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考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考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必考公式汇总
以下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必考公式汇总:
1. 速度公式:
速度(v)= 位移(s)/ 时间(t)
2. 加速度公式:
加速度(a)= 变化的速度(Δv)/ 时间(t)
3. 牛顿第二定律:
力(F)= 质量(m)× 加速度(a)
4. 等加速度运动的运动方程:
位移(s)= 初速度(v₀)× 时间(t)+ 0.5 × 加速度(a)× 时间²(t²)
末速度(v)² = 初速度²(v₀²)+ 2 × 加速度(a)× 位移(s)5. 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F)= 万有引力常量(G)× 质量₁(m₁)× 质量₂(m₂)/ 距离²(r²)
6. 压强定义式:
压强(P)= 力(F)/ 面积(A)
7. 机械功公式:
机械功(W)= 力(F)× 位移(s)× cosθ
8. 电路公式:
电流(I)= 电荷(Q)/ 时间(t)
电阻(R)= 电压(V)/ 电流(I)
电阻(R)= 电阻率(ρ)× 长度(L)/ 面积(A)
9. 电场强度公式:
电场强度(E)= 电场力(F)/ 电荷(q)
10. 电势能公式:
电势能(E_p)= 电荷(q)× 电势差(V)
这些是常见的高中物理必考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记得在考试前进行复习和练习!。
物理高中学考重点公式
物理高中学考重点公式在高中物理学考试中,掌握重要的公式对于解题和计算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物理高中学考重点公式的例子:1. 运动学公式:- 位移公式:S = V0 * t + 1/2 * a * t^2- 速度公式:V = V0 + a * t- 加速度公式:a = (V - V0) / t- 两点间距离公式:S = (V + V0) / 2 * t- 自由落体高度公式:h = 1/2 * g * t^22. 动力学公式:- 力的定义:F = m * a- 动量公式:p = m * v- 动量变化公式:Δp = F * Δt- 冲力公式:F = Δp / Δt- 动能公式:KE = 1/2 * m * v^2- 功率公式:P = W / t3. 电学公式:- 电流强度公式:I = Q / t- 电压公式:V = I * R- 电阻公式:R = V / I- 等效电阻公式:1/R = 1/R1 + 1/R2 + ...- 欧姆定律:V = I * R4. 光学公式:- 光速公式:c = λ * f- 光的折射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 焦距公式:1/f = 1/o + 1/i- 放大率公式:m = -i / o这些公式覆盖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问题。
在考试中,掌握这些公式并理解它们的应用非常重要。
同时,理解物理背后的概念和原理也是解题的关键。
除了这些公式,还应该熟悉单位制和符号的使用,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最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将这些公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提高解题的能力。
高中必背88个物理公式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பைடு நூலகம்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
十一、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
1.LC振荡电路T=2π(LC)1/2;f=1/T{f:频率(Hz),T:周期(s),L:电感量(H),C:电容量(F)}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高中必背)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 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相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3 、求F 、的合力的公式:F=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Ftg α= )θ ) α)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能够大于分力、也能够小于分力、也能够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o 或∑F x =o ∑F y =o(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能够大于G ;也能够等于G;也能够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水准相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相关) 说明:a 、摩擦力能够与运动方向相同,也能够与运动方向相反,还能够与 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能够作正功,也能够作负功,还能够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能够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能够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 F=G(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mg = Gg = G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RGM=gR 8、库仑力:F=K(适用条件)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高考所有公式整理
高中物理高考所有公式整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高考中更是如此。
掌握并熟练运用物理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高中物理高考中常用的公式,希望对大家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1. **力学篇**1.1 运动方程:\(v = u + at\),\(s = ut + \frac{1}{2}at^2\),\(v^2 = u^2 + 2as\)1.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1.3 动能:\(E_k = \frac{1}{2}mv^2\)1.4 动量守恒:\(m_1u_1 + m_2u_2 = m_1v_1 + m_2v_2\)1.5 弹簧弹力:\(F = kx\),\(E_p = \frac{1}{2}kx^2\)2. **热学篇**2.1 热容:\(Q = mc\Delta T\)2.2 热传导:\(H = \frac{kS\Delta T}{d}\)2.3 气体热力学:\(PV = ntR_0T\),\(Q = mc\Delta T = nc\Delta T\)2.4 熵增原理:\(\Delta S \geq \frac{Q}{T}\)3. **电磁篇**3.1 电场强度:\(E = \frac{F}{q}\)3.2 电势能:\(U = qV\)3.3 感生电动势:\(ε = -\frac{dΦ}{dt}\)3.4 磁感应强度:\(B = \frac{F}{qvsinθ}\)3.5 洛伦兹力:\(F = qvBsinθ\)4. **光学篇**4.1 透镜公式:\(\frac{1}{f} = \frac{1}{v} + \frac{1}{u}\)4.2 李沃理公式:\(\frac{n_1}{s} + \frac{n_2}{s'} = \frac{n_2 -n_1}{R}\)4.3 斯涅尔定律:\(n_1sinθ_1 = n_2sinθ_2\)4.4 光的波动性:\(v = fλ\)5. **原子物理篇**5.1 普朗克关系式:\(E = hf\)5.2 波尔模型:\(mvnr = nh/2π\)5.3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E_k = hf - φ\)通过对以上公式的整理和学习,相信大家在高中物理高考中会更加游刃有余。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正文1. 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v = Δx / Δt- 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 位移公式:x = v0t + 1/2at^2- 平均速度公式:v = (v0 + v1) / 22. 力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动能公式:K = 1/2mv^2- 动能定理:W = ΔK- 弹性势能公式:Ee = 1/2kx^23. 热学公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 ≥ Q / T- 热力学第三定律:S → 0 (T → 0)4. 电学公式- 电流公式:I = Q / t- 电阻公式:R = V / I- 电功公式:W = VIt- 电阻与电流关系:V = IR5. 光学公式- 光速公式:c = fλ- 玻意耳-索基定律:n1sinθ1 = n2sinθ2- 球面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6. 声学公式- 声速公式:v = λf- 声强公式:I = P / A- 多普勒效应:f' = f(v ± v') / (v ± vs)7. 原子物理公式- 玻尔理论:E = -13.6Z^2 / n^2 eV- 德布罗意波长:λ = h / p- 粒子的相对论能量:E = mc^2【文档结尾】:结语以上只是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的一小部分,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合理运用于解决物理问题。
公式的掌握不仅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更是打好物理学基础的重要步骤。
通过不断练习和理解,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
变速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 +vt2)/2]6、位移s= v平t=v0t + at2/2=vtt/27、加速度a=(vt-v0)/t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等时间间隔(T)的位移之差)9、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2)自由落体运动1、末速度vt=gt2、位移公式h=gt2/23、下落时间t=√(2h/g)4、推论vt2=2gh注: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最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公式s=v0t- gt2/22、末速度vt= v0- gt3、有用推论vt2 –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ax=v0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4)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0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 (通常又表示为√(2h/g))6、合速度vt=√(vx2+vy2)=√[v02+(gt)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anβ=vy/vx=gt/v07、合位移s=√(sx2+ sy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α=sy/sx=v0gt/2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1)匀速圆周运动1、周期与频率T=1/f2、角速度ω=θ/t=2π/T=2πf3、线速度v=s/t=2πR/T =2πRf=ωR4、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5、向心力Fn=mv2/R=mω2R=4mπ2R/T2=4mπ2f2R2)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3、天体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 ω=√(GM/R3), T=2π√[R3/(GM)]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r地)=7.9km/s(人造卫星的最大飞行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 v3=16.7km/s6、近地卫星v=√(gr地)7、地球同步卫星GMm/(R+h)2=4mπ2(R+h)/T2h≈3.6 km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高中必背)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 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F F F F COS 1222122++θ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F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o 或∑F x =o ∑F y =o(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 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 F=Gm m r 122(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G Mm R h m ()+=2V R h m R h m T R h 222224()()()+=+=+ωπ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 R 2g = G M R 2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 R2V=R G M =gR8、库仑力:F=K q qr122 (适用条件)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总结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总结公式大全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公式是我们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中物理课程中常用的公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学。
1. 动力学。
(1) 牛顿第二定律,$F=ma$。
(2) 动能公式,$E_k=\frac{1}{2}mv^2$。
(3) 动能定理,$W=\Delta E_k$。
(4) 势能公式,$E_p=mgh$。
(5) 势能定理,$W=\Delta E_p$。
(6) 动量公式,$p=mv$。
(7) 冲量公式,$I=F\Delta t$。
2. 静力学。
(1) 牛顿第一定律,$F=0$。
(2) 牛顿第三定律,$F_{12}=-F_{21}$。
(3) 弹簧弹力公式,$F=-kx$。
(4) 弹性势能公式,$E_p=\frac{1}{2}kx^2$。
(5) 物体平衡条件,$\sum F=0$。
二、热学。
1. 热力学。
(1) 热力学第一定律,$Q=\Delta U+W$。
(2) 热功当量,$1cal=4.18J$。
(3) 热力学效率,$\eta=\frac{W}{Q_h}$。
(4) 热传导公式,$Q=kl\frac{\Delta T}{\Delta x}$。
2. 热力学。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2) 理想气体内能,$U=\frac{3}{2}nRT$。
(3) 理想气体绝热过程,$PV^\gamma=C$。
(4) 热力学过程热效率,$\eta=1-\frac{T_c}{T_h}$。
三、光学。
1. 几何光学。
(1) 薄透镜成像公式,$\frac{1}{f}=\frac{1}{v}-\frac{1}{u}$。
(2) 球面镜成像公式,$\frac{1}{f}=\frac{1}{v}+\frac{1}{u}$。
(3) 球面折射定律,$\frac{n_1}{u}+\frac{n_2}{v}=\frac{n_2-n_1}{R}$。
(4)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sin{c}=\frac{n_2}{n_1}$。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7、 牛顿第二定律: tp ma F ∆∆==合(后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F= -F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V=ts =2πRT =ωR=2πf R角速度:ω=φππtTf ==22 向心加速度:a =v R R T R 222244===ωππ2 f 2 R向心力:F= m a = m v R m 2=ω2R= m 422πTR =42πm f 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运动学1. 速度公式:v = Δx/Δt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3.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2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Δx5. 平均速度公式:v_avg = Δx/Δt6. 自由落体公式:h = 1/2gt^27. 抛体运动公式:h = v0sinθt 1/2gt^2,x = v0cosθt二、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公式:K = 1/2mv^25. 势能公式:Ep = mgh6.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7. 动能定理:W = ΔK8.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9.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0.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三、能量与动量1. 动量公式:p = mv2. 动量守恒定律:在系统不受外力时,系统总动量守恒。
3. 能量守恒定律: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4. 动能定理:W = ΔK5. 动能公式:K = 1/2mv^26. 势能公式:Ep = mgh7.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8. 动能定理:W = ΔK9.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10.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1.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四、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k|q1q2|/r^22. 电场强度公式:E = F/q3. 电势差公式:V = W/q4. 电势能公式:Ep = qV5. 电容公式:C = Q/V6.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1/C = 1/C1 + 1/C2(串联),C = C1 + C2(并联)7. 欧姆定律:I = V/R8. 电阻定律:R = ρL/A9. 电功公式:W = UIt10. 电功率公式:P = UI11. 电能公式:E = Pt12.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F/IL13. 磁场力公式:F = BIL14. 磁通量公式:Φ = BS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ΔΦ/Δt)16.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必考重点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考重点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必考重点公式1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动力学1. 速度公式:速度(v)等于位移(s)除以时间(t):v = s / t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等于总位移(Δs)除以总时间(Δt):v = Δs / Δt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Δv)除以时间(Δt):a = Δv / Δt4. 牛顿第二定律: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F = m * a5. 动能公式:动能(K)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2)的一半:K = (1/2) * m * v^26. 功公式:功(W)等于力(F)乘以力的作用距离(s):W = F * s力学1. 弹簧力公式:弹簧力(F)等于弹性常数(k)乘以弹性伸长量(x):F = k * x2. 重力公式:重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F = m * g3. 牛顿万有引力公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等于它们的质量(m1、m2)乘以两者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的乘积的比值(G):F = G * (m1 * m2) / r^24. 动摩擦力公式:动摩擦力(F)等于动摩擦系数(μ)乘以物体的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F = μ * m * g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热力学1. 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率(H)等于传热速率(Q)除以传热区域的面积(A)和温度差(ΔT)的乘积:H = Q / (A * ΔT)2. 热膨胀公式:长度变化量(ΔL)等于长度(L)乘以线膨胀系数(α)乘以温度变化量(ΔT):ΔL = L * α * ΔT3. 热容公式:热容量(C)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物体的比热容(c):C = m * c4. 牛顿冷却公式:物体的冷却速率(Q)等于冷却系数(h)乘以物体的表面积(A)乘以温度差(ΔT):Q = h * A * ΔT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被创造或消灭,只会转化形式或在物体间传递光学1. 光速公式:光速(c)等于光的波长(λ)乘以光的频率(f):c = λ * f2. 光的折射公式:光的折射率(n1)乘以入射角(θ1)等于光的折射率(n2)乘以折射角(θ2):n1 * sin(θ1) = n2 * sin(θ2)3. 凸透镜公式:物距(p)减去像距(q)的倒数等于透镜的焦距(f)的倒数:(1 / p) - (1 / q) = (1 / f)4. 凹透镜公式:物距(p)加上像距(q)的倒数等于透镜的焦距(f)的倒数:(1 / p) + (1 / q) = (1 / f)5. 平面镜公式:物距(p)等于像距(q)的相反数:p = -q以上是高中物理常用的一些公式,通过运用这些公式,可以解决和计算许多与物理相关的问题。
高中物理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物理总结及公式大全》一、力学公式1. 力的大小公式:F=ma2. 力的矢量和:F=F1+F23. 惯性定律:F=dp/dt4. 动量定理:P=mv5. 惯性力和摩擦力的矢量和:F=Fi+Ff二、牛顿第二定律1. 势能定律:E=mgh2. 力的矢量总和:ΣF=ma3. 动量守恒定律:F=dp/dt4. 动量定理:P=mv5. 惯性定理:F=mα三、向量学1. 投影公式:P=P1+P22. 投影乘积公式:P1·P2=|P1|cosθ3. 向量积公式:P1×P2=|P1||P2|sinθ4. 向量的叉积:P1×P2=P1·P2+P2·P1四、电学公式1. 电压的增量公式:V=IR2. 电流的增量公式:I=V/R3. 电容的增量公式:Q=CV4. 电容电路公式:V=IR+Q/C5. 电势公式:V=E+I.R五、光学公式1. 全反射角公式:θ=arcsin(n2/n1)2. 稳定折射率公式:n1/n2=sinθ1/sinθ23. 衍射公式:dθ=λ/D4. 光线传播距离公式:R=n/2π5. 光色矢量法:I=Ia+Ib+Ic六、物理总结1. 力的学习内容:力的大小、矢量和、惯性定律和动量定理。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内容:势能定律、力的矢量总和、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
3. 向量学的学习内容:投影公式、投影乘积公式、向量积公式和向量的叉积。
4. 电学的学习内容:电压的增量公式、电流的增量公式、电容的增量公式、电容电路公式和电势公式。
5. 光学的学习内容:全反射角公式、稳定折射率公式、衍射公式、光线传播距离公式和光色矢量法。
高考必备物理36个公式
高考必备物理36个公式物理公式是高考物理考试不可或缺的部分,掌握公式可以在考试中事半功倍。
下面是高考物理考试中36个必备的公式。
一、力学部分1.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F=F1+F2,F1=Fcosα,F2=Fsinα2. 牛顿第一定律:F=03. 牛顿第二定律:F=ma4. 牛顿第三定律:F1=-F25. 动能定理:W=ΔE=ΔK6. 动能公式:K=1/2mv²7. 动量定理:FΔt=Δp=mΔv8. 动量守恒定律:p1+p2=p1'+p2'9. 势能公式:Ep=mgh10. 弹性势能公式:Ee=1/2kx²11. 等压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公式:ΔU=Q12. 等温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公式:ΔU=013. 等容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公式:ΔU=Q14.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15.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Q/T二、热学部分16. 热传导公式:Q/t=kA(ΔT/x)17. 热对流公式:Q/t=hA(ΔT)18. 热辐射公式:P=eσA(T^4-T0^4)19. 热功定理:W=Q20. 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压强公式:pV=C21. 等压过程中理想气体温度公式:V/T=C22. 等容过程中理想气体压强公式:p/T=C2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24. 热容公式:Q=mcΔT25. 摩尔热容公式:Cv=3/2R,Cp=5/2R三、电学部分26. 电场强度公式:E=F/q27. 电势能公式:W=qV28. 电势差公式:ΔV=Vb-Va29. 电容公式:C=Q/V30. 平行板电容公式:C=εA/d31. 电阻公式:R=ρl/A32. 串联电阻公式:R=R1+R2+R3+...33. 并联电阻公式:1/R=1/R1+1/R2+1/R3+...34. 欧姆定律:I=V/R35. 磁场强度公式:B=F/qs36. 洛伦兹力公式:F=q(v×B)以上36个公式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必备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在考试中事半功倍。
高中物理高考所有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高考所有公式大全在高中物理高考中,掌握各种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高中物理高考中涉及到的所有公式大全,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1. 动力学-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动能定理:$$W = \Delta KE = \frac{1}{2}mv^2 -\frac{1}{2}mu^2$$- 势能和机械能:$$PE = mgh, E = KE + PE$$2. 动量和冲量- 动量:$$p = mv$$- 冲量:$$I = Ft = \Delta p$$- 动量守恒定律:$$\sum p_{i} = \sum p_{f}$$3. 万有引力- 引力:$$F = G\frac{m_{1}m_{2}}{r^2}$$- 引力势能:$$U = -G\frac{m_{1}m_{2}}{r}$$4. 电磁学- 库伦定律:$$F = k\frac{q_{1}q_{2}}{r^2}$$- 电场强度:$$E = \frac{F}{q}$$- 电势能:$$PE = qV$$5. 光学- 薄透镜成像公式:$$\frac{1}{f} = \frac{1}{d_{o}} +\frac{1}{d_{i}}$$- 分辨本领:$$\theta = 1.22\frac{\lambda}{D}$$6.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Delta U = Q - W$$- 热力学第二定律:$$\Delta S \ge \frac{Q}{T}$$7. 波动- 声波频率:$$f = \frac{v}{\lambda}$$- 光速:$$c = f\lambda$$8. 格氏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n_{1}sin\theta_{1} = n_{2}sin\theta_{2}$$以上是高中物理高考中常见的一些公式,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考试顺利!。
高中常见重点物理公式大全必背8篇
高中常见重点物理公式大全必背8篇在这高中阶段,对于物理学习中,物理可以说是让很多同学头疼的学科。
首先公式就是解题的“命脉”,它是将知识和题目连接的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编辑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高中常见重点物理公式大全必背较新8篇。
电磁感应篇一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 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提高物理成绩的方法是什么篇二1.别死记硬背,既然你数学学得那么好相信做到这一点很轻松。
2.如果可能,建议你做好预习。
通常而言,预习之后上课听讲效果会很好,也就是有的放矢。
但也有一些情况是这样,由于预习了上课会感到重复无聊,即起了反作用,这也无所谓,因为那证明你预习的非常到位,几乎可以不用听讲了。
但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学得很好已经达到了不必听讲的等级,为了显示你的能力不妨一口气把一本书都预习下来,然后和那些听讲的学生比一比,你学的如果比他们更好你的信心会大增。
较好的情况就是,在预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兴趣,从此不必听讲成绩也会突飞猛进,因为你将会有一套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进程,而不是单纯的被动式学习。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大全(打印版),尖子生人手一份!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大全(打印版),尖子生人手一份!高中物理公式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掌握这些公式对于提高学习成绩、理解物理现象以及解题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尖子生更好地学习物理,我们整理了一份高中物理所有公式的打印版。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物理公式:1. 运动学公式:- 位移公式:Δx = vt + (1/2)at- 速度公式:v = v + at- 加速度公式:a = (v - v) / t- 位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Δx = (v + v)t / 2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当物体的速度不变时,它所受合外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物体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F。
3. 力学能量:- 力学能量定理:W = FΔx,力乘以位移等于做功。
- 动能公式:K = (1/2)mv,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 势能公式:U = mgh,物体的势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4. 波动:- 波长公式:λ = v / f,波长等于波速除以频率。
- 光速公式:c = fλ,光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
5. 电磁学:- 电荷公式:Q = ne,电荷等于元电荷乘以粒子数。
- 电流公式:I = Q / t,电流等于电荷除以时间。
- 电阻公式:R = V / I,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 电压公式:V = IR,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这只是高中物理公式的一小部分,其他公式还包括电磁感应、热学、光学等。
通过打印版的物理公式手册,尖子生们可以随时查阅所需的公式,提高解题效率。
同时,通过反复阅读公式,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加深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虽然重要,但在解题时还需要理解其应用场景、条件以及如何进行适当的变形。
因此,尖子生们不仅要熟记公式,还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掌握运用公式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物理公式大总结大全
1.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F = ma)•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F = m)•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F_{12} = -F_{21})2. 动能与势能•动能 (E_k = mv^2)•势能 (E_p = mgh)•机械能 (E = E_k + E_p)3. 动量与冲量•动量 (p = mv)•冲量 (J = Ft)•动量定理:(Ft = p)4. 动量守恒•无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p_{initial} = p_{final}) 5. 能量守恒•系统内能量的总量不变:(E_{initial} = E_{final})6. 摩擦力•静摩擦力 (f_{static} = _s N)•动摩擦力 (f_{kinetic} = _k N)7.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F_{buoyancy} = {fluid} V{displaced} g) 1. 温度与热量•温度:(T = )(开尔文)•热量 (Q = mcT)2. 热力学第一定律•(Q = W + U)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S 0)4. 比热容•定压比热容 (c_p)•定容比热容 (c_v)1. 基本概念•电荷 (Q)•电压 (V)•电流 (I)•电阻 (R)2. 欧姆定律•(V = IR)3. 电功率•实际功率 (P = VI)•视在功率 (S = V^2/R)4. 电容•电容 (C = Q/V)5. 电感•电感 (L = )6.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 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d = rt)•反射定律:(i = r)•折射定律:( = )2. 光的波动性•波长 ()•频率 (f)•波速 (v)3. 光的粒子性•光子能量 (E = hf)4. 光谱•可见光:(380 - 740) 纳米•紫外线:(10 - 380) 纳米•红外线:(740 - 1) 毫米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电子 (e)•质子 (p)•中子 (n)2. 能级与光谱•能级公式:(E_n = -)•玻尔模型:(E_n = -)3. 核反应•质能方程:(E = mc^2)•核裂变:({Z}^{A}X ^{Z-1}{A-1}Y + ^{1}_{1}H)•核聚变:({Z}^{A}X + {Z}^{A}X ^{Z}_{A}X + )量子力学1. 波函数•薛定谔方程:(- (x) = E (x))2. 薛定谔猫•量子态叠加:( |Alive+ |Dead)3.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x p )•学习物理公式时,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考物理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定义式)v =ts 2.加速度a =tv v t 0-{以v o 为正方向,a 与v o 同向(加速)a >0;反向则a <0} 3.速度v t =v 0+at 4.位移(如图) ⑴ s =v t⑵ s =20tv v +t ⑶ s = v 0t +21at 2⑷ s =avv t 2202- ⑸ s =21(v 0+v 0+at ) ⑹ s =-t v t 21at 25.有用推论中间时刻速度v t /2=v =20tv v + 中间位置速度v s/2=2220tvv + 6.速度的大小比较: v s/2>v t /27.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设T 为时间单位⑴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 ⑵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s 1: s 2: s 3……s n =12:22:32:……:n 2⑶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s Ⅰ: s Ⅱ: s Ⅲ……s N =1:3:5:……:(2n -1) ⑷ 通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v n =1:(2-1):(3-2):…:(n -1-n )8.实验用推论Δs =aT 2{Δ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证明看图2}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0):m/s ;加速度(a ):m/s 2;末速度(v t ):m/s ;时间(t )秒(s);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注:tv 0v t tO图1t(n -2)T (n -1)T T图2(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 a =tv v t 0-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返回目录)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 0=02.末速度v t =gt3.下落高度h =21gt 2(从v 0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2t =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 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 =v 0t -21gt 22.末速度v t =v 0-gt (g=9.8m/s 2≈10m/s 2)3.有用推论2tv 20v -=-2gs 4.上升最大高度H =gv 220(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 =gv 02(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返回目录) 3)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 x =v 02.竖直方向速度:v y =gt3.水平方向位移:x =v 0t4.竖直方向位移:y =21gt 2/ 5.运动时间t =g y 2 (通常又表示为gh 2) 6.合速度v t =22y x v v +=22)(gt v x +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则tgβ=xy v v =v gt7.合位移:s =22y x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则tgα=y /x =2v gt 8.水平方向加速度:a x =0;竖直方向加速度:a y =g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 (y )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α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 是解题关键; (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返回目录) 4)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 =s /t =2πr /T2.角速度ω=Φ/t =2π/T =2πf3.向心加速度a =r v 2=2ωr =2)2(Tπr4.向心力F 心=m r v 2=m 2ωr =mr 2)2(Tπ=mωv =F 合5.周期与频率:T =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 =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 ):米(m);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 ):赫(Hz );周期(T ):秒(s );转速(n ):r/s ;半径(r ):米(m );线速度(v ):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 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返回目录) 5)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32RT =K (=GM 24π){R :轨道半径,T :周期,K :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 =G221rm m (G =6.67×10-11N•m 2/kg 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两条线索⑴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 引=F 向4.两组公式 G221r m m = m r v 2=m 2ωr =mr 2)2(Tπ=mωvmg r = m r v 2=m 2ωr =mr 2)2(Tπ{g r 为轨道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5.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2R Mm=mg ;g =2R GM {R :天体半径(m),M :天体质量(kg )}6.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 =r GM ;ω=3rGM;T =GM r 324π{M :中心天体质量}7.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 1=地地R GM =地gR =7.9km/s ;v 2=11.2km/s ;v 3=16.7km/s8.地球同步卫星2)(h R Mm G+= m (R +h )2)2(T π{h ≈36000km ,h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 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 向=F 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当卫星沿天体表面绕天体运行时,天体密度ρ=23GTπ(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
----------------------------------------------------------(返回目录) 二、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 =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 :劲度系数(N/m),x :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 =μF 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 N :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 =G221rm m (G =6.67×10-11N•m 2/kg 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 =221rQ Q K(K =9.0×109N•m 2/C 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 =Eq (E :场强N/C ,q :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 =BIL sin θ (θ为B 与L 的夹角,当L ⊥B 时:F =BIL ,B //L 时:F =0) 9.洛仑兹力f =qVB sin θ (θ为B 与V 的夹角,当v ⊥B 时:f =qvB ,v //B 时:f =0) 注:(1)劲度系数k 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 m 略大于μF N ,一般视为f m ≈μF 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 :磁感强度(T),L :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 :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 =F 1+F 2, 反向:F =F 1-F 2 (F 1>F 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 =αcos 2212221F F F F ++(余弦定理), F 1⊥F 2时:F =2221F F + 3.合力大小范围:|F 1-F 2|≤F ≤|F 1+F 2|4.力的正交分解:F x =F cosβ,F y =F sinβ(β为合力与x 轴之间的夹角tg β=xy F F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⑵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⑶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⑷F 1与F 2的值一定时,F 1与F 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⑸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返回目录) 三、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 合=ma 或a =F 合/ma {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 、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 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 N >G ,失重:F N <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