过I作ID⊥BC于D,以I 为圆心,ID为半径画圆,则⊙I即为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