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1国外研究现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无论从工作休闲,还是社会经济,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

外国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起步较早,有深入的理论基础。

20 世纪70年代,北美地区就已经形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一些基本框架,近些年来已达到了一定的应用规模。

相较于传统农产品的贸易,农产品电子商务显得优势重重,很快便成为了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争相进行模仿学习的对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

电子商务这个概念的最早1997年11月6日至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国际商会举行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关于电子商务最权威的概念阐述:电子商务,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

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nthony(2003)研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并指出,买方卖方信息交互的同时,能自觉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整个交易市场的透明度。

[4]Martin Hingley(2008)研究了电子商务广告和品牌推广对人们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女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发现女性容易受到感官的影响,在网上的消费习惯与她们的感性认识是分不开。

[5]Bobby Charlton(2010)利用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介绍了如何把电子商务的供给方和电子商务需求方可以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一种和谐的,互利共赢的形式,不仅阐述了供给方如何为商品把关,更强调了电子商务经营企业要树立自己企业的威信,打造品牌意识,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6]Ruiz-Garcia(2011)研究出综合进行网络大数据的运营整理,不仅仅能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本身的销量,追踪物流信息,更对市场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引导市场导向,在得到反馈的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题目: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众所周知,农产品出口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和加快农业发展均有积极的意义。

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六年保持上升趋势,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在国家贸易结构和世界贸易结构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何在,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呢?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加剧烈,因此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

文中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以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进行简单评价一、有关竞争力的概念一国外学者认为:1.竞争力的内涵。

出口竞争力,就是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域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从亚当·斯密创立比较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论,还有赫克歇尔一俄林自然禀赋理论都沿袭这一看法;经济历史学家强调经济体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有利的制度形式是推动国家或地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也必然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他以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域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该理论认为,一国或一个地域,或一个地区,可能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众所周知,农产品出口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和加快农业发展均有积极的意义。

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六年保持上升趋势,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在国家贸易结构和世界贸易结构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何在,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呢?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加剧烈,因此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

文中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以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进行简单评价一、有关竞争力的概念一国外学者认为:1.竞争力的内涵。

出口竞争力,就是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域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从亚当·斯密创立比较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论,还有赫克歇尔一俄林自然禀赋理论都沿袭这一看法;经济历史学家强调经济体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有利的制度形式是推动国家或地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也必然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他以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域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该理论认为,一国或一个地域,或一个地区,可能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关于中国农产品(玉米)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农产品(玉米)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农产品(玉米)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文献综述许杰 122101045 经济学二班中国农产品(玉米)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J曲线效应和反J曲线效应以及对出口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条件分析和研究。

文献综述如下:张侠在《人民币升值的弹性效应及倒J曲线效应分析》对已有汇率波动贸易效应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推导出转换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并建立了进、出口需求函数,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人民币升值的弹性效应的分析;推导出倒J型曲线效应,并建立贸易收支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计算出人民币升值的滞后期,最后得出“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不大,且存在近似于倒J曲线效应;长期内,人民币升值会使贸易收支减少”的结论。

欧阳明在《人民币升值的“反J曲线效应”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马歇尔-勒纳条件对J曲线效应的解释,并对反J曲线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论文结合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不断升值和我国贸易差额变化的现实情况,利用我国自2005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的对外贸易数据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标,对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计量分析,得出我国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存在“反J曲线效应”的实证结果。

刑曙光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门限效应研究》中将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和传统的弹性分析法相结合来研究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收支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下的结论为:(1)在不同的汇率区间,马歇尔-勒纳条件均不成立,不存在门限效应。

(2)在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下,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情况不同,存在门限效应。

当人民币升值率大于11.78%时,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其他情况不成立。

建议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汇率弹性。

但是要根本上解决外部经济失衡,还需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

为应对人民升值,应该提高进出口企业汇率风险意识,完善汇率改革配套措施。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规模分析:如表1所示,2001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进口额为113.8亿美元。

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0.4亿美元。

200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0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农产进口额189.3亿美元。

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

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275.8亿美元,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

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

入世以来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进口促进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格局。

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产品首次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9.03%。

2005—200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表现为逆差,但逆差规模相对较小。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主体贸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剧增,远远超过此前各年的逆差水平。

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

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

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8.31%。

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回落明显,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1%。

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5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分析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分析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分析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农产品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乎国内农业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还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平衡产生着深远影响。

一、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规模都相当可观。

从出口方面来看,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比如,我国的苹果、柑橘等水果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出口量逐年递增。

蔬菜凭借其丰富的品种和良好的品质,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

水产品方面,养殖和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的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然而,在进口方面,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肉类产品的进口量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的增长以及国内生产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所致。

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特点1、贸易结构逐步优化过去,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而如今,加工农产品的出口比例逐渐上升。

这反映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2、市场多元化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而是逐渐拓展到全球范围。

与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的国家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3、贸易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网络平台,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走向国际市场。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1、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国家在农产品生产和出口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美国、巴西等农业大国,它们在技术、规模和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压力。

2、贸易壁垒增多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产业,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如技术标准、绿色壁垒、反倾销措施等。

这增加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和成本。

3、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影响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某一产品的出口,还可能对整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4、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中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中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中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使得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拥有广阔农业资源的国家,中国的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中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

一、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1. 丰富的农业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使得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都较为丰富。

不仅有大豆、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还有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产品,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并有能力出口到其他国家。

2. 培养的农业技术和专业人才中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培养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

这些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使得中国的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上都达到了国际水平,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成本相对较低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这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大规模生产和技术创新的应用,使得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二、中国农产品的劣势1. 质量与标准问题中国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食品安全问题曾经频频见诸报端,例如农药残留、兽药使用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使得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农产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进而影响了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

2. 品牌建设不足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中国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较低。

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的品牌产品,而对于中国农产品来说,品牌建设的不足成为了一个限制其销售的因素。

3. 市场准入壁垒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措施,这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困扰。

一些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实施了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进入。

同时,一些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增加了中国农产品进口国的标准合规难度。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摘要】农产品国际贸易是我国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主要包括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以及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

结论部分指出未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强调加强合作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对策、质量安全监管、加工和品牌建设、出口市场、发展趋势、合作推动1. 引言1.1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我国农产品丰富多样,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将我国农产品推向世界舞台,提升中国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农产品国际贸易也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和理解。

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我国农产品可以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建立联系,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应当积极推动和加强。

1.2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表现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品种逐渐丰富。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出口品种不断丰富。

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畜产品等领域,其中水果、蔬菜等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出口市场外,新兴市场也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出口市场遍布全球各地,为我国农产品的开拓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与此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仍需加强和改进。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研究综述一、概述二、中方农产品出口到东盟的情况三、东盟农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情况四、对中国农产品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五、未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一、概述中国和东盟地区是紧密合作的重要经济伙伴,两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

农产品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品,在双方经贸往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概述、分析,探讨其影响和未来趋势。

二、中方农产品出口到东盟的情况中国的出口贸易近年来持续增长,其中农产品的出口额也在不断攀升。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持续增长,其中水产品占据重要地位。

具体来说,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从2015年的180亿美元提高到2019年的215.5亿美元,主要产品有水产品、畜产品以及水果蔬菜等。

三、东盟农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情况东盟国家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其农产品出口到中国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近年来,东盟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也在不断攀升。

具体来说,从2015年的190亿美元提高到2019年的230亿美元。

其中,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水果、蔬菜、水产品等。

四、对中国农产品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对于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有助于补充国内市场对品种、规格、季节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了国内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发展。

而对于东盟国家,中国的进口市场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市场、更高效的贸易模式及更高价值的产品。

这种互惠互利的贸易模式,不仅能够促进中国和东盟两地的经济发展,也能够增进两地之间的友谊。

五、未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协自贸区协议》的签署,对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将会更加深入。

同时,中国在近年来不断提高自身在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和国内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有望带动两地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合作。

案例分析:一、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水果的情况2015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水果进口额为1.29亿美元,而到了2019年则达到了3.3亿美元,增长了1.56倍。

rcep下广东农产品文献综述

rcep下广东农产品文献综述

文章标题:RCEP下广东农产品出口挑战与机遇综述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实施,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RCEP下广东农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机遇。

1. 背景介绍RCEP是一个涵盖了东亚、东南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包括了我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重要经济体。

RCEP 的签署将为参与国家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而广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地,其农产品出口也将在RCEP 下面临着新的情况。

2. RCEP下广东农产品出口现状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一直是省内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果、水产、畜禽产品等广东省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然而,在RCEP的框架下,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是来自RCEP其他成员国的竞争压力,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出口优势。

其次是RCEP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这意味着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3. 挑战与应对策略面对RCEP下的挑战,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

首先是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控制,提高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尤其是RCEP成员国和地区的市场。

作为我国南方沿海省份,广东省与RCEP其他成员国和地区有着较为便利的贸易往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扩大农产品出口范围。

4. RCEP下广东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机遇除了挑战,RCEP也为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RCEP将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为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

其次是RCEP成员国和地区的市场规模巨大,其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也包括了拥有较快经济增长的新兴国家,这为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文献综述】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的农产品贸易问题

【文献综述】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的农产品贸易问题

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的农产品贸易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许多国家和地区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过渡阶段和补充形式,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建立自由贸易区和缔结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

据WTO 统计,截至2010年7月31日,全球有区域贸易协定(RTA)近474个,其中双边自由贸易(FT A)约占90%,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在积极参与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同时,逐步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

先后和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等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后,中国与澳大利亚、冰岛、挪威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在谈判之中,其中2003年10月24日,中懊两国签署了《中国澳大利亚经贸框架》.2005年中澳双方完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

2005年4月中澳双方开始了第一轮谈判,2010年2月24-26日,中澳自贸区第14轮谈判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

双方就农产品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投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既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又具有复杂性。

因此中澳建立自贸区的谈判从一开始就引起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深入地研究建立中澳自贸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下是国内外学者关于中澳自贸区的研究现状评述。

一、从两国经贸关系着手分析建立中澳自贸区的可行性在研究中澳两国经贸关系方面,许多学者的研究从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态势和两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角度,强调中澳之间的互补性。

许梅恋(2002)指出中澳两国在经济结构方面、技术水平上以及在多边及区域经济合作中地位与作用的互补性。

认为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加工制造业而澳大利亚的优势在于农业和服务业,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远高于竞争性,并比较了两国的多边贸易政策、区域贸易政策和双边贸易政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概述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概况,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1. 贸易规模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在过去十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而农产品进口额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15%。

这表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进口增长速度更快。

2. 贸易结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日益优化。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农副产品逐渐向高附加值农产品转变。

例如,水果、海产品等出口量大幅增加。

而农产品进口结构也日益多样化,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农副产品,还包括粮食、饲料等。

3. 贸易挑战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与其他农产品大国之间存在竞争压力。

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实施贸易壁垒,加大了出口的难度。

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挑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与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限制了出口。

发展对策1. 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是保障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加强标准制定与监管,推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加强质量抽检与监测,确保农产品达到国际贸易要求的质量与安全标准。

2. 加强国际市场开拓与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展览、交流会议等活动,发掘国际市场需求,了解国际竞争情况。

同时,加强与其他农产品大国的合作,探索寻找互利合作机会,共同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

3.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品牌借助国家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农产品科技研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品牌效应。

培育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农产品贸易在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农业市场的开放,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多元化。

一、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4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进口总额达到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7.2%。

其中,出口主要以初级加工品和特色农产品为主,进口则以原材料和高端农产品为主。

二、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趋势1、贸易伙伴多元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农产品的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额不断增长,同时,与欧盟、北美等传统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额也在稳步增长。

2、出口产品升级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正在逐步升级,从传统的初级加工品向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农产品转型。

近年来,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额不断增长,成为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3、进口需求增长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未来,随着中国农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三、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问题1、贸易壁垒一些国家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设置了一些贸易壁垒,如技术壁垒、关税壁垒等,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2、质量问题一些农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不良影响。

3、标准问题一些国家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与中国存在差异,导致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

四、解决方案与未来展望1、加强国际合作,打破贸易壁垒中国应加强与各国的国际合作,通过谈判和协商,打破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促进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

2、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中国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推动农产品的出口。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概况,分析当前形势下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并在全球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从2010年的2164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312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2.3%。

同时,我国农产品进口额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10年的927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3515亿美元。

当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出口主要以加工产品为主。

我国农产品出口以加工食品、畜禽产品及水产品等为主,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额占比较大。

而生鲜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依然较为有限。

2. 农产品进口主要是高端、特色产品为主。

我国大力引进国外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近年来,进口的优质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优质水果、奶制品、酒类等。

3. 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加工贸易、加工出口退税等新业态也逐渐兴起。

二、当前形势下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些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负面消息对我国农产品的形象产生了不利影响。

2.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各国农产品出口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我国在一些农产品领域还存在技术和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导致竞争力相对较弱。

3.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当前,一些国家对农产品实施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加剧了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压力。

例如,一些国家以“非贸易壁垒措施”为名,对我国农产品进行限制和打压。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与相关思考文献综述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与相关思考文献综述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与相关思考文献综述对外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将综述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结合相关的思考文献分析对外贸易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达到了31.54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

此外,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依赖于制造业产品。

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电子产品等。

进口商品则以原材料和能源为主,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这种格局使得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全球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自身的制造能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迅速崛起。

另一方面,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困扰。

例如,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关思考文献:在这方面,有很多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1.《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李晔):该文论述了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如国际竞争压力、贸易保护主义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质量管理、改善贸易环境等。

2.《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田井鑫):该文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机遇,如“一带一路”倡议、数字贸易等,并指出,我国应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3.《中国对外贸易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陈冬):该文重点研究了中国女性产品出口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品牌建设、改善产品质量,以提高竞争力。

结论:中国对外贸易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创新能力,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概况,并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保障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增强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概况(一)贸易规模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出口方面,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

进口方面,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大豆、谷物、肉类等农产品的进口量不断增加。

(二)贸易结构从出口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园艺产品、水产品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而在进口结构中,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大豆、玉米等占据较大比重。

这种贸易结构反映了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的特点以及国内市场的需求。

(三)贸易伙伴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较为广泛。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日本、韩国、美国等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进口来源地则较为多元化,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农业大国。

(四)贸易逆差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逆差,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部分农产品的国内供应不足。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一)质量安全问题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要求日益严格。

我国部分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农药残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了出口竞争力。

(二)贸易壁垒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农业产业,设置了多种贸易壁垒,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和成本。

(三)农业产业竞争力不足我国农业生产仍存在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四)汇率波动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农产品的进出口价格,增加了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策(一)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农产品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共五则)

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共五则)

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共五则)第一篇: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不仅面临机遇,也遭遇巨大挑战。

本文从我国近年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历史数据出发,研究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一、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从农产品贸易总额上看,加入WTO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处于徘徊状态年贸易总额为249亿美元,到1999年降为216亿美元, 2001年缓慢回升至279亿美元。

2002年开始,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出现了显著增长的态势,到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达1208亿美元,2011年前8个月的农产品贸易额已达965.5亿美元。

2001年底至2010年底9年间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了三倍多,年均增速达17.7%。

2011年前8个月农产品出口38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7%;进口584.4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不过,农产品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由1997年的7.65%下降到2007年的3.56%,2009年有所回升,为4.14%。

其中,农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趋势较明显,由1997年的8.17%下降到2010年的3.26%;进口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5.93%下降到2006年的4.04%,2010年又回升至5.19%(见图1)。

可见,农产品进口占我国总进口的比重变化不大。

图1 1997 ~2011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及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单位:亿美元;%)注:2011年数据为前8个月的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1997年至2009年的数据来自《农村经济绿皮书》(2001 ~2010);2010年和2011年数据来自《海关统计月刊》2010年第12期和2011年第8期.二、我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在中国贸易额中所占比重急剧下降。

农产品贸易发展综述

农产品贸易发展综述

农产品贸易发展综述冷链是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1]。

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2]。

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处于规定的、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消耗。

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大约在10%[3]。

随着两岸农业合作不断深入,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两岸的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将日益扩大。

构建两岸冷链物流体系,打造高效、安全、配送低成本的农产品供应链,必将提高两岸农产品物流的质量,提升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水平,促进两岸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参与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1两岸冷链物流的现状1.1大陆冷链物流的现状1.2台湾冷链物流的现状台湾的现代冷链物流发展较大陆地区早,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与资源研究所的郭儒家认为,台湾冷链物流产业的兴起主要原因有:连锁销售体系的带动、食品流通形态的变革、专业分工低风险的需要、低温食品的普及成熟、都市化及人口集中、政府的积极推广等。

在完成了早期基础设施建设后,台湾冷链物流行业致力于冷链物流的延伸服务及经营模式的深化。

目前台湾有超过2000亿元(新台币)的冷冻冷藏食品销售市场,其中已经有较大的十余座第三方低温物流中心,有500余辆低温配送车队,每年有超过60亿元(新台币)冷冻食品配送商机[5]。

台湾冷链物流经营者总体可以归为四种类型:由制造商成立的物流中心、由货运业转型而成的物流中心、由零售商向上整合成立的物流中心及由传统进口、批发商整合成立的物流中心。

相较于大陆冷链物流,台湾冷链物流具有如下优势:(1)台湾冷链物流企业有较强的冷链物流体系或冷链物流中心的规划能力,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融入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实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客户化。

(2)台湾的物流领域信息化较高,众多冷链物流企业都拥有比较完善的冷链物流业务信息系统,拥有庞大的物流系统开发和物流系统维护团队,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对冷链物流全过程进行监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规模分析:如表1所示,2001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进口额为113.8亿美元。

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0.4亿美元。

200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0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农产进口额189.3亿美元。

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

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275.8亿美元,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

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

入世以来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进口促进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格局。

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产品首次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9.03%。

2005—200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表现为逆差,但逆差规模相对较小。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主体贸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剧增,远远超过此前各年的逆差水平。

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

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

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8.31%。

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回落明显,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1%。

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5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表1二、我国农产品发展规模(进出口商品)随着高科技对农业的投入,我国的农产品在近几年对外贸易中已经扩展了很大的份额,使贸易逆差大幅度下降。

2008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2.88%。

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增长14.16%。

目前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有大米、小麦、玉米、棉花,洋葱、葱类加工品大蒜、蒜类加工品辣椒、辣椒加工品芋头、西兰花、花生、花生加工品、谷籽加工品等。

主要是针对亚洲国家,对日本比较多。

进口的包括蔬菜、食糖、植物油等。

据WTO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

中国排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之后,是世界第八大农产品进口国。

如果按照经济体统计,中国是欧盟、美国、日本之后的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

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四年,由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550亿美元大关、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创造历史新记录的同时,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减少。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及特点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5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7%。其中,农产品出口额271.8亿美元,增长16.2%;农产品进口额286.5亿美元,增长 2.2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由上年的46.4亿美元减少至14.7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再次创造历史新高。2005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8.57%,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6年增长,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值远大于农产品进口额增长值。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比上年增加37.9亿美元,增长幅度达16.2%,而农产品进口额增长仅为2.2%;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率连续超过20%,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谷物类对外贸易已呈现为净出口。2005年农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的主要种类有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等。与此同时,稻米、小麦、玉米、大麦四种主要谷物已由上年净进口570.4万吨转变为净出口329.9万吨。三、我国农产品市场结构(进出口主要国家)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仍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分别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二、三大市场。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俄罗斯联邦、马来西亚和荷兰等都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海外市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两年出现逆差情况。继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后,2005年再次出现农产品进出口逆差。从农产品分类来看,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大麦等是产生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其中,大豆净进口高达2618万吨,其贸易逆差超过76亿美元。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4.1我国农产品在农产品的品种、加工方面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严峻挑战我国多数农产品在国际贸易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我国的初级农产品品种较单一,导致了我国加工型农产品的多样化与发达国家相距更远;我国的农产品品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对现代科技的运用较欠缺,没有达到良种化。

4.2我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不完善1978年以来,虽已完成以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模式的过渡,但尚未完全与现代市场制度接轨,经营体制还较为散漫。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品牌、难以突破技术壁垒,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也难以绝对保证。

4.3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缺乏深加工与国外农产品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仅占农产品生产的微小比重,不能适应农产品贸易全球化的需要。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0%,深加工产品出口占2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荷兰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1∶3。

4.4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安全健康标准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进口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高标准实施贸易保护,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导致出口的下降。

如欧盟从2002年初,因在我国出口的兔肉、鸡肉和冻虾等产品中检测出含量为200mg/kg的氯霉素而停止从我国进口该产品,而上述氯霉素含量在国内则无法测出。

“绿色壁垒”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

4.5农业生产加工效率低我国幅员辽阔,这也加大了在生产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

如耕地、水资源、生态、科技、基础设施、农民等存在地域差异。

科技兴农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我国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使得生产加工效率低。

五、如何发展中国农产品贸易5.1实现初级农产品多样化建立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竞争优势的多样化初级农产品生产结构,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鲜明的地区差异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以合理的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作为优势格局的基础。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有限,应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如猪肉、禽肉、水产品、蔬菜、花卉等,以比较优势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以国际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国内农业资源配置,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5.2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5.3深化农产品加层次,创新农业技术,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质的农产品建立起一个层次分明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利用特定工艺实现多物品的多功能组合的特色加工,针对不同特点对产品进行综合性加工,充分利用其优势之处,扬长避短。

我国应加强农产品加工,提高产品价值和加工产值,并将今后的重点放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上,使其成为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这是扩大出口的最有效途径。

5.4实现安全农业与贸易农业统筹兼顾,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发展规模经济,通过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及认证。

5.5政府应及时改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减少农民收益较少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建立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加强农业投入保护,增加农业保护力度。

从主导、控制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向管理、服务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转变,及时准确掌握全球农产品国际贸易动态体系,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5.6实施农产品差异化战略主要集中在产品差异化、品牌个性化、价格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和促销差异化方面。

集中精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是农产品差异化经营的基础,注重科技进步,发展绿色农业,加快形成与农业产业链相适应的农业科技链;按照安全、优质、环保和高效的要求,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与外商合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支持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农产品对外贸易以及到国外兴办种养业基地和初级加工项目,拓展进入国际市场的新方式。

今后,国际环境将更复杂,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我们应正视困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减少摩擦。

加大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新跨越。

六、参考文献:[1]中国贸易政策审议:世界金融危机下的持续全球化姚树洁1,刘畅2[2] 中国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陈秋锋,熊启泉[3]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赵阔[4] 我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测算及评价陶红军[5]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特征及其差异:2002—2011 蒋志强刘钟钦[6]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趋势:1998 - 2011 孔祥智丁玉[7]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内需与外需的视角张曙霄1,张磊2[8我国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王佳丽1 夏光宇2([9] 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及相关政策建议[10] 对外贸易、国内就业和中国的战略选择魏浩[11]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7~ 2007 年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王磊[12]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农业政策分析及启示王新志1,2 张清津2[13]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回顾与展望———以入世十年为范畴詹晶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批阅教师成绩2013年0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