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与效果研究现状

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与效果研究现状

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与效果研究现状近年来,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可转换债券具有债券和股票两种特性,既能提供稳定的债务融资,又能为持有人提供股权收益。

因此,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对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股东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与效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融资规模。

相比于传统的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可转换债券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筹集更多的资金。

其次,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效益。

根据转股权条件的不同,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通常会比普通债券的利率低,这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通过可转换债券发放给特定投资者,企业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战略合作机会,如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

最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转债的发行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水平,增加企业的净资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信誉和融资能力。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通过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企业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表明企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成长潜力,进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

其次,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转债的发行可以增加企业的净资产,提高资产负债比率和流动比率,有利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控制。

此外,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还可以调整企业的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转债的发行可以引入新的股东和管理团队,促使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多元化经营,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与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通过理论模型和经验分析探讨了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融资需求、市场利率、转股权条件和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策略分析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策略分析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策略分析摘要: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利用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的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给证券市场的发展设置了众多阻碍。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其发展,也需要公司充分融入市场条件,通过放宽政策、改变定价、增加产品种类等众多方式促进各级金融市场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融资方式;可转换债券;一、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的发展现状从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存在的两种主要金融融资方式都受到了严重限制,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融资形式,可转换公司债券一上市就引起了广泛的市场关注,众多企业都把其看成了企业融资的救命稻草,纷纷开展市场拓展活动。

在此过程中,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企业都完成了公司融资任务,尤其是海马转债,更是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收益。

二、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行业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我国国内开展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的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行业局限性,多集中在金融、科技、五金等传统类型行业中,该类型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足够的实力来偿还企业债务,相对企业经营风险值较低。

不仅如此,为了自己企业发展的相对稳定性,我国金融企业也愿意为这类公司进行信用担保。

而面对风险较大的科技型企业,想要在市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种行业发展局限性严重限制了证券市场的发展能力。

(二)二级市场活动并不积极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润空间已经被众多消费者所认可,纷纷开始进行该行业的资金投入。

但是,在实际购买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因受行业限制,可进行购买的类型较少,目前市场上只存在3年期限和4年期限两种时限产品,二级市场的活动并不积极,不利于该市场扩大宣传活动的进行。

(三)条款设计主观性强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业务开展,国家也提出了相应政策对其进行制约。

不仅仅是要求要有金融企业愿意为公司开展相应业务进行担保,还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考评持有严格的要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工具,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开放以来不断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历程和现状两方面来探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一、历程1.发展起步阶段(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初)在开放初期,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仅限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传统产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1981年,中国银行首次发行国家电力公司债券,标志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起步。

此后,各类企事业单位发行债券的规模逐渐扩大。

2.创新发展阶段(1990年代初到2000年代初)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在1990年代初开始探索推出新型企业债券,包括次级债券、可转债等。

1997年,我国首次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和企业短期融资券。

此举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债券市场,促进了融资工具创新。

同时,在1990年代末,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体系也开始建立。

3.开放发展阶段(2000年代初到2024年代初)2005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开始向外资开放,允许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参与。

此举吸引了大量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2024年,我国首次发行了一揽子债劵,将公司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合并,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4.效能提升阶段(2024年代至今)进入2024年代,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提升市场效能。

2024年,我国正式实行了注册制,取代了原有的发行制,使企业债券发行更加便利。

2024年,债券通机制启动,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港股通等渠道买入境内债券。

此外,我国还完善了信用评级制度,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二、现状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种逐渐丰富,流通性和效率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达到37.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约为35%,其中一级市场规模约为26.2万亿元,二级市场规模约为11.4万亿元。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三篇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三篇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三篇篇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1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中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

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起到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发行的总额不断增大,市场的交易主体不断的增多,对我国社会资金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但我国债券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体系尚未完善、各项制度也不健全。

1.1债券发行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与股票发行市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把债券发行市场同股票发行市场相对比就会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差距。

20XX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就达到94家,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来筹集资金,但是其规模远远大于债券发行市场。

1.2我国交易债券市场层次丰富,债券品种多样,供投资者选择的空间很大债券的交易市场按市场层次可分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

场外市场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的柜台交易市场。

银行间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大宗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是场外交易市场,实行报价驱动交易方式。

银行的柜台市场,也是场外市场,主要交易品种是国债。

其特点是便捷、分散、覆盖面广,是对上述两个市场的有益补充。

场内市场为XX证券交易所和XX证券交易所,实行报单驱动交易方式。

主要交易品种有国债、一般企业债和可转换公司债。

1.3银行的“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在国有银行还没有真正转变为商业银行的情况下,拖欠银行贷款所可能受到的惩罚并不是很重,况且银行为追求账面利益最大化,可以对还不了贷款的企业继续贷款,使该企业通过归还旧的贷款和利息等种种方式实现账面盈利。

基于此,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无论是在借款还是还款条件上,其预算约束都远远小于发行企业债券直接面对广大债权人的硬约束。

这样,企业获得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就比发行债券还本付息的压力要小得多。

1.4相对于股票而言国债交易不活跃,市场流动性差我国企业债券一级市场发展比较缓慢,致使二级市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交易所挂牌交易数量不多,场外交易也不发达。

可交换债券优势、发行现状及对股价影响

可交换债券优势、发行现状及对股价影响

金融天地可交换债券优势、发行现状及对股价影响罗正方 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可交换债券目前在国内发行规模持续增加,对可交换债券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

文章整理了可交换债券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通过将可交换债券与其他类似的融资工具对比分析,总结了可交换债券存在的优势。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2013年至2018年3月期间可交换债券的发行情况和退出情况,发现目前可交换债券发行以私募方式为主,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发行为主,发行期限以3年期为主。

多数退市的可交换债券实现了转股。

文章并探讨了国内外研究中可交换债券发行对标的公司股价影响。

关键词:可交换债券;发展历程;发行现状;股价影响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9-0317-02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 Bonds,简称EB)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交换成该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债券。

可交换债券发行时,发行人需要将其持有的股票抵押给托管机构。

它本质上是一个固定收益的债券加上一份标的股票的看涨期权。

由于可交换公司债券锁定了未来换股时的价格,如果换股期间市场走高,标的股票价格走势良好,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将债券换成股票,获取高额回报;如果市场低迷,标的股票大幅贬值,债券持有人也可以放弃换股权,以债券的方式获取本息,规避市场低迷风险。

自2013年第一只可交换债券发行以来,可交换债券整体规模快速增加,在2017年可交换债券的发行规模已超过上市公司自身发行的可转换债券。

可交换债券对上市股东平稳减持、低成本融资等方面已显示出了作用。

一、国内外可交换债券的发展及比较可交换债券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后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市场有了高速的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欧美的私有化浪潮是可交换债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尤其在欧洲地区,国有企业相对较多以及欧洲的财政压力相对较大导致欧洲私有化远远超过北美,可交换债券的发行规模也远超过美国。

2024年债券型基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债券型基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债券型基金市场分析现状一、引言债券型基金是一种投资于债券市场的基金产品,通过投资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债券,包括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来获取稳定的固定收益。

近年来,债券型基金市场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

本文将对当前的债券型基金市场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债券型基金市场概述债券型基金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

截至目前,债券型基金已经在全球各个主要市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交易体系,并取得了可观的业绩。

在我国,债券型基金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目前,我国债券型基金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投资者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开放,债券型基金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债券型基金市场存在的问题尽管债券型基金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债券型基金市场的产品创新程度较低。

目前,大部分债券型基金仍然以传统的债券投资策略为主,相对较少采用创新的投资策略。

这限制了债券型基金市场的发展空间。

其次,债券型基金市场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

由于债券市场的复杂性,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取到关键的投资信息。

这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第三,债券型基金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债券市场的特点,债券型基金面临着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风险。

债券型基金管理人需要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四、债券型基金市场的发展趋势尽管债券型基金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可观。

首先,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这将为债券型基金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提高其收益水平。

其次,债券型基金市场有望向低风险、稳健收益方向发展。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加注重理性的投资,债券型基金作为稳定收益的投资工具将受到更多关注。

第三,债券型基金市场将借助科技创新实现更好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债券型基金管理人将更多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投资决策,提高投资的准确性和效率。

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交易债券的场所,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以下是一些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状况的概述:
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债券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满足各种经济活动的需求。

2. 品种不断创新:债券市场的品种不断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

除了传统的企业债和金融债外,还出现了资产支持证券、可转换债券、高收益债券等新型债券品种。

3. 投资者结构多元化:随着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投资者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外,还有大量的个人投资者、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投资。

4. 市场监管不断完善:为了保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各国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债券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措施,维护了债券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

在中国,债券市场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品种丰富、交易活跃。

中国企业也通过发行债券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债券市场还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投资。

可转债国内发展现状

可转债国内发展现状

可转债国内发展现状可转债是指发行人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同时附带可转换成发行人股票的选择权的一种债券。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高,可转债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标的,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

以下是可转债国内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

首先,可转债发行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随着可转债市场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通过发行可转债来融资。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可转债的发行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56%。

这表明可转债市场的热度不减,投资者对可转债的需求稳步上升。

其次,可转债市场呈现多层次、多品种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已经逐步形成了包括创业板可转债、中小板可转债和主板可转债在内的多层次、多品种发展格局。

这为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再次,可转债市场的发行主体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发行主体,如城投债转债、金融债转债和商业银行可转债等。

这些新的发行主体不仅扩大了可转债市场的规模,也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最后,可转债市场风险溢价逐渐降低。

随着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和逐步成熟,投资者对可转债的认知和投资理念也逐渐改变。

尤其是在当前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可转债的风险溢价逐渐降低,投资者越来越愿意将资金配置到可转债市场。

总的来说,可转债市场在国内的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发行主体多样化和风险溢价降低等特点。

可转债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收益和较低风险的投资品种,已经成为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选择之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可转债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企业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其规模仍远远小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与国内的股票市场相比,发展也相对滞后。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证券市场,它必然存在着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1 、债券发行人和持有人身份的局限导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

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都做了限制。

对于发行人的限制,1994 年的《公司法》和2005 年的《证券法》都规定,股份有限公司3000 万元净资产、有限责任公司6000 万元净资产是申请发债的基本条件,发债数额可达到净资产的40% 。

从表面上看,应该很多企业符合发债的条件,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国刚(2007 )认为,按照企业债券发行审批的内控指标,每只企业债券的发债数额大多不低于10 亿元,且发债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比重不高于20% 。

如此一来,除非大型国有企业,否则是无法达到发债的条件的,可发债的企业只能集中于少数大型国有企业。

而对于持有人,《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不得将所吸收的储蓄存款用于购买企业债券”;《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也对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进行了明确的限制。

银行和保险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上拥有最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由于法律的限制,在企业债券面前无所适从,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债券的潜在需求。

而在美国,保险基金和银行资金都是企业债券的重要投资人。

因此,法律法规的限制,使得企业债券在供需两个方面都受到了抑制。

2 、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交易平台有两个,一个是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一个是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

在我国企业债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转让,但是证交所的上市规定又非常严格,且限制条款很多,绝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流通和转让。

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F I N A N C I A L M A R K E T金齡•场Convertible Bond M arket: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武志博咐转换公司债券(以卜简称“》丨转债”)是一种内含多种期权的固定收益证券。

历史上,第-只可转债是由美国的R o m e,W a t e r t o w n a n d O g d e n s b u r g R a i l r o a d公台]于1874年发行的,该只可转债的到期时间长达30年,票面利率为7%。

我国的第一只可转愤是由中国宝安集团于1992年11月19日发行的“宝安转偾(125009) ”,自此我国可转侦市场正式拉开了发展序裕。

截至 2020年,我国可转债的融资规模达2428.5亿元,在经历广28年的 发城之后,我国可转债市场已初f t规模,已成长为我国资本市场要的再融资工具之一,为上屮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行、丨卜.竞>力的提升做出了非常車:要的贞献。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1992年,我国第一只可转侦一“宝安转债”成功发行,融资5亿元。

“宝安转债”的成功发行正式拉开/我国可转侦市场发胰的序裕。

随后五年间,我_并没有再发行新的可转侦,齊 到199X年才又/卩始了新的发行。

f‘j此之后,我国可转侦的发行数量逐年增加,其在再融资市场中的作用也开始逐渐显现。

丨1丨图I 可以#出.在2017年之前,我国i i j•转侦的融资规模并不人:2009 ~2016年可转愤的平均融资规模!(存312.49亿元,最高的2013年也U饤551.31亿元,但在2017年之后,尤其是2019年之后,我W可转侦的融资规模快速匕升,2020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428_5亿允,远超配股的筹资规模.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洱融资工具之一。

可转债快速发展的原因在2017年之前,定向增发是上市企业首选的再融资工具。

新形势下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研究

第29卷第4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7月Vol.29,No.4 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Jul.2008新形势下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研究Ξ唐文彬1,吴海燕2(1.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76;2.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摘 要:在不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特征,对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缺陷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企业债券;债券市场;市场创新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08)04-0041-04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YBA124)作者简介:唐文彬(1975-),男,湖南双峰人,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吴海燕(1976-),男,湖南汨罗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简称可转债或转债)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可以依据事先约定的条款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企业债券。

可转债作为一种能够把股权和债权完美结合的新型融资工具,在金融市场中显示了强大的优势。

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可转债为金融市场的繁荣和风险化解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7年8月14日,证监会颁布《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正式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工作,揭开了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新的一幕。

一、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现状在我国,可转债的引进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历了从试点到全面启动、规范发行等一系列变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1年4月28日《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的颁布使可转债在我国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从审批制到核准制,从非上市公司发行人到以上市公司发行人为主的角色变化,都为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捷径。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年来它的发展又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中国债券市场自1987年12月开始发行债券以来,已经发行了几千种债券,这也使得中国债券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变得更加活跃和成熟。

本文将从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几个方面,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历史、概况、结构、发展趋势以及前景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是指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共债券,是中国债券市场中最重要的部分。

目前,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主要分为两类:中央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

中央政府债券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国债、金融债券、行政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等。

地方政府债券主要分为地方政府债券和地方财政直接债券两类,其中地方政府债券为全国统一发行,是本地政府融资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是指中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其信用价值发行的债券,其特点是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低,是投资者理财的首选。

目前,中国金融债券市场主要有银行间同业拆借、企业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等。

三、企业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企业发行的债券,是企业主要融资渠道之一。

目前,中国企业债券市场主要有银行间债券、企业上市债券、企业定向增发债券、短期融资券等。

四、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有特殊特性的债券,它一般由股票上市公司发行,它是债券与股票相结合的产品。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债券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而投资者则可以以更低的风险收获股票市场的收益。

五、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总体规模有了显著增长。

2012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的总规模已突破70万亿元,增速超过20%,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规模也分别突破30万亿元、20万亿元和10万亿元。

同时,在国外债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发行和金融债券发行等方面都较为活跃。

六、中国债券市场的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国债券市场未来仍将增长。

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Convertible Bond Market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内含多种期权的固定收益证券。

历史上,第一只可转债是由美国的Rome,Watertown and Ogdensburg Railroad公司于1874年发行的;该只可转债的到期时间长达30年,票面利率为7%。

我国的第一只可转债是由中国宝安集团于1992年11月19日发行的“宝安转债(125009)”,自此我国可转债市场正式拉开了发展序幕。

截至2020年,我国可转债的融资规模达2428.5亿元,在经历了28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可转债市场已初具规模,已成长为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再融资工具之一,为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1992年,我国第一只可转债——“宝安转债”成功发行,融资5亿元。

“宝安转债”的成功发行正式拉开了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的序幕。

随后五年间,我国并没有再发行新的可转债,直到1998年才又开始了新的发行。

自此之后,我国可转债的发行数量逐年增加,其在再融资市场中的作用也开始逐渐显现。

由图1可以看出,在2017年之前,我国可转债的融资规模并不大:2009~2016年可转债的平均融资规模只有312.49亿元,最高的2013年也只有551.31亿元;但在2017年之后,尤其是2019年之后,我国可转债的融资规模快速上升,2020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428.5亿元,远超配股的筹资规模,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再融资工具之一。

可转债快速发展的原因在2017年之前,定向增发是上市企业首选的再融资工具。

但在之前的监管环境之下,上市企业存在过度融资倾向,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也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

监管部门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纠偏,也为了促进可转债、优先股和公开增发等其他工具的发展以平衡再融资结构,证监会于2017年2月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和《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下文简称《监管要求》)。

论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

论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

年 4月 中 国 证 监 会 发 布 《 市公 司 发 行 可 转 换 公 司 债 券 实 施 办 上 法 》 为标 志 , 我 国 可 转 换 债 券 市 场 进 入 全 面 发展 阶 段 。 截 止 20 年底 , 发行 了 3 04 共 9只 可 转 债 , 行 总 额 达 到 4 8亿 人 民 发 8
维普资讯

如 0 0 O 三 L m
j 金 融 问 题 研 究

厘霪霪霍
论 中国可转换债券 市场 的发 展
牟 晖 , 立 岩 , 韩 刘韧 陶
( 京 航 空航 天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 京 10 8 ) 北 北 0 0 3
可 转 债 发 行 占再 融 资 比例 达 4 . %。 67 5


我 国可 转 债 市场 的 发行 特点
我 国 可转 债 市 场 具 有 发 债 规模 小 、 理 分 布 广 、 地 行业 类 别 相对集 中、 债企业低成 长性等特点 。 发
( ) 年 发 行 规 模 一 历
统 计 显示 ,5 9 %的 我 国 可 转 债 企 业 发 债 规 模在 2 0亿 以 下 。
的融 资 和投 资工 具 。… 国 可 转 换 债 券 起 源 于 9 我 0年代 初 , 主要 为 解 决 r市 公 司 再 融 资 问 题 ,后 来 发 展 成 为 一 种 创 新 金 融 J : 二 具 。 1 内至 今 一 共 发 行 了 3 1 2 国 9支 可转 债 , 市场 上 流 通 的 共 3 在 0 支 , 场 总 值达 到 36亿 元 , 足 股 票 总 市 值 的 1 。0 3年 可 市 2 不 % 20 转 债超 过增 发 、 配股 成 为 上 市公 司再 融 资 的 主 流 模 式 . 0 4年 . 0 2

可交换债发展历程

可交换债发展历程

可交换债发展历程
可交换债是指可以在可转换期内根据债券持有人的意愿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的一种债券形式。

它是一种结合了债务和股权特征的金融工具,给予债券持有人在债务还款能力强和股权增值潜力大的情况下,灵活选择债权或股权的权利。

可交换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由于产业升级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于创新金融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

可交换债作为一种新型债券工具,被引入到金融市场中并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

在可交换债的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不断创新和完善其设计和发行机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交换债的特点和功能也逐渐得以丰富和扩展。

例如,在最初的可交换债中,债券持有人只能在到期日前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

而后来,随着市场对于灵活性和流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可交换债的可转换期逐渐延长,使得债券持有人在较长的时间内都可以选择转换。

此外,可交换债的发展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时期,公司倾向于发行可交换债来吸引更多投资者,并希望债券持有人选择转换,从而稀释公司股东的权益。

而在经济形势较差的时期,公司可能更倾向于发行传统债券,以保证债务偿还的稳定性。

总之,可交换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一种金融创新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动的结果。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可交换债也将继续演变和完善,为投资者和公司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当今的金融领域,债券市场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关键组成部分。

那么,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从全球范围来看,债券市场的规模仍在持续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企业和政府对于资金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促使它们更多地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同时,投资者对于稳定收益的追求也使得债券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在这个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市场发展尤为迅速。

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为债券市场的扩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将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国债、企业债等品种,绿色债券、社会债券等新型债券不断涌现。

绿色债券专门用于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符合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社会债券则聚焦于解决社会问题,如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此外,还有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满足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的产品。

这种多样化的产品创新不仅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也为发行人提供了更灵活的融资工具。

再者,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资本的流动更加自由和频繁。

各国的债券市场逐渐相互融合,投资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债券资产。

同时,国际债券市场的规则和标准也在趋于统一,这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

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促进了沿线国家之间的债券合作,为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技术方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深刻改变债券市场的运作方式。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债券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债券价格走势和信用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另外,债券市场的监管也将日益严格。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各国监管机构将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力度。

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引言:可转债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在该市场中,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可转债获得固定利息的债券收益,并在一定条件下将其转换为股票。

本文将分析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旨在为投资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该市场的全面了解。

一、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可转债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当时,中国的公司开始发行可转债,以满足融资需求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然而,在那个时候,市场规模较小,投资者对这种新型金融工具的认识度较低,可转债发行的速度缓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可转债市场逐渐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可转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9年可转债市场发行规模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4000亿元人民币增长约50%。

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可转债市场的政策支持和发行主体的广泛。

2. 发行主体的多样性目前,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行主体类型多样。

除了上市公司外,还有非上市公司以及政府和金融机构等。

这种多样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增强了市场的活力。

3. 低风险的特点相对于股票市场,可转债市场具有较低的风险。

这是因为可转债在兑付期间享有固定利息,即使股票市场出现波动,投资者也可以获得稳定的债券收益。

这使得可转债成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

4. 转换机制的灵活性可转债具有灵活的转换机制。

投资者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从而享受股票上涨所带来的收益。

这种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在市场行情好转时灵活调整投资组合的机会。

三、可转债市场的投资风险与挑战1. 市场波动的风险尽管可转债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具有较低的风险,但仍然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如果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投资者可能会面临账面亏损的风险。

2. 转股条件的不确定性可转债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转股条件的不确定性。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市场规模较小、债券品种较少、市场流动性不足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发行量不足。

这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发行量,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拓宽债券市场融资渠道。

其次,我国债券市场品种较少。

目前,个人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中只能投资特定品种,如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

这导致市场缺乏多样化和选择,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债券市场的创新和改革。

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债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引入更多类型的债券品种,例如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等创新品种,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最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的法律制度。

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容易造成市场规则不明确,使得市场处于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的状态。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债券市场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债券市场法律制度,保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总之,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也同时带来了发展机遇。

通过加强政府的支持、加大创新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和法律制度,可以推动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撑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发展情况
研发部陈文沛
一、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和特点
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产品,可转换债券是以债券为载体、允许持有人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价格转换为公司股票的金融工具,实际上是将股票的看涨期权嵌套于传统公司债券。

可转换债券同时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属性。

可转换债券的债券属性指的是可转换债券在转换股票之前,投资者能够获得发行人定期支付的利息,如果在转换期为转换成股票,发行人需在到期日还本付息;而其股票属性指的是在转换成股票后,投资者不再享有固定的利息收益,而是成为发行公司的普通股东,也有权将股票在二级市场上转让。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发行可转换债券,能够在发行时就获得资金,但在投资者实施转换时才增加公司的股票,相对于直接发行新股来说,对股权的稀释作用较慢;如果投资者将债券都转换成股票,也能够减少公司的偿债压力;此外,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利率较低,能够减少融资成本。

对投资者而言,可转换债券能够使投资者获得稳定的保底收益,而且在进入转换期后具有换成股票的选择权,在股票增长潜力较大的时候,投资者便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
可转换债券最早于在美国出现,1843年New Y ork Erie铁道公司发行了第一只可转换债券。

在中国,第一只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由中国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发行,发行规模为5亿
元,发行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3%。

在监管方面,为了加强对可转换债券的管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于1997年3月25日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上市、转换股份及其相关活动作出了规定,为可转换债券试点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2001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证监会令第2号),进一步规范、促进了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

2006年5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进一步完善再融资政策的需求,证监会对现行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证券(包括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废止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和《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

从发行规模上看,2006年到2015年,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506.91亿元,其中2010年达到最大发行规模,为717.30亿元,之后两年规模逐渐减小,2012年发行规模仅为163.56亿元,较2010年减少77.20%;2013年,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再度扩大,为544.81亿元,但之后两年规模又有所减少。

从发行只数上看,2006年到2015年,我国共发行72只可转换债券,其中2014年发行只数为13只,为我国可转换发行只数最多的一年;2015年则为发行只数最少的一年,仅发行3只可转换债券。

图表 1. 2006年-2015年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新世纪评级整理 从级别分布上看,2006年至2015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信用评级全部在AA 以上,并以AAA 和AA 为主,其中级别为AA-的7
只,级别为AA 的22只,级别为AA+的15只,级别为AAA 的28只。

图表 2. 2006年-2015年我国可转换债券级别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新世纪评级整理 从发行期限上看,2006年至2015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发行期限均在4年以上,其中4年期1只,5年期34只,6年期37只。

从票面利率上看,除了2012年发行的南山转债票面利率为3.50%以外,其余71只可转换债券票面利率均低于2.00%,其中有52只票面利率低于等于1.00%,低票面利率正是可转换债券的特征之一。

可以看到,近年来可转换债券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数量较少,发行规模不够大,市场发展程度不足。

三、可转换债券与可交换债券的差异比较
可交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交换成该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债券。

2008年,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对可交换债券的发行做出监管要求。

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具有一定的相同点。

首先,两者均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属性。

其次,从两者的监管要求看,两者每张面值均为100元,期限均为最短1年、最长6年,发行时均需要有资格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同时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在各方面也存在差异。

从发行要求看,可交换债券发行条件更为严格,要求发行人最近一期末的净资产额不少于人民币3亿元,还要求预备用于交换的股票的上市公司最近一期末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对于发行规模,还要求发行债券的金额不超过预备用于交换的股票按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计算的市值的70%。

而可转换债券仅要求发行人最近3个
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从担保要求看,可转换债券要求除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的公司之外在发行时提供担保,而可交换债券要求将预备用于交换的股票设定为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的担保物从转换期限的要求看,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而可交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后方可交换为预备交换的股票。

从两者的相关定义上看,可转换债券与可交换债券最大的不同就是标的有所区别,可转换债券可以转换的是发行人自身的股票,而可交换债券交换的是发行人作为股东所持有的公司的股票。

这也意味着两者的发行人不同,可转换债券是上市公司本身,而可交换债券是上市公司的股东。

可转换债券在转换后将稀释公司的股份,而可交换债券只是改变标的股票的持有人。

从发行目的上看,两者都具有融资的目的,但可交换债券除了融资外,还带有减持股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