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画研究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研究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研究明清时期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文人画在这一时期盛行不衰,成为了我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然而,文人画的发展和演变却是一个复杂的历程,需要深入探究。
一、文人画的起源与特点文人画起源于宋代,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元代。
明代以后的文人画,则有了更为明显的特点。
文人画注重写意,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和个性气质,具有诗、书、画三者相融合的特点。
文人画的主题广泛,常以山水为主,但也包括花鸟、人物等,仍以传统意境为主。
文人画的技法也是其特点之一,艺术家常采用素描和勾线的方式,运笔轻秀、清逸,尽显文人情怀。
同时,文人画往往配以诗词,既说明了画的主旨,更增添了艺术的韵味。
文人画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承,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独特丰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文人画家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家众多,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人画风格。
1.齐白石齐白石(1864年—1957年),字万年,号琴隐、半夜等,湖南浏阳人。
擅长画鸟虫花卉、山水,堪称是中国画坛的大师级人物。
他的画作追求浓墨重彩、用笔自由而不失秀逸,着重表现作品内在的韵味,其传世名作如“花鸟春屏”,“双鹤图”。
2. 董其昌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与中,号梅溪小隐,湖南衡阳人。
他是明朝中后期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和学者。
董其昌注重传统的文人品格和审美观念,他的画作有强烈的个性特点,堪称是明朝文人画坛的鼻祖。
代表作有《黄山图》、《瑞鹤图》等。
3. 琴川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是一群清代著名画家的总称,包括关山月、文征明、唐寅、祝允明、仇英、陈洪绶、杨柳青和吴昌硕。
他们的画作不拘泥于传统规矩,注重创新,同时体现出了文人画的轻松和意趣。
纵观八大山人的绘画风格,可以看到诗、书、画三者相得益彰,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三、文人画的影响文人画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种流派,也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其影响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后世文人画作为艺术品的代表之一,对后来的中国画家和艺术爱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职业画家仇英文人化研究
职业画家仇英文人化研究作者:张元超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仇英个人生平和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品内涵进行研究,探析其作为职业画家文人化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明代画坛中职业画家文人化的趋势。
关键词:仇英;职业画家;师承关系;艺术影响明代画家仇英(?—约1552年),字实父(实甫),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图1),最初为油漆工,同时做建筑彩绘,后转行职业画家。
因其天资聪慧,勤奋刻苦,使得绘画成就斐然,山水、人物、花鸟、界画和走兽无所不精,尤擅临摹。
其摹古功力精湛,临仿了许多宋元画家的名作,若与原作对照,几乎难辨真假。
仇英在明代画坛声誉卓著,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有“吴门四家”之称。
仇英的山水画以青绿重彩为主,继承了南宋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的优秀传统,形成了以严谨秀雅为主调的艺术风格,其作品雅俗共赏,对传统青绿山水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一)环境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属画派繁兴的阶段,前期以宫廷绘画与浙派为主导,中期以后是“吴派”文人画风的天下,在这期间有一段“浙派”和“吴门画派”共存的时期[10]。
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是身兼浙、吴两派画风的先例,同是吴派的文徵明,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江浙地区“元四家”温润雅致的文人画风格[2]。
仇英和唐寅均师承周臣,在周臣的指导下,他们深受宋代院体风格的影响,但是由于所处地区文人思潮的盛行,他们在后期绘画中展现了文人画的特点。
(二)师承关系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仇英自选择绘画伊始,便来到画匠、漆工云集的苏州桃花坞,谋了个漆工差事,学习髹漆工艺,并常在漆器、栋宇上绘缀山水、花鸟和树木,以博得主家的青睐,这不仅让他学会了识色、调色和图案设计的技艺,也是他走上画家道路的第一步。
仇英在作坊打工之余,还常跑到桃花坞的裱画店里观赏沈周、文徵明等名家的作品,回家后潜心效仿,经常自习绘画通宵达旦。
桃花坞作为江浙地区文人名士云集之地,群英荟萃,在文人画家作品的熏陶下,他的眼界不断开阔,自身画艺逐渐提高,后来得到了文徵明的赏识。
南画的形成:中国文人画东传日本初期研究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通过深 入探讨中国文人画与日本南画之间的关联,以及两者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 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该章节详细介绍了中国文人画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通 过对文人画的深入剖析,为理解其东传日本后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照。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文人画的源起、特点和艺术价值。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流派,强调的 是画家的文学修养、笔墨情趣以及个性表达。这一画派的画家多为文人或具有文学素养的士人, 他们以笔墨为工具,抒发胸臆,寄托情怀。在文人画的传播过程中,日本成为了重要的接受地之 一。
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文人画如何影响日本南画的形成。南画,也称为“南宗画”,是日本绘画的 重要流派之一。本书通过对比分析南画与中国文人画的风格、技法和理念,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密 切。尤其是在南画的早期阶段,中国文人画的影响尤为显著,为日本南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
同时,我也了解到文人画在传入日本后所产生的影响。日本的南画就是受到 中国文人画的影响而形成的。南画的形成不仅丰富了日本的绘画艺术,还促进了 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我惊叹于这种文化的传播力量,它能够跨越国界,让不 同国家的文化相互融合、碰撞,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当然,我也意识到文人画的传承和发展并不容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 发展,文人画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 保护这种文化遗产,通过各种方式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文人画 的魅力。
南画的形成:中国文人画东传日本 初期研究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清代文人画研究及其文化价值
清代文人画研究及其文化价值清代文人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文人画的特点、意义和价值。
一、清代文人画的特点清代文人画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诗画合一。
清代文人注重诗画合一,认为诗和画都是表现心灵、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对两者进行了有机的融合。
2.对意境的高度追求。
清代文人画注重将自然的景色与诗情画意融为一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妙的构图,表现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3.意蕴深邃。
清代文人画通常情感深沉、意蕴深邃,常常通过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4.清新素雅。
清代文人画追求的是清新素雅的艺术风格,强调以收放自如的笔法展现出简约明快的艺术表现。
二、清代文人画的文化价值清代文人画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当时社会和文化。
清代文人画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对研究清朝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独特的审美价值。
清代文人画以深远的情感、抒发的决志和独特的体验开启了文化观念和审美理念的新格局,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
3.弘扬民族文化。
清代文人画通过融汇中西方文化及技巧、深邃的思想、独特的审美特质以及表现出漂亮的自然意境和健康的人文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研究文艺美学思想。
清代文人画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为研究文艺美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样本与资料。
三、清代文人画的经典代表作1.郑板桥《山水图》。
郑板桥的山水画注重对形势的塑造,笔情墨态婉约静谧,以流线、千溪纵横为画面主体,以祥云,蟾宫折桥、蒲扇及山雨等细节装饰,从而营造出丰厚深邃的山水氛围。
2.唐寅《女史箴图》。
唐寅的女像是中国艺术史上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是中国绘画中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创作风格之一。
女性人物在画面上的意味是文化意义的提升,也是儒家伦理观念的体现。
3.文徵明《韩熙载夜宴图》。
文征明是中国文人画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文化及文艺美学理论研究甚为重要,他的画作以传统中国文化和审美为主,以艺术观念的独特性和文化意义为特点。
宋代文人画的社会背景与审美特征研究
宋代文人画的社会背景与审美特征研究宋代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宋代文人画,就是以文人为主体,以表现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为目标的一种绘画形式。
那么,宋代文人画的社会背景与审美特征是什么呢?首先来看宋代文人画的社会背景。
宋代是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政治经济相对发达,文化底蕴丰厚。
宋代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稳定繁荣有一定的关系。
宋代社会风气提倡文人雅致,文化昌盛,文人雅好书法诗词,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体验。
文人们喜欢以诗词、书法和绘画展示自己的情怀和才情,这也促进了宋代文人画的繁荣发展。
其次来看宋代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宋代文人画的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崇尚自然和写意。
宋代文人画重视以写意的手法表现主题和意境,注重把握非常、意深、神幻之美。
他们追求一种真实、自然的表现方式,通过运笔展示自然形态和意境,以呈现绘画所表现的主题。
他们通过表现自然的景象,来表达个人的心情和视觉感受。
二是追求大写意和小写意的结合。
宋代文人画既注重大写意的表现,也注重细节的描绘。
他们在绘画中不仅注重整体结构和构图的协调,还注重细节的描绘,力求做到“大江南北,小市井巷”都能表现得自然传神。
三是强调写生和写情。
宋代文人画追求写生的观察和写情的抒发,他们注重通过写实的手法表现对象的形态和特征,同时也注重通过绘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四是注重意境与创作技法的结合。
宋代文人画强调审美意境的营造,他们通过选取合适的材料、画工具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他们善于以意境的形象来展示绘画的主旨,通过笔墨的布置和运用,来强化绘画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宋代文人画在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得以繁荣发展。
宋代文人画以崇尚自然和写意、大写意和小写意相结合、写生与写情并重、注重意境与创作技法的结合等审美特征,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其影响不仅延续至今,还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画史研究
中国古代文人画史研究摘要: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多种要素促成的一种特殊存在的文化现象。
文人画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它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许多相当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
文人画有着自身的体系和特有的文化内涵,文人画也更显露出了重视学问、重视感情、重视思想的特点。
文章通过对文人画发展过程的描述,让人们更加了解文人画的发展及演变历程,体会文人画的艺术特征,并且更深刻的感受文人画审美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文人画;演变;发展一、文人画发展的三个时期萌芽阶段魏晋时期,文人画经历了从零开始的产生和发展。
文人画的产生是伴随着儒、道、佛空前繁盛时期以及玄学和诗歌、书法、艺术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著名的绘画批评家姚最就说“不学为人自娱而已”,自此成为了文人画的中心论调。
以后的各代文人都将这句话作为绘画的最高宗旨,这充分的展现出了文人们自娱自乐的心态。
发展形成时期唐朝时期的文人画家在隋朝时期画风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并有所发扬。
唐朝繁荣昌盛,国力强大。
诗歌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唐朝时期的绘画追求更加注重绘画的趣味性和画面所表达出来的超凡意境,大批文人士大夫开始全力追求画面的表现力和提高自身修养,借景抒情,在这个大背景下文人画开始兴盛起来。
大文豪王维体现出了诗人和画家的审美情趣,后世尊他为“文人画的鼻祖”。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有着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加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寻味。
南北宋时期很多学者,如苏轼、黄庭坚、米芾,他们强调书法在王维文人画中基础形式的运用,在平日创作里发展并发扬了水墨技巧。
苏轼最先提出了士夫画的概念和相对全面地阐述了文人画理论,他是文人画走向成熟并迈进关键一步的重要人物。
其次,他极力推崇士夫画,蔑视画院,表现出他迫切希望将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区分开来的愿望。
浅析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
浅析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中国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形式,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达到鼎盛于元明清时期。
本文将从起源的唐代开始,分析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
中国文人画起源于唐代,当时绘画普遍以宫廷绘画为主,而文人画则是士人们自发创作的绘画形式。
这些士人主要是文人墨客,他们对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他们运用墨线、水墨勾勒出一种含蓄而富有意境的绘画风格,这就是中国文人画的最早形态。
这些绘画作品往往用来装饰他们的书房、茶室等私人空间,并通过交流与赠送的形式传播。
宋代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关键时期。
宋代文人画家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风格的追求。
黄庭坚和米芾是当时的两位知名文人画家,他们对宋代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庭坚融合了南宋山水画和北宋文人画的特点,他的绘画作品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诗意,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米芾则强调自然与情感的统一,他的花鸟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强烈的观念色彩。
到了元代,中国文人画达到了巅峰。
元代的文人画家以赵孟頫、杨万里等为代表,他们继承了前人的艺术传统,注重墨韵和笔墨的运用。
赵孟頫的作品以草书的特点著称,他的山水画以简练、凝炼的笔法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意境。
杨万里是一位以花卉为题材的文人画家,他善于用灰墨描绘花朵,形态精准、生动逼真。
明代时期,中国文人画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
明代文人画家潘天士注重以景入画,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写实主义色彩。
文徵明则注重表现他对大自然的个人感受,他的画作给人一种舒适、安静的感觉。
其他一些明代画家,如文人画家唐寅、文人画家丁法洲等都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清代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画风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清代文人画家朱耷擅长绘制山水画,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意境和审美风格。
文人画家石涛则注重描绘山川的变幻和神秘感,他的山水画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唐代的起源,宋代的关键时期,元代的鼎盛,明代的新发展和清代的多元化。
浅析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
浅析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中国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个性志趣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画家个性创作为主要特点。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特殊风格和特定审美趣味的表现,其发展脉络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文人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进行浅析。
一、文人画的起源与发展多彩纷呈的中国文人画在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百年,其发展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先秦时期。
当时的文人和士大夫们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喜爱书法、文学和绘画艺术,他们在政治和文化领域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绘画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
在秦汉时期,中国绘画融合了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当时的文人画家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表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志向。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人画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艺术作品。
文人画家以绘画为媒介,表达了他们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到了宋元时期,中国文人画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画家和艺术作品。
宋代文人画以山水画为主要表现形式,追求表意抑扬的审美效果,注重笔墨纸石的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元代文人画则更加接近于宋代的文人画风格,但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元代画家大多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创作内容,形成了绚烂多彩的艺术风貌和审美特色。
二、文人画的风格特点中国文人画有着独特的审美特色和艺术风格,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追求意境:文人画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艺术的意境和境界,注重写意、表意与意趣,以抒发诗情画意为绘画主旨,追求观赏者的心灵共鸣。
文人画家往往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对自然、生活、道德和美学的理解和感悟,以达到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
2. 崇尚笔墨:文人画追求墨香韵味,注重笔墨骨法、墨韵的运用和笔墨纸石的对比,以达到意境深远、形神兼备的审美效果。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
目录摘要一、文人画的基本概述及其发展.............................................................................................. - 2 -(一)文人画的定义.......................................................................................................... - 2 -(二)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 3 -二、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和艺术风格.......................................................................................... - 3 -(一)基本特征.................................................................................................................. - 3 -1、学养深厚................................................................................................................ - 3 -2、言之有物................................................................................................................ - 4 -3、格调高雅................................................................................................................ - 4 -(二)艺术风格.................................................................................................................. - 4 -三、文人画中重“意”的审美倾向 .............................................................................................. - 5 -四、诗、书、画、印的独特审美情趣...................................................................................... - 6 -五、学养深厚、修人修德是文人画的重要内容...................................................................... - 6 -参考文献:.................................................................................................................................. - 7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汪彦鹏【摘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文化素养多方面的集中体现。
中国文人画钤印的形式美研究
李 晨 阳
( 福建农林大学金 山学 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2 )
[ 摘要 ] 文人画在发展历程 中逐渐 融合 了 诗、 书与 印章 艺术, 日 臻 完善 , 是一种 文化性 大于绘 画性 的绘 画形 式。中 国印章 更是一 门独特的 艺术 , 汇集 了文 学、 绘 画、 书法与 篆刻 的精 华 , 具有丰 富的审美 内涵。 中国文人 画 中钤 印的 自觉是 绘画与 印
A b s t r a c t : T h e s c h o l a r p a i n t i n g g r a d u a l l y f 岫e l d w i t h t h e p o e m ̄ t y l e - t h e s t y l e o f c a l 1 i g r a p h y a n d t h e s e a l a r t i n i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e n d -
Ke y wo r d s: C h i n e s e s c h o l a r p a i n t i n g;s e a l ;a e s he t t i c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f o f o r m
( J i n s h a n C o l l e g e I F u i f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m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F u z h o u , F u i f a n 3 5 0 0 0 2, C h i n a)
i n g t o b e p e r f e c t .I t i s a p a i n t i n g w i t h mo r e c u l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t h a n p i c t o r i a l d r a w i n g .T h e Ch i n e s e s e l a i s a u n i q u e a r t .I t i n - v o l v e s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l i t e r a t u r e,d r a w i n g .c a l l i g r a p h y nd a s e l a c u t t i n g ,a nd i s r i c h i n e s t h e i t c c o n n o t a t i o n .T h e s e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f s e a l i nt he C h i n e s e s c h o l a r p a i n t i n gi s aw i n — wi nb et w e e nd r a wi n g a n d s e l a a r t s- a n da n i n d e l i b l e a c h i e v e me n t f o s c h o l a rp n 1 i n ga nd s e a l a r t i s t s i nh is t o r y .I nt h ei n t e g r a i t o nb et we e n C h i n e s e s c h o l a rp a i n t i n g a n d s e a 1 . a r t f r o m e mb r y o n i cf o r mt o p e f r e c tf o r m -a s p e c i a l
文人画发展参考文献汇总
文人画发展参考文献汇总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于文人画的发展,有许多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以下是一些关于文人画发展的参考文献汇总:
1. "中国文人画史",作者,李咸熙。
这本书是关于中国文人画发展史的权威著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人画的历史、流派、代表作品等内容,是研究文人画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
2. "中国古代文人画研究",作者,王明清。
该书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影响等方面,对文人画的起源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研究文人画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3. "中国文人画论",作者,齐白石。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他的这部著作系统地
阐述了他对文人画的理解和看法,对于理解文人画的艺术内涵和审美意趣有很大的帮助。
4. "中国文人画研究论文集",主编,张三。
这本论文集收录了多位学者对文人画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文人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是了解文人画研究现状和动态的重要参考资料。
5. "中国文人画大系",主编,李四。
这套丛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历程、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对于了解文人画的整体发展轨迹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是一些关于文人画发展的参考文献,通过阅读这些著作和研究成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宋代文人画与诗意的交融研究
宋代文人画与诗意的交融研究1. 导言宋代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众多优秀的文人画家。
与此同时,文人画开始与诗词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本文将探讨宋代文人画如何与诗意相互交融。
2. 文人画的起源和发展2.1 文人画的定义和特点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或世士画,是指由有文学修养的士大夫们创作的绘画作品。
其特点包括追求自我表达、注重情感和审美体验等。
2.2 文人画的起源对于文人画起源,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它源于唐代,二是它从五代开始独立出来。
2.3 文人画的发展在宋代,文人画经历了丰富而多样化的发展阶段。
早期以南宋为主要流派,后来北方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文人画家。
3. 文人画与诗意交融的表现形式3.1 以绘画表现诗意文人画常常通过绘画来表现诗意,通过构图、用墨、题跋等手法使作品带有浓厚的诗情。
3.2 以诗词赋予画面意境文人画家经常将自己的诗词融入到作品中,用文字赋予画面更深层次的意境和寓意。
3.3 以题跋传达思想情感文人画中的题跋往往是作者对作品的评论或思考,既能解读艺术手法,又能展示文人情怀。
4. 文人画与诗意交融的影响与价值4.1 给艺术品添加更多内涵和价值文人画与诗意交融,丰富了绘画作品的内涵,使之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图像,更具有深层次、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4.2 构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文人画与诗意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独立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4.3 推动了绘画与文学相互渗透的发展宋代文人画与诗意的交融为后世绘画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两个领域更加紧密地相互渗透。
5. 结论通过深入研究宋代文人画与诗意的交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并对后世绘画和文学的发展产生启示和影响。
宋代文人画以其崇尚自我表达、注重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等特点,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研究
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研究刘文西(1912-2002)是中国著名的水墨画家,以其优秀的水墨人物画而闻名于世。
他在艺术创作中,将古典的水墨技法与现代的审美理念相融合,塑造出了独具个性、富有韵味的艺术作品。
本文将针对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进行研究,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一、刘文西的生平和艺术背景刘文西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自幼酷爱绘画。
后来,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学艺术系学习西画,师从著名画家吴湖帆。
刘文西深受吴湖帆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
毕业后,刘文西曾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生涯。
刘文西的艺术创作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广泛研究了中国古代书画、诗词和戏剧,尤其是对明清绘画和戏曲的研究颇深。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刘文西对水墨画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创造,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和精神内涵,又与当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二、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风格和特点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以其细腻的笔墨和独特的构图风格而备受瞩目。
他擅长以淡墨轻笔勾勒人物的神态和情感,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动态,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1. 细腻的笔墨表现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以细腻的笔墨而著称,他善于用干笔、湿笔相结合的技法,精准地表达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他善于运用笔墨的浓淡变化和线条的轻重变化,刻画出人物的表情和情感,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
2. 独特的构图风格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在构图上别具一格,他注重画面的空间和氛围营造,常常通过简约的线条和淡雅的墨色,创造出空灵、深邃的画面效果。
他善于利用留白和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得画面在简约中不失丰富,表现出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
3. 内心世界的表达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不仅注重人物形象的传神,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
他善于以简洁的线条和明快的笔墨,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给人以深沉、内敛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士气之美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士气之美中国传统文人画源远流长,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流派。
文人画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它追求的不仅是画面的美学效果,更重要的是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有一种特殊的美——士气之美。
士气之美是指文人画家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的崇高的气节、坚贞不渝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人产生一种激励和鼓舞的心灵震撼。
下面将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起源、特点及士气之美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论述。
中国传统文人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文人画源自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的雅趣之情。
在古代,文人画家常常以山水和花鸟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展现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这些画家才情横溢,造诣深厚,他们崇尚自然,尚好兴雅,具有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
在他们看来,画作并非一种纯粹的艺术表现,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因此他们在绘画中追求的是一种高尚的士气之美。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表现在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这些特点也使得文人画能够深刻地表现出士气之美。
在内容方面,文人画追求的是情感的真挚和思想的深刻。
画家们常常以自然山水或花鸟为题材,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和表现,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他们既以画面中的物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又以自然物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境界的追求。
在形式方面,文人画追求的是简约与意蕴。
画家们不拘泥于传统的写实技法,而是通过简练的线条和深刻的意境来表现画面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在表现手法上,文人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画家们在创作中常常运用诗意的表现手法,通过画面的构图、空间的运用、线条的表现等手法来传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审美理念。
这些特点使得文人画得以深刻表现出士气之美。
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所表现的士气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崇高的气节。
文人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所展现的气节,是指他们对于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的坚守和追求。
他们在画面中往往能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境的构建,表现出对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范的崇敬和推崇。
中国文人画中印画结合的文化内涵研究
童邻 。赋 诗必 此 诗 , 定 知 非诗 人 。诗 画本 一 律 , 天 工 与清新 。边 鸾 雀 写 生 , 赵 昌花 传 神 ” _ 2 J 。在 此 , 苏轼 认 为绘 画 的 品评 , 不 应 该 以形 似 为 单 一 的标 准, 贵在 清 新 与 传 神 。正 如 顾 恺 之 所 叹 息 , “ 手 挥 五 弦易 , 目送 归鸿 难 ” 。这 种 清新 和传 神 的 审美 标
第3 1 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凯里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Ka i l i U n i v e r s i t y
Vo I . 31 No . 4 Aug . 201 3
・
美术 研 究 ・
中 国 文 人 画 中 印 画 结 合 的 文 化 内 涵 研 究
魏晋南北朝时顾恺之 的作 品和“ 传神论” , 宗 炳、 王微 的寄情 畅神 之说 , 唐 代 王维 的“ 雪 里 芭蕉 ”
以及 张躁 的“ 中得 心 源 ” , 都 是 伴 随 着 文 人 画 的萌
芽而 生发 出 的对 绘 画理论 的更 为深 入 的认 识 。 到 了宋代 , 文人 士大 夫作 为具 有影 响的 审美 阶
关 键词 : 文人画; 印 画结合 ; 文 化 内涵 论 文编 码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9 3 2 9 . 2 0 1 3 . 0 4 . 5 1
印章 与绘 画 皆有 着悠 久 的历 史 和 深 厚 的 文化 底 蕴 。在 文 人 画 的发 展 历程 中 , 诗、 书与 印 渐 次合
的主体 精神 状态 成 就 了文人 画淡 泊 而 绝 俗 的 艺术 境界。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叙事性研究——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为例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叙事性研究——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为例摘要: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叙事性伴随着中国画的出现而产生,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叙事性人物画的创作一直没有间断过,历朝历代的画家用自己笔耕不辍的绘画实践,使其叙事功能越来越成熟与完整。
关于中国传统人物画叙事性的研究,自古就有众家前贤的论述。
笔者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典叙事性人物画作品为中心,通过对叙事结构的梳理和研究,分析古代画家在表现手法上呈现出的叙事性特征,从而探寻其中的规律和审美价值,以此来为现实人物画的研究与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物画;叙事性;叙事性特征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12—036—(03)Study of Narrativ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igure Paintings — Taking the Paintings of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s Example0 引言《国语·晋语》曰:“纪言以叙之”。
古人对于“叙”除了叙说,陈述之意,也多通秩序,次序。
由此可以看出,叙事性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对事物所显示出来的表象以及其中内在规律的含义进行探索和传达。
传统人物画的叙事性由来已久,从考古发掘出的壁画和器物来看,早期中国绘画已初见其以叙事性表达为主的特点。
纵观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脉络,人物画无论是维护帝王权术的利益,描绘市井弄巷的风土人情,还是演绎千古文学的佳作,抑或是评判道德是非的象征,都是以人为核心,人作为叙事的本体,自始至终贯穿在叙事的基线。
人物的大小比例和位置经营,掌控着画作整体的节奏韵律,对其所叙之“事”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传统人物画的叙事性艺术特征并不只强调于图式的注解功能,这类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家笔下发展出了十分丰盈的笔墨语言,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的。
中国古代文人画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文人画发展脉络陈昱【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文人画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阐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以及对于中国文人画应有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中国文人画;传承脉络中国传统绘画中,文人画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可以说是:“知画之为物。
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其一般泛指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以文人、士大夫为主要的创作群体,以区别宫庭画院的职业画家或者民间的画匠、画工等普通画家。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
”此说对中国后世的文人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人画的创作题材和中国画三门:花鸟、人物、山水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在题材上相互交叉。
通常来说,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或者代表文人精神的梅兰竹菊等等题材,抒发个人抱负或者对社会政治的关切。
其综合了中国古代的诗歌、文学、书法等艺术来描绘画面中的“意境”,具有文学性、哲学性还有抒情性。
文人画讲究神韵、笔墨,可以说将笔墨语言从绘画的综合因素中突出出来,不再仅仅作为营造图像的手段,而是成为了绘画表现的重要目的。
其结果便是使得笔墨的组合成为了单独的审美客体,使得笔墨的精妙成为画面的中心,由此建立起具有抽象形式美感的画面结构形成了一个抒发个性又赋予独创精神的的文人诸家诸派。
历代文人画对中国古代书画的发展、理论的发展以及笔墨的研究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文人画这个概念,最初是由明代大家董其昌提出,他在《画旨》中说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
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皆其正传。
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
”是董其昌对于中国文人画的一个初步划分。
其实,中国文人画根基于中国博大的传统绘画体系中,在文人画始祖王维之前,中国文人画就逐步确立了它自己的体系。
文人画与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研究
文人画与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研究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和研究。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探讨文人画与古代中国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文人画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文人画与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紧密相连。
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从古代的壁画和彩陶,到宋代的花鸟画和山水画,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而文人画则是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历史中,由文人雅士倡导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文人画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其中包含了诗、书、画、印这四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文人画的出现和兴起,使得绘画艺术不再局限于宫廷、寺庙和贵族阶层,而是走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和乡野田园,成为一种被更广泛接受和追求的艺术形式。
其次,文人画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与其他绘画流派相比,文人画更注重意境的表达和个性化的创作。
文人画通过具象的表现手法,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和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在画家的笔墨之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山水、花草、人物、动物等自然界万物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文人画注重画家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强调写意和留白之间的平衡,给观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同时,文人画的题材也非常广泛,既有山水田园的写意,又有人物、动物的描绘,甚至还有描写战争、历史事件和神话故事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画家的笔墨技法,将传统的主题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展示出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文人画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不可忽视。
文人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开启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新篇章。
它在表现主题、处理色彩和构图等方面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对后来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人画所表现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隐含了画家对于人生境界和世界万物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观念。
通过文人画的掌握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领略到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研究五代文人画的艺术特色
研究五代文人画的艺术特色引言五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五代时期的北方政权。
文人画是五代时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在艺术特色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客观写实和主观表达的结合五代文人画注重客观写实和主观表达的结合。
画家通过精细的笔墨技法和准确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意境。
在绘画中体现了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观察和感受,并通过艺术手法将主观情感融入其中。
崇尚典雅和含蓄的审美追求五代文人画注重典雅和含蓄的审美追求。
画家注重画面的整体平衡和谐,追求简洁、精练的表现方式。
他们追求一种深沉、含蓄的美感,通过雄浑有力的笔墨,以及对松、竹、梅等意境的表现,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意境和味道。
以山水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五代文人画以山水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画家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意境。
他们注重山水的意境和表现技法,追求画面中的平衡与和谐。
山水画在五代文人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并成为后来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
引领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五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五代时期一些著名的文人画家如贾希鑫、李成等,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开创了中国文人画的新局面。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人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五代文人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注重客观写实和主观表达的结合,崇尚典雅和含蓄的审美追求,并以山水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五代文人画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审美特征及其历史演变研究
772023/10 No.260一、古代文人画美学理论的形成古代文人画美学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士大夫阶层在绘画实践中逐步探索提炼出的理论成果。
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为文人画心境表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在代表作《洛神赋图》(图1)中,描绘了洛神多姿多彩的神态,洛神纤腰轻轻一扭,眼波流转;洛神娇嗔佯怒,连袖亦飘飘有致。
顾恺之通过洛神形象的精细刻画,使整幅画栩栩如生,洛神的神韵呼之欲出。
顾恺之不仅注重笔下人物的外形细节描写,更在人物气质上突出其灵动生动之气韵,可谓“形神兼备”。
南朝谢赫的“六法”论则进一步强调了“以形写神”,提倡创作要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达到“气韵生动”的程度。
除此之外,“六法”论还指出了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形态造型和笔墨趣味表现是两种主要的结构方式。
隋唐时期,诗画关系日益密切,文人山水画开始追求意境的流动之美。
画家荆浩提出了“搜妙创真”的概念[1]181,重点对艺术的真实做了诠释。
他认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就是要寻找生活中的美,创造出真实的、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对于这种艺术形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同时,他还强调用笔墨去描绘客观事物的本质,展现艺术的真实,传达出一种意境。
如王维的《江干雪霁图》,简笔勾画而见禅意。
通过寥寥笔墨捕捉江边雪止的景色,只画出显露在白雪外的景物,那种超然物外的出尘气质,充分体现了文人画重在表现意境的特点。
这一主张为区分文人画中的“写意”与画工画中的“写实”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启了中国画重笔墨意趣、重品位境界的文人画发展方向。
唐宋以来,随着书画美学中“重神轻形”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逸品为上”成为文人画品鉴的主要标准。
神似与形似这个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核心话题被再次搬上历史舞台。
“逸品为上”强调优秀的艺术作品要有超出本身形式之外的意蕴,即“意外之意”。
“北宋年间,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阐释道:画之逸格,最难其俦。
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
笔简形具,得之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 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他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观士人画, 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 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后发,看数尺许便倦。 汉杰真士人画也。”(《东坡题跋· 跋宋汉杰画》) 其次,他抬高了画家王维的历史地位,表现出将文 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画工)分开来的愿望。 再次,他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反对完全追 求形似的画工风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如果说苏轼是文人画的积极提倡者,那么赵孟頫就 是开元代文人画风气的领袖。 元初:赵孟頫“古意说”、“以书入画” 元中晚期:元四家 其代表人物倪云林就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文人 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 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 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 何。” (倪瓒:《题为张以中画竹》)文人山水画 的典范风格至此形成。
米芾父子“云山墨戏”
米友仁 « 潇湘奇观图卷» 局部
文人画鼎盛时期——元
元代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但由于统 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致使一部分汉族士 虽身在统治机构,政治上却难以施展,只能 寄情于诗文书画;元代后期政治更加腐败, 各种矛盾错综而尖锐,不少文人处于失意境 遇之中,亦往往以书画自命清高。在他们的 绘画中,重视主观意趣和笔墨情趣的表现, 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水墨山水和花鸟竹 石的兴盛,把宋金以来形成的文人绘画推向 新的高潮。
文同画竹,正因为十分注重观察 竹子的形态,领会竹子的神韵, 成语“胸有成竹”就是指文同画 竹的状态。这一帧笔墨简练、功 夫精深的《墨竹图》,正是画家 对普通生活现象那种特殊审美观 念的显露。
人物画方面, 具有很高文学、 书法、古物鉴 赏能力的李公 麟把唐代的 “白画”创造 性的发展为白 描,这种脱离 色彩的线条更 加强调书法功 力和抽象的审 美情趣,更加 符合文人的审 美标准。
中国文人画研究hl
文人画 民间画 院体画
雅
什么是“文人画”?
文人画(Southern School),亦称“士夫画”,中 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 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 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 “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视为南 宗之祖 。 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 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 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 “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 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 中意境的缔造。
怪 中国绘画从孤 芳自赏的雅文 海派——中西
化走向了现代 局部 意义上的市场 结合 化和大众化。
中国文人画的历史变迁
萌芽时期:唐 王维 确立时期:宋 苏轼 米芾父子、文同、李公麟 鼎盛时期: 元:赵孟頫、元四家 明:吴派、徐渭、董其昌 清:四僧、扬州八怪
近代关于中国画的三次论争
第一次论争中,康有为、陈独秀等要求进行美术革 命,并完全采用西方的写实手法改造绘画,而陈师 曾等人则维护中国文人画的地位和价值,发表了 《文人画的价值》一文,对中国文人画进行了理论 上的系统总结和阐释。 第二次是四五十年代徐悲鸿提出的“素描为一切造 型艺术的基础”,主张在艺术院校里中国绘画的学 习必须从素描开始,而潘天寿等人则主张恢复中国 画系,中国画应摆脱西画的影响独立发展和教学。 第三次是八十年代以来,吴冠中提出现代绘画理念, 要对中国画进行彻底变革。
苏轼的文人画理论包括:
1.抬高士人画,贬低画工,蔑视画院 2.强调诗画一律 3.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忽视作品的思想性。 4.强调创作冲动,有感而发。 5.强调神似,忽视形似。 6.表现方法不受程式束缚,因需而异。 7.强调画外意。 8.强调诗书画印结合。 中心:强调艺术要充分表达主观情感,要尊重艺术 本身的规律,讲求艺术性。
在“南北宗论”中提出“文人画一词”。 是指文人大夫所画的一类带有抒发文人情感 意味的绘画。并认为南宗是“文人画”。其 主要特征是,从思想上主张个性抒发、情感 宣泄;从艺术上看不拘古法,注重文人书卷 气和笔墨情趣;从表现题材上来看多以山水、 花鸟为主。
画平远师赵大年,重山叠 嶂师江贯道,皴法用董源麻 皮皴及《潇湘图》点子皴,
“南北宗论”
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 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一书中提出。他借鉴我国佛教禅 宗从唐代分为南北宗论的事例,提出我国山水画从唐代开始, 也分为南北宗的说法,后代称“南北宗画论”。 他指出,北宗起源于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 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 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 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 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他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分、画法、风格分为 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 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在南北宗论中 董其昌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标准不一,对同属南宗的文人画 家的评价亦有褒贬等等,反映了理论上的混乱。与董其昌同 时的陈继儒、莫是龙、沈颢等人亦倡导或赞成南北宗论,他 们彼此呼应,对明末及清代的绘画发展产生了影响。
髡残(1612~1692)
弘仁(1610-1664)
朱耷(1622-1705)
石涛(1642-1707)
吴 昌 硕 ( 一 八 四 二 一 九 二 七 )
陆 维 钊 ( 一 八 九 九 — 一 九 八 零 )
居 廉 ( 一 八 二 八 一 九 零 四 )
-
-
海派文化, 四僧——个性 是中国近代社 四王——传统 会城市文化崛 八怪——俗 起的产物,使
王 蒙 ( ? 一 三 八 五 )
倪 赞 ( 一 三 一 一 三 七 四 ) o -
仆自有以取之耶?
《清瑟阁集》
文人画鼎盛时期——明
明中期:吴派 画家的主要成员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 士,他们敏感或切身体验到仕途的险恶,于是淡于 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他们尚意趣、 精笔墨、继承“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表现自己 的品格情怀。 明末:董其昌 晚明董其昌一出,拓展文人山水画新境界。至此, 文人画在实践和理论上均已发展成熟,而董其昌则 予以总结,遂使以文人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山 水画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董其昌之于绘画的最大 影响,在于他提出了山水画“南北宗”和“文人画” 的理论: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 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 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 王叔明、倪云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 沈则又遥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 又是李大将军之派,非吾曹易学也。(《画 禅室随笔· 画源》)
南北宗论以禅喻画,借用禅宗“南顿北渐” 的特点,比喻山水画南宗画崇尚士气、尚质 朴、重笔墨,而北宗画则是画工画,重功力、 重形似;南北宗论强调文人画概念,并梳理 其宗派体系。从董其昌本人的绘画实践来看, 这意味着以书法修养融入绘画实践,“士人 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以笔墨韵 味代替造型原则。董其昌还强调文人画的 “士气”。
徐渭(1521-1593)
陈 洪 绶 ( 一 五 八 八 一 六 五 二 )
-
文人画鼎盛时期——清
清初:清四王、清四僧 一条是从创作实践进行总结和提炼,使中国绘 画走向程式化的道路;另一条路是继续进行笔墨的 艺术实验与大胆革新,以求进一步发展。 “四僧”中又以八大山人、石涛最为突出。身为 明末遗民,他们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 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 寂。石涛努力体察自然,鄙视陈陈相因,亦步亦趋 的画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法自我立”, 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中后期:扬州八怪 清末民初:海上画派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吴镇 渔父图
倪瓒
渔 庄 秋 霁 图
虞 山 林 壑 图
« »
元 吴 镇 ( 一 二 八 零 一 三 五 四 )
·
-
仆所谓画者,
不过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聊以
自娱耳。近迂游
偶来城邑,索画 者必欲依彼所指 授,又欲应时而 得,鄙辱怒骂, 无所不有。冤矣 乎!讵可责寺人 以不髯也!是亦
文人画兴起的背景(宋):
宋代建立了皇家画院。据《画继》作者邓椿记述, 宋徽宗亲自主持画院,讲求“形似”和“法度”, 法度是要学习传统,形似是要真切细致地再现客观 事物。宋徽宗以写实、形似为主导思想,发展精工 细刻的作风。宣和画院的上述画风在南宋绍兴画院 继续得到发展,画家追求形象的逼真,构图的提炼。 总的说来,两宋宫廷绘画都追求高度的“写实”, 有的美术史家把两宋宫廷绘画称为“东方写实艺术 的巅峰”。 写实艺术发展到极点就容易走向反面。 宋代一些具有广博文化修养的画家就发现了这一弊 端,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另辟蹊径,首次提出了文人 画的理论。
树用北苑、子昂二家法,石
用大李将军《秋江待渡图》
及郭忠恕雪景„„集其大成,
自出杼轴。
董其昌《画旨》
文 征 明 ( 一 四 七 零 一 五 五 九 )
沈 周 ( 一 四 二 七 ~ 一 五 零 九 )
唐 寅 ( 一 四 七 零 一 五 二 四 )
仇 英 ( 一 五 零 九 一 五 五 一 )
-
-
半生落魄 已成翁,独 立书斋啸晚 风。笔底明 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 藤中。
中国文人画的历史变迁
萌芽时期:唐 王维 确立时期:宋 苏轼 米芾父子、文同、李公麟 鼎盛时期: 元:赵孟頫、元四家 明:吴派、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抒文人 情怀
《江山雪霁图 》
唐 王维 绢本 设色 纵31.3厘米 横207.3厘米 现藏于日本
口 必 至 于 忘 声 而 后 能 言 手 必 至 于 忘 笔 而 后 能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