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资料
洪秀全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自杀吗?
![洪秀全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自杀吗?](https://img.taocdn.com/s3/m/8771224af46527d3240ce0d8.png)
洪秀全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自杀吗?本文导读: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克天京,太平天国政权灭亡。
作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死则成了瞩目的焦点。
曾国藩向清廷奏报“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攻急,服毒身死,秘不发丧。
”据曾国藩奏报,是自己亲自审讯了一名黄姓宫女,此宫女亲眼所见洪秀全自杀身亡。
得曾国藩奏报后,同治皇帝下诏,“首逆洪秀泉实于本年五月服毒而死,瘗于伪宫院内。
”至此,从官方到民间,人们普遍相信,洪秀全是自杀而亡。
当时对于洪秀全的自杀,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服毒自杀,一说是吞金自杀。
这一历史也被记录在严肃的《清史稿》中,“是月,洪秀全以金陵危急,服毒死。
”但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史料的不断发现,洪秀全病死之说又逐渐成为权威。
首先在当时被俘的太平天国各高级将领的供词中,均称洪秀全是病死。
恤王洪仁政说:“嗣闻南京退出,伪天王先已在城病故。
”誉王李瑞生说:“四月二十日,洪秀全身故。
”昭王黄文英说:“那伪天王洪秀全系今年四月十九日在南京死的,传说因发肿病死的,有的说因调兵不动自己寻死的。
”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也在多篇供词中说老爸是病死的,“老子在前殿,我在左殿上屋……本年四月十九夜四更老子病死。
”另一篇供词中说,“于今年自四月初十日起病,四月十九日病死。
因何病症,我亦不知。
尸身未用棺椁,以随身黄服葬于宫内御林苑山上。
宫内有前后两个御林苑,父亲葬处系在前御林苑,距父亲生前住的前殿隔有两个殿。
”由此完全可以断定,洪秀全确系病死。
那为何曾国藩说洪秀全是服毒身亡呢?这个很好理解,曾国藩有自己的私心,实为邀赏而已。
平叛剿匪这种事,如果能生擒首犯,那再好不过。
但湘军攻克天京时,洪秀全已经死了多日,曾国藩只不过将洪秀全的尸体烧了而已。
如果据实上报,根本不能为曾国藩加分。
所以,曾国藩便欺骗清廷,假报洪秀全因天京危急而服毒自杀。
反正知情的人就那么几个,全在曾国藩的掌控之中,最重要的是,如此上报,大家均受益,彼此也就心照不宣了。
论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与实践
![论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770eee1fab069dc5022013c.png)
论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与实践作者:方之光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858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25日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与整个运动相始终。
认识了洪秀全,可以说基本上认识了太平天国整体事业。
这里就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形成和发展、学习西方的反侵略思想与实践,以及对19世纪末中国革命运动的影响,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正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洪秀全反清爱国革命思想的形成洪秀全,广东花县官禄布人,1814年出生于一个中等农民家庭。
青年时代的洪秀全,也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曾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力图走“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科举的老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光宗耀祖。
1843年,即鸦片战争失败后一年,他第四次赴广州应试,结果又名落孙山,为此他愤怒万分地说:“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为不平之心所刺激的洪秀全,“发现研读孔子不再是获取功名的途径。
正当日后宏图伟业岌岌可危之机,圣经的真相,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基督教的教义也就深入其心。
”〔1〕当时,他读了1837年赴广州应试得到的被束之高阁的《劝世良言》,“如梦初觉”,遂抛弃了科举致仕的老路,创立了中西结合的拜上帝教,决心“要开创新朝”,来代替满清封建王朝。
这是洪秀全早期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对于洪秀全由读书做官到造反当皇帝的思想转变,中国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标志着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的形成;另一种则认为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是1847年形成的。
这里就涉及到洪秀全早期著作,即1845~1847年《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的理解问题。
现将这三篇著作,略加剖析。
《原道救世歌》宣传独拜“真神惟上帝”,不准拜邪神,反对邪淫、忤父母、行杀害、盗贼、巫觋、赌博等六不正行为〔2〕。
《原道醒世训》抨击了当时“世风日下”是“一出于私”造成的,提出要建立一个“公平正直之世”——“大同世界”,来代替那个“陵夺斗杀之世”的旧世界〔3〕。
洪秀全手抄报素材
![洪秀全手抄报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6cdfb58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e.png)
洪秀全手抄报素材1)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
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称天王。
1853年定都南京,并将南京改名为天京。
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由于洪秀全始终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不肯出卖国家主权而使得列强转而支持满清政府。
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其逝世后太平天国在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覆亡。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最终虽然不幸失败,然而对近代中国的变革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毛泽东称赞洪秀全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
如今,洪秀全故居已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洪秀全的一生,既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也是一幕历史的悲剧。
他起自布衣,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
1856年,洪秀全在暮霭沉沉的金田村振臂一呼,一场历时十四年、席卷十八省的农民起义——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在大江南北风起云涌,给腐朽的满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
尽管囿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革命最终不幸失败了,但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还是对近代中国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太平天国起义甚至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有利条件。
孙中山说,洪秀全是反清第一人。
毛泽东称赞洪秀全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是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近代史洪秀全个人简介
![近代史洪秀全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432458fd0d233d4b14e69a8.png)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领袖。
原名仁坤。
广东花县(今花都)人。
出身农家,读过村塾,屡试不第。
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翌年到广西贵县(今贵港)赐谷村宣传拜上帝教真义。
后回花县,著《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
1847年8月赴广西桂平紫荆山会冯云山,组织力量,开展政治斗争。
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营盘岭聚集2万多会众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3日在武宣“登极”,称“天王”;12月在永安(今蒙山)分封诸王。
翌年攻桂林,克全州,占领两湖,再从武昌沿江东下,攻占南京。
1853年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再分兵北伐、西征,结果北伐失利而西征胜利。
入主天王府后,深居简出,生活奢靡,大权交由杨秀清掌握。
1856年,太平军先后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封万岁。
遂密诏韦昌辉、秦日纲,诛杀杨秀清及其家人、部属2万多。
1857年石达开带20万精兵出走后,只得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以扭转局势。
1859年命洪仁玕总理朝政。
清廷勾结帝国主义加紧镇压太平天国,安庆、苏州、杭州等相继陷入敌手,天京被围。
1864年天京陷落前病死。
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
广东花县官禄人。
1814年1月1日(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农民家庭。
少时就学于本村书塾,熟读四书五经等古籍。
约从1828年(道光八年)起,屡试不中,思想颇受刺激。
1843年一次应试落第后,阅读了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将书中内容和六年前一次大病中幻觉对照比附,以为幻觉中所见老者即上帝,自己即上帝派来拯救中国以使人们回到信拜上帝之路的使者,并按书中所言,自行施洗。
次年,偕友冯云山等往广州和附近各县及广西贵县开展传教活动,宣传拜上帝、不拜仙佛邪神的道理。
此后两年间,撰写了《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多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谴责当时社会的腐败、堕落,要求人们净化思想,信拜上帝,以回复到古代“天下为公”的盛世。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2b7631303d8ce2f0066234a.png)
4、《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根本原因 A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失败 B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势力的阻挠 D 未触及封建经济制度 5、为太平天国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战场条件的 军事行动是( ) A 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 B 石达开在鄱阳湖大败湘军 C 太平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 D 陈玉成、李秀成取得三河镇大捷 6、太平天国北伐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B 受到清政府和湘军等地主武装的围攻 C 太平军将领指挥作 D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1、 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 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2、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即( )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安乐 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坚强 的领导核心 3、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伟大的反封 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B. 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战争 C .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 D .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 动
1、太平天国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 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 A 宣传西方的基督教 B推翻清朝的统治 C 建立理想的共和国 D建立朴素的共产主义社会
3、洪秀全宣称:“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 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 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反映的思想是( ) A 平等思想 B 大同思想 C 平均思想 D 反对封建等级 观念
洪秀全简介
![洪秀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c7c883a763231126edb11e1.png)
三一文库()〔洪秀全简介〕*篇一:对洪秀全的介绍与评价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渡过难关。
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的建议,固守天京。
同治三年四月病卒。
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天国,安庆、苏州、杭州等相继陷落,天京被围。
1843年)赴花县、广州应试,然而“初考时其名高列榜上,及复考则又落第。
”洪秀全发誓“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自己来开科取士”。
从洪秀全发动起义后,采取种种严厉的排孔斥儒活动中,宣称“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
杨秀清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又有“天父附体”的特权,所以在广大太平军将士中享有崇高威望。
而且,随着地位的稳固,他开始热衷于个人权威,“威风张扬,不知自忌”,直至发生“逼封万岁”的事件。
对东王的飞扬跋扈,洪秀全显得虚弱无力。
史学界一部分人否认天京事变中洪密诏召韦进京杀杨的事实。
实际上,从当时客观形势分析,如果没有洪的密令,韦是不敢也不能杀杨的。
屠杀事件发生之后,洪也没有出面制止和马上追查韦的反叛行为。
石达开回京,指责韦的擅杀,却遭韦威胁被迫逃出天京,韦杀其全家。
长期以来,他时时刻刻感到杨秀清对于自己地位和宝座的威胁,感到自己是在杨的阴影下生存。
借韦之手杀杨,对他来说,是解除了一个心头大患,对其自卑心理当是一种很好的补偿。
性情暴烈是洪秀全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征。
《天父诗》中有多处反映他发怒生气的情景。
如“亮(火)冲起来谁人受,亮(火)不救开烧死该!”“亮(火)起跪求要虔诚,亮(火)未救缩莫起身。
”诸如此类的句子,《天父诗》中随处可见。
杨秀清也曾借“天父下凡”指责洪秀全“性气太烈”。
洪秀全一旦火起,就会严厉地责罚人,斥责、饿饭、杖责.而且洪秀全性情固执,脾气暴烈如火,根本不给人分辩的机会,他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
洪秀全人物简介
![洪秀全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ff874380912a216147929a7.png)
关于洪秀全洪秀全(1814.1.1—1864.6.1),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原名仁坤。
广东花县人。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洪秀全是个功过参半的人,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
洪秀全前期进取心强,后期有点不思进取。
开展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腐朽清朝统治,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二,在革命初期,他是个比较有革命思想的领导者,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三,增加了农民反抗的精神。
消极的方面: 第一,革命的后期,沦为由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第二,客观上造成了地方的割据,为后世的军阀混战买下了伏笔;第三,在他的错误领导下,导致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
针对他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评价各一。
太平天国在打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同时,造成了中华民族一次历史性大灾难,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多达7千万。
中国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受到极惨重的打击。
太平军所到之处,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
他宣扬救世主下凡,统治全国乃至全世界。
世界末日论与造反做官论相结合。
言行巫师化,要求军民无保留的信从,不断自由造神,以加强对太平军官兵的精神控制。
对参加者的全面控制,全面而严厉的控制,使人没有家庭财产,思想感情,人身自由,更没有人的尊严的工具。
将大量的妇女作为个人的性工具。
洪秀全将皇帝和邪教主对妇女的占有发展到极致。
《天朝天亩制度》只是表面文章,后期《资政新篇》只是作为压服诸将领对洪仁玕的不服,为洪仁玕树立了威信。
1862年,洪秀全重新颁布《天朝天亩制度》,以此作为根本性的政策文件,将作为参阅资料的《资政新篇》加以否定,至少是取消了。
上帝的代言人,却毫无仁爱信义。
洪秀全为人暴虐,经常殴打妻子,《天父诗》中反复说,惹他发火就是死罪;对内部也不心慈手软,只讲求现实实际的需要而毫无仁爱信义;本身多疑猜测,任人唯亲;立政无章,言而无信,随心所欲,恣意妄为,穷奢极欲;以政治文化来扫荡中华传统文化。
洪秀全社会实践报告
![洪秀全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d1a3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3.png)
一、前言洪秀全,我国近代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为了深入了解洪秀全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洪秀全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洪秀全故居、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等地,我对洪秀全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在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二、实践过程1. 参观洪秀全故居洪秀全故居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金田镇,是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洪秀全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深受封建压迫和剥削。
在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后,洪秀全立志推翻清朝统治,为农民争取权益。
故居内陈列着洪秀全生前的衣物、书籍、用品等物品,使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洪秀全的生活环境和革命情怀。
在故居的后院,还建有洪秀全的墓穴,让我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心生敬意。
2. 参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我国第一个以太平天国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
在博物馆内,我详细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发展、高潮和失败的过程,以及洪秀全在运动中的领导地位。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图片、文献资料等,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洪秀全的一生。
其中,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天父诗》等文献资料,让我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 参加座谈会在实践活动期间,我还参加了由当地政府举办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当地领导向我们介绍了洪秀全故居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建设背景、历史意义以及今后的保护规划。
此外,还有专家学者就洪秀全的历史地位和贡献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心得体会1. 深刻认识洪秀全的历史地位和贡献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对洪秀全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洪秀全是我国近代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推动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
2.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展现了我国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洪秀全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洪秀全 (2)
![洪秀全 (2)](https://img.taocdn.com/s3/m/0907a28c6bec0975f465e25b.png)
但很快就在家长制、君主制的影响下将其抛弃,建立起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
判尊卑”的等级制度。 (4)、推行政教合一的奴化教育: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还废除了原来的私塾
和书院制度,实行政教合一的全民教化。废除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学文化教
育内容,代之以《新约》及《真约》,即西方基督教的拜上帝教的经典。其根本目的 是树立自己的权威,建立自己的天国王朝。总之他绝对是正确的,一切由他说了算, 完全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一套东西。 (5)、生活奢靡 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
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国内部带来致命危机。
石达开是太平军最优秀的统帅,所部又是太平军精锐。他德才兼备,深得全体军民拥 戴,天京内讧之后,他是唯一能团结群众辅佐洪秀全重振国势的人选。然而,洪秀全
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挟制和排挤他。因此,石达开出走,致使太平天国出现分裂局
对洪秀全及其思想的评价
洪秀全的功: 一、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 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其后写的《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 道觉世训》等著作,为太平天国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经数年努力,洪 秀全在杰出的农民领袖冯云山的帮助下,拜上帝会得以迅速发展,为金田起 义奠定了基础。 二、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 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 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三、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使太平天国初 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迅猛发展打 下了基础;后期,在“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洪秀全选拔了
玉玉杯,群贼多效之”
定乾坤 清洪秀全创作的七言诗
![定乾坤 清洪秀全创作的七言诗](https://img.taocdn.com/s3/m/cffce2b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8.png)
《定乾坤》是一首清朝洪秀全所作的七言诗。
原文: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
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译文:
时机未到,暂时躲藏在偏僻的角落里,害怕惊动当时的反动统治者。
暂时偷浅在深渊的深处等待时机。
等到君臣相遇,四方飞扬确定局面。
扩展资料
洪秀全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时机成熟,就要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革命政权。
他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尤其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
作者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
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洪秀全名言
![洪秀全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3c1b7acae45c3b3567ec8bf0.png)
洪秀全名言以下是关于洪秀全名言,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洪秀全名言1、上帝原来是老亲,水源木本急寻真;量宽异国皆同国,心好天人亦世人。
兽畜相残还不义,乡邻互杀断非仁;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
2、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古来事业由人做。
4、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
5、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迷途即返速加鞭,振起精神赶向前。
6、从来福大则量大,量大则为大人;福小则量小,量小则为小人。
7、天下多男子,皆为兄弟之列;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
8、我以五万万兆汉人受制于数百万鞑妖,天下哪有如此之大耻!9、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
·10、相与正己正人,相与作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
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1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奸邪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洪秀全人物简介:早年洪秀全洪秀全祖籍广东,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乡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1837年,当时把出生之时当作1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
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
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
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这时,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
洪秀全天国梦
![洪秀全天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9c49d74abe1e650e52ea9953.png)
洪秀全的天国梦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进了南京城后便把自己关在南北长不过1500米、东西宽不过750米的“天朝宫殿”中,到死也不出宫门一步。
真实情况是,洪秀全1853年3月29日自水西门进入南京城,进城后就一头栽进后来被改建成“天朝宫殿”(就是俗称的“天王府”)的两江总督署,1864年6月2日凌晨四更(1-3时)间病逝于“天朝宫殿”中的金龙殿上。
他并非真的连一步也没迈出宫门,至少自1853-1855年期间,每年天历十二月初十(法定的天王生日),他会走出“天朝宫殿”的正门——真神荣光门,登上“天父台”谢天。
不过这座“天父台”离真神荣光门,直线距离不过500米左右,说他“深入社会”是肯定谈不上的,充其量算作“浅入”,且天京事变把他吓坏了之后,他更不出门了。
从这个角度看,洪秀全最喜欢的城市,应该就是这座让他高高在上、过了十多年太平天子瘾的天京城、也即龙蟠虎踞的六朝古都南京了。
然而许多历史资料都表明,最初洪秀全并没有把南京城放在“梦中家园”的重要地位,相反,他还曾一门心思打算离开这座江南名城。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祖籍则是广东嘉应州(今梅县)。
花县虽是山区县,却离广东省城近在咫尺,而在他生活的道光-咸丰年间,广州城是华南最发达、最开放,也最热闹的水陆大码头,是岭南市民阶层心目中的乐土。
很多迹象显示,开始策划“举大事”,开国建政的洪秀全、冯云山等人,最初理想中的“小天堂”所在地,正是这座富庶而熟悉的广东省城。
目前留下的太平军士兵李进富供词中提到过这个以“东省”(广州城)为东京、“到去兴旺,大家享福”的蓝图。
洪秀全对广州城可谓熟悉:他曾至少四次参加过科举考试,每次都考到院试这一级,院试要在广州贡院考,必须进广州城。
除了这四次科举,他还曾在1847年去美国人罗孝全开的教堂求学,在1848年又去广州试图疏通营救因诉讼被扣押在桂平县监狱的冯云山。
这两次他的落脚地——罗孝全“粤东施蘸圣会”教堂,位于广州南关天字码头东石角,狭义上算在广州城外,广义上也可算“到了广州城”,即便只算这史料明载的六次,也已经算不少了。
洪秀全搜狗百科
![洪秀全搜狗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ce3700605acfa1c7aa00cc9c.png)
洪秀全—搜狗百科洪秀全家族的历史资料根据古老的洪氏世系资料编修的家谱,名为《万派朝宗》记载了从金田起义前后一直追溯远祖自江浙南迁到广东的过程------洪氏于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晋怀帝永嘉之乱中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婺源、福建汀州等而入广东。
南宋名臣洪皓的曾孙洪璞出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县尉,举家迁到晋江。
元末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古代县名)的布心(今属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布新村)。
所以洪贵生是洪氏迁入广东的始祖。
洪秀全便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布后的第六代。
洪秀全其祖先洪皓是南宋时期的名臣与当时的岳飞都是同期的反金爱国民族英雄。
据史料和洪秀全族谱记载,明成祖永乐年间,又四世,有念九郎(即梅县石坑洪氏始祖)率妻子由丰顺布心到石坑定居,始建围屋“梅魁第”。
清朝康熙年间,洪秀全太祖随其父由嘉应州石坑(今梅县石坑)迁往花县(今花都)福源水(1814年1月洪秀全在此地出生),后又再迁官禄布居住。
广东花县《洪秀全族谱》所录宗祠对联为证:由嘉应徙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籍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也学也,恢复敦煌之遗风;由嘉应居石坑,尊祖敬宗,长念馨香俎豆;迁花峰住官禄,光前裕后,宏开礼乐冠裳。
(花县官禄布洪氏宗祠壁联)。
此联之嘉应是指今日广东梅州市--梅州市在清朝时称为嘉应州。
与基督教(一)洪秀全从基督教中吸取了“独一真神唯上帝”的思想洪秀全是鸦片战争以后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他究竟向西方国家找到了什么?只要我们从事实出发,回答只能是基督教,而不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
没有任何材料足以说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洪秀全曾经接触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
洪秀全最早接触到的基督教教义也还不是圣经,仅仅是一本宣传基督教的蹩脚的小册子——《劝世良言》。
中国历史上谁的妻妾最多
![中国历史上谁的妻妾最多](https://img.taocdn.com/s3/m/c179ff3602d276a201292e04.png)
中国历史上谁的妻妾最多说起中国历史上谁的妻妾最多,人们道会说到古代皇帝的妻妾最多,皇帝的后宫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其实,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的皇帝后宫嫔妃都没有达到这个吉祥数字。
但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日夜梦想做皇帝的人拥有的妻妾却远远地超过了这个数字,他的妻妾竟有三千人之多,可谓中国自古至今拥有妻妾最多的第一人。
他就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自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那时起,就以“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的口号,广泛发动农村的贫困妇女参加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鹏隘山区曾经涌现出以杨云娇为首的成百上千的妇女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他还发表过“杀一人如杀我父,银y一女如银y我妻”这样的言论来进一步发动群众,以扩大太平军的队伍。
在金田起义初期,太平军里拥有全部由妇女单独组成的女军,她们和男军一起奔赴前线奋勇作战。
一直打到武汉,还是男女同职同官。
攻克南京以后太平军东征,女军仍然充当前部先锋。
女将苏三娘就曾经率领女军首先攀登占领镇江城。
当时有人写诗咏赞苏三娘和她从广西带来的赤脚女兵的英姿:“绿旗黄袍女元戎,珠帽无龙结束工;八百女兵都赤脚,蛮衿扎裤走如风!”可见这些女将女兵为太平天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然而,就在太平军取得初步胜利之时,洪秀全认为半壁江山到手,大局已定,于是便关起门来坐享太平天子之福,把那些跟着他***江山的妇女们转为供自己银y乐了。
在攻克南京之前的十七天里,洪秀全就在安徽芜湖江面上的“龙舟”上,突然颁发一道严分男女界限的诏令:“女理内事,外事非宜所闻。
”他还用四个“斩不赦”的诏令来限制身边的女子与外界联系。
攻克南京以后,跟随天王的女子都要用纱巾蒙面。
而当他们一进入天王府之后,就全都被禁锢起来,与外界完全隔绝了联系。
作为拜上帝会的首领,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早就迷恋上后妃成群的帝王宫廷生活。
他创立拜上帝会的时候,自称在天上有一房“正月宫娘娘”,所以把他的妻子称为“又正月宫”。
太平天国诸王名录及其官职
![太平天国诸王名录及其官职](https://img.taocdn.com/s3/m/183ff56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2.png)
太平天国诸王名录及其官职太平天国前期仅置王、侯二爵,在王、侯之下设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等官职,又有尚书、承宣、仆射、引赞、通赞、指使、侍臣、侍卫、参护、尉、伺、典官、掌书、掌门、大旗手、经历、通传、书理、疏附等属官杂职。
王爵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爵位。
洪秀全从拜上帝教义出发,认为只有天父上主皇上帝才是帝,人间之主称王足矣,故金田起义时自称天王,托言受天真命,由皇上帝所封。
1851年12月17日在永安发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受东王节制。
另对前期功臣封侯爵,秦日纲为顶天侯;胡以晃为护天侯(初为护国侯);陈承容为佐天侯(初为兴国侯);黄玉昆为卫天侯(初为卫国侯);卢贤拔为镇国侯;林启荣为贞天侯;李俊昌为补天侯;林凤祥为靖胡侯;李开芳为定胡侯;吉文元为平胡侯;朱锡琨为剿胡侯;黄益芸为灭胡侯。
1854年5月,升封秦日纲为燕王,6月升封胡以晃为豫王,二人旋被革爵。
前期王爵,除韦昌辉因天京事变被处死削爵外,余皆世袭。
天京事变后封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以挟制石达开。
石达开回天京辅政,曾被晋封义王未受。
旋又削去洪仁发、洪仁达王爵,而以被削之王的爵号加上原有的侯爵设立六等爵位,按高低次序依次为:义、安、福、燕、豫、侯。
1859年,洪仁玕来到天京,封为干王,随后陆续增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蒙得恩为赞王、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林绍璋为章王,并大封洪氏亲属诸王。
至1861年《朝天朝主图》颁布时,连爵同王的驸马、西王父在内共二十八个王。
后越封越多,且有王加头上三点以为“小王” 之封。
至天京失陷前,封王达二千七百多人。
滥封王爵破坏了论功行赏的原则,造成朝政紊乱。
因封王过多,爵号不够用,以致后来六等爵无字号可用,遂用数字代替,如第三百六十八天安廖深。
后期除增设列王、小王外,还增设掌率、统管、尽管、天将、朝将、主将、佐将、神使、神将之官职,地位在六等爵之上,另有正副总提等官职。
浅谈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浅谈洪秀全与太平天国](https://img.taocdn.com/s3/m/ed54d8146c175f0e7cd137db.png)
浅谈洪秀全与太平天国一、介绍洪秀全(1814-1864)祖籍广东。
整个青年时期,他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支配下,将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
1830年到1837年,共应试三次,都名落孙山。
第三次落地归家,他身心受创,卧病不起。
病愈后第六年(1843),再次参加考试,仍然落榜。
最后一次的科考失败,使洪秀全下定决心放弃仕途。
洪几次去广州应试,耳闻目睹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广州及东南沿海人民轰轰烈烈的反侵略斗争。
因此,在放弃科举后,他转而寻求新的救己救世之道。
二、业绩1、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它实行圣库制度,执行平均主义,对贫苦农民很有吸引力。
其写的《原道救世训》等著作,为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
经数年努力,拜上帝会得以迅速发展,为金田起义奠定了基础。
2、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随即展开北伐及西征。
1855年,1856年北伐西征相继失败。
1856年,天京事变。
随后,石达开远征。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3、1864年正月,天京被包围。
6月洪秀全病逝,子洪天贵福即位,是为“幼天王”。
7月天京陷落。
8月李秀成被清军处死。
10月洪仁玕及幼天王先后在江西被俘。
11月幼天王及洪仁玕先后在南昌被处死。
4、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使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三、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它是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其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改革制度,同时提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对地主阶级压迫,追求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强烈愿望。
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可惜它没有真正实行过。
从客观上讲,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上讲,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
洪秀全
![洪秀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3c2ed6ad51f01dc281f16f.png)
洪秀全简历:洪秀全(1814.1.11—1864.6.1),原名洪仁坤、洪火秀,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
颁《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参见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
八年,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
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
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
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
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度过难关。
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
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
三年四月病卒。
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生平大事:一、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其后写的《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为太平天囯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
经数年努力,洪秀全在杰出的农民领袖冯云山的帮助下,拜上帝会得以迅速发展,为金田起义奠定了基础。
二、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三、两次建立领导核心。
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使太平天囯初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在“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洪秀全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政务,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使太平天国能继续坚持斗争。
历史趣闻太平天国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历史趣闻太平天国洪秀全是怎么死的?](https://img.taocdn.com/s3/m/f5a865ca84254b35eefd34c4.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太平天国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导语: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因而致病。
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
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因而致病。
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清军在城陷后将他的遗体毁掉。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洪秀全去世时,他在天京主持天京保卫战,对天王府的情况当有较确切的了解。
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中,言及洪秀全之死:“天王(洪秀全)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其后半部分中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
”太平天国的对手、曾国藩在一八六四年六月二十三日(7.26)的奏稿中说:“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同年七月初七日又奏称:“有伪宫婢者,系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
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
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
”
根据上述资料,大多史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
郭廷以说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指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根据《李秀成自述》内容,认为洪秀全“四月十九日(天历,即1864.6.1)服毒逝世”。
但当时的学者对洪秀全自杀说,已有一定程度的怀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又名洪日,是清末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创始人、太平天国运动的民变领袖以及太平天国的建立者。
客家人[1]。
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
洪秀全早年曾接触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1851年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兵反抗清朝统治,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
1853年攻取江宁府(今南京),改名天京,以其作为首都。
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富庶一带,撼动清廷税收来源。
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于其死后旋即灭亡。
洪秀全于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洪秀全祖先居于今日江苏,其祖先洪皓是南宋的名臣,与当时的岳飞都是同期的爱国民族英雄,而后南迁闽南,又迁居广东,在广州府花县落脚。
洪秀全父亲洪镜扬,母亲王氏。
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私塾上学,学习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由于他是兄弟中唯一识字者,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府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1837年,虚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他本人说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
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
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府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这时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自认为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自认上帝的幼子,耶稣的幼弟,并称上帝耶和华为“天父”,称耶稣为“天兄”,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
虽然未曾读过《圣经》,洪秀全却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会”。
洪秀全说:“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
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在教义上模仿基督宗教,太平天国的十诫叫十款天条。
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
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下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
1845年至1846年间,在家乡的洪秀全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
1847年初,洪秀全来到传教士罗孝全在广州的礼拜堂学习了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罗孝全不同意洪秀全对以前大病时所见“异象”的见解,并认为洪秀全对教义的认识不足够,拒绝为他施洗。
洪秀全4个月后离开。
洪其后再到广西会合冯云山,并陆续制订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与地方衙门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决定反清,加紧准备,会众在下半年间陆续前来金田团营。
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9月攻克永安后,分封东、西、南、北、翼诸王,各王均受东王杨秀清节制;1852年太平军离开广西,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正式建立了与清廷对峙的农民政权。
洪秀全一面派出军队西征北伐,一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等政策法规,试图达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时,有史以来特为妇女参加考试设立女科,拔取了女状元、女进士等。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主张把四书五经列为禁书,东王杨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让步,洪只好同意四书五经在修改后可以刊印流传,然而直至太平天国灭亡仍未曾刊行。
后来洪秀全又修改《圣经》,按照政治上的需要及个人喜恶改动内容,在太平天国内颁行。
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的矛盾日渐加深。
洪秀全知道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燕王秦日纲对东王不满,在1856年诏三人诛东王,9月发生天京事变,东王、北王与燕王先后被诛。
翼王石达开在天京主政一段时间,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亲兄弟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不满。
1857年石带领大军出走,脱离天王指挥。
自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洪秀全虽然掌握了朝政大权,太平天国却开始走下坡。
晚年[编辑]
清军开始进迫天京,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撑下,太平军在数年间挡住了清军的多次攻势。
1859年族弟洪仁玕抵达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为军师、干王,名义上总理天国朝政,却不肯把军事权力交给他。
由于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异姓为王。
1862年英王陈玉成被杀后,形势急转直下,天京附近据点逐一陷落。
李秀成知道天京难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议放弃天京,转战中原,被洪秀全斥责。
1864年3月,天京遭到包围后,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因而致病。
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
曾国藩却向清廷报称洪秀全服毒自尽。
洪秀全死后尸体被秘密葬在天王府的后花园内。
1864年7月30日,天京陷落之后,湘军总兵熊登武得到一个天王府黄姓宫女告密,在她的指引下,曾国荃派人从天王府的大殿内挖出了洪秀全的尸体。
8月1日,曾国藩断然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于是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被刀戮火焚。
随后,曾国藩根据湘军将领李臣典的建议,命人把骨灰和以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目的是要让洪秀全彻底灰飞烟灭,阴魂无归,更可以使太平军的旧部失去了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