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案例分析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
审计失败和法律责任的防范
• 完善审计制度 • 加强审计监督 • 强化审计人员法律意识 • 严格划分相关责任,严厉打击
违反法律的行为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
2001年银广夏利润造假案
֍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 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 蓝筹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 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 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 不可能的产品"。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解体
֍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 润77 156.70万元 ֍2001年 1-6月虚增 894万元,实际亏 损2 557.10万元。 ֍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 案,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解体。财 政部亦于9月宣布,拟吊销签字注册会 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 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 同时,将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 人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
• 独立审计准则没有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致使签字注册会计师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却没 有发现银广夏管理层的舞弊行为。
•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疏于执行已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在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两 方面均存在重大过失。
• 中介机构所指派的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执业准则,未尽高度注意义务或者忠实义务 的,给委托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退还委托人交纳的委托费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
银广夏案件分析
现今的审计
审计理论上一直在强调审计的责仸是对财务报告的公 允性表达审计意见,审计幵丌是对被审计客户的会计资料 的真实性作完全的保证,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是会计的责 仸。在涉及到诉讼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在为自己的法律责 仸抗辩中坚持认为,即使发表了丌恰当的审计意见,只要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保持了应有的谨慎,幵丏幵未违 反审计准则的觃定,那么注册会计师就丌需要承 担法律责仸。
• 审计责仸是无法回避的,况丏作为一项为社会公众服 务的职业,注册会计师过分地缩小这类服务的责仸,就意 味着他放弃了他所能胜仸和能提供服务领域的权利。对亍 整个的职业团体,实际上就是审计行业拒绝为经济社会提 供有效的服务,这种态度是必将影响审计的职业声誉。也 会造成社会公众对这一行业失去尊重不信仸,严重时.甚 至会产生新的服务形式而取代现代审计在社会结构中的位 置。
谢谢大家
审阅法: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过分依赖被审计
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
局限性:受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水平的制约, 易受主观意志左右
函证法局限性
由亍丌是对所有明细账户 都要函证,某些具有错误 余额的账户或许丌曾列作 函证项目 函证虽然可以发 现丌实的账户, 但如果账户原本 遗漏,自然也就 丌可能被列作 函证项目; 应收账款的证实 幵非意味着这些 债务人的欠款就 能按期全部收回
3
4
天津广夏审计项目负责人由非注册会计师担仸,审计人员普 遍缺乏外贸业务知识,丌具备与业胜仸能力,严重违反《独 立审计基本准则》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 划》的相关要求。
5
对亍丌符合国家税法觃定的异常增值税及所得税政策抦露情 况,审计人员没有予以应有关注;在收集了真假两种海关报 关单后未予以必要关注 。
审计人员是社会的“ 经济警察” ,而审计人员却没有发挥 “ 经济警察”的积极作用
银广夏事件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银广夏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的一起重大财务造假案,发生于1999年至2001年间。
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等手段,虚报利润,误导投资者,最终导致公司股票价格暴跌,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
银广夏事件不仅揭示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漏洞,也暴露了公司治理的严重缺陷。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银广夏事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法律责任的承担。
二、银广夏事件的基本情况1. 事件背景银广夏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为酒类生产和销售。
1999年至2001年,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等手段,虚报利润,误导投资者。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调查组进驻银广夏,发现其财务造假行为,随即公布该事件。
2. 事件过程(1)虚报利润: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等手段,虚报利润。
在1999年至2001年期间,银广夏公司虚报利润高达10.59亿元。
(2)误导投资者:银广夏公司通过虚假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
在虚报利润的过程中,银广夏公司股价持续上涨,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买入。
(3)事件曝光: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调查组进驻银广夏,发现其财务造假行为。
随后,银广夏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
三、银广夏事件的法律分析1. 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1)公司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公司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财务会计报告。
银广夏公司虚报利润,违反了该条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法规定,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银广夏事件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明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却未予以制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1)证券公司责任: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资信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违反本法规定,从事证券欺诈活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0万元的,处以3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
银广夏案例分析分析
谢谢大家
2、公司背景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 股票代码000557 发展历史: 1992年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 1994年1月28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 成立; 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开始时的主要业务为软磁盘生产,然后便逐渐进入了 全面多元化投资阶段
三、总结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方面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方面
审计证据方面
深圳中天 勤会计师 事务所的 重大过失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方面
2、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方面
中天勤在审计中严重失职并非偶然。事务所内部管理混 乱,审计态度随意,审计人员对审计目的、目标、范围以及 需重点关注的事项多数表述不清,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而且执行不力。在对银广夏的审计中,他们未履行基本的三 级审核制度,审阅与签发均有一人包办,审核工作实际上流 于形式。 而且事务所的名称合并后,并没有进行业务管理的实质 性合并。原来两家事务所目前仍是采用独立运作方式,在内 部管理、质量控制程序及财务等方面尚未统一,各自的业务 也不搭界,代表对外业务风险由中天勤统一承担,而内部业 务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控制机制。为了追求规模的全国第 一,严重忽视了会计师事务所最重要的业务风险管理。
269 227.78 159 721.06 55 440.19 46 191.20 10 471.52 92 363.32 6 671.89 96 596.83 44 517.69 110 295.86 21 469.86 7 595.49 2.180 0 2.020 0 40.967 52.415 0.424 9
弥天大谎一中国安然事件 银广夏审计案例
银广夏案例
银广夏案例银广夏失败案例分析一、基本情况银广夏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主要由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合并改组、并吸收其他6家发起人,通过向社会公众和内部职工募集新股设立而成。
1987年4月,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经深府外复(1987)63号文批复成立,由深圳市汇文企业总公司、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登宝山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注册资本为141万美元,三家分别出资13.43%、61.57%、25%,主营录像带的生产和销售,1988年10月在深圳开业。
后深圳市汇文总公司被公告撤销,撤销前已将其持有股权的3.84%经公证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所余9.59%的股权交深圳思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继承和管理,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股权中的10%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
1989年7月,经深府外复(1989)435号文批复,深圳广夏文化有限公司(最后更名为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与宁夏电子计算机开发公司、香港登宝山磁制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70万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65%、10%、25%,经营范围为生产和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mdf)和提供技术服务。
1992年9月,经宁科(计)字(1992)225号文批准,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和香港中昌国际有限公司在银川合资经营“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30%、45%、25%,主要生产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1993年4月正式投产。
1993年5月26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广夏)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字(1993)67号文批准筹建,1993年6月14日在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宁工商企字第003号《筹建许可证》,1993年8月28日和11月20日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1993)19号、98号文及1993年11月15日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外经贸资二函字第736号文同意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在宁夏银川市登记注册。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是指中国上海市银行广商银行和兴业夏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于2016年因非法经营集资诈骗被中国监管部门立案查处的事件。
该事件涉及的金额庞大,影响深远,对中国金融行业产生了重要的警示和反思作用。
首先,银广夏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监管的不足。
在该事件中,相关银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进行高风险投资,而监管部门并未及时发现和查处这一问题。
这说明监管部门在监管能力和手段上存在不足,对银行业的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银广夏事件凸显了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核心职能是风险管理,然而在该事件中,相关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明显不足,对高风险业务的把控能力较弱。
此外,银行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也有待加强,以提高对非法活动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再次,银广夏事件揭示了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的道德风险。
有些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放松了对风险的识别和把控,为非法集资提供了便利。
这种道德风险的存在对金融行业的信誉和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引起相关银行的高度重视。
最后,银广夏事件给投资者和公众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投资者对于银行业作为资金存储和管理机构的信任受到了严重破坏,一些投资者甚至面临着丧失大量资金的风险。
此外,由于事件的规模较大,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信心产生了不利影响,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综上所述,银广夏事件是一起具有重大警示意义的金融犯罪案件。
它揭示了中国金融监管不足、银行风险管理不到位、道德风险存在等问题,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一定冲击。
相关部门和银行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监管措施和内部管理,提高金融业务的风险防控能力,为投资者和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环境。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是中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起金融丑闻案件,该事件的发生对金融
市场和投资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银广夏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银广夏事件的起因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据报道,公司
高管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行为,包括虚假宣传、财务造假等。
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金融市场的规范和法律法规,导致了公司的经营困境和投资者的巨大损失。
其次,银广夏事件对金融市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投资者对金融
市场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造成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和市场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银广夏事件也对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和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和规范,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再者,银广夏事件也给公司高管和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公司高管和从业人员
应当严格遵守金融市场的规范和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避免出现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公司的声誉和投资者的利益。
最后,银广夏事件的发生也提醒了投资者要保持理性和谨慎。
投资者在选择投
资标的时,应当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风险评估,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银广夏事件是一起典型的金融丑闻案件,其发生对金融市场、公司
高管、从业人员和投资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当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对银广夏事件的深入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金融市场的关注,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
《银广夏案例分析》课件
探讨案例对银行和金融业监管的启示和改进方向。
未来的预测和对策建议
提出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案件的预测,并给出针风险
防范意识
强调高风险行业对风险 防范意识的重要性,特 别是银行等金融业。
2 内部监督机制的重
要性
指出内部监督机制对防 范违规操作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3 背景调查和风险评
估的必要性
讨论进行背景调查和风 险评估的重要性,以降 低违规操作的风险。
结论
银广夏案例的启示意义
总结银广夏案例带来的启示和教训。
《银广夏案例分析》PPT课件
银广夏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 银广夏(Bank of China, Guangxi Branch)是中国广西地区的一家银行。本案例将分析银广夏的违规 操作及其影响。 - 案件起因和背景:银广夏涉嫌违规操作,导致负面影响。
案件经过
核心人物介绍
介绍参与案件的核心人物,包括银行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违规操作及金额
详细说明案件中涉及的具体违规操作和涉及的金额。
监督和调查
讨论相关部门对案件的监督和调查情况,包括警方、银监会等。
案件影响
1 银行声誉受损
解释银广夏案件对银行 声誉的负面影响。
2 监管加强
探讨案件对相关领域监 管的影响,如银行业监 管的加强。
3 社会舆论影响
分析案件对社会舆论对 银行业的冲击及影响。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pptx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老
牌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它由过去的蛇口中华会计 师事务所(后改名为天勤所)和深圳中华会计师 事务所(后改名为中天所)合并而成。总部设在 深圳,在北京、大连、成都、合肥、漳州等地设 有分所。中天所前身是属于电子工业部的深圳中 华会计师事务所,而天勤所的前身是交通部的蛇 口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两所均成立在20世纪80年 代中,有过辉煌的历史。知情者说,当时整个蛇 口地区的上市公司全部是天勤的客户,2001 年,中天勤达到了繁盛的“顶峰”,拥有320 名员工、近百名注册会计师、超过60家上市公 司客户,年均业务收入超过6000万元,在深 圳排名第一,全国位列五强。
第10页/共31页
《财经》杂志记者质疑:银广夏撒下迷天大 谎的会计报表,连非财务审计专业人士都能从中 找出那么多破绽,难道中天勤派出的审计专才经 过实地检查、抽样、监盘、观察、查询、函证、 核数、分析和专业判断以后,真的就一点疑问都 没有?最后堂而皇之地向股民、社会、国家宣布 银广夏会计报表“无保留”般地公允?
第20页/共31页
在银广夏审计案例中,银广夏公司在上市之 初是以生产软磁盘为主业的企业,后通过兼并收 购等一系列资本运作,由单一产业公司发展为拥 有2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业实业 公司。从牙膏、水泥、海洋物产、白酒、牛黄、 活性炭、文化产业、房地产到葡萄酒和麻黄草, 但盈利水平始终貌不惊人。“银广夏”公司“咸 鱼翻身”的奇迹,是该公司1999年从国外进口一 套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对于“银广夏”公 司生产经营的上述重大变化,作为主审会计师有 必要从各种渠道详细了解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 备相关背景知识及从事同类产业相关企业的情况。 如果主审注册会计师做到这一点,“银广夏”公 司也不至于胆大妄为地造假到如此地步。
证券法律经典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银广夏(000557.SZ)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天津市,主要从事饮料、制药、房地产业务。
2000年,银广夏涉嫌虚假陈述,被证监会查处,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因虚假陈述被查处的大型上市公司。
以下是银广夏虚假陈述案的详细情况。
二、案件经过1. 虚假陈述事实2001年,银广夏被查实存在以下虚假陈述事实:(1)虚构利润。
银广夏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手段,虚增了2000年至2001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
(2)隐瞒关联交易。
银广夏与其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之间进行了大量的关联交易,但未按规定披露。
(3)隐瞒债务。
银广夏在财务报表中隐瞒了大量债务,导致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2. 案件调查2001年,证监会接到举报,开始对银广夏进行调查。
经过调查,证监会对银广夏及相关责任人作出了以下处罚:(1)对银广夏及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2)对银广夏及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
3. 案件影响银广夏虚假陈述案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提高了市场透明度。
银广夏虚假陈述案暴露了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促使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2)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案件查处后,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投资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信心。
(3)推动了证券法律法规的完善。
银广夏虚假陈述案促使我国证券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提高了违法成本,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
三、案例分析1. 虚假陈述的认定银广夏虚假陈述案中,证监会对虚假陈述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虚构事实。
银广夏虚构了销售合同、虚开增值税发票等事实,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失真。
(2)隐瞒事实。
银广夏未按规定披露与实际控制人关联方的关联交易,以及隐瞒了大量债务。
(3)误导投资者。
银广夏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产生误解,进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银广夏案例分析
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现在应该更强调会计信 息的可靠性。
谢谢您 聆听
主要原因
1、编制银广夏合并报表时,未抵销与子公司之间的关 联交易,也未按股权协议的比例合并子公司,从而虚增 巨额资产和利润。这违反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5 号——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2、注册会计师未能有效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如对 于无法执行函证程序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在运用替代 程序时,未取得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证据, 仅根据公司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应收账款。这违反了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 3、注册会计师未能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如对于银 广夏在200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用电 的电费费用却降低的情况竟没有发现或报告。这违反了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
4、天津广夏审计项目负责人由非注册会计师担任,审 计人员普遍缺乏外贸业务知识,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这严重违反了《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准则” 第五条,即担任独立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 门学识与经验,经过适当专业训练,并有足够的分析、 判断能力。同时违反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 审计计划》。
2019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 深圳中天勤这家审计最多上市公司财务报 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已经解体。财政 部亦于9月初宣布,拟吊销签字注册会计 师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 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 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 证,同时,将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 责人的责任。
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
五、案例反思
• 1、有三类责任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 银广夏事件的当事人,首先是直接当事人和知情 人,都应承担责任,包括法律责任;(2)对银广 夏的财务报告给予审计的中介机构及相关的责任 人员,因为他们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为上市 公司制造发布虚假信息提供了方便,没有把好第 一道关。光靠证监会来维护市场秩序是绝对不够 的;(3)与银广夏相勾结的大投资者、庄家。他 们两三年来一直在操纵这家公司,使其很快成为 上市公司10强企业,造谣惑众。
• 专家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 “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 品”。
• 以天津广夏(银广夏主要控股子公司)萃取设备 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 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 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 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七大疑点
利润率高达 46%(2000年)
年报无出口退税的项目
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 大,库房、工艺 不许外人察看
水电费低
德国诚信公司 原是一家小型贸易公司
2000年销售收人与应收款项 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
1998年及之前的财 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
1998年
造假与违规情况 (上)
虚增1 776.10万元,由于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 年及之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利润真实性无法确定
每股收益 净资产收益率
(元)
(%)
一0.039
—3.77
0.827 0.510 0.405 0.225
34.56 13.56 15.35 10.10
0.323 0.224 0.295 0.270
会计案例分析银广夏
银广夏传奇带来的荣誉地位
1. 被中证•亚商评选为“第二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第38位 2. 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00年中国大陆一百大上市企业排行榜”第8名 3. 《新财富》隆重推出29家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蓝筹股,银广夏排名第6
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银广夏视察,对该公司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
The end, thank you!
事件回顾
银广夏传奇
业绩转折,传奇开始
银广夏在天津的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订购了一套由德国伍德公司生产的500 立升×3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
1998年接到来自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第一张订单; 1999年银广夏利润总额1.58亿元(其中76%即来自于天津广夏),每股盈利 0.51元,并实行首次10转赠10的分红方案。
业绩暴涨,传奇巅峰 鉴于前景向好,银广夏计划从德国进口升级为两条1500立升×3和一条3500
立升×3的生产线,生产能将达到天津广夏现有生产能力的13倍之多; 2000年年报显示,银广夏在股本扩大一倍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超过
60%,达到每股0.827元; 2001年3月,银广夏公告,德国诚信公司已经和银广夏签下了连续三年、每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家上市公司 现主营业务:生态农业产业化、天然物 产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等 原主营业务:牙膏、水泥、海洋物产、 白酒、牛黄、活性炭、文化产业、房地 产,葡萄酒和麻黄草等
银广夏夏背景
公司成立
1993年11月,由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 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合并改组并吸收其他6家发起人共同发起成立广夏 (银川)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涉案人员处罚判决
人民 法院
2003年9月16日,宁夏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银广夏刑事案做出一审判决, 原天津广夏董事长兼财务总监董博因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 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同时,法院以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分别判处原 银川广夏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李有强、原银川广夏董事兼财务总监兼总会计 师丁功名、原天津广夏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阎金岱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 处罚金3万元至8万元;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深圳中天 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加荣、徐林文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二年零三个 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银广夏案例分析》课件
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发票等方式,虚构财务报表,虚增利润和资产。此外,还通过 虚假披露信息、隐瞒关联方交易等方式欺骗投资者。
案例反思
01
银广夏造假的原因
银广夏造假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
不健全、管理层道德观念淡薄、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等。
02 03
对投资者的启示
投资者应该提高警惕,认真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模式,避免盲目 跟风和过度投机。同时,应该加强对证券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增强风险 意识。
法律制裁
涉案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公 司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和制裁
。
03
CATALOGUE
银广夏事件原因分析
内部原因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
银广夏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 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失衡,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无法 有效制约大股东行为。
内部控制失效
银广夏在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内部 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导致公司管理层和员工违规 操作、虚构财务报表等问题频发。
管理层道德风险
银广夏公司部分高管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报利润、操纵 股价等手段谋取个人利益,严重损害了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
外部原因
监管缺失
相关监管部门对银广夏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导致问题持续发酵。
市场环境不完善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市场环境尚不成熟,法律法规和信息披露 制度存在缺陷,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银广夏案例分析 》ppt课件
目 录
• 银广夏公司简介 • 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 • 银广夏事件原因分析 • 银广夏事件教训与启示 • 案例总结
01
银广夏案例分析资料报告
银广夏案例分析摘要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
本案例首先对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及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便使用者对案例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之后又分析了造假的原因,案件的处理结果,对主要人物的处罚规定,进而暴漏出中国财务舞弊监管力量的薄弱。
并针对注册会计师,社会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关键词】银广夏;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可以用“造假成风”形容。
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一直不断,自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此起彼浮,“诚信危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国家会计学院的调查显示,只有 2.51%的总会计师认为中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可信的。
舞弊事件的发生对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审计中对舞弊就需要愈加关注,而从理论上探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更是至关重要。
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
1994年,银广夏上市,在市场上各种神话和辉煌。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定:广夏()实业股份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忆多元,虚增利润7.7忆多元,而广夏在造假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专家意见认为,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负责银广夏审计业务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最终,参与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
二、银广夏公司的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广夏()实业股份(股票代码000557)注册地址:回族自治区市,公司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夏()磁技术,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人的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 400万股发起人股,于1993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发行职工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 700万股,总量3 000万的普通股,发行价3.98元。
中国公司治理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根据银广夏公告,天津广夏在1999年度、2000年 度向德国诚信公司出口萃取产品达5610万马克 (约2.2亿元人民币)、1.8亿马克(约7.2亿元人民币)。 天津广夏因此在1999年创造的利润占银广夏的 75%以上,2000年更几乎囊括了银广夏的全部利 润。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经查实: 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交易对象、伪造销售合同、 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 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 入,虚构巨额利润达7.45亿元,其中: 1999年虚构1.78亿元,2000年虚构5.67亿元。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从1999年开始,先后接待党和国家领导13位、省 部军级领导200多人次,外国总统1位,外国使节 及其他外宾20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 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来宾数千人。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公司防沙治沙、促进科技体制 改革、带动农民致富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银广厦公司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农 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列为21家重点扶持企 业之一,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银广夏A被称作第一家来自宁夏的上市公司,但 实际上,这家公司最早起源于深圳。 银广夏当时上市时的主要业务为生产经营3.5英 寸电脑软磁盘及其配件,该业务为原深圳广夏微 型软盘有限公司与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承 担。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关于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
首先,会计人员没有坚守客观公 正的原则。在银广夏事件中,公 司管理层为了追求更高的业绩和 利润,采取了虚构资产和利润的 手段。而会计人员没有对这些行 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反而 参与其中,助长了造假阴谋的实 施。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会计行 业的公信力,也给投资者和其他 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其次 责的 司通 银行 这些 需要 养和 于会 义务 期存 关者
2001年,银广夏与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签订了一份总价值约为50亿元人民币 货合同。为了实施这个合同,银广夏声称已向德国诚信贸易公司预付了巨 为借口在财务报告中虚增了大量资产和利润。然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预 支付给德国诚信贸易公司,而是被用来虚增公司的资产和利润。通过这种
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
这个财务造假 阴谋持续了数 年,直到2003 年底才被揭露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分析
最后,会计人员缺乏必要 的职业操守
他们参与了造假阴谋的实 施或者故意隐瞒了真实情 况,给投资者和其他利益
12
+
34
在银广夏事件中,一 人员为了迎合公司管 需求或者为了个人私
弃了职业操守和道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 业的声誉和公信力, 大投资者和其他利益
结论与启
结论与启示
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案例,它不仅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调查过程中 ,发现了许多
例如,银广夏 通过伪造购销 合同、出口发
此外,公司还 通过虚报员工
会计人员违反 道德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分析
在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中,会计 人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 们是公司财务报告的主要编制者 和审核者,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 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在银广夏 事件中,会计人员严重违反了职 业道德,成为了整个造假阴谋的 一部分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
(6)税收异常。银广夏公司2000年度合并报表实现4.23 亿元的利润总额,应缴所得税为739万元,综合所得税率仅 为1.75%。另外,公司披露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但从2000年年报中可以知道,公司2000年度的增值税只交 5万元,而工业企业性销售收入2000年度为8.27亿元,毛 利为5.43亿元,从毛利率判断,公司产品增值比率较大, 故应交增值税额也应该较大,若以毛利5.43亿元估算,公 司应当计交的增值税至少为9 000万元。如此巨大的差异没 有合理的解释。
2001年8月7日,《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以 下简称《陷阱》)一文披露,银广夏利润赖以实现,以及其神 话得以延续的秘密武器在于萃取技术和利用该技术进行的生产 销售活动,而所谓的萃取技术和萃取产品是“不可能的产量、 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陷阱》发表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2001年8月8日,三 大证券报同时刊登《证监会正式立案稽查银广夏公司事件》。 文中称:“就银广夏公司涉嫌造假的事件,中国证监会已于8 月3日针对此事正式立案稽查,并于8月5日派稽查组抵达银 川。”据调查,发现以下事实:
据1999年的年报披露,银广夏当年实现利润总额1.58亿 元,其中76%来自天津广夏。每股盈利0.51元,并实行公司历 史上首次10转赠10的分红方案。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 月19日不到半年间,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涨至35.83元,于 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 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2. 重形式而轻实质地执行函证、存货监盘等公认审计程 序
对于银广夏公司年报审计,注册会计师也执行了函证程 序,但出现以下问题: (1)1999年度,在对银广夏公司应收德国诚信公司账 款(德国诚信贸易公司应收账款占公司全部应收账款的 50%)进行函证时,对于收到由客户提交的、来自德国 捷高公司北京办事处的回函传真件,而且回函的单位名 称不一致,显属“有迹象显示不可靠的函证”,没有实 施进一步的追加审计程序或替代测试,即对该项应收账 款予以确认。 (2)注册会计师未能严格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在对 天津广夏的审计过程中,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 而并未要求公司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注册会计师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银广夏近几年主要财务指标和资产负债
每股收益 (元) 净资产收益 率 (%) —3.77 34.56 13.56 15.35 主营收入 (万元) 主营利润 (万元) 净利润 (万元)
2001中期 2000年度 1999年度 1998年度
一0.039 0.827 0.510 0.405
7 251 90 899 52 604 60 938
15
三、不可能的产品
银广夏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 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据专家介绍,二氧 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有一个重大局限,就是只有脂溶 性物质才能从中提取,而且往往需要与其他技术相结 合才能生产精度较高的产品。此外,银广夏称,2000 年公司对德国出口了50吨以上的卵磷脂,这至少需要 上千吨原料。但知情人透露,蛋黄卵磷脂的原料蛋黄 粉在国内只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在沈阳和西安,可 事实上两地加起来卖给银广夏的蛋黄粉亦不过30吨。
21
1999年的财务造假从购入原材料开始。董
博虚构了北京瑞杰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 京通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东风实用技术 研究所等单位,让这几家单位作为天津广 夏的原材料提供方,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 材料蛋黄粉。姜、桂皮、产品包装桶等物 ,并到黑市上购买了发票、汇款单、银行 进账单等票据,从而伪造了这几家单位的 销售发票和天津广夏发往这几家单位的银 行汇款单。
23
最后,董博虚构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收
入23 898.60万元。该虚假的年度财务报 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 入银广夏公司年报,银广夏公司向社会发 布的虚假净利润高达12 778.66万元
24
2000年接着造假
2000年,财务造假行动继续进行,只是此次已不再需要虚构原材料供 货方。依旧是接受了丁功民的指示,董博伪造了虚假出口销售合同、 银行汇款单、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 进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夏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结果, 2000年天津广夏共虚造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 400万元,虚假年度财务 报表由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签 署无保留意见后,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 764.6431万元。
8
1999年-2000年,银广夏股价与“业绩”飙涨
从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不到半年间,银
广夏从13.97元涨至35.83元,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 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 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2001年3月, 银广夏公布了2000年年报,在股本扩大一倍的情况下 ,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盈利 能力之强,令人咋舌,而其利润绝大部分来自天津广 夏:银广夏全年主营业务收入9.1亿元,净利润4.18亿 元。
2
公司的经营范围为高新 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 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
销售;动植物养殖、种植、加
工、销售;食品、日用化工产
品、酒的开发、生产、销售;
房地产开发等。目前公司的主导 产业为酿酒葡萄种植、加工、葡 萄酒销售。
3
银广夏事件简介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 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1994年6月上市 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 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1999年12月 30日银广夏股价忽然启动,1年后猛涨6倍,成 2000年最热股票。然而,基于所谓利润增长的 股价暴涨,引起诸多媒体的质疑。早在2001年3 月,媒体已开始质疑,《证券市场周刊》和 《财经时报》先后登出联办分析师蒲少平的长 文,对其高速增长及丰厚利润提出9点质疑。
14
二、不可能的价格
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在 2001年3月银广夏股东大会前召开的二氧化碳超临界 萃取研讨会上,李有强曾详述了天津广夏产品情况, 而根据其所述这些条件,可以大略算出每公斤姜精油 和含油树脂的原料成本加起来只有350元,可是“卖 给德国人”,就可以卖到3440至4400元。银广夏提供 的售价,与国际市场的伦敦价格,与众多国内厂家、 行业专家提供的参考价有着巨大的差距。 一位被告知 银广夏萃取产品售价的专家笑称:如此昂贵的姜精油 ,简直可以与黄金媲美。
1998年,银广夏“业绩转折点”
7
1999年,天津广夏“独撑大局”
1999年,银广夏利润总额1.58亿元,其中76%即来自
于天津广夏(据张吉生一次内部讲话)。随后,银广 夏公告,将再从德国进口两条800立升萃取生产线, 后又将计划升级为两条1500立升×3和一条3500立升 ×3的生产线。计划中的生产能力是天津广夏现有生 产能力的13倍之多!一时间,市场为其展现的暴利前 景而沸腾。
9
2001年,银广夏“传奇”达到顶峰
2001年3月,银广夏再度公告,德国诚信公司已经和
银广夏签下了连续三年、每年20亿元人民币的总协议 。以此推算,2001年银广夏的每股收益将达到2至3元 ,这将使银广夏成为“两市业绩最好市盈率却最低的 股票”。银广夏传奇达到了顶峰。2001年6月18日: 银广夏宣布,一条1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生产线已在安徽省芜湖市建成。
13
财经质疑银广夏业绩
一、不可能的产量
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 作,也生产不出其所宣称的数量。 即使只按照银广夏 2000年1月19日所公告的合同金额,1.1亿马克所包括 的产品至少应有卵磷脂100吨、姜精油等160吨。天津 广夏称于1999年出口的价值5610万马克货物中,就已 包括卵磷脂50吨,姜精油等80吨。但根据国内专家对 这一技术的了解,一套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临界 设备实际全年产量绝对超不过20吨至30吨--就算设备 24小时连续运作。
32 432
42 951 22 556 10 635 4 123
5 086
4 573 1 924 957 1 011
4 663.60
4 722.65 2 747.30 2 181.30
11
近几年资产负债表
\\\年度 名称\\\ 总资产(万元) 流动资产(万元) 应收账款(万元) 存货净额(万元) 长期投资(万元) 固定资产(万元) 无形资产(万元) 流动负债(万元) 长期负债(万元) 股东权益(万元) 资本公积金(万元 ) 盈余公积金(万元 ) 每股净资产(元) 调整每股净资(元 ) 股东权益比率(% ) 资产负债率(%) 每股公积金(元) 2001年中期 220 960.88 118 023.37 53 510.58 42 183.10 16 485.13 79 866.24 6 586.14 115 132.92 48 990.60 51 846.90 21 469.86 15 948.42 1.030 0 0.940 0 23.464 74.277 0.424 9 2000年末期 315 129.53 204 576.47 89 639.60 39 482.56 13 075.83 89 489.93 7 987.31 146 110.54 33 888.81 120 852.81 21 469.86 15 948.42 2.390 0 2.150 0 38.350 57.119 0.424 9 2000年中期 269 227.78 159 721.06 55 440.19 46 191.20 10 471.52 92 363.32 6 671.89 96 596.83 44 517.69 110 295.86 21 469.86 7 595.49 2.180 0 2.020 0 40.967 52.415 0.424 9 1999年末期 242 989.64 145 286.25 58 079.85 40 311.06 7 582.12 83 679.85 6 441.43 78 285.21 52 229.93 94 246.00 46 732.93 7 595.49 3.730 0 3.420 0 38.786 53.712 1.849 9
银广夏事件中血本无归股民奋起诉讼,在经历 六年的马拉松式的审理后,2007年5月才得以终结。
4、旷日持久的民事诉讼
18
银广夏事件
谁的过失?
企业
会计师事务所 政府监管部门
19
一、企业造假
20
1999年造价流程
据庭审记录,1999年11月,董博接到了广
夏(银川)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总会 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 将每股的利润做到0.8元。董某便进行了 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夏公司需要制造 多少利润,进而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 津广夏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 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1 916 57 826 20 858 22 769
—1 953.36 41 764.64 12778.66 8 915.45
1997年度
1996年度 1995年度 1994年度 1993年度
0.225
0.323 0.224 0.295 0.270
10.10
14.7l 10.03 15.52 27.87
16
银广夏崩塌连锁反应
1、深圳中天勤崩塌
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深圳中天勤,这家 审计最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被吊销了 执业资格,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也一同被证 监会吊销。 银广夏的崩塌,加速了证券业监管风暴。
2、监管风暴席卷证券业
17
3、银广夏多名员工被惩处
2002年12月,银广夏虚假利润案开庭,最后分 别判处李有强、丁功民、阎金岱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 ,并处罚金3万~8万元。
12
从以上银广夏披露信息我们看到,该公司1999、2000
年业绩连续翻番,提升较快,并因而引起有关人士的 关注,媒体2001年8月2日率先揭开银广夏造假内幕。 经查发现银广夏利润主要来自天津子公司。天津子公 司则是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 值税发票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 7.45亿元,其中1999年1.78亿元,2000年5.67亿 元。同时查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的 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了 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