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精品课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公开课课件)PPT课件

生物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也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通过调节酸碱物质的 浓度和反应条件,维持生物体内酸碱平衡的状态。
Part
05
结论
化学平衡移动的重要性
化学平衡移动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对 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移动,可以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实现更加高效、 环保的化学工业生产。
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通过控制大 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反应条件,实现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和去除。
水处理
在水处理过程中,利用化学平衡移动 原理,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 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体内的化学平衡移动
代谢平衡
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通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维持生 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和稳定。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结词
压力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体的分压, 进而影响化学平衡。增加压力, 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移 动;减小压力,平衡会向气体分
子数多的方向移动。
实例
在反应2H2(g) + O2(g) → 2H2O(g)中,增加压力,平衡会
向生成H2O的方向移动。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未来可以通过 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来预测化学平衡移 动,为化学反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 加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结词
催化剂虽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 率,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
响。
详细描述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 而加快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的 常数没有影响,因此不影响化学平 衡的移动。
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含义,会根据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进一步构建“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这一学科观念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研究对象为可逆反应v(正)= v(逆)动态平衡,v(正)= v(逆) ≠0条件一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一定(不是相等)知识回顾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特征哪些条件能使化学平衡被破坏是平衡发生移动?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反应条件,平衡状态被破坏,平衡体系的物质组成也会随着改变,直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有的平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2.原因:某条件下平衡(Ⅰ)不平衡新条件下平衡(Ⅱ)改变条件一定时间v 正 = v 逆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v 正 ≠ v 逆各组分含量发生变化v'正 = v'逆各组分含量又保持不变化学平衡移动3.化学平衡移动方向:v正 = v逆某条件下平衡(Ⅰ)改变条件v正 > v逆v正 < v逆v正 = 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移动新条件下平衡(Ⅱ)v'正 = v'逆4、理解:①原反应必须达到平衡状态②外界条件改变必须影响速率,且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不同影响速率的外界条件都有可能使化学平衡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课本P34实验2—1实验原理Fe3+ + 3SCN- Fe(SCN)3浅黄色 无色 红色实验现象a试管中溶液呈红色,b试管溶液红色变浅,c试管中溶液红色变深实验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
大量实验也可以证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ppt课件

实验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
N2O4
无色
2NO2 – 54.5kJ
红棕色
温Hale Waihona Puke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N2O4
无色
2NO2 – 54.5kJ
红棕色
条件: 降低温 现象: 度 红棕色变浅
结论: 平衡逆向(放热方向) 移动
条件: 升高温度
现象: 红棕色变深 结论: 平衡正向(吸热方向)
移动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 ,化学平衡向 吸热反应 方向移动,降低温度 化学平衡向 放热反应 方向移动。
探究一:根据上述实验规律完成下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N2O4 无色
2NO2–54.5kJ 红棕色
红棕色加深 正向(吸热)
红棕色变浅 逆向(放热)
均增大,且V正′>V逆′
均减小,且V逆′>V正′
N2O4(g)
2NO2 (g) – 54.5KJ
升高温度
N2O4(g)
2NO2 (g) – 54.5KJ
降低温度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课件

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只有一个条件改变的平衡移动情况。
(2)勒夏特列原理中的“减弱”不是“抵消”或“逆转”。正确理解是:
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平衡向使该反应物浓度减小的方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时这一反应物浓度仍比原平衡时大;增大
压强,平衡向使压强减小的方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但达
到新平衡时压强仍比原平衡时大;升高温度,平衡将向温度降低的
方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时的温度仍比原平衡时高。
反之亦然。如下图所示。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
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
方向移动。
题型一 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于1884年提出。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如
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
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讨论探究
(1)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如何正确理解“减弱”这个词在勒夏特列原理中的含义?
探究提示:(1)适用范围:勒夏特列原理仅适用于已达到平衡的反
量均比t0~t1时间段内的低,所以t0~t1时间段内NH3的百分含量最大。
(4)t6时刻分离出NH3,v(逆)立即减小,而v(正)逐渐减小,在t7时刻二者
相等,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据此可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5)设
反应前加入a mol N2、b mol H2,达平衡时生成2x mol NH3,则反应
例题1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2.2.4 化学平衡(第4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参考课件

)
A.氯水中有下列平衡:Cl2+H2O ⇌ HCl+HClO,
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采用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3H2 ⇌ 2NH3
C.反应CO+NO2 ⇌ CO2+NO(△H<0)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3H2 ⇌ 2NH3
【课堂练习】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图像分析
降
低
v正 = v逆
温
v(逆) v'正=v'逆
v(正) v'正=v'逆
度
v(正)
v(逆)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课堂练习】
1.在高温下,反应 2HBr(g) H2(g) + Br2(g) (正反应为吸热反
应)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B C )
A、减小压强
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勒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温度、压强及参加
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就向能够
的
夏 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也称化学平衡移动 原理。
特 怎老样子理:解天勒之夏道特,列损原有理余中而的补“不减足弱这种改变”?
No Image
⇌ 1. 反应C2H6(g)
C2H4(g)+H2(g) ΔH>0, 在一定条件
No
下于密闭容器Image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
D
平衡转化率的是 ( )
A. 增大容器容积
B. 升高反应温度
C. 分离出部分氢气 D. 等容下通入稀有气体
【最新】课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

六.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则平衡将向着能 够__减___弱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注意事项 (1)研究对象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的_可__逆__反__应__。
(2)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影响平衡的_一__个_条件”时的平衡移
动方向。 (3)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是“_减__弱__”外界条件的改变,但不能完全“_消__除__” 这种改变。
移动,则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注: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解释所有的动态平衡,但对等体积反应压强变 化引起的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或工业上使用催化剂的反应的温度选择都 不能用之解释。
工业上使用催化剂的反应的温度选择主要目的是因为在选择的温度范围, 催化剂的活性最大,反应速率快,其次在该温度范围反应物的转化率也 较大。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
2CO(g) △H﹥0,
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减小密闭容器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 逆向移动 ;
c(CO2) 增大 。 2.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 不移动 ; c(CO2) 不变 。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则平衡 正向移动 ; c(CO2) 减小 。
例3.思考并完成下列表格 2SO2(g) + O2(g)
2SO3(g)
第 12 页
条件的改变
平衡移动的方向
新平衡建立时
增大O2的浓度 向右即O2浓度减小的方向 O2浓度较原平衡大 具 减小SO3的浓度 向右即SO3浓度增大的方向 SO3浓度较原平衡小
体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向右即压强减小方向 向左即温度降低的方向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课件)高考化学实验

课堂检测
2.对于2A(g)+B(g) ⇌2C(g) ΔH<0,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其原 因是( C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 D.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而且增大的程度一样
课堂检测
3.反应:A(g)+3B(g) ⇌ 2C(g) ΔH<0达到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左移动
单一变量
反应温度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混 合 气 体 受 热 时 颜 色 加 深 , 说 明 NO2 浓 度 增 大 , 即 平 衡 向 逆 方 向 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减小,即平 衡向正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吸热方向) 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放热方向)
④增大CO的浓度 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⑤
D.⑤
谢谢欣赏
实验研究对象 (化学方程式
)
[Co(H2O)6]2++4Cl- ⇌ [CoCl4]2-+6H2O
ΔH>0
单一变量
反应温度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混合液体受热时颜色加深,说明[Co(H2O)6]2+浓度增大,即平衡向 逆方向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Co(H2O)6]2+ 浓度减小,即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吸热方向) 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放热方向)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3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
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达到平
衡后,为提高 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 CO
B.容器的容积不变,及时移走 CO2 C.增大 H2O 的浓度 D.减小 H2 的浓度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反应物的可逆反应中,在其 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能使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 升高,但其本身的转化率反而降低,故A错误。
拉至 40 mL 处(体积增大, 压强减小)
气体颜色_先__变__深__,__后__变__浅__,_ _最__终__比__原__来__深_
气体颜色_先__变__浅__,__后__变_ 深__,__最__终__比__原__来__浅__
实验结论
压强增大,体积减小时, c(NO2)_变__大__后__又__减__小_,平衡向 ___左_____(填“左”或“右”) 移动
说明___N_O_2__浓__度__减__小___,即平衡向_正__反__应___方向移动
②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着_吸__热__反__应_的方向移动,降低温 度平衡向着放__热__反__应__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 催化剂可_同__等__程__度_____地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因此催化 剂对化学平衡的移动___没__有__影__响___。但催化剂可_改__变____反应达到平衡 所需的时间。
下图是反应 2NO2(g) N2O4(g)平衡体系的压强、透光率与时间关系 的图像:
(1)阅读材料并解释为什么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会发生一氧化 碳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V’吸
V’吸=V’
V’放
放
升高温度
t
v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
V’放
V’放=V’吸
t1 V’吸
t 平衡放热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
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V’正= V’逆, 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 化学平衡的移动。
V[mol/(L.S)]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s)
合成氨工业条件的选择
N2(g) + 3 H2(g)
2 NH3(g) △H=-92.4kJ·mol-1
⑴、注入过量N2,及时分离NH3;
原因:提高ν和αH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⑵、使用催化剂 原因:降低Ea,提高ν ⑶、增大压强:20~50MPa 原因:提高ν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o2++4Cl-
粉红色
CoCl42- △H>0
蓝色
步骤
溶液的颜色
平衡移动的方向
热水
溶液变蓝
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平衡向逆反应 冷水 溶液变粉红色
方向移动
2NO2(气)
(红棕色)
N2O4(气) △H=-56.9kJ/mol
(无色)
步骤
气体颜色
热水 溶液变深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2/24
10
温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规律: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1、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 但 Ѵ(吸)> Ѵ(放,) 故平衡向 吸热反应 方向移动; 2、温度降低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 但 Ѵ(吸)< Ѵ(放),故平衡向 放热反应 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的方向
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
热水
常温
溶液变浅 平衡向正反应
冷水
方向移动
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呢?
2NO2(气)
N2O4(气) △H=-56.9kJ/mol
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共
Co2++4Cl-
粉红色
CoCl42- △H>0
同 特
蓝色
点
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