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案例和反思_教案教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过程及意义。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体会孔子拜师学艺的精神。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孔子拜师故事背后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提前熟悉《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教具。
3.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孔子拜师》的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4.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介绍孔子及其思想,引发学生对孔子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孔子拜师》。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孔子拜师》的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孔子拜师学艺的精神。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讨论孔子拜师学艺的意义。
4.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涵。
4.5 实践应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将孔子拜师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6.1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孔子拜师》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能否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读后感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7.1 拓展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其他故事,如“孔子论仁”、“孔子谈教育”等,以加深学生对孔子思想的了解。
7.2 拓展方式:通过阅读孔子相关的书籍、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进行拓展学习。
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思想观念。
(2)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感悟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孔子拜师故事背后道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及其时代背景。
(2)简介孔子拜师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详细讲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孔子拜师的故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孔子谦逊好学精神的感悟。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孔子拜师的故事的读后感。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了解孔子的其他故事。
(2)参观当地的文化馆或博物馆,了解传统文化。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生字词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3)故事背后的道理是否讲得透彻?2. 反思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否有效?(2)角色扮演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 反思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3)学生对孔子谦逊好学精神的感悟如何?4.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案: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学生能够运用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提高发音准确性。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孔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表演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故事。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孔子拜师》是一篇描述孔子年轻时代拜见老子并求教的故事。
故事展现了孔子尊敬师长、谦逊好学的品质,以及老子对孔子的教诲和启发。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发音。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领悟孔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课文,自主掌握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背景知识。
3.2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孔子拜师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互相交流和启发。
3.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孔子、老子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和表演。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引起学生对孔子的兴趣,引出课文《孔子拜师》。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结构。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背景知识。
4.3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孔子拜师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互相交流和启发。
4.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孔子、老子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和表演。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4.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品质。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孔子拜师》,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了解儒家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体会尊敬师长的品质。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孔子的画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孔子相关知识。
(2)简介孔子,引入课题《孔子拜师》。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探讨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体会尊敬师长的品质。
(2)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尊敬师长的认识和体会。
(2)教师小结,强调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6.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教师点评、指导。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师长的品质。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设计: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尊敬师长的品质。
教学设计紧凑,学生参与度高。
2. 反思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课堂讲解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尊敬师长的品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4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4篇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优秀的人民教师总是从准备工作就做好,作为教师要懂得编写标准且有自己风格的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教材分析《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开篇讲读课文,是引领学生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主要是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课文内容蕴含丰富,但并不深奥,只是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对于一个刚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情景,读词语想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有机渗透,才能更好地体会孔子的求学精神,从而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主次两条线索分开讨论和研究。
学情分析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通过标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尊重师长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体会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孔子拜师学艺的过程。
2. 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孔子拜师学艺故事中的文化内涵。
2. 学生对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孔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讲述《孔子拜师》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以及他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3. 故事讨论(5分钟)教师提问:“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学艺?”“他在拜师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小组分享(5分钟)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自己对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品质。
三、教学反思优点:1. 学生对孔子的认识得到了加深。
2.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3.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了表达能力。
不足:1. 部分学生对故事中的一些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
2. 学生在谈论团队合作、互相帮助时,缺乏具体实例。
六、教学策略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孔子拜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讨论分享: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的认同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过程,理解孔子谦虚好学、尊敬师长的品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朗读、思考、讨论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感悟孔子谦虚好学、尊敬师长的品质。
2.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3.1 教材准备:准备《孔子拜师》的课文文本,相关背景资料。
3.2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孔子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孔子拜师》的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孔子拜师学艺的过程。
4.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孔子拜师学艺的原因,以及孔子在拜师过程中表现出的品质。
4.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感悟孔子的品质。
4.5 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5.1 课后作业让学生书写一篇关于《孔子拜师》的读后感,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孔子谦虚好学、尊敬师长的感悟。
5.2 拓展作业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孔子的其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6.1 教学效果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孔子拜师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6.2 教学方法思考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6.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教学内容拓展7.1 相关故事介绍与孔子相关的其他故事,如孔子的言论、教育思想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孔子拜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理解故事中传递的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感受孔子拜师的诚恳与尊敬。
(3)学会讲述故事,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感受孔子拜师的情感,学会讲述故事。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故事图片或视频。
4.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孔子画像,引导学生了解孔子。
(2)简要介绍孔子拜师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尊敬师长的品质。
4.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2)学生表演孔子拜师的情景,增强体验。
第二课时:5.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孔子拜师给我们的启示。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讲述故事(1)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孔子拜师的故事。
(2)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7.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观察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表情是否准确到位。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默写或口头提问的方式来评估。
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理解尊师重道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的品质,懂得尊师重道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懂得尊师重道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孔子拜师故事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孔子拜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
3. 合作学习: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2)讲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尊师重道的道理。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进行相关字词的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3. 生字词的学习是否扎实?4. 学生对尊师重道的道理是否理解并践行?5.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6.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7. 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公正,有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孔子拜师》教案(4篇)
《孔子拜师》教案(4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主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并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地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白话文★√评价。
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捧竹简,齐诵论语的宏壮场面大家还记忆犹新吧?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人所叹。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诵上几句孔子的名言呢?(2)、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打开课后的资料袋,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3)、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2、提出提出目标(1)识记生词(2)读通课文。
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3)感知文意: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4)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1、我会读、会记这些字。
兼、仆、纳、丘、毫、授、佩2、我会读、会写生字新词。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3、我会流利读课文。
4、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4、我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知识拓展延伸1、复习生字词,读课文。
2、摘抄孔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2、提出学习目标(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写一写你的感受。
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情节。
(3)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孔子拜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培养学生谦逊、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孔子拜师故事中所体现的谦逊、好学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孔子及其弟子。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孔子拜师的故事中所体现的品质。
4. 情景模拟(1)学生分组,模拟孔子拜师的过程。
(2)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2)强调尊师重道、谦逊好学的品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孔子拜师的故事续写。
3. 观察身边的朋友或家人,描述一位具有孔子谦逊、好学品质的人,并简要说明原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孔子时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孔子拜师》的故事,了解孔子虚心求教、谦逊好学的品质,以及他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对孔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把握孔子虚心求教、谦逊好学的品质。
2.2 学会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3.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背景和孔子的心路历程。
3.2 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激发他们对孔子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孔子拜师》。
4.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孔子拜师》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4.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孔子虚心求教、谦逊好学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4.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分析孔子拜师的故事背景和孔子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4.5 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加深他们对孔子虚心求教、谦逊好学的品质的理解和认同。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孔子虚心求教、谦逊好学的品质,以及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5.2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3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背景和孔子的心路历程,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5.4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对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理解孔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培养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孔子拜师故事的理解,以及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品质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复习生字词。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出本课课题《孔子拜师》。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孔子拜师的故事。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2)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4. 练习与运用(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进行语言实践。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孔子拜师的故事。
3.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尊敬师长、勤奋好学。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能否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情况如何?(3)学生对孔子拜师的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是否有所培养?2. 教学方法改进:(1)针对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练习方式?(2)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是否需要更多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3)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七、评价建议1. 学生自评:(1)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和生字词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7篇)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7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一:热身运动师:同学们,咱们上课之前先来个热身运动,把你积累的孔子名言跟大家分享吧。
生汇报交流二:读课题师: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吗?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孔子拜师(学生齐读)师:课题为什么用拜师,而不用求师、认师呢?(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
服,崇敬、佩服。
甚,到了极点。
谁在读课题(出示课件)学生读课题师:听出来了,孔子对老子十分的尊敬。
我们带上动作齐读课题。
师生带动作齐读课题三:听写生字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写本课的生字。
听写生字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候传授师评议四:学习课文(一)师:孔子拜老子为师,师板书老子,关于老子,你知道多少?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的资料。
学生汇报师:老子的学问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洛阳拜他为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打开课文67页,小声读第三段,画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学生小声读课文师:谁能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师板书)请跟老师书空师: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求知路上的不易。
听(出示课件)风声、雨声、雷声。
学生认真听师:假如你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
师: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生: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师: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吗?生:不好,我得赶路。
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生:我在树上打个盹就行了。
(全场笑)师:饿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饭啊?生: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啊,像这样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就是哪个词?生齐说: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吃饭在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生齐说:风餐露宿。
师: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读一读。
指两名学生读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出示课件)谁会读这个句子?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学生能够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的意义,尊重师傅,热爱学习。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课选自《孔子拜师》一文,讲述了孔子年轻时候拜师求学的故事。
故事中孔子历经艰辛,终于得到名师的指点和教导,成为一代圣人。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引入孔子拜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4 探究学习3.5 课堂小结第四章:作业设计4.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将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加强记忆和理解。
学生选择一个重点词汇或句子进行书写,提高写作能力。
4.2 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能够表达清晰。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5.2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调整。
5.3 学生反馈教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孔子拜师》故事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故事中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掌握情况。
评价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6.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复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3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评价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原文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准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准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历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对儒家思想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孔子拜师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所体现的儒家思想,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背景资料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孔子,引发学生对孔子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段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相关背景知识。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孔子拜师的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5.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孔子拜师对自己的启示。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孔子拜师学艺的看法和启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孔子拜师》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儒家思想的教学,可以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六、教学拓展:1. 文化延伸:介绍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例如仁、义、礼、智、信等。
2. 故事:分享其他有关孔子的小故事,加深学生对孔子的了解。
3. 诗词欣赏:选取与孔子或儒家思想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其含义。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以及老子的高尚师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师重教、谦虚好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
2. 学习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老子的高尚师德。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培养学生尊师重教、谦虚好学的品质。
教学准备:1. 课文《孔子拜师》的PPT或黑板。
2. 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习过的关于孔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向学生介绍课文《孔子拜师》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孔子拜师》,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课文《孔子拜师》进行讲解,解释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解释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老子的高尚师德。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合作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孔子的品质和老子的师德对自己的启示。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对孔子的品质和老子的师德进行思考。
3.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孔子拜师》的内容,学生对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老子的高尚师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和案例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和案例第1篇:《孔子拜师》教学反思和案例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
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和老师们的点评,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反思。
首先,这堂课中闪光的有这么两点: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
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
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
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
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
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
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
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
课堂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还有不足,还需改进。
结合大家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几点概括。
一、课堂整体把握不够:课堂中虽然我以一条线来贯穿全文,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没有整体把握。
学生逐句找出写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读、理解、再读,缺少与文本语言环境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孔子拜师教学反思范文语文大教研活动中把《孔子拜师》作为三年级共同研讨的一篇文章。
活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研讨,经过了研讨、备课、上课、评课、再研讨、再上课等环节,不断修改教案,完善教学环节,尽量研讨出一条阅读教学新路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积极参与,认真备课、上课。
针对我所上的这节课,此刻我的心情是千头万绪的,有欣喜也有遗憾。
欣喜的是我在课堂上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
我们的学生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课文阅读能力有限。
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特别是针对我们校本教研的主题“语文阅读教学与拓展”,孩子们都能通过自己的读找到一些重点的词和句子了,如今我设的训练重点已经由找词句过度到如何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了,而且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只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这也是我们今后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拜师》教学案例和反思
《xx拜师》案例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
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
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
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
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xx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
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xx拜师。
二、交流资料,认识xx: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结合了解“名”、“字”。
)
(2)交流通过xx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抽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初步理清课文思路: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
1、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2、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二)教师引导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默读第二自然段:你从课文哪里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边读边注)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教学过程:a、品读词语: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d、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2)xx与老子见面时的对话。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教学过程:a、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谈谈我心中的xx和老子。
2、拓展学习xx的名言。
六、综合性学习:
1、分组制订学习计划,交流。
2、分组活动,积累资料。
3、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七、生字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xx拜师》教学反思
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
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和老师们的点评,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反思。
首先,这堂课中闪光的有这么两点:
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
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
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
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
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
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
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
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
课堂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还有不足,还需改进。
结合大家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几点概括。
一、课堂整体把握不够:课堂中虽然我以一条线来贯穿全文,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没有整体把握。
学生逐句找出写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读、理解、再读,缺少与文本语言环境的相结合。
特别时在处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时,我把它们割裂了开来,并没有进行朗读对话,孔子的语言中理解孔子的品行,老子的语言理解老子的品行。
其实他们的话时相互的,从一个人的语言中不仅看出某个人的品行,还可以看出另一个人的品行,有种侧面衬托的作用,而我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却忽略了这一点。
所以使体会显得单一、显得孤立、支离破碎,没有了整体感。
二、过分注重预设,忽略课堂生成。
每堂课我们都有自己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成。
但是有时我们往往会跟着自己的预设走,致使课堂中的生成点就这样被放过了,使学习效率并不那么理想。
在本堂课中我原本预设在了解孔子的资料以后写“丘”字的。
但是当时我忘了问学生孔子名什么,所以并没有引出这个字,后来就没有写了。
其实课文中也提到过孔子名丘,那么在学生初读以后还可以请学生说说孔子名什么,再写“丘”字,可是当时我想这样一来可能会打乱下面的教学环节,结果这个字就没有让学生写。
这也是造成我这节课没有写的时间的原因之一。
还有当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说自己的理解,而说出了从这句话中感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时,我几次打断,生硬地将学生拉回到我地问题上,到最后还是没有理解好。
所以,有时过分注重预设会使课堂失去很多活力,会导致学生积极性低落,更甚是不能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
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