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原理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电极 ⑵ 双心针电极 用这种电极可记录较小范围内的肌肉电变化。 可引导单个运动单位的电位。用双心针电极所测 出的运动单位电位一般比用同心针电极引导的范 围更小。所记录的电位在两电极间的距离小于 0.5mm时,波幅比同心针电极为小,如果间距大于 0.5mm,则大于同心针电极。由于两引导电极的表 面积相等,在测量时这种电极可获得较好的共膜 抑制比。
影响运动单位电位的因素: ⑦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大。 ⑧ 肌肉的机能状态 肌肉疲劳时肌电幅度升高,疲劳初期运动单 位电位时限缩短,这是因为疲劳时运动单位同步 放电的结果。在肌肉过度疲劳时,肌肉内环境紊 乱,机能下降,可使动作单位的产生与传导受阻, 造成运动单位的时限增大。
wenku.baidu.com
2 骨骼肌电活动的引 导与测试
猫的骨骼肌肌纤维的静息电位为-79.5毫伏; 鼠的骨骼肌肌纤维的静息电位为-99.8毫伏; 豚鼠的骨骼肌肌纤维为-85.5毫伏; 小白鼠的骨骼肌肌纤维为-61.0~-88.9毫伏; 人类骨骼肌肌纤维为-65~-87.4毫伏。
1.1.2 动作电位
肌纤维兴奋时,产生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幅度为100~120毫伏,持续时间为2~4毫秒。 细胞内记录的动作电位为单相负波,波幅为100-120mv
针电极(也叫插入电极) 由于记录肌电的目的不同,针电极又分为许 多种,即同心针电极、双心针电极、单针电极、 多道针电极。 ⑴ 同心针电极 这种电极的直径一般为0.3-1mm。用于记录骨 骼肌动作电位的针电极直径一般为0.5-0.6mm,主 电极的斜面积为0.07平方毫米。如果进行单肌纤维 的肌电检查,所用的针电极的主电极面积要求为 0.005-0.001平方毫米。
埋入电极 将一细的金属细丝埋入肌肉内就可进行肌 电记录。这种电极的优点是,可引导出深层肌 肉的电位变化,引导的范围比同心针电极广, 而比表面电极的引导范围小。用埋入电极可引 导出多个运动单位电位。
持续时间较长;细胞外记录的动作电位为双相波,波幅为 1.8mv,明显低于细胞内记录。
1.2 正常的肌电活动 1.2.1 电静息 正常骨骼肌完全放松时没有电活 动,所描记出的肌电图表现为一条直 线,称为电静息。
1.2.2 插入电位(插入电活动) 插入电位--当插入电极或移动已插入肌肉的电极 时,可出现一些持续时间很短、波幅很低的电位变化。 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插入电位或插入电活动。 插入电位的时限为1-3ms,波幅为100μv。插入电 活动的持续时间较短,平均持续时间为300ms。当电 极停止移动后插入电位即消失。
影响运动单位电位的因素: ② 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的密度和运动单位的 大小 电位的幅度不仅和活动的肌纤维的距离有关, 而且也取决于参与活动的肌纤维的数量。因此, 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幅是肌纤维密度大小的尺度。 运动单位电位的幅度还同运动单位的大小有关。
影响运动单位电位的因素: ③ 肌肉的收缩程度 肌肉的收缩程度不同运动单位电位的电压也不同, 轻度肌肉收缩时肌电电压较低,收缩程度加大时,电 压增加。这是由于肌肉轻度收缩时,一般只动员少数 兴奋阈值较低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这些运动单位一 般属于慢肌运动单位,兴奋时其电位幅值较低。收缩 程度加大时,往往可动员阈值较高的运动单位参与工 作。这些运动单位一般是快肌运动单位,兴奋时其电 位幅值较高。另外,肌肉进行较大强度收缩时,肌纤 维往往产生同步活动,而使肌电电位幅值加大。
2.1 肌电的引导
Piper用表面电极引导出了骨骼肌随意收缩时的肌电 Adrian和Bronk(1926)发明了同心针电极,并引导出了 运动单位电位。 在此基础上Basmajian等又发展为诱导型针电极。 Buchthal等再进一步发展为多导电极。 另外,用微电极引导单肌纤维的电活动也被广泛应用。 引导肌电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电极,另一 类是表面电极。
针电极 ⑶ 普通针电极 记录时将电极插入肌肉中作双极引导,无关电极 可用一表面电极并接地即可。也可用两个针电极同时 插入肌肉内进行双级引导。 ⑷ 多导针电极 在一个针管内装有许多根相互绝缘的金属丝。每 根金属丝的末端间隔相等的距离排列在针管开放的一 侧。各金属丝作为引导电极,针管作为辅助电极。
针电极的优点是: ①可引导运动单位甚至单个肌纤维的电位变化; ②能研究肌肉内深部某一束肌纤维的功能。 不足是: ①所测试的区域小,不能反应整块肌肉的机能状 态; ②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会产生疼痛; ③不适合测量运动时的肌电变化。
影响运动单位电位的因素: ④ 电极的种类 用双心针电极所引导的动作电位电压较同心 针电极高。 ⑤ 电极离活动肌纤维的距离 电极离活动的肌纤维越近电压越高,反之就 越低。 ⑥ 缺氧和低温 温度下降和缺氧时,肌电电压下降。增加运 动单位电位时限。温度改变1°C时运动单位电位 时限可增加10--30%。
1.2.3 终板电位
在终板区进行肌电记录,肌肉不受到刺激也可出现自发电 活动。这些电活动以终板噪声和终板电位的形式出现。
终板噪声的特点是基线不稳定。出现终板噪声时,如果轻 轻移动电极常可出现单个的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呈单相或双 相。终板电位的幅度可达250μv,其时限为1-5ms。终板噪声 就是来源于远距离的终板电位。
肌电原理与应用
肌电与肌电图的概念
肌电--骨骼肌兴奋时,由于肌纤维动作 电位的产生、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 称为肌电。
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 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记录所得到的图形, 称为肌电图(electromyogram, EMG)。
1 骨骼肌的电活动
1.1 骨骼肌的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1.1 静息电位 正常骨骼肌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肌纤维膜内外 存在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这一电位差 称为静息电位。
1.3 运动单位电位 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形 根据运动单位电位离开基线的次数 可将其分为单相、双相、三相及多相波。 正常肌电图的三相波占80%,单相波占 15%,多相波占5%。
影响运动单位电位的因素: ① 电极与肌纤维的相对距离、方向和位置 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形与针电极和活动的肌纤维的相对距 离、方向及位置不同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