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音乐:浪漫诗篇_课件1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655ff02c52ea551810a68761.png)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3一、音乐长廊(一)欣赏、内容介绍:《第十交响曲——江雪》作于1997-1998年春。
《第十交响曲•江雪》是为吟唱、古琴(预制录音带)和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
作曲家从柳宗元同名诗词所蕴涵的冷峻的意境与独特的声韵中获取灵感,以人声的吟、诵、唱,古琴的时代韵律与交响乐队的现代化铺陈交相辉映所构成的跌宕起伏的音响,传达、塑造、讴歌了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对这样一部“抽象”的作品,谈“具体”的技术几乎是多余的----尽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但朱践耳对12音这一老技法是常用常新。
这里仅说主题的构成:作曲家得心应手、举重若轻,以琴曲《梅花三弄》曲首纯五度音程为据,按五度间隔相生原则得一中西合璧的音列----1、2、5、6、3、#4、7、#1、b6、b7、b3、4----其前四音为“四基音”,后四音为四曾音;整体是12音,局部则首尾相扣c宫、E宫、bA宫三个五声音阶。
作曲家在《江雪》的演出诠释中写道:“这首交响曲,并非单纯为古诗谱曲,也不在写柳宗元的个人遭遇,而是借助于诗的意境,以吟、诵、唱相结合的手法,加上古琴新韵,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给以交响化,现代化的表述,以弘扬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因主张革新而二度被贬,五言绝句“江雪”就是在第一次被贬时所作,该诗虽是写景,但却意在其外,寄托了诗人藐视世俗、忧虑愤懑、不甘屈服、孤傲清高的情怀。
在诗文平静的表象中,包藏着无穷的动力,在平仄有序中蕴含了丰满的韵律感和音乐性。
朱先生从此引申、拓展,用源自中国汉语的艺术神韵、籍现代交响乐的手法,成功地表述了中国历代爱国的知识分子精英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和高风亮节的独立人格精神。
对音乐语言的开拓,对中国汉语的音乐神韵全方位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先生“江雪”的一个重要特点:汉语“字”有声调,各声调在高音走向上有区别,在长短、快慢、强弱和音色上也有区别,汉语的词组和语句又因表意、表情和使用者的人物特征的影响,而在上述五个方面产生了灵活丰富的变化发展。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音乐下册全套PPT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音乐下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e5449ed4d8d15abf234e00.png)
舞剧《野斑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童话故 事:斑马姑娘为了救野斑马而甘愿献出自己的 生命,她的死唤醒了其他动物的良知,使动物 家园重现和谐与安宁。请观赏其中的一组舞蹈 (或剧照),看看演员们模拟了哪些动物造型。 请你模仿其中的一个动作做一做。
谢
谢
历史的回响
欣赏下列图画,说说它是反映哪个历史时期的作品,并 选择合适的歌曲为它配上音乐,也可自选乐曲为它配乐。
1. 了 解 这 首 歌 曲 在 舞 剧 《红色娘子军》中演唱时的场 景,用饱满的情绪唱好歌曲。 2. 试着将第一乐段的旋律 改为相差一小节的轮唱,体会 女战士们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
天鹅湖(片段)
场景一
(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段)
这两段音乐以柔和的音色、温柔而略带忧伤 的旋律,刻画出天鹅纯洁端庄、楚楚动人的形象。 它在全剧中多次出现,蕴含着渴望与激情。
1. 了解《白毛女》的剧情。聆听作品,说说 这段序曲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段分别描绘了什 么形象。 2. 将速度填入谱例上的括号中(提示:中速、 慢速)。说说速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 用。 3. 其中有一段音乐选自同名歌剧中的歌曲 《北风吹》,请你哼唱一下。
序曲是歌剧、舞剧或戏剧开始前演奏的管 序曲 弦作品,有预示剧情的作用,奠定了整部歌剧、 舞剧或戏剧的音乐风格,可以在音乐会上单独 演奏。有的序曲是为音乐会单独创作的,可作 为音乐组曲中的一部分,通常带有标题。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完成于1965 年,是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而作,由《告 别》《遵义会议放光辉》《过雪山草地》等十 首风格独特、形式各异的歌曲组成。
1.聆听歌曲,根据前后顺序在下图中写出 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说说演唱形式的变化与 表达情感的关系。
领唱
2.欣赏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远征难》的 其他几段歌曲片段,了解组歌的特点。
初中音乐九年级上第二课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0张PPT含视频及歌曲
![初中音乐九年级上第二课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0张PPT含视频及歌曲](https://img.taocdn.com/s3/m/82035bc3cc7931b764ce1549.png)
:
主体部分乐谱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补充部分乐谱
结束语
初四、三班经典诵读展示会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皆为栋梁材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各位同学,今夕快乐否? 我预赠君一语,又恐才疏学浅,苦口良言难,说出亦枉然, 何似朋友间?
• 时荏苒,催加鞭,向前赶。不应有憾,时时刻刻展才华。 人有壮志凌云,树有参天之志,此事可成全。但愿离别时, 皆为栋梁材。
学唱课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从音乐的角度分析,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补充部分乐谱
结束语
主体部分乐谱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从音乐的角度分析,这首歌曲可以分为观的 豁达的
忧伤的
主体部分乐谱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补充部分乐谱
结束语
主体部分乐谱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补充部分乐谱
结束语
下滑音
结束 语
主体部分乐谱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思考:为什么这首歌曲要用这么多的装饰音?
★增加演唱的色彩韵味,使歌曲听起来更加的委婉、动听。 ★通过模仿诗人的语气,更好的表现诗人的内心情感。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
补充部分乐谱
结束语
反复记号:
实际唱(奏)
沪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激情的诗篇——《十面埋伏》(琵琶曲)赏析说课设计
![沪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激情的诗篇——《十面埋伏》(琵琶曲)赏析说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3219bb6bec0975f465e29a.png)
课题:激情的诗篇——《十面埋伏》(琵琶曲)赏析教材: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教材年级:九年级第一学期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上教版初中艺术(音乐)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风格——凸现艺术的个性中第三课《激情的诗篇》,教学内容是听赏《十面埋伏》(琵琶曲)。
1、乐曲简析:《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决战时,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乐曲欣赏《十面埋伏》是上教版初中艺术(音乐)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风格——凸现艺术的个性中第三课《激情的诗篇》的欣赏曲目。
《大纲》要求音乐教育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而《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古曲,因此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八年级艺术第一册中,学生已学习过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组,认识了包括琵琶在内的几件弹拨乐器的知识,在九年级艺术课(音乐)中又出现了琵琶独奏曲的欣赏,很明显地显示出承接和巩固的作用。
3、教学目标:《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根据这个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①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气势磅礴的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及琵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作品的音乐内涵,领略古曲艺术作品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②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感悟音乐内涵,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③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情景创作,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4、教学重点:《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套武曲,篇幅较大。
根据欣赏课中精赏与泛听结合的教学原则,本课重点欣赏第六段“埋伏”第七段“鸡鸣山小战”第八段“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
5、教学难点: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意境;情景即兴创作是本课的难点。
2024年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爱情如歌第7课《致橡树》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
![2024年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爱情如歌第7课《致橡树》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6a57a0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04.png)
3.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涉及实验,需要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如果安排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实践活动,可以准备一些写作工具,如纸张、笔等,以及诗歌创作的相关参考资料。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析诗歌意象等活动,体验诗歌鉴赏技巧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致橡树》诗歌的象征手法。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鉴赏技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引出《致橡树》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致橡树》诗歌的象征手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分析诗歌意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鉴赏技巧。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答案:通过学习《致橡树》这首现代诗歌,我理解到现代诗歌通常运用象征、意象等手法,通过简洁、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作者对生活、爱情、人生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现代诗歌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7.请谈谈你对《致橡树》这首诗歌的喜爱之处,并说明原因。
答案:《致橡树》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追求,通过象征、意象等手法,展现了橡树坚韧、高耸、挺拔的形象,使我深受感动。同时,诗歌简洁、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也让我陶醉其中。
人教版音乐九下《乘着歌声的翅膀》ppt课件
![人教版音乐九下《乘着歌声的翅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e90d1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0.png)
三、打通文章“关节”——脉络清晰
用整首歌曲作为构思的雏形,借此把素材串起来,让流行 歌曲成为文中起承转合关键点上独具魅力的语言,让整个 故事在流行音乐的伴奏下缓缓展开。
成长的烦恼
以一句邓丽君的“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 绕着我”开 头,奠定感情基调,扣题贴切,自然引出下文对成长中碰 到的烦恼事及情感的变化过程。 结尾处再以歌声“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 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 我飞,飞过绝望”。升华主题,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显丰 满,寓意更深刻。
2、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 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 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 童年的阿娇……”展现在人民眼前的是一副南国水乡 风情画,对那一种有距离的爱情的重温和怀想,言词 简洁、真挚,没有审美高深词汇却让人感到一种任性 的温馨。
• ③以“宽容”为话题: 《一笑而过》、《无所谓》、《心太软》
• ④以“理想”为话题: 《壮志在我胸》、《我和我追逐的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二、巧饰精彩“凤头“——先声夺人
写作难在开篇之笔。若能以一句优 美的歌词作“引子”开篇,无疑能 使读者倍感亲切,也有助于下文自 然引出中心,且具有吸引力。
题记
一、扮靓“善睐明眸——眉目传情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标 题好文章才能顾盼生情。具有浓郁的抒情 诗味的歌词,若能化为“善睐的明眸”, 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1.照搬曲名或歌词
亲情: 《 常 回 家 看 看 》《 踏 着 夕 阳 归 去 》《 快 乐 老 家 》
《外婆的澎湖湾》等 拼搏: 《爱拼才会赢》《我的未来不是梦》《我有一双隐
音乐欣赏浪漫主义音乐教学ppt课件
![音乐欣赏浪漫主义音乐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2ca5969ec3d5bbfd0a747c.png)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欣赏罗西尼的歌剧
1、《塞尔利亚理发师》序曲:作于1816年。 采用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呈示部包含三 个主题: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结束部主 题,音乐轻松活泼,充满着欢乐。再现部 有所压缩,充满着喜剧的热烈气氛。
2、《威廉。退尔》序曲:作于1829年。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普契尼 (1858—1945)
意大利 歌剧作曲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真实主义歌剧:《外套》和《西 部女郎》。
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 《绣花女》、《蝴蝶夫人》、《曼 侬·列斯科》、《图兰多特》等。
歌剧《图兰多特》运用了中国民 歌《茉莉花》的音乐素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欣赏:《晴朗的一天》
威尔第 (1813—1901) 意大利歌剧《弄臣》 《游吟诗人》 《茶花女》 《阿依达》 《奥赛罗》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作品赏析:歌剧《茶花女》选曲
《饮酒歌》:采用单三部曲式并加以反 复,三段词,流畅的旋律,轻快的速度, 圆舞曲的风格,以及领唱与合唱交替的形 式表现了宴会热闹场景和男女主人公的爱 情。
浪漫主义音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一、新的歌剧形式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轻歌剧:是19世纪由法国喜歌剧发展而 成的新型歌剧形式,以短小的独幕剧居多。 奥芬巴赫的《天国与地狱》。
2、大歌剧:盛行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独唱、重唱、合唱及 大规模的管弦乐、芭蕾场面,追求华丽辉 煌的音乐效果。梅耶比尔的《新教徒》。
二、歌剧代表作曲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韦伯 (1786—1826)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1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b462ba42ddccda38376baf61.png)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创造——跃动艺术的生命主题构思:该单元的主题是音乐的创造性特征,正由于艺术的不断创新,才能使艺术生命永恒。
艺术实践与理论都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不断地革新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组建该单元的宗旨在于让学生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自古以来,之所以艺术不断地发展,直至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果,都是由于人民群众及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与追求,不断地推陈出新所至。
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信息及表现语言的同时,要以创造性的思维来看待艺术作品的成果,认识作品的特色、特点及创新点,以更深层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艺术作品,对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是十分有助的。
当然,要罗列世界上所有的创新成果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门艺术都是创造的结果。
因此本单元以例举一二、窥探全局的方式,立足于两个方面让学生体验:一是解放以来我国在音乐及以音乐为主的综合艺术上的创造成果,这些成果都具有在某一领域的里程碑的意义,有的甚至是填补了我国艺术史上的空白。
如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等都在我国的音乐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二是让学生了解中外艺术舞台上的缤纷色彩,如戏曲、音乐剧、歌舞等,这些作品既保留了原有艺术样式的特点、风格,但与传统的戏曲、歌剧等相比较都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作品都是能得以肯定及流传,是由于这些作品极具新意,从而说明课的宗旨:创造——跃动艺术的生命。
鉴于以上的宗旨,本单元选材有以下意图:.经典性:由于要阐述观点是创新成果的经久不衰的意义,因此所选曲目必定是十分优秀的,尤其是第一课,这些作品曾广泛流传、记入艺术史册的。
如《红色娘子军》虽然在文革中作为样板戏,但它的艺术价值也是公认的。
《歌唱祖国》已被誉为中国“第二国歌”。
2.时代性:即具有时代感的艺术精品,如《贞观盛世》获多次全国大奖,《大河之舞》享誉世界。
3.可学性:所选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可学、可看、可学,有内容的、有内涵的作品,如《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江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3 《短诗五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3 《短诗五首》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a29e7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c.png)
体会主旨
➢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即五四前后的一代 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 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萧
红
墓
畔
口
戴 望
占舒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
1950),原名戴梦欧, 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现代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
诗集《望舒草》 《望舒诗稿》《灾难 的岁月》等。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整体感知
时间之长 路途之远
这是写实,更隐指诗人与已故者友谊 的深厚和祭奠的诚挚。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寂寞”既是诗人的实际感受,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不说“墓畔”? 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里,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 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整体感知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如何理解这一句所体现的精神?
“没有靠着”强调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 退缩的“我”独立站着的状态;
这正显示出“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统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整体感知
➢ 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 所有的花与一片花 所有的树与一棵树
“多”和“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作者在此 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音乐上册全套PPT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音乐上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e4d4a7ec3a87c24128c409.png)
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小提琴协奏曲)
青山碧水为幕,绿草野花为景,一切美好 的情缘尽在这如泣如诉、缠绵悱恻的旋律中。 这部作品以越剧的曲调为素材,吸收了戏曲中 丰富的表现手法,并运用西洋协奏曲的结构形 式,为人们勾勒出一幅生死相随的感人画卷。
1. 聆听主题 1 ,它来自中国哪类民间音乐素材? 了解它的创作背景。 2.对比欣赏主题1、2,说说它们在旋律的节奏、 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跳动的旋律充满着欢愉,舞曲般的节奏蕴含着青 春活力。《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中的著名唱段。 歌剧中的故事源自文学名著《茶花女》,讲述了 贫苦的女主人公来到巴黎,在经历了众多纷扰后,结 识了男主人公并相恋,但最终分离的悲剧故事。
1.聆听歌曲,说说这个唱段在歌剧中的哪个场景 演唱。 2.歌曲可以分成几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歌曲的旋律多次采用六度大跳进行,你能从乐 谱中找出吗?请说说它带给你的感受。
创作于1874年的《卡门》是近百年来在世界各地 上演最多的经典歌剧之一,它以悲剧性的情节与精彩 的民间歌舞扣人心弦。 《斗牛士之歌》以有力的节奏、雄壮的声音,成 功地塑造出一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形象。
1.聆听歌曲,说说起节奏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 塑造英勇的斗牛士形象的。 2.唱唱主题2,并背唱这条脍炙人口的旋律。 3.观看该歌剧片段的演出视频,谈谈它在表演上 有什么特点。
《打猪草》选段
《穆桂英挂帅》选段
谢
谢
23
缤纷剧院
24
歌剧之旅
聆听歌剧或音乐剧片段,将人物的剧照序 号填入相应剧名和曲名的括号内。说说你对哪 一首曲目或剧目印象最深。
歌剧(音乐剧)片段: 《回忆》( ) 《绣红旗》 ( ) 《街头少年》 ( 《洪湖水浪打浪》 ( ) 《今夜无人入眠》 ( ) 剧名: 《卡门》 ( ) 《猫》 ( ) 《江姐》 ( ) 《洪湖赤卫队》 ( ) 《图兰朵》 ( )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音乐:旋转舞台_课件1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音乐:旋转舞台_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e6d838719e8b8f67d1cb952.png)
欣赏
场景一
这两段音乐以柔和的音色、温柔而略带忧伤 的旋律,刻画出天鹅纯洁端庄、楚楚动人的形象。 它在全剧中多次出现,蕴含着渴望与激情。
欣赏
1. 背 唱 主 题 旋 律 , 你能听出他是有什么乐 器领奏的吗?
活动与创造
视唱乐谱。先填上适当的母音进行二声部练声, 再填入歌词视唱。
活动与创造
活动与创造
音乐片段 《快乐的女战士》 《窗花舞》 《四小天鹅舞曲》
剧名 舞剧《天鹅湖》 舞剧《红色娘子军》 舞剧《白毛女》
活动与创造
舞剧《野斑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童话故 事:斑马姑娘为了救野斑马而甘愿献出自己的 生命,她的死唤醒了其他动物的良知,使动物 家园重现和谐与安宁。请观赏其中的一组舞蹈 (或剧照),看看演员们模拟了哪些动物造型。 请你模仿其中的一个动作做一做。
在西方,芭蕾也泛指舞剧作品。舞剧是集舞 蹈、音乐、戏剧、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表演 艺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欣赏
场景二
黯淡的月色、轻盈的湖水、绵绵的情意尽在这清 醇幽婉的乐曲声中。白天鹅与王子的双人舞以美轮美 奂的舞姿唤醒了人们心底最高尚的情感——爱!
欣赏
1.乐曲中轻柔的和弦,流动的琶音,优美的旋律 分别有什么乐器演奏的?描绘了什么情景?
2.结合图片,说说两段场景的舞蹈形式有什么不 同,想象两段音乐分别述说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欣赏
柴科夫斯基(1840-1893), 俄国作曲家。他将俄罗斯文化与 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 起,音乐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 感染力,代表作有芭蕾舞剧《天 鹅湖》《睡美人》,管弦乐 《1812序曲》等。
初中音乐 阳关三叠 pptppt课件
![初中音乐 阳关三叠 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137b01d4d8d15abe234e97.png)
惆怅而独悲”) • 历苦辛 历苦辛 • 历历苦辛宜自珍 • 宜自珍
第一叠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 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 ,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 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 ,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 珍。
阳关三叠
你们对古曲有所了解吗?
你们欣赏过古曲吗? 你们都欣赏过哪些古曲?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中的“叠”是什么意思?
叠:
古奏曲之法。 其中的诗句反复 的吟咏,用同一 曲调作反复变化, 叠唱三次,称为 三叠。
完整欣赏古琴《阳关三叠》曲,请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哪个段落是重复出现的? (3)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请 欣赏
琴歌歌词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 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 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 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 清和节当春 (宜阳、栾川等县,把农历四月初八称为清和节。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当年 退居洛阳时,曾有诗云“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渭城朝雨浥轻尘 (秦 都咸阳,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渭水北岸;浥:湿润;)
沪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音乐下册:《阳关三叠》_课件1
![沪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音乐下册:《阳关三叠》_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b9155c0b453610661ed9f458.png)
叠
《阳关三叠》因诗中有“渭
城”、“阳关”等地名,又名《渭 城曲》、《阳关曲》。原曲分成三 大段,由于将一个曲调变化叠唱了 三遍,故名三叠。教材中选用的是
一部分,也就是其中的一叠。
我们先听听这首歌曲吧
现在来问大家几个问题
①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②这首歌用了什么伴奏呢?
③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民族调式?
《阳关三叠》
• 教学目标:
1.通过古代音乐的欣赏和演唱,让学生了解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国灿烂的音乐 文化,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 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学唱歌曲《阳关三叠》,体会“友情” 这人类吟颂的永恒主题。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我国古 代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这 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 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 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 《阳关曲》。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 已失传了。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 编而成。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 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 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 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 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西出 阳 关 无 故
课堂总结
•
本课通过演唱与感受,让同学们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 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 野,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 热爱之情。
学习歌曲之前先来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249efced630b1c58eeb5a4.png)
《断章》创作于1935 年10 月,据作者自云,这四 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 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这首诗虽只有 短短4 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
一场暴风雨把大地变得天昏地暗,这里的遭受 “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 中国局势,“风”“雨”指当时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 难,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 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 这首短诗。
1. 《月夜》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点拨:“我”是一个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 子;“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 主的意识,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
2. 《断章》一诗给予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点拨:示例1: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 关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被别人影响,同样也 影响着别人。
《萧红墓畔口占》 语言质朴,含义深刻。 本诗虽曰“口占”,却是精心构思的。语言朴素、洗练, 明白如话,却又把“我”“你”的形象勾画得清楚明白, 另外结合当时身处敌占区的黑暗中的背景,诗句中又充满 了各种复杂的内蕴和暗示意义。
《断章》 1. 画面剪合,构思巧妙。 意象交叠组合成了四幅画面,四幅画面之间又产生了微妙 的联系。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 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 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 明清晰,可见作者构思之巧妙。
《统一》通过对“多”与“一”的关系的论证, 意在告诉我们: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表 象就能窥见单一的本质。
《月夜》 1. 白话写成,精粹凝练。 这首诗只有四行,完全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用纯熟的白 话写成,不讲求韵律和句法的灵活变化,但精粹而凝练, 具有新诗之美。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艺术歌曲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艺术歌曲](https://img.taocdn.com/s3/m/134d84fcbceb19e8b9f6ba13.png)
33
艺术歌曲 《乘着歌声的翅膀》
浪漫音乐.1
海涅诗创作于1834年。
当时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 完成了他作品第36号的六首歌曲, 其中 第二首《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他独唱歌 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
全曲以清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 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 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
34
《乘着歌声的翅膀》
7
弗郎茨.舒柏特(奥地利)(1797-1828)浪漫音乐.1
“艺术歌曲之王”
身材矮胖,戴着近视眼镜, 内向寡言而不善交际,却以他 温和善良的个性,获得许多忠 诚的友谊。
生平稀疏的掌声,与他的 天才不成比例,短短31年的岁 月更令人扼腕唏嘘,但他仍以 无尽美妙,天籁般的旋律来回 应这个世界。以为数众多的作 品,开启了浪漫乐派的未来。
2
浪漫音乐.1
P67 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征
1、乐器的制作;2、专业艺术学校的成立; 3、标题音乐的兴起; 4、个人情感的表现 ,描绘自然景物, 具有 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5、音乐中的民族特点显现和民族的内容 的融入;
3
浪漫派音乐风格特征
浪漫音乐.1
6、体裁多样化:如即兴曲、夜曲、 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音乐会练 习曲、无词歌以及各种富有民间特点 的舞曲等;
长年繁重的社会工作和紧张的创作使门德尔松积劳 成疾。1847年,和门德尔松感情深厚并有着音乐才华的 姐姐芬妮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5个月后,门德尔松 逝世,年仅38岁。
32
门德尔松的创作
浪漫音乐.1
门德尔松的作品有:
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3 部清唱剧及赞美诗、经文歌等宗教作 品,为钢琴而作的《无言歌》8集, 为钢琴、小提琴而作的数篇协奏曲、 以及许多奏鸣曲及室内乐、艺术歌曲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乐曲在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 变化,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欣赏
格 里 格 ( 1843-1907 ) , 挪 威 作曲家。通过对民族历史和民间生 活的艺术感受,他创作出具有浓厚 的挪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培尔·金特》 组曲,钢琴抒情小品等。
2.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然、有感情地唱好 歌曲的强弱变化,感受真挚的母爱。
唱歌
勃拉姆斯(1833-1897),德 国作曲家。他的作品在集成古典 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基础上,又 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质。 代表作有钢琴曲《匈牙利舞曲》, 艺术歌曲《摇篮曲》等。
欣赏
恬静优美的旋律和摇曳动感的节奏倾诉着人们心灵的话 语……夜曲以高雅的格调、浪漫的色彩、富有幻想的意境和自由 的形式,成为音乐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体裁。
情绪
音乐小辞典
变奏曲是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 多次加以变化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 成的乐曲。变奏手法主要有:改变主题的速度、 节拍、节奏、调式及装饰主题的旋律等。
欣赏
悠远的声音描给了晨曦微露的美,长笛、 双簧管与弦乐交相呼应,静谧而清新,就像作 曲家所说的“太阳已经穿过云层照射出来了”!
活动与创造
请你试着作延迟一小节的二声部或三声部 轮奏,也可配上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康康舞曲
活动与创造
聆听下列歌曲,辨别它们是艺术歌曲还是 流行歌曲,说说理由。
1.《地球之歌》
2.《乘着歌声的翅膀》
3.《红旗飘飘》
4.《我爱你,中国》
活动与创造
唱一唱《划船歌》,并按照提示进行主题 变奏。
划船歌
提示: 1.节奏变化 2.节拍变化 3.加音变化
欣赏
1.歌曲描绘了什么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 感?
2.你能听出每段的细微变化吗?
欣赏
肖 邦 ( 1810-1849 ) , 波 兰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 人”,作品优美、文雅、富有 歌唱性,充分体现了波兰的民 族精神,代表作有钢琴独奏曲 《夜曲》《波兰舞曲》《玛祖 卡》等。
欣赏
欣赏
接歌词 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那渔夫带着钓竿,也站在河岸旁,冷酷地看着河水,想把鱼儿钓上。 我心里这样期望,只要河水清又亮,他别想用那钓钩把鱼儿钓上。 但渔夫不愿久等浪费时光,立刻就把那河水搅浑,我还来不及想, 他已提起钓竿,把小鳟鱼钓到水面上。 我满怀气愤的心情,看鳟鱼上了当。
活动与创造
欣赏
舒伯特(1797-1828),奥 地利作曲家。他将音乐与诗歌 紧密结合起来,为艺术歌曲的 形式创立了典范,被誉为“歌 曲之王”。代表作品有声乐套 曲《美丽的磨坊女》,交响曲 《未完成交响曲》和室内乐 《鳟鱼五重奏》等。
音乐小辞典
艺术歌曲是重要的声乐体裁,歌词一般选自 名家名作或经典诗词,歌曲旋律富有艺术性,钢 琴伴奏与歌曲的关系密不可分,成为音乐意境的 补充与延伸。艺术歌曲的鼎盛时期是从浪漫主义 开始,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勃拉姆斯等。
开心一刻
聆听乐曲,说说它们是哪位音乐大师的作 品,将相应的图片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梦幻曲》
②《天鹅湖》
③《斗牛士之歌》
④《沃尔塔瓦河》
⑤《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音乐大师 比才( ) 柴科夫斯基( ) 斯美塔那( ) 舒曼( ) 约翰•施特劳斯( )
唱歌
唱歌
1.为这首歌曲加上呼吸记号。用连贯的声 音、柔和的气息演唱歌曲,唱好方块内的八度 音程。
开心一刻
优美而明朗的旋律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诉说着鳟鱼 和男孩对自由欢乐的向往。《鳟鱼五重奏》是作曲家将歌曲 《鳟鱼》的内容进一步拓展,成为室内乐中的精品之作。
欣赏
1.聆听歌曲《鳟鱼》,了解艺术歌曲的特 点。
2.仔细聆听乐曲《鳟鱼五重奏》,完成下 列表格。
旋律的变化手法 主要的演奏乐器 主题 变奏一 变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