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导读:对外汉语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而通过目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中西方对比文化等专业知识,不断地深厚了语言功底,学习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我们越来越认为,其实在另一种职业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一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

化的交际活动。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注重译文的连贯通顺符合逻辑,口译注重达意,而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做翻译之前,了解两种语言思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了解了两种语言思维方法的差异,才能使翻译达到标准,才能继续翻译任务及工作,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正文:

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分为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指人

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就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史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的转换。而不同的文化也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同一民族的人,由于生活在同一社会、统一文化氛围中,其思维方式存在共性,不同民族的人其思维方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比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举措,也是在翻译时需要尤其注意的因素。本文以中英文思维方式的不同为例来进行阐释。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中国人重伦理,英美人重认知。

儒家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秘的好奇,二是出于对现实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儒家思想“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而在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文化促成了英美人对天文地理的浓厚兴趣,他们形成了探求自然的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

而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词汇中均有反应,如:顺其自然、听其自然、听天安命、听天由命。

中伦理思想观念的又一体现是重宗族和宗族关系,重辈分尊卑,所以,汉语中亲属称谓特别复杂,英语的亲属称谓比较笼统。例如,有一句话: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李丹的

姑母,李丹的母亲是张明的舅母。译为:Zhang Ming and Li Dan are cousins.Zhang Ming 's mother is Li Dan's aunt who is the sister of Li Dan's father,while Li Dan's mother is Zhang Ming 's aunt who is the wife of Zhang Ming 'mother'brother语义是清楚的,

反映的关系也清楚,但英美人得费一番踌躇才能弄清中国人一看就明白的关系。按英美人的习惯,“姑母”“舅母”都称为aunt,若要区别,不妨冠以名字。若张明的母亲叫李伟明,李丹的

母亲叫王明兰,就称Aunt Weimi ng和Au nt Min glan。但这样不太符合中国人重宗族关系的习惯。汉语按照年月日的顺序表时间,按国、省、市、县、乡的顺序表达地域概念的方式,反映了由大到小的思维顺序,英语表达同类概念的顺序正好相反。中国人的伦理精神注重“群己合一” ,突出“群体”的人格,倡导集体主义,较轻视个体的人格,而英美人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个人主义。但在这里有一个以讹传讹的误解。个人主义一直以来都被译为

individualism,但这是不准确的。因

为“个人主义” 在汉文化中意为“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等。”(摘自《现代汉语》)

而在牛津高阶词典中,关于individualism 的释义却是“ noun 1,quality of being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and doing things in your own way 个性;独特的气质;2, the belief that in dividual people in society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etc.,rather than be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个人主义;个人至上。”因此可以看出,“个人主义”在汉语中是贬义词,而individualism 在英语中却是中性词,其确切意义是“个体主义” 。

二、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

“中国的小农经济使先民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从男女关系、天地交合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万物合一的观念把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乃至之间万物都看做不可分割、相依相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是中国人最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人们注重从对立中求统一,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中医学中有关“阴”和“阳”对立统一关系的阐述便是明证。病人感冒发烧去看病,中医往往为病人拿脉,看舌苔,看脸色,问饮食睡眠情况,综合以上信息后才确诊病情,找出病情;西医则用体温计量体温,温度超过37 摄氏度便可确认为发烧,若病人伴有其他不适还验血,从验血结果判断病毒引起炎症的程度。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及经验来判断病情,西医虽然也凭经验,但更多地依靠医疗器械助诊的结果来判断病情,如验血结果,X 光片透视情况、B 超显像情况等。中国的国画艺术也是中国人综合性思维的有力证据。一幅国画中有画有诗,有书法和篆刻,缺一不可。中国的书画同源,均以线条表意抒情,加之古代画家多为文人,因此,逐渐形成绘画同诗文、书法乃至篆刻相互影响、共存于一幅画之中的格局,形成国画的突出特征,在世界美术体系中自成独特体系。

而英美文化中的西洋画只表现绘画艺术,之多画家在画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整体性思维在汉字结构中也有体现。汉字中的象形字(雨、人、竹、弓)生动地表现了主观与客观、能指与所指的密切关系。我们的祖先以这种思维方式发展了汉字,数千年使用汉字的实践又巩固了我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崇尚和谐是重整体

思维的突出表现。对称与和谐使我们中国人既感到视觉美或听觉美,又感到精神

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

英美人虽然也重视平衡对仗的语言美,却不及我们中国人这样讲究,

中国的整体性思维体现在:汉语语法的隐含性,句法的意合性,及词义的笼统与模糊性上。英美人的分析性思维体现在:英语语法的外显性,句法的形合性,及词义的具体性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