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详细版.ppt
合集下载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件ppt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a9c6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e.png)
房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肌细胞电信号传导异 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 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
详细描述
房性心律失常通常与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缺 血、心脏瓣膜病等因素有关。其表现形式多 样,常见的有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这些异常情况可 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影响血液循环,严重
02
心电图的导联
导联的种类
1 2
3
单极导联
单极导联使用一个电极来测量心脏电活动的电位差,通常使 用胸部导联。
双极导联
双极导联使用两个电极来测量心脏电活动的电位差,通常使 用肢体导联。
12导联系统
包括六个肢体导联和六个胸部导联,用于全面监测心脏电活 动。
导联的连接方式
直接连接
将电极直接连接到心脏表面,适 用于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
传导阻滞
总结词
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受阻,导致心脏 各部分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异常。
详细描述
传导阻滞通常与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缺血、心脏瓣膜病 等因素有关。其表现形式多样,常见的有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这些异常情况可能 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影响血液循环,严重时可能危及生 命。
P波
总结词
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
详细描述
P波是心电图中第一个出现的波,它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P波的形态和大小可以反映心房的电生理状态,例 如心房肥大时P波会增高或增宽。
QRS波群
总结词
代表左右心室的除极过程。
详细描述
QRS波群是心电图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代表左右心室的除极过程。QRS波群由一个或多个复合波组成 ,这些复合波包括Q波、R波和S波。QRS波群的形态和宽度可以反映心室的功能状态,例如心肌梗死 或心肌肥厚时QRS波群会出现异常。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26a49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9.png)
心电图波形与心脏电生理的关系
02
心电图波形反映了心脏电生理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包括除极和
复极过程。
心电图波形的命名与意义
03
P波、QRS波群、T波等波形的命名与心脏电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具有特定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导联系统
标准导联
包括双极肢体导联(I、II、III)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用于记录心 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01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 情绪激动,以免影响检 查结果。
02
检查时需保持安静,不 要讲话或移动体位,以 免干扰心电信号的记录 。
03
对于女性患者,检查时 需解开内衣,露出胸部 ,以便正确放置电极片 。
04
检查过程中如出现不适 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 知医生。
06
心电图判读技巧与误区解 析
ST-T改变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结合 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分析,避免误诊。
自动分析心电图结果可能存在误差,需要 结合人工判读进行综合分析。
提高心电图判读能力的方法
01
02
03
04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心电图相关基础知识 ,包括心脏电生理、心电图波
形特征等。
多看多练
通过大量阅读和分析各种类型 的心电图,提高判读能力和经
房性心动过速
起源于心房的心动过速,频率多在100-220次/ 分。
3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心房内产生极快的不规则颤动波,心房率通常在 250-350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室性异位搏动,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室性心动过速
起源于心室的心动过速,频率多在100-250次/分。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3e7f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3.png)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
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最终引起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可 能导致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心绞痛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引起胸痛或胸部不适。心绞痛通 常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后 可缓解。
心脏肥大与心脏扩大
心脏肥大
心脏肌肉体积增大,通常由于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脏疾病引起。心脏肥大可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 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心电图的用途
总结词
心电图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于诊断心脏疾病、监测心脏功能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
详细描述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常用手段,同时也可 以用于监测心脏功能,如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此外,心电图还可以用于 评估治疗效果,如监测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的效果。
03
心电图异常与疾病关联
心跳过速与心动过缓
心跳过速
心跳速度超过100次/分钟,可能由于运动、情绪激动或某些 疾病引起。心动过速可能引发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 能导致晕厥或猝死。
心动过缓
心跳速度低于60次/分钟,常见于运动员或健康人。但心动过 缓也可能由于心脏疾病引起,可能导致乏力、胸闷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或猝死。
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以及 心脏传导阻滞等异常波形。这些异常波形 可能提示心脏疾病或其他问题。
常见心电图波形识别
P波
正常P波形态两肢不对称 ,前半部斜度较平缓,而 后半部斜度较陡。时间不 超过0.11秒,电压不超过 0.25mV。
QRS波群
正常成年人一个标准导程 中QRS波群的时限为 0.06~0.10s,平均为 0.08s。V₁导联R/S≥1,V₅ 导联R/S≤1,R波自V₁至 V₅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 小。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79f45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b.png)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可编辑课件
26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 • 提前的P波重叠于前面的T,且不下传,可无
QRS波 • 不完全性代尝间歇居多 •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可编辑课件
27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P波: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 时限:0.12~0.20s (3)PR段: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 时限:0.02~0.12s
可编辑课件
9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可编辑课件
10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2.QRS波群:为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波型:
13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正常Q-T间期及其最高限
R-R 间期度
心率
(s)
(次/min)
正常
正常 最高限度(s)
1.50
40.0
0.478
0.52
1.20
50.0
0.427
0.47
1.00
60.0
0.390
0.43
0.80
75.0
0.348
0.39
0.60
100.0
0.302
2.房性心动过速
可编辑课件
28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可编辑课件
29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 P波消失,代之规律的锯齿状F波,等电线消失 • F波频率250~350次/分 • 心室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完整版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ppt
![完整版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459d0549649b6649d74790.png)
五、右室肥大
.精品课件.
53
心电图特征为:
(一)V1(或V3R)导联 R/S≥1。
(二)V1的R波+V5的S波
>1.05mV(重症可>1.2mV)。
13
1、肢体导联:包括双肢体
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各导联的正、 负极按统一规定(见下表)
.精品课件.
14
常规肢体导联心电图电极位置
导 联 I II
III
正极L F
F
负 极R R
L
导联轴在六轴 0° +60° +120°
系统的方位
.精品课件.
15
常规肢体导联心电图左心房肥大 .精品课件.
45
三、左房及右房双房肥大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
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
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
脏病。
.精品课件.
46
双侧心房扩大
.精品课件.
47
四、左室肥大
.精品课件.
48
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1、V5或V6的R波>2.5mV或 V5的R波+V1的S波>4.0mV (男性)或>3.5mV(女性)。
导 联 aVR aVL aVF
正极 R
L
F
负 极 ~+~ ~+~ ~+~
导联轴在六 轴系统的方 位
-120°
.精品课件.
-30 °
+90 °
16
(A)标准双极导联的导联轴
(B)单极加压肢体导联的导联 轴
(C)肢体导联六轴系统
.精品课件.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ad53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6.png)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 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
01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信号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技术。
心脏电活动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
02
心脏电活动是心脏功能的基础,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电活动的
传导阻滞
3 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
传导阻滞等,可引起心脏 停搏和心衰。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初步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 脏是否存在异常。
疗效评估
对于治疗后的心脏病患者,心电 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心肌缺 血的改善情况等。
病情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脏病患者,心 电图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心肌 缺血的发作等。
诊断辅助
心电图可以辅助其他检查手段, 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进一步明确诊断。
Part
03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涵盖了心 电图的基本概念、原理、正常心 电图的波形特征以及异常心电图 的分析等内容。
02
通过本次学习,学员们可以掌握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 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和 掌握新的心电图技术和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 加优质的服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电压计
电压计用于测量心电信号的幅度 ,并将幅度转换为可记录的波形 。
汇报人: 2023-12-22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
01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信号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技术。
心脏电活动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
02
心脏电活动是心脏功能的基础,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电活动的
传导阻滞
3 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
传导阻滞等,可引起心脏 停搏和心衰。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初步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 脏是否存在异常。
疗效评估
对于治疗后的心脏病患者,心电 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心肌缺 血的改善情况等。
病情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脏病患者,心 电图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心肌 缺血的发作等。
诊断辅助
心电图可以辅助其他检查手段, 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进一步明确诊断。
Part
03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涵盖了心 电图的基本概念、原理、正常心 电图的波形特征以及异常心电图 的分析等内容。
02
通过本次学习,学员们可以掌握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 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和 掌握新的心电图技术和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 加优质的服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电压计
电压计用于测量心电信号的幅度 ,并将幅度转换为可记录的波形 。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PowerPoint 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96ddf764de80d4d8d15a4ff6.png)
间
• V5:左腋前线V4水平 • V6:左腋中线V4水平
.
锁
骨 中
腋 前
腋 中
线 线线
V1 V2 V3 V4 V5 V6
9
心电图导联(胸导联)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
隙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
39
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
胸导联:V1、V2呈rS型 V5、V6呈qR,qRs,Rs,V3 :
R/S≈1
.
40
正常心电图
.
41
(三)QRS波群
3.低电压: (1)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
和 均≤ 0.5mv,称为肢导联低电压; (2)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 和 均 ≤0.8mv,称为胸导联低电压; (3)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
五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意义
.
6
二 心电图导联体系
➢ 心电图的导联: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 极,并通过导线与心电图机的正负极相连, 所构成的线路称心电图的导联。
.
7
心电图导联(肢体导联)
标 准 肢 导
加 压 单 极 肢 导
.
8
导联位置
• Vl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 • V2: 胸骨左缘第4 肋间
隙
• V点3 : V2 与 V4 的 连 线 中 • V4: 左 锁 骨 中 线 第 五 肋
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右房肥 大。
.
33
右房肥大
.
34
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
2. 二尖瓣型P波:P波增 宽≥0.12s,呈双1峰,峰
• V5:左腋前线V4水平 • V6:左腋中线V4水平
.
锁
骨 中
腋 前
腋 中
线 线线
V1 V2 V3 V4 V5 V6
9
心电图导联(胸导联)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
隙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
39
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
胸导联:V1、V2呈rS型 V5、V6呈qR,qRs,Rs,V3 :
R/S≈1
.
40
正常心电图
.
41
(三)QRS波群
3.低电压: (1)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
和 均≤ 0.5mv,称为肢导联低电压; (2)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 和 均 ≤0.8mv,称为胸导联低电压; (3)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
五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意义
.
6
二 心电图导联体系
➢ 心电图的导联: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 极,并通过导线与心电图机的正负极相连, 所构成的线路称心电图的导联。
.
7
心电图导联(肢体导联)
标 准 肢 导
加 压 单 极 肢 导
.
8
导联位置
• Vl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 • V2: 胸骨左缘第4 肋间
隙
• V点3 : V2 与 V4 的 连 线 中 • V4: 左 锁 骨 中 线 第 五 肋
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右房肥 大。
.
33
右房肥大
.
34
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
2. 二尖瓣型P波:P波增 宽≥0.12s,呈双1峰,峰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db69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2.png)
电极的放置
电极一般放置在左锁骨中线与第 肋间、心尖、右锁骨中线与第肋 间、及左腋前线与第肋间,以全
面监测心脏的电生理变化
心电图的意义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变 化,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波形形成原理
心电波形
心电波形是由心脏的电活动产生的,通过导 联线传输到心电图机,形成心电图波形。
房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异常情况 分析
房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为心 房肌细胞的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律不齐。
症状表现
房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 晕等,严重时可引起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诊断房性心律失常,治疗 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导管消融等。
04
心电图异常情况 分析
窦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异常 情况分析
窦性心律失常时, 心电图会显示窦性 P波消失,被窦性 心律不齐所替代, 有时可能出现心房 和心室的分离
心律异常影 响
窦性心律失常可能 导致患者出现心悸、 胸闷、头晕等症状, 影响日常生活
疾病成因探 讨
窦性心律失常通常 是由心肌肥厚、冠 心病等心脏器质性 疾病引起的,也可 能与内分泌紊乱、 电解质紊乱等有关
正常心电图波形
异常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正常值范围
心电图正常值范围
心电图的正常值范围包括:心率应该在 60-100次/分钟之间,P波应该出现在
0.06-0.10秒之间,QRS波群应该在0.060.10秒之间,T波应该与主波方向一致等。
异常心电图的解读
异常心电图可能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 起的,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医生 需要通过心电图的异常表现,结合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心电图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心电图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6e7d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2.png)
心电图的波形具有特定的形态和意义,可以反映心脏的各种 功能状态。
详细描述
P波代表心房的电生理活动,QRS波群代表心室的电生理活动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U波代表心室的电生理活动。 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诊断各种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02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标准导联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窦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导致心脏起搏功能异常。
详细描述
窦性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这些症状可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 时可能引发脑、肾、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
房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肌细胞电信号传 导异常,导致心脏起搏功能紊乱。
标准Ⅰ导联
标准Ⅲ导联
正极置于左上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正极侧的心电活动。
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左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负极侧的心电活动。
标准Ⅱ导联
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负极侧的心电活动。
加压单极导联
01
02
03
AVR导联
正极置于右上肢,负极置 于左下肢,主要反映右心 电活动。
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电生理功能,心电图可以监测药物对心脏 的影响。
评估心脏康复效果
评估运动康复效果
心电图可以监测运动时的心脏反 应,评估运动康复的效果。
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药物治疗前后心脏 电生理变化,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评估心脏手术效果
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心电图 可以监测手术后的心脏功能恢复情 况。
详细描述
P波代表心房的电生理活动,QRS波群代表心室的电生理活动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U波代表心室的电生理活动。 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诊断各种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02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标准导联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窦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导致心脏起搏功能异常。
详细描述
窦性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这些症状可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 时可能引发脑、肾、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
房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肌细胞电信号传 导异常,导致心脏起搏功能紊乱。
标准Ⅰ导联
标准Ⅲ导联
正极置于左上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正极侧的心电活动。
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左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负极侧的心电活动。
标准Ⅱ导联
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负极侧的心电活动。
加压单极导联
01
02
03
AVR导联
正极置于右上肢,负极置 于左下肢,主要反映右心 电活动。
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电生理功能,心电图可以监测药物对心脏 的影响。
评估心脏康复效果
评估运动康复效果
心电图可以监测运动时的心脏反 应,评估运动康复的效果。
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药物治疗前后心脏 电生理变化,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评估心脏手术效果
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心电图 可以监测手术后的心脏功能恢复情 况。
心电图基础知识详解.ppt
![心电图基础知识详解.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537ec9b0717fd5370cdc13.png)
ST段- T波 :分别代表心室复极的缓慢期和快 速期的电活动
15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命名
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了, 代表心室除极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
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振幅 较低的波,其机制尚为完全清楚
16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心电图波段 P波
PR段 QRS波群
ST段与T波
P-R间期:始自心房开始除极终于心室开始 除极(P波+ P-R段)
13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命名
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过程 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点
14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命名
ST段 :为QRS波群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 为心室除极刚结束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个 短暂时间
T波 :ST段后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圆钝而 较大的波
相应心电活动
心房除极 房室传导时间
心室除极 心室复极的 缓慢期与快速期
17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18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 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19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20
三、导联体系
导联: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 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 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即为导联
21
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15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命名
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了, 代表心室除极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
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振幅 较低的波,其机制尚为完全清楚
16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心电图波段 P波
PR段 QRS波群
ST段与T波
P-R间期:始自心房开始除极终于心室开始 除极(P波+ P-R段)
13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命名
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过程 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点
14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命名
ST段 :为QRS波群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 为心室除极刚结束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个 短暂时间
T波 :ST段后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圆钝而 较大的波
相应心电活动
心房除极 房室传导时间
心室除极 心室复极的 缓慢期与快速期
17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18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 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19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20
三、导联体系
导联: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 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 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即为导联
21
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心电图基础知识(共55张PPT)
![心电图基础知识(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8b0c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b.png)
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2024/1/28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性期前收 缩构成,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
QRS波群与T波消失,代之以规 律的、振幅相等的正弦波,频 率约为200-250次/分。
心室颤动
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 以极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约 为250-500次/分。
8
QRS波群形态及意义
形态
时间
电压
意义
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第 一个向上的波称为R波,R波后 面的向下的波称为S波。QRS 波群后第一个向上的波称为J点 。
2024/1/28
正常成年人QRS时间多在 0.06-0.10秒之间,最宽不超过 0.12秒。
在肢体导联中,RV1<1.0mV ,RV5<2.5mV, RV5+SV1<4.0mV(男性)或 <3.5mV(女性)。在胸导联 中,V1的R波一般不超过 1.0mV。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2024/1/28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形态正 常,PR间期缩短。
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 ,与呼吸运动有关。
12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 波不同,PR间期>0.12s。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即规律的 锯齿状扑动波,心房率通常为 250-300次/分。
低钙血症
减缓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可能 导致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
、T波增宽等异常表现。
2024/1/28
20
06
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Chapter
2024/1/28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性期前收 缩构成,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
QRS波群与T波消失,代之以规 律的、振幅相等的正弦波,频 率约为200-250次/分。
心室颤动
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 以极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约 为250-500次/分。
8
QRS波群形态及意义
形态
时间
电压
意义
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第 一个向上的波称为R波,R波后 面的向下的波称为S波。QRS 波群后第一个向上的波称为J点 。
2024/1/28
正常成年人QRS时间多在 0.06-0.10秒之间,最宽不超过 0.12秒。
在肢体导联中,RV1<1.0mV ,RV5<2.5mV, RV5+SV1<4.0mV(男性)或 <3.5mV(女性)。在胸导联 中,V1的R波一般不超过 1.0mV。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2024/1/28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形态正 常,PR间期缩短。
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 ,与呼吸运动有关。
12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 波不同,PR间期>0.12s。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即规律的 锯齿状扑动波,心房率通常为 250-300次/分。
低钙血症
减缓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可能 导致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
、T波增宽等异常表现。
2024/1/28
20
06
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Chapter
心电图入门基础PPT课件
![心电图入门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37ecffdd3383c4bb4cd2a2.png)
5
肢体导联
胸导联
导联 红 黄 绿 黑 红 黄 绿 棕 黑 紫 颜色 记号 R L F N V1 V2 V3 V4 V5 V6
电极 右手 左手 左脚 右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位置
颜色
6
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及命名
PQRSTU P波:左右心房的除极波,正常P波呈圆钝 形, P波在I、II、VF、V4-V6导联直立, VR导联倒置,其余导联可双向、倒置或低 平,时间<0.11-0.12s,电压<0.25mv
③急性肺水肿或严重心衰时易发生,注意改善 血流动力学障碍。注意低钾、低镁现象
心 电 图
19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 ①心率150-250次/分
①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
参考书籍、电子文档等 断 ②QRS波形态及时限正常
要 ③逆行P波
②心室率130-250次/分 ③无相关P波,呈房室分离
不完全型:QRS波形时限<0.12s
治 主要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 主要针对病因。若左、右束支同 疗 时发生阻滞,则将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这时因为心室起搏点的位置低,其频率较慢,应 要 考虑及早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左束支传导阻滞易发生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右束支传导阻滞 点 也可发生在正常人身上。
⑤观察心电监护
心 电 图
22
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诊 ①窦性P波 断 ②PR间期≥0.20 要 点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I型文氏
II型莫氏
①间歇性一个P波不能受阻不能 传至心室
②受阻前PR间期进行性延长 ③受阻前PR间期恒定(易变成三 度)
肢体导联
胸导联
导联 红 黄 绿 黑 红 黄 绿 棕 黑 紫 颜色 记号 R L F N V1 V2 V3 V4 V5 V6
电极 右手 左手 左脚 右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位置
颜色
6
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及命名
PQRSTU P波:左右心房的除极波,正常P波呈圆钝 形, P波在I、II、VF、V4-V6导联直立, VR导联倒置,其余导联可双向、倒置或低 平,时间<0.11-0.12s,电压<0.25mv
③急性肺水肿或严重心衰时易发生,注意改善 血流动力学障碍。注意低钾、低镁现象
心 电 图
19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 ①心率150-250次/分
①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
参考书籍、电子文档等 断 ②QRS波形态及时限正常
要 ③逆行P波
②心室率130-250次/分 ③无相关P波,呈房室分离
不完全型:QRS波形时限<0.12s
治 主要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 主要针对病因。若左、右束支同 疗 时发生阻滞,则将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这时因为心室起搏点的位置低,其频率较慢,应 要 考虑及早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左束支传导阻滞易发生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右束支传导阻滞 点 也可发生在正常人身上。
⑤观察心电监护
心 电 图
22
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诊 ①窦性P波 断 ②PR间期≥0.20 要 点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I型文氏
II型莫氏
①间歇性一个P波不能受阻不能 传至心室
②受阻前PR间期进行性延长 ③受阻前PR间期恒定(易变成三 度)
心电图基本常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本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2064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d.png)
心房
心室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任一部位的不应期延长引起的冲动传导 迟延或阻断
按发生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 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按严重程度分为:Ⅰ度(传导延缓)、Ⅱ度 (部分激动发生漏搏)、Ⅲ度传导阻滞(传 导完全中断);
按变化过程分为: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 渐进性传导阻滞。
不变的:Ⅱ的P波始终直立,而 aVR的P波始终倒置,不论其它 的导联P波方向如何,可以肯定 心房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即窦 性P波。
正常窦性P波时间<0.11秒;电 压0.05~0.25毫伏。
P-R间期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始到QRS 波起始之 间的距离,代表激动从 心房开始通过交界区,希氏—浦 氏系统到达心室整个过程所需要 的时间。 正常P-R间期为0.12~0.20秒。
3个或3个以上
频率150240次/min 交界性心动过
连续≥3个早搏
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 心室律140200次/min
室速,
/min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多形性 心室律180250次
扑动、颤动
心房扑动:心房率250350次/min 心房颤动:P波消失,小f波,房率
T波: T波为心室的负极波。 方向:与QRS的主波方向一致。
AVR倒置,Ⅰ、Ⅱ、V4-V6直立,Ⅲ、 aVL、aVF、V1-V3可倒置。 电压:胸导0.4-1.5mv,肢导0.4-0.6mv, 在R波为主的 导联中,T波不应低于 1/10R。
Q-T间期
Q-T间期为QRS波群起点至T波 终点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复极 过程中总共所需要的时间。
2.P-R间期≥0.12s; 3.频率为成人60100次/min; 4.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幅的检测
心电图记录纸上的纵坐标上 心电放大器的增益调整好,使 每输入1mV的定标电压,正 好能将心电记录器的描笔上下 移动10mm ,即每1mm振幅 相当于0.1mV的电压差。精品53心电图特征为:
(一)V1(或V3R)导联 R/S≥1。
(二)V1的R波+V5的S波
>1.05mV(平均电轴 ≥90°(重症可>110°)。
(四)aVR导联R/S或R/q≥1 (或R>0.5mV)。
(五)少数病例可见V1导联呈
QS、qR型(除外心肌
(一)极化状态
(二)除极
(三)电偶学说(四)复极精品4精品5
心肌细胞复极过程精品6与体表采集到的心肌电位强度 的有关因素为:
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 厚度)呈正比关系;
导 联 aVR aVL aVF
正极 R
L
F
负 极 ~+~ ~+~ ~+~
导联轴在六 -120° °
16
(A)标准双极导联的导联轴
(B)单极加压肢体导联的导联 轴
(C)肢体导联六轴系统精品17肢 体与 导其 联六导
联。探查之正电极应放于胸前固 定的部位(见下表);负极均为 设电极的位置 21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 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精品22(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测
心电图记录纸上的横坐标
可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时距,可精品7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 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
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 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 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系统示意图 10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与命名
1、P波 2、P-R段
根据对测量精度的/s的 纸速,使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 于0.04s(即40ms),可成倍 提高至5 率,即每分钟内的心动周期 数,可根据60(s)除以每一 心动周期的时距(s)(可取PP或R-R间距)计算出来。
左(正)侧端为0°,右(负)
侧端为±180°,循0°的顺钟向
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
正常心电图的额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常可根据肢体I、III导联 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 电轴的大致方位。
(1)目测法(见下表)精品32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精品33(2)、作图法(略)精品精品44左心精房品肥大
45
三、左房及右房双房肥大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
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
风湿性心脏病精品48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1、V5或V6的R波>2.5mV或 V5的R波+V1的S波>4.0mV (男性)或
42
二、左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P波增宽
>0.11s,常呈双峰型,双峰间
期≥0.04s,以在V1导联上最
为显著,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
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精品43P波幅度改变在I、II、 aVL导联明显。V1的P波终 末部的负向波变深,Ptf超 过-0.04mm.s。
(四)ST段
(五)T波
1、方向 2、振幅
(六)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精品40一、右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波尖而高耸,
其振幅≥0.25mV,P波的宽度并
不增加,在II、III、aVF导联表
现最突出,称为“肺型P波”,
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
先天性心脏病。
1、肢体导联:包括双肢体
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各导联的正极位置
导 联 I II
III
正极L F
F
负 极R R
L
导联轴在六轴 0° +60° +t;1.5mV,
aVL的R波>1.2mV或I
导联R波+III导联S波,但 一般不超过-30°。
(三)QRS总时间>0.10s (一般不超过0.11s)
(四)并存ST-T改变。精品51左心室肥大精测
每一次心动周期的心电活
动,可以概括地用一系列顺序
出现的瞬时 总方向,正常时大多与其最 大向量相一致,在心电图学 中采用“平均心电轴”的名量
图相同的坐标,并规定I导联
(3)、查表法:按I、III导 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的二个数 值,从一专用的心电轴表中心
电
轴
与
其偏移精品352、临床意义二)P-R间期
(三)QRS波群
1、时间 2、波形与振幅 3、Q波
3、P-R间期 4、QRS波联
在长期应用临床心电图的过程中, 已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为
目前大多数心电图工作者所采纳的国
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标准
心电图记录纸上的纵坐标上 心电放大器的增益调整好,使 每输入1mV的定标电压,正 好能将心电记录器的描笔上下 移动10mm ,即每1mm振幅 相当于0.1mV的电压差。精品53心电图特征为:
(一)V1(或V3R)导联 R/S≥1。
(二)V1的R波+V5的S波
>1.05mV(平均电轴 ≥90°(重症可>110°)。
(四)aVR导联R/S或R/q≥1 (或R>0.5mV)。
(五)少数病例可见V1导联呈
QS、qR型(除外心肌
(一)极化状态
(二)除极
(三)电偶学说(四)复极精品4精品5
心肌细胞复极过程精品6与体表采集到的心肌电位强度 的有关因素为:
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 厚度)呈正比关系;
导 联 aVR aVL aVF
正极 R
L
F
负 极 ~+~ ~+~ ~+~
导联轴在六 -120° °
16
(A)标准双极导联的导联轴
(B)单极加压肢体导联的导联 轴
(C)肢体导联六轴系统精品17肢 体与 导其 联六导
联。探查之正电极应放于胸前固 定的部位(见下表);负极均为 设电极的位置 21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 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精品22(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测
心电图记录纸上的横坐标
可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时距,可精品7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 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
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 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 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系统示意图 10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与命名
1、P波 2、P-R段
根据对测量精度的/s的 纸速,使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 于0.04s(即40ms),可成倍 提高至5 率,即每分钟内的心动周期 数,可根据60(s)除以每一 心动周期的时距(s)(可取PP或R-R间距)计算出来。
左(正)侧端为0°,右(负)
侧端为±180°,循0°的顺钟向
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
正常心电图的额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常可根据肢体I、III导联 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 电轴的大致方位。
(1)目测法(见下表)精品32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精品33(2)、作图法(略)精品精品44左心精房品肥大
45
三、左房及右房双房肥大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
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
风湿性心脏病精品48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1、V5或V6的R波>2.5mV或 V5的R波+V1的S波>4.0mV (男性)或
42
二、左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P波增宽
>0.11s,常呈双峰型,双峰间
期≥0.04s,以在V1导联上最
为显著,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
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精品43P波幅度改变在I、II、 aVL导联明显。V1的P波终 末部的负向波变深,Ptf超 过-0.04mm.s。
(四)ST段
(五)T波
1、方向 2、振幅
(六)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精品40一、右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波尖而高耸,
其振幅≥0.25mV,P波的宽度并
不增加,在II、III、aVF导联表
现最突出,称为“肺型P波”,
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
先天性心脏病。
1、肢体导联:包括双肢体
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各导联的正极位置
导 联 I II
III
正极L F
F
负 极R R
L
导联轴在六轴 0° +60° +t;1.5mV,
aVL的R波>1.2mV或I
导联R波+III导联S波,但 一般不超过-30°。
(三)QRS总时间>0.10s (一般不超过0.11s)
(四)并存ST-T改变。精品51左心室肥大精测
每一次心动周期的心电活
动,可以概括地用一系列顺序
出现的瞬时 总方向,正常时大多与其最 大向量相一致,在心电图学 中采用“平均心电轴”的名量
图相同的坐标,并规定I导联
(3)、查表法:按I、III导 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的二个数 值,从一专用的心电轴表中心
电
轴
与
其偏移精品352、临床意义二)P-R间期
(三)QRS波群
1、时间 2、波形与振幅 3、Q波
3、P-R间期 4、QRS波联
在长期应用临床心电图的过程中, 已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为
目前大多数心电图工作者所采纳的国
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