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翻译症translationese.ppt
Lecture4克服翻译症

翻译腔练习(直译意译?)
1. This is a dangerous and violent city. In some parts of it, the only law is the law of the jungle.
这是一个危险的充满暴力的城市。在有些地方,唯 一的原则就是弱肉强食。 2. It noted that being overweight has been linked to sickness and death from such diseases as high blood pressure, diabetes, heart disease and gallbladder disease. 报告指出,肥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 胆囊等方面的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意译:本地人一听他们的口音便知道他们是外乡人。
3. John is tall like I am the Queen of Sheba. 意译:要说约翰个头高,没那回事。
1. He wanted to run, but that would be the worst thing he could do . (The Man from St. Petersburg) 译文二:他想拔腿就跑,但对他来说,最糟糕的事莫过于此 了。 2. She came to see him almost every day for six astonishing weeks. (The Man from St. Petersburg) 译文二:她几乎每天都来看他,连续了六个星期。时间之长, 令人吃惊。
(归化译法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 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 文化)。换言之,归化译法要求译者向译文读者 靠拢,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传达原 文的内容,如把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 把to grow like mushrooms译为
克服翻译症

I hate jogging. 我讨厌慢跑。 我讨厌跑步。
2.照搬原文的功能词
At Eton the boys stand in a cluster and lift their hats when their names are called. 在伊顿,学生们站在一起,当他们的名字被 叫到的时候,就举举帽子。 在伊顿,学生们站在一起,叫到名字就举举 帽子。
2.语义不通,往往让读者不知所云, 甚至把读者引上歧路
例如:They(牛仔裤) draw no distinctions and recognize no classes; they are merely American. 它们没有什么区别,也不分什么阶级;他们 仅仅是美国人的。 这种裤子对人不分贵贱,不讲等级,只要是 美国人,都可以穿。
翻译症的原因:
1.照搬英汉词典的释义 I believed then that I would die there, and I saw with a terrible clarity the things of the valley below. 这时我觉得我要死在那儿了,而且清晰得可怕地看 见了下面山谷里的景物。 这时我觉得我要死在那儿了,而下面山谷里的景致 却看的异常清晰。
克服翻译症
By lucy
translationese
这个词条来自于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 典》,释义为:“(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 翻译文体;翻译腔”。 翻译体 翻译腔 翻译症
The version with translationese
带有翻译证的译文,顾名思义,是一种病态 的译文。这种疑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
Unit 7 克服翻译症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ese
Translatio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xtensive spread of the vernacular Chines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consequent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modern translation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comes mainly from so-called literal translation,which brings to the country not only new expressions but also Europeanized sentence structures. As we know, Englis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Chinese both in syntax and in rhetoric. Europeanized sentence structures often lead to translationese and produce a malign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Here are some examples:
Translationese : A Style or a Syndrome
Since scholars have often had to read a good deal of such material, they come to accept it more and more as a kind of literary standard, not realizing that this banal and artificial form of language fails utterly to do justice to the rich resources of the receptor language. (Nida, 1969:100) 1969:100)
翻译症的表现层面、原因及克服方法

翻译症的表现层面、原因及克服方法作者:李国平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3期摘要:翻译症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从词语层面、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讨论了翻译症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翻译症语境树杈句波浪句汉语思维英语思维一、翻译症的定义翻译症(translationese, translation syndrome)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其定义为“formal fidelity, with resulting unfaithfulness to the content and the impact of the message (形式上忠实,而结果却是对原文内容和效果不忠实)”,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译文语言生硬牵强,行文不自然、不流畅,晦涩费解,佶屈聱牙,甚至不知所云,谓之英式汉语或中式英语。
其主要成因是不了解双语的词汇、句子结构、文化习俗、思维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照搬字典释义,把原文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句法结构机械地移植到译语中。
二、词翻译症的主要表现翻译症的各种表现可以从词语、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词语层面上的表现1.照搬字典词条释义(1)My idyll would have been perfect had it not been for a persistent bee that began buzzing around me. The bee was of the common variety that plagues picnickers.译文1:要是没有一只蜜蜂围着我不停地嗡嗡地飞,我的田园诗一定会一直都是完美无暇的。
这只蜜蜂是传染瘟疫给野餐者的普通种类。
译文2:要不是有个蜜蜂在我身边嗡嗡不停,我一定会非常安闲自在。
那是个常见的蜜蜂,喜欢骚扰野餐者。
“idyll”和“plague”字典释义分别为“田园诗”和“传染瘟疫”,在该语境中均需转义处理,才能确切地表达出原作的风格。
Translationese翻译症翻译腔

The report noted proposals that eating less fat and more food with whole grains and other fibers can protect against cancer. 译文:这份报告特别提到了少食脂肪,多吃含全面 粉和其他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的那些建议。 评析:此译文按原文句子结构直译,用了不符合汉 语习惯的长定语,虽然能看懂,但很别扭。 修改:该报告(特别)提到,有人建议少吃脂肪, 多吃全粮食品和其他含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 (把名词proposal转性译为动词“建议”)
四、克服翻译症
1) 提高可接受性和可读性 to improve the acceptability and readability 翻译就是把原文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以符合语言 习惯的表达方式重新表达出来。译文不但要保存原 作的思想风格,而且必须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即 提高可接受性。由于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翻译 时应对原文的表达形式作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 目标语言的习惯。
三、翻译症出现的原因
出现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由于译者文化水平 低,写作能力差,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翻译 时受原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使译文不 符合译语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1)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产生翻译症的根本原因是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大凡人们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必须使用一些词语。 这些词语必须符合该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才能为人 们所接受。比如,汉语用“对牛弹琴”来指说了一 些对方听不懂的话。但不能说“对马弹琴”,也不 能说“对牛画画”。因此翻译时,必须作一些调整, 将原语的表达方式换成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 式,才能为读者所接受。下面例句出现翻译症,原 因就在于译者完全按原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中文的翻译技巧》PPT课件

整理课件
24
❖ 解析:此译文试图在句子结构上亦步亦趋地 紧随原文,但中文读者可能无法理解前后两 个小句之间的关系。原文中用英国的气候多 变来衬托美国气候的极端差异的表现方法, 在译文中荡然无存。只转换表层结构而忽略 深层结构的译文不仅翻译腔浓重,而且给译 文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
整理课件
25
❖ 改译:英国已然气候万千、地貌各异,而横跨美国 大陆,各地的气候、地貌更是迥然不同。
❖ 译文:这份报告提到了少食脂肪,多吃含全面粉和 其他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的那些建议。
❖ 修改:该报告提到,有人建议少吃脂肪,多吃全粮 食品和其他含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把名 词proposal转性译为动词“建议”)
整理课件
9
❖ It noted that being overweight has been linked to sickness and death from such diseases as high blood pressure, diabetes, heart disease and gallbladder disease.
❖ 译文: 报告指出,过胖与疾病及诸如高血压、糖尿 病、心脏病和胆囊疾病引起的死亡有关。
❖ 修改:报告指出,肥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 脏病和胆囊等方面的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整理课件
10
❖ 2)语言不顺,用词搭配不当:违背汉语语言 规范,败坏读者阅读的 the official kind of strike. ❖ 译文:这是一种官方的罢工。 ❖ 修改:这是工会组织的罢工。
❖ 对原文中逻辑关系的错误理解,造成翻译腔。原文 中的逻辑关系有时是隐性的,若不根据上下文理解 其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和其内部的逻辑关系,则会造 成翻译中的逻辑混乱。从形式上看似乎“忠实”于 原文,但实则“貌似神离”。这种译文不仅可读性 差,还会误导读者,甚至造成对整个篇章的错误理 解。
Translationese PPT终稿

翻译腔的克服方法
(3)认真审校。审校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一是看译文中有没有冗余的词语,有些在英语中必不可少的功 能词在汉语中常常是多余的。比如and是连接两个英文小句的 常用词,在翻译时不必要翻译成“并且,而且,同时”,译文 中的表达顺序已经表达了and的含义。 • 二是要译文中有没有不符合汉语句法的表达。这一点在长句的 翻译中尤为明显,译文中硬要保留原文牵挂后连的从句和修饰 语,打破了中文“流水句”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晦涩生硬。 • 三是看译文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有些译文看似忠实,但实 际上没有传译出原文的深层逻辑结构,译文没有全局感、整体 感。译文读者仍会感到与原作有隔膜,从而无法真正理解译文。
翻译症的定义
• 在《翻译学词典》中,其定义为:a term used to refer to TL usage which because of its obvious reliance on features of SL is perceived as unnatural, impenetrable or even comical. Translationese is typically caused by an excessively LITE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r an imperfect knowledge of TL. • 1932年,林语堂就在其长篇论文《论翻译》一文中提出: “若是译者心中非将此原文思想译成有意义之中国话,则据 字直译,似中国话实非中国话,似通而不通,决不能达到通 顺结果。”带有翻译腔的译文往往使译文读者不知译者所云。 可读性差,甚至误导读者。
2) ◆a bed of roses ◆ 安逸的生活(非玫瑰花圃) ◆ goose flesh ◆ 鸡皮疙瘩(非“鹅肉”) ◆ eat crow ◆ 被迫出丑(非“吃乌鸦”) ◆ horse sense ◆ 基本常识(非“马的意识”) ◆ busybody ◆ 爱管闲事的人 (非“大忙人”);
translationese

3.Strategies to avoid translationese
On Lexical level
to focus on Word meaning
On syntactical level Sentence structure
In respect of revision do a second revision after a period of
doing th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ese refers to the inferior expression and wording in
translation which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inese linguistic
even comical.” “通常来说是一个贬义术语,用来指因明显依赖
源语的语言特色而让人觉得不自然,费解甚至可笑的目标语用
法。”
1.2 study by Chinese scholars:
林天煌《中国翻译词典》:“翻译体,又称翻译腔 或翻译症……” 谭载喜《翻译研究词典》 :“翻译体”
方梦之《译学词典》:“翻译症,主要特征为文笔 拙劣,即译出来的东西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 涩、难懂、费解,甚至不知所云。这种‘症状’往 往并不是由于译者文化水平低,写作能力差而产生 的,而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原文语言表达方 式的影响和束缚,使译文不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习 惯。” 陆谷孙 《英汉大辞典》:“翻译症”;“表达不 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体,翻译腔”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ese词
条,并将其定义为 “A general pejorative term used to refer
translationese

References:
1. 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Main contents to be covered:
1. What is “translationese”? 2. Common practice of “translationese” 3. Causes for “translationese” 4. Ways of avoiding “translationese
原译:该报告特别提到了少食脂肪,多吃含全面粉和其他纤 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的那些建议。
改译:该报告(特别)提到,有人建议少吃脂肪,多吃全粮 食品和其他含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
It noted that being overweight has been linked to sickness and death from such diseases as high blood pressure, diabetes, heart disease and gallbladder disease.
原译:这是一个危险的充满暴力的城市。在有些地方,唯一 的原则就是森林法则。
改译:这是一个危险的充满暴力的城市。在有些地方,唯一 的原则就是弱肉强食。
3)忽视英汉表达方式的不同, 照搬原文的表达
方式、结构或语序
The study found that non-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 face a much greater than normal danger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 The more cigarettes smoked by the husband, the greater the threat faced by his non-smoking wife.
7-9克服翻译症+文体与翻译+文化与翻译

照搬原文的功能词
当当作响(when) 的的不休(定语) 和和不停(and) 它它不绝(pronoun) 被被层叠(passive voice)
Helen was relieved when she went back home and saw the diamond still locked in the safe 原译:当海伦回到家和看到那颗钻石仍然 锁在保险柜的时候,她放了心。 改译:海伦回到家里,看见那颗钻石仍然 缩在保险柜里,就放心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Americans have a great range of customs and habits that at first may seem puzzling to a visitor. 9. Parents love their children and the love is perfect.
如果认为出典十分重要不可取而代之那只能加注解释一番但如果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借用则加注反而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消弱译文的效果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2009级英语专业本科1班
主讲:臧红宝 Dec. 15 ,2011 zanghb1911@
翻译技巧
翻译的常用技巧(4)抽象与具体
练习:运用具体抽象相互转换的方法翻译下列句子。
1.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 门口放着一堆雨伞,少说有十二把,五颜六色, 大小不一。 2.Can you answer a question which I want to ask and which is puzzling me?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懂,想请教你,你能回答吗? 3. She is very busy at home. She has to take care of the children and to do the kitchen work. 她在家很忙,又要看好孩子,有要下厨。 (合)
翻译症病因及克服方法

翻译症的主要特点是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不准确、不流畅,使得目标 语言的读者或听众难以理解或接受。这种不准确和不流畅可能表现在词汇、语 法、修辞、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翻译症的分类
语言型翻译症
语言型翻译症主要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障碍,如将英语翻 译成中文时出现的不准确和不流畅。这种翻译症通常是由于 语言之间的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
总结词
风格失真、语义模糊、文化意象缺失
详细描述
文学翻译中,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风格、修辞、文化背 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翻译症的出现。例如,将 源语言的修辞手法和独特风格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可 能导致目标语言读者难以理解或接受。
案例二:商务谈判中的翻译症
总结词
沟通障碍、误解、信任受损
详细描述
商务谈判中,翻译者可能因为对双方的文化、商业惯 例、语言表达等方面了解不足,而导致翻译出现偏差 ,进而影响双方的沟通和信任。
文化型翻译症
文化型翻译症主要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翻译障碍, 如将带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英语短语翻译成中文时出现的不准 确和不流畅。这种翻译症通常是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导致 。
翻译症的影响
01 02
沟通障碍
翻译症会导致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得目标语言的读者 或听众难以理解或接受源语言的信息。这种沟通障碍可能导致误解、困 惑甚至冲突。
接受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
要点一
专业训练
参加翻译专业课程、工作坊或培训,接受专业的翻译 训练和指导,提高翻译技能和水平。
要点二
经验积累
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积累翻译经验,逐渐提高翻译 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改 进和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1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优质课件

汉语中经常出现"化"字,有的可直译,譬如:" 经济全球化",现译成:economic globalization。但不能一律简单译成"ize",譬 如把上句译成: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hould be democratized。意思就走 样了。
就能对其局限性多一份宽容。严复之所以翻
译时采用古典的文言文是因为他注意到当时
的统治阶级达官贵人对其的偏爱进而期望通
过文言文体的译作促使他们接受西方的先进
思想;此乃严先生的“推销术”,良苦用心。 (1分)
今天,我们可赋予“雅”以新的内容和要求, 即“保存原作的风格”。严复的“信、达、 雅”三字翻译标准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延 用至今。(1分)
交际活动。翻译是科学,因为它有科学规 律可循;翻译是艺术,因为它是译者对原 文(source text)进行再创造的过程;翻译是 技能,因为译文(target text)的信息需要用 译语(target language)以恰当的方式再现。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 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包含着一个 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 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
• 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
• 在中国,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翻译标 准是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 “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如何理解我国清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严复的 “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
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到 “译事有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 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 焉。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 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所以为达,为达 即所以为信也。”(1分)不难看出,此处的 “信”乃“意义不倍(背)本文”即忠实于原 文,对原语和原语作者负责;(0.5分)“达” 则为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 求原意明显;即译文要通顺,符合译文的语言 规范, 要对目的
Translationese:翻译体?翻译症?翻译腔?

jrt etr sdt r e L uaew i e as oai m ue e r oT sg hc b cue v e o f t h
一
引 言
0 so vo sr la c n f au e fSL i e c ie s fi b i u e in eo e t r so sp r ev d a t
及 t nli ee 均 将 之 视 为 “ r s tns, a ao 翻译 体 ” 对 等 翻 的
其著 作 TeTer adPatefTa ltn中最先 h ho n rc rn ai y c io s o
对 tnli ee r st ns 一词进行 了界定和讨论。 a ao 就此国内
常来 说是 一个 贬义术 语 , 来指 因明显 依赖 源语 的 用 语 言特色 而让 人觉得 不 自然 , 费解 甚至 可笑 的 目标
语 用法 。 ) ”
翻译研究丛书” 书名翻译》 对 “ r s t nS d s , Ta li t i ” n ao u e
译名 问题提 出商榷 , 反映 出 国内学 术界 长期 存 在 这 的译 名混乱 问题 , 其实类 似情 况 又何 止此 一 例 。笔
中 国 科技 术语 /2 0 0 9年 第 3期
Tas t ns: r l i ee 翻译体 ?翻译症 ?翻译腔? n ao
杨普 习 刘 典 忠 周 小岩
摘 要 : 针对译 名 混乱 一直是 学术界 普遍关 注和 长 期争论 的 问题 , 回顾 了西 方和 国 内学者对 t nli ee的研 究状况 , r s tns a ao 通过概 念对 比的方 式对 t nlins r s t ee的三 个通 用 汉 语译 名进 行 了综合 a ao 分析 , 并在 此基础 上就 规 范 t nlins r s t ee的汉语译名 提 出了看 法。 a ao
克服翻译症

翻译症既然有这么大的害处,为什么还屡见不 鲜呢?我们以前谈论了异化译法,翻译症绝不是合 理的异化译法的产物。而是极端的异化译法的结果, 或者说, 是 “流于表象的 ‘伪异化’翻译”的 结果。所谓的 “伪异化”翻译,是只顾在形式上 逐字逐词地追步原文, 忽略了译语的遣词造句特征, 从而做出了生硬拗口、“貌似神离”的翻译。 这种翻译症,大致有以下儿种病因: 一 照搬英汉词典的释义 有些译者遇到疑难词时,不是根据上下文,仔 细琢磨该词的确切意思,而是急于到英汉词典里查 找 “对等词”。生搬硬套,导致了翻译症。 例如:
8.
At Eton the boys stand in a cluster and lift their hats when their names are called. (W.Churchill: “Harrow”) 在伊顿,学生们站在一起,当他们的名字被叫到的 时候,就举举帽子.(S) “当他们的名字被叫到的时候”,以“当”字开头, 中间再夹一个“被”字,照汉语的行文习惯,两 者纯属多余。这句话完全可以简化成: 9. … once again, the idea worked so well that word got around … (C.Quinn: “ The Jeaning of America”) „„ 这个主意如此管用, 以至于消息又一次传开 了„„(S) “如此管用,以至于„„” 是 “英文式的中文”, 在此颇有画蛇添足之感,不如简单译成:
克服翻译症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有一个词条: translationese,其 释义为: “(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体;翻译腔;估屈聋牙 的翻译语言”。这种翻译语言,有人称翻译体(或译文体),有 人称翻译腔,有人称翻译症。三个名称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差异, 比如说 “体”、“腔”、“症”是否有个变态程度之差异, 这里只想选择“翻译症”一词,意指那种实在生硬拗口、估屈 聋牙、实难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译文,需要认真加以克服。 鲁迅主张,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谰,就是所谓洋气。”(陈 福康,1992:301)据我们理解,这“洋气”主要指原作的异域 文化特色,在语言上虽然也要力求带有一点“洋气”,但却不 宜沾染上浓重的“洋腔”。“洋腔”过重的译文,虽然是用中 文写成的,但译者往往只顾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追步原文,忽 略了汉语的遣词造句特征,因而翻译出来的东西既像中文又像 英文。可谓“英文式的中文”。
十一 克服翻译症

《英汉大词典》:translationese :(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翻译问题;翻译腔鲁迅主张,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
”但这种“洋气”主要指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在语言上虽然也要力求带一点“洋气”,但却不宜沾染上浓重的“洋腔”带有翻译症的译文,是一种病态的译文,主要表现为:1,语言不通顺,既违背的汉语语言规范,又败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When the lady ticket-seller saw me, her otherwise attractive face turned sour, violently so.当女售票员看见我时,她那在其他情况下还挺妩媚的面孔突然变色,变得怒气冲冲。
女售票员一看到我,原本颇为动人的面孔刷地一沉,变得煞是难看。
2,语义不同,让读者不知所云They draw no distinctions and recognize no classes; they are merely American.它们没有什么区别,也不分什么阶级;它们仅仅是美国人的。
They: 牛仔裤这种裤子对人不分贵贱,不讲等级,只要是美国人都可以穿。
翻译症是极端异化译法的结果,或者说,是流于表象的“伪异化”翻译的结果。
所谓伪异化翻译,是只顾在形式上逐字逐词的翻译原文,忽略了遣词造句的特征,从而做出了生硬拗口、貌合神离的翻译。
其原因大致如下:一、照搬英汉词典的释义翻译遇到疑难词时,不是根据上下文,仔细琢磨改词的确切意思,而是急于到英汉词典里查找“对等词”,生搬硬套。
I believed then that I would die there, and I saw with a terrible clarity the things of the valley below.这时我觉得我要死在那儿了,而且清晰得可怕地看下了下面山谷里的景物。
这时我举得我要死在那儿了,而下面山谷里的景致却看到异常清晰。
克服翻译症

1.2 照搬原文的功能词
英语属于形合语言,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 之间需要功能词加以连接,而汉语属于意合 语言,词语或分句中不需要功能词来连接。 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英汉语 言的差异。可是在学生的翻译实践中存在着 一种明显的倾向:过分拘泥于原文形式,不敢 越雷池一步。他们往往注重字面上一字一句 的文字对应转换,而忽视译文语言习惯,在因 形害义的情况下仍然固守形式不放,导致译 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例如:
1.3 照搬原文的表达方式
原文的表达方式,包括特有的措辞,特 有的比喻等,能表达的自然应该表达,以便 能更好的传达原作的异国情调,但是不能 表达的也不要强求,否则会造成翻译症。 例如:
(1)“It’s a gloomy thing, however to talk about one’s own past with the day breaking. Turn me in some other direction before I go.” 原译:“不过,在天亮时谈个人的往事,真扫 兴。在我离开以前,把我转到别的方向吧。” 改译:“不过,在天亮时谈个人的往事,真扫 兴。在我走之前,谈点别的吧。” 英语交谈中,遇到一个话题不想谈论的 时候可以用“Turn sb in some other direction”,原意是指航海的时候掉转方向,后 来特指转换话题。
2.2 其次,译者要努力提高知识水平。翻译 要求译者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若译者对译语 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知之甚少, 也易导致翻译症。译者要具备端正的翻译态 度。有些翻译症正是由于不求甚解,逐词翻译 造成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弄清形 式与内容的关系,先求其“信”,再求其“达”, 追求宁信而不达,其结果是既不信也不达,所以 首先把追求内容上的“信”放在首位,摆脱追 求形式上的“忠实”这一桎梏。这固然涉及 方法与基本功问题,但与译者态度也不无关系。 译者在翻译中应细致、严谨,反复斟酌、修改, 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
翻译症病因及克服方法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翻译症是一种语言现象,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复杂性,导 致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困难、不准确或无法理解的情况。
翻译症的病因包括语言差异、文化背景、翻译技巧等因素。
克服翻译症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包括提高翻译者的语言能力、了解文化差异、掌握 翻译技巧等。
案例三:口译中的翻译症
总结词
口译中的翻译症主要表现在对口语表达 的误解或表达不准确,导致沟通障碍或 误解。
VS
详细描述
口译要求译者具备高度的听力和口语表达 能力,同时要具备快速思考和反应的能力 。否则,如果译者在口译过程中出现听力 障碍、表达不清或反应不及时等问题,就 会导致沟通障碍或误解。例如,在商务谈 判中,如果口译出现错误或不准确,就可 能影响谈判的进展和结果。
翻译症会导致沟通障碍, 使信息传递不准确、不流 畅,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 和维护。
误解和冲突
翻译症可能导致误解和冲 突,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 中,细微的语言差异可能 导致严重的误解和冲突。
商业和政治风险
在商业和政治领域,翻译 症可能导致商业机会的丧 失和政治谈判的失败。
02
CATALOGUE
翻译症的病因
翻译技巧不足
缺乏翻译技巧
翻译人员可能缺乏必要的翻译技巧和知识,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准确 的情况。
缺乏专业知识
翻译人员可能对某些专业领域或术语不熟悉,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误解或歧义 的情况。
缺乏专业训练和经验
缺乏专业训练
翻译人员可能没有经过系统的翻译培训或学习,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准 确的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四:翻译学术研究中的翻译症
翻译症的表现层面、原因及克服方法

翻译症的表现层面、原因及克服方法翻译症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从词语层面、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讨论了翻译症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标签:翻译症语境树杈句波浪句汉语思维英语思维一、翻译症的定义翻译症(translationese,translation syndrome)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其定义为“formal fidelity,with resulting unfaithfulness to the content and the impact of the message (形式上忠实,而结果却是对原文内容和效果不忠实)”,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译文语言生硬牵强,行文不自然、不流畅,晦涩费解,佶屈聱牙,甚至不知所云,谓之英式汉语或中式英语。
其主要成因是不了解双语的词汇、句子结构、文化习俗、思维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照搬字典释义,把原文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句法结构机械地移植到译语中。
二、词翻译症的主要表现翻译症的各种表现可以从词语、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词语层面上的表现1.照搬字典词条释义(1)My idyll would have been perfect had it not been for a persistent bee that began buzzing around me. The bee was of the common variety that plagues picnickers.译文1:要是没有一只蜜蜂围着我不停地嗡嗡地飞,我的田园诗一定会一直都是完美无暇的。
这只蜜蜂是传染瘟疫给野餐者的普通种类。
译文2:要不是有个蜜蜂在我身边嗡嗡不停,我一定会非常安闲自在。
那是个常见的蜜蜂,喜欢骚扰野餐者。
“idyll”和“plague”字典释义分别为“田园诗”和“传染瘟疫”,在该语境中均需转义处理,才能确切地表达出原作的风格。
克服翻译症

克服翻译症一:翻译症的定义及其危害“翻译腔”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病,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称之为“translationese”。
翻译腔又称翻译体,是指把原语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句法结构机械地移植到移入语中,因而形成一种不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语言混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只顾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紧随原文,忽略译入语语言结构的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译文生硬牵强,可读性差。
在《翻译学词典》中,Mark Shuttleworth 和Moira Cowie将其定义为:a generally pejorative term used to refer to TL usage which because of its obvious reliance on features of SL is perceived as unnatural, impenetrable or even comical. Translationese is typically caused by an excessively LITE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r an imperfect knowledge of TL. 早在1932年,林语堂就在其长篇论文《论翻译》一文中提出:“若是译者心中非将此原文思想译成有意义之中国话,则据字直译,似中国话实非中国话,似通而不通,决不能达到通顺结果。
”带有翻译腔的译文往往佶屈聱牙,使译文读者不知译者所云。
可读性差,甚至误导读者。
二:翻译腔产生的原因(一)由于理解错误造成的翻译腔。
1.只从原文的表层结构进行理解,造成翻译腔。
①.Whereas a country like Britain exhibit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climate and landscape, the differences across the continental U.S. are extreme.原译:象英国这样的国家在气候和风景上展现了很大的变化,则在美国大陆的差异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