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公共艺术的功用性_以杭州地铁艺术墙为例
探析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的特点
探析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的特点作者:杨波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09期摘要:地铁,在现代城市中是主要的公共交通之一,同时地铁的存在也意味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以及城市的风貌。
文章主要对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的特点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地铁公共艺术墙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一、引言随着交通形式的发展,地铁开始以它快捷、大容量以及相对于地面交通而言干扰少、事故少的特点在世界各国大城市相继发展起来。
我国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在近年来也逐渐开始加入了地铁建设的热潮。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许多大城市都已建立了地铁交通体系,这股浪潮由最开始的“北上广深”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开来。
文章主要对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二、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的特点分析地铁站属于公共建筑,在进行公共艺术墙的建筑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基本功能问题。
所以,地铁公共艺术墙在进行材料的选取时,应尽可能的选择安全、环保、经济、耐用等方面的材料[1]。
(一)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的安全性要求地铁站是一个公共场所,是人们乘坐交通工具的地方,势必会呈现人潮拥挤的现象,地鐵站在进行建筑过程中,应对公共安全引起重视。
通常来说,地铁站在展开建造期间,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地铁内的墙面在出现突发灾难时是否能够做出有效的预防与承受。
基于此,在进行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建筑时,应选用防火安全的、不易燃的材料。
通常,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都是一些不燃性的材料。
另外,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版、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轻质高强符合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这些材料都是比较难燃的材料,在进行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建筑过程中,可选用以上材料能够很好的预防火灾等灾难[2]。
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发展探究
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发展探究摘要:地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
而每个地铁站作为公共区域成为提供公共艺术的载体,传递着不同城市的历史和人文气息,让乘客看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使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承者。
我们在研究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现实,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诸多经典案例,详细探究地铁空间的因素组成,发掘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功能性,从而设计出有地域特色的地铁公共艺术空间。
关键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发展一、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发展历史1.由简单的交通运输发展为多元化的艺术空间英国是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国家。
19世纪中叶,伦敦经济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店铺、工厂和大量的劳动人口涌入,使传统狭窄的街道已经不堪重负,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来缓解出行压力。
英国人皮尔逊为伦敦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铁系统,1863年1月,这个被命名为“大都会地区铁路”正式开始营业,地铁有效的缓解了交通压力,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以满足城市人口日常的出行需要。
北京作为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大都市,地铁每天也是繁忙的。
有数据统计,在2022年7月10日的客运量达到965万人次。
北京地铁的15条线路每天都在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
由此北京地铁站的公共艺术空间带给乘客的影响也是无可估量的。
地铁作为一个新兴的公共艺术发展平台,从一诞生就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地铁空间的室内装饰还是公共艺术品的展示,地铁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播,城市历史的传承,城市未来的展望的作用都在一天天的凸显出来。
多元化发展是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
2.具有交流性和创造性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中国的公共艺术起步很晚,现在还处于发展初期。
公共艺术的发源地在欧洲,公共艺术是对空间的精神和态度的认识,而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使艺术和文化通过公共空间与社会公众发生共鸣的交流方式,不属于任何一种艺术流派,而是通过公共空间与乘客交流、分享的态度。
地铁公共艺术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既不是简单的地铁内部装修,也不是某位艺术家的建筑作品展示,与当下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与城市文明、城市历史紧紧相连,传播信任、传递美好、传承文明。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铁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地铁空间的设计对于乘客的出行体验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为了提升地铁空间的舒适性和美观度,公共艺术在其中的介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设计手段。
本文将对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
公共艺术作品在地铁空间中的设计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地铁站通常位于繁华的商业区或者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周围的建筑风格和城市景观丰富多样。
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呼应,既要突出艺术作品的特色,又不能与周围的建筑形成冲突。
在地铁站的大厅中可以设置雕塑或者装置艺术作品,通过体积和造型的设计,与周围的建筑或者地铁站整体呈现出一种协调的美感。
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需要体现地铁空间的功能性。
地铁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在地铁站的行为习惯和流线。
艺术作品的位置、布局和造型应该符合人们的行为需求,既要满足观赏艺术的愿望,又要不影响人们的出行。
在地铁站的候车区域可以设置墙面艺术作品,或者利用柱子等空间进行艺术装饰,既可以让人们在等待地铁时欣赏艺术作品,又不影响人们的乘车。
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还需要注重乘客的体验。
地铁是一个公共场所,乘客的感受和体验是设计的重要因素。
艺术作品的色彩、材质和形式应该能够引起乘客的兴趣,增加地铁空间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在地铁站的墙面上设置大型的艺术装饰画,可以让乘客在排队等待的时候欣赏艺术作品,也可以通过设置互动装置,让乘客与艺术作品产生互动,增加出行中的乐趣。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地铁空间的功能性,注重乘客的体验,同时考虑到地铁的安全性和规划性。
这样的设计可以提升地铁空间的美观度和舒适性,为乘客创造更好的出行体验。
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特征解析——以深圳地铁6号线为例
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特征解析——以深圳地铁6号线为例
赵一静
【期刊名称】《鞋类工艺与设计》
【年(卷),期】2022(2)13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公共艺术设计介入城市地铁空间中人文环境塑造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以深圳“地铁美术馆”项目第三期6号地铁线路中的公共艺术作品为例,分别从主题特征、材料特征、视觉特征三个方面总结地铁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特征。
【总页数】3页(P144-146)
【作者】赵一静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21
【相关文献】
1.地铁公共设施的艺术化设计方法——以武汉地铁三号线公共座椅的设计方案为例
2.基于城市记忆的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以吉林长春地铁二号线公共艺术为例
3.
符号学语境下的郑州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地铁7号线河南博物院站为例4.城市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探
究
——以上海地铁15号线为例5.城市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探究——以上
海地铁15号线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与作用
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与作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将地铁公共空间与艺术结合,在国际上已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实践。
地铁作为现在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一环,不再以追求单纯的功能性为目的,世界各国都慢慢将地铁空间变为城市坐标体现的基点。
无论是伦敦地铁中的“迷宫行走”,抑或是斯德哥尔摩宏伟的地下宫殿风格、东京地铁发人深思的《妙梦》,都在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地铁公共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艺术家们一直在积极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在单一的工程中寻求艺术的渗透和表现。
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和重庆等城市都意识到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地铁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地铁公共艺术概述“公共艺术”于美国发源,最初是以开放性、装饰性为目的,是在公共场所进行设计的艺术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传入我国。
伴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城市的需求也增加了审美方面的考虑,由此而来的文化思考与生活环境的规划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随着公共艺术文化的不断衍变发展,公共艺术已经由一个笼统宽泛的概念转变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分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出现在人们生活的空间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城市的节奏和发展。
在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欣赏与反馈过程中,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层出不穷,而地铁空间作为城市交通重要一环,承担起衔接居所与工作场所的公共空间,已经慢慢突破了职能、功效与精神的限制。
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其功能性,还要在开放性、认知性、影响性方面进行考虑,因此地铁空间将是一个多元化的公共场所。
伴随着地铁交通的普及与发展,国际上公共艺术创作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地铁空间中,将城市文化形态与区域思维模式形象化,融入地铁场景中。
为满足公众审美需求,要以受众人群的感官功用和审美体验为契合点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
公共艺术赏析论文
公共艺术赏析论文公共艺术赏析论文范文公共艺术空间也称之为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当中,公共艺术更多被应用在城市环境美化,人文精神注入,有效提高现代社会文化品质。
公共艺术在环境中的载体是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指公共环境空间,是人类可以行使公共权力的地方。
公共艺术赏析论文篇1浅析城市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摘要:地铁穿线于城市的跨度与密度代表着城市的发展速度,地铁既是地下交通功能的承载体,也是连接当地历史文化结点的重要脉络,每天成千上万流动的乘客都是地铁供信息的接受者。
城市地铁站为公共艺术提供载体,让乘客最直观地了解这座城市。
纵观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站,无不彰显着各地独特的气质,地铁公共艺术成为了文明与文化之间的纽带。
探究发展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必要性,要根据现阶段国内外现状出发,分析国内外成功案例,了解城市地铁空间构成因素,分析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功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地需求的地铁公共艺术空间。
关键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功能一地铁公共艺术起源1.1从单一的交通运输到多元化的艺术长廊在20世纪的自动化大潮中,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主流工具,同时车辆拥堵、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也接踵而来,1856年伦敦开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
它长约7.6千米,隧道横断面高5.18米、宽8.69米,为单拱形砖砌结构。
当时是以蒸汽机车牵引列车。
(图1)当时的地铁站依旧是满足最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地铁,以满足城市居民需要。
从2015年7月1日至8月1日,北京地铁官方的网站网站公布数据统计,一个月来地铁公司所辖15条线共运送乘客2.71亿人次,日均846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为7月10日965万人次,北京地铁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如此巨大的社会使用频率,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将是难以估量的。
地铁为公共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平台,从地铁空间的室内装饰到公共艺术品的展示,地铁传播着文化、传承历史、展现时代潮流,城市地铁多元化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发展壮大的。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管理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管理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管理,是指在地铁站、地铁车厢以及相关空间中展示、管理和推广公共艺术作品的一项工作。
公共艺术是指以艺术形式展示在公共场所,面向公众群体的艺术作品,其作用是为公众提供艺术享受和文化教育,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在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管理方面,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精心策划和选择公共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作品的选择应该符合地铁空间的定位和文化氛围,能够与乘客的审美需求相契合。
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多样化,既能够展示经典的艺术作品,也能够创新,展示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前沿性。
需要加强对公共艺术作品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在地铁空间中展示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容易受到损坏和污染,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监管和维护。
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引导和规范公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使用和欣赏行为,保护公共艺术的权益和形象。
需要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和推广活动。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和推广的功能。
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表演等形式,加深公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欣赏,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需要注重公众的参与和反馈。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存在是为了服务公众,因此需要重视公众的需求和意见。
可以通过征集公众意见、开展艺术评选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的管理和推广中来,增强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公共艺术作品的策划、选择、管理和推广等方面。
只有充分发挥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价值和效益,才能够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公共空间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摘要】这篇文章将重点探讨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以及其对地铁空间的影响和意义。
在将介绍背景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别讨论地铁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应用、公共艺术的种类、地铁空间设计中的公共艺术元素以及公共艺术对地铁空间的影响。
最后在将总结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将更深入地理解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设计、设计分析、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应用、公共艺术种类、公共艺术元素、设计意义、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大量的出行人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空间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上,地铁空间设计主要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忽略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文化体验。
但是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公共艺术融入到地铁空间设计中,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具有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的空间,为乘客提供一个艺术与城市的交融之地。
各种形式的公共艺术,如壁画、雕塑、装置艺术等,都可以为地铁空间增添活力和魅力。
在设计地铁空间时,公共艺术元素如何融入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艺术品的选择、布局和设计,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个性的地铁空间,让乘客在短暂的等待和乘车时间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和力量。
公共艺术对地铁空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提升地铁空间的美观度和舒适度,还可以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和民众的文化素养。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意义是深远的,未来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旨在揭示公共艺术对地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其中的应用方式。
通过对不同公共艺术种类的分析,以及公共艺术元素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我们将深入探讨公共艺术对地铁环境的影响机制。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地铁空间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引入公共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也能够为市民创造美好的出行环境。
研究如何更好地将公共艺术融入地铁空间设计,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介入的设计分析,探讨其应用、设计原则与实践、案例分析、影响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未来地铁空间艺术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设计应用,分析其对城市环境和乘客体验的影响。
通过研究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揭示其在城市交通设施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不同地铁空间中的艺术设计方式,探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表达形式,从而为未来地铁空间艺术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将分析影响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的因素,探讨当前地铁空间艺术设计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通过研究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与城市交通设施的关系,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空间的美化,提升乘客的旅途体验和城市形象。
2. 正文2.1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可以美化地铁站的环境,还可以为乘客提供文化、艺术享受。
在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可以包括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形式,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为乘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
公共艺术还可以传达城市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念,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地铁站的形象,还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利用地铁,减少城市交通压力。
艺术作品的展示还可以增加地铁站的人气和吸引力,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形成艺术氛围浓厚的城市文化中心。
公共艺术还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展示城市的艺术品位和城市形象。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对于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加大对公共艺术的投入和推广,为市民和游客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体验。
地铁壁画艺术的区域文化传播——以北京地铁六号线为例
地铁壁画艺术的区域文化传播——以北京地铁六号线为例发布时间:2021-07-15T11:24:15.90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期作者:程梦佳[导读] 现代壁画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充分展现出城市的人文历史以及地理风貌程梦佳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730124摘要现代壁画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充分展现出城市的人文历史以及地理风貌,壁画作为墙壁上的艺术,属于建筑物的一部分,壁画具有的装饰作用及美化功能使其成为环境空间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壁画艺术承载着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历史,壁画有装饰美化,传递信息,教育公众,反映当下社会现状的功能,壁画通过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城市中的各个角落,向人们传递着艺术与人文。
其中地铁壁画在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装饰性与公共性充分融合,传播其区域文化特色,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壁画的特征及形态是随着时代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演进改变着的。
地铁作为人们便利出行的交通工具,极大缓解了快节奏生活下的城市交通压力,是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场所之一,在空洞的地下空间设置公共艺术加以改善,使得壁画的适用性得到充分发挥。
地铁壁画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是宣扬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城市文化传承与传播具有深远影响。
早期地铁公共环境大多被广告灯箱所替代,对于环境装饰美感欠缺,北京地铁壁画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当时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铁壁画。
现如今,北京地下文化长廊正在逐渐形成,这一文化长廊,不仅彰显了传统文化之美,也融入了现代文化之美。
北京地铁四通八达,北京地铁的六号线贯穿着北京古城历史人文保护区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条线路,也是地铁壁画设计的重点线路,六号线的壁画着重体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地铁站空间,地铁壁画应运而生,主要创作于地铁站大厅,进出口,楼梯上方等,极大的改善了地铁周围环境的整体艺术气息,伴随着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提升,地铁壁画的普及加强了人们和城市以及公共空间的互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所追求的艺术性生活的价值观。
浅析地铁壁画在公共空间的功能与价值
·321·美学技术摘 要:作为一种公共环境艺术,地铁壁画可以营造良好的地铁环境氛围,并担负起宣传城市文化和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等多种责任。
因此,本文对地铁壁画在公共空间的功能与价值展开了探讨,从而更好地了解地铁壁画未来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地铁壁画;公共空间;功能;价值0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大城市都建设了地铁建筑,以便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地铁环境的使用功能和空间格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相关部门开始使用地铁壁画进行地铁这一公共空间的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地铁壁画在公共空间的功能与价值展开探讨,更好地促进地铁空间的艺术化发展。
1 公共空间的地铁壁画概述作为公共艺术品,地铁壁画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特点。
但是相较于在艺术展览馆欣赏艺术品,在地铁站进行艺术品的观赏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并且产生无法预知的效果。
因为地铁是一个公共空间,其中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地,而地铁车站也不是终点,仅仅是人们旅途中经过的场所,所以乘客会保持中速到快速的脚步经过这一场所。
在创作地铁壁画时,创作者往往会针对乘客在特定场所的特定心理展开创作,从而使人们一进入地铁站就能进行壁画的欣赏,并且产生不同的感受。
[1]而就目前来看,地铁壁画已经成为地铁的一道风景线。
莫斯科地铁更是以壁画享誉世界,从而使地铁壁画成为了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的常见形式。
2 地铁壁画在公共空间的功能与价值2.1 强化人们对地铁场所的认知在地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共艺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公共空间角度来看,不同性质和功能的空间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所以将给人带来不同的印象。
而将地铁壁画当成是物质载体,并使其与地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将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从而使地铁这一公共空间的主体和氛围得到强化。
例如,著名的北京地铁4号线就根据各站点特色进行与地铁环境相互映衬的壁画的打造,从而营造了浓厚的地铁文化氛围。
现代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应用思考
现代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应用思考作者:陈铭来源:《建筑与装饰》2018年第09期摘要地铁是城市中快捷而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地铁空间环境在运营期间永远都处于人满为患的状态。
在这样的公共环境中,地铁空间的舒适度、美观度直接影响着乘客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为了使地铁空间达到乘客的最大满意度,地铁部门要对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进行利用,使其能成为辅助手段,美化空间,舒适乘客。
地铁部门应对这种艺术进行研究,对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应用效果熟练掌握。
关键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应用现代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是建立在传统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基础上的,所以相比传统艺术,设计人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在设计应用中,还要对公共艺术应用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其更加完善。
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应用进行思考。
1 现代地铁空间环境中的公共艺术1.1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永久性的公共艺术,这种作品主要表现为雕塑、壁画以及各个位置的装饰品、灯光设计等,在将这些作品与地铁空间环境结合在一起时,还要注意两者的关联性,如果两者不相融,这些公共艺术就无法使乘客产生共鸣,还会产生一种违和感[1]。
设计人员要注意不仅使作品与环境整体相适应,还要使其与地铁功能相符合。
其二临时性的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指临时举办的艺术活动或展览等,这些只是发生在特定时期,无论是哪种作品展览,设计人员都要保证作品有暂时放置的空间,所以还要对相关的公共艺术设施进行设计。
这种流动性比较强的艺术作品可以提现出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灵活。
其三地铁公共艺术相关创意产业,这是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衍生品、周边,在实际中,设计人员经常将其设计成艺术路线形式,乘客在地铁路线进行中就可以观赏到相关的艺术作品。
这几种形式都使得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多元化。
1.2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表现特点地铁空间是公共场所,所以在对其进行艺术作品设计时,该作品不仅要有艺术美观性,还要具备公共性,使公共空间中的公共人群都认可。
浅谈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
浅谈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1. 引言1.1 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的重要性地铁车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其公共区装修工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铁车站公共区的装修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和舒适感。
精心设计的装修可以提升车站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乘客选择地铁出行,同时也能为乘客创造一个愉快的待机环境。
地铁车站公共区的装修工艺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装修设计,可以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以及现代风貌,让乘客在车站中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特色。
地铁车站作为城市的门面和窗口,其装修工艺也直接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和品味。
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的重要性在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其设计与施工需要精心策划和确保质量,以确保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城市形象的展现。
1.2 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的发展历程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地铁系统建设的初期。
在早期的地铁车站装修中,主要采用简单的设计风格和基本的装饰材料,以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为主。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地铁车站公共区的装修工艺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改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不断创新和完善,从最初的简单风格转变为更具现代感和艺术感的设计。
设计师们开始注重空间的利用和美学效果,在色彩搭配、灯光设计、装饰材料选择等方面下足功夫,使地铁车站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转换站,而是一个展示城市文化和艺术风格的亮点。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视不断增加,未来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地铁车站装修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为乘客提供更舒适、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的发展将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共同构建更美好的城市景观和交通系统。
2. 正文2.1 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的设计原则地铁车站公共区装修工艺的设计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乘客的出行体验和车站的整体形象。
重视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文明引导的作用——以加强武汉地铁公共艺术建设为例
用 。如 巴黎 地铁 的每个 站 点 的设 计 风格 和
1 80 《 城市观察》2 0 1 4 年第1 期 ; U r b a n I n s i g h t , N o 1 , 2 0 1 4
l
CI T Y ME M0R Y
主题都对应着该站的地面景点,各种艺术 斋”让人印象深刻 , 据介绍 , 整幅作品是 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人充分体会到 “ 艺术之 由制作人员精心收集包括罗马、意大利 、
关键 词 :地铁 公共 空 间艺术 城 市文化 城 市文 明 武汉 地铁 【 中图分 类号 】1 9 2 3 1 . 4 d o i : l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1 7 8 . 2 0 1 4 . 0 1 . 0 2 0
2 0 1 2 年1 2 月武 汉 地铁 开通 ,标 志 着武
CI T Y ME M0R Y
重视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文明引导的作用
— —
以加 强武汉地铁公共 艺术建设 为例
琳
◎ 吴
摘
要 :回顾 地 铁发 展 史 ,作 为载体 之 一 的地 铁 公 共 艺术 对城 市 而言 ,至 少具有
两个有益的作用: 一是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特 色;二是引导市民行为、推动城 市文明。 有鉴于此,在 当 前 中国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 时期 , 也应该同时注重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 和 建设 。本 文以武 汉为例提 出加 强地 铁公 共 艺术空 间建设 的具 体建议 。
全 国媒 体 上 数 次 “ 曝光”、 “ 扬 名 ” ,其 是 地铁 公共 艺术 空 间 的重 要作 用 。纵 观 各
中最大的是 “ 周黑鸭 ・ 江汉路”和 “ 泼面 大都市地铁 ,其公共艺术空间设计和展示 姐”事件 。事件虽小 , 实质却是城市地铁 的共 同特点 是 ,根 据 地域 性 、民族性 和 世
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为建筑增添美感,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社区的文化品味,增强人们对建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其具体表现。
首先,公共艺术能够为建筑增添美感。
艺术作品的存在使建筑更加有生命力、有灵魂。
无论是雕塑、壁画、还是装置艺术,它们都能够通过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特点,使建筑变得更加独特、更加富有艺术性。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上的光束装置,它不仅是一座功能性的建筑,更是一座艺术品,使整座铁塔更加迷人。
其次,公共艺术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
艺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当人们在建筑中欣赏着身边的艺术作品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愉悦。
这种美感可以是来自于艺术作品本身,也可以是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在公共空间中欣赏艺术作品的经历,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是无法言表的。
此外,公共艺术还能够提升社区的文化品味。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为了表达社区的独特性和文化特色。
而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它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社区的文化内涵,增强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
例如,在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城区中,一座精美的雕塑作品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独特性,进而凝聚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最后,公共艺术还能够增强人们对建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当人们看到建筑中有他们熟悉的艺术作品时,他们会产生一种归属感,让他们更加喜欢和接纳这座建筑。
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使建筑持久耐用,增加使用者的满意度。
例如,在一个商业区的大型购物中心,安装一些与当地文化有关的艺术装置,可以让当地居民和游客更容易感受到这座购物中心与这座城市的紧密联系,增加他们对购物中心的喜爱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为建筑增添美感,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社区的文化品味,增强人们对建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
contents•引言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的设计与实践目录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的技术实现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的效果评价与优化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定义与背景
发展历程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概述
增强乘客出行体验
传递城市文化特色
提升地铁空间环境品质
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实践范围限制因素
实践的范围和限制
功能性
文化性
艺术性创新性
艺术设计理念
艺术工程实践
010*******
耐用性材料
在地铁这样的公共交通空间中,材料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应选择无毒无害、防火阻燃的材料,确保乘客安全。
安全性材料
艺术性材料
材料选择
施工工艺
与环境的协调性
艺术作品应该与地铁空间的环境相协调,既要突出艺术作品的个性,又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个和谐、统一的空间氛围。
视觉冲击力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乘客的注意力,增强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文化内涵
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增强乘客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艺术风格多样性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应该涵盖多种艺术风格,包括传统、现代、抽象等,以满足不同乘客的审美需求,丰富地铁空间的艺术氛围。
艺术效果评价
强化前期策划
加强维护保养
推动创新与发展
引入专业评估机制
工程优化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与智能化
01
生态环保
02
跨界合作
03
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资金筹措艺术与功能的平衡文化包容性。
地铁公共艺术的功能性与审美性调研报告——以成都地铁七号线为例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31地铁公共艺术的功能性与审美性调研报告——以成都地铁七号线为例◎石蕥熔摘要:地铁,是一个城市的地下王国。
人们从城市的这一头下去,再从城市的另一头上来,它在另一个空间将城市串联起来。
在当今社会地铁作为主要人流集散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市民的审美及文化。
成都地铁七号线作为首条环线路线,把所有线路有机的串联起来有多了转乘站和重点艺术设计站,在它的公共艺术设计上也十分出彩。
笔者通过实地站点调研本文从地铁站点的公共艺术功能性与审美性出发分析建设的得与失,并作出相关思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成都地铁;审美性;功能性一、地铁公共艺术的价值作用公共艺术与城市密切联系,无论在休闲的城市公园、大小型广场、商业中心、地铁站飞机场都因为有它的妆点而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在现代的城市交通建设中,地铁空间应使用公艺作品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
地铁空间除了基本的装饰外还有一部分的商业广告多分布于此,为带给乘客更好的视觉享受应适当的控制地铁广告的数量,多多增加例如壁画涂鸦或者雕塑这类公共艺术品,更好的利用地铁空间从增加审美性的角度传播城市文,营造浓厚的文化底蕴,需要通过文化遗址进行传播,给市民以精神上的需求。
二、成都地铁七号线的概况地铁的发展也是一个大都市基本的标志,它代表了公共交通网络的完善,是一项造福城市人的福利项目,成为了普通大众生活和工作的“帮手”和“功臣”,我们穿梭在其中潜移默化收到了地铁文化的影响。
在成都众多地铁路线中值得一提的就要数地铁七号线了,它于2017年12月开通,是首条作为城区环形地铁路线。
是成都地铁首次提出“艺术站”的概念,设有重点艺术站8座,艺术站5座,作为环线的七号线,将春夏秋冬四季色彩运用到设计中,色彩分布还要与每个站点的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其中这四个主题色也代表了四个方位——春绿、荷粉、秋金和冰蓝。
可以说成都地铁七号线的设计也是成都地铁站点艺术上的一次飞跃。
三、地铁七号线公共艺术功能性(一)和谐空间环境,营造宜人的场所地铁公共艺术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和谐空间环境,营造宜人的场所。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管理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管理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是指在地铁站、车站、轨道交通车厢等公共场所中展示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认识,它不仅为城市增添文化气息,也成为了城市与市民互动的新渠道。
本文就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意义。
第一,地铁公共艺术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文化气息。
大都市的地铁网络王组成了现代化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庞大的乘客群体每天在地铁中来来往往,而无论他们是匆忙赶路还是悠闲娱乐,都有着欣赏艺术作品的渴望。
因此,在地铁线网上设置公共艺术装置,无论是用何种形式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美的心灵享受,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
第二,地铁公共艺术可以丰富城市公共文化生活,推动艺术市场与消费。
在地铁空间中展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艺术欣赏的渠道,也可以刺激城市公共文化市场的发展。
同时,对于许多性格文艺的市民,艺术展览也与消费挂钩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成为艺术市场的一个推进因素。
第三,地铁公共艺术可以起到宣传城市的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城市文化标志,地铁公共艺术的可观性比较高,市民和外来游客都可以在地铁中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形象传媒做出贡献,建立起城市的品牌形象。
地铁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需要相应的管理机制。
然而,目前我国的地铁公共艺术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艺术作品选择过于单一在目前的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中,大量的艺术作品选择只限于陶器、石雕、绘画等单一形式。
这使得地铁空间几乎变成了“单调”、“狭窄”的艺术空间,对于市民的艺术欣赏度大大降低。
而一个良好的地铁空间管理,应当具有多元化的文化形式,应当更好的反映市民多样化、多变化的文化气息。
二、艺术作品的材料和制作上存在着问题由于地铁空间中的艺术作品的受制于不少因素,制作上不仅犯了一些纪念品的错误,而且还存在一些不当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公共艺术的功用性
——以杭州地铁艺术墙为例
文/凌云(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壁画
城市的公共交通展现的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而公共交通中的公共艺术呈现的则是城市的文化品
位和精神风貌。
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交通公共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门类。
本文面向地铁在空间、受众、运营等方面的特性,综合分析,从满足审美、空间调整、城市文化、强化场所、调动互动方面提出了地铁公共艺术的功用性框架。
同时结合杭州这座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城市新近开通的地铁中公共艺术墙,进行了案例分析,试图探索一个理论框架指导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
空间艺术
本栏目责任编辑 张越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推进,国内许多城市的地下铁路系统建设正在火热地进行着。
地铁于现代城市是其公共交通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民众日常出行的主要途径之一。
除了承担交通运输功能,地铁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更成为一个城市的窗口。
如果说城市的公共交通展现的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那么公共交通中的公共艺术呈现的则是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
面向地铁在空间、受众、运营等方面上的需求,成功的地铁公共艺术除了可以彰显城市的文化特征,更能使得受众在有限的乘坐时间里,愉快、自然地接纳、感触和共鸣。
对于地铁公共艺术的实践,城市地铁交通起步较早的莫斯科、纽约等城市的地铁交通非常具有代表性。
莫斯科的地铁空间中,浮雕、彩绘等形式的装饰的壁画中对俄罗斯独特的文化符号进行艺术的呈现,将历史人物著名事件融入地铁公共交通的文化知识氛围中,使其成为莫斯科的一处重要的观光景点。
美国纽约地铁中的特别的“纽约地铁艺术项目”(ArtforTransit)[1]主导了纽约地铁系统的整体艺术规划。
“纽约地铁艺术项目”通过包括壁画,灯征,表达交通节点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文化内涵和韵味。
笔者认为,地铁公共艺术的存在是对地铁运输功能极大补充和发展。
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地铁公共艺术可以发挥出其不可取代的功用。
通过归纳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地铁的功用性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地铁公共艺术的功用性主要内容
(一)满足审美
作为公共艺术,地铁公共艺术应该可以满足受众在审美上的要求。
对于地铁公共艺术受众的准确定位,对其审美需求进行研究调查,使得地铁中的公共艺术作品能为他们所接受,进而形成共鸣,打动心灵,陶冶情操。
地铁受众群体较为年轻,如调查显示北京地铁85%的乘客为中青年人[2],
他们对于公共艺术有着较高的欣赏水平和需求,艺术特征明确,创意生动的艺术形式往往能够为这类人群所接受。
此外,地铁受众的乘坐频率往往较高,如北京69%的人会反复乘坐或者每天都坐。
乘坐地铁对于他们而言是十分日常的事情,对于地铁公共
空间和受众的特点。
作为人群流动众多的场所,地铁可以作为公共艺术的天然场所,从而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
(二)空间调整
地铁的空间有其独特性[2]。
地铁处于地下,空间相对封闭,只有通道地面想链接。
进入地铁,视觉感受上是压抑的受限的,听觉感受上是嘈杂的,触觉上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碰撞。
而其中视觉感受是主导,根据这一特点,通过地铁公共艺术的挑战,可以减少受
地铁空间的宣传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利用地铁中墙面进行商业广告也是很多城市地铁普遍采用的方式。
适当的控制各式广告在地铁空间中的数量,取而代之的增加更多宣传城市文化的作品,如壁画、涂鸦、雕塑等,这将极大发挥地铁对于城市文化的宣传作用。
对于城市而言,尤其是对于旅游城市,鲜明的城市文化将带来更大的价值。
而这种城市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塑造和建立的[4],是通过文化场所的传播和表现,受众接收和反馈以及再传播,不断
图2 武林广场站的阳光葵园的葵花图3 婺江站浮雕鱼群
图4 湘湖站的候车座椅图5 客运中心站的《莲响节拍》 图6 客运中心站的《都市清华》
87
2013>>叁月刊>>包装世界>>02
身的符号。
(五)调动互动
公共艺术本身是反映大众文化倾向,满足受众艺术需求的。
因此公共艺术的利益是归于社会的。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通过自己的行为定义和创造着城市的文化。
而在公共艺术中,他们也会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公共艺术家的参与其中,普通的大众应该参与其中。
这种参与互动的过程包括作品的创作受众的欣赏、社会的参与、大众的创作,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听取意见,改进现有地铁公告艺术作品中;另外一方面,也要鼓励公众积极地欣赏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普及艺术教育,提升社会大众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
通过进行有效的制度建设,确保这个互动过程的有效展开,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开展成立地铁公共艺术委员会协调公告艺术的创作和展示,组织公民对艺术作品进行评鉴和选择都是可以施行的一些措施。
二、杭州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功用性分析
杭州是浙江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地区,同时在20世纪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杭州地铁也于2012年11月正式开通。
在杭州地铁的公共艺术创作秉承了“一站一个故事,一线一人文”的创作理念,尊重各个站点的场所精神,将杭州城市“自然,休闲,古韵”三者统一的城市精神表现在具体的公共艺术作品中。
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杭州地铁公共艺术墙。
公共艺术墙主要采用壁画形式。
这些壁画作品材质各异,题材各异,形式各异,从各个站点的场所精神出发,有机形成了杭州城市的文化精神。
(一)题材选择上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
杭州以西湖而闻名,自然景观是杭州最重要的城市象征。
各个站点的公共艺术墙中大量使用了自然意向,如武林广场站的阳光葵园的葵花,安定路站的西湖风光,婺江站的鱼群,湘湖站的丹顶鹤,临平站的荷花池。
自然景观运用地铁空间中,优化了行人的视觉感受,欣赏过程中,会激发人对于真实自然景观的记忆感受,产生共鸣。
每个自然景观的选择都满足了最适化的要求,或者反映站点地理位置的历史故事,如图1武林广场站的葵园暗示武林广场的旧名“红太阳广场“,或者直接展现站点周边的自然景观产生标识作用。
乘客在感受自然景观之时也体会了杭州的风景秀丽。
在利用自然景观的同时,公共艺术墙作品中十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在主要站点的功能艺术强作品中,大量采用了人物的形象。
如安定路站西湖山水中骑车或者行走的人物,临平站荷花池中采莲的船夫。
人物与自然环境的相互照应体现该站点的场所精神。
受众在欣赏过程中,构成了心理的投射作用,收到浸入式的体验。
在题材选择上强调自然以及自然与人物的互动,很有效地起到了调节作用,增加了乘客的舒适感。
(二)服务需求上讲究功能与审美统一
地铁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顺畅的运输。
地铁公共艺术的设置则是从审美角度服务地铁运输功能。
如图3婺江站,采用金属材质的浮雕鱼群浮雕位于电梯一侧,随着用户在电梯上的行动线,一步一景,产生了犹如鱼群游动的感觉。
同时鱼群的意向也在整个婺江站的空间中延伸,与其他的文化标识共同出现,也表示着婺江站靠近钱塘江的地理位置。
鱼群的主题,在整个空间中扩展开。
鱼群的形象简单、直观,给人最直接的意思表达。
在浮雕中,鱼群的变形构成背景中的江石,江石的线条充满变化,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金属的材质也与电梯材质相互融合在一起。
在实现电梯功能的同时,采用巧妙的结合场所意向的艺术表现,十分精彩。
再如图4湘湖站的候车座椅上的山石形象,与其公共艺术墙上丹顶鹤起飞的画面相互辉映,是公共艺术墙在空间上的延展。
(三)展现场所精神上突出了杭州特色
场所精神在杭州地铁公共艺术墙体现地淋漓尽致。
包括1个重点站、3个次重点站和11个特色站在内的15个站点,每个站点都表现了各自的场所精神。
如客运中心站的《莲响节拍》图5和《都市清华》图6两幅作品。
客运中心是杭州长途客车的主要车站,艺术墙的主题很好地反应了场所的精神。
“打莲响”是江南妇女迎接远来贵客和庆祝喜事的传统舞蹈。
利用一根竹竿击打发出清脆的响声,好听好看。
而《都市青花》表现的一群手拉旅行箱的人群,其中以身着青花云纹的女性形象最为突出。
直观形象和客运中心的受众符合,容易产生共鸣。
间接形象上,即包含了古韵也带有很强的现代气息,表达了杭州“现代与古韵”融合的城市形象,给到达杭州的旅人这个城市第一形象。
结 语
综上所述,地铁公共艺术的功用性规定了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所承载的任务,所表达的内容,所具备的功能,以及完成这些所应该具有的制度保证。
随着地铁建设在各个城市的进一步展开,我们可以想见,地铁公共艺术功用性也将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功能,在艺术作品的表达过程中,不同的功能相互交织,有机地发挥作用,从而满足社会对地铁公共艺术作品多元化全方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纽约地铁艺术项目/mta/aft/
[2]李翔.地铁公共艺术的限定性因素研究——以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为例.北方美术,2012:2
[3]刘春枫.如何利用公共艺术改善人在地铁空间中的感受.美与时代,2008:12
[4]齐雪松.地铁壁画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1:1[5]场所精神,见/wiki/Spirit_of_place
空间艺术
本栏目责任编辑 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