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表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 堂互动效果
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 内容
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 参与度
注重情感教育,营造温馨和 谐的课堂氛围
引入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互动情况:学生与 学生、学生与教师 之间的互动情况, 如提问、讨论等。
课堂纪律:观察记录表 中的课堂纪律情况,包 括学生是否遵守纪律、 教师的管理方式等。
教学效果:根据观察 记录表中的教学效果 评估,分析课堂氛围 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多读书、多写作,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注重语言规范,正确使用汉字和标点符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勤记笔记等。
课堂纪律情况:记 录学生在课堂上的 纪律表现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是否 积极参与课堂 活动,是否主 动回答问题。
思维活跃度: 评估学生在课 堂上的思考能 力和问题解决
能力。
语言表达:注 意学生在口头 表达和书面表 达方面的表现。
学习习惯:观 察学生的听课 姿势、记笔记、 阅读习惯等。
教师教学方法:是否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课堂管理:能否有效管理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教师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负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教师教学能力: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能否有效传递知识
教学方法:观察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提问:记录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数量和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促进课堂互动。 教师评价:记录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和反馈,分析教师是否能够给予学生积极、客观的评价,并的 营造,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

学科地点教师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老师课题时间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观察视角观察分析要点简要记录评价分值得分学生的学状态学生学习的投入约有( )%的学生始终投入。
20分活动学生参与独立思考、同桌商议、小组交流的情况整课自学学习时间约()分钟。
独立学习()次,同桌学习()次,小组学习()次。
20分发言学生课堂发言的情况共计()人次个别发言,发言学生约占全班人数的()%。
20分倾听学生聆听教师讲解、同学发言的情况教学讲解、同学发言时,专注倾听的学生约点()%。
20分成果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达成度巩固练习中的正确率约为()%。
20分成功之处如何改进总体评价观察记录者: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老师学科地点教师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老师课题时间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观察视角观察分析要点简要记录评价分值得分教师的教状态教师执教的热情度、民主性及亲和力教师实施人文性评价()次。
5分策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互动生成”式的教学时长约()分,“讲解启发”式的教学时长约()。
20分提问教师组织课堂提问的情况定量:教师共计提问()个,其中有效提问约占()%。
20分引领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方法及效果重难点教学中,教师有效的提问启发()次,讲解演示()次,生成妙用()次。
20分理答教师对课堂现场生成性问题的处理过程、方法及效果教师有效理答生成性问题()次,无效理答生成性问题()。
20分媒体教师使用的媒体手段教师运用课件辅助教学时长约()分。
5分检测教师加强目标达成度检测、反馈、矫正的情况完成新授后,教师用于目标达成的训练时间约为()分。
10分成功之处如何改进总体评价观察记录者: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老师。
学校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

课堂观察
教师行为
1.教态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普通话准确、流畅,富有感染力;教学严谨规范,富有调控力。
2.教学目标设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教材使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容量适度,能够依据教材有机整合教学资源。
3.教学思路清晰,情景创设有效,教法选择合理,学法指导得力,因材施教得法,评价激励到位,板书呈现科学。
综合
评价
整体点评:
评价等级:
对相关工作的建议:
评价者: 评价时间:
学校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
学校
执教者
班级
学科
课题
节次
___午第__节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亮点与不足
课前观察
教学环境
1.教室(功能室、操场等)整洁、规范、安全。
2.文化气息浓,育人氛围好。
教师准备
1.带教材、教案。
2.提前调试教具、设备。
3.提前到位,规范候课。
学生准备
1.有序回教室或达到上课地点。
2.按要求准备好教本、学具。
4.学生训练扎实,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5.落实学科育德,重视养成教育
2.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参与面广。
3.学生学习效果好,知识、能力、情感有生长。
课后观察
教学延展
1.课后作业安排适度,有拓展性。
2.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有序组织。
3.课间休息的安全文明提醒和组织到位。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任职学校
高青二中
任教
学科
物理
任教年段
初中
姓名
董金霞
观察视角
二、怎么教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教师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能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能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绝大部分都为启发式提问,个别地方无效。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任职学校
高青二中
任教学科
物理
任教年段
初中
姓名
董金霞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教学流程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能明确目标,但情感目标过于笼统,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理解。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充分从教材和生活中挖掘素材资源,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从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验的方法指导和培养。
补充视点:
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动能到自己举例体会动能,再到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改进建议:
学生猜想时让学生自己说出猜想的根据。
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并联系生活,举例。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能体现物理学科来源于生活的特点和本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举例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并联系实际例子。
课堂观察记录表

5、问题解决:学生活动中的疑难问 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 学生完成的程度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 特的思考和创新。
补充观点:
教学改进意见:
4、小组活动:形式、次数,是否有效 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5、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 的不同意见,然后积极灵活的回应?
6、活动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 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7、活动总结:学生活动内容、效果、 参与度,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补充观点:
教学改进意见:
课堂观察记录表(4)
6、活动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 内外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资源?
7、活动指导:是否注重对学生活动的 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补充观点:
教学改进意见:
课堂观察记录表(2)
执教 教师
观察 视角
观察 视点
观察者:
日期: 年 月 日
任职 学校
任教 学科
任教 班级
观察记录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习,找到学 习的问题?课堂观察记录表(1)
执教 教师
观察 视角
观察 视点
观察者:
日期: 年 月 日
任职 学校
任教 学科
任教 班级
观察记录
1、活动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 学生的?
3、内在联系:活动中是否注意建立知 识的横向或纵向练习,与生活联系?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 本质?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 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课堂观察记录表(3)
执教 教师
观察者:
日期: 年 月 日
任职 学校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学生信息
观察时间
观察日期:2022年10月15日
观察时间:上午9:00 - 10:00
观察内容
1. 教学目标
-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 教学准备
- 教师是否提前准备了教学材料和工具?
- 教室是否整洁有序?
3. 课堂管理
- 教师对学生的纪律和秩序进行了有效管理吗?
4. 教学方法
- 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 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5. 学生参与度
- 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积极参与?
-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如何?
6. 教学效果
- 教师是否成功达到了教学目标?
- 学生的研究成果如何?
7. 教学评价
- 教师是否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了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如何?
观察总结
在本次观察中,教师充分准备课堂教学,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也需要注意课堂管理方面的改进,以确保学生的纪律和秩序。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以上是对本次课堂教学观察的记录和总结。
小学课堂观察记录表(二怎么教的)

执教师
班级
日期
观察教师
教材版本
科目
课题
观察点
怎么教的:1.先学后教2.以学定教3.课堂提问4.示范操作5.变式训练6.当堂检测7.课堂文化 (根据分工在相应序号上画“√”)
观察目的
怎么教的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 习,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2.以学定教: 能否针对学 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 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 数?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 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 计变式训练题?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 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 7.课堂文化:是否鼓励学 生的每一点进步,大胆去 尝试?
观察记录
教学改进建议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

- -
为了记录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 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制定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表一) 序 教师提出问题
思考 号 时间
《散步》一课: 1 为 什 么 “一 霎 时 我 知 到 了 责 任 重 B
大”? 2 为什么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B 3 如果我选择走小路,母亲心里会怎
A 么想?
4 母亲决定改走小路又为什么? A
5 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说
B 成是背负着 “整个世界 ”呢?
回答 举手 回答
时间 人数 人数 22 秒 21 5 2 分 18 6
1 分 10 3 25 秒 25 5 1 分 1
2
3 回答方式 ③⑦ ④⑤⑦ ⑦ ⑦ ⑤⑦ 6
,,
7 ,,
思考时间: A 30 秒以内、 B 30-60 秒, C 1-2 分钟 D 2 分钟 -5 分钟 E 5 分钟以上。
回答方式:①无响应 ②简单否定 ③简单肯定 ④
鼓励赞扬 ⑤补充答案 ⑥重复答案 ⑦引导思考。
课堂观察记录表

补充视点:
多展示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场景,增加英语学习氛围。
教学改进建议:
教师精讲少说,学生多练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
学科
英语
年级
五年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Read and write.
观察视角
四、学得如何
观察者:安立杰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目标基本能达成
能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有效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能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能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比较好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学科
英语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My Birthday.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者:安立杰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是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小组交流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是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教学改进建议:
合理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以优带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学科
英语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Let’slearn
课堂观察记录(表1)

发言内容
课题 发言人 数 问答
老师提问 朗读 补充、纠正同学发言 表达自己读书感受 质疑 《黄鹤楼送别》 宿迁 王杨梅 59次 32次 12次 11次 4次 0次
课堂观察记录(表2)
时间
课题 一问
一答 朗读 默读、
理答方式:①没有响应 ②简单否定③简单肯定④鼓励赞扬⑤自己代答⑥重复答案⑦诱导思考(追问--使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探问--掘一口井引一泓清泉;转问--另辟蹊径 柳暗花明又一村;反问--无疑而问 一石激起千层浪 )⑧再组织(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或概括,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答案)
A
34秒
10多人
3人
⑦
28 长江本是来往船只无数,热闹非凡的场面,而此时在李白的眼里却只剩下了----- A 4秒 2人 1
③ 29 这就是诗中写到的----- A 12秒 全体 ③ ⑧ 30 在这久久地凝视,久久地站立中,李白的内心究竟会想些什么? A 30秒 5人 2人 ③ ⑧ 31 像这种不管有多远,心永远在一起就是-- A 4秒 10人 1人 ④ 32 学到这里,你还觉得这是简简单单的28个字吗? A 13秒 10人 2人 ④ ⑧ 思考时间: A 30秒以内、B 30-60秒,C 1-2分钟 D 2分钟-5分钟 E 5分钟以上。
20人 1人 ③ 16 那李白敬仰他什么呢? A 32秒 5人 2人 ④ ⑧ 17 除敬仰他的人品,还敬仰他的什么? A 2秒 15人 1人 ④ 18 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诗篇?齐背诵 A 20秒 10人 1人 ③ 19 像这样人人口中传送的诗篇就是-- A 2秒 全体 ③ 20 如此的老师,如此朋友,就要依依作别了,李白心中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 A 50秒 10人 3人 ④ 21 谁能将李白这份孤独,这份伤感,这份感受用朗读告诉大家? A 59秒 2人 1人 ③ ⑦ 22 你们又读出来一份什么情? B 41秒 5人 5人 ③ 23 是的,敬仰情、师生情、兄弟情,这哪里是一对朋友的离别啊?你觉得这是-- A 23秒 3人 3人 ③ 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教师理答方式
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
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3、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
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D、学生回答的类型
1、无回答
2、机械判断是否
3、认知记忆性回答
4、推理性回答
5、创造评价性回答
E、停顿
1、提问后,没有停顿或不足3秒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2、提问后,停顿过长
3、提问后,适当停顿3?5秒
4、学生答不出来,耐心等待几秒
5、对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当多等几秒
课堂观察记录表
本人研究"差异教学"多年,曾设计了很多课堂观察表.如:教师是否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有所提高?教师的教学还存在哪些不足?单凭表面观察,难以发现端倪、找到问题之所在。因此,在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课堂观察量化考核表,以此为依据,观察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改进教学,提高差异教学质量。这些表格操作简便,便于记录研究。
5
3
3
12
3
38
操作
3
14
17
1
1
10
1
13
表述
13
2
4
10
29
5
5
3
1
3
5
22
倾听
1
1
6
1
4
8
21
3
9
9
2
7
27
思考
8
2
5
3
1
19
4
4
8
消
极
合
作
因
素
走神
1
1
2
2
6
2
2
小动作
2
1
1
4
1
1
说废话
2
2
其他
结论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二次合作的积极因素占绝大多数,消极因素仅占少数,说明本堂课的小组合作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也看出一些问题,合作时部分学生出于好奇,急于想全面地看清物体,擅自动了玩具和茶壶,造成了秩序的混乱,这是教师合作要求还不够明确的原因。从数据中也可以发现,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倾听意识,但如何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做个更好的倾听者,值得我们思考。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
行为类别
频次
百分比%
评价记录
A、提出问题的类型
1、常规管理性问题
2、记忆性问题
3、推理性问题
4、创造性问题
5、批判性问题
B、挑选回答问题方式
1、提问前,先点名
2、提问后,让学生齐答
3、提问后,叫举手者答
4、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
问卷()人,收卷()人
分类统计情况:
原因分析:
课堂观察量表
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观察中心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 生 表 现
评 分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类 别
A层次
B层次
C层次
合 计
次数
百分比
次数
百分比
次数
百分比
次数
百分比
机械判断回答
0
0%
0
0%
3
4.7%
3
4.7%
认知记忆回答
2
3.1%
0
0%
9
13.8%
11
16.9%
推理性回答
7
10.7%
19
29.3%
2
3.1%
28
43.1%
创造性回答
13
20.0%
9
13.8%
0
0%
22
33.8%
主பைடு நூலகம்提问
1
1.5%
课堂观察记录表
学生学习效果测评记录表
关于老师的评价语言
1这节课中,老师给你印象最深的话是什么?为什么?
2你喜欢老师怎样评价你?
问卷()人,收卷()人
分类统计情况:
原因分析:关于学生对新授知识的领悟
1、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针走一大格是()
秒针走一圈是()
2、“秒针走一大格是()”你能举个例子:秒针从哪里走到哪里是20秒?
案例:《圆的认识》各层学生反馈情况记录分析
六(6)班
A类
B类
C类
总计
班级人数
15
30
14
59
反馈人数
百分比
9
18
7
37
60%
60%
50%
62.7%
反馈次数
人均反馈次数
所占百分比
22
29
13
64
1.47
0.97
0.93
1.08
34.4%
45.3%
20.3%
结论分析:从记录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个、每一层学生课堂内回答反馈的次数,给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教师对提问对象的选择也跟学生的举手情况和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有关。通过记录分析,我们还可以了解教师对分层问题的设计把握情况。
表1.各层学生反馈情况记录表
差异教学,提倡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没有关注到各层学生,除了教学设计上要考虑层次性、差异性外,课堂学生回答反馈次数也是一个衡量标准。所以我们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记录,学生每回答一次,就在座位表相应的位置做记号,以此来观察教师的课堂提问面是否较广,各层学生课堂参与是否积极。
表3.各层学生小组合作情况记录分析表
此表着重观察、分析学生合作时的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造成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我们试图通过定量观察,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案例:《观察物体》学生小组合作情况记录分析表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1
2
3
4
5
6
7
8
合计
1
2
3
4
5
6
7
8
合计
积
极
合
作
因
素
观察
1
19
4
5
6
4
39
7
8
4、对教师态度。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0
0%
0
0%
1
1.5%
合 计
23
35.3%
28
43.1%
14
21.6%
65
结论分析:从此表上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提问后,各层次学生都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问题,既让C层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充分挖掘A层学生的潜能。但在操作时,我们也发现老师们在问题类型判断时有些争议,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为统一认识,建议教师们在填表后由大家讨论后再填写。
表2.各层学生回答类型记录分析表
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分层提问。但问题设计是否已针对各层学生,这是比较模糊,难以评判的。结合上表和该表,可以了解分层提问的一些深层情况,更好地把握分层教学,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案例:《圆的认识》各层次学生回答类型汇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