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 课件17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 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写作背景
鹿门,即鹿门山,在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 绝征辟,携家眷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 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寻先 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这首诗是孟浩然决心 隐居绝意仕宦时写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 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 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缘景明情:读者根据在想象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 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 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

第一部分
读 课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 (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谢谢
夜月 皎洁清冷 岩扉 幽深僻静
静景 寂静
松径 清幽寂寥
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诗中所写 “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在写 什么?
• 诗中所写: 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 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 • 实质上是: 从尘杂世俗到寂寥隐逸的道路。
把握诗歌的意境
诗中首先描绘了江边傍晚山寺不时传来悠然的钟声, 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的动态景象。诗人在船头凝望沉 思——一叶扁舟飘然归向鹿门。接着又描绘了一幅朦胧的 山树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妙。而岩穴的山门 和松间的小路也显得格外寂寥的静态景象,诗人陶醉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屏弃世俗生活而安于孤独隐逸的情感。 营造出幽美恬淡的意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前四句诗人因风雪滞留异乡,抬 头四望却只见一片苍茫,不禁流露出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 ;归途滞留的悲凉萧索,中间四句诗人借 “孤烟”“归雁 ”“积雪”“饥鹰”勾勒出苍茫之景,表达了他此刻归途 难进处境不堪的悲凉萧索;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 后四句诗人通过对比壮志在胸的少年和屡遭挫败的现状, 抒发了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之情。
方法:多诵读——抓意象——勤联想——入意境— —明情感
南归阻雪 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①,日夕望京豫②。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③耻还家,裴回④守归路。
【注】①宛:汉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许:秦县名,在今河南许昌市 东北。②京豫:东都洛阳。③十上:指作者十次上京赶考。④裴回:一 作“徘徊”。
缘景明情
画面一 黄昏江景图
景物的特点
钟声 悠然
渡头 人声嘈杂
山寺的超然僻静 世俗的杂乱喧嚣
情感
世俗的喧嚣 世人回家
归心似箭
钟声的悠然 我归鹿门
潇洒超脱
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情感?
两种归途 两种选择 表现出诗人
对比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
画面二
月夜山景图
烟树 树影朦胧
【诵读体悟 初步感知】
听音正音,自读感悟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再读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1)山中是什么样的意象 如:山中有悠然的 钟声 (2)江边是什么样的意象 (3)作者是喜欢江边景还是喜欢山中景?从 哪些方向可以看出来。


鹿
门作

者 :
孟 浩 然
学习目标
一 了解孟浩然的生平、作品风 格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在反复诵读中体味诗歌 二 的意境,把握诗歌的内
涵。

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 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文学常识 置身诗境: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 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并沉浸其中,与诗人产生共 鸣,得到审美享受。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 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 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 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 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