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

合集下载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涌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还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方面,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为广大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

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作为一个国家,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

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团队,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持。

同时,要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

抽象地来说,创新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能力,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2.完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环境,创新政策和资源供给方式,提高创新投入和效率。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二、推进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对于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列举几个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1.智能监测系统目前,各种智能监测系统的开发已经达到了一种高水平。

其中包括了多种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监测到安全生产现场的各种变量,并及时向操作员提供反馈。

例如,某种传感器可以监测到环境中气体的含量,对环境中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指标加以分析,以及监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智能监测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生产安全的质量和效率。

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真实的场景虚拟出来。

在工业生产领域,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工业生产的全景图,以便员工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的特点和潜在危险。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让员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操作,模拟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月期间推广的先进经验有哪些

安全生产月期间推广的先进经验有哪些

安全生产月期间推广的先进经验有哪些每年的安全生产月都是一个集中推广和分享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众多企业和单位纷纷展示了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实践。

以下是一些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被广泛推广的先进经验。

一、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先行。

许多先进单位将安全教育培训视为重中之重。

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让员工身临其境地感受事故场景,从而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

此外,还组织了安全知识竞赛、案例分析讨论等活动,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某制造企业,在安全生产月期间,每天利用班前会的十分钟时间,由班组长讲解一个安全知识点,并结合当天的工作任务,强调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这种短平快的培训方式,既不影响生产进度,又能让员工时刻保持对安全的警觉。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石。

一些先进单位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可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

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明确,到安全操作规程的细化,再到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的落实,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比如,某化工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经过层层审批,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保防火、防爆等措施到位。

同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科技是保障安全的有力手段。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不少单位展示了他们在引入先进安全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成果。

比如,智能化的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某矿山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了无人驾驶的矿车和自动化的采掘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一些企业还采用了新型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智能安全帽、防火阻燃工作服等,为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

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
案例二
某研究机构研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监测系统,通过技术转让模 式与一家大型企业合作,实现了在生产现场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03
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建立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包括技术研发、示范工程、推广应用等环节,形成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
技术评估
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评估,确 保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推广应用
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实际生 产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反馈评估
对科技成果的应用效果进行反 馈和评估,以便进一步改进和
完善。
安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自主研发模式
企业或研究机构自主研发安全 生产科技成果,通过内部转化
实现应用。
技术转让模式
将科技成果转让给其他企业或 机构,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 用。
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与成果 转化应用
目录
•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 安全科技成果转化 • 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 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发展趋势
01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安全性和效率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 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人员伤亡。
增强企业竞争力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企业实现 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1 2 3
研发新技术和装备
针对安全生产中的难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新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水平。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以提高培训效果和员工安全素养。

本文将探讨近年来在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领域出现的一些技术创新,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培训实践中,实现成果转化。

1. 虚拟现实(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模拟各种危险场景,员工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事故发生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解。

此外,VR技术还可以用于培训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例如火灾、化学泄漏等。

2. 增强现实(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在真实环境中叠加虚拟信息,员工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潜在风险。

例如,在工厂车间中,AR技术可以帮助员工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 技术技术在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大量安全生产数据,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例如,基于员工的安全行为记录,系统可以推荐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通过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培训过程,企业可以收集和分析员工的安全行为数据,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培训策略。

同时,云计算技术还可以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提高培训效率。

5. 移动学习与远程培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学习已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手段。

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

此外,远程培训技术也使得企业可以将安全培训覆盖到全球各地的员工。

6. 互动式培训工具互动式培训工具在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模拟操作、游戏化学习等手段,员工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安全知识。

这类培训工具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巩固培训成果。

7. 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企业可以利用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如何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如何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如何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当今社会,安全生产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生产领域涌现出了众多创新成果,但如何将这些成果有效地转化应用,使其真正发挥保障安全生产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性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显著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新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整改,从而降低事故风险。

其次,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先进的科技成果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人为失误,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再者,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积极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的企业在市场中往往更具优势,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最后,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安全生产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良性互动。

二、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面临的挑战尽管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在转化应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信息不对称。

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企业对新成果的了解不足,科研机构也不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

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研发、试验、推广等环节。

但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紧张,难以承担高昂的成本,导致一些有潜力的成果无法得到有效推广。

三是技术成熟度和适应性问题。

部分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验室环境中表现良好,但在实际生产场景中可能存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四是人才短缺。

既懂技术又懂安全生产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导致在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实施。

五是政策支持不够完善。

在税收、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还存在不足,影响了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是指在安全生产领域中,通过科技手段取得的创新成果。

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安全监测、预警、防护、救援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下面就具体介绍几个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首先是安全监测技术方面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各类安全监测传感器不断问世,例如烟雾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辐射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高效地检测到各种危险物质的存在,并发出警报信号,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有助于防止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安全预警技术方面的成果。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安全预警系统得以建立和应用。

比如,在矿山行业,通过对地质构造、煤矿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警系统能够对潜在的危险进行准确预测,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三是安全防护技术方面的成果。

在一些个人防护装备方面,一是传统的工作安全帽、防护鞋、口罩等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升级,使其在舒适性、防护性方面更加完善;二是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智能安全帽、护目镜等,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人的安全。

最后是安全救援技术方面的成果。

例如,无人机的应用能够在灾难发生时进行即时勘察,并传回现场的图像和数据,为救援人员提供参考;机器人的应用使得在危险环境中进行救援成为
可能,减少了救援人员的风险。

总之,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通过这些成果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监测、预警、防护和救援,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工人的健康。

这也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保障。

关于表彰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和优秀推广-应急管理部

关于表彰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和优秀推广-应急管理部

附件1:第四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7项)AQJ-4-1-01高瓦斯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矿务局;宋志刚、黄河、薛鸣、王兆丰、赵豫祥、文虎、戴耀辉、刘林、刘生江、熊鹏辉、封华、王德明、张宪良、田宏亮、樊少武)AQJ-4-1-02煤矿灾害防治的技术与对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宁宇、胡千庭、姜智敏、申宝宏、李东、杨大明、刘见中、李学来、罗海珠、王海燕、刘勇、曹永平、霍中刚、张泓、雷毅)AQJ-4-1-03金属非金属矿山细粘尾矿坝灾变机理、控制及综合防治技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杨春和、沈楼燕、蒋卫东、张超、吴国高、冒海军、郭航、黄雪平、曾宪坤、卢建京、罗敏杰、陈守义、王汉强、詹信顺)AQJ-4-1-04豫西“三软”不稳定突出煤层防突示范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牛森营、宋广太、宋建成、姜光杰、李中州、殷秋朝、俞启香、张铁岗、张明剑、郜振国、张子敏、程远平、魏风清、王恩营、毛善君)AQJ-4-1-05复杂地质条件下井筒安全建设关键技术(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煤特殊凿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特殊凿井处、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十一工程处、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九工程处;李长寅、杨维好、陈明磊、谭炳刚、林鸿苞、苏茂秋、黄家会、檀鲁新、黄忠、张亚光、梁洪振、王厚良、杜勇、陈耀文、宋雷)AQJ-4-1-06埋深1300米松软破碎围岩大断面巷道矿压控制与掘进技术(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邸建友、孙春江、杜计平、莫技、张殿振、聂翊、周明、张传恕、赵强、吕长纲、王涛、李亮、李峰、巩庆刚、郑兴博)AQJ-4-1-07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天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钟群鹏、左尚志、陶雪荣、张峥、彭苏萍、陈钢、何仁洋、阎永贵、杨峰、张天华、修长征、姚安林、杨剑锋、王新华、费学欣)AQJ-4-1-08淮北数字矿山与矿山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地下水超采漏斗控制综合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汪绪武、徐华、李庆海、朱斌、王吉华、张文泉、乔建华、毕韬书、王旭东、王志刚、王燕玲、付振华、李庆水、马云杰)AQJ-4-1-09煤矿用灌浆注胶防灭火工艺及系统装备研究(西安科技大学;文虎、邓军、张辛亥、马砺、翟小伟、陈晓坤、金永飞、李树刚、吴建斌、张平丽、张荣、郑学召、罗振敏、张燕妮、肖旸)AQJ-4-1-10热-电-乙二醇低温制冷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武汉星田热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卫修君、张建国、万昌、欧阳广斌、陈启永、周秀隆、刘桂平、胡春胜、黄继亮、刘伟、石宪群、陈星明、刘旭东、王新义、张仲春)AQJ-4-1-11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及可视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玉贵、聂光国、刘勇、卫修君、闫江伟、万昌、刘刚华、姜光杰、李丰军、贾天让、魏国营、屈先朝、余永强、沈少川)AQJ-4-1-12大型石化生产过程安全评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吴重光、牟善军、姜春明、张卫华、王春利、张贝克、俞雪兴、彭湘潍)AQJ-4-1-13核安全技术与管理在我国核电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华嘉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徐晓明、王开华、张卫兵、张建奎、陈宝智、王德桂、陶维广、钱伏华、王锟、张明皋、宋建义、丁键、李军、董德文、代永明)AQJ-4-1-14 ZDY6000L型履带式全液压钻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殷新胜、贺天才、田宏亮、姚克、王平虎、姚宁平、孙保山、徐玉胜、田东庄、邬迪、孙荣军、赵彬、燕南飞、冯强、凡东)AQJ-4-1-15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研究制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建、伍云霞、刘晓阳、成凌飞、张传雷、魏占永)AQJ-4-1-16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张宝明、冯志斌、熊艳、佟瑞鹏、姚晓晖、于捷、王瑜、马英楠、孙燕、胡成、侯昭敏、杨勇、王德周)AQJ-4-1-17 MEF移动式乳胶基质制备站(北京星宇惠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宏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熊代余、史良文、李国仲、查正清、龚兵、王肇中、臧怀壮、郑炳旭、陈飞、任斌、黄阳斌、王永庆、傅建秋)二等奖(48项)AQJ-4-2-01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预防治理与安全开采技术(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匡忠祥、宋卫东、许梦国、熊守安、肖金发、明世祥、尹小鹏、唐国友、吴顺川、王永清)AQJ-4-2-02多水平、多重风网复杂条件下的自然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殷作如、朱红青、周心权、周凤增、郭达、刘宝东、武建国、齐茂功、王翰锋、王海燕)AQJ-4-2-03氮气置换法治理采空区有害气体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张福成、杨广文、王昌斌、李法柱、李来源、艾兴、刘志忠、杨绪金、张洪生、王义民)AQJ-4-2-04强烈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肖亚宁、苗田、林健、张光明、李建斌、康红普、赵元、吴拥政、李峰、李志强)AQJ-4-2-05动压巷道松软顶煤预注浆固化与支护技术研究(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贺贵元、柏建彪、郝跃洲、吕吉峰、侯英翔、安火宁、李清堂、王襄禹、王庆弟、吉敦云)AQJ-4-2-06航空安全领域微机图形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赵志昌、舒平、李春香、赵建伟、钟民主、谢孜楠、徐祥松、吴安山)AQJ-4-2-07在用超高压水晶釜超声波轴向缺陷检测技术研究(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汪立新、曹怀祥、李以善、许洋、张峰、郭怀力、邹石磊、衣粟、唐杰、黄克帅)AQJ-4-2-08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高建文、苑舜、于立友、孙琪凡、李伟光、郝崑、李利、赵青、王庆乃、杨海青)AQJ-4-2-09塌陷区尾砂干式排放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沈阳大学;谢源、时伟星、王玉坤、龙涛、李金田、毛市龙、孙萍、杨慧、马兴隆、余斌)AQJ-4-2-10兖州矿区深部开采煤巷围岩冲击动力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富奇、陈学华、章定强、苗素军、曲延伦、张宗社、邓小林、张士斌、李伟清、郭建泉)AQJ-4-2-11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高含硫低挥发油田安全隐患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辛俊和、徐安平、汪绪刚、付万春、康健利、程存志、齐金郦、王洪星、朱爱军、邵建鸿)AQJ-4-2-12聚乙烯仓储静电燃爆实用技术的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张海峰、王浩水、刘全桢、卢传敬、孙立富、石志俭、宫宏、张亚丽、刘宝全、张乾河)AQJ-4-2-13光离子检测技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中的创新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许立甲、李杰、丛飙、朱海鹰、严军、俞志鹤、张俊成、钱永彪、张保卫、张新华)AQJ-4-2-14采场煤岩体动态监测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聂百胜、王德璋、王恩元、徐玉胜、李成武、赵军、秦跃平、都海龙、撒占友、石红星)AQJ-4-2-15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综采工作面充填试采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明南、李景恒、任国顺、赵厚选、李付海、蒋政、曹允钦、张波、齐卫东、马士亮)AQJ-4-2-16淮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中国矿业大学;程远平、李伟、张彬、沐俊卫、陈家祥、徐瑞、宋庆尧、王和志、王海锋、连昌宝)AQJ-4-2-17多风井(六个)高瓦斯矿井组合式反风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智新、郭海、魏建功、于斌、赵军、李兴、樊继强、刘文、王卫国、吕祥)AQJ-4-2-18自燃过程中松散煤体内气体的非稳态渗流规律研究(兖州煤业有限公司;王振平、文虎、崔洪义、王洪权、夏孝明、马砺、许义、左金忠、张辛亥、张广文)AQJ-4-2-19采动敏感型巷道支护弱结构控制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刘汉喜、李学华、李承军、万志军、陈秀友、郑西贵、蔡东、姚强岭、王从书、陈加轩)AQJ-4-2-20受采动巷道锚杆支护安全潜力评价与支护设计方法(山东科技大学;谭云亮、赵同彬、孙春江、张立俊、赵志刚、杨慧明、程国强、王同旭、孙振武;马志涛)AQJ-4-2-21胶带运输机双向滚筒人员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何晓群、杨春稳、刘向昕、周宝生、孟繁文、程玉祥、周连杰、韩建国、杜睿、王剑)AQJ-4-2-22煤矿安全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宋子安、梁金久、常颖、崔常兴、吴义祥、孟凡和、于风全、李宗磊、马震)AQJ-4-2-23房屋安全评估与保障技术研究(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林驹、赵为民、张纪明、蔡乐刚、陈小杰、刘群星、陈志强、张方超、余静)AQJ-4-2-24唐庄煤矿太原组岩溶充水条件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江苏宏安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健峰认证中心;白文连、冀铭君、孙绪志、史向明、钟昌波、徐海云、尚修森、贾入法、姜广仁、陈龙)AQJ-4-2-25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昆明理工大学;和孙文、谢贤平、郑汝松、王惠民、沈嗣元、谢贤安、王红军、李飞、徐萍、谭金龙)AQJ-4-2-26复杂工况下钻柱安全性关键因素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王新虎、冯耀荣、邝献任、薛继军、林凯、卢强、马福宝、李培梅、高德利、林元华)AQJ-4-2-27 E/E/PE安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优化工具(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史学玲、孟邹清、邓意、冯晓升、石镇山、宋彦彦)AQJ-4-2-28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在线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全光纤煤矿安全综合信息系统(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刘统玉、王昌、常军、杜在春、刘福广、倪家升、魏玉宾、李艳芳、石智栋、吴培亮)AQJ-4-2-29一米以下含坚硬夹矸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樊玉泉、徐长德、高振伟、宋来智、孙洪江、李培新、魏立、王兴雨、陈少华、徐亚军)AQJ-4-2-30冲击地压与瓦斯突出耦合作用下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卫修君、林柏泉、张富有、胡殿明、吕有厂、翟成、王安民、肖珷、谢友友、张帆)AQJ-4-2-31煤巷快速施工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黄福昌、倪兴华、李伟、张崇宏、宫志、王富奇、李政、王振平、章定强、李仲辉)AQJ-4-2-32煤矿深部巷道底臌机理及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王继承、郭志飚、赵从国、周廷振、张国锋、石炳华、权景伟、黄茂鸿、樊银辉)AQJ-4-2-33 JTDK-GBP交流提升机高压变频电控装置(焦作华飞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赵辉、赵廷钊、丁淮南、刘继平、张万中、姜秋生、何富贤、苗金矿、刘东耀、张水山)AQJ-4-2-34煤矿安全编码智能分析与评价预警控制管理系统(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田陈煤矿;江卫、王明南、林万令、张文胜、魏尊义、王旭波、张光同、张宝海、王伟、丁德英)AQJ-4-2-35制动绳式防坠装置及其制动性能智能检测系统(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陈光柱、鲍久圣、韩振铎、窦春雨、陈义强、杨建奎、王雷、曹国华、邵杏国)AQJ-4-2-36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蒋军成、王志荣、丁晓晔、潘旭海、王妍、王三明、韩雪峰、潘勇、陈发明、朱常龙)AQJ-4-2-37大型公共人员聚集场所风险评价及应急疏散能力研究(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丁辉、汪彤、朱伟、代宝乾、刘艳、李伟、徐敏、胡成、王山、李凤)AQJ-4-2-3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政务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王铃丁、张瑞新、李爱平、栗欣、花月霞、周秀玲、李天乐、魏永锋、王秀兰、严瑞銮)AQJ-4-2-39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工程普光气田开发钻井和完井工程安全专篇(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周延军、陈明、王介坤、张春涛、窦玉玲、李斌、姜兰其、曾强渗、于承鹏、刘云鹏)AQJ-4-2-40煤矿直流架线系统漏电保护技术及装置的研究(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毕锦明、程红、李凤锦、卢其威、王聪、贾纪兵、王荃)AQJ-4-2-41坚硬煤层大采高MG800/2040-WD型电牵引滚筒采煤机开发与应用(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义、闫晓林、米朝阳、姜斌、冯月新、范广忠、张东方、刘大同、韩军、张子荣)AQJ-4-2-42企业重大事故预防理论与实用方法应用研究(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永新、傅贵、董正亮、王方宁、张江石、何毓俊、赵显、张勤锋、范杰、李宣东)AQJ-4-2-43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井下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煤第五建设公司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工程项目部;丁成华、沈慰安、王者尧、孟凡良、钱会军、肖西远、桑华)AQJ-4-2-44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及体系研究(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陈朋超、谭东杰、艾慕阳、蔡永军、崔涛、苗国顺、刘广文、刘建平、孙异、柳文)AQJ-4-2-4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梁嘉琨、苏洁、王金彪、徐亚华、刘铁民、赵瑞华、王强、蔡团结、钟茂华、符泰然)AQJ-4-2-46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安全质量实用标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杜泽臣、李长江、邓雪松、曹伟、罗建仁、王春晓、赵明远、王晶、杨中华、董春波)AQJ-4-2-47煤矿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木城涧煤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张瑞新、张伟、相啸宇、王忠强、赵志刚、陈杏平、李忠学、王方敏、王忠武、韩秀会)AQJ-4-2-48冶金行业职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本溪钢铁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葫芦岛锌厂;李刚、李涛、王忠旭、潘祖飞、于冬雪、李庆辉、张秋玲、郑玉新、白羽、林菡)三等奖(131项)AQJ-4-3-01城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分析技术与应急管理系统(南京工业大学;蒋军成、王志荣、王妍、潘旭海、丁晓晔)AQJ-4-3-02复杂条件老矿区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钟亚平、殷作如、李建民、常文杰、张瑞玺)AQJ-4-3-03三河尖煤矿矿震规律分析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赵从国、窦林名、吴兴荣、张周权、曹安业)AQJ-4-3-04综放面顶板初次垮落瓦斯不稳定涌出治理技术与适应性研究(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李宝玉、张福喜、赵长春、张爱科、陈国华)AQJ-4-3-05深井“三软”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孔祥喜、谢广祥、章立清、黄乃斌、曹树祥)AQJ-4-3-06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底板巷道围岩控制综合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谢文兵、许传峰、钱勋、孙彦峰)AQJ-4-3-07石炭纪复合顶板条件大采高综采顶板控制技术(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永平、于斌、卻宝厚、赵军、周米柱)AQJ-4-3-08三软一高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卢国梁、梁冰、于斌、翟应真、李先章)AQJ-4-3-09极软、突出、特厚、高瓦斯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安徽理工大学;赵奇、张勇、葛春贵、王和志、高明中)AQJ-4-3-10系列采煤钻机的研究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新汶矿业集团通力机械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山东立人钻采机械有限公司;杜长龙、李伦实、王继承、高文良、冯相坤)AQJ-4-3-11淮南矿区铁路下采煤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吴侃、程功林、江德开、李亮)AQJ-4-3-12综掘面粉尘行为规律及高效防降尘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张党育、付京斌、张英华、李荣强、黄志安)AQJ-4-3-13西曲矿9#煤高浓度H2S治理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曲矿,太原理工大学;达善荣、赵义胜、弓培林、马永阁、杨彦群)AQJ-4-3-14煤田火区多尺度探测及火区生态环境响应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钟茂华、刘铁民、符泰然、刘诚、石杰红)AQJ-4-3-15深部开采防治煤层自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杨家华、钱泽兵、魏威、孙和平、许洪亮)AQJ-4-3-16基于风压平衡理论的双向风门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埠村煤矿,山东科技大学;于轲、张友明、郭召顺、杨平、王令和)AQJ-4-3-17综掘工作面封闭式控尘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李伟、李仲辉、李峰、刘向升、宫志)AQJ-4-3-18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庄煤矿,山东科技大学;孙春江、赵延湘、陈杰、程卫民、绳本福)AQJ-4-3-19煤矿多层采空区火区CYT-H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矿〈北京〉国际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合地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吴永平、刘纯贵、侯志鹰、郭志刚、赵君)AQJ-4-3-20深部区域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的研究与治理(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祁和刚、吴继忠、刘祥来、陈季斌、祝琳)AQJ-4-3-21低透气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分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卢连宁、吴强、裴明顺、秦宪礼、于会军)AQJ-4-3-22淮北宿县、临涣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及其对瓦斯赋存特征的控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李伟、吴基文、范景坤、陈富勇、程新明)AQJ-4-3-23复杂条件下易燃厚煤层综放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村煤矿;吴同性、马晓东、赵云峰、马超、姬财柱)AQJ-4-3-24工钢圆对棚复合支护软岩控制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郭国政、单智勇、贾明魁、陆明心、杨昌光)AQJ-4-3-25综放工作面端头及两顺槽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倪兴华、李佃平、李伟、张崇宏、马晓东)AQJ-4-3-26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综合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单仁亮、张能虎、高文蛟、王绍进、王玉宝)AQJ-4-3-27煤矿深部岩巷工程支护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杨军、孙晓明、王继承、权景伟)AQJ-4-3-28巨厚红层大构造区域地下硐室群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孙华璋、成云海、刘灿华、付振峰、郭信山)AQJ-4-3-29复杂条件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综合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杜工会、盛天宝、白云来、李功州、魏世义)AQJ-4-3-30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破坏失稳机理与支护对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靖洪文、张建国、吕有厂、欧阳广斌、许国安)AQJ-4-3-31深井岩巷蠕变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袁秋新、李伟、柏建彪、张京泉、李大伟)AQJ-4-3-32超厚复杂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刘纯贵、金智新、翟英达、侯志鹰、武望国)AQJ-4-3-33复杂地质、应力环境下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新宝、周钢、徐国栋、蒋斌松、吴继忠)AQJ-4-3-34 ZJL1-50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变频制冷装置(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王继承、许开成、裴立瑞、桑成喜、张树生)AQJ-4-3-35矿用本安型宽带接入系统(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北京阳光金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闫志常、王文杰、孙亲广、胡春岭、孙会利)AQJ-4-3-36矿井压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高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上若科技有限公司;祁方坤、苗长新、张荣杰、闽涛、史丽萍)AQJ-4-3-37 HAY-120正压氧气呼吸器(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谦、李新年、李新文、侯昱瑾、张文祥)AQJ-4-3-38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于励民、张晓光、陶建平、李国庆、张晓强)AQJ-4-3-39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肥城矿业集团白庄煤矿,淄博矿业集团许厂煤矿;丁恩杰、张申、马方清、赵小虎、宗伟林)AQJ-4-3-40 JX-2006安全阀在线校验仪(广东捷勋安全阀阀门检修有限公司;蔡创明、邱燕飞、刘伟忠)AQJ-4-3-41变光焊接眼护具光电响应特性测试系统研制(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陈锋杰、方云中、张晓冬、李红俊)AQJ-4-3-42变光焊接面罩光阀响应特性测试仪(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梅灿华、金士良、洪跃、宋毅、王桂芬)AQJ-4-3-43 JSA随动式智能双重安全保护装置总成(上海盛安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刘谷林)AQJ-4-3-4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测试中心,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李斌、徐建平、王其坤、葛青、卢巧)AQJ-4-3-45国内外锅炉法规标准比较研究(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赵洪彪、吴江全、杨笑峰、钟永明、杨必应)AQJ-4-3-46冶金煤气多机组联合循环发电安全高效集中管控系统(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徐有芳、范鹍、姬厚华、范者峰、王文涛)AQJ-4-3-47红外传感全自检光电保护装置(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于俊贤、王学军、白林景、李海明、李英杰)。

◆国家鼓励和支持提高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鼓励和支持提高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鼓励和支持提高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第十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释义】本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事故虽然有意外性、偶然性和突发性,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

要达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就要努力去发现这种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针对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加强对安全高效的设备、工具、工艺方法和有效的安全防护用品的研究开发,加强对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的研究,依靠科学技术保障安全生产。

加快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的换代升级,特别是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高危行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合理确定生产一线用工。

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从资金、税收、人才等多方面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2010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

要求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组织一批提升我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项目。

二、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才能发挥保障生产安全的实际作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采用保障生产安全的先进技术;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例如,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定,要求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力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等技术装备;在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在大型尾矿库安装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大型起重机械要安装安全监控系统等。

科技成果——煤矿“一张图”安全生产智能管控平台

科技成果——煤矿“一张图”安全生产智能管控平台

科技成果——煤矿“一张图”安全生产智能管控平台技术开发单位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1)适用于单个煤矿安全生产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及智能管控;
(2)适用于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安全生产业务统一信息化管理和智能管控。

成果简介
(1)建立满足智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应用需求的标准规范体系,将煤矿涉及生产、安全、经营等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
(2)采用分布式协同“一张图”技术,实现煤矿“采、掘、机、运、通”和“水、火、瓦斯、顶板”业务的协同处理,各类业务数据可以在矿井内部以及矿井到上级管理部门间横向、纵向无缝共享,实现安全生产业务的一体化管控;
(3)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智能诊断、危险源预警、综合评价等大数据模型,对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汇聚、关联分析、概括推理、综合展示,智能诊断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高矿井安全管控水平。

应用情况
该技术装备在阳煤集团、临沂矿业集团、陕西煤业集团、平煤神马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全集团推广应用。

以阳煤集团为例,基于该技术在阳煤集团建成了国内外第一个全集团分布式协同、高度透明展示
和一体化管控的智慧、高科技矿区,本技术的推广应用从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多个层面,有效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使各级领导和部门能及时掌握安全生产信息,高效地指导生产、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了管理效能,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减少了潜在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损失。

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

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 2 3卷
第 1期
2 月






Vo . 3, . 1 2 No 1 Fe b. 2 0 1 0
20 10 年
F 0RE T S RY LABOUR AF S ETY
文章编号 :0 65 9 ( 0 0 0 0 4 0 10 -0 1 2 1 ) 1— 0 3— 3
1 充 分 认 识 加 强 安 全 生 产 科 技 成 果
推 广 工 作 的 重 要 意 义
1 1 加 强 安 全 生产 科 技成 果 推 广 工 作 , 深 入 . 是 贯彻落 实 科学发 展 观和 党 中央 、 国务 院领 导 同志 关于安 全科 技工 作重 要指 示精神 的体现
Te hn l g c lAc i v m e t n W o k S f t c oo ia h e e n s i r a ey
近年 来 , 各地 认 真 落 实 “ 技兴 安 ” 略 , 科 战 不 断加大 安全 生产 科 技工 作 力 度 , 力 推广 先 进适 大 用 的安 全技术 、 艺 、 备 和 材料 等科 技 成果 ( 工 装 以 下简称 科技 成 果 ) 为 安 全 生 产 形 势 稳 定好 转 发 ,
加 强 安全 生 产 科 技 成 果 推 广 工 作 的 指 导 意 见
Gu d n e o t e g h n n he Po u a ia i n o ce tfc a d i a c n S r n t e i g t p lrz to fS in i n i
依法推 广 是 做 好科 技 成 果 推 广 工作 的 基 本






第2 3卷第 1 期

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安全生产

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安全生产

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中国发射首枚人造卫星1970年4月1日21时35分,卫星发射时刻终于到来了。

“东方红一号”随“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发动机的轰鸣中离开了发射台。

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

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音,声音清晰宏亮。

1970年4月25日18点,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公里。

远地点高度2384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114分钟。

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律播送“东方红”乐曲。

2、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嫦娥一号卫星升空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

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帆板展开长度18米,预设寿命为1年。

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4、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

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1、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技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前身是四川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由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直属管理。

是全省唯一综合性安全科技研发机构。

为大力实施“科技兴安”,建立全省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和依托平台,省安监局决定着力推动省安科院的发展。

2006年7月经省编委批准,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更名为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同时,四川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加挂四川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和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机构牌子,实行四套机构,一套人员。

安科院坚持以科技为中心,实施“安全发展、科技兴院”战略,以安全科技推广应用为主,安全科技研发并进,为政府做安全技术支撑,为企业做安全技术服务,注重为省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搭建平台。

先后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贵州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机构和大专院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机构设置:办公室(人力资源,党办合署)、资产财务部、总工程师办公室、煤矿安全所、非煤矿山所、工程与工业所、危化与烟花爆竹所、安全评价中心、信息所、安全科技教育部、检测检验所业务体系: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非煤矿山安全技术研究与服务、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服务和评审、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和评审、安全评价、安全生产信息化服务、3D重大危险源测控、职业卫生检测与评单位历史:1981年四川省劳动保护中心(川府函[1981]212号)1983年四川省矿山安全技术研究室与省劳动厅矿山处合署办公(川编发[1983]398号)1986年建立四川省劳动保护监测站,与劳动保护中心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川编发[1986]002号),同年劳动保护中心更名为四川省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川编发〔1986〕120号)2002年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室、四川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川编办[2002]45号)2003年加挂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牌子(川编发[2003]5号)2004年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并加挂四川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牌子(川编办[2004]130号)2006年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保留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四川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的牌子(川编办[2006]99号)主要职能:省安科院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解决重大事故预防、监控、预警与应急响应重大技术关键为主要方向:承担省科技厅、省安监局等厅局下达的各类重大安全科研任务;以科研为先导,为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承担与监管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在研发基础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整合优秀科技成果,促进安全科技产业化;引领全省安全科技发展方向,成为联系和协调我省安全生产领域各类科研单位的桥梁与纽带。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9.21•【文号】安监总科技〔2016〕100号•【施行日期】2016.09.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科技〔2016〕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总局和煤矿安监局机关各司局,应急指挥中心,有关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推动安全生产领域事故预防、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救援和监管监察执法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安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大力弘扬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问题导向,夯实科技基础,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氛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科技重大技术难题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切实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为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0年,一批国家、区域重点实验室和研发试验基地建成运行,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重大事故致灾机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原创性科技成果数量、质量稳步提升,灾害事故和职业病危害预防与风险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和应急救援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事故调查处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安全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安全发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二、夯实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础(三)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安全生产科技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生产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使得工业生产更加安全可靠,有效预防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就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进行讨论。

首先,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得安全生产更加精准。

传统的安全监测设备需要人工巡查,而智能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瓦斯浓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准确判断生产过程的安全状态,并及时发出警报。

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安全生产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避免了操作人员因走失、疲劳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其次,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为危险环境下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便利。

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类传感器,如红外相机、气体检测仪等,准确快速地获取危险环境的信息,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分析,为安全人员提供目标检测和实时监控。

在高温、有毒、缺氧等危险环境下,无人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巡查和检测工作,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风险。

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操作人员可以进行真实感觉的模拟训练,模拟各类危险场景,并通过虚拟场景的反馈和导师的指导进行培训和提升。

这种虚拟实训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缺乏经验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

最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的安全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对生产过程和设备的状态进行预测和诊断,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为安全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降低了安全风险,保障了生产的稳定进行。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业生产的安全性。

智能监测技术、无人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精准、高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领域也迎来了许多科技成果。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效率,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还大大提升了生产者和工人的安全保障。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

首先,智能监测系统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大科技成果。

这套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生产场所的各项指标,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风险,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其次,安全防护装备的科技创新也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比如,防护面罩的材料和设计经过改进,使得工人可以在有害环境下工作时,有效防止有害气体的吸入。

另外,安全靴的防滑设计和抗冲击功能也大大提高了工人在危险环境下的安全保护水平。

这些新型安全防护装备的应用,使得工人在高风险行业工作时,能够更加安全可靠地完成工作任务。

再者,应急救援技术的进步也是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体现。

例如,无人机应用于事故救援中,可以快速准确地勘测现场,搜索被困人员,并提供物资投送等帮助。

无人机在救援过程中无需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不仅提高了救援效率,还降低了救援人员的风险。

另外,虚拟现实技术也被应用于安全培训中,通过模拟真实的危险环境和事故场景,让工人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接受培训,提前应对危险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应急反应能力。

最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为安全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通过对大规模安全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安全生产中的隐患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人类的操作,提前预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不仅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和监测系统,还提升了现代安全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技术的水平。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会为我们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

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

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
安全生产科技是指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和效率。

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是指将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的提高。

安全生产科技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和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
安全检测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
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监测。

其中包括传感器、监控摄像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和软件系统。

通过对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2. 安全培训技术的应用
安全培训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培训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员工进行
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其中包括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培训等方式。

通过对安全培训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3. 安全管理软件的应用
安全管理软件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
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

其中包括生产数据分析系统、安全
事故管理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等。

通过对安全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总之,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该加大对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成果显著,取得重要突破

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成果显著,取得重要突破

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成果显著,取得重要突破取得重要突破自砥砺前行的2023年,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重要的突破。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各方共同的奋斗,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目标。

以下是对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结与回顾。

一、政策体系完善,制度保障更加健全2023年,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现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文件。

这些政策文件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追究、事故预防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为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2023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化。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深知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性。

同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这些努力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三、安全生产监管手段全面提升,事故预防成效显著在2023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安全监管手段,如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实时监管和事故隐患的精准预警。

同时,加强对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事故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这些举措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灾害防范取得重要突破在2023年,我国在应急救援能力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装备更新,提高了救援力量的整体水平。

同时,加强了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提高了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

特别是在抗击自然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安全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提高2023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民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的实践经验总结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的实践经验总结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Smith, J. (2010).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afety.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41(3), 239-243.
Wang, H., Zhang, Y., & Li, M. (2018).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in Safety Management. Journal of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9(2), 147-158.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与 成果转化应用的实践
经验总结
目录
• 引言 •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 成果转化应用 • 实践经验总结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与成果转化应用对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具有 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在国内外 发展迅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机遇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要求的 提高,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 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为安全生产科技 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实践案例
采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某矿山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降低了事故发 生的概率。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以上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需要注重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加 强企业与科研机构、政府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04 实践经验总结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的关系

推进科技创新 促进安全生产

推进科技创新 促进安全生产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安全生产一、主要微珐在大力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加速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切实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一)健全科技创新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段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基础工程、核心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

第一管理者亲自抓选题立项、方案论证、实施研发和成果推广,设立了第一管理者挂帅、主管领导负责、职能部门具体抓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段《科技研究开发管理办法》,为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健全项目负责机制。

我段始终把科技创新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在每年初召开的段职代会上组织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明确科技工作思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凝聚全段力量整体推进科技工作。

为保证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和按期完成,我们健全了课题立项、经费管理、项目实施、成果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在立项初期就签定项目合同,指定项目负责人,成立项目研发小组,对课题部门、课题负责人进行绩效考评,大力推进项目研发进程。

同时。

根据每年的科技攻关项目,编制出所需投入的科研经费预算,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三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科技创新之本,直接决定着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

我们立足于自身挖潜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调动现有人才开展科技创新。

在四段合一后就实施了“能人战略”,将过去各段的37名科技人才选拔到段科研所集中使用,形成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科技实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研发平台。

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与业绩考核相结合、与职务晋升相结合、与福利待遇相结合、与表彰奖励相结合。

同时还重点培养了新入路的19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才,给他们定课题、压担子,提供挂职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四是健全技术合作机制·为提高科技创新层次和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积极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方位的技术合作,及时将先进的技术工艺引用到铁路电务领域,紧密结合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科技攻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科技〔201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中央企业、科研单位: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科技兴安”战略,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力度,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等科技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着力解决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市场机制基础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现就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科技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体现。

安全科技是安全生产构成的重要要素,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企业提高本质安全程度的重要途径,是科技支撑引领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进一步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科技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安全生产的治本力度,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共性、关键性安全生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科研攻关,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

张德江副总理强调,要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切实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各地区、各单位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

(二)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重要抓手。

从业人员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是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各地区、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将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作为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好。

(三)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依法推广是做好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家鼓励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改进安全设施,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提倡和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不断改进、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

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二、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法规标准推动、严格行政许可准入、淘汰落后、培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着力推广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五)基本原则。

1.依法推广原则。

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2.先进适用原则。

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既要突出技术、工艺、装备、材料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要重视其适用性、实用性和稳定性。

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安全生产的特点开展推广工作,注重成果对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实际效果。

3.突出重点原则。

以高危行业和领域为重点,筛选对于生产安全事故防治切实有效、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加以推广。

4.互惠互利原则。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推广应用单位在互惠互利、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三、强化工作指导,注重协调联动(六)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完善科技成果评估筛选和发布机制。

要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危害、冶金、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和交通、建筑、消防等行业(领域)为重点,通过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估、鉴定、筛选、发布机制,确定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等科技成果,定期发布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七)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与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紧密结合。

科技成果推广工作要始终做到与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与事故调查处理、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淘汰落后技术装备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八)优化政策环境,引导推动企业科技促安、科技保安。

要以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为抓手和载体,通过制定有利于安全科技成果推广的政策,利用科技成果奖励、发布推广目录、举办成果展览、召开示范现场会等形式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加大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促使科技成果早应用、快见效。

(九)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准入,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

通过严格实施行政许可,进一步提高危险性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与升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面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作用。

(十)制定标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将安全科技成果纳入相关标准,是强化政府引导推动、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措施。

对于能够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关键科技成果,要尽快通过制定强制性安全技术标准加以推广应用;对于能够有效防范一般性事故的科技成果,要通过制定推荐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

(十一)加强协调,共同推进。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大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同级政府对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支持,主动与产业、财政、科技、税务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引导、督促企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安全科技成果。

四、鼓励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十二)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安全科技研发和应用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应用与示范,提升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十三)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

要引导从事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中介技术服务的机构从企业对安全科技的需求出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开展安全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充分依靠各直属机构的力量,调动和发挥科研及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搭建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服务的平台,推动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十四)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

要以企业安全需求为源头,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努力改变科研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现象。

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安全技术开发平台,促使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规律,以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组织产学研共同做好安全科技立项、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科技、资本、管理的优势,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要加强安全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发挥示范工程典型引路作用,积极创新推广方式(十五)建立示范工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各地要针对本地区安全生产特点,以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为目标,选择一批典型的安全科技成果,建立一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通过典型引路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广泛开展。

(十六)积极开拓创新,以多种形式开展推广工作。

通过制定推广计划、发布推广目录、搭建推广服务平台、展示科技成果等方式,灵活多样地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要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全科技周”等系列活动,组织专家进基层,推动安全科技成果进企业,大力宣传先进适用的安全科技成果,扎实推进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六、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十七)切实把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成立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推广工作的领导。

把推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推广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研究制定推广工作的政策、规划和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

(十八)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取得实效。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区安全科技成果应用的现状和实际需求,选择重点行业(领域),制定推广工作实施方案。

要落实目标责任,建立定期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推广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研究具体贯彻落实的措施,做好推广工作的部署、检查和总结评估,于每年的12月20日前,将当年推广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二○一○年一月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