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OOC唐宋词与人生第一章 温庭筠与韦庄

合集下载

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

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

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摘要: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代表词人,其作品在内容及选材上皆具花间词“艳”的特点。

但二者的人生际遇和师承的不同决定了他们词的差异,温词华丽浓稠,绵密婉转,韦词清丽淡雅,疏朗劲直。

关键词:温庭筠韦庄词风格差异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编成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这十八家词风大体一致,集成《花间集》后花间派词人因此得名。

花间词多为当时“应歌”而作,是供歌姬演唱的,所以在内容上与歌者身份及场合相适应,写歌舞宴游。

题材大多以写闺阁生活、女子情思为主,风格艳丽软媚,简练典推,婉约而含蓄。

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世人皆以“温韦”并称。

一、温韦词相似处同为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于传统诗境中开辟新的词境,至此词才独立为一种的新的体裁,被推尊为“花间鼻祖”。

韦庄则是花间词的主要代表,他在词中融入民间抒情特点,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词的艺术价值。

二者都对对后世词创作的发展壮大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者都是花间词人,其词都具花间词“艳”的特点,脂粉气极浓、镂金错采。

在词的题材上,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不外乎男女情思,离愁别绪或是纵情享乐,流连光景等。

温庭筠《菩萨蛮》写“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音信不归来,舍前双燕回”、“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与韦庄《应天长》“碧云天,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别来半岁音信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写男女别离、女子相思之苦。

韦庄在《菩萨蛮》其三里写“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天仙子》第二首中“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着墨繁丽,刻画出一个流连于秦楼楚馆,宴饮享乐的人物形象也与温庭筠宴游享乐题材相合。

二者的词有一些在结构、立意和遣词造句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如温庭筠《更漏子》其二“帘外晓莺残月”与韦庄《荷叶杯》其二“惆怅晓莺残月”,温庭筠第九首《菩萨蛮》里“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与韦庄《清平乐》第一首里“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

UOOC唐宋词与人生第二章 南唐词与李煜

UOOC唐宋词与人生第二章 南唐词与李煜

的哀伤低徊;《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的强烈迸发,都直接用第一人称的叙说方式吐
4
露内心情感,词的作者与抒情主人公合而为一。 李煜后期词,之所以能具有摇动人心魄的力量,就在于惨痛的现实使他的目光从男女
艳情移到了广阔的社会人生。所抒之“情”不再囿于男女之间,转而为社会人生中感发的复 杂情感。 至此,词体的抒情特征凸显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又来到囚楼,眼前惨淡月光下,他想起了南唐宫殿曾经拥有过的无数“春花秋
月”,那是“春殿嫔娥鱼贯列”(《玉楼春》)的春晨秋夕。“故国不堪回首”,却还是
回首。那宫中雕栏玉砌应还在吧,可是江山易主,如今“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只有自己身心憔悴,不复往日容颜。于是,结尾迸发出:“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主体内心透视出来的外在景物,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细微而深刻的变化。 冯延巳多写闺情离思,就内容题材与温、韦相差无几,但在发掘人物心境上表现出深
度和广度。再看他的《清平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
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这首词下片末两句“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读到了什么? 此词从写春晚景色中见出人之心情。“双燕飞来”,暗示只身孤独。“画帘高卷”,盼
一、日夕唯以眼泪洗面
—— 国破身囚的悲剧人生
5
1. 国破身囚的悲剧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书记载他: 善属(zhǔ)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善书画,精通音律,工于诗词,才士也 。 丰颊骈齿,美男子也;一目重瞳, 乃异人也。古代史书上记载:造字的仓颉、圣人舜帝、西楚霸王项羽等都是“重瞳” 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异人之相。

唐五代词温庭筠、韦庄 学案1 (苏教版高二选修)

唐五代词温庭筠、韦庄 学案1 (苏教版高二选修)

夏德燕学习目标:1、通过对教材所选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意象和词境的研讨,正确把握意境内涵。

3、把握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B案一、“词”的文学常识:“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它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一般分为两段,叫“片”或“阕”。

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二、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宰相温彦博后代。

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江淮间。

宣宗朝试宏辞,代人作赋,以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诗词工于体物,设色绮丽,有声调色彩之美。

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韦庄(约836-910)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字端己。

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韦应物四世孙。

广明二年(881)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能脱走,第二年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

12年后再试及第,任校书郎。

天佑四年(907)作为西蜀王建掌书记的韦庄劝王建称帝建西蜀,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

终于蜀,谥文清。

曾居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旧址,后人又称“韦浣花”。

诗多忧时伤乱之作,怀古感旧,缘情而发。

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虽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多用白描手法,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作家。

与温庭筠齐名。

三、知识链接1、花间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

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花间词以“绮罗香泽”为主。

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深圳大学-UOOC-唐宋词与人生答案

深圳大学-UOOC-唐宋词与人生答案

1.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2.《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3.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4.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5.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6.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7.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花间词派赏析—韦庄温庭筠菩萨蛮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花间词派赏析—韦庄温庭筠菩萨蛮

菩萨蛮
韦庄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 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 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肠。
答案: (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 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 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 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 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 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韦词特点:
语言清新、 景色淡雅、
清பைடு நூலகம்疏淡。
让我们放松一下自己,
去领略花间词独有的
艳丽与清新。
习题赏析:
菩萨蛮 温庭筠 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 柳月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 玉钗头上风。 1、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谢 大 家
花 间 词
赏 析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 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 一个文人词派。
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 特征的词派,大多表达她们 的旅愁闺怨、合欢离恨等情 感。 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 构图华美、刻画工细。 代表人物: 韦庄、皇甫松、孙光宪、
新照梳香小 帖花洗腮山 绣前迟雪重 罗后。。叠 襦镜 懒金 。, 起明 双花 画灭 双面 蛾, 金交 眉鬓 鹧相 ,云 鸪映 弄欲 。 妆度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 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 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 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 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 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 留恋之情。
全诗主旨意境 : 这首词描写了 江南水乡的风光美 和人物美, 表现了 诗人对江南水乡的 依恋之情。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一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一

一、单选题(共50.00分)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正确答案:C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正确答案:AA.张先B.晏殊C.宋祁正确答案:BA.夏承焘B.陈寅恪正确答案:A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正确答案:B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正确答案:C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正确答案:AA.秦观C.姜夔正确答案:B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正确答案:AA.周密B.张炎C.吴文英正确答案:CA.韦庄B.冯延巳C.温庭筠正确答案:CB.宋徽宗C.宋真宗正确答案:CA.贾岛B.孟郊C.姚合正确答案:AA.元稹B.韩偓C.李商隐正确答案:BA.林语堂B.叶嘉莹C.夏承焘正确答案:B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正确答案:BA.韦庄B.李煜C.温庭筠正确答案:BA.残月B.新月C.晓月正确答案:BA.郴州B.藤州C.雷州正确答案:BA.晏几道B.秦观C.柳永正确答案:AA.范成大B.王安石C.范仲淹正确答案:CA.李白B.杜甫C.白居易正确答案:BA.李珣B.韦庄C.欧阳炯正确答案:B范成大,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A.诗名为词名所掩B.词名为诗名所掩C.诗名与词名俱盛正确答案:B25.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

辛弃疾属于一类。

()A.诗人之词B.文人之词C.英雄之词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共50.00分)“婉美”,是一种和婉柔美的艺术特征。

秦观词的“婉美”,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形容:深隐细微的幽婉,愁思低徊的哀婉,纤巧轻灵的柔婉,淡雅秀洁的清婉,委曲蕴藉的含婉,韵律谐美的和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第一讲:读温庭筠的艳情词(提纲2017-9)

第一讲:读温庭筠的艳情词(提纲2017-9)

UOOC联盟在线课程《唐宋词与人生》
(授课提纲)
第一讲“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读温庭筠的艳情词:倚红偎翠的生活方式
(兼论温庭筠与韦庄)
【教学要求】
了解花间词派形成的社会背景,花间词的范型意义及对宋代“词为艳科”的影响;理解温庭筠的花间樽前的艳情词,以及晚唐五代词人倚红偎翠的生活方式;阅读和掌握花间词人的代表作品。

【重点重点】
温庭筠艳情词所反映的倚红偎翠的生活方式是重点;花间“侧艳词”的雅俗双重特质是难点。

【学习篇目】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水精帘里玻璃枕)、《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思帝乡》(春日游)。

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讲授内容】
第一节花间艳词
一《花间集》
二花间词派
三花间艳词
四花间词的雅艳与俗艳
第二节温庭筠词的香软浓艳
一“能逐弦吹之音”——温庭筠其人
二“为侧艳之词”——温庭筠之词
三香软浓艳——温庭筠词风
第三节温、韦之辨
一温庭筠与韦庄
二韦庄词的清丽
三温、韦之异同
第四节花间的倚红偎翠
一晚唐五代衰乱之世
二“醉入花丛”的生活方式
三无奈现实的颓废心态
【参考资料】
[1]《花间集注评》,[后蜀]赵崇祚编,凤凰出版社2008年。

[2]《花间词研究》,高锋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唐宋词美学》,杨海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奉敕撰,陈垣等点校,中华书局2015年版。

《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讲课教案

《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讲课教案

《唐宋词与人生》1-5次(1)唐宋词与人生总复习一、单选题1. 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2. 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3. 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4.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5.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6.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为“四痴”之人。

A.秦观B.晏几道C.姜夔7.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8. 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为南宋后期著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

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A.周密B.张炎C.吴文英9.《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温庭筠和韦庄都是唐代著名的女词人,她们的词作在唐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在风格和题材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以下是对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进行比较:异点:1.题材取向:温庭筠的词作较多涉及婉约、爱情和离别等主题,她的词歌情感细腻、含蓄,描绘了绵绵不绝的爱情和思念之情。

而韦庄的词作则更多涉及豪放、豪情、哀思等主题,她的词歌情感直接、慷慨激昂,表达了对生活的豪情壮志和对命运的抱怨与无奈。

2.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温庭筠的词作多以柔婉、细腻的语言表达,运用比喻和意象来描绘情感、自然景象,以及个人内心的情绪状态。

而韦庄的词作则更倾向于直接、豪放的表达方式,她的词歌语言更加直接、生动,不拘泥于传统的婉约风格,以舒展的笔触展现出丰富的情感。

3.形象表现:温庭筠的词中经常描绘女性形象和自然景物,并强调细腻的情感触动。

她的词作中女性形象往往柔美婉约,突出了女性的美丽和情感的纵深。

韦庄的词作则更注重展现男性英雄形象和豪情壮志,通过描绘男性情感、英勇行动来表达对男性的赞美和理解。

同点:1.才情出众:温庭筠和韦庄在唐代女词人中都以其才情出众而著称。

她们的词作不仅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语言技巧和形象描绘上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才华与创意。

2.表达爱情情感:尽管在题材和风格上有一些不同,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作都注重表达爱情和情感,通过描绘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世间事物的感知来表达内心的真挚和渴望。

3.文学地位的认可: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作在唐代文学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赞誉和推崇。

她们的词作展现了独特的才情与创造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综上所述,温庭筠和韦庄在词风和题材上存在一些异同之处。

尽管她们的风格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才情出众的一面,注重表达爱情情感,且在唐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她们的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温庭筠和韦庄都是唐代著名的女词人,她们的词风各有特点,但都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认可。

首先来看温庭筠的词风。

温庭筠的词多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写清新的春色、秀美的花草树木,展现出清新自然、清新雅致的特点。

其词句清丽流畅,情感柔美婉转,常常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强化意味,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人感受到恬静祥和的意境。

她的词作品还常常表现哀怨忧愁之情,如《钗头凤·世情薄》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达出对离别的怅惘之情。

可以说,温庭筠作品有着自然清新、柔美婉转、哀怨忧愁的多重特点。

接着来看韦庄的词风。

韦庄的词多用古典传说和故事作为题材,表现出她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古代先贤辈份的敬仰。

她善于运用华美多彩的辞藻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显得华贵瑰丽、词意深刻。

她的情感表达也是别具特色,常用气势磅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弦无琴耳欲穿,月明千里江水寒”,表现出对洪流滔天的愤怒之情。

可以看出,韦庄的词作品具有丰富多彩、华贵精致以及气概磅礴的特点。

综上所述,温庭筠和韦庄的词风各有异同。

温庭筠以自然为背景,饱含清新雅致和哀怨忧愁之情;而韦庄则喜用古典传说和故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华贵精致以及气概磅礴。

她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运用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证明了唐代女词人的才华非凡,她们不仅仅是一个女子,更是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一)以上只是简单的对词的特质的介绍。

现在我的开始介绍第一位作者-温庭绮。

我们说词在中国文学体式之中是很奇妙的一种文学体式,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载道言志的观念,摆脱了这种伦理道德的束缚,是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

我们在讲的时候,先不介绍作者的生平。

在海外,外国的朋友讲中国诗的,他们最不同意的,最不赞成的,就是说我们喜欢用作者的人格来衡量作品的价值。

本来批评一篇文学作品,我们应该把衡量的重点放在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的价值方面;可是,我们中国评论一篇作品,常常先把作者的出身、思想批评一番,就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的衡量上边了。

这是对重点的一个误置。

因此他们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学批评是不合乎文学艺术的原理和原则的。

特别是在60年代的时候,那正是西方所谓新批评(New criticism)盛行的时候,有些所谓现代派诗人,还有些诗歌的理论家,像艾略特(T.S.Eliot)和卫姆塞特(W.K.Winsatt)等人,曾提出作者原意谬论(Intentional FaLLacy)之说,以为作者不重要,而当重视作品本身,重视作品的结构,它的textur,它的组织和质地,它的形象和结构等,以为这才是决定一篇诗歌作品的好坏的标准,而不是从作者原意来决定的。

可是,这些年来,从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阐释学(Hermeneutic)学派流行以后,因为他们要推寻作者的原意,要还原到作者的时代背景中去,所以又开始重视作者的思想、作者的生平了。

我个人以为这两者本来是不可偏废的。

可是词作为给美女歌唱的爱情的歌词,我们可以暂时先不介绍温庭筠的思想和生平,而直接看他的一首词-《菩萨蛮》。

《菩萨蛮》是一个词曲曲牌的牌调的名字,而不是像诗里边的题目。

且看这首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孺、双双金鹧鸪。

我们从这首词的表面意思来看,可以知道他写的是一个美女,在闺房之中,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论温庭筠、韦庄词对前人诗歌的接受

论温庭筠、韦庄词对前人诗歌的接受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作者简介:钱锡生(1962—),江苏张家港人,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唐宋词传播与接受;温静(1994—),女,江西宜春人,苏州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唐宋词传播与接受。

温庭筠、韦庄是花间词派的代表词人,世人并称“温、韦”。

他们的词作有着花间词共有的婉媚、柔美,但主体风格又有鲜明的差异。

温词注重藻饰,以艳丽见长;韦词清丽,以疏淡为美。

对前人诗歌的学习、借鉴,无疑在他们个性化词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界在探讨唐诗与宋词的关系时,已论及晚唐五代词与唐诗之渊源(1),但从创作接受的角度,聚焦晚唐五代词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对前人诗歌的继承与发展则较为少见。

温、韦词的成就离不开前人诗歌的沾溉,那么他们是如何接受前人诗歌的?促使他们向前人诗歌汲取营养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接受对后世词人以及词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将从微观着手,立足于文本分析,对温、韦接受前人诗歌的文本材料进行细致梳理、比较异同,探索他们的艺术渊薮,以进一步确立他们在词史的地位和影响。

一、对前人诗歌句子的接受温、韦词对前人诗歌的接受大致可分为四类:成句袭用、成句改易、成句反用以及句式模仿。

(一)成句袭用成句袭用是对前人诗句的浅层次的借鉴,词人大多只在语言上略作变动。

当然,这种变动根据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从前人诗作中摘取或截取某一句,进行个别字眼的增删改写,然后嵌入自己的词作中。

如,温词《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袭自刘禹锡《冬日晨兴寄乐天》中“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温庭筠将“郡楼”改为“画楼”,更符合女性住所的特点。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弄妆梳洗迟”一句截取了唐施肩吾《夜宴曲》的“碧窗弄妆梳洗晚,户外不知银汉转”,只是词人将“晚”换为“迟”,描摹女子梳妆动作缓慢,写尽女子的慵懒倦怠之意。

深大成教UOOC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五

深大成教UOOC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五

一、单选题(共50.00分)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正确答案:C《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正确答案:A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正确答案:B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正确答案:A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正确答案:B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正确答案:C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正确答案:A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正确答案:A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温庭筠_韦庄词风比较

温庭筠_韦庄词风比较
韦庄的词极富抒情风味, 感情真挚, 语言清淡, 而 意 境 深 远 。他 的 词 境 可 称 为 “有 我 之 境 ”。韦 词 强 调 的 是 主观意绪的抒发。如《菩萨蛮》第二首: “人人尽说 江南 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炉边人 似月, 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本词多 采用白描手法, 写的是“春水碧于天”的江南春 色 , 然而 这幅春景却撩起他无限的乡愁。词人笔下的春景是那 样的清朗明媚, 而心情却是那样的忧郁感伤。王夫之有 言: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作者在 本词中正是运用了“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 不假修 饰, 纯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来写景抒情, 巧妙地刻画出在 特定环境之中具有个性特征的内心活动, 从而突出了 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具有真挚感人的力 量, 使欣赏者的想象、情感在审美感受中随着作者的 意 兴 、情 感 的 波 动 而 波 动 。

界, 为华夏子孙所万代景仰, 他无愧于圣人之称。
注释: ①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②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③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④李贽.四书评.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⑤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注: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 目— ——《高 职 院 校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改 革 和 德 育 实 效 性 研 究 》的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文教资料 2007年12月号下旬刊 ○ 文学语言学研究
《菩 萨 蛮·小 山 重 叠 金 明 灭 》 尤 能 体 现 这 种 风 格 。 词中描写富贵华丽的夫人晨起打扮的情态, 不明言主 人 心 理 , 却 描 写 她 懒 起 、照 镜 、着 衣 等 举 动 。细 谈 “懒 ”、 “迟 ”, 已 隐 幻 出 埋 在 心 底 的 幽 怨 。 “双 双 金 鹧 鸪 ”道 出 其 羡 慕 “双 双 ”而 不 得 的 痛 苦 。点 到 即 止 , 若 隐 若 现 , 神 余 言 外 。该 词 通 过 人 物 的 装 饰 打 扮 表 现 人 内 心 的 相 思 之情。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一)下面咱们要讲韦庄的词了。

咱们在讲温庭筠的词的时候,你能够发觉,温庭筠的词比较是客观的,他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说那个女子“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那个女子是悲伤,是欢喜?是相思,是怀念?他说了吗?没有说呀!确实是咱们讲的第一首,“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所呈现给咱们的也只是一幅图画,没有强烈的鲜明的主观的情感的表达和说明。

这正是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确实是歌筵酒席之间写给漂亮的女子去歌唱的歌词,诗人在写词的时候没有像作诗的时候有一个言志的意思,说我要表达某一种情感和心意。

“言志”,确实是说我自已的志意。

歌词的作者没有这一种意识存在。

他客观地写一个漂亮的女子,不表达自己主观的情感。

可是作品的美感却给咱们一种感受,它的语言符号,它的语码给咱们一种联想,把它的意义加深了,这是词第一步的进展。

可是,它还保留了没有主观思想和情感的特质,它只是写漂亮女子香艳的歌词。

到了韦庄的时候,词的进展就有了一点的进步。

韦庄的词有了什么呢?有了主观的抒情。

温庭筠他在语码里所透露的,有无他在生活上仕宦方面、政治方而被迫害或不得意的托喻?咱们上一次介绍温庭筠的生平,他的词或许有这种托喻的可能、可是他没有直接表现,这确实是什么缘故很多人不相信张惠言话的缘故。

因为作者自己没有主观的情感的表现,而屈原是有的,咱们相信屈原有托意,因为屈原曾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他把他关于国家的忠爱,做了主观的表现和说明。

他不是只用美女的形象,可是温庭筠只有美女的形象,没有表现主观的情感。

因此,咱们不能够确信说温庭筠那些个词里边果然是有一种喻托。

这确实是大伙儿不完全相信张惠言讲解的缘故。

韦庄的词是表达了主观情感的。

只是他尽管表现了主观的抒情,可仍然维持了词的本色。

确实是所写的情,只以爱情为主,跟他所写的诗有一种士医生念书人的理想和志意是不相同的。

UOOC唐宋词与人生周邦彦

UOOC唐宋词与人生周邦彦

UOOC联盟在线课程《唐宋词与人生》(授课教案)第八讲:“谁识,京华倦客?”——读周邦彦的羁旅词:经岁羁旅的宦游生涯兼论周邦彦与柳永第一节:“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其人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杭州)人。

一、风流不羁的才子•“博涉百家之书”,然“疏隽少检,元·脱脱等《宋史文苑传》记载周邦彦:•“性落魄不羁”。

不为州里推重。

”南宋·王称《东都事略文艺传》也说他周邦彦以“旧日潘郎”自居,流连于秦楼楚馆、门户人家(宋人娼妓居所)被后人视为风月场里的风流才子。

如他自己在词中写道: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瑞鹤仙》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应天长》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

——《瑞鹤仙》(【注释】流莺:啼声流亮婉啭的黄鹂。

此比喻所遇歌妓柔声软语。

油壁:油壁车。

古代妇女乘坐的一种用油彩涂饰车身的华美的车。

素:白色生绢,古人写信用素绢。

)那途中劝酒的、郊外相逢的、短亭相约的,皆为红袖佳人。

南宋时,陈鹄的《耆旧续闻》、张端义的《贵耳集》、周密的《浩然斋雅谈》,这三本书属于史料文献笔记、杂说类,都记载了周邦彦与京城名妓李师师、宋徽宗之间的三角关系。

宋·张端义《贵耳集》云:师师爱慕周邦彦的才华,因此,周邦彦被宋徽宗贬斥。

清真词的名篇《少年游》(冰刀如水)、《兰陵王》(柳阴直),皆为之而作。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则辨明其妄,云:先生立身颇有本末,而为乐府所累,遂使人间异事皆附苏秦,海内奇言尽归方朔。

认为周邦彦立身行事颇有本末主次,那些香艳的风流韵事附会他身上,是填词惹的。

二、通晓音律的大家清真最为知音。

——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周邦彦的音乐造诣非常高,以“顾曲郎”自居,亦名其堂为“顾曲堂”。

此用三国周瑜“顾曲”的典故。

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

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宋词部分第一讲温庭筠全部

宋词部分第一讲温庭筠全部

宋词部分第一讲温庭筠因为中国旧传统有一个观念,认为诗里边所讲的是“诗言志”,诗可以感天地、动鬼神,可以宣扬教化,是正当的,是应该教小孩子去学的。

可是词这种东西,里边写的是什么哪?里边写的是男女的相思爱情,是伤春怨别的,是这样的内容。

所以我想我的家长,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那时候只教我读诗、作诗,没有教过我读词和填词。

但是有些个美好的文学,它本身有一种魅力,你读它,就被它吸引了,就被它感动了。

我记得我在初中毕业给同学写的纪念册上就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

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好,我们分别以后,相隔千里之远,但是我们共同对着天上的明月,借着月光我们就有一份感情交流,彼此怀念的这一种相联系的感觉。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思索。

在中国的韵文的各类的文学体式之中,有一个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读诗也讲究诗教,说“温柔敦厚”是“诗之教也”。

我年轻的时候,很不赞成这一套说法,文学就是文学,艺术就是艺术,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它载道呢?诗歌的本身,有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说诗是教化呢?有的人喜欢用道德和政治的尺寸来衡量文学作品,有的人喜欢用美学的艺术的价值观念来衡量文学作品。

一般说来,中国的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讲求诗教。

“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它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价值的。

词,我认为是在中国的文学体式之中一个非常微妙的文学体式,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意识在其中。

为什么叫做词呢?其实只是歌词的意思。

从隋唐以来,中国有一种新兴的音乐,这种音乐是中国旧有的音乐融会了当时外来音乐的一种新兴的音乐,词就是配合这些新兴的音乐的歌曲来歌唱的歌词。

所以词本来并无深义。

词,就是歌词的意思。

这种歌词,最早是在民间流行的,后来士大夫们这些读书人,他们觉得这个歌曲的音调很美,可是一般民间的歌词则是比较俚俗的,所以这些文人诗客,就开始自己着手来填写歌词了。

中国最早的一本文人诗客写的词集叫做《花间集》,是后蜀赵崇祚编辑的,完成是在10世纪的时候,那是在中国历史中的晚唐五代十国期间。

温庭筠词集-韦庄词集

温庭筠词集-韦庄词集

温庭筠词集-韦庄词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温庭筠词集-韦庄词集温庭筠词集-韦庄词集花间词奠定了词的基本特质,及美学特点,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花间词派 《花间集》十卷,辑录了 18 家词 500 余首。由于大致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 审美价值取向,他们形成了多样化统一的群体创作倾向,后人以选本的名称为
其命名,称之为“花间派”。 这是唐宋词史上的第一个流派 ,“花间”诸家有着大 致的风格体貌和审美倾向:
专写小令体式: 以男女情爱的别离相思为主要描写对象; 追求和表现阴柔之美,词风以婉丽为尚; 视词为“艳科”,娱宾遣兴。 花间十八家派中有派。或分为温、韦两派。李冰若《栩庄漫记》则分为花间三派 “缛丽”的飞卿(温庭筠)一派 “清绮”的端己(韦庄)一派 “疏朗”的德润(李珣)一派 缛:繁也。其中“镂金错彩”、“意在闺帏”的温庭筠,代表着花间派的主导性 创作风格,西蜀词人无不追效其踪迹。温庭筠的词作于晚唐,《花间集》编成之时 距他去世已经六十多年。西蜀词人将他入选此书中,列在首位,所选词作达六十 六首之多,数量居诸家之冠。这,表明了花间群体对温庭筠词的认同、尊崇和效 法的宗派意向。
——《赋庭草》
要丈夫看雨后延伸到远处陌上的芊芊绿草,那是自己罗裙的颜色。牛希济 《生查子》的末两句从中化出,以芳草之绿,而联想佳人罗裙之绿,颇见构思之 巧。 这回头一句,含婉情深。她叮咛远行人:此去,要记住闺中绿罗裙佳人,处处怜 惜路边的芳草,不要随意踩踏。这两句将“长勿相忘”之意婉柔地表达出来,写出 了恋人相别时的缠绵、悱恻和眷恋之情。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 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唐圭璋先生欣赏此词末句,认为: 此首写闺怨……末句,言更换新绣之罗衣,忽睹衣上有鹧鸪双双,遂兴孤 独之感与膏沐谁容之感。有此收束,振起全篇。上文之所以懒画眉、迟梳洗者,皆 因有此一段怨情蕴蓄于中也。 这首《菩萨蛮》写一华贵、慵懒、孤独寂寞的女性,无论是题材之闺帏,风格 之华美,手法之巧丽,均堪称温庭筠词的典范。“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 词正好配宋·苏汉臣的《妆靓仕女图》。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这是温庭筠词中最负盛名的写景佳句。词人以 江柳轻烟、孤雁残月这二组意象构置了一幅清寂凄美的画面。这两句来自温庭筠 的《菩萨蛮》: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 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柳烟残月的良辰美景,也都附于水精帘、玻璃枕,暖香梦、鸳鸯被的男女艳 情的香闺。再看花间词人毛文锡的《虞美人》: 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宫锦。夕阳低映小窗明,南园绿树语莺莺。梦难成。 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珠帘不卷度沉烟,庭前闲立画秋千,艳阳天 鸳鸯孤枕、小梦难成;玉炉香暖、珠帘未卷。佳人庭前闲立,那秋千索空自摇 荡着艳阳天。词写贵族女性楼阁庭院的慵懒、寂寞,颇具有飞卿风味,富丽而香
言情”的唐末五代词坛,成了充溢浓艳芬芳的花信时期。花间词人追步温庭 筠词的香软词风,“镂玉雕琼”,“裁花剪叶”,堆砌华艳词藻来写女性的服饰体 态、闺阁器物、庭院景致,来写花间樽前的男欢女爱的艳情。《花间集》中,令人眩 目醉心的艳情、艳语、艳物交叠一起,成为花间派的基本词格。词论家们评花间词 也多着眼于一个“艳”字:
温庭筠屡次落第,于是我行我素,长期出入歌楼妓馆,倾其力于艳词的创 作,这使他成为了文人中第一个专力于词者,由此,曲子词由文人偶然之作成 为有意之作。温庭筠所作“侧艳词”,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本特质。科,类也。即 词为言艳情一类,这决定了词后来的发展方向。
三、香软浓艳——温庭筠词风
温庭筠的“侧艳词”多写贵族女性生活,词风香软浓丽。《菩萨蛮》14首为其 代表作。其《菩萨蛮》:
魏承班词浓艳处似飞卿。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
毛文锡工于艳语。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
顾夐词五十五首,皆艳词也。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
如后蜀·欧阳炯《花间集叙》所云:“自有艳词以来,殆莫艳于此。”(后蜀· 欧阳炯《花间集叙》 )
四、雅艳与俗艳
怎样理解花间词的“艳”? 欧阳炯在《花间集叙》中,把花间词称为“诗客曲子词”。什么是“曲子词”?词 最初产生于民间,是应歌演唱的音乐文学。《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自开元以来 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其燕(宴)乐一时流行。词,是歌筵酒席之间配乐曲 演唱所填的歌词,故称“曲子词”。“诗客”,诗人也。唐末五代的词多由诗人填制 如花间派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都是晚唐著名诗人。““诗客曲子词”即诗人填写的 词。 唐末民间曲子词“率意取男女爱悦、伤离怨别之情事,纬之以音节,被之于 歌筵。”(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引赵尊岳语)以之作为愉悦听众的主要手段。《花 间集》“十九不离男女情事”,正是对民间曲子词这种“俗”的男女情爱的表现内容 及娱乐功能的认同。但是,花间“诗客”们填词时,以蕴藉的手法、绮丽的文字以 及谐美的音调来写男女情爱,则又少却了民间曲子词世俗的鄙亵气味。 牛希济《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雅;“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俗了。“语 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俗;“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雅了。 南朝·江总妻有诗云: 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
此词写一深闺女子思念远人。上片:柳丝袅娜,芳草萋萋,回忆临别分手之 情景;下片:香烛成泪、绿窗残梦,写眼前独守空闺之境况。这闺情、闺怨,如春 梦迷离一般的缠绵、徘徊、感伤。
柳丝袅娜春无力。 ——温庭筠《菩萨蛮》
游丝无力系花腰。 ——毛文锡《虞美人》
“无力”的是春风、是杨柳,更是庭院闺阁里的伊人相思情怀。花间词多描写这 种无力“慵懒”的女性情态,并以此为美。读这样的词句,使人联想到晚唐·李商 隐的《无题》诗句:
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入调。其言闺情与花柳者,尚不
及半。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
然而,发展到晚唐五代温庭筠及花间词人的创作,词便成为了表现范围狭
窄的艳情文学。“花间词”,顾名思义,花间写词、词中写花也。“花”是女人与情爱
的别样说法。
什么是“侧艳”?“侧艳”,艳词之谓也。“侧”,是旁侧之意,与诗的正统的 “正”相对。诗言志为正,而词言情为侧。
或认为温词秾丽而韦词清丽; 或认为温词浓密而韦词清疏、温词隐曲而韦词显直; 或认为温词客观冷静而韦词主观深挚。
温庭筠的词,大多停留在客观描写,尚未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是 “画屏金鹧鸪”。而使这只美丽的鹧鸪飞动起来,进入人的内心深处的,是韦庄。
二、韦庄词的清丽
韦庄(约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西安)人,中唐诗人韦应物第 四代孙。父母早亡,家境贫寒。66 岁入蜀,王建称帝,官至宰相。
艳。 温庭筠是“花间”范式的创始者,词体文学绮丽柔婉的主导风格的奠基人 ,
始开“诗庄词媚”之格局。从此,词成为具有阴柔之美、女性之美的一种文学体裁。 从下面这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
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菩萨蛮》
二、“为侧艳之词”——温庭筠之词
什么是“艳”?描写爱情谓之“艳”,古代有艳歌、艳诗、艳词、艳曲等。如与名
歌伎薛涛有过一段恋情的中唐著名诗人元稹就作有“艳诗百余首”。词,是隋唐以
来在民间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原本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
第二节 温庭筠词的香软浓艳
关于温庭筠,《旧唐书》本传记载他: “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一、“能逐弦吹之音”——温庭筠其人
(“弦吹”,弦乐和管乐。此指歌楼妓馆的音乐歌舞。)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为唐初 宰相温彦博之裔孙,然家道中落。其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曾任随县县尉、国 子助教等微职,坎坷一生,流落而死。 温庭筠“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旧唐书》),京城人士一致推重他。 其才思敏捷,每科场入试押限定的八韵,不曾起草,八叉手而八韵便成,故称 “温八叉”。他在晚唐颇有诗名,有《金荃集》。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是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的名句。 它将羁旅途中“早行”的清寒荒冷之景 和孤寂艰辛之情,写得“意象俱足”。 温庭筠生性“放浪不羁”,具有“尤长于词赋”的音乐文学才华,很快便投入 都市娱乐的歌楼酒馆,与一些公卿无赖子弟追逐弦吹歌舞,“酣醉终日”(《旧唐 书·文苑传》)他的行迹放浪,不合于正统的道德规范,加之恃才自傲,好讥讽 权贵,尤为宰相令狐绹所不容,“由是累年不第”(《旧唐书·文苑传》)。
三、花间艳词
中、晚唐时期,作为传统文学正宗的诗,已尝试着满足社会生活及人们感情 变化的需要,小心翼翼把笔触伸向一个特定的——两性情感的敏感角落,如李 贺的艳诗、李商隐的《无题》、韩偓的《香奁集》等。
就词体文学来看,如果在敦煌民间词那里,披露内心深隐的男女情爱,多 少还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那么,到花间词人以温庭筠为鼻祖,“为侧艳之词” 《( 旧唐书》),则是有意识地用用新兴曲子词来表现男女情爱。应歌而起的曲子词 大肆“言情”,极大地发展了中晚唐的艳情成分,它与传统的“言志”的诗完全划 清了界限。“
UOOC 联盟在线课程《唐宋词与人生》 (授课教案)
第一讲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读温庭筠的艳情词:倚红偎翠的生活方式
兼论温庭筠与韦庄
第一节:花间艳词
一、《花间集》 自唐末大乱后的五十多年里,各藩镇以强凌弱,逐鹿中原,遂成五代十国 的割据局面。 西蜀之地,先有王建、王衍父子之前蜀;后有孟知祥、孟昶父子之 后蜀。 在唐代,除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之外,扬州、益州(成都)就是有名的花柳 繁华之地,当时民谚有“扬一益二”之语。处于乱世的文人士大夫颠沛流离,四处 寻求安身之处,大多投奔西南、东南两地。王建为了扩大前蜀的政治势力,对前 来蜀地避乱的唐末世族、文人“礼遇有加”(《十国春秋》)。是时,西蜀地处中原 纷争以外,据山川地势之险而偏安一隅,经济富庶,又能得君主之礼遇和任用 , 遂为唐末文人所趋之地。 唐末五代文人才士大量聚集的蜀地,产生了一本《花间集》,它由后蜀·赵 崇祚编选,欧阳炯作序,付梓印行。 这是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它的出现,使 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 式——词的正式成熟。 我们关于唐宋词的叙说,就从这里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