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颠覆

合集下载

机械复制技术下的审美转换

机械复制技术下的审美转换

机械复制技术下的审美转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复制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看到了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奇迹般的事物,机械复制技术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于审美的看法和转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机械复制技术下的审美转换。

我们需要了解机械复制技术对于审美的影响。

在过去,人们对于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制作都是依赖于手工技艺,这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往往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的烙印,观赏者往往能够从中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情绪。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和工艺品都可以通过机器来生产,这使得传统的手工艺品逐渐式微,很多东西也就失去了原始的审美意义。

机械复制技术不仅仅影响了审美的传统意义,同时也为审美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过去,由于手工艺品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所以只有少数人能够拥有这些艺术品和工艺品。

而现在,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艺术品和工艺品更加容易被大众拥有,人们不再需要亲自去制作,只需要购买就可以拥有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这样一来,审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了,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各种不同的艺术之美。

相比之下,机械复制技术所生产的艺术品和工艺品虽然可能缺乏了一些传统手工艺品的情感和情绪,但是其却具有更加完美和精细的外表。

机械复制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几乎是完美无瑕的,其每一个细节都能够达到工艺师的最高标准。

而且,机械复制技术还能够让人们更加多元化地享受到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这也使得传统手工艺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复制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于艺术品的快速生产,同时也可以为艺术品带来更加极致的细节和效果。

通过3D打印技术,艺术家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同时也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来制作更加复杂多变的艺术品。

这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审美的可能性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让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品的认知和理解产生了新的转变。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观点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观点

主题: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观点一、介绍本雅明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6日)是一位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对20世纪的文学、哲学、政治以及社会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雅明的著述广泛涉猎文学、哲学、艺术、电影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其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对当代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复制品的审美意义以及技术变革对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而备受瞩目。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谓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指通过机械工具进行复制和传播的艺术品,在本雅明看来,这种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与传统手工制作的艺术品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早期的手工制作艺术中,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印刷、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进行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这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被广泛地传播和消费,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观念。

三、机械复制艺术作品的观点1. 技术变革对艺术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作品可以被大规模地传播和消费,使得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品味,而是成为了大众化的文化消费。

这从一个侧面改变了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使得艺术与大众生活更加紧密地通联在一起。

2. 复制品的审美意义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并非完全是负面的,他认为复制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和观赏方式也发生了变革,复制品的出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艺术作品,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裙体,也促进了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3. 艺术作品的原创性与复制性本雅明对艺术作品的原创性与复制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传统的手工艺术品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而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则更偏向于复制性和传播性。

在他看来,原创性和复制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二者可以共存。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重新审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探讨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

文章首先概述了本雅明的理论背景及其在该领域的重要贡献,指出其对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

接着,文章将阐述艺术事件观的核心概念,包括物性(物的物质属性和物质性)和事性(事的社会属性和事件性),并分析它们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通过深入解读本雅明的文本,本文将揭示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重新理解艺术的本质。

文章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探讨这些观点对于当代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艺术事件观的理论框架在艺术研究中,事件观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框架,强调的是艺术作品与其社会历史语境的紧密联系。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对艺术作品的物性与事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艺术事件观的理论框架认为,艺术作品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相互交织的事件。

在这一框架中,艺术作品的物性指的是作品作为物质实体的属性,如材质、形式、技巧等;而事性则指的是作品在社会历史语境中所承载的意义、功能和价值。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艺术作品的物性与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物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量复制,从而打破了传统艺术中作品的唯一性和稀缺性。

这种物性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艺术作品的事性。

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不再仅仅是少数精英的专属品,而是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本雅明还指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物性与事性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艺术中,作品的物性和事性往往是相互分离的,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往往呈现出一种对立关系。

然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这种对立关系被打破,作品的物性和事性开始相互融合。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机械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艺术作品的制作和传播更加方便和迅捷,然而,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真实性和原创性的思考。

在过去,艺术作品的制作主要依靠手工创作,艺术家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借助于画笔、雕刻刀等手工工具赋予作品生命。

这种制作方式保留了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独立创作能力,使得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无法复制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然而,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艺术作品的制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例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规模地传播和交流,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艺术家的作品。

摄影技术的进步使得艺术家能够更加准确地记录现实世界,将它呈现给观众。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更是让艺术家能够通过电脑软件和设备进行创作和处理,实现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表达。

然而,机械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在复制过程中,原本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被大量复制,使得每一份复制品都无法与原作相提并论。

其次,机械复制技术可能削弱了艺术家的创作独立性。

以数字化技术为例,艺术家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合成,然而,这样的创作方式是否满足了传统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自我表达和个性化的要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面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原创性和真实性的概念。

原创性并不仅仅指的是创作作品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于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

在机械复制时代,我们需要关注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初衷和创作过程中的个人见解和情感体验,将其作为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原创的标准。

另外,我们也需要重新思考艺术作品的真实性。

尽管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然而,何谓真实性也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生产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是否也能够与机械化生产结合并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呢?本文将探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从机械复制的定义、历史背景、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以及机械复制如何推动艺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机械复制的定义机械复制,即使用机器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过程,通常与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生产相联系。

通过机械复制,可以高效地生产相同或类似的物品,从而满足大众对商品的需求。

二、机械复制的历史背景机械复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们开始利用机械设备来替代手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新技术对于传统的工艺和手工制作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为艺术作品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三、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也开始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

首先,机械复制使得艺术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艺术品的美丽。

其次,机械复制使得艺术品可以迅速传播和推广,进一步增加了艺术品的影响力。

此外,机械复制也促进了艺术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例如摄影和版画等艺术形式的出现。

四、机械复制推动艺术的发展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不仅改变了艺术品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对艺术创意产生了影响。

机械复制的技术手段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例如,艺术家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快速制作原型,通过多次复制和修改来完善作品。

此外,机械复制也激发了艺术家对大众文化和大众审美的兴趣,使得艺术与大众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1 机械复制与雕塑艺术在雕塑艺术中,机械复制技术的应用让艺术家可以快速制作并复制雕塑作品。

机械复制的技术使得雕塑的制作更加高效,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以大规模的方式生产。

例如,康斯坦丁·布朗库塔的作品《思想圆舞曲》就是通过机械复制的方式大规模制作并出售的。

4.2 机械复制与绘画艺术在绘画艺术中,机械复制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

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

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一、绪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评论家之一,他对于艺术、文化与技术的关系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其中,他所撰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被广泛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和深度的著作之一。

本文将通过读解该文章,尝试理解本雅明的技术观,以及对于机械复制艺术作品及其影响的思考。

二、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中,本雅明首先提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概念,并将其与传统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对比。

传统的艺术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原创性和独特性是其最重要的品质,而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则大大削弱了这些品质。

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使得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变得可复制、可大规模生产,并且是匿名的。

这使得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制作过程,而是取决于其真实性和独特性。

三、机械复制对艺术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对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和广泛的传播,为艺术作品带来了新的观众和受众。

这使得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和价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使得原作品和复制品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本雅明认为,复制品是原作品的再现,通过复制品,人们可以更加接近艺术作品。

然而,本雅明也指出,与传统艺术作品相比,复制品缺乏真实性和原作品的独特性,这可能会对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欣赏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四、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中,本雅明将技术视为对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

他指出,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制作和传播方式,还影响了艺术的创作,甚至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审美观念。

本雅明认为,技术使得艺术的生产过程变得机械化和标准化,使得艺术家对于原创性和独特性的追求遭受到了挑战。

同时,技术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权威资料]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权威资料]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技术之于艺术”是本雅明艺术思想的核心问题所在。

本文对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的重要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力图建立对于其机械复制理论的客观全面的认识。

解读遵照了以下思路:机械复制艺术带来了灵韵(Aura)的消失,但本雅明对复制技术表示了宽容和关照,肯定了复制技术对于艺术品新的意义。

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相关受众关系呈现出了五个新的变化。

关键词: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灵韵J02 A 1672-8122(2014)04-0149-03本雅明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他针对现代艺术提出的机械复制理论,不再是单纯的否定和批判而是富有技术乐观的色彩,这是与阿多诺等代表的精英文化的立场所不同的。

目前,学界并不乏对本雅明现代艺术理论研究的新的路径的探索,主要有1.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解读,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本雅明的现代艺术理论进行对照,如王雄[1]、罗良清[2];2.探讨本雅明艺术理论与政治的关系,将政治作为本雅明艺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技术的赞扬是寄希望于技术打破艺术垄断,解放艺术生产、传受过程中的受众,促进受众群体意识的形成并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如温恕[3]、王洪志[4];3.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将本雅明的现代艺术理论放置于现代性社会理论中加以对照和解读,如杨玉成、王春燕[5]。

事实上,对于本雅明现代艺术理论来说,对“技术之于艺术”的探究是绕不开的。

程惠哲[6]把这一问题的考察落脚在“技术与文艺的发展”、“技术与政治倾向”及机械复制理论上,王才勇[7]则将机械复制技术为艺术带来的三个变化总结为独有的灵韵变为机械复制、膜拜价值变为展示价值、美的艺术变为后审美艺术。

在笔者看来,我们固然可以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进行延展继而得出更深刻的结论,但是,本雅明相关理论的基础即在于对灵韵的解释和灵韵消逝带来的艺术品传受方式的改变。

请结合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谈谈媒介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请结合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谈谈媒介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媒介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备受关注。

在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他通过对机械复制技术的描述和分析,深刻揭示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媒介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首先,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

在机械复制时代之前,艺术作品主要是以手工制作和现场展示的形式存在,观众需要亲临现场才能欣赏。

而随着摄影、电影等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艺术作品得以被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观众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这种技术使得艺术作品从精英阶层的专属品变成了普通民众的消费品,极大地扩大了艺术作品的影响力。

其次,媒介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形式和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机械复制时代之前,文学艺术作品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形式相对单一。

而随着影视、多媒体等媒介技术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形式和风格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例如,电影、电视剧等视觉艺术形式的出现,使得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视觉表现和情感传达。

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和空间,使得文学作品可以更加立体地呈现出来。

再次,媒介技术改变了文学艺术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

在机械复制时代之前,文学艺术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出版商和书店等传统媒体,读者需要购买书籍或订阅杂志才能获取作品。

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文学艺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网络文学、数字阅读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文学作品可以随时随地被阅读和分享,读者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读者的接受方式,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参与到作品的传播和讨论中来。

最后,媒介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影响。

在机械复制时代之前,文学艺术的审美观念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审美标准和文化传统。

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逐渐形成。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引言在信息技术和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作品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和手工制作的艺术形式。

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本文将探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包括数码艺术、立体打印艺术和机器人艺术等。

数码艺术数码艺术是指艺术家使用计算机和数码技术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数码艺术作品通常以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存在。

艺术家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软件和视频剪辑软件等工具来进行创作。

数码艺术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科技感和现代感,表现出艺术家对科技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思考和表达。

立体打印艺术立体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将设计图纸输入到立体打印机中,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快速变成实体作品。

立体打印艺术作品具有真实感和触感,让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

立体打印艺术作品常常以雕塑、装置艺术和珠宝设计等形式呈现。

机器人艺术近年来,机器人艺术逐渐受到艺术家的关注。

艺术家开始将机器人作为他们创作的媒介和表达方式。

机器人可以被编程来产生特定的动作和音乐,使艺术作品具有更多的创造力和交互性。

机器人艺术作品常常涉及到机器人装置、动态雕塑和机械舞蹈等领域。

机械复制作品的挑战和反思机械复制的技术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反思。

首先,机械复制作品的大规模生产可能导致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受到质疑。

其次,机械复制作品的存在给艺术家带来了版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问题。

同时,机器的介入是否会削弱艺术家的创作主体性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数码艺术、立体打印艺术和机器人艺术的推动下展现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尽管机械复制作品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反思,但它们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和新的艺术体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实践,我们可以期待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能够不断突破界限,给人们带来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和思考。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读后感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读后感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械复制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艺术作品制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深入探讨了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影响,引发了我对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以及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的思考。

首先,书中提到了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传统的艺术作品往往是由艺术家亲手创作,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艺术作品可以被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这种情况下,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他们可以利用机械复制技术来大规模生产自己的作品,这无疑拓宽了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和欣赏到艺术作品。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市场的影响。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艺术品的市场变得更加活跃,因为更多的人可以购买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同时,机械复制技术也为艺术品的交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线拍卖、数字化交易等,这使得艺术市场更加国际化和多元化。

然而,与此同时,机械复制技术也给艺术品的真伪鉴定带来了挑战,因为复制品很容易与原作混淆,这也对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和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艺术的消亡,而是为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艺术家可以借助机械复制技术更加自由地进行创作,观众也能够更加便利地接触到艺术作品。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品真实性和独特性的冲击,以及对艺术市场和版权保护带来的挑战,这需要我们在推动机械复制技术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艺术品的保护和管理。

总的来说,机械复制时代给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同时,积极拥抱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寻找新的平衡点。

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复制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安徽 文学
2017 年 10 期 总第 411 期
56
也是在这种艺术品的膜拜价值让位给展示价值的进 程中,传统艺术的韵味随之凋谢了。
传统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从崇拜价值走出以后,艺 术的价值又将归向何处呢?面对这个危机,本雅明认 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不再建立在审美基础之上,而 开始建立在实践中:尤其是政治的基础之上。本雅明 从中领悟到复制艺术所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潜力。技 术和艺术品的展示价值,一方面可为革命手段,服务 于正义;另一方面,反过来,技术和艺术也会服务于统 治者,成为其操纵和利用的工具。三、艺术接受方式的 变化:个人的专注与大众的消遣
安徽文学 文 UE 艺 理 论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乐荣荣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以照相术和电影的发展为例,论述了机械复制时代对传统的艺 术作品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艺术品的价值、大众对艺术品的 接受方式产生的变化进行浅析,并思考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对今天讨论技术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本雅明 “机械复制” 技术 艺术
二、艺术价值的转变:崇拜价值与展示价值 本雅明关于艺术最初的价值和功用的看法明显 的带有巫术说的色彩。“我们晓得最初的艺术作品是 为了崇拜仪式而产生的,起先是用于魔法仪式,后来 用于宗教仪式。然而,艺术作品一旦不具有任何仪式 的功能便只得失去它的灵光,这一点具有决定性的重 要意义”。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主要在 于它的崇拜价值,而“灵光”正来源与艺术作品的崇拜 价值。正是由于这种崇拜价值使艺术品与接受者之间 产生一种审美距离,传统艺术的原真性、权威性、独一 无二性在此时便占据这绝对地位。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欧洲现代性特 征理论,认为“近代西方社会伴随资本主义在文化局 面上带来的变化,就是理性化,其表现为世俗化。艺术 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神圣的意味即将消解。神圣意 味的消解— ——这就是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中艺术生 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机械复制艺术品那里,在崇 拜价值让位给展示价值的时候,艺术在人类历史上第 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审美的寄生中解放出来。但是,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引言人们常说,“艺术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

”无论是古代的绘画、雕塑,还是现代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艺术作品一直都是对社会现象、人类情感、价值观念的表达和反思。

然而,在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后,艺术作品是否还能保持其原本的独特性和独创性?机械复制技术的普及似乎已经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轻松地被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本文将探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创作和艺术界的冲击,并对其可能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冲击1.1 影像艺术的复制随着摄影、电影和电视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利用这些技术来创作影像艺术作品。

影像艺术的复制性使得作品可以轻松地被大规模复制和传播,从而打破了传统艺术作品只能存在于特定时空的限制。

观众不再需要亲自前往艺术展览或画廊,通过电影院、电视机、网络等媒介,影像艺术以其独特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这也使得影像艺术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受到了挑战,观众往往无法分辨真正的原创作品和复制品。

1.2 数字艺术的复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艺术成为了新的艺术创作领域。

数字媒体的复制性更加突出,使得艺术家们可以轻松地创建、修改和复制自己的作品。

数字艺术作品可以被以无限的方式复制和传播,几乎没有传统艺术作品所受到的材料限制。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作品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难以验证,数字作品的价值和收藏性也面临着挑战。

二、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界的影响2.1 艺术价值与商品化机械复制技术的普及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迅速被大规模复制和传播,从而提高了艺术市场的流通性和活跃度。

然而,由于大量的复制品涌入市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逐渐被商业化,艺术家经常面临市场利益和创作价值之间的冲突。

很多艺术品成为了商品,艺术作品的价值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难以判断。

2.2 艺术创作与技术创新机械复制技术的普及不仅对艺术作品有影响,同时也对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文章标题: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1. 引言本雅明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家和哲学家之一,其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深刻地探讨了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篇重要的艺术理论文章进行全面解读和评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本雅明的思想。

2. 机械复制时代的背景本雅明生活在20世纪初期,正值机械复制技术的兴起。

这一时代,印刷术、摄影术和电影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被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这种变革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本雅明对艺术作品本质的思考。

3. 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打破了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

这种复制的便利性,使得艺术作品脱离了原始的审美体验,变得更加普遍和大众化。

机械复制也使得艺术作品被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神圣性和独立性。

4.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的时代给艺术作品带来了重要的变革。

艺术作品不再是静止的、永恒的存在,而是随着技术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传播。

艺术作品的观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被观赏和体验。

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意义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将艺术带入了大众的生活,使得艺术不再只是少数精英的享受,而是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大众化带来了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和社会影响,也为艺术创作和观念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6.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所涉及的艺术理论和思想。

机械复制时代给艺术作品带来了重要的变革,同时也引发了对艺术本质和意义的思考。

未来,面对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文化,我们需要更加灵活地理解和应对艺术作品的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7.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进行的深刻思考,不仅带来了对艺术本质的重要启示,也为我们认识和欣赏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原来的艺术相比就是其光韵的消失。

它使众多的艺术品脱离了时空和地域条件的限制,进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将曾经的高雅文化变成了一种大众文化。

体现了艺术的一种民主性。

艺术成为了人人都可以参加进来的东西。

如果你不懂文艺批评,你可以就电影中的主题思想说出自己的意见,如果你不懂思想,你可以就色彩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你不懂色彩,至少也可以就电影演员的演技说出点什么吧。

但是在以前,在人们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这些艺术品时,是没有资格进行评价的。

比如古代的神灵雕像,在更长的时间内只是供人们膜拜的对象,只有少数的神职人员才能接近他们。

这其实是艺术的一种不公平、不民主。

复制时代的作品相对于其原作来说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模仿,而是有所创新,同时又舍弃了只有原作才有的“光韵”。

比如本雅明说:“它(复制技术)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

”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丧失了其供人膜拜的价值,表现更多的是其展示价值。

原始时代的艺术更多的是为其政治服务的,比如原始的巫术,是需要艺术为其服务的,但它未必就不是特定的人们为了维护其生活上的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欺骗众人的手段。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具有可修正性,但是却是以丧失永恒价值为代价的。

古希腊的雕塑像虽然不具有这种可修复性,但是“处于艺术巅峰的永远是这些不可修复的东西”。

电影作为复制时代的艺术就具有这样的可修复性,人们可以根据观赏效果采用蒙太奇的剪辑的方法把本不相关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使顺序不同的镜头的组合在观众眼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电影对现实的表现,在现代人看来就是无与伦比地富有意义的表现,因为这种表现正事通过其最强烈的机械手段,实现了现实中非机械的方面,而现代人就有权要求艺术品展现现实中的这些非机械的方面”。

复制时代的艺术品改变了大众和文艺的关系。

复制时代的艺术品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感知方式。

以电影为例,它带来了让人们为之耳目一新的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强烈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论证逻辑

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论证逻辑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论证逻辑导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复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艺术品的制作。

然而,机械复制带来的便利与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艺术品真实性、原创性的讨论。

本文将从社会、艺术和技术等多个角度,论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一、机械复制与艺术品的关系1.1 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械复制技术逐渐成熟。

从最早的印刷术到今天的数码打印,机械复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之一。

1.2 机械复制对艺术品的影响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品的复制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摄影作品,都可以通过机械复制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和传播。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特点2.1 大规模生产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品得以大规模生产,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艺术的魅力。

例如,印刷画册、艺术海报等可以大量复制和分发,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品。

2.2 精确度和一致性机械复制技术可以保证每一件复制品的精确度和一致性,使得每一件艺术品都几乎完美地复制了原作的细节和色彩。

这使得人们可以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欣赏到艺术品的美。

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争议3.1 艺术品真实性的问题机械复制技术让艺术品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因为机械复制的作品与原作几乎一模一样,无法从视觉上区分真伪。

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艺术品真实性的讨论和争议。

3.2 艺术品原创性的问题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品原创性的界限变得模糊。

复制品与原作相似度极高,使得人们对于艺术家的原创性产生了疑问。

这也引发了关于艺术品原创性的争议。

四、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4.1 传播艺术的意义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品能够被大众所接触和欣赏,扩大了艺术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促进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4.2 保护和保存艺术的意义通过机械复制技术,艺术品的原作可以被复制出来,以备份和保存。

这对于保护和保存那些易受损或无法展示的艺术品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后人能够继续欣赏和研究这些作品。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摘要:本雅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他的代表著作。

通过分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内容,展示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

再从“灵韵”、“机械复制”、“艺术生产”深入解析该文的主要内容。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著作,它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带给艺术领域的一系列变革。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除前言和后记外,正文共有15 小节,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部分。

前言是第一部分,在前言中本雅明不仅交代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还透露了他的写作目的。

本雅明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研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现代复制技术条件下艺术服务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和方式,用此来反抗法西斯主义利用艺术制造新神话的行为。

第一小节是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人类的复制技术发展历程,从古希腊人的熔铸和压模,到木刻、铜版画、石版画,并阐述了这些复制技术演进的各种意义。

第2~6小节是第三部分,在本部分本雅明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不仅驱散了艺术作品的灵韵,同时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并使得艺术作品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第7~15 小节是第四部分,本部分以电影为例来考察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别,并论述了电影对当代艺术及社会的影响。

结语部分,针对法西斯主义将美学引入政治生活里,提出共产主义的回应应该是让艺术政治化。

对于这部作品应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理解:一、“灵韵”“灵韵”是本雅明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本雅明在不同时期的很多著作中都对“灵韵”作了阐释,但是由于本雅明的审美理想和政治理想的矛盾等因素导致他对“灵韵”的态度、阐释的角度、内涵都有所不同,因此“灵韵”的含义也变得非常丰富。

1.“灵韵”的含义。

本雅明用“灵韵”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析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析

I. 复制技术的发展摄影与电影艺术的发明改造了艺术作品的影响模式。

II. 最完美的复制也仍然贬低了艺术品的真实性[此时此地]。

III. 当今的感受模式[通过复制来感受真实]造成了灵光的衰退。

IV. 机械复制技术解放了艺术,艺术的功能不再奠基于仪礼,而将奠基于政治。

V. 对于艺术品的感受评价刚好有两极;一是有关作品的崇拜仪式价值,另一是有关其展览价值;复制技术强化了艺术品的展演价值,这一点影响到了艺术的本质特性。

VI. 摄影中的人像:祭仪价值的最后一道防线;展览价值开始掀起艺术本性的质变。

VII. 艺术借由机械复制技术跨越出其仪典根基,其自主自律的假象也从此消失了。

VIII. 机械中介以及摄影机镜头的干预使电影丧失了崇拜仪式的价值。

IX. 电影演员的灵光被剥夺。

X. 电影作为大众的艺术作品极大地缩小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XI. 电影的摄影机镜头嵌接了现实与幻象,直接深入至现实的核心。

XII. 电影的传播方式使其能够直接而亲密地面对大众。

XIII. 电影结合了摄影艺术与科学探索为一体,开拓了日常空间,打开了无意识的经验世界。

XIV. 达达主义;电影吸引了观众,阻碍了观众心灵的任何联想。

XV. 电影以散心的方式潜入了大众。

结语XVI. 法西斯主义将美学引入政治生活里;共产主义的回应则是让艺术政治化。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

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在这里,我主要想谈一下这本书中关于“光韵”这个概念的若干问题。

文中多次出现了“光韵”(Aura)这一词。

这是本雅明独创的艺术概念,用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同的翻译作品和评论文章中,对“Aura”的翻译经常不同。

我曾经看到有译作“光晕”,有译作“灵韵”或“韵味”等。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读后感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读后感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产生不再依赖于艺术家的手工创作,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复制过程。

这种创作方式的出现,使得艺术家能够克服手工创作的种种局限,大胆地尝试各种新的材料和技术,从而推动了艺术创新的进展。

光影、摄影、雕塑等多种媒介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使观众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感受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通过摄影技术,艺术家能够捕捉到瞬间的美感,将其固定在作品之中,使观众能与之产生更深的共鸣。

然而,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也给艺术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

首先,机械复制使得艺术作品的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不清。

观众难以分辨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真伪,进而质疑艺术作品的价值和独特性。

其次,机械复制技术的普及也使艺术品变得更加商业化,艺术家不得不考虑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可能导致艺术作品丧失原创性和独立性。

这使得艺术的品质和真实性受到了质疑,使得观众对艺术的关注和认同度下降。

然而,尽管机械复制技术给艺术带来了诸多困扰,但它也为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首先,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被更多的观众所欣赏和感知。

在传统的手工创作时代,艺术作品的制作周期长,受众范围有限。

而通过机械复制技术,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大规模复制和传播,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艺术的魅力。

其次,机械复制技术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实验空间和创作材料。

通过机械的精确制作和复制,艺术家可以更加自由地去尝试新的材料、技术和形式,从而使其作品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于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

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家们能够更加自由和灵活地创作自己的作品。

然而,有些人认为,机械复制技术对于艺术家的创作能力是一种侵蚀和剥夺,这是一种机械化的创作方式,可能会导致艺术的泛滥和粗制滥造。

然而,我认为机械复制技术并没有剥夺艺术家的创作能力,而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pdf 24页)

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pdf 24页)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Walter Benjamin(1889-1940)本篇文章的核心問題與結構⏹核心問題:⏹靈光的特性;藝術作品的靈光;攝影中的靈光以及靈光的消逝;在以電影為代表的複製技術中新的藝術可能性。

⏹結構⏹靈光問題:藝術品與可複製性∕可機械複製性(電影)(Ⅰ—Ⅴ)⏹靈光消逝與靈光的模仿(人相學與明星崇拜)(Ⅵ、Ⅸ—Ⅹ)⏹電影與戲劇(Ⅶ—Ⅷ)⏹電影與大眾;潛能:美學的政治化(ⅩⅠ—)Ⅰ:藝術與可複製性⏹藝術是可複製的⏹藝術的複製方式⏹古希臘:鎔鑄和壓模法⏹木刻⏹銅刻板、蝕銅版畫⏹石版畫:複製技術關鍵的一步。

直接素描於石版上,可大量複製並推陳出新。

⏹機械複製:攝影術(靜態)到電影(動態及有聲)Ⅱ、藝術品的本真性(一)⏹藝術品與複製品的差異:本真性⏹本真性(authenticity):此時此地——獨一無二地現身在它所在之地。

⏹本真性與時間:時間傳遞事物的可遞移的部分,形成歷史;歷史則成為見證力。

⏹機械複製⏹與較不依賴原作,亦即不依賴本真性⏹能克服時空因素,將藝術品傳達至原本到達不了的地方。

Ⅱ、藝術品的本真性(一)⏹藝術品vs複製品⏹僅此一回vs大量⏹現時性(presentness)vs可遞轉的⏹大量與可遞轉這兩項過程和當時的群眾運動息息相關。

其最有效的原動力就是電影。

(換言之,電影是複製的極致)Ⅲ、靈光⏹靈光⏹『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仍如近在眼前。

』⏹獨一性(uniqueness)與時間性(歷史性)⏹Collins Cobuild⏹An aura is a quality or feeling that is associatedwith a person or a place and that seems to surround it or come from it.靈光的要素:距離⏹距離的概念和兩方面的觀點相連:⏹藝術作品的儀式(崇拜)價值和展示價值:前者涉及宗教、神聖的部分,也是靈光蘊含的所在;後者是世俗的,資本主義商品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颠覆作者:李芷萱来源:《艺海》2010年第10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技术革新的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电影、摄影技术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技术革命的来临,一改传统艺术单维度的审美体验,从视觉、听觉等多维的角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感,日常生活的审美也随之发生改变。

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研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独树一帜,提出科技力量不仅为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变化,更改变了大众的审美方式。

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他从独特的角度表达对审美转型新的看法,并肯定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方式对传统艺术的冲击和其带来的进步意义。

一、“光韵”的消失本雅明认为,所有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以复制的,艺术作品也不例外。

“原则上,艺术作品向来都能复制。

凡是人做出来的,别人都可以再重做。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0页)基于这一观点,他明确了机械复制的含义,指出自“摄影术发明后,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的手不再参与图像复制的主要艺术性任务,从此这项任务是保留给盯在镜头前的眼睛来完成。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页)摄影术出现,标志着机械复制时代来临。

然而“即使是最完美的复制也总是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地’。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页)本雅明创造性的提出“光韵”的概念来概括原作的此时此地性,那么,何为光韵呢?“从时空角度所作的描述就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又是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

”(瓦尔特·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13页)例如,投在观者身上的树影,便是那树的光韵;古典时期艺术作品所散发的珍贵的神性力量,便是艺术作品的光韵。

机械复制时代来临,复制艺术的大量生产取代了原作独一无二的显现,作品的“光韵”逐渐凋零。

尽管“光韵”消失,本雅明却并不为此表示遗憾。

相反,他肯定了机械复制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首先,以摄影、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艺术品较不依赖原作,即便脱离原作也能保存其完整的权威性。

例如,一张摄影底片可以复制出许多照片;电影高昂的制作成本,决定了它必需以复制品的形式流通于市场,“原真”与否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而言,已变得不再重要。

同时,摄影、摄像技术可以将自然界中不为人所注意的方面凸显出来,采用不同的视角,局部放大或放慢速度以向受众展现一个全新的,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真实世界。

再者,机械复制技术能够将复制品带到原作无法到达的地方,拉近作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譬如,“大教堂可以离开它真正的所在地来到艺术爱好者的摄影工作室;乐迷坐在家中就可以聆听音乐厅或露天的合唱表演。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2页)机械复制技术使受众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欣赏作品不再像欣赏传统艺术作品一样受地域身份等种种条件的限制。

现实环境,自然、历史因素共同作用于我们当代生活,“在每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各种人类团体的存在模式都曾出现,我们也看到人们感受与接收的方式随着时代在改变。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4页)“光韵”衰退,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新时代的审美也随之发生改变。

二、审美主体范围扩大艺术作品服务并影响人们,这本应该是艺术品存在的意义。

本雅明认为,艺术应该是共享的,应被更多人接触和欣赏,而不是仅对少数人开放。

传统艺术品的原真性与独一无二性要求将其藏匿起来,绘画只供极少数的观众欣赏。

“有些神祗的塑像是藏在教士才可以进入的祈祷室之内。

有些圣母像几乎是一年到头都被覆盖着不露面,也有些哥特式大主教堂的雕像从地面上根本望不见。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8页)传统艺术无法直接面向大众展示自身的魅力,只能为少数特权贵族阶级服务。

艺术品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与人们总是隔着距离。

科学技术的兴盛,使任何人都有平等的享有、领略艺术品的震撼和内涵的权力。

人们可以由复制品把握原本唯一存在的事物,艺术品被赋予了现实的活力供受众随时随地的欣赏。

如,卓别林式的喜剧电影适用于群体性的共时观看。

艺术开始服务更多的观众,审美主体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更多的人有机会、有能力接触到原本只为少数人开放的艺术品。

机械复制扩大原作的宣传范围,增强原作的影响,也赋予了原作更大的社会功效。

艺术融入大众的生活,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一部分。

艺术的接受群体打破了原有少数垄断阶级和社会精英的局限,转变为大众化的“群体性的共时的接受”模式。

三、审美客体价值转变本雅明对传统艺术做了神学的阐释,艺术源于对美的崇拜,在流传的过程中处处折射神的光辉。

“‘真实’艺术作品的独一性价值是筑基于仪式之上,而最初原有的实用价值也表现在仪式中”(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他认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相应的社会背景和技术条件下产生的,艺术作品的形式随时代的不同需求而改变,“揭开事物的面纱,破坏其中的‘灵光’,这就是新时代感受性的特点。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5页)艺术的生产起初是以图像的形式来满足祭祀的需要。

石器时代的人在石窟墙壁上画各种各样的动物原形是为了达到他们狩猎的目的。

他们将希望寄托于神灵,渴望通过这种方式产生魔法效果;原始社会的巫术艺术,最初也源自祭祀礼仪而非纯粹的审美需要;古典艺术一直被认为是美的典范,它是古典绘画大师的天才创造,天才与激情为作品构成了膜拜的基础,人们总是心向往之。

机械复制时代来临,大量艺术复制品的出现使艺术的膜拜价值逐渐隐退,展示价值开始出现在历史的舞台,并获得主导地位,成为时代的主流。

艺术神性光辉消解,“光韵”便不复存在。

例如,摄影是现在科学技术的产物,任何人只要拥有具拍摄功能的仪器,就能拍出照片,他的作品不一定能与传统大师的经典作品媲美,不一定能激发你崇拜之情,但却能达到展示的目的。

本雅明谈到:“艺术品从其祭典仪式功能的寄生角色中得到了解放。

愈来愈多的艺术品正是为了被复制而创造。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7页)审美客体价值转变为被观照与被展示,它们与受众之间架构起了沟通的桥梁。

现代艺术审美价值的转变,似乎印证了黑格尔的预言:“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

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很优美,天父、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善,但是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

”(黑格尔著.美学[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32页)四、审美模式由“凝神观照”向“娱乐消遣”演进膜拜价值为艺术品烘托了一个神秘的氛围,需要观者对作品有一种崇高的敬意与敬仰。

欣赏艺术品,必须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沉湎其中,凝神关注,达到物我统一的境界。

审美主体被审美客体所吸引,并在此过程中净化自身的心灵。

艺术功能的倒置,新时代艺术的功能奠基于一种实践:政治的基础之上,它的审美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展示价值占据主导地位,传统艺术真实性的标准受到质疑。

人们不会检验复制艺术是否真实,我们不会从一堆冲洗的照片中寻找哪一张为真品。

原真性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而言毫无意义。

“一旦真实性的标准不再适用于艺术的生产,整个艺术的功能也就天翻地覆。

”(杜哈梅.未来生活的舞台[M].1930年.第52页)如果说,传统艺术的价值决定了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审美是一种单一、集中、专注的视觉体验,那么展示价值的出现打破了艺术与审美主体之间的距离感,将一切去神秘化,审美成为一种多向的、分散的感受,传统审美“凝神观照”的过程已逐渐向“娱乐消遣”靠近。

比较传统绘画与现代电影之间的审美方式,我们能发现其中的转变。

传统绘画一直供少数人群欣赏与占有,艺术的“光韵”注定作品与观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艺术作品被隐蔽起来。

即使是多人参加的大型绘画展览,作品与观者之间也是一对一的无声交流。

观者在和作品构建的独立环境中,体会艺术的“光韵”并与个人经验寻求共鸣。

正是因为传统绘画的隐蔽性为观众和作品之间建立起了和谐的审美氛围,观者任凭想象的驰骋,自由的创造,主动探索艺术的灵魂,并不受外界的干扰。

与绘画不同,观赏电影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潮流的休闲娱乐方式,其突出强调的是一种大众观赏的氛围和影片带来的震惊感。

一方面“电影——依据其运作和社会群体而言——被视为一种集体性的娱乐艺术。

”(瓦尔特·本雅明苏珊·桑塔格著.上帝的眼睛[M].吴琼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页)电影采用集体观看的方式,观者涵盖了各个阶层的成员,是一个无组织的庞大群体,不需具备专业知识,且不再受条件的限制。

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艺术打破了艺术只为贵族阶层和社会精英服务的传统,真正走向大众,走进生活。

另一方面,电影强调给观者带来震惊感。

电影通过蒙太奇、影视特效等高科技手法的运用,向观者呈现种种惊人的画面。

一连串无间隙的镜头组合,被加速的动作和夸张的姿势,剥夺了观者的思考空间。

观者的大脑思维被牵着从一个画面转到另一个画面,情绪与周围人交织在一起,在目不暇接的欣赏过程中,传统的感知方式随之改变。

正如杜哈梅所言:“我已经没办法随心所欲地思考。

流动不停的影像已取代了我自己的思路。

”(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3页)于是,凝神观照任由想象驰骋的观赏方式便不复存在,观众不由自主的被电影所牵制,被动地接受着电影所呈现的震惊世界。

大众一改传统神圣、严肃、专注的审美方式为消遣性的、群体共时性的审美体验。

艺术品融入大众的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触手可及。

机械复制时代拉近了艺术品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审美体验随处可见。

在欣赏的过程中,观者渴望使自己从紧张的生活状态中挣脱,追求一种轻松愉悦的观赏状态。

艺术生产不再以传统社会性服务为目的,而为大众的娱乐休闲服务。

审美不再需要投入过多的智力和时间,开始转变为瞬间性的体验,欣赏一件艺术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