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e874ad2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e.png)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英文名称1.专业代码:0807052.英文名称: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二、专业介绍本专业与信息产业及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关,是典型“新工科”专业。
专业2012年开始招生,培养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016年被确定为“辽宁省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专业师资队伍共由9名教师构成,其中教授3名,博士学位教师5名,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名。
专业中建有科研平台“辽宁省光电信息技术工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建立有2个实验室和8个集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及合作研究为一体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构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体系。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目标1】,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标2】,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目标3】,能够在光电信息技术相关领域解决特殊环境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目标4】,胜任光电传感或光通讯系统等光电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目标5】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毕业要求以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人文素养,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能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为此,本专业设置覆盖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12项要求和支撑培养目标达成的对学生毕业时的具体要求如下: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光电传感或光通讯系统等光电信息工程领域中相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光电传感或光通讯系统等光电信息工程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分析其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素,并通过文献研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结论。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5113e84431b90d6d85c740.png)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现代科学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光电子和信息等相关工程技术;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等方面受到初步的技能训练,心态积极、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科学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技能,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能够在相关领域进一步研究深造、能综合运用光学理论和相关技术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理工融合,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与工程技术的研发,以及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或工程项目施工、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在工程、科研、开发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增强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意识。
毕业后的学生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及行业(光电信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光电材料与元器件、光学工程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事业单位从事创新性科技研究、开发、系统和新产品设计、教学、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及人文、社会和艺术科学素养;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
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和应用开发的能力,以及光电系统设计、开发和系统运行维护的初步能力;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及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掌握科技文献资料的查询和检索,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国内外相关的新信息,了解本专业的科技最新发展动态、技术标准及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5、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的能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8c6033968011ca200912e.png)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英文名称: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0705)一、专业培养标准(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光学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能在光学应用、光电检测、光电信息处理等行业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1.知识规格与要求(1)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具有社会学、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②掌握国内外形势、国家政策、思想修养与法律等基本知识。
(3)专业知识①掌握光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等基本原理与方法;②掌握光电检测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③掌握光电信息处理基本知识;④掌握光电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4)工具性知识①掌握基础英语,能比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②掌握文献与资料检索、信息处理方法;③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部分编程语言和相关软件的应用技术。
(5)其他相关科学知识①熟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和规范;②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2.能力规格与要求(1)基本能力①信息获取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类比学习、融会贯通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适应光电信息科学的发展。
②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能够跟踪光电信息科学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具备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能力。
2020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
![2020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0c8a6f76eeaeaad0f330a8.png)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大类培养概述遵循“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原则,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迫切需求,本大类通过第一学年电子信息类通用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类相关专业,更好地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选择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专业。
本大类包括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流工程、自动化八个专业。
各专业学生第一学年按大类培养,修满规定学分,在第一学年小学期(S1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学生按照专业兴趣、职业规划和学业成绩选择八个专业中的一个专业进行学习。
二、专业概述光电工程学院自建院之初便倡导光机电算一体化多学科交叉的办学理念,1992年获批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开放实验室,1998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获得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此背景下,2000年我们新建了“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方向)本科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随着信息产业新技术的发展,光成为最主要的信息载体,且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分支和技术增长点,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具有信息工程知识背景,宽基础、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2006年专业调整,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方向)更名为光电信息工程专业,2013年全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依托“教育部光电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和“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专业培养方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领域:(1)光学/光电仪器—它包括光学/光电仪器的结构设计,各种专用光学仪器;如军用光学仪器,测量光学仪器,物理光学仪器等。
(2)光子学技术—利用光子原理或光电相互作用原理的器件。
它包括各种激光器,光电器件及红外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超高速摄影,发光光源,短波及X射线光学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1465ce26fff705cc170a50.png)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基础光学、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1.掌握数学、计算机、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2.掌握系统的光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掌握一定的光机电一体化工程背景知识;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光学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Ⅰ-Ⅲ、电子线路、电子线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实验、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Ⅰ、固体物理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应用软件基础、数学物理方法、激光原理、光通讯原理、信息光学、光电子学、光学专门实验、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与应用、智能化光电仪器设计基础等。
四、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计算机、物理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加强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专业在重视传统光学知识讲授的同时,还强调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培养出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119781a1c7aa00b52acbb8.png)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基础光学、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1.掌握数学、计算机、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2.掌握系统的光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掌握一定的光机电一体化工程背景知识;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光学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Ⅰ-Ⅲ、电子线路、电子线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实验、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Ⅰ、固体物理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应用软件基础、数学物理方法、激光原理、光通讯原理、信息光学、光电子学、光学专门实验、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与应用、智能化光电仪器设计基础等。
四、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计算机、物理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加强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专业在重视传统光学知识讲授的同时,还强调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培养出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fb869f61fb7360a4c6540.png)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7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综合运用光电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相关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光电信息系统应用、设计、集成与研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光电子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
2、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实验工作和技术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获得较好的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较熟练的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3、了解新兴信息显示、光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发展动态,对与本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的一般知识和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有所了解,能适应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4、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熟悉文献检索和其它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听、说、译、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相关资料。
6、有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专业方向1、平板显示:学习和掌握光电信息的产生、采集、传输、变换、接收、储存、显示及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光电信息显示的实现、显示产品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能够在信息显示特别是平板显示行业及相近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研发及管理工作。
2、光电探测:学习和掌握光电探测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光电成像、光电仪器设计、光谱分析与测试技术、光电探测信息处理等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29f656700abb68a982fbd3.png)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崇尚科学,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有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勇于解决复杂问题,能够在光电信息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具体培养目标:1. 热爱祖国,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品德优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优良的职业操守和科学文化素养。
2. 系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知识,具有宽厚的数理基础,扎实的光电信息实验技能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光电信息科学前沿问题的能力。
3. 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组织或带领团队解决复杂问题。
4. 具有自主学习和知识更新的意识,形成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毕业生能够在光电信息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毕业10~15年后,有能力成为所在行业或单位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独立或带领团队解决科学技术难题。
二、培养要求1. 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掌握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知识;了解光电信息科学的学术前沿、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
2. 人文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追求真理的独立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 数理知识:掌握高等数学知识,与物理学相关的数学方法,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4. 科学思维与表达能力: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度分析;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按照规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光学工程培养方案(3篇)
![光学工程培养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8a096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f.png)
第1篇一、培养目标光学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光学工程理论基础、丰富的光学工程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光学设计、光学制造、光学检测、光学材料研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光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能够适应光学工程领域的发展,具备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4. 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光学工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培养规格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光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熟悉光学设计、光学制造、光学检测、光学材料研发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3)具备光学实验设计、光学系统调试、光学检测等实践能力;(4)具备光学材料、光学元件、光学系统等制造工艺的基本技能;(5)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
2. 思想政治素质(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遵纪守法;(3)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尊重他人,善于沟通;(5)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勇于开拓,敢于担当。
3. 身体健康具备健康的体魄,适应光学工程领域的工作要求。
三、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课程(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2)人文社科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历史、哲学、法律、艺术等;(3)体育与健康课程:包括体育、健康教育等。
2. 专业基础课程(1)光学基础:光学原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现代光学等;(2)物理基础: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光学材料等;(3)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4)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电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光电信息技术方向的研究、设计、制造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学科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
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和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三、主干学科
光学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的主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组成,体现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指导思想。
学科基础课围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信息理论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设置。
主干课程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实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光学电磁理论、应用光学、物理光学II、傅里叶光学、激光原理;光电测试技术等。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4.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6.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3.5学分,实践环节34.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
九、有关说明
1.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听8次,最后统一记录学分。
2.夏季学期组织的讲座活动必须参加,最后统一记录1.0学分。
3.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内至少修满2.0学分,获取途径有:
(1)学院创新训练基础实验室开设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按照实验级别获得相应学分(初级0.5
学分/项、中级1.0学分/项、高级2.0学分/项)。
(2)选修全校开设的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学院开设的创新训练课,并通过考核,相应学分认定为创新学分(1.0学分/次)。
(3)学生参加学校备案的国际、国家或省级竞赛项目,获得奖励或完成项目任务:获国际或国家级一等奖(含国家级特等奖)得3.5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一等奖得3.0学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及省级二等奖得2.0学分;同一作品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计算。
(4)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者,每人次得3.0学分;参加校级项目并顺利结题验收者,每人次得2.0学分。
(5)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得2.0学分,要求论文发表必须体现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文为“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且排名在前两位有效;获得专利授权每项得2.0学分,专利申报必须体现第一持有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6)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及讲座活动(1.0学分/8次)。
*注:创新学分可以累计,不设上限,但不能代替其他课程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