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感觉35页PPT
合集下载
神经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神经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正常人体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c6bfd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c.png)
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丘脑上辐射
第三级N元
交叉
第二级N元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感受器
对 丘脑腹后外侧核 侧 内侧丘系
丘脑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第三级N元
交叉
第二级N元
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脑束
对 脊髓丘脑侧、前束 侧 上升1-2节段后交叉
后角固有核
丘脑
中脑
中枢突
后根
延髓
第一级N元
脊N节
周围突 感受器
脊N 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
脊髓
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脊髓内脊髓丘脑束纤维的排列顺序: 由外侧向内侧、由浅入深,依次排列 骶、腰、胸、颈部
薄束核、楔束核
楔束核
薄束、楔束 后根内侧部
脊N节
脊N 躯干四肢肌、腱、关节
楔束
后根 脊N节
脊N
本体觉感受器、皮肤感受器
中脑
薄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
延髓
薄束
脊髓
痛温觉和粗触觉 压觉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
躯干四肢痛温觉、粗略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节细胞
双极细胞中枢突
双极细胞
双极细胞周围突 视锥、杆细胞
视觉传导通路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周围突 双极细胞 双极细胞中枢突
中枢传导路ppt课件
![中枢传导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7318660740be1e650e9ad3.png)
简单 反射
大脑、中小脑枢、间脑
感 觉 传 导 路
运
动
传
脑
导
干
路
、
脊
髓
复杂 反射
感受器
效应器
躯干四肢 本精体细感触觉 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楔薄 Ⅱ束
核
肌 上肢、 、 躯干上部
腱 、
Ⅰ 脊神经节 下肢、
关 节
躯干下部 传入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
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侧丘系
中线旁 下橄榄核
感 前,外壶腹嵴
受
椭圆囊
器 后壶腹嵴,球囊
前庭反射
听区前方的 22区
眼球震颤
内侧纵束
1. 眼肌前庭反射 头眼协调反射
内侧纵束
转眼转头 2. 迷路反应
内侧纵束 网状结构,疑核 迷走神经背核
眩晕、恶心、呕吐
(晕动病)
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
发动 随意运动
组成 起止 行程 交叉
皮 质 脊 髓 侧 束 四肢肌
躯干肌
四肢近端肌
皮 质 脊 髓 束
锥体交叉 75%纤维
皮 前质 束脊
髓 躯干肌
中央前回中上2/3 中央旁小叶前部
中央前回 下1/3
皮 质 内囊膝 核 内囊后肢 束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延髓锥体
躯沿 体途 运陆 动续 和离 特开 殊锥 内体 脏束 运, 动终 8止 核于 。
大脑皮层躯运中枢
锥体束
特点
功能
• 发生古老。
• 调节肌张力。
•多次中继,联系复杂, 形成若干反馈通路。
锥体外系可分为
大脑、中小脑枢、间脑
感 觉 传 导 路
运
动
传
脑
导
干
路
、
脊
髓
复杂 反射
感受器
效应器
躯干四肢 本精体细感触觉 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楔薄 Ⅱ束
核
肌 上肢、 、 躯干上部
腱 、
Ⅰ 脊神经节 下肢、
关 节
躯干下部 传入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
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侧丘系
中线旁 下橄榄核
感 前,外壶腹嵴
受
椭圆囊
器 后壶腹嵴,球囊
前庭反射
听区前方的 22区
眼球震颤
内侧纵束
1. 眼肌前庭反射 头眼协调反射
内侧纵束
转眼转头 2. 迷路反应
内侧纵束 网状结构,疑核 迷走神经背核
眩晕、恶心、呕吐
(晕动病)
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
发动 随意运动
组成 起止 行程 交叉
皮 质 脊 髓 侧 束 四肢肌
躯干肌
四肢近端肌
皮 质 脊 髓 束
锥体交叉 75%纤维
皮 前质 束脊
髓 躯干肌
中央前回中上2/3 中央旁小叶前部
中央前回 下1/3
皮 质 内囊膝 核 内囊后肢 束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延髓锥体
躯沿 体途 运陆 动续 和离 特开 殊锥 内体 脏束 运, 动终 8止 核于 。
大脑皮层躯运中枢
锥体束
特点
功能
• 发生古老。
• 调节肌张力。
•多次中继,联系复杂, 形成若干反馈通路。
锥体外系可分为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fa541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0.png)
薄束
2.传导束与三级神经元
中央旁小
叶后部 内囊
薄束
传导第5胸髓节段以下的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
传导第4胸髓节段以上的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 第3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薄束核 楔束核
丘脑腹后外侧核
脑 干
楔束核 楔束
薄束 脊神经节
中央后回 上2/3 投射纤维
内侧丘系 薄束核
丘系交叉
视觉中枢
(产生视觉)
鼻侧光线 颞侧视网膜 视神经 视束
视辐射
4.视觉传导通路
光线
角膜
前房水
瞳孔
晶状体
பைடு நூலகம்
玻璃体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鼻侧纤维交叉 颞侧纤维不交叉
双极细胞
(第1级神经元)
视网膜
节细胞
(第2级神经元)
视束
外侧膝状体
(第3级神经元)
视辐射
视神经
视交叉
内囊后肢
距状沟两侧及枕级的大脑皮质
视觉
中央后回下部1/3
锥体交叉 ↓ 皮质脊髓侧束 ↓ 同侧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 ↓
脊神经前根
皮质脊髓前束 ↓ 双侧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 ↓
脊神经前根
脊髓
3.躯干和四肢深感觉传导路经
躯干、四肢 肌肉和皮肤
感受器
周围突 脊神经节 中枢突
(第1级神经元)
薄束 楔束
薄束核 丘系交叉
楔束核 ×
(第2级神经元)
丘脑腹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
内侧丘系 经 脑干各部 投射纤维 经 内囊后肢
楔束核
中央后回上2/3 中央旁小叶后部
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
中枢神经通路-PPT课件
![中枢神经通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dce7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6.png)
病变f 同侧痉挛来自性偏瘫,上颈髓 出现四肢瘫
胸髓病变g 同侧 下肢痉挛性偏瘫
双侧病损出现截
瘫
大脑中动脉
谢谢大家
脊髓丘脑前束 冲动起源于皮肤感受器,传至假单 极脊神经节细胞,经后根传导至脊髓。先上升215节段,侧枝下降1-2个节段后在不同平面后角灰 质内与细胞(二级神经元交换)发生突触连接, 发出脊髓丘脑前束,在前联合交叉到对侧于前外 侧索内上行,止于丘脑,在丘脑交换三级神经元, 到达中央后回。
脊髓丘脑前束病变 由于形成脊髓丘脑前束的一级 神经元的纤维在同侧后索内上升较长距离。中途 发出侧枝至交叉的二级神经元,所以腰部和胸部 的脊髓丘脑前束损伤时,不会引起明显的触觉丧 失。如果损伤在颈部,只引起对侧下肢轻度感觉 减退。
形成皮质核束的纤维在中脑 平面从椎体束上分出,稍向 背侧走行,部分交叉,部分 不交叉后,到达颅神经大运脑动前动脉 核。
皮质中脑束引起眼球同向运 动
大脑后动脉
其他传导束
皮质与小脑之间的纤维传导束 小脑通过传 出冲动调整运动过程
大脑皮质分别走行至基底节、黑质、红核、 脑干内网状结构及其他神经核团(如中脑顶 盖),进行神经元转换,以顶盖脊髓束、网 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等传导至前角运动细 胞。
上行传导束
➢传入性冲动自 周围传入脊髓后, 在中枢神经系统 进一步走行,并 进行神经元交换, 形成三级神经元。
脊髓小脑前束和后束
部分来自身体深部组织(肌肉、肌腱、关节)的传入性冲动 通过脊髓小脑束到达小脑这个平衡器官。
脊髓小脑后束 Ia纤维部分侧枝终止于C8-L2节段后角基底 区内,进行二级神经元交换,发出后束,在同侧脊髓侧索的 后部上行,经小脑下脚到达小脑蚓部。
脊髓内传导示意图
后索损伤综合征
胸髓病变g 同侧 下肢痉挛性偏瘫
双侧病损出现截
瘫
大脑中动脉
谢谢大家
脊髓丘脑前束 冲动起源于皮肤感受器,传至假单 极脊神经节细胞,经后根传导至脊髓。先上升215节段,侧枝下降1-2个节段后在不同平面后角灰 质内与细胞(二级神经元交换)发生突触连接, 发出脊髓丘脑前束,在前联合交叉到对侧于前外 侧索内上行,止于丘脑,在丘脑交换三级神经元, 到达中央后回。
脊髓丘脑前束病变 由于形成脊髓丘脑前束的一级 神经元的纤维在同侧后索内上升较长距离。中途 发出侧枝至交叉的二级神经元,所以腰部和胸部 的脊髓丘脑前束损伤时,不会引起明显的触觉丧 失。如果损伤在颈部,只引起对侧下肢轻度感觉 减退。
形成皮质核束的纤维在中脑 平面从椎体束上分出,稍向 背侧走行,部分交叉,部分 不交叉后,到达颅神经大运脑动前动脉 核。
皮质中脑束引起眼球同向运 动
大脑后动脉
其他传导束
皮质与小脑之间的纤维传导束 小脑通过传 出冲动调整运动过程
大脑皮质分别走行至基底节、黑质、红核、 脑干内网状结构及其他神经核团(如中脑顶 盖),进行神经元转换,以顶盖脊髓束、网 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等传导至前角运动细 胞。
上行传导束
➢传入性冲动自 周围传入脊髓后, 在中枢神经系统 进一步走行,并 进行神经元交换, 形成三级神经元。
脊髓小脑前束和后束
部分来自身体深部组织(肌肉、肌腱、关节)的传入性冲动 通过脊髓小脑束到达小脑这个平衡器官。
脊髓小脑后束 Ia纤维部分侧枝终止于C8-L2节段后角基底 区内,进行二级神经元交换,发出后束,在同侧脊髓侧索的 后部上行,经小脑下脚到达小脑蚓部。
脊髓内传导示意图
后索损伤综合征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培训课件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7c12e95727a5e9846a6103.png)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
16
视觉传导通路
• 由三级神经元 组成
• 一级神经元是 双极细胞二级 神经元是节细 胞三级神经元 为外侧膝状体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
17
运动传导通路
• 大脑皮质对运动 的调节是通过椎
体系与椎体外系 实现的
• 椎体系是支配骨 骼肌的随意运动
• 椎体外系主要调
节肌张力、协调
各肌群的运动、
• 第一级神经 元
• 脊神经节细 胞
• 胞体在脊神 经节内
• T4以上楔束
• T5以下薄束
• 在延髓终止
与薄束核与
楔束核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
4
深感觉传 导通路
• 二级神经元
• 由薄束核与楔 束核发出纤维
走向腹侧并相
互交叉形成内 侧丘系
• 在延髓中线中 线两侧上行
• 在脑桥穿斜方 体
• 在中脑走红核 背外侧
• 神经纤维经内囊膝部 下降
• 下降过程中发出纤维 到达双侧脑干躯体运 动神经核
• 但面神经下核与舌下 神经核是仅由对侧支 配
• 核上瘫、核下瘫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
20
皮质脊髓束
• 上运动神经元主 要位于中央前回 上2/3和中央旁小 叶前半
• 轴突组成皮质脊 髓束经内囊后肢、 大脑脚底中3/5、 脑桥基底部、至 延髓的椎体交叉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
26
• 例如不能感知 肢体的空间位 置、靠视觉行 走、两点定位 丧失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
7
浅感觉传 导通路
• 痛觉、温度 觉和粗触觉 传导通路
• 亦称浅感觉
• 由三级神经 元组成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
8
浅感觉传 导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传导路 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传导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ab81a5964bcf84b8d57ba6.png)
PPT课件
27
锥体系
锥体束 上神经元
效
应
下神经元
器
瘫痪 痉挛性瘫痪(硬瘫)
损 肌张力
的锥
伤
症 腱反射
亢进
抑体 制束 性对
状 病理反射 阳性 ( + ) 鉴
影下 响神 消经 失元
别 肌萎缩 无 (短期内不出现)
迟缓性瘫痪(软瘫)
消失
阴性 ( – )
反射弧 中断
出现 (下神经元不断发放冲动
保证肌肉的营养代谢)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内侧丘系交叉 楔束、薄束
外 后索 内
T4~5
薄束
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损伤: 感觉性共济失调 6
(1)躯干和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 路
PPT课件
7
躯干四肢 痛温粗触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损伤症状
上升 1—2节段
Ⅱ 后角 ⅠⅣ~Ⅶ层
Ⅰ 脊神经节
痛温 粗触
皮肤 传入神经
周围突
后根
中枢突
顶盖前区
双侧
动眼神经 副交感核
Ⅲ
睫状N节
瞳孔括约肌 收缩
Ⅲ
动眼神经 副交感核
顶盖前区
PPT课件
15
对光反射通路
直接对光反射 间接
Ⅲ
动眼神经 副交感核
顶盖前区
PPT课件
16
对光反射通路
一侧视神经损 伤:患侧直接 对光反射消失, 间接对光反射 存在。
Ⅲ
动眼神经
副交感核
顶盖前区
一侧动眼神 经损伤:患 侧直接和间 接对光反射 消失。
PPT课件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