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 :牙周病的病因学

合集下载

牙周病学牙周病各论PPT课件全文完整版

牙周病学牙周病各论PPT课件全文完整版

手术治疗
牙龈切除术
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 织,恢复牙龈正常形态

牙龈翻瓣术
翻开牙龈瓣,清除牙周 袋内病变组织,促进牙
周组织修复。
骨修整术
修整牙槽骨形态,消除 骨性突起,利于牙周组
织恢复。
引导组织再生术
利用生物膜等材料,引 导牙周组织再生,促进 牙周附着丧失的恢复。
预防措施及患者教育
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 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周
牙周病学牙周病各论 PPT课件全文完整版
目 录
• 牙周病学概述 • 常见牙周病类型及特点 • 牙周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 各论:不同类型牙周病详解 • 诊断技巧与辅助检查方法 • 治疗策略选择及效果评估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牙周病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牙周病学是研究牙周组织疾病及其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 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曲面断层片
展示全口牙齿和牙周情况,评估牙 槽骨高度和密度。
CT检查
提供更详细的牙槽骨和牙周组织三 维信息,有助于复杂病例的诊断和 治疗计划制定。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血常规检查
评估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排除系 统性疾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凝血功能检查
了解患者凝血机制是否正常,为 牙周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血清学检查
检测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辅助诊 断某些与牙周病相关的全身性疾
病。
06
治疗策略选择及效果评估
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01
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 别、全身状况等因素
02
针对不同牙周病类型及 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 疗方案

牙周病学: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牙周病学: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三) 牙周病损具有部位特异性
同一患者的口腔内,各个牙的病情是不同; 同一个牙的各个牙面的病损也不一致。
牙石的分布也有其部位特征性,并与牙槽 骨吸收的严重性分布一致。下颌切牙和上颌第
第一磨牙牙石最多。牙周炎时牙槽骨吸收程度, 邻间区重于颊侧、舌侧,上颌牙较下颌牙重, 但前牙区的牙槽骨破坏则是下前牙较重。
临床上常发现有些患牙周炎的人,少有 龋齿,甚至或不发生龋齿。可能是二者菌斑 中细菌的组成不同,主要致病菌所在的菌斑 位置不同,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也迥异,为 各自独立的疾病。
第 三 节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是经纵向流行病 学研究证实了的一些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 如个人行为或生活方式、遗传特征或某些环境 条件等。有时用决定因素(determinant)来 特指危险因素中那些不能改变的背景因素,如 年龄、性别、遗传基因等。
(一) 牙龈炎
牙龈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 是70%~9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炎 的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到青春期达到 高峰,青春期后缓慢下降。
(二)牙周炎
多数成年人罹患的牙周炎为轻度、中度, 重症牙周炎仅累计少数人群,重症者只占人群 的5%~20%。
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也随年龄增长 逐渐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岁— 60岁时达到高发,此后患病率有所下降。
3. 年龄
4. 种族
5. 社会经济状况
6. 吸烟
7. 某些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
8. 某些微生物: 伴放线聚集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 福赛坦氏菌、具核梭杆菌、 中间普氏菌和变黑普氏菌、 黏放线菌、齿垢密螺旋体
9. 过去的牙周炎历史 10. 某些基因背景,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 11. 宿主的易感性

【牙周病学】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牙周病学】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4、晚期病损
6
临床表现
1、牙龈出血:龈沟液增多和牙龈探诊出血。
7
2、牙龈颜色:游离龈和龈乳头呈鲜红或暗红色,炎症范围可波及附着 龈,纤维化或上皮角化时可见牙龈色变浅或呈苍白色。
3、牙龈外形:牙龈肿胀,龈缘变厚,龈乳头圆钝,与牙面不再紧贴, 点彩消失 。
4、牙龈质地:牙龈变得松软脆弱
9
10
11
5. 复杂袋(complex pocket) :螺旋形袋
40
第三节 牙槽骨吸收
骨丧失(bone loss):牙槽骨吸收增加或骨新生减少 或二者并存时,即发生骨丧失致牙槽骨高度降低。
一、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菌斑中的细菌释放LPS等到龈沟 免疫细胞及成骨细
胞释放炎症介质 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泌细 胞因子、PGE2 大量破骨细胞形成和牙槽骨吸收 二、牙槽骨吸收的病理: 1、炎症 :陷窝状水平吸收 2、创伤:一般形成垂直吸收
42
第三节 牙槽骨吸收
1) 一壁骨袋:常见于牙槽间隔区,该处颊、舌侧骨 壁均被破坏,仅存一侧邻面骨壁。
2) 二壁骨袋:多见于邻面间隔破坏而仅剩颊、舌两 个骨壁。
3) 三壁骨袋:袋的一个壁是牙根面,其他三个壁是 骨质,即邻、颊、舌侧皆有骨壁,
4) 四壁骨袋:牙根四周均为垂直吸收所形成的骨下 袋,具有颊、舌、近中、远中四面骨壁。牙根位 于骨下袋中央,骨壁不与牙根相贴合。
第一节 牙龈出血和炎症
5、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龈沟探诊可超过3mm,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 冠方未与牙面剥离,形成假性牙周袋。当有牙周袋形成时,有附着丧 失,一般情况下探诊的深度大于附着丧失的程度。治疗后相反
6、龈沟液:增多。
12
13
第一节 牙龈出血和炎症

牙周病学ppt课件

牙周病学ppt课件

牙周病病因及危险因素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病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口腔卫生习 惯、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等 。
牙周病临床表现与诊断
牙周病临床表现包括牙龈红肿 、出血、牙齿松动等。诊断方 法包括口腔检查、X线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等。
牙周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牙周病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牙菌 斑、控制感染、恢复牙周组织 功能等。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 疗(如口腔卫生指导、洁治、 刮治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 疗等。
牙周炎症可能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 ,引发全身性感染。
05
现代科技在牙周病学中 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应用
数字化成像技术
如CBCT、口腔内扫描仪等,提供 高精度、三维的牙周组织影像, 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 。
机器人辅助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牙周手术,提 高手术精度和效率,减少患者痛苦 和恢复时间。
新型治疗方法和技术展望
1 2 3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具有抗炎、杀菌、促进口腔黏膜修复的 作用,可望成为牙周病治疗的新手段。
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具有促进牙 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作用,为牙周病治疗提供了 新的思路。
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牙周组 织再生和修复提供了可能,未来可望应用于临床 。
生长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
03
应用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物质等,调控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过
程。
人工智能在牙周病学中前景展望
智能诊断和治疗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 、智能化的牙周病诊断和治疗,
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患者管理和随访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进行管 理和随访,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治

牙周病学——概述重点

牙周病学——概述重点

牙周病学——概述牙周病病因学牙周疾病的病因学·始动因子--牙茵斑》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由细菌和基质组成》获得性膜的形成》细菌的黏附和聚集》菌斑的成熟(10~30天)·牙茵斑生物膜紧密附着、抵抗杀灭、营造合适的微环境。

》获得性膜的形成》细菌的黏附和聚集》菌斑的成熟12小时可被菌斑染色剂着色,9天形成生态群体,10-30天成熟达高峰。

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实验性龈炎的发生与菌斑堆积的情况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机械除菌或抗菌治疗有效·动物实验研究·宿主免疫反应龈上菌斑、龈下菌斑(附着性龈下菌斑、非附着性龈下菌斑)菌斑分类接触组织优势菌致病性龈上菌斑釉质或龈缘处G+需氧菌和兼性龋病、龈炎、龈上牙石牙菌斑生物膜生态学·牙菌斑细菌之间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龈下细菌分为6种微生物复合体第一复合体(红):与牙周炎紧密相关的菌群:福赛坦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第二复合体(橙):与牙周炎紧密相关的核心群:具核梭杆菌的牙周亚种、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和微小微单胞菌等;第三复合体(黄):血链球菌、口腔链球菌、轻链球菌、格登链球菌及中间链球菌等组成;第四复合体(绿):3种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简明弯曲菌、侵蚀艾肯菌、伴放线聚集杆菌;第五复合体(紫):小韦荣菌和溶齿放线菌;第六复合体(蓝):放线菌。

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牙周微生物在牙周病发病中的作用·引发宿主免疫反应在牙周病发病中的作用牙周微生物在牙周病发病中的作用(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牙周定植、存活和繁殖;·入侵宿主组织;·抑制或逃避宿主防御功能;·损害宿主牙周组织:菌体表面物质(内毒素)、有关的致病酶、毒素、代谢产物。

牙周病学与口腔种植学专业介绍

牙周病学与口腔种植学专业介绍

0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前景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
通过3D打印、数字化导板等先进技术,提高种植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
再生医学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利用干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材料,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人工智能在口腔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口腔疾病的早期预警、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牙周病学与口腔种植 学专业介绍
目录
• 牙周病学概述 • 口腔种植学概述 • 牙周病与口腔种植关系探讨 • 临床案例分享与讨论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建议
01
牙周病学概述
牙周病定义与分类
牙周病定义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 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 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
高薪就业前景广阔
牙周病学与口腔种植学专业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往往能够获得较高 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
个人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通过参加专业课程、学术研讨会、实践 操作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水平。
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
关注口腔医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积极学习和掌握,提高自己的竞争
牙周病分类
根据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牙周 病可分为牙龈炎、牙周炎、牙周 脓肿和牙周萎缩等类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牙周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牙菌斑,即牙齿表面附着的细菌性生物膜。牙菌斑中 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引发牙龈炎症和免疫反应,进而导致牙周组织破坏。
危险因素
包括口腔卫生不良、牙石、牙齿排列不齐、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等。
01
口腔种植技术的起源

牙周病(3、4章)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学

牙周病(3、4章)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学
3.按临床表现分类,如急性、慢性、快速性 进展;单纯性、复合性(compound)、
复杂性(complex);局限型、广泛型 (过去称弥漫型)等。
二、几种主要分类法的简介
一、 Gottlieb(1928) 二、 Orban (1949) 三、 Page 和 Schroeder (1982) 四、世界临床牙周病学专题讨论会(1989)
1.成人牙周炎(adult periodonititis,AP)
2.早发性牙周炎(early—onset periodontits, EOP)广泛型或局限型
青春前期牙周炎(prepubertal periodontitis,PPP)广泛型或局限型
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 广泛型或局限型
决定因素:特指危险因素中不能改变 的背景因素,如年龄、性别等。
2、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
⑴口腔卫生情况:牙菌斑、牙石量与牙 周病正相关。
⑵性别:男性重于女性
⑶年龄:老年人附着丧失严重,单纯性 牙龈炎多见于青年人、儿童。
⑷种族:青少年牙周炎黑种人患病率较 高
⑸吸烟:病情重 ⑹全身疾病:如糖尿病 ⑺微生物感染:伴放线放线杆菌、福赛拟
新分类法
Ⅰ、牙龈疾病 A、牙菌斑性牙龈病 B、非菌斑性牙龈疾病
Ⅱ、慢性牙周炎 A、局限型 B、广泛型
Ⅲ、侵袭性牙周炎 A、局限型 B、广泛型
Ⅳ、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A、血液疾病(后天性白细胞缺乏、白 血病、其他) B、遗传性疾病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症
Ⅴ、坏死性牙周病 A、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B、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寄居在口腔表面或牙周等特殊部位的各种 微生物,具有三种主要的相互关系: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部分结构及作用: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牙龈:1、游离龈:正常深度为1.8MM2、附着龈:正常附着龈宽度范围为1~9MM3、龈乳头:位于邻近两牙间隙的牙龈牙周膜:将牙固定在牙槽窝内,抵抗和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具有悬韧带的作用,又称牙周韧带牙槽骨:全身骨骼系统中代谢和改建最活跃的部分。

牙骨质:参与了使牙稳固于牙槽窝内、承受和传递(牙合)力的生理功能,还参与牙周病的发生和修复,它的新生也来源于牙周膜细胞,故也可将其视为牙周组织的一种组成部分。

掌握正常牙龈的生物学特性。

1.牙龈上皮(gingivalepithelium):复层鳞状上皮,表面有角化。

2.龈沟上皮(salcularepithelium)n 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有钉突;n 与结合上皮有明显分界;n 抵抗机械力能力弱;n 固有层常见白细胞浸润。

3.结合上皮(junctionalepithelium):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带状上皮n 无角化鳞状上皮,无钉突。

n 细胞长轴与牙面长轴平行。

n 炎症刺激可出现钉突。

结合上皮超微结构:n 高尔基体发达、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

n 张力细丝较少,桥粒少,细胞外间隙增大。

n 龈沟底部细胞中含溶酶体较多。

n 更新细胞向牙表面移动、脱落至龈沟。

结合上皮n 附着方式:与牙以半桥粒形式结合n 位置:增龄变化随年龄增长向根方移动n 作用:封闭牙周间隙n 注意手术和修复体不应损伤结合上皮牙周膜中成纤维细胞的功能答:成纤维细胞(又称为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PDLC)是牙周膜中最常见的细胞,呈卵圆形或细长形,排列方向与主纤维平行,并伸有伪足。

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胶原,同时具有吞噬并经酶的水解而降解陈旧胶原纤维的能力。

故此胶原纤维受成纤维细胞的调节。

大量实验结果显示,成人牙周膜中的成纤维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的细胞。

体外培养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至少存在两种表型:成纤维细胞表型和成骨细胞表型。

2024年度牙周病学PPT幻灯片

2024年度牙周病学PPT幻灯片

2024/2/3
32
07
牙周健康维护与预防策 略
2024/2/3
33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普及
01
刷牙方法与技巧
推广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以及使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2024/2/3
02
牙线、牙缝刷等辅助工具使用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工具,以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
食物残渣。
03
漱口水的选择与使用
2024/2/3
定义
牙周病学是研究牙周组织疾病及 其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分类
根据病变累及组织的不同,牙周 病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 。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024/2/3
发病原因
牙周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其中牙菌斑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此外,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以及全身 因素如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等也可引发牙周病。
要作用。
21
免疫相关治疗方法探讨
免疫增强治疗
通过提高牙周组织免疫应答能力,增强对牙 周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免疫调节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应答平衡,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和再生,维护牙周健康。
2024/2/3
免疫抑制治疗
针对过度活跃的免疫应答,通过免疫抑制治 疗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和破坏。
牙周病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研发针对牙周病原体的疫苗,通过预防接种 降低牙周病发病率。
38
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精神压力等是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 因素可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的抵抗力,从而促进牙周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
5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牙龈炎症、出 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 松动、移位等。

牙周病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学

牙周病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学

获得性薄膜
1-2h, 1-20UM
细菌粘附和共聚
细菌与宿主的高度选 择性
菌斑成熟
12h可染色 9d复杂生态群体 10-30d成熟高峰
菌斑形成1天, 基质和细菌团形成,细菌与牙面垂直
菌斑结构 基质包绕细菌克隆(细菌团),与牙面垂直。
箭头: 细菌克隆
菌斑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
1,实验性龈炎: 停止保持口腔卫生,菌斑聚集, 形成龈炎。 2,流行病学调查:菌斑与牙周病的关系
1,促进菌斑性龈病/牙周炎的局部与牙相关因素 解剖因素 不良修复体或矫治器等 2,膜龈异常和状况 龈退缩 附着龈不足 前庭沟过浅 系带异常 牙龈过多 4,无牙区膜龈异常 牙槽嵴等 3,咬合创伤 Occlusal Trauma 原发性 Primary 继发性 Secondary
1989年和1999年牙周病分类的不同
Ecology of Dental Plaque Biofilm
牙菌斑生态系:牙菌斑内细菌之间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龈上菌斑:受口腔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厚,易沉积,细菌栅栏 状排列
龈下菌斑:受解剖空间限制,具有保护性,薄,不易清除,龈
沟液的防御和营养双重作用,易于厌氧菌生长
细菌的相互共聚与粘附:细菌间存在相互依赖的生态环境, 某些细菌生存常需要另一细菌的存在
● 可伴有局部相关因素(如牙相关 因素或医源性因素); ● 可受系统疾病影响和/或与之相 关(如糖尿病、HIV感染); ● 可受吸烟和情绪紧张的影响。
进一步分类:
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 受累部位少于等于30%为局限型, 大于30%的部位受累则为弥漫型。 一般依据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量来划分严重程度: 轻度=CAL 1--2mm, 中度=CAL 3—4mm, 重度=CAL>5mm。

医学课件PPT课件

医学课件PPT课件

医学课件PPT课件第五章牙周组织病第一节概述牙周病学概念广义:研究牙周组织结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

狭义: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的临床学科。

牙周病: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

临床意义:牙周组织健康是牙体和牙列修复、正畸、牙颌手术的基础; 牙周病与全身病相关。

牙周病流行病学流行情况:牙龈炎从5岁开始,青春期达高峰;牙周炎从35岁增加,40-50岁达高峰。

影响因素:口腔卫生、年龄、性别、地区好发部位: 牙周病与龋病关系:第二节牙周病的病因学牙周病的发病机理(图)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牙菌斑的概念和形成机制1)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

特点:以生物整体生成的微生物生态群体; 细菌能抵抗宿主防御机制发挥作用。

形成过程: 获得性薄膜 :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形成一层无结构、无细胞的薄膜,选择性吸附细菌至牙面,促进早期菌黏附定植及细菌共聚。

细菌黏附和共聚:G球菌?丝状菌、放线菌?厌氧菌、能动菌和螺旋体菌斑成熟:12小时可由菌斑斓染色剂显示,10-30 天成熟。

牙菌斑生物膜结构龈上下菌斑的主要特点: 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以上,在近牙龈1/3牙冠处和其他不易清洁的区域如; 窝沟、裂隙、邻接面龋坏,主要为G和兼性菌组成。

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

各类菌斑主要特点菌斑接触组织优势菌致病性龈上菌斑釉质或龈缘处暴露 G需氧菌龋病、龈炎、的牙骨质和兼性菌龈上牙石附着性龈下菌斑在牙周袋内的根面 G兼性菌根面龋、牙周牙骨质和厌氧菌炎、龈下牙石非附着性龈下菌龈沟上皮、结合上 G-厌氧菌牙周炎、牙槽斑皮、袋内上皮和能动菌骨吸收其他牙面软沉积物:(1)白垢:沉积在牙面颈1/3区域或邻面及错位牙不易清洁的区域的软而粘的沉积物、肉眼可见。

牙周病学:第七章 牙周病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牙周病学:第七章 牙周病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Tooth mobility and pathologic migration
第五节
牙周病的活动性
Periodontal disease activity
牙周病的好发牙位
• Tooth-specific • Site-specific • 对称性 • 磨牙和下前牙最高发 • 邻面重于颊、舌面
袋内容物毒性较 大,注射到动物 皮下,可引起局 部脓肿的形成。
骨上袋:是 指袋底位于 釉牙骨质界 的根方、牙 槽骨嵴的冠 方,牙槽骨 一般呈水平
型吸收。
骨下袋:袋底 位于牙槽嵴顶 的根方, 袋壁软组织位 于牙根面和牙 槽骨之间,也 就是说,牙槽 骨构成牙周袋
壁的一部分。
袋底位置 骨破坏方式 邻面越隔纤维
思考题
• 为什么说探诊出血是牙龈炎症的重要指标? • 牙周袋是如何形成的? • 引起牙松动的原因有哪些? • 牙周炎与消化系统其他部位的炎症有何异同?
牙龈炎症和出血---临床表现
牙龈炎症和出血---临床表现
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 A 探诊深度为5mm,附着丧失为2mm B 探诊深度为5mm,附着丧失为7mm
牙龈炎症和出血---临床表现
龈沟液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牙周袋的形成
Periodontal pocket formation
a .牙石和菌斑
b.牙周袋内壁上皮增生、溃疡,上皮下结缔组织中炎 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探诊或易出血
6.有时袋内溢脓
袋内壁有化脓性炎症
根面壁
牙骨质表面脱矿:由于
菌斑内细菌产酸以及蛋白溶解
酶使Sharp纤维破坏,导致牙
骨质脱矿、软化,易于发生根 结构
面龋。
改变
牙骨质高度矿化:脱矿

最新〖医学〗全国高校教材牙周病学(2000)分类-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医学〗全国高校教材牙周病学(2000)分类-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临床表现]
4 四大特征:
牙龈炎症和出血 牙周袋形成 牙槽骨吸收 牙齿松动
[临床表现]
5 伴发症状:
牙移位 食物嵌塞
继发性牙合创伤
急性牙周脓肿
口臭
根面龋
逆行性牙髓炎
成人牙周炎
牙龈炎与早期牙周炎的鉴别要点
牙龈炎
牙龈炎症 有
牙周袋
假性牙周袋
附着丧失 无
牙槽骨吸收 无
治疗结果 病变可逆,组
2 菌斑、牙石少,但牙周袋深。 3 好发:切牙和第一磨牙,左右对称。 4 早期牙即松动移位,上前牙呈扇形。 5 X线显示:垂直吸收、弧形吸收(磨牙区),水平
吸收(切牙区)。 6 家族史:母系遗传。
M,17岁 F,27岁
青少年牙周炎
[诊 断]
1 好发青春期女性。 2 好发切牙和第一磨牙。 3 病变发展迅速,早期即出现牙齿松
织恢复正常
早期牙周炎
有 真性牙周袋 有 嵴顶或硬骨板消失 病变静止,但破坏 组织难以恢复正常
[治疗原则]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局部治疗 2 全身治疗 3 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
[局部治疗原则]
1 自我控制菌斑。 2 彻底清除牙石,根面平整。 3 牙周袋及根面的药物处理。 4 牙周手术。 5 松动牙固定术。 6 尽早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
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口腔机会性感染
[临床表现]
1 龈缘红线。 2 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牙周)炎。 3 其它口腔表现:毛状白斑、白色念珠菌
病、复发性口腔溃疡、Kaposi肉瘤等。
[治 疗]
常规牙周治疗。
谢 谢!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 物-医学 模式” 近代发 展起来 的西医 ,20世 纪西医 又发展 到“社 会-心 理-生物 医学” 或综合 医学模 式,后 基因组 时代系 统生物 学的兴 起,形 成了系 统医学 在全球 的迅速 发展, 成为继 传统医 学、西 医学之 后中、 西医学 汇通的 未来医 学。当 代中国 医学类 专业比 较优秀 的学校 有北京 大学、 华中科 技大学 、郑州 大学等 学校。

牙周病学知识点总结

牙周病学知识点总结

牙周病学知识点总结
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

以下是关于牙周病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牙菌斑,这是一种由食物残渣、细菌和唾液形成的粘性物质。

2. 牙周病的早期阶段: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和疼痛。

3. 牙周病的分类: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牙龈病:仅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

牙周炎: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4. 牙周病的治疗原则:
A. 牙体和牙列的修复工作、正畸治疗、种植牙等。

5.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理特性。

6. 牙周微生物学:研究牙周病与口腔微生物的关系,包括牙菌斑的构成、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在牙周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7. 牙周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牙周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等。

8. 牙周病的预防: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等。

9.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等疾病存在一定关联。

10.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洁治、刮治、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通过以上知识点总结,可以了解到牙周病学的基本概念、病因、分类、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口腔医学》人卫教材第9版 重点知识点整理

《口腔医学》人卫教材第9版 重点知识点整理

《口腔医学》人卫教材第9版重点知识
点整理
口腔医学人卫教材第9版重点知识点整理
本文旨在对《口腔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第9版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

第一章牙科学基础
- 牙齿的构成及定位
- 牙齿的发育与生长
- 牙列及面部形态
- 牙列错颌畸形及其矫治
第二章牙周病学
- 牙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
- 牙周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牙周病的诊断及诊断方法
-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第三章口腔病理学
- 正常口腔黏膜及其变异
- 口腔炎症
- 口腔肿瘤及其诊断、治疗与预防
- 口腔寄生虫病
第四章口腔医学综合诊断
- 口腔病史及病因分析
- 口腔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 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五章预防口腔疾病与口腔保健
- 口腔卫生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 口腔卫生方法及器材的选择与使用
- 预防口腔疾病的策略
- 口腔保健的内容及方法
第六章牙体牙髓病学
- 牙体牙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
- 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牙体牙髓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第七章牙周病学
- 牙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
- 牙周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牙周病的诊断及诊断方法
-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以上为本教材的章节和主要内容。

详细内容请参考书籍。

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第一章绪论Periodontology: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病理Periodontics:牙周病诊治、治疗、预防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不流血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健康的牙周组织是口腔内各种治疗的基石(双向作用)牙周病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牙周医学)牙周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密切关系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附着、支持、封闭、抵抗第一节牙龈解剖、组织解剖定义:起源、部位、结构、作用游离龈(边缘龈):龈沟侧缘、顶缘龈乳头中央部分:龈谷附着龈:角化、宽度膜龈联合牙槽粘膜封闭抵抗:上皮角化、固有层结缔组织致密、上皮钉突组织上皮口腔上皮沟内上皮(龈沟上皮)部位、角化、层次、基底膜、通透性、细胞结合上皮结合上皮与牙的萌出:主动萌出(牙骨质、牙槽骨沉积)被动萌出(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生物学宽度龈牙结合部龈牙单位结缔组织⒈胶原纤维作用:①紧束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②保持牙龈必要的硬度,使其承受咀嚼的压力③使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的附着龈相连龈牙纤维牙骨膜纤维位置、起止、行程、作用环形纤维越隔纤维⒉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⒊基质蛋白蛋白多糖透明质酸:主干多糖硫酸软骨素(糖胺多糖):以蛋白质为核心形成多糖亚单位,存在大量阴离子,能结合大量水糖蛋白:纤维粘连蛋白、骨粘连蛋白作用第二节牙周膜(牙周韧带)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第一节牙周病分类疾病的分类(classification)是建立在人类对该病的认识的基础上,它又转而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准确而统一的分类法,还有助于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按病理学分类分类原则按病因分类按临床表现分类第二节牙周病的流行情况描述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目的分析实验(一)牙龈炎国内外调查显示总的规律是牙龈炎(gingivitis)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在70%~90%左右。

第八章牙周病学

第八章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第一单元概述牙周疾病的病因学1、始动因子——牙菌斑2、局部和全身促进因素3、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牙周疾病的检查1、牙周组织检查2、(牙合)及咬合功能的检查3、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牙周病: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牙龈病是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而牙周炎则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牙周疾病的病因学牙周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一)牙菌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相互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菌斑生物膜的意义黏附生长,不易清除,抵抗宿主外界的杀灭,长期生存。

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1、实验性龈炎的观察2、流行病学调查3、机械清除菌斑或抗菌治疗效果4、动物实验研究5、宿主免疫反应牙菌斑生物膜的分类--龈缘为界1、龈上菌斑以及白垢2、龈下菌斑附着性非附着性龈上菌斑分布:近龈1/3,不易清洁菌种:G+兼性菌致病:龋、龈上牙石电镜:谷穗状、玉米棒状白垢--附着松散肉眼可见,易于清除致病:口腔异味,影响美观菌斑与白垢不严格区分附着性龈下菌斑分布:根面健康少,炎症多菌种:增多,G+球菌及杆菌、丝状菌致病:龈下石、根面龋、根吸收及牙周炎非附着性龈下菌斑直接与袋内上皮接触菌种:G-厌氧菌、能动菌致病:牙周炎快速进展牙槽骨快速破坏各类牙菌斑的要紧特性菌斑分类接触组织优势菌致病性龈上菌斑釉质或龈缘处G+需氧菌和兼性菌龋病、牙龈炎、龈上牙石附着性龈下菌斑暴露在牙周袋内的根面牙骨质G+兼性菌和厌氧菌根面龋、根吸收、牙周炎、龈下牙石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龈沟上皮、结合上皮、袋内上皮G-厌氧菌和能动菌牙周炎、牙槽骨快速破坏重要的牙周致病菌慢性龈炎放线菌妊娠期龈炎中间普氏菌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具核梭杆菌螺旋体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福赛坦氏菌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伴放线放线杆菌(二)局部增进因素牙石概念:沉积、牙面或修复体、钙化、菌斑或软垢不易去除分类:龈上牙石龈下牙石龈上牙石部位:临床牙冠,唾液腺导管开口处体积大,色浅,质松可直视龈下牙石分布:龈沟、袋内根面体积小,色深,质硬探针可及,X线片可见牙石的病理意义:本身不致使炎症和破坏促进菌斑的聚积促使菌斑与组织表面的接触吸收毒素影响口腔卫生的实施牙面着色来源:食物和化学物质,烟草,色源细菌临床意义:影响美观,口腔卫生情况和微生物多少的指标解剖因素牙体解剖缺陷或异常:如根分叉、釉突、畸形舌侧沟、釉珠、冠根比例失调牙槽骨缺陷:骨开窗、开裂软组织异常:系带附丽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牙合)创伤----概念广义:不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称为(牙合)创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小时的塑料片上有细菌和上皮细胞 8小时人工菌斑, F为塑料片
1920-1960 1960s
牙周病与病人体内的某些缺陷有关 如:牙周变性
非特异性菌斑学说
1970s一1980s 特异性菌斑学说
1990s一
菌斑微生物 +全身易感因素
牙周病的病因
始动因素
牙菌斑
局部促进因素 全身易感因素
促进菌斑堆积
改变宿主对菌斑 微生物的反应
牙周炎
牙周病的病因: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①导致内源性感染; ②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 ③致敏宿主等,造成牙周组织破坏。
患牙周炎时生态环境和菌群组成较牙周健康时更 为复杂,牙周微生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宿主免疫反应的 复杂性,不同个体对各种微生物的易感性和抵抗力均 不相同。
牙周病病因的历史回顾
1880—1930 阿米巴(Amebae),螺旋体(spirochetes), 梭杆菌(fusiforms)和链球菌(streptococci)
牙周病的病因学 Etiology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牙周病的病因
始动因素
牙菌斑
局部促进因素 全身易感因素
促进菌斑堆积
改变宿主对菌斑 微生物的反应
牙周炎
细胞 生
宿及主前列腺素 免疫
物 感
抗原
染 内毒素
炎症 基反质应金属
其它毒性因素 蛋白酶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牙石、食物嵌塞、合创伤 解剖因素、不良习惯、医源性因素
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
遗传因素 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 性激素 吸烟 有关的系统病 精神压力
第一节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一. 牙菌斑生物膜 二. 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三. 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 四. 非特异性菌斑学说和特异性菌斑学说 五. 主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 六. 牙周细菌的致病机制
共栖方式,保持菌群之间的相对平衡。
口腔正常菌群(oral normal flora) 固有菌丛(indigenous flora)
正常菌群之间相对平衡的重要作用:
1. 作为生物屏障,抑制外源性微生物; 2. 维持口腔或全身(如消化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 3. 刺激宿主免疫系统 4. 营养功能,如有些细菌会产生维生素K
口腔正常菌群(oral normal flora)
或称固有菌丛(indigenous flora)
具有三种主要的相互关系:
1. 共生(symbiosis)-呈现相互有利作用,提供 营养物质或能量来源
2. 竞争(competition)-微生物种群内的负性相 互关系,竞争营养物质和空间位置
3. 拮抗(antagonism)-一种微生物抑制或杀死 另一种微生物
苯甲酸盐
Vit K3
菌斑和宿主间、菌斑细 菌间代谢的相互作用, 对于细菌在牙周环境中 存活是非常重要的
正铁血红素
氯化血红素
琥珀酸
异丁酸
牙周生态系
Periodontal ecosystem
定义: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与宿主牙周组织之间的
相互作用。
牙周组织解剖关系复杂, 由组织结构和理化性质 不同的软、硬组织组成,形成从有氧到无氧各种氧张 力的特殊微环境,口腔有合适的温度(35℃~37℃)、 湿度和营养,给许多微生物的定居、生长和繁殖提供 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因此牙周生态关系很复杂。
第一节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一.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
细菌群体 水性通道
概念
基质包裹的互 相粘附、或粘 附于牙面、牙 间或修复体表 面的软而未矿 化的细菌性群 体,为不能被 水冲去或漱掉 的一种细菌性 生物膜
特点:是一个有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体。细菌凭借生物膜这独特结构,粘附在
一. 牙菌斑生物膜 二. 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三. 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 四. 非特异性菌斑学说和特异性菌斑学说 五. 主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 六. 牙周细菌的致病机制
龈上菌斑
supragingival plaque
第一节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龈上菌斑
4小时沉积在塑料片上的pellicle; 4小时的pellicle内有4个细菌; 4小时pellicle有上皮细胞贴附,表面有少许细菌
微生物数量:唾液中的细菌超过108/ ml 牙菌斑中细菌更多,超过1011/g湿重。
各种微生物群体的优势在消长和波动,它们的种类 和数量取决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的影响,可随卫生 习惯、饮食、年龄、口腔局部或全身情况等变动。正常 菌群是相对的、动态的、可变的和有条件的。
当正常菌群失去相互制约,或微生物和宿主失去 平衡时便变得有害:
骨缺损
生境
生活小区
生态位
图5-3 牙周袋生境组成
在研究牙周菌群时必须考虑在什么层次上进行研
究,同一层次上的研究才有意义。
口腔—人体五大菌库之一 (口腔、肠道、皮肤、鼻腔和阴道)
口腔细菌寄生期长,从出生后3-4小时开始,一直寄 生至宿主死亡。细菌密度高、数量大
微生物种类:多达700种以上。有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 氧菌,还有真菌、酵母菌、支原体、原虫和病毒等。
一起生长,使细菌附着很紧,难以清除;其间的细菌能抵抗宿主的防御
功能、表面活性剂或抗生素等的杀灭作用,不容易被水冲掉。
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黏附 侧向生长 共聚 垂直生长 传播
Socransky SS, et al. Periodontol 2000. 2005
后期定植菌 早期定植菌 初始菌斑的形成
第一节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结缔 组织 和骨 代谢
疾病 初始 和进 展的 临床 表现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
Page and Kornman, Periodontology 2000. 1997
公元752年王焘 《外台秘要》
齿附 有齿 此有 物黄 ,色 先物 以, 钳如 刀烂 略骨 去状 之, ,名 然为 后食 依床 方。 用凡 药疗 。
牙 周
牙龈表面
龈沟液 唇颊侧,舌腭侧 附着龈 唇颊侧,舌腭侧

龈乳头 近中侧,远中侧

系 龈沟
牙龈侧 龈沟沟内上皮,结合上皮 牙 侧 牙颈部釉质、牙骨质或牙本质
龈沟液
唾液 生境
生活小区
生态位 `
图5-1 正常牙周生态系组成
釉质
牙侧区
暴露的病变牙骨质

上皮附着区

结缔组织附着区

牙周侧区
表面上皮 牙龈结缔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