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赏析

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赏析现代诗歌是指20世纪以来产生的、在诗歌形式、语言表达上与传统诗歌有较大区别的诗歌形式。
它突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表现了更加多样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本文将对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赏析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艺术形式。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具有多种特点,包括自由的形式结构、灵活的语言表达、多元的题材与主题等。
与传统诗歌不同,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拘泥于格律和韵律的要求。
同时,现代诗歌更加注重情感的直观表达,语言上更加灵活多样,注重意象的独特呈现。
此外,现代诗歌还广泛涉及社会热点、个人体验等不同的题材与主题,展现出多元的创作风貌。
二、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1. 关注形式表达:现代诗歌形式多样,可以是自由诗、散文诗、断句诗等。
读者在鉴赏现代诗歌时,应关注诗歌的形式特点,如自由的排列、独特的断句方式等。
通过对形式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增加鉴赏的乐趣。
2. 解读意象象征:现代诗歌常常以意象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读者在鉴赏现代诗歌时,应注重意象的解读和象征的理解。
通过对象征意义的发掘,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思想和意境。
3. 分析语言表达: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常常采用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独特组合。
读者在鉴赏现代诗歌时,应注意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句法结构。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三、现代诗歌的赏析案例下面以一首现代诗歌为例,进行具体的赏析:《城市的烟火》——作者:李白烟花绽放在城市的天空,五颜六色,美丽绚烂。
如梦如幻,似乎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我感受到了快乐与悲伤,这短暂而美好的瞬间,又像是城市的孤独与喧嚣。
这首诗通过描绘城市的烟火表达了城市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人用“如梦如幻”来形容烟花的美丽和神秘感,通过短暂而美好的瞬间表达了快乐与悲伤的交织。
与此同时,诗人也点出了城市的孤独与喧嚣。
整首诗表达了对现代城市生活的矛盾与思考。
什么是现代诗歌鉴赏

什么是现代诗歌鉴赏
现代诗歌鉴赏是一种对现代诗歌的欣赏和分析过程,旨在理解诗歌的主题、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以及探讨其对社会、文化和个人情感的影响。
现代诗歌的特点在于其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和语言规范,追求个性化表达和情感传递。
这种文学形式通过运用独特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如跳跃性、多义性、象征和隐喻等,来展现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在鉴赏现代诗歌时,我们需要关注诗歌的语言、形式和主题等方面。
首先,诗歌的语言是其传达情感和意义的基础。
现代诗歌的语言往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精确的词句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意象。
其次,诗歌的形式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现代诗歌的形式多样,包括自由诗、散文诗、图像诗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审美效果。
最后,诗歌的主题也是鉴赏的重要依据。
现代诗歌的主题往往反映出现代社会的关注点和个人经验,如孤独、自我、爱情、死亡等。
在鉴赏现代诗歌时,我们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比较和分析等方法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以更好地理解其表达方式和情感指向。
总之,现代诗歌鉴赏是一种对现代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这种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以及感受其带来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1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1、了解题目背景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
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
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
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
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篇一:如何欣赏现代诗第一,背景的理解。
如果你不理解背景你就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到底为什么写这首诗。
第二,诗本身的理解,要逐字逐句地读,读通读透,如果这两点最根本的都做不到,那么下面就不能进行。
第三,诗都是由一个个意象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就是要你找出诗人列举的意象物,然后看这些意象物各自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看看总体上表达什么意思第四,读诗其实根本就不是在读诗,是要你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去把握的,所以不要参考什么别人的评注,这是最下等的读诗之法。
读诗最上乘的方法莫过于无法。
要你自己去感觉,这样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说,人没有一点诗歌修养,是说不好话的。
此话不无道理。
另外,优秀的诗篇还承当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的使命,并启示真理。
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怎样,而是以默默的持久力量,改造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
所以,诗歌的学习应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精神营养品。
而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那么是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揣摩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它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
由意象入意境是把握意境的较好方法。
例如胡适在新诗《鸽子》中写道: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碧蓝的天空,有鸽群飞舞,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观,作者抓住鸽子飞翔的动态,使诗歌具有极其亮丽的色彩之美,意境恬静优美,读后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二、把握情感。
诗言志。
诗是抒情的艺术,情绪和情感是诗的根底。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更能充分地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
长久以来,人们常用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老实的品质,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风格、丰神等人格魅力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情思,逞才能,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
诗歌的鉴赏方法

诗歌的鉴赏方法首先,要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形式,诗人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诗歌常常采用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意象的堆砌和联想的跳跃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要注意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要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节奏。
诗歌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韵律和节奏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在欣赏诗歌时,我们要留心诗歌的押韵、韵脚和节奏,感受诗歌所传达出来的声音之美。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朗诵诗歌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音韵之美,感受诗歌的魅力。
再者,要关注诗歌的结构和形式。
诗歌的结构和形式对诗歌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诗歌形式和结构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要留意诗歌的行数、韵律、节奏等方面的变化,理解诗歌的结构和形式对诗歌意义的塑造和表达的影响。
最后,要注重诗歌的内在意义和情感表达。
诗歌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它蕴含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在欣赏诗歌时,我们要深入诗歌的内在意义,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
总之,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艺术,它通过精炼的文字、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思想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要欣赏诗歌,需要用心去品味,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可以从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和节奏、结构和形式、内在意义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来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希望大家在欣赏诗歌时,能够用心感受诗歌的魅力,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现代诗歌的语言结构赏析

现代诗歌的语言结构赏析写诗是语言技术,又是直觉感悟的表现形态。
诗人要捕捉这些感觉的意象,就要有一定的表达经验技巧表达灵感。
写诗最重要的还是在诗歌中不断凝聚敏锐的感悟力,展示升华的真诚灵魂。
俗话说,诗无定法。
以下仅从语言技巧方面介绍单句意象结构、复句意象结构、图形意象结构。
一、单句意象结构:1、感觉表现句:指以感觉器官为导向而结构的单一诗句。
(A)味觉句:“你卖的是什麽,不安的姑娘,/露出你的乳房?”//“先生,我卖的是/海水。
”//……“啊!无比苦涩的是/海水。
”(西班牙洛尔迦)(B)嗅觉句:空气涨满了牵牛花是芳香(简简柔风《山月》)父亲抽一袋旱烟/咋吧着希望笑了(简简柔风《元宵节短章》)(C)听觉句:最美妙的音乐莫过于庄稼的拔节声(D)视觉句:一地碎银华光如水(简简柔风《山月》)(F)触觉句:温润如母亲的抚摸/ 家的滋味在亲情里升腾翻滚/谁拉扯着想拽住年的衣襟(简简柔风《元宵节短章》)(G)通感句:有些香味清新若儿童的肌肤,/柔和如双簧管,绿茵茵如草原,/——还有一些呢,则腐朽,浓郁,富丽。
(法波德莱尔《感应》)2、意识流动句:指以意识流动的内容为导向而结构的单一诗句。
(A)联想句:想起土车、篾篓、牛群、和田里成片的水稻(阳阳《一只鸡的端午》)(B)设想句:也许满山遍野的苹果树都会支棱起耳朵(门外木《车过栖霞》)(C)推想句:不经意的梦里我又是妈妈的小奶孩(简简柔风《山月》)(D)冥想句:梦见自己像风一样在驾着车兜风(刘彩虹《令我感到的开阔》)3、修辞(句法、表现手法)表现句:以修辞方法或某种句法、表现手法而结构的单一诗句。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用任何一种修辞方法(句法、表现手法)结构诗句。
(A)描写句:山村的女子开始羞涩地梳妆(简简柔风《山月》);(表现手法)(B)比喻句:以事物之间相似特点把一物比成另一物,使得表述更为生动准确。
诗歌中的比喻关键在于突破“惰性”的约束,创造性地选择恰当贴切的喻体,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诗文赏析方法指导(现代文的赏析,古代诗词的赏析)

诗文赏析方法指导第一部分:现代文的赏析赏析文章,可以从内容、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
内容:赏析一篇文章的内容,可以这样回答:(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表现了作者。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2)这篇文章详写的是略写的是(3)文章选取了等一些素材,使得内容比较丰富,而且很有新意。
语言:赏析一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赏析。
只要同学们能够从以下几点中的任意一两点做出准确的回答,这道题你可以得高分甚至满分。
(一)表达方法:首先判断文章是以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法中的哪一种为主,此外还综合运用了其他哪几种表达方法,并且找出例句具体分析。
(二)修辞方法:判断文章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并且找出例句,然后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一般地说,1、运用修辞方法能够使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4、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6、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7、.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三)句式特点:既判断这篇文章主要使用了哪些句式,这样的句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写了思妇之苦,愁思之浓。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qió 足音,脚步声。 )音不响,三月 ng, 的春惟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样纯洁柔美的江南女子 等待着爱人归来; 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 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盼望“归人”的孤寂心境; 第三节点明诗题,“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 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 盼而停驻,因此是个”错误”。
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代诗歌的特点 • 1、形式比较自由,分行排列。 • 有相同或相似的句式反复出现。 • 2、有和谐的音乐性。 • 3、概括性强,语言凝练。 • 4、形象鲜明。 • 5、抒情浓烈。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 (一)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 • (二) 诗歌的艺术形象:“意象”。 • (三)诗歌的情感:注意时代特征和抒情 方式。 •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 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 • 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 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 托物言志等。
意象
•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 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 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 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 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 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 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
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
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
而诗歌,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适宜诵读。
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
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
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
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
浅咏低吟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
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
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
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
而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诗眼”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称的位置上,而且要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
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炼传神”。
如上例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诗眼都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三个字上。
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诗眼则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五个字上。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至于七律、绝句和其它体裁的诗歌,其诗眼出现的位置则不太固定。
分析“好处”: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二、鉴赏形象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
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
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
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
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
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含泪,如“感时花溅泪”;心凉之时美景却又倍受诘问,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体味诗情,首先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
读《我爱这土地》,顺着诗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体味喉咙为什么会“嘶哑”,爱国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因为这首诗的形象的核心是一只不懈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都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
读诗的全过程,想象活动都是围绕着这只鸟的形象展开的,对于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把握,是通过对这只热爱土地的鸟的想象而获得的,离开了想象将一无所获。
体味诗情,还要善于在诗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
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
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精炼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
如《金黄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内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种和谐而广阔的、能够诱发鉴赏者丰富想象并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的艺术境界。
意境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清新优美等等。
抓住以上这类关键词、并联系具体诗歌反复训练,就不难做到“明意境”的要求,即在充分理解诗句、并将诗句散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所表现的艺术境界的特点,例如一些边塞诗的慷慨悲壮、田园诗的恬淡
自然,再如一些写景诗的雄浑壮观、隐逸诗(或思亲诗)的孤独冷寂,等等。
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以上这些术语。
意境与意象有联系又有区别。
意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言志的“志”(“意”)的完美结合。
意境通过某些诗句或整首诗体现出来,而意象则通过单个的“象”体现出来。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三、鉴赏感情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
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
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
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否则,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歪曲的。
要领会情感美,知人论世是第一步。
同时,从创作规律来看,诗人平时积淀的情感要受到某种契机的触发,才能演绎成章,把自己的情感倾泻在字里行间,这种契机就是情感突破口。
找准情感突破口也是把握诗歌旨趣、领会情感美的有效方法。
激发诗人写作灵感的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种事物、一次经历或一个念头。
艾青正是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到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便捷,对情感美的领会就会更深刻。
2、比喻象征,发掘内涵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
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
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四、鉴赏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
赏析修辞方法:
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
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
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排比、双关等。
2、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两种。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
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描写技巧: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白描工笔、诗中有画、观察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以少总多、以小见大等。
⑵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和想象、抑扬关系(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似贬实褒、似褒实贬)、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等
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浑然天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