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三个特征
声音三特征
![声音三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28bd55bad02de80d4d840c9.png)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20Hz 15Hz 60Hz 人 狗 猫 蝙蝠 海豚 20000Hz 50000Hz 65000Hz 1000Hz 150Hz
120000Hz
150000Hz
人们把高于20 000Hz的声音叫做 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 次声波
超声波 。
;
我们能听到蚊子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 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B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
工人敲击铁轨判断螺丝是否松动。
音调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音调和音色判断一件事物时,我们往往不能给出很明确的 答案。 判断西瓜是否成熟时,用手敲击下西瓜,沉闷的成熟,清脆的是生瓜。到底是 根据音色还是音调呢? 主要是音调。虽然敲出的声音是噪音,本来没有音调可言。但是是因为熟了的 西瓜比没熟的疏松,固有振动频率要低,这是两者的主要不同。而频率高低在 听觉上反映为音调,即相比较来说熟了的音调要低。 其实音调音色两方面都有影响,但是如果为了印证书本知识的话,用音调讲比 较通。 如果一定用音色解释,这样说会更好些:熟透的西瓜内部比没熟好的均匀,表 现为声音音色比较纯,而且共振强,因为各部分均匀即各部分的自有频率互相 间接近。单说每个西瓜结构不一样是不到位的。 敲击瓷器来判断瓷器的优良,是根据音色还是音调?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 赫兹(Hz)
振动快=频率高;振动慢=频率低
3. 决定因素: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 大而长的物体振动频率低, 小而短的物体振动频率高; 物体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 物体越薄、越细,振动频率越高。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和响度知识总结及考点练习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和响度知识总结及考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c3f5d3ce009581b6ad9eb4a.png)
乐音的三个特征字知识梳②一、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实验:快慢不同的速度用硬纸片划过梳子齿也可以判断振动频率与发声音调髙低的关系。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
决左因素:振幅及与发声体的距离3、音色:声音的特色。
决左因素:发声体本身。
二、超声波和次声波1、频率: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Hz。
2、人的听觉范围:20-2万Hz °3、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人听不到超声波。
超声波在医学方而应用非常广泛,像现在的彩超、B超、碎石(例如胆结石、肾结石祛眼袋之类的),还能破坏细菌结构,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
4、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听不到次声波。
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
大气对苴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次声波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船只等障碍物。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超声波、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有些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
參特色讲解)知识点一:音调、响度、音色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岀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岀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髙2、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3、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4、下列有关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D. 15°C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牛叫的声音音调髙,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6、 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7、 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髙音音调低,响度小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髙,响度大D •男低音比女髙音音调高,响度小&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知识点二:超声波、次声波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医生利用“B 超”给病人做检査,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 超声波声音响度太大,所以人听不见C. “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响度跟物体振幅有关D.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声 波产生;医生用的“B 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 爭当堂练习)1、 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 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 振幅B 频率C 响度D 音色2、 “女髙音S “男低音”中的“髙”和“低”指的是()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D 声速A.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B.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响度不同C.同一根琴弦拧得越紧,音调越高 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髙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我们常说声音“丧耳欲聋S 是指它的音调很髙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调会逐渐改变B •响度会逐渐改变 C.音色会逐渐改变 D.音调.响度.音色都会改变6、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来。
声音的音调特征
![声音的音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bdf38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b.png)
声音的音调特征声音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调特征。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升降和基调等方面的特征。
本文将从音高、音调稳定性和音调变化速度三个方面来探讨声音的音调特征。
一、音高音高是指声音在频率上的区别,表达了声音的高低音调。
不同的音高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音高一般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个范围。
低音通常给人一种低沉、稳重的感觉,如男性声音多以低音为主;中音通常给人一种平稳、自然的感觉,如女性声音多以中音为主;高音通常给人一种清脆、明亮的感觉,如儿童声音多以高音为主。
不同音高的声音在交流中,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能够激发不同的情绪反应。
二、音调稳定性音调稳定性是指声音的基调或固定的音高。
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嗓音稳定性和声音的持久度。
一般来说,音调稳定的声音给人一种稳定、安定的感觉,而音调不稳定的声音则显得不安定、紧张。
音调稳定性在演讲、唱歌等领域中尤为重要,稳定的音调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信任感,增强声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音调变化速度音调变化速度是指声音音调的变化快慢。
快速变化的音调给人一种活泼、灵动的感觉,而慢速变化的音调则给人一种平缓、舒适的感觉。
在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时,音调变化速度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的变化和故事情节的紧张感。
同时,合适的音调变化速度也能增加声音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总结起来,声音的音调特征主要包括音高、音调稳定性和音调变化速度。
不同的音调特征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影响人们对声音的接受和理解。
因此,在语言交流和艺术表达中,我们应该注意合理运用声音的音调特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目的。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声音更有魅力和说服力,让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意义。
声音的三个特征
![声音的三个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fcb7975f524ccbff02184a3.png)
1.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 掌握声音的特征的决定因素3. 噪声的控制教法指导:本环节采用提问抢答的进行,如果学生的抢答不积极,可以适当采用轮换回答的方式进行。
建议时间 10 分钟。
1、 定义: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做响度。
2、单位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 dB )来表示。
3、声音的响度的决定因素声音的响度还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
例如传播过程中的障碍物,传播方向的控制将一块手表拿到面前,你能听到什么吗?将手表放在耳朵旁呢?自己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二、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
如:儿童的声音通常比成人的高,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高,声音的高低就是 音调。
2、决定因素: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3、注意区分:物理学中,用声音的 “高 ”“低”表示音调,即声源振动的快慢。
而响度一般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
4、频率: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 f 表示。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 Hz 。
发声体的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就越高。
5、超声与次声主题声音的三个特征教学内容响度(喇叭 ) 等.人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赫兹。
把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三、音色1、定义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
2、决定因素:①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音色不同②小提琴和钢琴弹奏同一个曲目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同样是因为二者的材料不同,各自的音色也就不同一、声音的特征教学指导:注意对声音的三个特征的讲解,以及决定因素,变式训练由学生限时独立完成,对答案后有老师讲解。
例 1 敲鼓时,在鼓面上撒些纸屑 ,纸屑会跳动且敲的越响跳的越高。
说明:。
【解析】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答案】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变式练习 1 声音的三大特征是指____ 、_______ 和_______ ,其中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_____ 跟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_____ ,跟发声体品质有关的是___ .【答案】响度音调音色音调响度音色变式练习 2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 1 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___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振动音调二、噪声的防治教法指导:注意要求学生掌握声音控制的三个途径。
声音的特征(基础) 知识讲解
![声音的特征(基础) 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5114bdfec3a87c24028c473.png)
声音的特征(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乐音和噪声;2.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3.知道影响乐音特征的因素。
【要点梳理】要点一、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2.振幅: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发声体的距离及声音的集中程度。
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3.增大响度一般可以增大振动幅度和使声音集中来达到。
要点二、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高清课堂:《声音的特性》】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3.影响音调的因素:(1)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2)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通常与其结构有关。
如: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儿童和妇女的声带短而薄,所以成年男子的音调比儿童和妇女的低;战国时的编钟,大钟音调低沉,小钟音调高亢。
4.超声波和次声波:(1)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
(2)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3)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诠释:1、挑选西瓜、瓷器、医生叩诊利用了音调。
2、声波的频率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是一样的。
振动一旦发生,频率就确定了,所以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频率是不变的。
3、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4、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要点三、音色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解析版)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e9b949dd36a32d737581bb.png)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发声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乐音的三个特征(或称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知识点一: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2)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例题1】(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C【解析】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知识点二:响度(1)定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2)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7a0e6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e.png)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们通过声音能区分不同的人,主要是依据说话人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答案】A【解析】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我们能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考点】声现象2.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改变电视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响度【解析】因为声音的三特色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又叫音量。
所以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改变电视机声音的响度【考点】声音的三特色3.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声速B.响度C.音色D.回音【答案】C【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一般不同,是辨别声音的依据.题中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是因为真假银元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考点】声音的特性——音色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
【答案】音调频率响度【解析】声音有三个特性响度:响度、单调和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本题中的女高音与男低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低,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生活中的高低与物理中音调的高低概念不完全相同。
【考点】声音的特性5.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 A【解析】A、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该声波的响度是145dB,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为了不影响小红学习,妈妈看电视时把声音调小,这改变了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 B【解析】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https://img.taocdn.com/s3/m/83e9f41810a6f524ccbf8501.png)
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 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 的物理知识有: 的物理知识有: , 。 (写出两点) 写出两点)
7、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 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 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 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 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 溅起的水花越大; 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 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 象可归纳出: 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产生的; (2) ) 。
随堂练习: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随堂练习: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
动的 决定的。 决定的。
,是由声源振
音调表示声音的
动的 决定的。 决定的。
,是由声源振
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 不同, 不同,声波的 也不同。 也不同。
1.乐音:乐音的振动波形是有规律的。 乐音:乐音的振动波形是有规律的。 乐音 2.噪声:噪声的振动波形是杂乱的、无规律的。 噪声:噪声的振动波形是杂乱的、无规律的。 噪声
随堂练习: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随堂练习: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 强弱 ,是由声源振
动的 振幅 决定的。 决定的。
第一章
§1.2
声
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特征
一、响度
1、定义: 、定义:
响度(音量):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 响度(音量):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 ): 程度。 程度。
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导学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7422762cc58bd63186bdd5.png)
一、学习目标能够熟练地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
二、重难点提示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
考点精讲:1. 声音的三个特征【难点剖析】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也叫乐音的三要素,我们正是根据这三个特征来区分不同声音的。
乐器可分为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乐器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是有差别的。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
响度即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即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即声音的品质,它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
【重要提示】对本节知识的考查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为主,特别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以及怎样利用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例题1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由波形图可以看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思路分析:由图可知,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生体不同,故音色不同。
答案:相同;不同;不同【说明】(1)频率是指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例题2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文学中有些词语对声音进行了描述,其中:“震耳欲聋”是指乐音特征中的,“五音不全”是指乐音特征中的,“尖声细语”是指乐音特征中的。
思路分析:“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大小,反映的是声音的响度这一特征;“五音不全”是指声音的音品,反映了声音的音色特征;“尖声细语”是指发出声音的高低较高,是音调的不同。
答案:响度;音色;音调【说明】(1)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声音的特征 ——响度精品PPT课件
![声音的特征 ——响度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821875b0717fd5370cdc55.png)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二、声音的三个特征
❖ 1、响度:
演示实验:轻击鼓面和重击击鼓,感觉声音的不同
(1)、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程 度叫做响度。 (2)、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同一发声 体发出的声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上图表示拨动琴弦发出的两列声波,哪一 列的响度大?哪一列是用力拨动的?哪一 列是轻拨的?
教师指导下练习:活动卡P19页的作图。
(3)、响度还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 离发声体越_远_,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声音 的能量就越_少_,听到的声音就越_轻_。
演示:如果使声音集中向一个方向传播,可以减少分散, 增大响度。
(4)、响度是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受
❖ 通常用分贝数表示响度的大小。分贝数越 大,声音越响。
声音的特征 ——响度
一、描述振动的物理量
❖ 1、振幅: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演示实验:振幅大小的比较 钢皮尺演示 乒乓球摆动演示 队鼓演示:
用波形表示振幅的大小
(a)图表示振动的幅度大,(b)图表示振动的幅度小。
一、描
频率是反映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数越大,表示振动越快。 SI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f=50HZ 表示物体每秒振动50次。
阅读课文,回答: 多少分贝就能伤害人耳? 在学校里课间休息应保持多少分贝以下? 图书馆呢?
例题1:鼓面上放泡沫小球,用力敲击时小球 弹得高,声音响;轻轻敲击,小球弹得低,声 音轻,这个现象说明
_声音_的响_度_与发_声体_的_振幅_有关_,_振幅_越大_,_声音越响
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47330cca1c7aa00b52acb15.png)
第2讲声音的特征知识点精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声音的三个特征
![声音的三个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78a07f8ddccda38366baf44.png)
主题声音的三个特征教学容1.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掌握声音的特征的决定因素3.噪声的控制教法指导:本环节采用提问抢答的进行,如果学生的抢答不积极,可以适当采用轮换回答的方式进行。
建议时间10分钟。
一、响度1、定义: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做响度。
2、单位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3、声音的响度的决定因素声音的响度还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
例如传播过程中的障碍物,传播方向的控制(喇叭) 等.将一块手表拿到面前,你能听到什么吗?将手表放在耳朵旁呢?自己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二、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
如:儿童的声音通常比成人的高,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高,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
2、决定因素: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3、注意区分:物理学中,用声音的“高”“低”表示音调,即声源振动的快慢。
而响度一般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
4、频率: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发声体的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就越高。
5、超声与次声人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围。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围是20-2000赫兹。
把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三、音色1、定义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
2、决定因素:①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音色不同②小提琴和钢琴弹奏同一个曲目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同样是因为二者的材料不同,各自的音色也就不同一、声音的特征教学指导:注意对声音的三个特征的讲解,以及决定因素,变式训练由学生限时独立完成,对答案后有老师讲解。
例1 敲鼓时,在鼓面上撒些纸屑,纸屑会跳动且敲的越响跳的越高。
说明:。
【解析】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答案】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变式练习1 声音的三大特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_________,跟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_________,跟发声体品质有关的是________.【答案】响度音调音色音调响度音色变式练习2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1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空气柱___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振动音调二、噪声的防治教法指导:注意要求学生掌握声音控制的三个途径。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征》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c46795aa00b52acfc7ca5b.png)
声音的特征
探究3: 演示活动卡:把纸片靠近转动的齿轮上, 调节齿轮的转动快慢,听到的音调有什 么不同?
zxxk
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
声音的特征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解数:称由为频频率率的。定用义f
振幅: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想一想:
放在桌面上的钟表的“滴答”声,你 是听不到的。但是把钟表放在耳朵附近, 你就能听到“滴答”声了。这说明响度的 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声音的特征
响度与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离发
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轻,即响度
越小。
增大振幅,离发声体近
使声音集中一向点某个,方使向声传音播集,中可向以某
表示,单位:赫兹(Hz)。知例该如物:体音的叉振每动秒频 振动1000次,可表示为f=1率00是0 H:z
调也结就论高:,发反声之体振振动动慢快,,声声f音音 1的的1m80频频i0n 率率 16就就800s0高低,,30音音Hz
调也就低。
例题:有一振动物体,每分钟振动1800次,
问该物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感知:1.电脑中单调声的强弱。 2.轻敲和重敲音叉。
概念: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强弱程度 称为响度 猜想: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声音的特征
将直尺的下端压在桌面边缘上,用手 多次扳动直尺的上端,去感觉声音的强弱 程度。(注意振动幅度与响度的关系)
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 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减少声音的分散个,方增向大(响喇度叭。)……
归纳: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响度?
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高低,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1: 琴弦:粗与细长与短。
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汇总复习 声音的特征与利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汇总复习 声音的特征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6435c27f90f76c660371a6f.png)
知道
填空、简答、实验 2~3 分
题
◎声音的特性(特征)为历年来各省市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是通过区分音 调、响度和音色;同时通过影响音调的因素来考查“控制变量法”。随着目前对 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噪声的防治也成为一个考查热点。物理学科中渗透物理 与“社会、科技”的联系,对声音的利用常出现在考题中,尤其在自然灾害日益 增多的今天,对声音的利用常作为一个考查热点。
响度
声音的强弱
2)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发声体越远,声 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声音的响度越小,甚至感觉 不到声音。
2 / 14
音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声体的 音色 也不 声音的品质
相同。
2. 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 噪声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和学习的声音以及对
D. 音量
一点通: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调由振动快慢决定;音色由物质种类决定。
答案:C
6 / 14
点评:判定声音的特性,一般难度不大,但有几个易错之处,分别是: 敲西瓜(音调)、敲碗(音色)、乡音(音调)。
【考点总结】 一、探究“音调”或“响度”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利用“控制变量法”。
二、判定一个声音是“噪声”还是“乐音”,一定要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两 方面综合考虑。任何一种声音都不是绝对的噪声或乐音,说它们是“噪声”或“乐 音”,都是从特定的角度或情境而言的。
C.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7. 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煤状,这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 增强声波的反射
C. 增强声音的响度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511c054a45177232f60a27d.png)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描述声音特性的三个要素.
(1)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也高.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所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男低音歌唱家可以低到每秒65次,而女高音歌唱家可以高达每秒1180次.
(2)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一般说来,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的振幅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大.所以,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如果能够想办法减小声音的分散,就可以使声音响度更大些.
(3)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音色与声波的振动波形有关,或者说与声音的频谱结构有关.
胡琴、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也可以分辨出来,可见乐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外,还另外有一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叫做音色,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也因人而异,所以我们闭着眼也能听出是哪位熟人在讲话.。
声音的特征__响度和音调
![声音的特征__响度和音调](https://img.taocdn.com/s3/m/e5455b59be23482fb4da4ca5.png)
物体振动越快,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频率 频率
(1)定义 物体在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定义: 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定义 频率.( 符号:f 频率 符号 ) (2)单位 赫兹 简称赫 符号 单位:赫兹 简称赫.符号 符号:Hz 单位 赫兹. (3)含义 表示声源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含义:表示声源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含义 表示声源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
次声波
20Hz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20000Hz
超声波
f
4.超声波和次声波: 4.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
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到, 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到, 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 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
当堂练习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 .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 蚊子 的叫声音调 的叫声响度大. 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的叫声响度大 牛 6.人的听觉范围是 20-20000Hz 超声波是指频率 .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 . 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 的声音; 高于 20000 的声音 ________Hz的声音. 的声音. 的声音 20 7.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 B.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 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 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声音的三个特征
![声音的三个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aeef0e5b8f67c1cfad6b816.png)
8、“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 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为什 么? 答:因为超生波的频率大于人耳的听频范围 。
小结: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指声音的高低 2、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二、响度 1、指声音的强弱 2、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三、音色 1、指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色 2、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上述歌曲是那几位明星唱的?
A
B
C
D
E
声音有什么特征?
一、音调:
。
声音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呢?
进行实验:
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数据记录
钢尺 伸出长度
伸出1/5
振动快慢
最快 较快 最慢
声音 高低
最高
伸出1/3
伸出1/2
较高
最低
——有什么结论?
实验
结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4、《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一段对王熙凤的描写: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只见 得一听此声音,仆人们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原们人们 都知道这是人称“凤辣子”的王熙凤要进来了。“不见其人, 先闻其声”也能判断谁在说话,依据是( C ) A.说话的响度不同 B.说话的音调不同 C.说话的音色不同 D.说话的语气不同
闭上眼睛听,是什么乐器?
三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不同 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一般是不同的听声辩人、 辩动物、辩乐器等就是主要是根据音色不同来判 断的。
能区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声音的三个特征教学内容1.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掌握声音的特征的决定因素3.噪声的控制教法指导:本环节采用提问抢答的进行,如果学生的抢答不积极,可以适当采用轮换回答的方式进行。
建议时间10分钟。
一、响度1、定义: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做响度。
2、单位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3、声音的响度的决定因素声音的响度还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
例如传播过程中的障碍物,传播方向的控制(喇叭) 等.将一块手表拿到面前,你能听到什么吗?将手表放在耳朵旁呢?自己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二、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
如:儿童的声音通常比成人的高,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高,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
2、决定因素: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3、注意区分:物理学中,用声音的“高”“低”表示音调,即声源振动的快慢。
而响度一般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
4、频率: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发声体的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就越高。
5、超声与次声人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赫兹。
把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三、音色1、定义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
2、决定因素:①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音色不同②小提琴和钢琴弹奏同一个曲目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同样是因为二者的材料不同,各自的音色也就不同一、声音的特征教学指导:注意对声音的三个特征的讲解,以及决定因素,变式训练由学生限时独立完成,对答案后有老师讲解。
例1 敲鼓时,在鼓面上撒些纸屑,纸屑会跳动且敲的越响跳的越高。
说明:。
【解析】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答案】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变式练习1 声音的三大特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_________,跟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_________,跟发声体品质有关的是________.【答案】响度音调音色音调响度音色变式练习2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1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___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振动音调二、噪声的防治教法指导:注意要求学生掌握声音控制的三个途径。
拓展训练由学生独立完成例2 在市区高架公路的两旁竖立着较高的隔离板,其作用是 ( )A.防止车辆冲出高架路,起安全保护作用B.起隔音作用,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噪声污染C.装饰公路,起美观作用D.防止斜向飘来的雨水冲坏高架路面【解析】噪声的控制有三个途径,属于传播途径的方法【答案】B(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A组】1、音乐课上,在老师领唱时若发音偏高,多数同学都唱不上去,这是因为同学们的().A.音量小B.声带振幅小C.声带振动频率小D.音色不佳2、在集会时,一般都要使用扩音器,使用扩音器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水牛比蚊子的叫声响度大,音调也高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5、如图3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6、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A.频率B.响度C.音色D.音调7、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8、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伴唱,则下列关于二人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二、填空题1.将正在响的闹钟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旁边的人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个现象说明2.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米/秒,3.要能区别你自己发出的声音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升,你至少离高墙米远。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在枫桥边客船上的人听到的钟声,是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而发出的。
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是“钟”声而不是“鼓”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
5.如图所示,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以上三项都是6.在乐音的特征中,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的是,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7.老师上课讲话声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
8.某同学在5个碗里放入不同深度的水,敲打碗口,听每个碗发出的声音,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 ( )A.音调跟碗内水的高度的关系 B .响度跟碗内水的高度的关系C.音色跟碗内水的高度的关系D.发声体是否在振动9.成语“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的----------------------------------------------------- ()A.音调高 B .响度大C.音色好D.频率高10.关于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打鼓时,放在鼓面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B.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水能传声C.声呐是利用回声的原理确定水下鱼群的位置的D.将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时隔着枕头仍能听到手表的声音,说明枕头能传声1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法错误的是:()A.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慢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学生听到老师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1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进行以下实验:()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几个?其他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13.一架喷气式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米,沿水平方向飞行.某人听到飞机在他头顶上方发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经飞离水平方向多远了?【答案】一、1B 2 B 3C 4C 5B 6C 7C 8D 9B二、1真空中不能传声2.340 3.17 4.振动 5.B 6.响度,声调7 空气,振动8A 9B 10B 11B12乙丁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甲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丙声调与振动频率有关13.4080米【B组】一、判断题(2 9=18分)1.音色又可称为音质、音品 ( )2.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传播的介质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 )3.人们所以能区分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频率不同 ( )4.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形状,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 )5.用一块软橡胶以不同力敲一个音叉,所产生的声音将有不同的音调 ( )6.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7.发声体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 ( )8.悦耳的音乐,响度再大也不属于噪声 ( )9.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快慢决定 ( )二、填空题(2⨯24=48分)1.实验证明气体和固体能传声.游泳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也能传声.2.声音的强弱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居民小区的噪声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___的范围。
3.看远处建筑工地的打桩机打桩,发现汽锤与桩撞击时没有听到声音,而回到最高点时才听到撞击声,这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
唱歌靠声带的振动;敲锣靠锣面的振动;弹琴靠琴弦的振动;……大量事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5。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的,常温常压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米/秒.6。
若声音在高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30米/秒,某架飞机的速度为1000千米/时,这架飞机的速度______________(选填“有”、“没有”)超过声速。
7。
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玻璃罩内电铃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声变轻最后消失,这证明声音要依靠_____________来传播的。
9、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还与发声体和人耳间的______________有关。
10、小孩的声音的音调比成人高,这是由于小孩声音的_____________较高.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响。
但音调总比小提琴低,这是由于大提琴声音的____________较低,三、选择题(3⨯5=15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
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人耳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 ) A,20—2000赫 B.200一20000赫C.20—20000赫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