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欣赏
四年级上册古诗语文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古诗语文人教版01浪淘沙(其七)——刘禹锡【唐】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作者: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存在江苏徐州、河南洛阳、浙江嘉兴三种说法,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02 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03 暮江吟——白居易【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生于河南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04 题西林壁——苏轼【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露似真珠
“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可怜”在诗中意为“可爱”,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结构梳理
暮江吟
暮江落日 色彩明丽 喜爱 赞美
露伴新月 和谐宁静
主旨概括
《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暮江落日和 美之情。
[]
题 西 林 壁 宋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 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傍晚时分,夕阳西沉,残阳将柔和的 余晖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 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可爱。
这里指 好像。 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岸边草木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而冉(rǎn)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把精 巧的弯弓。
课后作业
1. 背诵这三首古诗。 2. 收集一些赞颂梅花的古诗,同学之间
相互交流。
结构梳理
雪梅
梅雪争春 各有所长
对比 梅——逊雪三分白 各有所短 雪——输梅一段香
主旨概括
《雪梅》通过写梅雪争春,告诉我们人 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 之短。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mù sè sāo yuán xùn
骚暮逊 瑟 缘
2.课内阅读。 暮江吟
《题西林壁》描写了诗人游览庐山时 的所见、所想,全诗描绘了庐山雄奇壮观、 千姿百态的景象,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要想真正了解事物,就要从不同方面、不 同角度去观察、分析。
[]
雪 梅
宋 卢 钺
走进作者
卢钺(yuè),南宋诗人,自号梅 坡,生卒年不详。
主要作品:《雪梅》两首。
古诗诵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项羽活着的时候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决不 苟且偷生。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人民生活困苦,而南宋君臣却不思进 取,苟且偷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地 呼喊——
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在记忆中, 融在血液里,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凉州词
饮酒作乐 杀敌豪情
美酒 琵琶 醉卧 几人回
为国而战 视死如归
第3课时
板块一 猜测作者,激情入题
看资料,猜作者。
李 清
照
她,是一位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
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被誉为“千
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多写离愁别绪,婉约缠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再读诗句,思考:透过“秦时”“汉时”,你又想到了 什么?
从秦到汉,再到诗人生活的唐朝,边关遭受外族侵扰长 达九百多年!时光穿越近千年,不变的是什么? 战争
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朗读这一句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人为什么没有回来? 战死沙场,终老边关
诗词朗诵 朗读《凉州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cí
凉州词
[唐]王翰
pí pá
cu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zu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词解读
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
(今甘肃武威)一带。
凉州词
[唐]王翰
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 能够发光。诗中指极精致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诗意: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 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读,品诗味,体诗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服输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与雪花 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 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 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现出 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 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可爱。
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 莹剔透,而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 精巧的弯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 比喻
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真珠 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 一句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 描写,创造出秋夜和谐宁静的意境。
左右结构
吟侧 峰缘 降须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
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 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也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题材广 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 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 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 之中。这两句诗借景说理,指出观察分析 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 出正确的结论。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雪梅》-教学设计-古诗赏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雪梅》-教学设计-古诗赏析一. 教材分析《雪梅》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这首诗描绘了雪梅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坚强和傲骨。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梅花的形象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中的比喻和描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雪梅》。
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诗中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体会梅花的高洁、坚强和傲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诗句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2.诗中的比喻和描绘手法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诗句的含义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
2.示例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中的比喻和描绘。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和绘画等方式,表达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句、图片、实物展示等。
2.图片和实物:准备与梅花相关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解释诗中的比喻和描绘。
3.参考资料:收集与梅花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梅花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雪梅》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雪梅》,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比喻和描绘。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古诗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咱先看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就想象自己站在庐山面前,横着看的时候,庐山就像一道长长的山岭,连绵不断的。
可是当你侧着看呢,它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啦。
而且啊,不管是离得远看,还是走近了瞧,从高的地方看下去,或者从低的地方往上看,庐山的样子那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呢。
这就像我们看一个东西,从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有不同的样子。
再看后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可有意思了,为啥我们看不到庐山真正的全貌呢?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就处在庐山这座大山里面呀。
就好比你在一个迷宫里,周围都是墙,你就只能看到周围那一小片地方,看不到整个迷宫的样子。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呢,有时候我们看事情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小范围里,得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样才能看得全面。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你可别笑话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有点浑浊哦,这可是人家自己酿的,在丰收的年景里,他们可热情啦,留客人在家的时候,鸡肉、猪肉啥的那是准备得满满当当的。
这就体现出农家的淳朴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可太有名啦。
你看啊,诗人走着走着,前面是重重的山峦和弯弯绕绕的河流,感觉好像没路可走了,正发愁呢。
突然,眼前一亮,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又出现了一个小村子。
这就像我们在生活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感觉走投无路了,但是只要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会出现新的转机呢。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这是说啊,箫和鼓的声音此起彼伏,原来是春社日快到了,大家都热热闹闹地准备着呢。
而且村民们的穿着都很简朴,还保留着那种古老的风气,这是一种很质朴的乡村风貌的描写。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人教版所有古诗-三,四年级书上的古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人教版所有古诗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望洞庭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回乡偶书(二) [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 [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七册必背古诗《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古诗和文言文全部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古诗和文言文全部》一、概述古诗和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语文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材中,古诗和文言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的古诗和文言文,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使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二、古诗1.《静夜思》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盈。
自酌一杯天地醉,无言独醉古今情。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表现了作者在深夜时对自然和人生的沉思。
通过诗人对山月、水风的描绘,展现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静谧与深沉。
在学习这首古诗时,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导读,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诗意和特色,领略古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篇,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景象,带有深刻的生活感悟。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学生能够领略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为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添加丰富的内容。
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通过描绘高楼的壮丽景象,表达了我国古代诗人豪迈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培养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气魄。
三、文言文大风来了,风吹干净了小镇的兔子尘。
萧萧风声中,松枝哗哗。
风过处,一切都崭新,无尘土,无稠浊。
当骑在风上,心中就会像空中的彩云,那么轻而无负担。
风从远方来,不经过某个地点,我要往远方去。
《大风歌》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大自然风力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无束的向往和追求。
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可以感受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崇尚,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特色。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雪梅》-说课稿-古诗赏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雪梅》-说课稿-古诗赏析一. 教材分析《雪梅》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梅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的赞美。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律感。
本诗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诗的韵律、意象和情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朗读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雪梅》,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词语,掌握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和赏析,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雪梅的美丽和坚韧,理解诗人对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的赞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雪梅》,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词语,掌握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讨论和赏析中感受诗的美,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梅的图片,播放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感受诗的美。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雪梅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雪梅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雪梅》,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的韵律美。
3.理解:分析诗中的意象,解释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4.讨论:学生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深层含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古诗古文及名言积累翻译
四年级上册学习园地一学习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译: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译: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译: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 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译: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第九课 古诗三首鹿柴zhà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第一二句: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第三四句: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但】只【返景】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第一二句: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第三四句: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残阳】晚霞【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第十三课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shào女①,名曰yuē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nì②而不返,故③为精卫,常衔xián 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④于东海。
注释:①【少女】小女儿 ②【溺】溺水,淹没 ③【故】因此 ④【堙】填满 译文:学习园地四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第一二句: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第三四句: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 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 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里,让 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同为豪放派词人。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 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赞美奇景 富有哲理
《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 丽景色,同时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事 物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各个角度来分 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启 迪我们:只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多角度地看 待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卢钺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历史
可爱。 农历已进入深秋季
节,点出了观赏江
景的季节是深秋。
珍珠。
诗人描写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露水、月亮。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
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 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识本课生字。 3.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
第二步:学字词
mù
sè yuán xiánɡ
暮 瑟缘 降
sāo
xùn
shū
骚 逊输
瑟
射
靶
子
暮
缘降读下面Fra bibliotek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凉州词》是边塞诗。盛唐边塞诗 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 诗长于七言 ,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 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情 感,大多具有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 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大多慷 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 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尤以 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 岑诗派”。下面我们欣赏几首边塞 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自古以来 古来征战几人回。 您
晶莹的夜光
葡萄美酒夜光杯杯盛,满了殷红的 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正要开
怀畅饮,马上琵琶 声催促而来。
醉倒在沙场,也
醉卧沙场君莫笑,请您不要见笑,自 古来征战几人回。古男儿出征,有
几个活着回来的?
凉州词
译文:
[唐]王翰 晶莹的夜光
杯盛满了殷红的
古诗赏次析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
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 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 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 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 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 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 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 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 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 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
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 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 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 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 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 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 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 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 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38张PPT)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 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 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 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 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 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 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qín
秦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zhēnɡ
huán
万 里 长 征征 人 未 还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pí pá
欲 饮 琵琵 琶 马 上 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xiànɡ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 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 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这是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荒凉 冷清 孤独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 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诗歌开头两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 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铿锵 有力,表明态度:不管 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 讲求气节,争做英雄。
3.诗歌后两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典故。借项羽自刎 乌江,不肯偷生的历史故事, 讽刺南宋王朝的逃跑主义, 暗含了要求抗金的主张。
4.能不能将颔联中的“不肯”换成 “不想”“不能”?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的意思是:只要镇守卢龙城的将军 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 山。我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平定边患的渴 望和保家卫国的壮志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3.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 “不想”“不能”?
不能,“ 不 肯 ” 一 词 , 写 出 了 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 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 “人杰鬼雄”之名。
4.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 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凉州词
我会认
jiàng
xiàng
将项
结构分析
比一比
项 顶
结构分析
左右结构
催雄 词 醉项
独体字
鬼 “鬼”的第一笔是 亦
我会写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 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 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他的诗多 豪放壮丽之句,可惜很多已散失,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 的是他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流露出作 者厌战的情绪,也表现了一种毫纵的意兴。
诗句解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假如有李广将军来戍守边关, 一定不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那作者,为什么要呼唤这样一位飞将军呢?
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 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君不见沙场征 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们都有同感啊!
段落大意
琵琶:弹拨乐器,源于波拉伯,汉代经西 域传入我国,军中弹奏琵琶常在马上。
诗句意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 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 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 琶声马上传来。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有 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 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 活着回来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书写指导:
“大”横较长,撇、捺舒展,
横间等距。
36
生字书写
yín
吟
组词: 吟唱 呻吟 造句:溪水在岩石间欢快地吟唱着。
书写指导:
“口”小且偏上,“今”的
撇、捺舒展。
37
生字书写
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38
拓展提高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2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整首古诗。
2、请把自己当作诗人身临其境,想一想身 在画境中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把想
9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题西林壁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4444
12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 所写。当时的朝廷政治昏暗,党争激烈,诗人尝 尽了在朝为官的艰辛,于是自求外任。所以这首 诗渗透了他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快乐情绪和获 得自由后的个性色彩,成了白居易在特定境遇下 的心境和审美的艺术载体。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生 活、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给后人带来无尽 的美之享受。
52
写作背景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 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 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 干首庐山记游诗。
53
新知讲解
《题西林壁》题目是什么意思?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 下。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54
26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1. 原文及释义。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弯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2. 赏析。
- 首先看这个“铺”字,用得那叫一个绝啊。
如果说“照”字,就显得太直白了,“铺”字就像夕阳是个温柔的工匠,把自己的余晖轻轻地、满满地铺在江面上。
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江水一半绿一半红,就像被大自然这个大画家分成了两半,一半用绿色颜料,一半用红色颜料,特别神奇。
- 再看后面写夜晚的景色,把露珠比作珍珠,那露珠在月光下肯定是亮晶晶的,就像一颗颗真的珍珠一样。
月亮像弓,弯弯的,这个比喻特别形象,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出九月初三那个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诗人就像一个摄影师,先给我们拍了傍晚的江景,又拍了夜晚的露珠和月亮,把暮江的景色从傍晚到夜晚的美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1. 原文及释义。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从正面看庐山,山峦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则是高耸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呢?只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啊。
2. 赏析。
- 前两句就像在给我们玩一个视觉游戏。
你看,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它的样子就完全不一样。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得到的印象也会不同。
诗人可真是个细心的观察者啊。
- 后两句就更有哲理了。
我们有时候在生活中也会这样,就像在一个事情当中,往往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就像在庐山里看庐山,被周围的环境局限住了。
这就提醒我们啊,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跳出这个“庐山”,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1. 原文及释义。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聊聊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里那些有趣的古诗吧!你们看,像《暮江吟》这首诗,白居易爷爷把傍晚江边的景色描写得太美啦。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就好像一幅画摆在我们眼前,那红红的夕阳倒映在江面上,一半江水是碧绿的,一半江水是火红的。
再说说《题西林壁》,苏轼叔叔告诉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就像我们有时候看问题,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可能就看不清楚事情的全貌。
还有《雪梅》,卢钺伯伯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让我们知道了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样。
这些古诗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只要我们多读几遍,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美和道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嘿,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讲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里的古诗。
比如说《出塞》,王昌龄写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多有气势啊!让人仿佛能看到那些勇敢的战士们守卫边疆的样子。
《凉州词》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写出了战士们的豪迈,就算面临危险,也毫不畏惧。
像这样的古诗,读起来是不是让你心潮澎湃?它们就像是一扇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的世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亲爱的同学们,咱们一起走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古诗世界吧!你想想,“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在《暮江吟》里,白居易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弯弓,多形象呀!还有《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林的幽静。
每一首古诗都是一个小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里面的奇妙之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四年级上册语文里的那些古诗哟!《嫦娥》这首诗,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不是让你感觉到嫦娥在月宫里的孤独和后悔呀?还有《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给朋友的鼓励多温暖啊!这些古诗就像一个个好朋友,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思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古诗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古诗在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的课本里,有好多超有趣的古诗呢。
比如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先来说说李白这位大诗人吧,他呀,可是唐代超级有名的诗人呢,大家都叫他“诗仙”。
他的诗就像他的人一样潇洒自在,充满了奇幻的想象。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写得可太美啦。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几句诗啊,就像一幅画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
“日照香炉生紫烟”,那香炉峰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好像生出了紫色的烟雾一样,这个描写特别有画面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看去,瀑布就像一条白色的丝带挂在山川之间。
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简直绝了。
那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地方直落而下,就好像是银河从天上掉到了人间一样,李白的想象力真的是太丰富啦。
还有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孟浩然也是唐代很有名的田园诗人呢。
他的诗总是充满了宁静和闲适的感觉。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里描绘了一幅傍晚停船在小洲边的画面。
诗人的小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上,太阳落山了,诗人的愁绪也油然而生。
原野很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还低呢,江水清清的,月亮的倒影离人很近。
这诗里有一种淡淡的忧愁,读起来很有韵味。
再看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啊,他的诗很有禅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诗表达了王维在异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人在外地,就感觉自己是个外人,这种孤独感很强烈。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啊,简直说出了所有在外游子的心声,一到节日就更加想念亲人了。
这些古诗啊,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闪闪发光。
我们可以通过读这些古诗,去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去领略那个时代的风貌。
它们不仅能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还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呢。
而且呀,背诵这些古诗也很有趣,就像是和古代的诗人交朋友一样,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春雨春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 古诗两首)二、教学《春雨》l、板书诗题: 春雨2、解题: 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
原诗有八句,这里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 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
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 指名读诗句。
(3)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nǎi,鼻音。
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suí,平舌音。
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rùn,翘舌音,前鼻音。
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
"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 分句讲读。
※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 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 (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齐读这两句诗。
※指名读"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人”(“潜人”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人夜”该怎么解释? (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迸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你说得真好! 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朗读指导。
(1) 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 知/ 时节。
当春/ 乃/ 发生。
随风/ 潜人/ 夜,润物/ 细/ 无声。
(2) 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
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 学生自练。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 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乃: 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随: 第一笔和第二笔写成的“”体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笔写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处定位,中间和下部须留写“”的位置,末笔“捺”弯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润: 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
(2) 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
2、抄写“春”、“时节”各两遍。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
2、默写“春雨”、“时节”两个词语。
二、教学《春晓》1、板书诗题: 春晓2、解题: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
“晓”xiǎo三拼音, 左右结构,左部是“日字旁”,右都是“尧”,上面没有“点”。
诗题里的“晓”是早晨的意思。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3、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 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画面上是个什么人? 她左手在拉起什么? 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 (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2) 指名读四句诗。
(3)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眠:mián。
前鼻音,三拼音。
左右结构,左都是”目字旁”右部是“民”。
“眠”就是“睡”的意思。
觉:jué。
上下结构,上部是“”,不是“”,下都是“见”。
“觉”是个多音字,读jue时是觉得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 分句讲读。
※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 (“春眠不觉晓”的“晓”是天亮的意思)为什么这个“晓”和“春晓”的“晓”意思不同呢? (因为联系全句的意思,说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才好讲,说成不知不觉就到早晨了不大好讲)对,你能联系全句的意思来解释“晓”字的意思,讲得合理,对头,很好! 那么“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 (“处处闻啼鸟”就是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意思) 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 (自答:写诗是要押韵的,这首诗押的是”ao”韵,所以要把”鸟”字放在句末)※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白已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想一想: 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5) 齐读这两句诗。
(6) 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 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昨天夜里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 (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 请连起来说一说。
(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 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8) 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借春的真挚感情。
6、朗读指导。
(1) 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春眠 / 不觉晓,处处 / 闻啼鸟。
夜来 / 风雨声,花落 / 知多少。
(2) 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不觉晓: 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满足。
处处闻啼鸟: 反映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
花落知多少: 反映春光不能常驻,应该加倍珍惜的心情。
(3)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 学生自练。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 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觉: 开头三“点”,第一、二两“点”是“侧点”,第三点是“撇点”,不可写成“党字头”,第四、五两笔写成的“秃保盖”呈下罩势,第六、七两笔写成的“”体形宜瘦,框内应能包容第八笔“撇”画的上半,第八、九两笔写成的“”底部齐平。
晓: 左部“日宇旁”体形宜瘦右部上面的“”第一笔“横”画应斜向右上,第二笔“斜钩”要有弧度,第三笔“撇”与“斜钩”相交后补满左下空白,右部下面的“”,“横”画宜平,“撇”和“竖弯钩”起笔处均顶连“横”画,而彼此互不相连,行笔舒展,保持底部平稳。
眠: 左部“目字旁”体形宜瘦;右部各“横”画间距相等,“竖提”宜直,“斜钩”应有弧度。
“竖提”的出“提”部位与“斜钩”的出“钩”部位应横向齐平。
(2) 学生自练描红“觉、晓、眠”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1、朗读《春晓》,熟读背诵。
· ;2、抄写《春晓》《春雨》各两遍。
1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晓》。
2、默写“春晓、风雨”两个词语。
二、指导背诵1、指导背诵《春雨》。
(1) 放录音。
(2) 教师指着板书引背。
(3) 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
(4) 各人轻声默念背诵。
(5) 齐背。
(6) 指名背诵。
2、指导背诵《春晓》,方法同上。
三、课堂练习1、“找朋友”(连词)。
春 (春风)(春雨)(春晓)(春光)(春花)时 (时节)(时间)(时光)(及时)(准时)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春天--- 。
春雨--- 。
3、说话练习。
(1) 话题: 春天来了(2) 提出要求: 根据第25页上的画面,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春天的美丽景象。
(3) 各人发挥想象,构思讲说内容。
(4) 同桌二人相互说听、补充。
(5) 指名几人到班上讲说,教师评议,小结。
第二课时静夜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教材分析《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流程:一、猜谜语导入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
注意正音,指导读好“静、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
”(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