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学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 复习资料 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 复习资料 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a89b6ec1c708a1294a448d.png)
复习题一一、解释下列词汇1、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包括以下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
2、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无论是在哪种交易活动之中,无论交易的数额是多少,交易的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3、外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广义的外汇是包括以下几类:(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4、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的外国货币为标准,用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
5、固定汇率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的固定比价。
6、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包括两种基本形式赊购与赊销。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1.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2.货币具有降低产品交换成本,提高了交换效率的作用。
(√)3.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市场上的实际汇率则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不超过黄金输送点。
(√)4.银行信用在信用领域居于主导地位。
(√)三、单选题1、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C)的特点。
A.国际金本位制B.牙买加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D.国际金块本位制2、在汇率制度改革中,目前我国实现了(B)。
A.资本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B.经常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C.资本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D.经常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C)。
A.平等的价值交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4、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A)。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货币银行学重点(简答部分)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货币银行学重点(简答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2e05882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f.png)
国民经济中的货币收支包括哪五个方面的货币收支体系?⑴以个人为中心的货币收支⑵以公司、企业等经营单位为中心的货币收支⑶以财政及机关团体为中心的货币收支⑷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⑸对外的货币收支货币形态的发展,并举例。
⑴实物货币;⑵金属货币;⑶纸币;⑷信用货币;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能有哪几种?⑴价值尺度;⑵流通手段;⑶贮藏手段;⑷支付手段;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⑴货币币材的规定;⑵货币单位的确定;⑶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⑷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⑸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信用的形式有哪些?⑴商业信用;⑵银行信用;⑶国家信用;⑷消费信用;⑸国际信用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⑴作用工商企业之间的联系离不开商业信用,通过这种可以分散决策的商业信用活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
⑵局限性:有严格的方向性。
如何理解利息的实质?利息的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
利息体现借贷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利息则是国名收入或增值的部分社会财富根据国家和社会利益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简述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货币需求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所以利率就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对利率产生影响而陷入流动性陷阱。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式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把利息看成了收益的一般形态,即不管资金是否已经借出,也不管是否用于借贷,利息都被看成资金应该有的收益,未获得是一种损失,可以说只要持有现金就是损失,因为本来你可以把他贷出去以收取利息,不做实际上是损失了这部分收入。
而且在人们投资时,也只有当投资预期收益大于利息收益时,才值得去投资,否则就不会投。
这里利息就成了一个标尺。
另外,不管投资的资金是否是借到的,人们在计算收益时总会把利息算做成本里面,扣除利息后的才是劳动所得,利息是货币资本所得,也可以说利息是一种机会成本。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73d85f02ed630b1c59eeb566.png)
货币银行学资料名词解释:1信用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
P1922货币供给:.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3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的需要。
4货币乘数:说明增加一个单位基础货币的供给可相应引起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增加5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P2886派生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
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或称存款货币银行)内直接形成的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商业银行内的存贷活动形成的派生存款量,应是由贷款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的存款7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
8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P3589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主要类别: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业务。
10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
一般而言,货币供求(大致)相等就称之为均衡,用公式来表示,即:• Ms = Md式中,Ms为名义货币供给量,Md为实际货币需要量。
必须指出,这里的“=”并非纯数学概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049b0c763231126edb11cb.png)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分*15=15分)1.利率的变化范围是( D )。
A.小于零B.大于零C.高于平均利润率D.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率2.下列业务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是( B )。
A.贷款B.货币互换C.发行金融债券D.同业拆借3.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 )。
A、流动性B、安全性C、效益性D、周期性4.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C )。
A、前者=后者B、前者>后者C、前者<后者D、不确定5.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 )。
A、20万B、7万C、13万D、6万6.如果原始存款为20万,派生存款为60万,则K为( C )。
A、2B、3C、4D、57.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B )。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8.法定准备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 A )。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为零9.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的作用分别是( C )A.中央银行提供原始存款,商业银行也能够提供原始存款B.中央银行提供派生存款,商业银行也提供派生存款C.中央银行提供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D.中央银行提供派生存款,商业银行创造原始存款10.当原始存款为10 000元,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5%时,计算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总额为( B )A.40000 B.30000C.70000 D.2500011.提高利率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 C )。
A.扩张政策B.积极政策C.紧缩政策D.消极政策12.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有( B )。
A.同业拆借市场B.股票市场C.票据市场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13.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B )。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14.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三角债”现象,从本质上讲与之相关的是( A )。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 (1)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 (1)](https://img.taocdn.com/s3/m/880a8e93be23482fb5da4c9e.png)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名词解释: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指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浮动汇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度。
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这里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国际信用: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
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资本与国际间的流动。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货币银行学(广东商学院)
![货币银行学(广东商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47a2ced726fff705cc170a83.png)
二、货币的定义及其扩展
(一)弗里德曼与施瓦兹的货币定义
(二)拉德克利夫报告中的货币定义 三、货币层次划分及其标准 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第五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及其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货币金属(币材)
(二)货币单位(价格标准)
(三)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四)规定准备制度
三、货币制度的类型与演变 (一)银本位制 (二)金银复本位制 (三)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2、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第六节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一)货币中性论与非中性论
第一节 信用的本质、产生与历史 形态
一、信用的本质范畴 (一)信用本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4、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 (二)信用与信贷、金融 1、信用与信贷。“信贷”和“信用”,二者既 有联系 也有区别 2、信用与金融。信用与金融是两个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的概念。
10、什么是金铸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 位? 1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12、我国现行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3、在国际货币制度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 14、什么是货币中性论与非中性论?二者有何区 别? 15、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哪几种不同的观 点?
参考书 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述评》 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王光伟:《货币、利率与汇率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胡庆康等:《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胡海鸥等:《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版 曹龙骐:《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正新等:《金融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https://img.taocdn.com/s3/m/a3195e9271fe910ef12df887.png)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第一章导言一、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货币和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银行。
1、为什么要研究货币(1)货币数量影响就业和产出;(2)货币数量影响通货膨胀;(3)货币数量影响金融市场;(4)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之一。
2、为什么要研究银行(1)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A、中国企业融资结构表(新增融资)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金融结构本外币贷款(间接融资)(%8882.87782.62、直接融资总额股票债券商业汇票(贴现部分扣除)121.31.98.817.23.2212238.71.712.617.46.01.110.3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1999从中可知,虽然直接融资再增加,间接融资在下降,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处于主导地位。
B、美国1970——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贷款:61.9%;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股票:2.1%。
同一时期内,其他发达国家中,证券融资均不足1/3,而银行融资达55%——70%,只有加拿大的证券融资达50%。
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较好地处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银行则较好地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2)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3)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4)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二、内容安排:内容共分三部分:1、基本概念: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和利息率;风险和收益。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概念;商业银行的业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
3、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什么是货币一、货币的含义:定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或在清偿债务过程中能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品。
金融学本科货币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金融学本科货币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43234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79.png)
货币银行学课程习题集一、选择题1、中央银行的产生 B 商业银行。
A、早于B、同时C、晚于D、不一定2、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它代理国库,集中 A 。
A、银行存款B、企业存款C、个人存款D、国库存款3、以下 C 最能表达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A、发行货币B、最后贷款人C、代理国库D、集中存款准备金4、真正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是 D 。
A、英格兰银行B、法兰西银行C、德意志银行D、瑞典银行5、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成立的 D 是全国所有金融监管机构的领导核心。
A、中国任人民银行B、证监会C、保监会D、中央工委6、1998年,中国金融业多重机构分业监管的体制根本确立, A 负责监管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和财务公司A、中央工委B、中国人民银行C、证监会D、保监会7、2003年,随着 C 的成立,银行、证券、保险——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将最终完成。
A、银监会B、中国人民银行C、证监会D、保监会8、 B 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9、 A 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B、中国交通银行C、户部银行D、中国实业银行10、 B 是商业银行最根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效劳1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B 。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12、辅币的名义价值 D 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13、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D 。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4、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的大小成 C 关系,与单位货币即价格标准的含金量成关系。
A、反比正比B、反比反比C、正比反比D、正比正比15、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货币符号,货币所有者无论是手持现钞,还是把它存入银行,都发挥了C 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武大版)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武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2e6b1aa21614791711281d.png)
1 商品货币 (1)商品货币含义
商品货币是兼具货 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它在执 行货币职能时是货 币,不执行货币职能时是商品。它 作 为货币用途时的价 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 又 称足值货币 (2)商品货币形态
①实物货币(如粮食、布、牲畜、贝壳等)形态 ②金属货币(如铜币、银币和金币等)形态 (3)贵金属货币优缺点 ①优点:质地均匀、易于分割、经久耐磨、价值稳定 ②缺点 :由于流通造成的磨损和人为削刮,使铸币 的名义价值与实际 价值经常背离;人类拥有的作为货 币 用途贵金属的矿产 资源有限,供应缺乏弹性;流通费 用
货币价值贮藏职能含义: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 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即“购买力的暂栖所”。
Edited by MingtaoZhang
货币作为价值的储藏是储存超越时间的购买力 货币储藏原因:它是一种最易流动的资产 货币作为价值储 藏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 的稳 定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纸币 能否 作为价 值储 藏的手 段 ? 存款 能否 作为价 值储 藏的手段?】 (4)支付手段 货币支付手段职 能含义:指货币清偿债务 时充当延 期支付的工具,是 货币交易职能在延期执行时派生出 来 的。 与流通手段的区别: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是补充 交易的一个环节。 除了服务于商品交换,还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 跨期购买 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下发生作用 经济危机 货币支付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①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 ②推动了信用关系的发展 ③造成了买卖脱节,加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2 货币本质 (1)货币价值论观点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一定生产关系 的体现 (2)代表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 (3)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直接体现为社会劳动,能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②货币是一般的交换媒介,它具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 值——即无条件地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0467a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7.png)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单项选择1、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C.货币增量〕的状况。
2、一按时期内货币畅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B.货币流量〕。
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D.现金〕。
4、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说明〔D.货币是固定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价值形式开展的最终成果是〔A.货币形式〕。
6、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本能机能的特点是〔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7、货币在〔A.商品买卖〕时执行畅通手段的本能机能。
8、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实物货币〕9、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C.布雷顿丛林体系〕的特点10、市场人民币存量通过现金归行进入的是(C.业务库)11、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D.金属铸币在畅通中使用〕12、货币畅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B.金币本位制〕13、现实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投入畅通是通过(A.金融活动)14、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C.国际储藏货币多元化)15、中间汇率是指〔D.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16、运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阐发汇率变更的理论是(B.汇兑心理说)17、关于出口换汇成本的正确表述是(C.出口换汇成本=(1+预期利润率)×一按时期内以人民币计算的出口总成本/一按时期内以美元衡量的出口总收入)18、国际借贷说认为本币升值的原因是(C.流动借贷的债权大于债务)19、汇率自动不变机制存在于(B.金币本位制)20、对浮动汇率制下现实汇率超调现象进行了全面理论概括的汇率理论是(D.粘性价格货币阐发法)21、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B.以市场供求为根底的、单一的、有打点的浮动汇率制)22、目前我国实现了〔D.经常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23、信用是〔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24、信用的底子特征是(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25、以下不属于债务信用的是(C.居民购置股票)26、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
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串讲资料十二
![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串讲资料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6c7fd910a417866fb84a8ebd.png)
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串讲资料十二第九章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如何理解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分析角度一、货币需求理论(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1.前提条件金币本位制,完全流通金币经济中有足够的黄金贮藏2.逻辑次序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商品价格总额需要相应的金币来实现金的数量一定,流通次数,可以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出售3.主要内容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4.理论扩展:纸币(银行券)与价格关系在金币流通制度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银行券流通规律服从于金币流通规律在纸币作为唯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着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二)货币需求数量理论:费雪方程式1.理论创立1911年美国耶鲁大学欧文?费雪出版了《货币购买力》一书,对古典货币数量论做了清晰的阐述,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2.货币数量论:价格的变动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P=MV/T3.货币需求数量论: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货币需求决定于:(1)名义收入水平PT引致的交易水平(2)经济中影响人们交易方式、决定货币流通速度V 的制度因素M=1/V.PT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比例关系:1/V(三)剑桥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1.理论创立:在费雪发展他的货币数量论的同时,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C皮古为代表的剑桥大学古典经济学家进行了同样的研究2.主要内容: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两个属性,交易媒介、财富贮藏,因此货币需求与交易和收入水平有关,货币需求函数为:Md=k?PYY为总产出,P为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3.与费雪交易方程式的区别:(1)对货币需求性质认识差异:费雪强调货币交易媒介属性,剑桥学派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和财富贮藏属性(2)流量与存量的差异:费雪方程式将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剑桥方程式则除了考虑交易流量外,更强调从货币作为资产存量角度分析货币需求(3)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差异:费雪方程式认为货币需求决定于交易量、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强调技术上的因素;剑桥方程式认为货币需求受微观主体资产收益变化的影响,利率是不可忽视的,强调个人选择(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1.理论创立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2.主要内容:货币需求动机分析(1)交易动机,人们持有货币首先满足交易的需要,交易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存在稳定的关系(2)预防动机(或谨慎动机),人们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3)投机动机,人们持有货币是出于贮藏价值或财富,与收入水平有关,同时利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_李敏_习题册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_李敏_习题册](https://img.taocdn.com/s3/m/70035e8da0116c175f0e48df.png)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货币是一般的等价物。
价值尺度-货币最基本的只能,它是衡量相对价值量上商品的价值大小,反映了货币与商品之间价值的对等关系。
它的特点:可以是观念的而不必是现实的,但必须是足值的。
一般等价物-用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能与一切商品交换,反映了货币的本质。
本位币-一国货币制度中的核心货币,政府法律规定了它具有无限法偿,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具有强制流通的力量。
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市场流通的是纸币,黄金成为发行准备,政府规定了可兑换黄金的纸币的含金量。
金汇兑本位制-金本位制中的一种形式。
本国货币通过外汇比价间接地与黄金挂钩,在政府规定的汇率下,可自由地兑换采用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
信用货币-一种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金银的纸币,国家法律赋予它无限法偿。
另一种是银行各类短期信用工具,成为流通中人们普遍接收的支付手段。
这两类构成了信用的载体。
纸币本位制-一种以不兑换黄金与白银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量一定要适应商品流通的规模。
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金银双本位制下,政府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发生不一致时,价值低估的货币被价值高估的货币逐出流通,融化或收藏,价值高估的货币充斥了市场。
这一规律也称为“”格雷欣法则。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商业银行体系支票存款。
广义货币M2-M1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直接融资-盈余方直接购买赤字方发行的债务凭证或股权证书。
金融机构仅仅起委托代理的中介作用,并不是信用借贷的中介关系。
间接融资-有盈余货币的人通过银行之类的信用中介向赤字货币的人进行间接融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从赤字方那里获得直接证券,并且以它自己的信用度重新发行一种自己的证券进行借贷活动。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一个短期金融证券交易的市场,期限都在一年以下。
具体品种有政府的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联邦基金。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1e80870f5335a8102d220d8.png)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20)1.A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商场B一批商品,则商场B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A 职能.A.支付手段B.交换媒介C.购买手段D.贮藏手段2.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三种货币制度,其中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本位制度是 C .A.跛行本位制B.平行本位制C.双本位制D.特殊等价物3.当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时,等价物被称为 C .A.个别等价物B.货币C. 双本位制D.特殊等价物4.货币在发挥 D 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A.支付手段B. 交换媒介C.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5.以金币为本位币,但并不铸造和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是 DA.金本位制B.信用货币制度C.金汇兑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6.下列属于间接融资的有 B .A.商业信用B.通过金融机构融资C.发行债券D.发行股票7.现代信用体系的主体是 A .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8.利息率的合理区间是 D .A.小于零B.大于零C.高于平均利润率D.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率9.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C .A.保持不变B.与实际利率对应C.调高D,调低10.某企业获得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5%,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该企业应偿还银行的本息共为 A 元(考计算)A.1 157.625万B.1 150万C.1 158.6万D.1 157.375万11.某企业获得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单利计算,则到期后该企业应偿还银行的本息共为 B 元A.1 157.625万B.1 150万C.1 158.6万D.1 157.375万12.当长期证券与短期证券之间出现了 C 时,它们之间就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A.流动性风险溢价B.长期证券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正值C.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平均值,再加上流动性风险溢价D.违约风险溢价13.在以下各种金融工具当中,属于原生金融工具的是 D .A. 远期B. 金融期货C. LIBORD. 汇票14. D 交易是非对称性的风险收益机制,不同于 D . D 允许买方履行,也允许买方违约.A.期货、期权、期货B.期权、期货、期货C.期货、期权、期权D.期权、期货、期权15.下列关于票据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它是一种有价证券B.商业票据一经确立,票据关系人的权利义务随之确立.C.商业票据在运动过程中,如要式具备,票据债务人可以进行有条件支付.D.商业票据债权人在受领给付时,必须将票据交还债务人,使票据关系消除.16.下列关于股票的特性说法有误的是 A .A.可偿还性B.收益性C.流动性D.风险性17.在同业拆借市场中,各个金融机构是以 D 为拆借目的的.A.规避风险B.弥补长期资金短缺C.长期收益D.弥补短期资金需要18.下列金融机构不属于商业银行的是 C .A.中国工商银行B.香港汇丰银行C.中国国家开发银行D.中国银行19.在银行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D ,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D ..A.投资银行、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C.中央银行、专业银行 D.中央银行、商业银行20.投资银行最传统、最核心的业务是 D .A.吸收存款B.企业并购C.商人银行D. 证券承销21.下列关于开放型基金说法正确的是 C .A. 开放型基金向其他公司出售股份,投资者不能赎回B. 开放型基金的一个特征是投资者必需承担承销基金股份发行在外份额的值.C. NAV 等于组合市价减去互相基金负债后再除以互相基金发行在外份额的值D. 开放型基金是一种很流行的基金,但其流行程度仍比不上封闭型基金.22.下列不属于所有金融中介功能的是 C .A.融通资金B.充当信用中介C.最后贷款人D.规辟风险23.银行金融中介不包括 D . .A.政策性银行B.专业银行C.中央银行D.投资银行24.就组织形式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实行 C .A.代理行制度B.单元银行制度C.总分行制度D.银行控股制度25.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基础是 B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表外业务D.其他业务26.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金融市场出现”脱媒”现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转向 B .A.资产管理B.负债管理C.资产负债综合管理D.全面风险管理27. D 不是资产债管理的基本方法.A.利差管理B.缸口管理C.利率敏感性分析D.资产分配法28.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核心是 A .A.净利差B.风险缸口C.资产分配D.利率敏感性29. D 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A.库存现金B.准备金C.存放同业款项D.应付款项30.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人的本息而可能使贷款人遭受损失风险是 B .A.国家风险B.信用风险C.利率风险D.汇率风险31.中国人民银行实行 A 中央银行制度.A.一元制B.二元制C.复合制D.准中央银行制32.下列 B 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A.发行货币B.代理国库C.最后贷款人D.集中存款准备金33.下列 C 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A.再贴现贷款B.证券C.中央政府存款D.特别提款权凭证账户34.若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使商业银行 B .A.降低贷款利率B.提高贷款利率C.降低存款利率D.无影响35. A 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A.存款准备金业务B.财政性存款业务C..特种存款业务D.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36.中央银行之所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专是 B .A.集中存款准备金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独享货币发行权37. D 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职能的体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性业务.A .货币发行 B.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C.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 D.清算业务38.中央银行贷款一般以 C 为主,这是由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A.长期贷款B.中长期贷款C.短期贷款D.无息贷款39.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依赖于收入水平不仅出于交易动机,而且还出于 C .A.投机动机B.储存价值C.预防动机D.投资目的40.在“流动性陷井”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率会 D .A.上升B.下降C.不确定D.不变41.狭义货币是指 B . A . 2M B 1M C 0M D.3M42.下列金融变量中,商业银行可以控制度的是 A .A.超额存款准备金率B.定期存款比率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现金漏损率4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时,货币供应量将会 B .A.不变B.下降C.上升D. 不确定44.物价与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A .A.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理论B.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C. 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D.“北欧模型”45.下列政策中不属于解决通货膨胀对策中的供给政策的是 B .A.放宽产业管制B.工资一价格指导C.减税和改税D.严格控制货币供给,支技一切紧缩措施,使货币发行量与经济增长同步.46.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随着产出的增加,通货膨胀的程度取决于 B .A.总需求曲线的斜率B.总供给曲线的斜率C.总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共同作用D.其他因素47.在中国,收紧银根的核心是 B .A.提高法定准备率B.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抑制社会总需求C.提高再贴现率D.卖出证券48.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是 B .A.正相关B,负相关 C.相关 D.没有关系49.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 .A.央行的基准利率B.市场利率C.浮动利率D.限制利率50.各国的中央银行常常会把 A 当成货币政策最主要的目标.A.稳定物价B.充分就业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51.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D .A.促进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国际收支平衡D.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促进经济增长52.关于托宾的q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托宾发展了一个关于股票价格与投资支出之间的关系的q理论B.如果q值大于1,说明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建立新厂房和购买新设备的资本要低于收购同等规模企业的价值.C.如果q值小于1,说明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代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建立新厂房和购买新设备的资本成本要高于收购同等规模企业的成本D.如果q值小于1,说明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建立新厂房和购买新设备的资本成本要低于收购同等规模企业的价值.53.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会 B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A.降低B.提高C.不调整D.不确定54.最猛烈且具有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D .A.再贴现率B.窗口指导C.公开市场业务D.法定存款准备金55. B 的作用在于影响信用成本,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达到调整银根松紧的目的.A.法定存款准备金B.再贴现政策C.道义劝导D.超额存款准备金56.下列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B.系统性金融风险多是内生性的,所以不具有突发性和外部性C.非系统性金融风险仅仅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包括内部因素D.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转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二.判断题(1*20)1.物物交换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需求的双重巧合和时间的双重巧合. (√)2.货币流通次数与货币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3.格雷欣法则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双本位制度. (√)4.货币执行交换媒体价职能时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5.辅币的实际价值一般小于其名义价值. (√)6.现在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工具的盈利性大小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7.消费信用的工具是商业票据. (×)8.利息率是货币资本的价格. (√)9.如果一个项目的NPV大于0,则其不被采纳,反之则被采纳. (×)10.中央银行操作公开市场买卖的主要对象是中长期债券. (×)11.利率提高时,储蓄增加的替代效应一定大于储蓄减少的收入效应. (×)12.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的债券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 (×)13.一级市场用于交易新发行的证券,是资金的横向转移交易;二级市场是资金在证券投资者之间的纵向转移. (×)14.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存在于直接融资中,利用间接融资可以消除这两种风险. (×)15.欧式期权只允许期权持有者在到期日当天行使期权. (√)16.优先股拥有投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普通股没有选举权但拥有投票权. (×)17.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一般被要求从事若干具有较高金融和商业风险的融资活动,所以,具有很强的盈利性. (×)18.封闭型基金的基金的股份暨可以进行有组织的交易,也可在场外进行交易. (√)19.投资银行是为工商企业和其他客户提供货款以及从事短期投资的金融中价. (×)20.在开放型基金中,NATV等于组合市价减去互助基金负债后再除以互助基金发行在外份额的值. (√)21.金融中介存在的作用之一是大减少了金融交易中的交易和信息成本. (√)2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企业,其经营的对象是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 (√)23.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充当信用中介. (√)24.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按质量或风险程度可分为五类. (√)25.流动性要求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保留尽可能多的现金储备. (×)26.一般来说,流动性越强的资产盈利性越好. (×)27.商业银行的资本是其经营的重要来源,具有风险缓冲的重要作用. (√)28.中央银行在业务上具有特殊性,它一般不经营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普通金融业务. (√)29.中央银行对独立性的要求使其必须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 (×)30.中央银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金融管理机构,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吸收法定存款准备金. (×)31.当中央银行发行债券时,可以增加金融系统中的流动性,紧缩货币供应量. (×)32.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现金负债是一种长期的无须清偿的债务. (√)3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中央银行与财务部平行的模式. (×)34.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再贴现时使用的票据必须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 (×)35.在银本位制度下,商品的价格会由于货币量的大量匮乏或严重过剩而出现大幅波动. (×)36.在凯恩斯的货币需要理论中,交易动机对货币的需要量与收入无关系,与利率有关. (×)37.在货币乘数一定的条件下,基础货币量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38.如果说“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则它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39.只要具备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40.通货膨胀发生时伴随着明显的物价上涨,因此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同一回事. (×)41.通货膨胀越严重,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 (√)42.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使得雇员吃亏,企业主得利;债务人吃亏,债权人得利. (×)43.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已相当严重,整个货币制度已经处于或接近于崩溃的边缘,此时,国家唯一的选择便是实行币制改革,即废除旧货币,发行新货币,并同时制定和实施一些可保持新货币的政策措施. (√)44.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 (×)45.工资增长率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结构性通货膨胀.(×)46.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就是指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47.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是以直接调控为主的政策. (×)48.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着眼于解决总量问题,而信贷政策着眼于解决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 (√)49.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度、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构成了货币政策体系的总体框架. (√)50.我国目前使用的中介目标主要是利率. (×)51.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52.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要考虑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 (√)53.存款准备金是在中央银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54.预防和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55.非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向整个经济金融领域扩散,从而转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 (√)56.银行监管机构一旦发现某一银行有不安全的资产,可以宣布停止该银行风险过大的业务活动. (√)三.计算题(1*10)1.某企业获得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5%,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该企业应偿还银行的本息为?(P19)解:1000*3%)51(+=1157.625万元2.假定现金漏损率为20%,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2%,定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率为10%,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分别为15%和10%。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9e3d6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8.png)
货币银⾏学复习资料货币银⾏学复习资料特别鸣谢0903郭伊平胡珊珊李⾬佳徐学思陈⽴鹏王赟0904刘亚辉巫强尹崇鹏余潇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怎样理解货币是⼀般等价物?答: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发展的历史的考察,揭⽰了货币的起源,同时也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货币的本质,即货币是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货币⾸先是商品。
具有商品的共性,即同⼀切商品⼀样,具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价值。
(2)货币不是普通商品,⽽是特殊商品。
第⼀,货币能够表现⼀切商品的价值。
第⼆,货币对于⼀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
(3)货币在充当⼀般等价物的过程中,体现着⼀定的社会⽣产关系。
我国的⼈民币,作为⼀种价值符号,它仍然是⼀般等价物。
虽然它本⾝没有价值,但它可以代表⼀定的价值量,并以⼀定价值量的代表去衡量⼀切商品价值量的⼤⼩,同⼀切商品交换,发挥其货币职能。
2.简述不兑现信⽤货币制度的必然性和稳定性。
答:必然性(不兑现信⽤货币制度出现的原因)(1)随着社会⽣产⼒的发展,⽣产规模不断扩⼤,商品交换的规模也相应扩⼤,迫切要求有⼀个灵活的有弹性的货币供给制度。
(2)黄⾦充当货币,执⾏⼀般等价物职能,是社会财富的极⼤浪费。
(3)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第⼀次世界⼤战的冲击下,黄⾦分配极不平衡,⾦本位制逐步⾛到了⾃⼰的尽头,货币实体⾮黄⾦化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稳定性(信⽤货币制度的特点)(1)国家授权中央银⾏垄断发⾏纸币,且具有⽆限法偿能⼒。
(2)货币由现钞与银⾏存款构成。
(3)货币主要通过银⾏信贷渠道投放。
(4)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平的制约,供应过多必然危及国民经济正常运⾏。
(5)货币供应量不受贵⾦属量的制约,具有⼀定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第⼆章信⽤与信⽤形式2.信⽤形式有哪些?各种信⽤形式有哪些特点?答: (1)商业信⽤,银⾏信⽤,国家信⽤,消费信⽤,直接信⽤和间接信⽤,其他信⽤形式:包括股份信⽤,合作信⽤,租赁信⽤,国际信⽤。
货币银行学7-9章
![货币银行学7-9章](https://img.taocdn.com/s3/m/f1f8b84fe518964bcf847c18.png)
第七章货币供求与均衡第一节货币层次的划分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货币的流动性。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1.有利于观察经济运行状况;2.有利于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流通中的现金2.M1= M0+活期存款3.M2= M1+准货币准货币包括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各种可以提取的“通知放款”以及各种短期的信用工具如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等。
(二)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1=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2.M2= 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储蓄存款+个人货币市场货币基金+隔夜回购协议3.M3= M2+长期存款+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法人货币市场基金+长于隔夜的回购协议4.L= 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三)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1.M1=现金+活期存款2.M2= M1+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存款+可转让存单3.M3= M2+邮政、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的存款+货币信托和贷款信托4.广义流动性= M3+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等。
(四)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0=流通中的现金2.M1= M0+活期存款3.M2= 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第二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概述(一)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1.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2.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3.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三)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1.从宏观角度看(1)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量;(2)市场上商品供求结构;(3)价格水平;(4)收入的分配结构;(5)货币流通速度;(6)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7)其他因素:人口密度、生产周期、社会分工等。
货币银行学资料
![货币银行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99afbe9998fcc22bcd10dbe.png)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 )。
A.劳动价值说B.货币金属说C.货币名目说D.创造发明说2、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3、下列关于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二级市场是初级市场的前提B.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C.没有二级市场初级市场仍可在D.没有初级市场二级市场仍可存4、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A.发行金融债券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C.买卖政府债券D.买卖外汇5、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拆息都以“厘”做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拆息2厘,则分别是指( )。
A.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0.2%B.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C.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2%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6、下列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是( )。
A.同业拆借市场B.票据市场C.债券市场D.回购协议市场7、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有( )。
A.费雪方程式B.剑桥方程式C.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D.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8、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 )。
A.再贷款率B.再贴现率C.LIBOR利率D.存贷利率9、能够作为商业银行“二线准备”的金融工具是( )。
A.股票B.公司债券C.国库券D.存单10、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
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2、信用行为的基本特点包括( )。
A.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B.贷者有权获得利息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E.极高的利率水平3、中国工商银行某储蓄所挂牌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请访问.(.....)
《货币银行学》学习提要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货币的定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掌握货币制度的基本构成和不同类型货币制度的形成过程,理解当代货币制度的形成背景及其主要特征,认识我国货币制度的建立、发展过程和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和基本特点,为深入学习货币供给与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要点:
一、货币定义:货币的种类,包括实物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重点理解货币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性,认识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与联系;认识货币的法律定义、本质定义和职能定义: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职能的理解及对货币定义的解释。
二、货币的职能与作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货币职能的表述,西方经济学说对货币职能的表述,货币职能表述的比较;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作为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的作用。
三、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基本构成要素:铸币的定义,前资本主义社会铸币流通的特点;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重点);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复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格雷欣法则”;金币本位制的内容、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