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的少年》导学案(含答案)
11期摘星
![11期摘星](https://img.taocdn.com/s3/m/89db03631eb91a37f1115cad.png)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A.百折.不挠来回折.腾令人折.服折.本生意B.水落.石出丢三落.四衣物落.色落.泊不羁C.大处.着眼立身处.事绝处.逢生处.心积虑D.鞭炮.轰鸣如法炮.制糖衣炮.弹炮.羊肉片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工夫功夫气冠长虹学贯中西温良恭俭让B.报到报道精忠报国以德抱怨慷他人之慨C.胃口肠胃形迹可疑行踪无定人不可貌像D.配备佩带受制于人依法惩治一言以蔽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规定,未经请假不能出校门,因擅自外出、放假后不按时归来或久假不归....等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的,一概由学生本人负责。
B.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们以如椽大笔....,描绘了人的跌宕命运,呼唤时代精神,重铸民族灵魂,抒发赤子胸襟,挖掘了现实生活的意义。
C.2007年10月,琼斯事件使美国竞技体育名声扫地,运动员们乃至美国的诚信受到质疑,人们也开始怀疑他们以前一言九鼎....的所谓诚信体育的话语了。
D.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星光闪耀,难得的满天繁星,我的目光在它们的身边,从这一颗到那一颗,我此时竞忘记了自己是站在地上。
②了解汽车的安全及其工作原理,并且正确地使用它们,是确保人身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③赵家镇宣家村的众多千年古树渐被人知,村斗部和记者侃起了赵家镇的千年“茶花王”的魅力,但赵家镇的宝贝还远这些A.流连配制不只 B.留恋配置不止C.流连配置不止 D.留恋配制不只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从明年起,把全体公民放假节日的时间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语文部编七上导学案(附答案)15
![语文部编七上导学案(附答案)15](https://img.taocdn.com/s3/m/7edc641baeaad1f347933f01.png)
15.诫子书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助读资料】1.课题解读诫子,告诫儿子;书,书信。
“诫子书”的意思是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过世后,谥忠武侯。
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3.背景透视《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生活节俭,注重修身养性,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淡泊.:(2)淫.慢:(3)险躁.:(4)治.性:(5)枯.落2.朗读课文,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课堂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3.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
(按照板书提示分组讨论完成,后总结再板书)4.讨论: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
【课后作业】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词。
(1)静.以修身(2)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宁静无以致远..(4)非学.无以广才(5)淫慢..则不能治性....(6)险躁..则不能励精(7)年与时驰.(8)遂.成枯落..(9)悲守穷庐..2.背诵默写夫君子之行,,。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8、《中华少年》教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8、《中华少年》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99f407b8f67c1cfbd6b867.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8、《中华少年》教学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8、《中华少年》教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学习重难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学法指导: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准备: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学习过程:(一)预习达标1.自由读诗,扫清字词障碍。
我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
水浒哈达璀璨芦笙唢呐竞相开放刚劲端庄欢歌劲舞蹒跚学步萦绕耳畔2.我会填()的高原()的宝岛()的草原()的指。
4、写出下面句子在诗歌中表达的意思。
(1)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方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2)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
5、读下面的诗句,相信它们有什么特点?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特点:请你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读了这首诗,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达标训练诗朗诵比赛。
建议:可以小组合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拓展延伸。
中国张雪杉在外国人心目中。
在历史的心目中。
你是茶叶你是瓷器。
你是庄子你是孔丘。
你是泰山你是长城。
你是《易经》你是《通鉴》。
你是北京的太和殿。
你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你是西安的兵马俑。
你是天灾人祸歌舞升平。
在中国人心目中。
在未来的心目中。
你是盘古你是女娲。
你是问号你是叹号。
你是大禹你是皇帝。
你是破折号你是省略号。
你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你是破折号你是省略号。
你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你是半部狂草虎跃龙腾。
思考?交流1、你怎样理解诗歌的最后一节?2、仿照诗歌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祖国。
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你是你是你是(五)相关链接七子之歌闻一多澳门香港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摘星少年教育暑假语文检测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摘星少年教育暑假语文检测题及答案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b1e1aaf78a6529647d53ee.png)
2014年摘星少年教育暑假语文检测题及答案2014年摘星少年教育暑假素质测评卷语文(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恶劣.lüè埋.怨mánB.炽.热chì忏.悔qiānC.决.定jué河堤.tīD.膝.盖xī湖畔.pàn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象一匹饿狼,贪焚地读着。
B.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丈灯。
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喧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D.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连蓬。
3.选出下列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
()①春天来了,到处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②夜晚,孩子们地发现天空中有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
③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来,好人好事不断。
④我怀着的心情浏览了金华的双龙洞。
A.体现好奇出现惊奇B.涌现惊奇再现奇怪C.呈现惊奇涌现好奇 C.出现惊奇涌现好奇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学习了《窃读记》这课,使我受到了深刻教育。
B.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C.悦耳的歌声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D.佛山人民是热情文明的城市。
5.选出改变句式后,意思与原句相反的一项。
()A.这条路是走得通的!变反问句:难道这条路走得通吗?B.我一定要考上那所中学。
变双重否定句:我非考上那所中学不可。
C.小明说:“我喜欢朗诵。
”变转述句:小明说,他喜欢朗诵。
D.我看完了这本小说。
变被动句:这本小说被我看完了。
6.选出给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②当时的人,都惊讶于他的音乐天赋,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③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④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⑤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中华少年 教案 学案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中华少年 教案 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c9769fa98271fe900ef9be.png)
课题8*、中华少年集体备课个案补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明白作者通过一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重难点】1、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重点)2、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难点)【教学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二、探究新知自学活动一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身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展示活动一(学生展示)1、小组派代表展示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集中评价)。
2、小组派代表展示学案活动一中的习题。
3、老师小结。
自学活动二(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展示活动二(学生展示)1、小组展示,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探究。
2、教师点拨:以充分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自学活动三1、自由朗诵。
2、分角色朗诵: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八年级语文下册《摘星的少年》同步练习 鄂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摘星的少年》同步练习 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0856fa28ea81c758f578b9.png)
《摘星的少年》同步练习
[识记与积累]
1. 给加点汉字注音。
参宿()()擎天()镶嵌()()
2. 选出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
A. 也许女人真是水做的骨肉,“水”一被勾销,立觉喉咙苦涩,舌头肿痛,心也随之焦枯成灰,人好似成了金字塔里风干的长老。
B.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3. 《摘星的少年》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4. 选出说法不对的一项()
A. 《天上的街市》中的牛郎织女是劳动人民的象征,作者想象他们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即也是希望劳动人民也过上这样的生活。
B. 《摘星的少年》意象壮阔雄奇,“左手擎着天狼,右手擎着织女。
腰间束着的,正是那个射他一箭的嵌着三明星的猎户的腰带”最能体现这一点。
C. 两诗中的“织女”都是指织女星。
D. 两诗都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
[发现创新]
5. 比较本课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说上一两点即可。
答案:
1. shēn xiù qíng xiāng qiàn
2. D
3. 百折不挠(或不屈不挠)的态度。
4. C
5. 相同点:都运用了想象这种表现手法。
不同点:(1)《天》还用了联想和象征的表现手法;
(2)《天》的意象温馨而美好,而《摘》诗意境壮阔、雄奇;
(3)两诗的主旨不同。
湖北省武汉市陆家街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摘星的少年导
![湖北省武汉市陆家街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摘星的少年导](https://img.taocdn.com/s3/m/12107aff8e9951e79b8927e9.png)
课题八下语文《摘星的少年》第一课时授课老师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设计人学习目标1、能够掌握生字词,流利、快速朗诵课文并背诵。
2、结合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析诗句,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要点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目标(1)和(2)目标(3)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力和记背力不能准确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以理解被人嘲笑时心里和行动知识链接链接内容链接方式纪弦,祖籍陕西。
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
本诗是诗人纪弦早期创作的一首诗歌,意象壮阔雄奇,尽显诗人的年少英气,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课前导学.一、放声朗读课文。
我的得分:(评价:)二、找出值得留心的字词,认真规范地写一写:三、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诗的层次。
这首诗共有4节,可以分为二层:第一层:()作者描写摘星的少年,跌下来之后遭受种种羞辱。
第二层:()作者记述后人对少年的追忆与行为的肯定。
四、找出诗中描写少年遇挫失败后,被众人嘲笑的诗句课前导学五、我对自己的课前学习情况评价为:(可多选,请√)优秀良好一般认真较认真不认真课上学习探究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教学指导设计一、学生开声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检查课前导学)别忘了认真订正“课前导学”,做好笔记哦!!二、分组研讨学习。
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认真读这首诗,在文本中找信息,讨论本组选择的问题。
讨论一:想象摘星少年在遇到众人嘲笑时,经历了哪些心理和行为变化?一、导题:由课题导入二、整体感知课文:全班放声朗诵课文,抽查两名同学课前预习。
三、分组探究学习:评选“最佳探究组”和“最佳合作组”1、分组讨论合作:(1-4组)(请拿出探究精神,筛选整讨论一:想象摘星少年在遇到众人嘲笑时,经历了哪些心理和行为变化?(有4种,用4个词回答)(5-8组)讨论二:说说千年以后的博物馆为“摘星少年”塑像的原因?(请概括全面,书写要整洁漂亮哦!)课上学习探究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教学指导设计讨论二:说说千年以后的博物馆为“摘星少年”塑像的原因?2、将小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各组推选同学解说。
《你的名字》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你的名字》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2b7b9129ce2f0066f433226f.png)
【学习目标】1、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
2、学习爱情诗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3、探究诗歌的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2、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对典型意象进行深入探究【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纪弦,1913年生于河北清苑,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祖籍陕西。
1933年苏州美专毕业后,到南京举办画展。
第二年改行写诗,到上海创办《火山》诗刊。
1935年,结识刚从法国归来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晤谈甚欢”。
1936年秋,与徐迟、戴望舒合作,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到香港,编辑《国民日报》副刊《新垒》,后入国际通讯社任日文翻译。
1945年起启用笔名纪弦。
1948年参与组织异端社,出版《异端》诗刊,同年离沪到台湾,任《平言日报》主笔兼副刊《热风》编辑、成功中学国文教师。
1951年主编《自立晚报》新诗周刊,创办《诗志》。
1953年2月,将《诗志》改办为《现代诗》季刊,提倡新现代主义。
1956年,发起成立现代派诗社,被称为台湾现代派诗人的“旗手”。
1976年底移居美国,常住加州,著有诗集《行过之生命》《飞扬的时代》《无人岛》《五八诗草》《摘星的少年》《槟榔树》(甲、乙、丙、丁、戊五集)等。
诗歌评论集《纪弦诗论》《纪弦论现代诗》等。
《你的名字》1952年作于台北,最先入选《槟榔树甲集》,台湾现代诗社1967年版。
纪弦的创作风格台湾现代诗派的创始人纪弦,是喜欢标新立异的艺术探险者,认为技巧决定一切,要在表现上下功夫。
在诗中注意手法的含蓄、多变与丰富,移植象征主义手法,讲究思想知觉化。
但孤高自傲、心怀坦荡的性情,使他不习惯也不愿意隐藏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总是急于表达自己,并寻求“形随意移、随意赋形”的形神一致效果。
这种更近于浪漫主义的心智与艺术结构机制,使他的诗并不十分晦涩,风格相对明朗。
他的诗歌始终跃动着浓烈的激情,有性格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在场,自传色彩强烈。
【备考导学】专题01 词语(导学案)-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一轮复习(新高考)
![【备考导学】专题01 词语(导学案)-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一轮复习(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91a2cb0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7.png)
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导学案)【真题体验】(2022新高考卷Ⅰ)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①。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②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
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③的。
栾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栾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2021新高考卷I)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____。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_____,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__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目的欢快气氛。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八下《6诗两首摘星的少年》word教案 (2).doc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八下《6诗两首摘星的少年》word教案 (2).doc](https://img.taocdn.com/s3/m/ca33133bcc7931b765ce1571.png)
《摘星的少年》教学实录说明: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八下第二单元第六课2、旨在引导学生领悟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乐曲《摘星星》。
师:从文学的角度看这首歌词,从语言、写作手法、塑造的形象等方面谈一点看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台湾著名诗人纪弦的作品《摘星的少年》,看看纪先生又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为了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他采用了哪能些艺术手法?二、作者介绍。
师:作者,纪弦,(1913- ),祖籍陕西,生于河北省清苑县。
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
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编《易士诗集》。
1934年创办《火山》诗刊。
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
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学任教二十五年后退休。
1976年移居美国。
1953年创办并主编《现代诗》季刊,1956年组建现代派。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
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
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
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
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三、诗歌学习指导。
师:诗歌学习的第一步:美美的读。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②读出诗的层次,读出层意。
……师:请评说同学的朗读。
……师:你是怎样理解诗题中的“摘星”二字的?诗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生:诗歌的题目表面是指摘取天空的星星?实际上是指坚强不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师:用具体的形象来比喻自己追求的目标,你以前见过这样的说法吗?生:见过,比如说《追赶太阳的人》。
生:《只要翻过那座山》。
生:《月迹》。
生:《漫漫长路》。
生:《太阳路》。
……生:两个层次。
第一层:(1—2)写摘星少年遭遇挫折失败和天空、大地、新闻记者对他的嘲笑。
第二层:(3—5)作者用特写镜头的技法,把摘星少年雕像立体般地矗立在人们面前。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8.《中华少年》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8.《中华少年》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0e0961d27284b73f342502f.png)
库车县第三中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8.中华少年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朗读,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二)过程与方法:1.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诵,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2.读后交流感受、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自学内容及检测:1.读准字音翱翔莽莽昆仑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敖包铭记纤夫焊接璀璨芦笙2.区分多音字:刚劲(jìn jìnɡ)哈达(hā hǎ)3.课文共有()小节。
4.默读全诗,想想每节主要写了什么?5.交流搜集的资料。
6.摘抄一句表达中华少年爱国情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学习与探究:1.第一小节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分别代表了哪个民族、哪个地方?2.全诗从哪几个视角展开来描述中华民族的功德的?3.“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是谁让人民看到了希望?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七月的星火”指的是什么?“南湖的航船”指的是什么?四、当堂达标检测题(8-10分钟)1、给多音字组词。
劲jìn ()jìng()哈hā ( )hǎ( )纤qiàn()xiān() 卷juǎn( )juàn( )2.诗中提到的两部古典名著是什么?(1)作者___________名著《》;(2)作者___________名著《》3.由“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你分别想到了谁的哪句诗?作者: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5e4c49e314332396893a2.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导学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导学案【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翱翔,刚劲,萦绕,蹒跚学步,铭记,强悍,璀璨,顶天立地等词语,理解顶天立地,蹒跚学步,强悍等重要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3、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课前准备】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学案教案一、学习提纲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顶天立地、蹒跚学步、强悍等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按总起──祖国养育我──艰难历程──我的誓言──总结把课文分成五部分。
3、自读第一部分,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先()后()的写法。
4、自读第二部分,作者先写()哺育了中华少年,再写()滋润着中华少年,最后写()滋养了中华少年。
5、自读第三部分,这部分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谕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
第四部分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和()。
6、第五部分是对全诗的()。
7、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赞美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的()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祖国的()。
二、练习设计1、背诵喜欢的部分。
2、阅读《倾听鸟语》一书的《雄鸡似的中国》。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读通读顺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用词素分析法及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顶天立地,蹒跚学步,强悍。
3、理清写作思路:总起──祖国养育我──艰难历程──我的誓言──总结。
二、指导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训练形式:自由朗读。
分角色朗读。
表演朗读。
2、交流体会,内容:对诗句的理解。
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
内心情感的体验转化迁移。
仿照课文其中的小节写诗。
6摘星的少年 教案
![6摘星的少年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5dc3dd26fff705cc170a8e.png)
《摘星的少年》纪弦三维目标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及作品的背景,领悟诗歌欣赏的基本方法。
2、结合创造背景,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3、体会诗人面对苦涩、挫折、磨难、艰险的正确心态。
教学重难点1、领悟诗歌欣赏的基本方法。
2、体会诗人面对苦涩、挫折、磨难、艰险的正确心态。
教学步骤一、美美的读1、学生自由地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读出诗的层次,读出层意。
提示:两个层次一(1—2)写摘星少年遭遇挫折失败和天空、大地、新闻记者对他的嘲笑。
二(3—4)作者用特写镜头的技法,把摘星少年雕像立体般地矗立在人们面前。
3、抽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说学生的朗读。
二、美美的品1、认真品读每一节诗,然后进行点评批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准确精妙的词语;⑵富有表现力的语句;⑶修辞方法;⑷写作手法;⑸人物形象。
2、老师范例第一节,“摘星的少年”为什么会“跌下来”?一个“跌”字惊心动魄。
3、同学互动,交流评点内容。
⑴诗的最后一节如何理解?提示:诗中先将“猎户星座”拟人化,暗喻文坛上无的放矢、暗中攻讦的无耻文人;然后笔锋一转,将拟人还原,一瞬之间,那猎户星座何其浩瀚巨大的带状星云,已成为束在他腰间的闪亮腰带了。
这种收束的笔法与意象的转换,可以说是现代诗中的神来之笔,充分展现了诗人心灵纵横开阖的恢弘气象与掷地有声的万钧笔力。
⑵摘星的少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提示:一个自觉而想有所作为、年少英气的形象,不为世俗嘲笑所动,坚持自己的理想。
将伤痕变为自己的勋章,将旁观者的诟骂作为自己的踏脚石,一步步向自己的梦想进发。
面对嘲笑他坚强不屈,跌倒了又站起来,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⑶我们应该从摘星的少年身上学到什么呢?提示: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⑷从这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的什么精神吗?提示:体会诗人的执著情感、豪迈斗志以及面对苦涩、挫折、磨难、艰险的正确心态。
三、美美的说1、学生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先读给大家听,再说说喜欢的理由。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3+星星变奏曲》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3+星星变奏曲》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42753b14791711cc791778.png)
3、星星变奏曲课前自学(一)读一读,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凝望níng wàng: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颤动chàn dòng: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闪烁shǎn shuò:在诗中指声音隐隐约约,听不真切。
朦朦胧胧méng méng long lóng:不清楚;模糊。
(二)了解朦胧诗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朦胧诗的特征:朦胧。
它意蕴很深却不显露;它适应当代人的复杂意识;它改变诗的单一层次的情感内涵而倾向立体的和多层的建构。
如《星星变奏曲》它不直接表现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一些物象暗示或间接地表现出。
课堂活动(一)基础练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níng wàng()chàn dòng()shǎn shuò()méng méng long lóng()(二)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
2、思考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段品读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从什么感觉去写,表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质疑这首诗的题目为什么叫“星星变奏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凝望、颤动、闪烁、朦朦胧胧(二)2、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冷酷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原有故事的续编:对于我们读到的一些寓言、童话等故事,它们的结尾往往令我们意犹未尽,有时还想着故事结束还要如何如何?比如:《皇帝的新装》,读完后我们可以想象皇帝举行完大典干什么去了?两个骗子怎么样了。
要怎么让“想象”里的事物,变得更真实?
只要使“虚拟情节”尽量“模拟”出“现实情节”,就可以使“虚世界”里的东西都变得很有“真实感”(如梦境里的情景就很有“真实感”)。
左手擎着天狼。
右手擎着织女。
腰间束着的,正是那个射他一箭的
嵌着三明星的猎户的腰带。
(1)该诗采用了怎样的想象类型,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分析“腰间束着的,正是那个射他一箭的嵌着三明星的猎户的腰带。”的联想类型,指出其中联想的含义及作用。
参考答案:(1)属于再造想象。第1—2节写摘星少年遭遇挫折失败和天空、大地、新闻记者对他的嘲笑。第3—4作者用特写镜头的技法,把摘星少年雕像立体般地矗立在人们面前。从“千年后”课看出这种想象是借助超越时空的想象来实现的。?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那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呦,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分钟)
环节要求:自我作答组内小结准确表述待师验证
1.基础知识堂堂清:(10分)
丰都县2012年春中学语文
八年级(下)发展性阅读导学案
备课时间
____周星期_____
单元
第二单元第6课
审核人
授课时间
___周星期___需课时
课题
《摘星的少年》
阅读评价
组别
组长
组员
班级评价
教师评价
1
2
3
4
5
6
7
8
展示次数
终结评价
展示质量
一、阅读目标
学会通过想象理解诗歌形象的方法。
二、目标链接
想象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再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建立想象的空间一定是在现实基础上出现的新的空间。想象是人们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再现或创造出新事物的过程,包括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3.朗读品鉴
分小组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由读、领读、齐读、组合读、情境读、角色读),然后小组自由展示,其他小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最后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朗读才能的组(员)。
(1)评选的结果是
(2)我对这次评选的看法是
(二)小组合作置疑探读(15分钟)
环节要求:我置我疑疑义相析解疑互进献疑待诂
小组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如下问题,形成组内解读成果,再抽组进行班级展示和抽组开展评价,教师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权质疑教师。
使用逻辑:所有的“事件”都属于“引导存在的事件”,我们简称为“导件”,要更好的完成一个“导件”,就应该从其“导素”(导存要素)入手,而要使“虚世界”更有“真实感”当然要研究“感子世界导存”的“导素”了。
三、阅读过程
走进作家及其作品
作者,纪弦,(1913-?),祖籍陕西,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编《易士诗集》。1934年创办《火山》诗刊。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学任教二十五年后退休。1976年移居美国。1953年创办并主编《现代诗》季刊,1956年组建现代派。?
(1)给加粗汉字注音。(5分)
参宿()()擎天()镶嵌()()
(2)选出说法不对的一项()(5分)
A.《天上的街市》中的牛郎织女是劳动人民的象征,作者想象他们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即也是希望劳动人民也过上这样的生活。
B.《摘星的少年》意象壮阔雄奇,“左手擎着天狼,右手擎着织女。腰间束着的,正是那个射他一箭的嵌着三明星的猎户的腰带”最能体现这一点。
1.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列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阅读潜能的学习小组(员)。
细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摘星的少年,跌下来。
青空嘲笑他。
大地嘲笑他。
新闻记者拿最难堪的形容词冠在他的名字上,
嘲笑他。
千年后,新建的博物馆中,
陈列着摘星的少年像一座:
C.两诗中的“织女”都是指织女星。
D.两诗都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shēnxiùqíngxiāngqiàn(2)C
2.认真阅读《一片槐树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0分)
(1)全诗以什么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0分)
(2)诗的第三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一节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是怎么写的?(15分)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一)结合“十注”带疑初读(25)分钟
摘星的少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我们应该从摘星的少年身上学到什么呢
参考答案:一个自觉而想有所作为、年少英气的形象,不为世俗嘲笑所动,坚持自己的理想。将伤痕变为自己的勋章,将旁观者的诟骂作为自己的踏脚石,一步步向自己的梦想进发。面对嘲笑他坚强不屈,跌倒了又站起来,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从摘星的少年身上学到:?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1、疑惑问题备忘(或板书设计):
2.阅读收获展示(或教学后记):
(四)紧扣目标发展扩读(10分钟)
环节要求:对应目标方法迁移扩读增量发展能力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生,
最珍奇,最可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2)属于对比联想。诗中先将“猎户星座”拟人化,暗喻文坛上无的放矢、暗中攻讦的无耻文人;然后笔锋一转,将拟人还原,一瞬之间,那猎户星座何其浩瀚巨大的带状星云,已成为束在他腰间的闪亮腰带了。这种收束的笔法与意象的转换,可以说是现代诗中的神来之笔,充分展现了诗人心灵纵横开阖的恢弘气象与掷地有声的万钧笔力。?
(3)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飘着淡淡的槐花香”时的美丽景象。(50字以内)(15分)
参考答案:(1)一片槐树叶思乡盼归。(2)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3)略
自
我
评
价
小组评价
设计:林涛终审:山川
想象的建立:
(1)超越时空的想象:在现实空间寻找不到的东西,借助一种特殊功能去寻找。比如时间隧道、魔力棒等。
(2)未来愿望的实现:人的意愿的产生,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更高要求,这种要求是靠很多的假设情景来满足自己的,比如:假如我……到100年后……
(3)角色变换的想象:在一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有时我们会产生角色变换的想象,比如:当学生会想到当老师、当兵会想到当将军等。
2.新语文实践运用。在小组中评选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其他小组自由评价,评选出最具创新能力的小组或个人。
假如有一天,你也像航天员般登上了那富有浪漫色彩的月球,见到了传说中的嫦娥、玉兔还有砍桂树的吴刚,你会……请描述一下当时情景。
(三)交流展示释疑导读(15分钟)
环节要求:小组交流陈述己见组间论辩教师点拨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认真阅读文段,根据要求思考问题。
青空嘲笑他。
大地嘲笑他。
新闻记者拿最难堪的形容词冠在他的名字上,
嘲笑他。
品析:文段中为何嘲笑使用三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和反复手法,极力渲染摘星少年受尽嘲笑和屈辱。
2.课文整体感知探究
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
环节要求:细读默想用心十注整体感悟卒章反刍
教学过程设计
1.结合“十注”和注释初读课文后,在小组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
(1)在课文中勾画出你没有掌握的或重要的字词(含注音)。
①我勾画出的字词是:
②小组解读后补充的字词是:
③小组内矫正性领读、自由读、齐读所勾画的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