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体热力学性质课件

气体热力学性质课件

03
CATALOGUE
气体热容
定容热容
1 2 3
定义 定容热容定义为单位质量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的 条件下,温度升高1 K时所吸收的热量。
公式 定容热容的计算公式为 Cv = (∂U/∂T)v,其中 U 为内能,T 为温度。
物理意义 定容热容反映了气体在定容条件下吸收热量的能 力,是热力学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
这种改变称为散射。
碰撞参数
03
描述分子碰撞频率和散射程度的物理量,与气体的热
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THANKS
感谢观看
物质状态
高熵状态意味着系统处于高度无序或高度混乱的状态,而低熵状态则 表示系统处于有序或相对稳定的状态。
熵的计算方法
理想气体熵
对于理想气体,熵的计算公式为S=n*R*ln(V/n),其中n为气体分子数,R为气体常数,V 为气体体积。
实际气体熵
对于实际气体,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内部运动的存在,熵的计算方法与理想气体不 同,需要考虑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内部运动等因素。
统计规律
气体分子的运动具有随机性,但遵循一定的统 计规律。
概率分布
描述气体分子速度的概率分布,不同速度的分 子所占比例不同。
平均值
描述气体分子平均速度、平均动能等统计特征。
分子的碰撞与散射
分子碰撞
01 气体分子之间会发生碰撞,碰撞频率与气体分子的密
度和温度有关。
散射
02 由于分子之间的碰撞,分子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化学反应熵
对于化学反应,熵的变化可以用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函数变化来计算,即ΔS=ΔH-TΔS。 其中ΔH为反应焓变,T为绝对温度,ΔS为反应熵变。
05
CATALOGUE

(完整版)第5章大气热力学

(完整版)第5章大气热力学

cp
2020/8/18
在等压情况下,单位质量空气,温度升高一度所需要吸收
的热量称为定压比热 cp
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上的应用形式之二,也是常 用的热流量方程。
对于气块来说,此式表示气块从外界获得热量 或改变气块的外压强,都能使气块的温度发生改 变。
例如,在绝热过程中气块作上升运动时(dp<0) 则会引起气块的温度降低,作下降运动时(dp>0) 则会引起气块的温度增高。
2020/8/18
δQ= Cν dT+pdν
其中Cv是定容比热,v是比容 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上的应用形式之一,也 称为热流量方程。
2020/8/18
δQ= cν dT+pdν
ν=RT/p
pdν+νdp=RdT
δQ=(cν +R)dT-vdp
δQ=(cν +R)dT- RTdp/p
在等压情况下,dp=0
123(T0
Td 0 )(m)
即 Zc≈123(T0-Td0)米
(T0-Td0):地面的温度露点差; 即估算抬升凝结高度Zc是从T0按干绝热上升,与从 Td0按等饱和比湿线上升,两线的交点。 有时误差很大
2020/8/18
3 饱和湿空气的绝热过程
可逆湿绝热过程和假绝热过程 湿绝热垂直减温率
焚风 假相当位温和假湿球位温
pe z
eg
缺陷
a) 气块是封闭系统的假定不合实际情况 b) 环境大气静力平衡的假定实际上未考虑气块移动造 成的环境大气的运动,与实际不符。
2020/8/18
2 .2 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过程叫绝热过程。
干绝热过程:

第四章大气的热力学过程ppt课件

第四章大气的热力学过程ppt课件

20
❖ 根据泊松方程,
T ( p )0.286 T 0 p0
❖ 即可得到位温的表达式
R
0.286
T10p 00cp T10p 00 T10p 00
❖ 下面对它作一些讨论:
❖ (1)位温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 对位温公式取对数微分:dln dlT ndln p
❖ 上式还可写成下面形式:
d精 选PdT PT T课件κdppdT TcR pdpp 21
精选PPT课件
8
❖ 对上式在(p 0 , T 0 )及( p , T )的范围内积分
T dT R P dp
T T 0
C p p P 0
TR p 1n 1n
T0 C p p0
R
T ( p )Cp
T0
p0
❖ 因为
R0.28J7/(gK)0.286 Cp 1.00J5/(gK)
❖则
T ( p )0.286 T 0 p0
精选PPT课件
16
❖ 由于 d q s dz
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所以 m
不是常数,
而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 ,下表给出 m 在不同温度和气
压下的值
湿绝热直减率(℃/100m)
精选PPT课件
17

由表可见,
随温度升高和气压减小而减小。
m
❖ 这是因为气温高时,饱和空气的水汽含量大,每降温
1℃,水汽的凝结量比气温低时多。例如,温度从20℃
气的减温率 =d,则整层大气位温必然相等。在对流
层内,一般情况下大气垂直减温率
<
d,所以有
z
0
即位温是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这些在讨论大气稳定
度时是重要的关系式 精选PPT课件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2)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还与地理纬度. 海岸线分布、地势的高低、季节及天气条 件密切相关。
一.水(分)循环
❖ 虽然任何时刻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只占地球总水量 的很少一部分,但在一年内通过大气循环的绝对 水量是巨大的,体积足以复盖整个地球表面 100cm深的厚度。据估计,在北美,大气中通过 气流携带的水分比全部陆地上河流输送的水要多6 倍多。
水汽的空间分布
❖ 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对流层下半部,随高度 增加而急剧减少,水汽实际上随地区和季节 的差异有很大的变化。
3.水汽的分布特点
(1)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岁高度增加而明 显减少;
观测表明:在1.5-2.0KM高度上,水汽含 量已减少为地面的50%,至5KM高度处,只有 地面的10%,再向上就更少了。
Seville,西班牙 吐鲁番,新疆 Rivadavia,阿根廷
Tuguegarao,菲律宾 Vanda站
1942.6.21 -217
1889.1.16 187
1881.8.4 8 1975.7.13 1905.12.1 203 1 1912.4.29 22 1974.1.5 8
极端最低气温的世界记录为-88 3℃,它出现在1960年 8月24日南极洲的东方站;我国的极端最低气温为-52 3℃,出现在1969年2月13日黑龙江省的漠河站。
项:
Er E exp(Cr r)
E(1 Cr ) r
表7.1:Cr与温度T的关系
t℃
-20 -10 0 10 20
Cr(×10-7cm) 1.30 1.25 1.20 1.18 1.16
表7.2:水滴饱和水汽压与半径的关系(0℃)
r(cm) 5.8×10-8 10-7 10-6 10-5 10-4 10-3 Er/E 7.92 3.32 1.13 1.01 1.0012 1.0001

《大气能量学》PPT课件

《大气能量学》PPT课件
1)内能
单位体积空气的内能为 CvT ,任意体积上的总内能可 用体积上的积分表为:
I * Id CvTd
利用静力平衡关系,单位水平截面积、整个铅直气柱的内
能可表为:
I*

0 CvTdz

g 1
p0 0
CvTdp
2)位能
体积 上的位能为:* gzd
单位水平截面铅直气柱中的重力位能则可表为 :
*

d gzdz

0
利用静力平衡关系和如下的上边界条件:
lim (
z
zp)

0
可求得: *

g 1
p0 0
RTdp
p0
可见,在静力平衡条件下,铅直气柱中的重力位能( * )
与内能( I * )类似,都是只由气柱的温度决定。随着气
M d C pT gz 和 M m C pT gz Lq
能量方程:
dM d Q~ dp gw
dt
dt
dM m Qˆ dp gw LS
dt
dt
5)总能量 所有基本能量的总和称为总能量。干空气的总能量定义为
Ed
CpT
gz 1 V 2 2
T 250 K
L 600卡 / 克
H * 0.2 P*
4)动能与全位能之比
K * P*

g 1 g 1
p0 0
p0 0
1V 2dp 2 C pTdp

R 2Cv
p0 V 2dp
0
p0 RTdp

RV 2
2Cv
C
2 L
0

(完整版)第5章大气热力学

(完整版)第5章大气热力学

pe z
eg
缺陷
a) 气块是封闭系统的假定不合实际情况 b) 环境大气静力平衡的假定实际上未考虑气块移动造 成的环境大气的运动,与实际不符。
2020/8/18
2 .2 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过程叫绝热过程。
干绝热过程:
是指未饱和湿空气运动时没有相变发生的绝热过程。 例如,干空气块升降,未饱和湿空气块的升降过程。
2020/8/18
δQ= Cν dT+pdν
其中Cv是定容比热,v是比容 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上的应用形式之一,也 称为热流量方程。
2020/8/18
δQ= cν dT+pdν
ν=RT/p
pdν+νdp=RdT
δQ=(cν +R)dT-vdp
δQ=(cν +R)dT- RTdp/p
在等压情况下,=0
外界传给系统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内能,另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
2020/8/18
( 2)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上的应用形式
假设有一个装有单位质量气体的气缸, 气缸内有一个可移动而无摩擦的活塞。 假定气缸内外压强都等于p,温度为T, 比容为ν,活塞的截面积为S。如果向 气缸输入δQ的热量后,气体膨胀缓慢 地推动活塞向外移动一微小距离dx, 则气体反抗外压力所做的功为
化率,我们可以从无线电探空求得。它是 随高度变化,不是一个常数。)
干绝热线: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温度随高度 的变化曲线。(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本身的 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它基本上是一个常 数。9.8K/km)
2020/8/18
2 .4 位温
所谓位温,就是将空气块按干绝热过程移至标准气压(1000hPa)时气 块所具有的温度,又称为位置温度,常以绝对温标表示。 未饱和湿空气位温的定义式:

第3章大气热力学-PPT精选文档

第3章大气热力学-PPT精选文档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3.2 干绝热过程和位温 3.3 湿绝热过程 3.4 假绝热和假相当位温 3.5 热力图简介和应用 3.6 大气层结稳定度 3.7 局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判断 3.8 大气中的逆温
思考题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中的应用
dU T、P α
dW=Pdα
RT dQ C dT dp p p
其中 R=287JK-1kg-1干空气比气体常数;
Cv=716JK-1kg-1干空气定容比热; Cp=1005JK-1kg-1干空气定压比热。 T0、P0 α0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中的应用
3.1.3 饱和湿空气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湿绝热直减率( s ):湿绝热过程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递减率。 z dT s d s dz T、P z0 z 可证明: L dq s s d C P dz
s 特征:
I) s d ,故湿绝热线总在干绝热 线之右;
z0
dT T0
T0、P0
II)不是常数,是气温和气压的函数。
程,即这种状态变化过程中位温不再守衡。因此,需定义一个新物理
量,能在所有绝热过程中都守衡,即假相当位温。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4 假绝热过程和假相当位温
3.4.2 假相当位温:
未饱和湿空气块从A上升,按干 绝热直减率降温,至凝结高度B 后,继续上升至C,按湿绝热直减 率降温,期间全部水汽凝结并降落 离开气块,则当其从C按干绝热直 减率下降至1000hPa(D)具有的温 度,称为假相当位温。 假相当位温计算公式:
III)高温时,比湿大、凝结量多,故 s 小,低温时相反。

(完整版)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完整版)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Cp p
z z0 z
p' T、P
d '
dp dp' ' gdz
d
dT dz
RT Cp p
dp dz
z0
T0、P0
g 'RT g ' Cp p Cp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3.1 大气温度
二、 影响地面气温因子
➢ 水陆热力差异 (1)吸收、反射和透射率差异 (2)比热差异 (3)蒸发差异 ➢ 洋流 (1)暖流 (2)寒流 ➢ 高度
➢ 地理纬度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Ocean Currents
Copyright © 2013 Pearson Education, Inc.
3.1 大气温度
三、 全球海平面气温分布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3.1 大气温度
三、 全球海平面气温分布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Copyright © 2013 Pearson Education, Inc.
3.2 水分循环
一、 水分循环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蒸发 320
降水 284
蒸腾 60
降水 96
径流 36
下渗
R / Cp 0.288
上述方程称为泊松方程(Poisson),它反映了干绝热过程中气温 度和气压间变化关系。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3.4 绝热过程和绝热温度变化
一、 干绝热过程
干绝热直减率: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递减率,用 d
表示。
d
dT dz
0.98C /100m
证明: dT RT dp
z
T
3.4 绝热过程和绝热温度变化
一、 干绝热过程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大气热力学》PPT课件

《大气热力学》PPT课件

稳定 不稳定
15
3.6 大气层结稳定度
3.6.2 稳定度的判定方法
气块法
ad d w tg 'gg T T ' 1 gTT 'T'
T T ' 不稳定
z0+Δz
于是
T T ' 中性
T T ' 稳定
z0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f g '
T', ' T, a=dw/dt
g
精选课件ppt
16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3.2 干绝热过程和位温 3.3 湿绝热过程 3.4 假绝热和假相当位温 3.5 热力图简介和应用 3.6 大气层结稳定度 3.7 局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判断 3.8 大气中的逆温 思考题
精选课件ppt
气象学与气候学
1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中的应用
20
3.6 大气层结稳定度
3.6.4 不稳定能量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不稳定能量可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上求得, 它等于状态曲线与温度层结曲线所包围面 积ΔS的Rd倍。
ER dp p 1 2(TT')d(ln p)R d S
ΔS等于由C点(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 面积与C点以下的负面积之和。根据正负 面积的大小,气层稳定度分为3种情形:
(d b) S (a)
(c)
z0 z
z0 T0
精选课件ppt
19
3.6 大气层结稳定度
3.6.4 不稳定能量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概念:不稳定能量为气层中可供单
位质量空气块上升运动的能量,
用单位质量空气块上升时合外力

二大气的热能和温度PPT课件

二大气的热能和温度PPT课件

❖ 气象学着重研究的是太阳、地球和大气的热辐射, 它们的波长范围大约在0.15—120μ之间。在气象学中, 通常以焦耳(J)作为辐射能的单位。
❖ 在平行光辐射的特殊情况下,辐射强度与辐射通 量密度的关系为:
I=E/cosθ 式中θ为辐射体表面的法线方向与选定方向间的夹 角。
❖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选定方向上的单位面 积,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能,称为辐射强度。常以符 号I表示。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的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内部温度更高。根据维恩定律可以算出太阳辐射最强的波长
m为0.475微米。这个波长是在可见光范围内相当于青光部分,
因此,太阳辐射主要是可见光线(0.4—0.76微米),也有不可
见的红外线(>0.7611微米)和紫外线(<0.411微米),但在数
量上不如可见光多。在全部辐射能之中,波长在0.15—4微米
(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太阳辐射先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表,由于大 气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投 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面,所以在
地球表面所呈现的太阳辐射强度比1367W/m2小。
曲线1是大气上 界太阳辐射光 谱;曲线2是臭 氧层下的太阳 辐射光谱;曲 线3是同时考虑 到分子散射作 用的光谱;曲 线4是进一步考 虑到粗粒散射 作用后的光谱; 曲线5是将水汽 吸收作用也考 虑在内的光谱, 它也可近似地 看成是地面所 观测到的太阳 辐射光谱。
λmT=C
(2—13)
常数C=2896微米·度
(2—13)式表明,物体的温度愈高,其单色辐射极
大值所对应的波长愈短;反之,物体的温度愈低,其 辐射的波长愈长。
二、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以T=6000K时,根据黑体辐射公式计算的黑体光

大气的热力学过程应急管理学院

大气的热力学过程应急管理学院

本章内容1:
1
大气稳定度
2
空气温度的局地变化
3
气温的时间变化
4
气温的空间分布
编辑ppt
§4.3 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周期性变化 气温非周期性变化
编辑ppt
§4.3 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周期性变化
v 由全球能量平衡模式可知,地表从太阳辐射得到热量,同时 以长波辐射、显热和潜能的形式将部分热量传输给大气,失 去热量,长时间看来,热量得失平衡,地面温度保持不变。
➢ ①气块受力移动后,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来位置的趋 势 —— 稳定大气。
➢ ②气块一离开原位就逐渐加速运动,并有远离起始高度的 趋势 —— 不稳定大气。
➢ ③气块被推到某一高度后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而是静止在 新的位置达到平衡 —— 中性大气。
编辑ppt
§4.1 大气稳定度
判断原理
a g Ti T T
编辑ppt
§4.2 空气温度的局地变化
➢ 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团空气而言,温度的变化常常 是几种作用共同引起的。
➢ 在地面与空气之间,最主要的是辐射。在气层 (气团)之间,主要依靠对流和湍流,其次通过 蒸发、凝结过程的潜热出入来进行热量交换。
编辑ppt
思考讨论
为什么风吹起来会一阵大一阵小?
编辑ppt
Welcome to the class!
编辑ppt
第四章 大气的热力学过程
应急管理学院-2012
编辑ppt
本章内容1:
1
大气稳定度
2
空气温度的局地变化
3
气温的时间变化
4
气温的空间分布
编辑ppt
本章重难点
重点
•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的空间分布;

《大气的热力学过程》课件

《大气的热力学过程》课件
《大气的热力学过程》ppt课 件
•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 大气的热力过程 • 大气的热力学过程 • 大气与地表之间的热量传输 • 大气中的水分循环 • 大气中的化学过程
0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组成
01
02
03
干洁空气
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约占大气总量的99.99% 。
水汽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虽然很 少,但它们是天气变化的 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包括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和修复,以及植物光合 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等。这些反应涉 及到许多不同的化学物质和复杂的反应机制

大气中的化学平衡
总结词
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详细描述
在大气中,许多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即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 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此外, 化学反应速率也受到温度、压力、光 照等因素的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热传导过程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和能量交 换进行传递的过程。在大气中,热传导主要发生在云、雾 等水汽凝结过程中,以及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接触边界。这 种传导现象能够将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影响 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热辐射过程
总结词
描述热量如何通过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过程。
大气中的化学过程
大气中的气体成分
总结词
主要成分、次要成分、微量成分
详细描述
大气中的气体成分主要包括氮气(约78%)、氧气(约21%)、氩气(约1%)等主要 成分,以及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次要成分,还有微量成分如臭氧、一氧化碳、二
氧化氮等。
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总结词
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光合作用

6chapter-1大气热力学

6chapter-1大气热力学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内容
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干绝热过程 湿绝热过程
与云雾形成有关的热 力学过程, 成云过程 中状态参量的变化
热力学图解 绝热混合过程 等压冷却过程
用一定的热力学图解 来表示成云过程
其它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过程及其温湿度参量
第一节的目的和内容:
CV
(q)
dT
(吸收热量多少与过程有关)
理想气体内能变化与定容比热的关系: duCVdT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决定于温度
理想气体第一定律:
QdUPdV
QmV CdTPdV
此式的适用范围?
qCVdT Pd 单位质量系统
b.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定压比热
定义:压强一定时,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
高一度所吸收的热量。 (J/Kg/K)
理想气体 (6.1.30)式
P
1
T
P
P RT RT
P
P
1TP
1 R
P
同理,焓变:
dhCPdTTT PdP
CPdT1TPdP
单相系
dhCPdT
理想气体 (6.1.31)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 也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变形得到熵变和焓变:
(1)qCPdT dP
q Tds
TdsCPdT dP
非平衡态: 不满足平衡态条件的状态。
平衡是指热力学平衡: 热平衡 力学平衡 化学平衡 相平衡: 即物质质量转移达到平衡
4、状态参量:
描述体系状态的一组宏观参量,叫状态参 量,又称热力学坐标,热静态参数。
状态参量描述体系的整体状态。
广延量:其值与体系的大小及体系包含的 物质的量有关,是可以累加的。如体积、 质量、能量等。

大气物理学课件 大气热力学-.28

大气物理学课件 大气热力学-.28

第三节 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过程叫 绝热过程。
干绝热过程: 是指没有相变发生的绝热过程。例如, 干空气块升降,未饱和湿空气块的升降 过程
一、干绝热方程
在热流量方程
dQ
cpdT
RmT p
dp
中令dQ=0, 然后两边积分后整理,得
Rm
T T0
p p0
cp
p
2)规定(使用气模型时的约定)
a) 此气块内T、P、湿度等都呈均匀分布, 各物理量服从热力学定律和状态方程。
b) 气块运动时是绝热的,遵从准静力条 件,环境大气处于静力平衡状态。
p pe
dpe dz
eg
3)缺陷
a) 气块是封闭系统的假定不合实际情况
b) 环境大气静力平衡的假定实际上未考虑气块 移动造成的环境大气的运动,与实际不符。
d
s
s T
p
d
T
s p
T
d
p
d
h
h T
p
d
T
h p
T
d
p
(6.1.22) (6.1.23)
二、相变潜热与比焓
有一系统质量为1,假设相变过程 中由1相变化到同温同压的2相,根 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所吸收的热量, 即相变潜热L应等于比内能的增量 加上系统对外所做的功,即
L u2 u1 p(2 1) h2 h1
Lv
Td 2
Lv
Td
RvTd e
eLv RvTd 2
(6.2.18)
又由 q 0.622 e 可得,
p
1 de 1 dp (6.2.19) e dz p dz
dTd
dT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3 饱和湿空气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当湿空气达到饱和时,将发生凝结,水汽凝结量为-dqs,释放潜热 dQ2 = -Ldqs
其中,L 为凝结潜热 L = 2499.5 - 2.39t (J/g)
对于单位质量的饱和湿空气,若外界传递给系统热量为dQ,则热力 学第一定律为
RT dQLdsqCpdT pdp
T0、P0
线之右;
II)不是常数,是气温和气压的函数。
dT dT T0
T
III)高温时,比湿大、凝结量多,故 s
小,低温时相反。
精选课件ppt
10
3.4 假绝热过程和假相当位温
3.4.1 假绝热过程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假绝热过程特点:未饱和湿空气块刚开始上升时,按干绝热直减
率降温,至凝结高度后,若继续上升,则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此时
3.1.1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衡定律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对于质量 为m的理想气体(热力学系统),外界传递给系统热量dQ,等于系 统内能增加mCvdT与系统对外界作工pdV之和,即
dQ = mCvdT + pdV
其中,Cv为定容比热,单位为Jg-1K-1,T, p和V分别为热力学温度、 气压和体积 。
• 饱和湿空气块绝热变化时,气块内部有发生水相变化且凝结物全部 留在气块内,称作湿绝热过程(Wet adiabatic process)。
• 饱和湿空气块绝热变化时,气块内部有发生水相变化且凝结物部分 或全部降落离开气块,称作假绝热过程(Pseudo adiabatic process)。
精选课件ppt
5
3.2 干绝热过程和位温
3.2.2 干绝热方程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对于干绝热过程,dQ=0, 因此,干空气热力学第一定律为
RT CpdT p dp0

1 dT R dp
T
Cp p
从初始状态(T0,P0)到任意状态(T,P)积分,得
T T0
P P0
R/Cp
R/Cp0.288
上述方程称为泊松方程(Poisson),它反映了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温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3.2 干绝热过程和位温 3.3 湿绝热过程 3.4 假绝热和假相当位温 3.5 热力图简介和应用 3.6 大气层结稳定度 3.7 局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判断 3.8 大气中的逆温 思考题
精选课件ppt
气象学与气候学
1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中的应用
T0、P0
T
T0
T
精选课件ppt
7
3.2 干绝热过程和位温
3.2.4 位温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气块按干绝热过程变化到标准大气压(取1000hPa)时所具有的温
度,称为位温θ。 根据泊松方程,令p0=1000hPa, T0=θ,则
-lnp d
T
P P0
R/Cp
1000
所以:
0.2 8 8
T10p00
(ZB)。
z
zB 凝结高度
B d T0 T
精选课件ppt
9
3.3 湿绝热过程
3.3.2 湿绝热直减率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湿绝热直减率( s ):湿绝热过程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递减率。
s
dT dz
可证明:
s
d
L CP
dqs dz
z z0 z
d s
T、P
s 特征:
I) s d ,故湿绝热线总在干绝热 z0
精选课件ppt
2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中的应用
3.1.2 干空气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对于单位质量的干空气,热力学第一定律为
dQ = CvdT + pdα
其中,α为干空气比容(m3/kg)。
+ R=利C用p,,干则空得气到状常态用方的程干pα空=R气T热,力并学考第虑一到定Cv热流量
LqA
se
eCpTB A
-lnp
ZB 1000
图中C是唯一的,即当全部水汽凝结
并离开气块时的高度,从C按 d 下降
到D具有的温度也就唯一,因此,精选可课件ppt
根据线确定 se
C
s
B
d
d
A
D
TB A se T
12
3.4 假绝热过程和假相当位温
发生水汽凝结,若凝结物部分或全部降落离开气快,则当其下降时, 将按干绝热直减率或介于干、湿绝热直减率之间的直减率升温,当其 回到原来高度时,温度将高于上升前的温度,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过 程,即这种状态变化过程中位温不再守衡。因此,需定义一个新物理 量,能在所有绝热过程中都守衡,即假相当位温。
精选课件ppt
11
3.4 假绝热过程和假相当位温
3.4.2 假相当位温: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未饱和湿空气块从A上升,按干 绝热直减率降温,至凝结高度B 后,继续上升至C,按湿绝热直减 率降温,期间全部水汽凝结并降落 离开气块,则当其从C按干绝热直 减率下降至1000hPa(D)具有的温 度,称为假相当位温。
假相当位温计算公式:
律形式:
dQ
dQCpdTRpTdp
其中
R=287JK-1kg-1干空气比气体常数;
Cv=716JK-1kg-1干空气定容比热; Cp=1005JK-1kg-1干空精气选课定件p压pt 比热。
dU=CVdT dU dW=Pdα
T、P α
T0、P0 α0
3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中的应用
度和气压间关系
精选课件ppt
6
3.2 干绝热过程和位温
3.2.3 干绝热直减率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递减率, d
d
dT0.98C/10m0 dz
证明:
CPd
TRTdP0 P
P RT
z z0 z
Hale Waihona Puke dP'gdz所以:
d
g CP
0.9
8C/1
0m0
z0
TT0dz
p' p
T、P d
精选课件ppt
4
3.2 干绝热过程和位温
3.2.1 绝热过程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 任一气块与外界之间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Adiabatic process) 。
• 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变化时,气块内部没有发生水相变化, 称作干绝热过程(Dry adiabatic process)。
θ T0 T
温度对数压力图解:横坐标温度T,纵坐标对数压力-lnp,该图上干
绝热过程线为一直线,称为干绝热线。干绝线上位温是不变的,因
此又称等位温线。
精选课件ppt
8
3.3 湿绝热过程
3.3.1 凝结高度
第3章 大气热力学
未饱和湿空气块按干绝热过程从地 面上升时,随着气块温度下降,饱 和水汽压迅速减小,到一定高度饱 和水汽压等于水汽压,气块达到饱 和,该高度称为(抬升)凝结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