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靶控输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靶控浓度,减少人为误差
4
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 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方法
5
靶控输注 ── 静脉麻醉给药方式的革新
1853年
Alexander Wood发明注射器
20世纪10年代 发明了机械输液泵
MCI:丙泊酚输注速率 1,200 ml/h+芬太尼 11.5ng/ml;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3.5-4.0 µg/ml+芬太尼 11.5ng/ml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9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TCI) 或人工输注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调节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和效应室靶浓度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 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基线变化在20%以内且无躯体和植物神经症状),比较丙泊酚TCI和人 工输注的临床效益。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术后恶心呕吐率更低
P<0.001
P<0.001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1
P<0.001
麻醉监护室
外科病房
MCI:丙泊酚先1mg/kg,然后170 µg/kg/min 、130 µg/kg/min各10min,最后100 µg/kg/min维持+瑞芬太尼 先 1 µg/kg/min,然后0.5、0.25µg/kg/min;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4.0 µg/ml+瑞芬太尼 4ng/ml
控制软件用于靶控输注
1996年
Kenny Gavin推出第一个商业化的靶控输注泵
—— ‘Diprifusor’TCI
6
叶铁虎, 罗爱伦主编. 静脉麻醉药.第一版.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P263, 272
TCI安全性
目前仅有一篇来自西班牙的文献报道 了TCI副作用,原因为操作者设定了错 误的模式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术中BIS波动幅度小
P<0.05
35%
MCI:丙泊酚总量2mg/kg分多次静脉注射,瑞芬太尼 3 µg/kg;TCI:丙泊酚3 µg/ml+瑞芬太尼 4 µg/ml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160例择期行脊柱后凸矫正和脊柱侧弯矫正的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 (TCI)组和人工输注组。TCI组采用丙泊酚3μg/ml和瑞芬太尼4μg/L靶控输注,人工输注组采 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人工静脉注射诱导和维持。主要比较两组对全麻深度调控的便利性和 关键手术步骤脑电波双频指数(BIS)的波动幅度。
孟秀丽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45(3):474-9.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术中体动少
P<0.05
68%
MCI:丙泊酚输注速率 1,200 ml/h;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4-6 µg/ml
欧洲多中心研究,在6个欧洲国家29个研究中心,纳入562名患者,随机接受丙泊酚TCI 或丙泊酚人工输注麻醉,评估主要终点(更倾向于使用“Diprifusor”TCI或人工输注)和 疗效终点(如诱导剂量和靶浓度)。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60例行择期乳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人工输注组采用常规剂量 输注法,靶控输注(TCI)组给予丙泊酚4μg/ml和瑞芬太尼4ng/ml效应室浓度。评估两组的 血流动力学、恢复情况、术后恶心和呕吐及手术满意度。
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
麻伟青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麻醉科
概念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 infusion,TCI) 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以药代动力学和 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调节目标或靶 位(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来维持适当 的麻醉深度,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 药方法
TCI技术分类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9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TCI) 或人工输注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调节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和效应室靶浓度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 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基线变化在20%以内且无躯体和植物神经症状),比较丙泊酚TCI和人 工输注的临床效益。
Lugo-Goytia G, et al. Revista Mexicana de Anestesiología 2005;28(1):20-6.
Lugo-Goytia G, et al. Revista Mexicana de Anestesiología 2005;28(1):20-6.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维持循环更平稳
平均动脉压变化更小
心率变化更小
P<0.05
P<0.05
MCI:丙泊酚输注速率 1,200 ml/h+芬太尼 11.5ng/ml;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3.5-4.0 µg/ml+芬太尼 11.5ng/ml Lugo-Goytia G, et al. Revista Mexicana de Anestesiología 2005;28(1):20-6.
开环TCI:
年龄、体重等,选择血浆或效应室浓度 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含量、心电图、
呼吸功能、肌松、麻醉深度等数据调节用药 麻醉医师分析调整麻醉深度
TCI技术分类
闭环TCI:
自动控制技术,具有反馈信号控制性能 TCI装置连接了反馈指标,实际监测指标与
设定指标相比较 控制TCI数据和泵注速度,自动达到适合的
Servin FS. Anaesthesia. 1998;53 Suppl 1:82-6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麻醉苏醒更快
P<0.05
P<0.05
MCI:丙泊酚输注速率 1,200 ml/h+芬太尼 11.5ng/ml;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3.5-4.0 µg/ml+芬太尼 11.5ng/ml
20世纪40年代 电子输液泵问世
1968年 1981年 1990’s
Kruger-Thiemer依据二室药代动力学模型提出靶浓度 给药的数学模式
Schwilder提出BET(bolus-elimination-transfer)方案 并应用于临床,使计算机靶控输注概念化
许多学者提出靶控输注的概念,并设计出多种计算机
Rev Esp Anestesiol Reanim 2014;61:e27–30
靶控输注的临床优势
理论:麻醉可控 实践:使用方便 获益:时时监控
TCI in anaesthetic practice New edition 2006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插管时循环更平稳
平均动脉压变化更小
心率变化更小
4
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 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方法
5
靶控输注 ── 静脉麻醉给药方式的革新
1853年
Alexander Wood发明注射器
20世纪10年代 发明了机械输液泵
MCI:丙泊酚输注速率 1,200 ml/h+芬太尼 11.5ng/ml;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3.5-4.0 µg/ml+芬太尼 11.5ng/ml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9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TCI) 或人工输注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调节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和效应室靶浓度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 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基线变化在20%以内且无躯体和植物神经症状),比较丙泊酚TCI和人 工输注的临床效益。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术后恶心呕吐率更低
P<0.001
P<0.001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1
P<0.001
麻醉监护室
外科病房
MCI:丙泊酚先1mg/kg,然后170 µg/kg/min 、130 µg/kg/min各10min,最后100 µg/kg/min维持+瑞芬太尼 先 1 µg/kg/min,然后0.5、0.25µg/kg/min;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4.0 µg/ml+瑞芬太尼 4ng/ml
控制软件用于靶控输注
1996年
Kenny Gavin推出第一个商业化的靶控输注泵
—— ‘Diprifusor’TCI
6
叶铁虎, 罗爱伦主编. 静脉麻醉药.第一版.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P263, 272
TCI安全性
目前仅有一篇来自西班牙的文献报道 了TCI副作用,原因为操作者设定了错 误的模式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术中BIS波动幅度小
P<0.05
35%
MCI:丙泊酚总量2mg/kg分多次静脉注射,瑞芬太尼 3 µg/kg;TCI:丙泊酚3 µg/ml+瑞芬太尼 4 µg/ml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160例择期行脊柱后凸矫正和脊柱侧弯矫正的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 (TCI)组和人工输注组。TCI组采用丙泊酚3μg/ml和瑞芬太尼4μg/L靶控输注,人工输注组采 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人工静脉注射诱导和维持。主要比较两组对全麻深度调控的便利性和 关键手术步骤脑电波双频指数(BIS)的波动幅度。
孟秀丽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45(3):474-9.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术中体动少
P<0.05
68%
MCI:丙泊酚输注速率 1,200 ml/h;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4-6 µg/ml
欧洲多中心研究,在6个欧洲国家29个研究中心,纳入562名患者,随机接受丙泊酚TCI 或丙泊酚人工输注麻醉,评估主要终点(更倾向于使用“Diprifusor”TCI或人工输注)和 疗效终点(如诱导剂量和靶浓度)。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60例行择期乳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人工输注组采用常规剂量 输注法,靶控输注(TCI)组给予丙泊酚4μg/ml和瑞芬太尼4ng/ml效应室浓度。评估两组的 血流动力学、恢复情况、术后恶心和呕吐及手术满意度。
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
麻伟青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麻醉科
概念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 infusion,TCI) 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以药代动力学和 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调节目标或靶 位(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来维持适当 的麻醉深度,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 药方法
TCI技术分类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9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TCI) 或人工输注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调节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和效应室靶浓度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 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基线变化在20%以内且无躯体和植物神经症状),比较丙泊酚TCI和人 工输注的临床效益。
Lugo-Goytia G, et al. Revista Mexicana de Anestesiología 2005;28(1):20-6.
Lugo-Goytia G, et al. Revista Mexicana de Anestesiología 2005;28(1):20-6.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维持循环更平稳
平均动脉压变化更小
心率变化更小
P<0.05
P<0.05
MCI:丙泊酚输注速率 1,200 ml/h+芬太尼 11.5ng/ml;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3.5-4.0 µg/ml+芬太尼 11.5ng/ml Lugo-Goytia G, et al. Revista Mexicana de Anestesiología 2005;28(1):20-6.
开环TCI:
年龄、体重等,选择血浆或效应室浓度 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含量、心电图、
呼吸功能、肌松、麻醉深度等数据调节用药 麻醉医师分析调整麻醉深度
TCI技术分类
闭环TCI:
自动控制技术,具有反馈信号控制性能 TCI装置连接了反馈指标,实际监测指标与
设定指标相比较 控制TCI数据和泵注速度,自动达到适合的
Servin FS. Anaesthesia. 1998;53 Suppl 1:82-6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麻醉苏醒更快
P<0.05
P<0.05
MCI:丙泊酚输注速率 1,200 ml/h+芬太尼 11.5ng/ml;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3.5-4.0 µg/ml+芬太尼 11.5ng/ml
20世纪40年代 电子输液泵问世
1968年 1981年 1990’s
Kruger-Thiemer依据二室药代动力学模型提出靶浓度 给药的数学模式
Schwilder提出BET(bolus-elimination-transfer)方案 并应用于临床,使计算机靶控输注概念化
许多学者提出靶控输注的概念,并设计出多种计算机
Rev Esp Anestesiol Reanim 2014;61:e27–30
靶控输注的临床优势
理论:麻醉可控 实践:使用方便 获益:时时监控
TCI in anaesthetic practice New edition 2006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插管时循环更平稳
平均动脉压变化更小
心率变化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