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精选2019.5(附答案)

合集下载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阅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____(2)请循其本。

循:______________(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本文中,应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争论可以看出:庄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学习《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对庄子其人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两句评价性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固然;(2)顺着,沿着;(3)代词,鱼的快乐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3、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的快乐。

美学上的欣赏,能超然物外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知识上的判断,认为每个人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理状态。

4、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5、庄子心境旷达,视功名利禄如“腐鼠”,有着高沽愉悦的生活情趣,而且能言善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7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7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一】【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鵮,子知之乎?夫鹓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①惠子相梁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③非梧桐不止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翻译句子。

(3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第一则中哪两个字能够表现惠子看重功名利禄?(2分)4.第二则故事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可以看出庄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4分)参考答案:(1)做宰相(2)国都(3)栖息(4)怎么,哪里2.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的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3分)3.恐搜(2分)4.争论的焦点是: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外物)的快乐。

庄子认为鱼儿很快乐,这其实是他愉悦心的投射和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思想。

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及类文阅读精练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及类文阅读精练题及答案解析

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阅读精练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从容..()(2)请循其本.()(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2.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国人道之.B.以我酌油知之.C.何陋之.有D.择其善者而从之.3.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年与.时驰C.陈太丘与.友期行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3)我知之濠上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含答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含答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二则》)【乙】钟毓、钟会①少有令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钟毓、钟会:三国时魏国大臣钟繇的两个儿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请循.其本(2)复.问会2.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B.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C.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D.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4.甲文中的庄子和乙文中的钟会都是反应机敏、能言善辩之士,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他们的语言艺术。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二则》)【乙】东坡①与小妹②、黄山谷③论诗。

妹云:“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中.要加一字作腰④.,成五言联句。

”坡云:“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妹云:“惟⑥矣,未也。

”黄曰:“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妹云:“惟矣,犹未也。

”坡云:“然则妹将何说?”云:“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二人抚掌称善.。

(节选自清·褚人获《坚纂》,有删改)【注释】①东坡:苏轼,字子瞻。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对比阅读【甲】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怒而飞( )(2)志怪者也( )(3)请循其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的大鹏鸟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人们几乎无不叹服它的力量,赞美它的坚定。

B.乙文中庄子是以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将自己的快乐转移到鱼的情绪上。

而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

C.甲乙两则短文,都能体现庄子文章的风格,即雄奇浪漫的想象,恢诡谲怪的语言,而且擅长运用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深邃的思想。

D.甲文写作侧重于形象思维,善用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乙文则以抽象思维为主,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论辩,来反映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追求。

答案:6.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记载追溯7.(1)大鹏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风盘旋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8.B参考译文【甲】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醉翁亭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比较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比较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比较阅读答案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fl,庄子日:“请循其本。

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0.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

【A段】主要写的是▲;【8段】主要写的是▲。

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乐”?参考答案:18.(2分)(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

说明:此题2分,每小题0.5分。

19.(2分)(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1分);(2)你不足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1分)?说明: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

20.(2分)【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1分)“B段】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1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集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集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对比点:道理告诫】(18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与《窃糟》【甲】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②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刘基《窃糟》)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时期的道学、理学。

②郁离子:原是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指作者自称。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出两处)(2分)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安.知鱼之乐( )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客有好.佛者( ) (4)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5)主.酒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答:(2)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答:4.【甲】文巧妙地运用比喻来表意,请概括这篇文章的讽刺意义。

(3 分)答:5.【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何异同?(4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对比点:比喻巧妙】(18 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与《惠子相梁》【甲】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阅读答案与翻译[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阅读及答案(通用5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阅读及答案(通用5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阅读及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阅读及答案(通用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阅读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阅读及答案篇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____(2)请循其本。

循:______________(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本文中,应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争论可以看出:庄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通过学习《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对庄子其人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两句评价性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参考答案:1、(1)固然;(2)顺着,沿着;(3)代词,鱼的快乐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3、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5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chóu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1.庄子原名,是(朝代)时期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答案】庄周战国道【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

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固.不知子矣(固:)②请循.其本(循:)【答案】①本来②遵循【解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对于多义词要根据语境来分析。

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3.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B.呼尔而与之C.吾谁与归D.吾与徐公孰美【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多积累多记忆。

ACD 都是和的意思,B是介词,给。

故选B。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庄子曰:“请循其本。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答案】①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②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解析】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

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重点词有:“循”“本”“既”“知”等。

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答:。

【现代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和惠子在好梁上游泳。

庄子说:“鱼很容易游。

”惠子说:“子不是鱼,所以我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子不是我,所以我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儿子,所以我不认识儿子;我不是鱼,所以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请遵循它的起源。

”。

孔子说:“你知道鱼乐”,如果你知道我知道什么,问我,我也知道好上。

“(摘自《庄子·秋水》)1.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这是鱼的乐趣,日子在变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谷既不是鱼,也不是国家,不冒山川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2.在下列项目中,“直”一词的用法不同于例句()例句:我知之濠上也a、与公众同行b.杀之以应陈涉c、怎么了d.择其善者而从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c3.你不是鱼。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如果整个句子的意思正确,语言流利,就不需要逐字翻译)4.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善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事物有彻底的认知态度。

出于上述原因,你也可以一起享受这两种生活。

(说得通)。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一种白色小鱼)出游从容,是(这)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怎么)知鱼之(助词,的)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固然)不知子矣;子固(本来)非鱼也,子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不知鱼之乐,全(完全、完备)矣,庄子曰:请循(追溯)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代词,代鱼的快乐)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停顿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问答1.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

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2.辩论小剧场,注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悠然自得、愉悦【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刁难、咄咄逼人【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反问、针锋相对、从容不迫【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胜券在握的得意【庄子】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镇定、从容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从容出游”感到快乐,所以觉得自己所见到的“出游从容”的鱼也是快乐的。

这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移情于物)4.通过这次小辩论,你认为庄子和惠子在性格思想上和对事物的认识上有何差异?惠子: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注重逻辑(理性思维),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

庄子二则对比阅读e

庄子二则对比阅读e

片段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那么将徙于南。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假设是那么已矣。

【乙】任①公子为大钩巨缁②,五十犗③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④而钓,期年⑤不得。

已而⑥大食之,牵巨钩没而下,扬而奋鬐⑦,白波假设山,海水震荡,声侔⑧鬼神,惮赫⑨千里。

任公子得假设⑩,离而腊之⑪,自制河以东,苍梧以,莫不厌⑫假设者。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⑬,皆惊而相告也。

夫揭竿累⑭,趣灌渎⑮,守鲵鲋⑯,其于得大难矣。

【注】①任:诸侯国名。

下文的“会稽〞“苍梧〞是山名,“制河〞是河名。

②缁〔zī〕:黑色丝绳。

③犗〔jiè〕:阉割过的牛,指肥壮的牛。

④旦旦:天天。

⑤期年:一整年。

⑥已而:不久,后来。

⑦鬐〔qí〕:鳍。

⑧侔〔móu〕:相同、等同。

⑨惮赫:威震。

⑩这。

⑪离而腊〔xī〕之:把它切成小块做成腊肉。

离,分、切开。

腊,做成腊肉。

⑫厌:同“魇〞,吃饱。

下文的“趣〞同“趋〞,疾走。

⑬辁〔quán〕才讽说之徒:才学浅薄、喜好评议的人。

⑭揭竿累:举着钓竿钓线。

揭,提、举。

累,这里指钓线。

⑮灌渎:山沟小渠。

⑯鲵鲋〔nífù〕:鲇、鲫,泛指小。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2分〕①其翼假设垂.天之云②海运那么将徙.于南③任公子为.大钩巨缁④皆.惊而相告也〕答案10:①.悬挂②.迁移③.做〔制作〕④.全,都11①鹏:外力②钓大鱼③人要有大志向,并持之以恒〔或有舍才有得〕12 写法:相同之处:甲文和乙文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不同之处:甲文夹叙夹议〔寓言说理、借事说理〕;乙文运用比照手法〔任公子用大渔具鱼饵在大海钓到大鱼,〕辁〔quán〕才讽说之徒用小竿小线在小沟渠很难钓到大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精选2019.5(附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精选2019.5(附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精选2019.5(附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2019.5一、2008年台州市(二)(12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2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3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3分)答:(三)(9分)戴震难师段玉裁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

③就傅:跟随老师④为:是⑤非常:不寻常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日.数千言不肯休()(2)相去.几何时矣()(3)师无以应.()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最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word文档

最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word文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庄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现在查字典语文基础知识频道小编为您整理了庄子的一篇文言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

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2)子固非鱼也( )
2、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
l、(1)固然(2)本来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
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认为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

是他内心愉悦的外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一种白色小鱼)出游从容,是(这)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怎么)知鱼之(助词,的)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固然)不知子矣;子固(本来)非鱼也,子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不知鱼之乐,全(完全、完备)矣,庄子曰:请循(追溯)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代词,代鱼的快乐)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停顿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问答1.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

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2.辩论小剧场,注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悠然自得、愉悦【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刁难、咄咄逼人【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反问、针锋相对、从容不迫【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胜券在握的得意【庄子】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镇定、从容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从容出游”感到快乐,所以觉得自己所见到的“出游从容”的鱼也是快乐的。

这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移情于物)4.通过这次小辩论,你认为庄子和惠子在性格思想上和对事物的认识上有何差异惠子: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注重逻辑(理性思维),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2019.5一、2008年台州市(二)(12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2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3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3分)答:(三)(9分)戴震难师段玉裁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

③就傅:跟随老师④为:是⑤非常:不寻常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日.数千言不肯休()(2)相去.几何时矣()(3)师无以应.()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3分)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25.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3分)答:二、(2014荆门)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钓鱼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之濠上也。

”钓鱼记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注】①意:意愿,愿望。

②奚:怎么,哪里。

10.(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是鱼之乐也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①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安得广厦千万间C.①神变则鱼逝矣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D.①子意乎鱼,目乎鱼②目似瞑,意暇甚11.(3分)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12.(3分)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13.(4分)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划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2) 子固非鱼也( )⑶鲦鱼出游从容( ) (4) 是鱼之乐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4.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四、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与《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皆若空游无所依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 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 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

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

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皆若空游无所依若为佣耕B. 日光下澈下视其辙乱C. 安知鱼之乐安求其能千里也D. 不可知其源安陵君其许寡人2.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A. 全石以为底 B. 山峦为晴雪所洗 C. 是鱼之乐也 D. 行者休于树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②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甲】【乙】两文中划线句子都提到了乐,联系文章内容,分别谈谈你对两文中乐的理解?(3分)六、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或谓惠子曰()(2)欲代子相()(3)非梧桐不止()(4)于是鸱得腐鼠()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

4、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鵷鵮”和“鸱”、“腐鼠”分别比作什么?这说明庄子是个怎样的人?-------------------------------------------------------------------------------------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惠子相梁(做宰相) B.非梧桐不止(停止) C.子固非鱼也(本来) D.请循其本(顺着)7.选出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惠子恐于是鸱得腐鼠 B子知之乎是鱼之乐也 C安知鱼之乐安能辨我是雄雌 D游于濠梁之上发于南海8.翻译句子。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①《惠子相梁》中,庄子以鹓雏喻___________ ,以鸱喻惠子,以腐鼠喻相位,表明庄子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巧妙地偷换概念,将惠子的质疑——“你怎能知道鱼儿快乐呢?”解释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轻松化解。

他认为鱼儿快乐,其实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10.庄子是__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______ ⑵请循其本。

循:_____ ⑶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本文中,应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

通过争论可以看出:庄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 ,惠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