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复习-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L
《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气候与饮食的关系。
3,分析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规律。
教学难点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及我国气候与饮食的剪辑视频。
教学过程导入:大家可能都看过<时间上的中国>这个栏目,它围绕着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讲述了中国的美食百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例如:1、东北人爱吃炖菜,吃起来名堂也多,什么大鹅炖土豆、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鲶鱼炖茄子、酸菜炖白肉、还都能顾名思义,也无一不是寒风里腊月天吃的乡土菜。
2、广州人爱煲汤是出了名的。
在一些外地人看来,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有关广州人爱煲汤的笑话,说的是一个外星人落到地球上,广州人则兴奋得两眼发光:拿来煲汤。
但事实上:民以天为食,那天是指什么呢?指气候,气候的冷热干湿影响着人们的饮食。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讲解气候的冷热干湿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饮食。
一、气温和温度带(板书)活动一:一月气温看中国提问:1、图中等温线是如何分布的?2、大庆、北京、武汉、广州的冬季气温分别是多少?3、冬季最高温和最低温在哪里?南北温差多少?4、为什么冬季我国南北温差会这么大呢?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总结: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与原因(1)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2)成因①纬度因素:北方太阳高度小于南方,北方白昼比南方短,日照时间少,获得的太阳热量少;②冬季风: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近,影响大;③地形: 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冬季风的南下。
中国气候-降水和干湿地区-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区域地理课件(共29张PPT)
夏
季
风
东部地区
的
雨带推移
进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5、6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 4、_5_、__6_、__7_、__8_、__9__月,武 汉为_ 3、4_、__5_、___6_、__7_、8 _月,北京为__7_、__8_月,哈 尔滨为__7_、__8 月。
我国干湿分区
干旱地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地区
1.划分依据:
降水量与半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 干旱半干旱地区
3.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800㎜等降水量线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4.思考:海南岛西侧有半湿润区、黑龙江西北有湿润区分布的原因
• 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 降水少
2、天气系统因素 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 部位降水少 锋面控制降水多,如夏季江淮梅雨、贵阳冬雨、北 方夏季暴雨 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 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江淮7——8月伏旱 台风过境降水多,如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台风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通过 _秦__岭、 淮__河附 近至_青__藏__高原东 南边 缘。它与我 国一月份的_0_℃_等 温线大体是一致 的。
。 。 张家口 。
降水量 (毫米) 1600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共34张PPT)
俄罗斯的军港摩尔曼斯克全年不冻
2.右图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是
。
3. 读图20一2,回答问题。
(1)C点的气温:
(2)A点气温 (大于或小于)0 ℃ ,
气温的范围:
(3)B点气温 (大于或小于)0℃,
气温的范围:
2
1.判断下列现象中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现象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热带全年高温,华北冬季结冰 夏季的海边是避暑胜地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平原 山麓红花绿草,山顶白雪皑皑 东京气温年较差小于郑州 俄罗斯的军港摩尔曼斯克全年不冻
13
14
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
1.东西方向的差异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东部距海近并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而西部 正相反。
(1)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 (2)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光照充足 (3)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比热容小,地表升温快 8
划分依据:积温 <1600℃
地图册163页
>1600℃ >3400℃
>4500℃
细节关注:
>8000℃
1.温度带的划分 依据;度数;范围(地形区),尤其是暖温带
2. 跨四个温度带:甘肃省 跨三个温度带:云南省、陕西省、新疆、内蒙古
(2)成都一月均温比同纬度的武汉气温 高 ,主要原因是。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有大巴山、秦岭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的
影响小;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7
1.B处等温线向 高 纬弯曲,说明气温比同纬气温 高 ,主要形 成原因是 地处黄河谷地,地势低,气温高 。
2.吐鲁番出现我国夏季最高温,原因:
纬度 海陆位置 地形 地形 海陆位置和洋流 洋流
高二 (下)浙江 高中地理 中国气候 气温与温度带(共20张ppt)
知识回顾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海陆 位置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距海远近对气温的影 响,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 海洋气温高
下 垫 面
地形 地势
地形海拔高低、坡向、地形封闭等对气温 的影响
沿岸寒、暖流性质对气温的影响,沿岸有 洋流 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有寒流经
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 热等
特偏点低②成因: 东部地势较低,地表起伏小,地形对气候影响
小,纬度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所以等温线分布大致 与纬线平行,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
西部地势高,地表起伏大,地形因素对气候影 响作用大,成为主导因素,因此温度分布与等高线 分布比较一致,所以等温线比较弯曲,甚至出现闭 合(盆地或山地),气温偏低。
②等温线的疏密(与-167月等温线比)
-24
-16
40°
-8 -16
-16 乌鲁木齐
哈尔滨 -24
-16
-16
北京
-16
40°
-8
-8
-8
-16
-16
-8
30°
80° 北回归 线
20°
-16 拉萨 -8
兰州 秦岭
-8 0 8
8
8
昆明
8
0
淮河
武汉
南京 上海
广州
8 1630°16源自20°③最单低位:温℃ 处——90° 漠河,成因?100°
而下降气流的增温减湿则会增强谷底的干旱程度,为 干旱的植被景观。
知识回顾
P16探究活动三
➢ 气温的日变化
(1)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在 午后14时左右 ; 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 原因?
区域地理-中国气候(ch4)
大气环流还影响气温和降水,例如冬季冷空气南下 时会3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中国东临太平洋,受太平洋暖流和寒流的影响。暖流 可以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寒流则会导致气候变冷。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青稞、牦牛等高原特色作物。
03
中国气候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高低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中国跨 纬度较广,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从热带到寒带的气候都有分 布。
纬度因素导致中国不同地区热 量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影响植 被分布和农业生产方式。
纬度因素还影响中国气候的季 节变化,例如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分布改变
02
中国降水的地区和时间分布都在发生变化,一些地区出现持续
的干旱或洪涝灾害。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03
随着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加剧,中国境内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
洪涝、干旱、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中国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荒漠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导致中国一些地 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加剧,尤其是西北 干旱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西双 版纳地区。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温差较小 。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橡胶、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高原山地气候
02
01
03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地 区。
【高中地理】中国的天气和气候ppt1
阻挡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读图回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非 季 风 区
季 风 区
9、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_岭 、___山、____山、________山、______ 山为界。
大兴安
阴
贺兰
巴颜喀拉
冈 底 斯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六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 黑龙江省最北部 干旱地区 中温带 华北平原 暖温带 珠江三角洲 半干旱地区 亚热带 塔里木盆地 热 带 内蒙古高原 半湿润地区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东部 湿润地区
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
稻麦两熟或双季稻。
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1600-3400℃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一年一熟。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知识点及背诵记忆口诀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知识点及背诵记忆口诀一、地理因素1. 经纬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中纬度为主体,南北所跨纬度大,以中纬度气候为主体。
2. 海陆格局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3. 地形因素:中国山地众多且高大,走向复杂,对气团具有抬升、阻隔、分流等多种作用,致使气候分异复杂。
4. 下垫面因素:中国地理空间下垫面环境复杂多样,且存在着许多性质较为均一的大地貌单元,形成了许多特征典型的地方性气候。
5. 洋流因素:中国近海以黑潮暖流为主体,对过境气团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加强了夏季风的势力。
6. 青藏高原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千米,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跨15个纬度。
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
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1)阻挡高原两侧冷峻气流的交换,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河流中央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对河流的影响一样,使冬季500mb(3~4千米)以下的西风带发生分支、绕流,形成南北两支气流。
北支气流一部分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一部分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入河西走廊,二者在高原东部汇合成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弯曲,形成动力高压脊,使高原地面冷高压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冬季风南下。
高原的约束使冬季风的势力较强。
南支气流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产生动力性低压槽,在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我国南方与北方冬季气候有较大差异。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形成北半球最为强大的西风带。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
内蒙古高原、黄土 年降水量<400mm 高原和青藏高原大 降水量<蒸发量 部分
草原
新疆、内蒙古高原 年降水量<200mm 西部和青藏高原西 干旱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北部
荒漠
1、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4、5、6、7、8、9月,武汉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 、4、5、6、7、8 月,北京为____ 为3 ________________ ___ 月。 7、8月,哈尔滨为 7 、8 夏秋多,冬春少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 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中 国 气 候 特 点
4、多特殊天气 寒潮、台风、梅雨、沙尘暴
1、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双选)
A 太阳辐射 C 距海远近不同 B 大气环流 D 地形差异
AB
2、分析一月份塔里木盆地气温大于准噶尔盆地 纬度 冬季风
大兴安岭 降水少 内蒙古高原 兰州 海拔高 青藏高原 拉萨 盆地地形 新疆
2. 造成非洲太阳辐射量与日照时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 因是 A.纬度高低 B.海拔高低 C.植被好坏 D.云量多少
D
3.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比较 (˃ ˃): 南方 ˃ 北方 华北 ˃ 东北 西北 ˃ 东北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海南岛 ˃漠河
温度带
范围 ≥10℃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1600℃
北京
四川盆地 昆明
1.①②③④四地6月22日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关系
高中地理PPT课件中国气候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1、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 武汉 、_____ 广州 、_____ 北京 、 _______ 哈尔滨 。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 4、5、6、7、8、9 月,武汉为 __________________ 3、4、5、 6、7、8 月,北京为______ 7、8 月。 7、8 月,哈尔滨为_____
湿润地区
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 是: 受来自大西洋气流影响
黑龙江西北也有湿润区原因 是 : 纬度高,蒸发小
干湿地 区 湿润地 区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植被
森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年降水量>400mm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降水量>蒸发量 高原东南部 年降水量<400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降水量<蒸发量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年降水量<200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降水量<蒸发量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作物熟制
东北和内蒙古大 部分、新疆北部
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
暖温 带
亚热 带 热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疆南部
3200— 4500℃
4500— 7500℃ >7500℃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中国的气候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一、气温特征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
高考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常识知识点
高考高中地理中国地理常识知识点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二、疆域和邻国(1)概况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2)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航线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3)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两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四、中国的地形(1)地形概况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 2/3。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2)主要地形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高中地理_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气候》(一)教学设计高二地理谷明磊学情分析由于初中地理重在记忆知识点,而高中地理重在理解形成现象的原因,所以高中地理的学习难度有所增加。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生活体验已经较多,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堂学习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应该可取得良好效果。
效果分析本节课中,主要是结合图表分析掌握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以学生讨论为主,讲练结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学生对于本节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学生互动较好,因此,达到了课标要求。
教学反思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运用了多媒体教学。
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
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以学生讨论为主,讲练结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且学生学习气氛好。
不足之处:一些合作探究问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读图、识图、分析与运用地图的能力及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中国的气候》是区域地理学习中中国地理概况部分,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特征,掌握气候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认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的特征的分布特点是学习了解我国气候特征及探讨其影响因素的的重要基础,所以学案编排内容的结构组织上,主要是分为两大部分:掌握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理解我国干湿区及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多小时)1.昼长;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 3.天气气候状况。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1或7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2、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1.气候与自然带专题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⑴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①西亚、北非位于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形成沙漠气候;②南亚、我国东南部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湿润的季风气候。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学案-人教版高二全册地理学案
第15讲中国的气候考点展示素养目标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技能:结合我国等温线图或等降水量线图,能描述并分析气温或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素养: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气象灾害,知道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联系掌握防灾避灾的措施。
[学生用书P81]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图思考](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2)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地理意义。
,1.气温分布特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温度带分布A 热带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南部B 亚热带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土高原、河西走廊、C 暖温带塔里木盆地续表温度带分布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准噶尔盆地、D 中温带东北平原E 寒温带大兴安岭北段F 青藏高原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北部降水和干湿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图思考]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读图思考](1)我国干湿区划分的依据。
(2)干湿区划分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地理意义。
1.降水的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 东多西少 受海陆位置影响 南多北少受雨季长短影响(2)时间分配⎩⎪⎨⎪⎧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主要受夏季风势力强弱和进退时间 早晚的影响 2.干湿地区的分布干湿区 分布区A —湿润区 秦岭—淮河以南区,东北的东部、北部和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B —半湿润区 东北、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C —半干旱区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D —干旱区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我国的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图思考](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
中国纬度气候分布示意图
中国纬度气候分布示意图1、地理:所有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情况及特点?热带沙漠气候: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地中海气候: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在南、北纬15°~30°之间,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北纬50°~65°之间,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原气候: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1)中国纬度气候分布示意图扩展资料:影响因素指影响气候状态。
决定各地气候物理条件的因素。
这种物理条件主要是指决定地球上各地位置的地理诸要素,如纬度、高度、海陆分布、相对海陆的位置、地形等等。
此外,海流、稳定性的高、低气压的位置、盛行风也可作为气候因素。
我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高中
我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概述气候是指某一地区气象要素长期的统计值,包括气温、降水、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
气候是地球表面气象要素在长期统计的基础上确定的一种气象现象,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等。
二、气温气温是指大气中分子的平均热运动能量的大小。
我国气温分布具有南热北冷、东暖西寒的特点。
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受地形、纬度、海洋、大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一年四季不同昼夜不同”的气温特点。
三、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以各种形式沉积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霰、雾凇等。
我国降水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受地形、海洋、大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降水量和分布形式有显著差异,形成了“一年干湿相间,南北互异”的降水特点。
四、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是大气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国气压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气压高,西部及西北部地区气压低。
受地形、海洋、大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压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气压南高北低”的特点。
五、湿度湿度是指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大小,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我国湿度分布具有南湿北干、东湿西干的特点。
南方地区湿度相对较高,北方地区湿度相对较低。
受海洋、大陆、风向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湿度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湿度特点。
六、风向风向是指大气中气流的方向,受地形、纬度、海洋、大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风向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风向较多,西部内陆地区风向较少。
形成了“一年风向多变”的风向特点。
七、风速风速是指大气中气流的速度,受海洋、大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风速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风速较大,西部内陆地区风速较小。
形成了“一年风速不一”的风速特点。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 南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海南岛、雷州半岛和 云南南部地区,全年高温,雨季 与旱季分明。
气候特点
01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 响,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
02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地势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到北、从东 到西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
02
中国气候分区
东部季风区
气候特点
受季风影响显著,四 季分明,降水主要集 中在夏季,气温年较
差较大。
主要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包括东北平原、华北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等。
农业发展
主要种植水稻、小麦 、玉米等作物,是中 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农业发展
以畜牧业为主,部分地区 发展河谷农业,主要种植 青稞、小麦等作物。
人口分布
人口稀疏,城市较少,经 济相对滞后。
西南高山峡谷区
01 气候特点
气候多变,垂直变化明显 ,降水充沛。
03 主要地形
以山地、峡谷为主,包括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02 农业发展
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 水稻、玉米、烟草等作物 。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推 广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 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水农业、节能技术 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
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加强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06
中国气候研究展望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
《地理中国气候》课件
中国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气候类型多样: 中国拥有多种气 候类型,如热带、 亚热带、温带、 寒带等,为旅游 提供了丰富的选 择。
季节变化明显:中 国的四季分明,每 个季节都有其独特 的气候特点和旅游 景观,如春天的花 海、夏天的海滩、 秋天的红叶、冬天 的冰雪等。
气候与文化结合: 中国的气候与文化 紧密结合,如江南 水乡、西北沙漠、 青藏高原等,为旅 游提供了丰富的文 化体验。
中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 冷干燥
西南山地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西北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华南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
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 量适中
地理位置的影响
纬度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地貌:中国地貌丰富,包括沙漠、草原、森林、湖泊等,这些地貌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海拔:中国海拔高度差异大,从海平面到珠穆朗玛峰,这种高度差异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 响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这种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形成有 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的影响
季风: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北非 季风等
海陆位置:中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海洋性气候和内陆性气候并存
地形影响:中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不同地形对气候产生影响
季风影响:中国位于东亚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
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这些地形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 影响
探险旅游:如西藏、新疆等,四季 分明,适合探险旅游
汇报人:
病虫害:气候变化可能导致 病虫害的爆发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量年际变化 大
--年降水量自东南 向西北逐渐减少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海陆位置
受夏季风影响强 弱
(1)降水量及其 变化
(2)冬夏季温度
海洋性与大陆性 差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地形
(1)影响气温。海拔高, 气温较低,海拔低则气 温较高;寒冷气流在山 的背风坡气温上升(“焚 风效应”)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 东北部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黑龙江北部 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 原、辽宁省的南部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滇、粤、台南部和海南省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一江寒年口温一—带—熟长城
(山西境内稍偏南)——甘肃、内蒙古的省界—
—天山一线
一中年温一带熟
高一原年气一候 熟区
(2)影响气温 的年较差
随纬度的增高气 温年较差增大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大气环流(季风环流)
冬季风使我国大部分 地区冬季寒冷干燥
--对北方影响大,加 剧冬季南北温差。
不受寒潮影响地区: 藏北高原、滇南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受寒潮影响小的地 区:台湾、海南岛
夏季风对我国的影 响:
--降水集中在夏季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 作用弱。
(二)中国的温度带
❖ 温度带划分依据: ≥10℃积温。自北向南分别 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 带。
❖ 附:生长期和积温的区别: 大多数农作物在日均温升到10℃以上时才
能活跃生长。 ≥10℃的持续期是生长期。 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
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两一暖年年温三两带熟熟或
一年两亚熟热到带三熟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
河一线 ——青藏高原一热东年带南三边熟缘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1600℃
1600℃
1600—3400℃
3400℃
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三)等温线图的判读
•形态特征 •气温特点 •影响因素
•数值特征 •相关计算 •影响因素
观递变 比疏密
1、等温线的疏密:
-30
太阳辐射因素 季风环流因素
20
注意:不同图比较时,一定要考虑等值距的大小 是否相同。不同等值距的图不能直接比较等值线 的疏密情况。
冬季密集 一月2等0 温线分布
20℃
-30℃ 50℃
2、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请说出我 国夏季夏 季南北温 差的大小
请指出夏 季气温空 间分布的 主要特点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区外, 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1)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南方的太 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昼长时间比南方 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影响气候的因素
❖ 太阳辐射(纬度、日照时数等) ❖ 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季风环流) ❖ 下垫面(地形、洋流、海陆分布、性质、其他)
地形(海拔、坡向:迎风坡、背风坡、背阳坡、向阳坡
等)
性质 (水域、森林、荒漠等)
❖ 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1)影响气温 的高低
随纬度的增高 气温降低
(2)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 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气多,日照 时间短。
夏季气温的分布
吐鲁番盆地 是我国夏季 气温最高?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气 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 强,形成“焚风”现象 ②沙漠 广布,吸热快 ③空气干燥,云 层少,太阳辐射强。
青藏高原为 我国夏季气
温最低?
冬季气温等温线的走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冬季0℃等温线的位置如何?
(3)1月平 均气温0°C等 温线大致通 过秦岭-淮 河一线,向 西到青藏高 原的东南边 缘。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原因?
(4)冬季南北温差大
原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 球每所,年以我冬,国季我北,国方来冬正自季午西越太伯往阳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冷 北高空去度气,比频气南频温方南越低下低,,。太我阳国高北方首当其冲。寒冷 度的角冬小季,风阳加光剧斜了射北。方再的严寒。而我国南方 加由上于北距方冬昼季长风也源比地南遥方远,加之中间有重重 短山,岭自作然屏北障方,获所得以的受太冬季风的影响弱,降 阳温光程热度就远比比南北方方少小。。由此可见,冬季风的 影响使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更加悬殊。
中国的气温分布
•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一)、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
1、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极值 请说出我国冬 季气温最低与
最高的地方
请分析我国冬 季等温线的走 向特点及成因 走向变化
差距 请计算我国 冬季南北温 差的大小, 并分析原因
空间变化规律 请指出我国 冬季气温空 间分布的主
(2)影响降水。对夏季风 的阻挡作用。暖湿空气的 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
(3)影响气流运动。东西 走向的山脉冬季阻挡南下 的冷空气,夏季阻挡北上 的暖空气。
气候要素: 气温、降水
气温分布:
气温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气温水平分布的状况。 通常用等温线分布图表示一定时间内气温水平
分布的状况。
气温的空间变化:等温线分布图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
4500—8000℃
玉米、谷子、甘薯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8000℃
滇、粤、台的
热带 南部和海南省
要特点
请找出1月 0℃等温线经
过特的殊地值区
1、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一月气温分布特点:
• 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逐 渐降低
• 南北温差大(南北温 差超过50℃)。
• 最低气温在漠河,最 高气温在南海诸岛。
• 0℃ 等 温 线 大 致 秦 岭—淮河一线,向 西经过青藏高原东部 边缘。
我国冬季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1)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2)1月等 温线大致呈 东西方向延 伸,说明影 响我国南北 温度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纬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