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原第二章要点整理
(完整版)新版马原第二章
(一)科学的实践观 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 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地把握对 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 确的认识。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 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 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 创新。
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一定的中介环节,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让理论掌握群众,转化为改造社会、自然 的物质力量。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现了两次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
已完成: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这 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
未完成:任何过程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 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无完结,人们对于真 理的认识也就永无完结。
(一)科学的实践观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基本特征。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实践活动的诸要素都是 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 过程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 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能够 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为人 们提供现实的成果。
(一)科学的实践观
实践的自觉能动性: 与动物本能和适应性活
两个特点是不可分割的。
三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实践
认识
实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认识的第一次 飞跃——实践 向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第二次 飞跃——认识 向实践的飞跃
实践向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 关于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 系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 和表象,是认识过程的起始 环节。它的特点是直接性, 是对客观事物形象的具体的 直接反映,是认识的起点,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精华:真理与价值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精华:真理与价值平静的湖面只有呆板的倒映,奔腾的激流才有美丽的浪花!幸福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生命的意义在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三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及其属性1、真理和谬误要掌握,常以简答题出现。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真理是指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相一致、相符合。
谬误是与事物不相一致、不相符合的认识,它不仅与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而且也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地开展真理对谬误的斗争,以达到人们对真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这是指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时间和范围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之重新与对象、时间和范围相符合,这时谬误就变成了真理。
2、真理的属性要掌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关系,常以简答题出现。
作为正确认识的真理具有多种属性,最重要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
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不就是真理;真理属于认识范围。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主观的真理是根本不存在的。
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1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强调观察事物时必须从全面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角度进行思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无限的发展变化的,任何事物都是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
认识事物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矛盾运动。
1.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它强调观察和理解具体现象时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原因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通过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1.3 实践第一哲学原理实践第一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归宿。
实践是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和社会,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的过程。
实践是主客体关系的中介,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桥梁。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内容和基本原则2.1 物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本实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根本的东西,是世界的基础。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强调物质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2.2 意识的本质和功能意识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是思维、意念、观念等的总称。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一种能动的、社会的产物,不是超自然的东西,而是与物质紧密相关的。
意识具有反映客观世界的作用,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
2.3 人的本质和价值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动物,是社会的和历史的存在。
人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价值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强调人的价值是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实现的。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3.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人们实际生活的基础,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性第一节物质运动及其规律一、世界本原说的不同流派(物质观)从人之初就开始了对周围世界和对人本身的认识。
世界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1、唯物主义一元论(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A、泰勒斯的“水”原说B、赫拉克里特的“火”原说C、中国古代的“五行”说D、古印度的“四大”说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识的最高成就A、古希腊的“原子论”:原子和虚空B、中国古代的“元气”说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列宁的物质定义(p.33)(2)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A、坚持彻底唯物论,同唯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B、坚持彻底的唯物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C、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论物质观的局限性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特殊与普遍4、现代科学发展更证实、丰富和深化了科学的物质观(p.34)二、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
1、什么是运动(p.34)(1)运动的概念(2)运动的内含A、物质的位置移动B、物质运动的过程C、人类思维运动2、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1)没有不运动的物质(2)形而上学否认物质的运动性(3)没有无物质的运动(4)唯心主义否认运动的物质性3、物质运动的两种状态(1)运动是普遍的绝对的运动的客观性、普遍性、绝对性。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运动的静止性相对性A、没有发生机械的位置移动B、没有发生质的变化(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动与静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承认运动相对静止的意义(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真正理解运动(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和理解事物的多样性(3)承认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实践的前提5、正确把握两种运动状态的关系,防止极端化错误(1)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A、芝诺的“飞矢不动”说B、董仲舒的“道不变”说(2)反对相对主义的“诡辩论”A、赫拉克利特的运动观B、克拉底鲁的运动观C、庄子的运动观三、物质与时空的关系(时空观)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1、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1)时间的概念及特点(2)空间的概念及特点(3)物质离不开时空(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4)时空离不开物质(没有纯粹抽象的时空)2、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时空的绝对性(2)时空的相对性(3)时空相对性的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一门具有深厚内涵和广泛应用的学科,下面为您总结其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二、物质的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四、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有影响。
五、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1、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原二知识点总结
马原二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导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原则和指南,是指导人民大众为创造美好社会的灯塔和武器。
以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变革规律的理论教导为核心的,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运动方向。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我们常用的马原二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唯物辩证法1、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发展和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质的变化。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新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增加,而是在矛盾的性质基础上实现的,是对过去事物的否定和肯定的统一。
2、辩证法的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运用原则有:辩证分析的原则、辩证推理的原则、辩证方法的原则。
在实践中应运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推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历史唯物主义1、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决定的,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民的革命实践。
唯物史观是指在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上,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唯意识主义、唯心史观和历史上帝观。
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是指规律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发展历程的规律,以及唯物史观的运用。
三、政治经济学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体。
上层建筑是指政治制度、法律、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国家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劳动操作客观物质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用以解释世界的科学观点,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运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基础,意识是超结构,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强调观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注重从整体、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认识和解释问题。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自然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自然界是无限发展的有机整体,强调人类和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包括辩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认为事物是多面的,矛盾的,发展的,要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以人类社会历史为对象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社会的根本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第四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对立和斗争的关系。
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力量。
第五章党和革命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党和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是阶级利益的代表,是阶级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形式和手段,是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
第六章民主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要以人民民主为出发点,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体制。
第七章国家和国际问题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国家和国际问题的理论。
#马原笔记#第二章第二节
#马原笔记#第⼆章第⼆节第⼆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第⼆节真理与价值⼀、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本⾝是主观的客观:普遍有效的)经典真理观(看天):反映论、可知论、符合论(⼀元性)⾮经典真理观:共识论(集体知觉)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致和接近。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的“符合论”的区别:它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在⼈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基础上,是通过⼈的能动的反映活动⽽实现的,并且必然随着⼈类实践的发展⽽拓展和深化。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以下答案不够完整,应从“客观是普遍有效”来解释)1.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也包含着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物决断,⽽是实践检验的结果,⽽实践本⾝是⼀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77-78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1.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说⼈们对于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个正确认识,都是在⼀定范围内、⼀定程度上、⼀定条件下的认识,因⽽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定范围内、⼀定程度上、⼀定条件下,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它⼜是⽆条件的、绝对的。
2.相互包含。
相互包含,⼀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性的相对性之中。
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使⼈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定范围、⼀定程度的正确反映。
⼆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们在⼀定范围内和⼀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
反对割裂⼆者辩证关系的形⽽上学真理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的发展规律⼀(趋势):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个环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的思维、⼈的认识能⼒的⽭盾本性,是⼈的思维的⾄上性和⾮⾄上性或⼈的认识能⼒的⽆限性和有限性的⽭盾,在真理性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中的表现。
马原】重要知识点整理
马原】重要知识点整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本原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二是关于人类思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虽然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因此,整个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三章: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它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四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是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中客观的普遍现象,具有共性、绝对性。
同时,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个性、相对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第五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者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第六章: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Practice is the n that unites objective regularity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The Dialectical n Theory:Firstly。
n is the n of thing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nal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things.Secondly。
大学马原第二章要点整理
第二章反映论实践观点是马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有无统一性问题,分为可知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可知论:代表性学说:流谢说、白板说、蜡块说等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应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代表性学说:灵魂回忆说、绝对观念自我认识论认识的本质是某种神秘主体进行的“自我认识”不可知论:古代的不可知论:皮浪、披里克近代的不可知论:贝克莱、休谟、康德等。
现代不可知论:哥本哈根学派实践活动:已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名)认识的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名)认识的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记忆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2个)肢体延长体能放大、感官和大脑延生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实践的主客体依靠中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主客体关系P64:反映同时改造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环节:P64 3个实践目的:实践主题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
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步骤。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实践:实践对象、实践方法、实践结果都具有主体能动性特征。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唯物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旧唯物: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的认识是消极的,被动的反应和接受外界对象辩证唯物:承认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认识是主体队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反映的特点:1反映具有摹写性,摹写性决定了客观性2、反映具有创造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认识两种形式: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名)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马原期末各章节总结
马原期末各章节总结【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学理论体系,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观点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政治经济学等各个领域的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第一章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它的理论基础是人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的实践活动,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根据物质需求进行生产和交换的活动决定了社会的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分析社会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其中特别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揭示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而来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的发展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和不断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对立统一的原理,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第三章实践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
实践是人类与自然界以及社会进行直接关系的活动,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践、科学实践和政治实践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主体地位,认为实践是人的主动行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指导社会发展。
历史发展的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等。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大致规律,如人类社会从原始公社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过程,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笔记
马原第二章官方笔记目录一、本章/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三、配套练习题一、教材节构图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1、认识主体、认识的客体。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分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①感性认识:感觉、知觉和表象。
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①、感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必须合于实际而不是错觉,人们是无法根据零碎不全与不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的。
②、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4、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一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重大意义: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二、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1、完整的认识过程:实践 - 认识 - 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2、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有限性: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的具体认识有限;无限性:整个全人类的认识无限;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和谬误1、真理: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2、谬误: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3、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二、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客观性(客观真理)A.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一、认识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个人的认识史也再现着整个人类的认识史。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
认识和意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意识和认识同等看待,意识的起源就是认识的起源。
个人思维的发展过程再现着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
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心理和思维过程的考察,研究了认识的发生。
2、认识论和本体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本体论,也就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研究的是思维能不能认识、能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一般将它称为认识论问题。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
唯心主义必然把人的认识仅仅限制在精神的范围内,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总之,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它需要通过具体的认识论观点表现出来。
3、认识和认识论认识是指人的认识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是先有认识及其发展,然后才有认识论;认识论既然以认识为研究对象,它就离不开认识。
认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归结为人的思维能不能反映、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的回答,在哲学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论派别,主要有唯物论的反映论、唯心论的先验论以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第一次彻底地、科学地、辩证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
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
马原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和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世界本源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世界本源问题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产生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还是相互联系的,是静止的还是发展运动的,产生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4.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产生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夸大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二)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能够被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最高概括,是对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
区别于古典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中的物质概念,哲学概念的物质与自然界的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是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①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这种对立只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区分第一性第二性才有意义。
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③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将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结构联系在一起,又看到其中的区别,从个性中看到个性,克服形而上学的缺陷。
④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将实践纳入物质的理解,将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深化对自然物质的理解。
(三)物质的存在形态1.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运动囊括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和过程,从位置的变动到思维变化。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是物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般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包括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变和物质根本性质的暂时不变。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二章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二章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唯物的,是由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在唯物史观中,物质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指人类在物质生活中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等。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观念和价值等。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相结合来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是指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五、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和利益关系引起的社会集团。
阶级斗争是指不同阶级之间为了争夺社会财富和政治权力而进行的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六、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是指在社会上形成的一定历史时期上层建筑的核心,包括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等。
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组织,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七、剩余价值和剥削剩余价值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劳动者所取得工资之间的差额。
剥削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使其受到剥削。
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是指无产阶级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进行的革命斗争。
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
以上是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二章的内容概述。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指导实践。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绪论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 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与基精神实质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其现代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 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二,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列宁的物质概念与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 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 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 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5.矛盾的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第一、任何事物的矛盾既具有普遍性, 又具有特殊性, 普遍寓于特殊性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性是分不开的。 • ④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3、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 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 类整体诸层次。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2.客体
(四)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指导(正确)
实践 决定 认识
阻碍(错误)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线的辩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 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 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尝一尝。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问题 例如:狼桃的故事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毛泽东
王 安 石
视 苏频 轼:
白
居
易
《
大
林
寺
桃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确定季节、了解 气候的需要
天文学
丈量土地、衡量容积 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
数学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 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 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 己思维的彼岸性。……”
•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思维能够认 识,并且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也就是说,现实世界是可知的。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实践的观点彻底 批驳了不可知论。
马原期末每章总结
马原期末每章总结第一章思维及其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
在这一章节中,马原首先阐述了思维和物质的关系,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思维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的主观活动,人的思维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思维运动具有内在的辩证性,它表现为形式的、量的和质的三个方面。
形式是思维运动的外部表现,量是思维运动的数量规律,质是思维运动的质与质之间的转化。
了解思维的辩证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促进思维方法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矛盾及其规律性马原在这一章节中着重阐述了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而实现的。
事物的矛盾表现为质的和量的矛盾,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量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
事物的质与质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质与量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认识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实践中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内因与外因的联系及其规律性这一章节主要阐述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性。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环境。
内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外因,外因又可以影响和改变内因。
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认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半边学和整体学说及其规律性这一章节重点讲述了半边学和整体学说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性。
半边学从部分出发,研究特定的事物,整体学说从整体出发,研究一定范围内的事物。
半边学和整体学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决定着科学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一般性。
了解半边学和整体学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准确简练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复杂性有着重要作用。
第五章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性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章
实事求是
(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又是历史的,实践总是一 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要 随之而发展。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 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 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 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 度。 -认识运动过程总规律
爱因斯坦:光既 有粒子性,又有 波动性。
牛顿:光 是“粒子 ”。 惠更斯: 光是波。
光的本性之争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第一,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 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人们具体认识 过程的反复性和 认识总过程的无限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即认识与 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一致。
试辨析以下两种观点: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真理一元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 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但同一 真理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反对真理多元论、实用主义真理观。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马原第二章总结
马原第⼆章总结第⼆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先考察⼈类的实践活动(⼀)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1)定义:指具有⼀定思维能⼒,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1、主体(2)特征:⾃然性社会性意识性(3)形式个体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1)定义: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观性2、客体(2)特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然客体:动植物等⾃然的物质(3)形式社会客体:社会中的⼈和关系思维客体:精神客体:⼈类的精神3、中介(⼯具)定义:指各种形式的⼯具、⼿段以及运⽤、操作这些⼯具的程序和⽅法分类:物质⼯具:⼈们⽤的计算机,显微镜精神⼯具:观念⼯具(书籍,语⾔⼯具(⽂字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与相互作⽤(1)关系认识关系(认识与被认识关系)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关系)(2)相互作⽤1)确⽴实践的⽬的和⽅案2)实施实践⽅案的实践活动3)通过反馈和调节,实现实践⽬标4)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与相互作⽤⽰意图主体:反映者----被反映者客体改造者-----被改造者(⼆)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提出了需要提出了可能陆游: 古⼈学问⽆遗⼒,少壮功夫⽼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泽东: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的滋味,你就得变⾰梨⼦,亲⼝尝⼀尝。
鲁迅:“第⼀次吃螃蟹的⼈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吃过,蜘蛛也⼀定有⼈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不吃了。
像这种⼈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之。
学⾄于⾏之⽽⽌矣。
⾏之,明也。
”(《儒效》)荀⼦“不登⾼⼭,不知天之⾼也。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提出了课题创造了⼯具提⾼了能⼒农耕—⽜耕—机械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的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指导或阻碍作⽤⼆、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物主义和唯⼼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1、唯物主义反映论含义: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观点: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出发,认为物质第⼀性,意识第⼆性,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的内容来⾃客观世界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2、唯⼼主义先验论含义:认为⼈的认识和认识能⼒先天就有观点:从意识决定物质的前提出发,否认认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路线: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柏拉图:“回忆说”: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灵魂⾃发产⽣的,⽽是灵魂固有的,但跌到了⼈间,附到⼈的⾝体并被⾝体污染,它忘记了过去的知识必须通过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马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有无统一性问题,分为可知论、不可知论
旧唯物主义可知论:代表性学说:流谢说、白板说、蜡块说等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应
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代表性学说:灵魂回忆说、绝对观念自我认识论认识的本质是某种神秘主体进行的“自我认识”
不可知论:古代的不可知论:皮浪、披里克
近代的不可知论:贝克莱、休谟、康德等。
现代不可知论:哥本哈根学派
实践活动:已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名)认识的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名)认识的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记忆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2个)肢体延长体能放大、感官和大脑延生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实践的主客体依靠中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主客体关系P64:反映同时改造
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环节:P64 3个
实践目的:实践主题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
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步骤。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实践:实践对象、实践方法、实践结果都具有主体能动性特征。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唯物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唯心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
的反应
旧唯物: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的认识是消极的,被动的反应和接受外
界对象
辩证唯物:承认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认识是主体队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反映的特点:1反映具有摹写性,摹写性决定了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
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认识两种形式: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名)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名)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
式。
理性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感性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7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来表达,并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取得
❑理性认识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感性的形式来表达和说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在实践上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
⏹发挥认识主体能动性,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提炼和加(毛泽东)去粗取精,去伪
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必须使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总过程):他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无限发展
理论依赖于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目的。
为群众所掌握,改造客观世界。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的理论
@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二次飞跃):
1、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必须经历一系列的中间环节。
3、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为群众所掌握,真正化为群众的意志和行动。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曲折上升运动。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2、从某个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
践中达到预想结果就算完成
人的历史任务在于不断的客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他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名)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名)真理的基本属性:
⏹客观性(唯物论)——真理中包含不依赖主体及其意识的客观内容,真理的检验标
准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相对性(辩证法)—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相对性表现在真理性认识的
深度、广度、及其适用条件的具体性上。
⏹真理的绝对性(辩证法)-无条件性、无限性。
表现为客观事物的可知性、内容的客
观性、认识能力的至上性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认识的能动性与唯物主义客观性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哲学认识论
真理思想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其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是一种认识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真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而不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真理是理性认识而不是感性认识
真理表现为理论体系而不是片言只语
真理的一元性——真理只有一个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规律相一致,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绝对性存在于相对性之中,通过相对性表现,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由相对向绝对无限发展——真理发展的规律
⏹反对真理论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谬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与谬误既对立有统一。
真理和谬误有着确定的界限
真理和谬误相互联系——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真理变为谬误的原因:1、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的,超出范围,
则不适用。
2、真理是全面的。
要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他的一
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一切中介。
我们永远无法做到。
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决定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检验同时也具有相对性(源于实践条件的历史局限性以及对实践结果解释的主
观性—尤其是在涉及政治权力问题时)
⏹实践检验与逻辑检验的关系
⏹真理本性:真理是人么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应,本性在与主观和客观
相符合,而社会实践是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权威”标准
众人标准
“实用”标准
实践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准确性和不准确性:P80
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不会完结。
真理的功能:实践功能
审美功能
批判功能
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实践中的价值尺度:人们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手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共同制约而进行。
任何成功的实践是2尺度的合一。
价值: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具有最大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价值的特性客观性
主体性
社会历史性
多维性
价值评优: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优特点:P82
评价是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优的功能P84 激励制约导向
价值观: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规范导向作用)
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P84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方面: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86)、相互引导(86)、相互促进的(86)。
@真理不能决定价值选择,但价值的实现则要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上。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方法论p86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义认识论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