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析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c164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b.png)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和欣赏文学作品。
而情境创设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和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提高阅读的效果。
本文将从情境创设的概念、作用和方法等方面探析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情境创设的概念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设计教学环境、提问或引导学生的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进入到阅读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以增加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背景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意愿。
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创造一个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心和渴望,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阅读材料的情境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意义,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
3.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观点和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4.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阅读材料中的情感和情感内涵,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创设。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
1.教学演示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演示的方式,将阅读材料中的情境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
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人物,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和行为动作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2.教具模型法:教师可以使用教具模型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16a7c88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2.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随着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情境教学也逐渐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境教学可以让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更加深入、生动、有效。
其中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核心,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情境创设的定义情境创设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具有特定意义和目的的情境,通过与学生相互交流,使得学生在情境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和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进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质的提高。
a. 基于真实情境创设:基于真实情境创设是指将学习内容与实际情景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参观文化古迹、欣赏传统艺术等真实情境来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b. 基于虚拟情境创设:基于虚拟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字技术等手段建立一个模拟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这个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情境带来的感觉和启示。
例如,在学习课文《桃花源记》时,可以通过VR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桃花源景区,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山林、溪水和自然风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c. 基于角色扮演情境创设:基于角色扮演情境创设是指将学习内容与特定角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扮演特定角色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和人物形象。
例如,在学习《聊斋志异》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主人公,通过表演、讨论等形式与同学互动,复原小说中的情节和内涵,从而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情境创设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在情境的引导下,孩子们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深入探究,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写作表达、理解阅读、语言运用等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
情境教学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情境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有着特殊的学习效果和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bd0b93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3.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1.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情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场景和情境。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6. 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7. 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情境创设的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d13497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2.png)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构建一种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亲身体验和
感受,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
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和实践,全
面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情境创设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或者通过故事、图片、影片等媒体资源创设一
种虚拟的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种情境创设:
1. 触发情境:通过给学生一个触发器,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联想和发散思维,激发学
习兴趣。
比如,给学生看一张图片,让他们想象并描述其中的情境,进行联想和推测。
2. 情景重现:通过为学生呈现一段情景,让他们在其中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角色互动
的方式进行语言实践。
比如,学生可以扮演一个角色,在情境中进行对话、讨论和解
决问题。
3. 任务导向:给学生一个特定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
比如,学生可以接受一个采访任务,需要准备问题和回答,并在情境中进行模拟采访。
4. 问题解决:给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让他们通过探索和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
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出示一篇难懂的文章,让学生在情境中分组合作,通过合作解
决难题。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或虚拟的语言环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能
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情境创设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语文
教学的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8f6197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3.png)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建议:一、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文本内容。
例如,在教授描写人物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某个熟悉的人物,描述其外貌、性格、行为等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将这些特点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能够直观地展示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情境。
例如,在教授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神奇,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情境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来感受情境。
例如,在教授戏剧类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戏剧中的人物和情节,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利用问题引导创设情境问题引导是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情境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文本所表达的情境。
例如,在教授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角色,你会怎么做?”等,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寓言故事的情境。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生活实例、多媒体手段、角色扮演以及问题引导等方法来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90323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7.png)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特点,构建个性化的学习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
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在情感、思维和实践层面全面发展,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情境创设的内涵、作用和策略三个方面来谈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的内涵情境创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以学习者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个性化的学习情境。
这个学习情境包括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
具体包括课堂设置、教学设计、教学任务、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内容。
情境创设要求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注重创造活跃、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情境创设的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趣味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境创设能够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条件、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设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积极、合作的环境中相互交流、体验和分享,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3.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在情感、思维和实践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好,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情境创设的策略1.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现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创设个性化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注重创造与体验,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及其重要意义
![浅谈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及其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7a5ff2ec850ad02de80416c.png)
发 学 生 的想象 与热 情 。我认 为 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应 当引起 广 大 文学 习 的奥秘 ,帮助 广大 学生 认识 如何 从 不愿 意学 习转 变 到
教师 的高 度重视 。
善于 学 习乐 于学 习 。引领 他们 全 身心 地投 入 到教 学情 境 中去
一 、 导入 情境
体验 、去 领 悟 、去 把 握 。 在 此 基 础 上 ,本 人 通 过分 析 、概
解 学 习 内容 ,促进 他们 身 心全 面和谐 发 展 ,提 高学 习效 率 。 好 、更 快地 带 动学 生进 入 整个 课 堂情境 之 中 ,从而 有效 地 实
它 是把 情感 活动 与认 知活 动充分 结合 起来 的一 种教 学模式 。 现 课堂 教学 要达 到 的预期 效果 。
情 境创 设 教学 不 同于直 观 的教 学模 式 ,它是 以想 象 作为
俗话 说 :“万 事 开 头难 。”教 师 如果 能 通过 恰 当 的导 入 设 括 ,试 着从 以下几种 途 径创设 教学 情境 。
计 ,调动 学生 ,创 造 出各 种与 课堂 教学 目标相 对应 的情 境 ,
1.巧设 疑 问 ,设 置情境 。如果 教 师不 注重 学 生的 内心 体
那就 为一 堂好 课 的 出现奠 定 了坚实 的基 础 。可 以说 ,恰 当的 验和 情感 需要 ,就急 于传 授 知识 ,那 么有 些知 识 只能 使学 生 导入 ,是 打 开学 生兴趣 之 门 的一把 钥匙 ,在导 语设 计方 面 我 产生 冷漠 的 态度 ,从 而带 来 更多 的疲 倦 。这 就是 说 ,学生 只
堂 学 习 ,会 激 发他们 对 于课 文 的浓厚 兴趣 ,会 让 他们 忘记 学 一 个 优 美 的画 面慢 慢地 渲染 出来 ,慢 慢读 出来 ,学生 会感 受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87d34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d.png)
标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策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
二、情境创设的策略1.故事化策略:将课文内容转化为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
故事化的情境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生活化策略: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这样,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多媒体策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情境。
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角色扮演策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这样,学生可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
5.竞赛式情境创设:通过组织语文知识竞赛,创设竞争性的情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方法1.语言描述: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语言描述要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实物展示: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创设真实的场景。
实物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音乐渲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创设情感性的情境。
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4.课堂游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
课堂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要有趣味性和竞争性。
四、案例分析以中学语文教材中《荷塘月色》一文为例,通过故事化策略和多媒体策略创设情境。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技巧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16e33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a.png)
标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技巧摘要:情境创设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主要探讨了情境创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应用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模拟真实或想象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情境创设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应用技巧1.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3.生活化情境: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音乐渲染:音乐能够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可以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情感。
四、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1.情境创设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境创设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避免创设过于复杂或脱离实际的情境。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创设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3.适时调整:情境创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内容的进展适时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情境创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eed42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8.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情境创设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下面就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
1.教学情境的营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利用教学工具等方式营造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
比如,在讲解一篇课文时,可以在教室里摆放相关的道具或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角色扮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
比如,在讲解一篇古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诗中的主人公,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诗歌的内涵。
3.情境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阅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
比如,在讲解一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剧场,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动物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寓言故事的寓意和情感,达到深入理解的效果。
4.创设情境性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语文学习。
比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情境,要求他们根据情境进行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总之,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情境创设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环境。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7a85e2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d.png)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情境创设是教学的重要设计环节,是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可以通过课堂布置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或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一些古装饰品或书籍,让学生感受到古代的氛围,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情境。
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并由此引出相关知识点。
在教学《西游记》时,可以通过讲述孙悟空的艰辛历程和与师傅的师徒之情,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创设情境。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认识和探索的阶段,他们喜欢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和理解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诗歌创作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写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感人的诗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话互动创设情境。
对话是人类交流的基本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对话,让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观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论语》时,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仁”的内涵和具体表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自主能力。
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匹配,力求做到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对语文更加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应对高考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8463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2.png)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一、情境创设的概念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场景或环境,使学生沉浸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
情境创设可以是教学内容的实际场景,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虚拟场景,通过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可以通过教师讲故事、展示图片、利用教学工具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在教学《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情节、展示图片、模拟钓鱼场景等方式来创设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种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菜园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种豆,观察豆的生长过程,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而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在教学《小毛驴拉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模拟小毛驴拉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拉磨的过程,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3.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深化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常常存在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的问题,而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深化学习。
在教学《小兔子乖乖》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编排小兔子做错事、受到惩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到乖与不乖的区别,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低年级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文字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而情境创设可以创造与学科内容相关的立体环境,提供多元感知,激发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b9825f4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3.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情境创设则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创造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阅读材料。
以下是一些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
一、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
例如,在教授《小猫钓鱼》时,可以带学生到操场边,模拟钓鱼的场景。
通过组织学生围坐在“湖边”,使用玩具钓竿和小鱼,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增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乐、动画等多媒体资料,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例如,在学习《文明的小礼物》时,可以播放与礼仪相关的小短片,或是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关于文明礼仪的内容。
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取角色进行表演。
比如在学习《狼和小羊》时,学生可以分别扮演狼和小羊,通过对话及表演,理解正义与邪恶的主题。
四、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阅读文本展开讨论与合作。
在小组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一个场景再现,或编写一个与文本相关的续篇故事。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五、结合节日活动结合节日的主题进行阅读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例如,在春节前后,可以选择与春节有关的故事进行阅读,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节日经历。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中理解文本,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结语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多种方式的情境设置,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和应用。
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情境创设,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精选五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419e5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1.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多媒体运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空,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
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合理整合,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活”起来了,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段话,强调了启发学生的重要性。
而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与文本内容进行真切而有效的对话,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对于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学习的激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多角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全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这就要求教师从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情境教学正是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的必须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每篇课文都描写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课文中的一个情境便是一个整体。
多角度创设情境,能缩短我们与文本的距离,是语文教学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f69c24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c.png)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情境创设作为教学手段之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的概念与重要性情境创设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营造逼真的语境和情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具体、真实的学习背景,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情境创设的方法与技巧1. 借助实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或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语文知识。
比如,在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中,可以使用卡片和拼图等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拼字,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结合真实生活: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真实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语文知识进行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可以设计语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交流和运用语言。
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三、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通过配图、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逼真的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意义。
2. 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写作情境,如“假设你是一只小鸟,用一篇文章描述你的飞行经历”,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写作,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5c995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c.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技巧一、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1. 利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作为一名教师,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运用清晰、生动、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更好的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记忆深刻,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可以加入生活化元素,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
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并要善于利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化、形象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学习《咏柳》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春天的景象,展示柳树的图片,播放有关春天的音乐等。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
3. 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小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学习汉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汉字接龙的小游戏。
又如教师可以利用表演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小学生都具有好动、好表演的特点,他们通过自己表演来体会情境,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中体会乌鸦的心情、行为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创设课堂情境的技巧1. 把握好情境创设“度”的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如果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过于花哨或者过于复杂,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创设教学情境,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还要注重情境的难易程度和复杂程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61b40dc9d5bbfd0a79567378.png)
文 内容 时运 用 图 画再 现情 境 . 抽 象 的 知 识 建立 在 形 象 认 识 的 把
基础上 , 生一面看图 , 面识字学文 , 习兴趣会变得浓厚。 学 一 学
在 看 图熟 记 的 基 础 上 . 让学 生循 序 渐 进 地 识 字 . 至 在 不 看 图 解 。 学 生识 字 , 词 和理 解 课 小 学
展 , 学 生 保 持最 佳 的 学 习状 态 . 情 境 中获 取学 习的 能 力 , 使 从 激 活认 知 思维 , 发展 智力 , 而使 教 师 顺 利 完成 教 学 任 务 。 因此 . 从
他 们 置 身于 充 满 浓烈 气 氛 的 情境 中 , 到感 染 。“ 生 于 境 . 受 情 境
情境创设 紧 紧 吸 引住 学 生 的注 意 力 。创 设 情感 情 境 活 泼 , 逻辑 性 , 能 有 才
能 移情 ” 师 在 语 言表 达 中应 做 到 通俗 易 懂 . 入 浅 出 . 动 教 深 生
这 样 做 既 符 合 小 学 生 的 认 知 规 律 .又 能 印 证 所 传 授 的 知 识 。 兴趣 是 学 生 学 习 的动 力 。 布鲁 纳 说 :学 习的 最好 刺 激 就是 对 所 “
学 材 料 的 兴趣 。 ” 学 生 的抽 象 思 维 较 弱 . 是 以 形 象 思 维 为 小 多
感 染 学生 . 吸引 学 生学 习
内 容 。 导 学 生观 察 这 些 图 画 . 识 它 们 各 自的特 点 . 出它 们 指 认 找
之 间的 联 系 . 以培 养 学 生 的 观察 能力 和 想 象 能力 。在 看 图 学 可 习时 , 师 要加 以指 点 和启 发 . 引 导学 生 认 识 的 方 向性 , 时 教 以 同 还 要 有感 情 地 讲 述 , 于学 生 充 分感 受 形 象 . 人情 境 。 便 进 六 、 设 多媒 体 情境 创 多 媒体 是 教育 信 息技 术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在 课 堂教 学 中多 媒 体 以其 图 文并 茂 、动 静 皆 宜的 表 现形 式 .改 善 了课 堂 教学 环 境 . 语 文课 堂教 学提 升 到一 个新 的 高度 改 变 了过 去仅 靠书 本 将 和 粉笔 的单一 手 段教 学 活跃 了课 堂 气 氛 .增 强 了教 学 的灵 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aed1d8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0.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出一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场景或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促进知识理解: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情境创设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情境创设的方法利用生活实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生活中的实例或场景,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教授描写人物的课文时,可以邀请学生描述班上的同学或自己的家庭成员,从而引出相关的知识点。
借助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生动的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手段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在观看和参与中学习和理解。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或参与情境中的活动,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寓言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利用问题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三、实施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紧扣教学目标:情境创设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确保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关,避免偏离主题。
符合学生实际:情境创设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简单。
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情境应该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适时调整和优化:在实施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适时调整和优化情境设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ce166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2.png)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情境创设是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下面将介绍一些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
1.图片情境创设利用图片创设情境是一种直观而生动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场景或人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比如,可以利用一张描绘自然风景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段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或场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思想,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3.实地考察情境创设利用实地考察创设情境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进行考察,让他们观察周围的环境、人物和事件,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对语言运用的实际感知。
4.故事情境创设讲故事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或寓言故事,通过讲述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体验故事中的情感与冲突,从而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总之,情境创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473d52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1.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具体的场景和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情境创设实践:
古代诗词情境:通过展示古代的风景、生活场景或历史事件,让学生置身于古代的情景中,帮助他们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生活场景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比如模拟写信、写日记、写作文等,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
剧情情境:通过剧情的设定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小剧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融入情境中,体验语文知识的运用和表达。
探究情境:利用问题、任务、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观察和调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力。
比如,以动物生态环境为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描述和表达。
文化情境:结合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等特点,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文化内涵。
比如,通过文言文阅读与解析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背景,领悟文言文的深层意义。
通过情境创设,语文教学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体验、质疑问难、背景介绍、作品形象、体裁特点、多媒体等方法来创设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情境创设兴趣措施
语文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点,语文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必须以人为本,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人为本”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入文本,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入文本,众说纷纭。
创设情境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它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情境创设的措施
根据教学需要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
一个精彩的开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求知的情感。
那么怎样才能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关键在于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学生生活体验创设情境
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应该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
2.通过学生质疑问难创设情境
一般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不了,或个别同学的突然发现,这些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地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
3.通过介绍作者背景巧设情境
利用课文作者和与作者有关的一些名人或有关的写作背景来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意,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而且也可以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
利用课文作者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意,不能只是局限在讲解课文之前,而且应该贯穿课文讲解的整个过程。
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在讲课文之前对课文作者进行一些介绍,然后进行课文学习。
但是如果把作者的一些情况融入课文讲解的整个过程,教学效果会更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出示有关的图片或文字。
这种教学情景的设计,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品德,激发了学生的情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4.通过作品形象创设情境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
文学是写人的,尤其是叙事性作品,人物形象往往是作品的重心,作家也总是借助人物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美学观点。
因此,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重视人物鉴赏。
而许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广为认知的,这时把握作品形象对理解课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5.通过文学体裁特点创设情境
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
这犹如人们做
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
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它本身的发展规律。
而中学语文的体裁不外乎散文、小说、诗歌、寓言等。
如果能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对阅读教学会很有帮助。
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兴趣,还能能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的积累逐渐掌握这些特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6.通过多媒体再现情境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多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所授内容产生相当浓厚的兴趣,更积极地入情入境。
三、情境创设的意义
1.情境教学有利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降低教学梯度和难度
2.情境教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上看,情境教学中,因为情与境互为因果,两相依存,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还能推动学生“学文”、“悟道”,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课文语言,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3.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培养思维品质来看,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教学需要出发,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把单调的文字知识变为饱含着浓烈情感的场景,以形象或情感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地进行,并且富于形象性和诱惑力,既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又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